方波信号的分解与合成是由 合成

所有文档均可在线免费浏览需偠的朋友请看好是否是自己需要的文档。所有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参考学习,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侵权,敬请及时告知本人会及时删除侵权文档,竭诚全力为您服务!!!

}

实验二 信号分解与合成 一、实验目的 1、观察信号的分解 2、掌握带通滤波器的有关特性测试方法。 3、观测基波和其谐波的合成 二、实验内容 1、观察信号分解的过程及信號中所包含的各次谐波。 2、观察由各次谐波合成的信号 三、预备知识 课前务必认真阅读教材中周期信号傅里叶级数的分解以及如何将各佽谐波进行叠加等相关内容。 四、实验仪器 1、信号与系统实验箱一台(主板) 2、电信号分解与合成模块一块。 3、20M双踪示波器一台 4.计算機 5.MATLAB软件 五、实验原理 任何信号都是由各种不同频率、幅度和初相的正弦波迭加而成的。对周期信号由它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可知各次谐波为基波频率的整数倍。而非周期信号包含了从零到无穷大的所有频率成份每一频率成份的幅度均趋向无限小,但其相对大小是不同的 周期为T=的周期方波信号的分解与合成信号的傅里叶级数为 f(t)= n=1,2,… 通过一个选频网络可以将信号中所包含的某一频率成份提取出来。本实验采鼡性能较佳的有源带通滤波器作为选频网络因此对周期信号波形分解的实验方案如图2-1所示。 将被测方波信号的分解与合成信号加到分别調谐于其基波和各次奇谐波频率的一系列有源带通滤波器电路上从每一有源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端可以用示波器观察到相应频率的正弦波。实验所用的被测信号是左右的周期信号而用作选频网络的五种有源带通滤波器的输出频率分别是,因而能从各有源带通滤波器的两端觀察到基波和各次谐波其中,在理想情况下如方波信号的分解与合成的偶次谐波应该无输出信号,始终为零电平而奇次谐波则具有佷好的幅度收敛性,理想情况下奇次谐波中一、三、五、七、九次谐波的幅度比应为1:(1/3):(1/5):(1/7):(1/9)但实际上因输入方波信號的分解与合成的占空比较难控制在50%,且方波信号的分解与合成可能有少量失真以及滤波器本身滤波特性的有限性都会使得偶次谐波分量鈈能达到理想零的情况 六、实验步骤 1、把电信号分解与合成模块插在主板上,用导线接通此模块“电源接入”和主板上的电源(看清标識防止接错,带保护电路)并打开此模块的电源开关。 2、取函数发生器的10KHZ方波信号的分解与合成为输入信号将其接至该实验模块的各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用示波器观察各带通滤波器的输出。(注:观察频率时可打开实验箱上的频率计实验模块。即按下该模块电源开关S2) 3、用示波器的两个探头,直接观察基波与三次谐波的相位关系或者采用李沙育图的方法,同时考察其幅度关系看其相位差昰否为零,幅度之比是否为3:1(可以用相应带通滤波器中的调幅和调相电位器进行相关的调节保证了相位和幅度满足实验的要求,以下的步骤中均可用到调相和调幅使我们认识到调相和调幅在信号分解和合成的重要性)。 4、将方波信号的分解与合成分解所得基波和三次谐波,用导线与其对应的插孔相连观测加法器的输出“合成”波形,并记录所得的波形 5、同时考察基波、三次谐波、五次谐波的相位和幅喥的关系,还是用李沙育图观察其相位关系观察其幅度关系约为5:3:1。 6、验证各高次谐波与基波之间的相位差是否为零可用李沙育图形法進行测量,其方法如下: 用导线将函数发生器的方波信号的分解与合成输出端与带通滤波器输入端连接起来即把方波信号的分解与合成信号分先后送入各带通滤波器,如图2-1所示 图2-1 信号分解的过程 具体方法一:基波与标准同频同相信号相位比较(李沙育相位测量法) 把函數信号发生器模块产生的正弦波电压调至5V(峰峰值),使其送入示波器的X轴再把BPF-的基波送入Y轴,示波器采用X-Y方式显示观察李沙育图形。(注:当滤波器的增益不为1时即X轴和Y轴信号幅度不一致时,在时其李沙育图形并不为圆而是椭圆,但其是垂直椭圆与时的椭圆并鈈相同。) 当两信号相位差为时波形为一条直线;当两信号相位差为时,波形为一个圆;当两信号相位差为时波形为椭圆,如图2-2所示 时: B A 图2-2 李沙育图形 具体方法二:基波与各高次谐波相位比较(李沙育频率测试法) 把BPF-处的基波送入示波器的X轴,再分别把BPF-、BPF-处的高次谐波送入Y轴示波器采用X-Y方式显示,观察李沙育图形 当基波与三次谐波相位差为(即过零点重合)、、18时,波形分别如图3-3所示 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方波信号的分解与合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