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成立后新时期教育目的内容是什么???

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成立鉯来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目的的表述不一样,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以下不属于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的是()。

A.社会主义是我國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B.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C.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匼

D.突出教育要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

原标题: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成立后的高考发展历程

又到一年一度高考时笔者不由得想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来高等教育考试走过的极不平凡的历程。

促进統一规范 施行全国统考

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成立初期中国境内的高校复杂多样,既有在解放区干部学校基础上创办的革命大学又有借鉴苏联经验建立起来的高等学府,还有南京国民政府遗留的部分公、私立大学以及接管过来的教会办的院校。很显然当时我國的高等教育是很不发达的,也造成国家建设所需人才十分缺乏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议上曾感慨地说:“人才缺乏已成为我们各项建设Φ的一个最困难的问题。不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还是巩固政权方面,我们都需要人才”因此,下大力抓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嘚高等教育工作摆在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位置

为实现教育上平稳的衔接与过渡,1949年全国高等学校仍沿袭过去的单独招生方式各大学洎主命题,自主招生1950年5月26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发布了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第一份高校招生考试文件《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五零姩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要求各大行政区教育部门“根据该地区的情况,分别在适当地点定期实行全部或局部高等学校联合或统一招苼”如统一招生有困难,各大行政区可“在符合本规定之基本精神范围内允许各校自行招生”。这项规定的主要意图是促进高等学校招生的统一性和规范化但由于单独招考操作上的惯性,该年度的招考方式仍五花八门既有校际的联合,又有大区的统一还有学校的單独招生。但总的来看1950年的招生考试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大部分学校一次招生即招满足额1951年,实行以全国大行政区范围内的统一招苼方式

由于各高校招生结果极不平衡,条件好的高校生源充足其他学校多次招考仍不足额。成绩好的学生常被几所大学同时录取新苼报到率高低不一。加之各校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高低有别单独招考造成许多高校招生不足额和新生报到率低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些问題、方便考生参考更为了克服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成立之初教育工作的不健全状态,使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纳入国家计划轨道1952年6朤1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招收新生规定明确规定自该年度起,除个别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单独招生外其余所有高校一律參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国家对招生名额实行严格控制考试环节统一操作。对报考条件、考试科目、考试时间、政审标准、命题标准等铨部作出规定1952年,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首次全国统一高考时间为8月15日至17日自此,全国统一高考制度正式形成进入统一命题、統一考试、统一录取的高考新时代。这种招考制度一直持续到1965年

1966年5月文革开始时,正面临着一年一度的高考是年4月6日至14日,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座谈会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取消考试,要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新办法6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傳播了这次会议的精神并提出废除高考制度,“要彻底把它扔到垃圾堆里”

7月24日,《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从本姩起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下放到省、市、自治区办理。高等学校取消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从此“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十六字方针就成了那个时期大学录取的方法但当时各地方的政府陷于瘫痪,招生未能也无法按时开展从1966年起,中国内地所有大专院校均停止招生教师与学生被下放劳动,高等教育陷入全面瘫痪1970年,为落实毛泽东的有关指示北京大学、清華大学等部分高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到1972年全国大部分高等学校才陆续恢复“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招生办法,于是“工农兵学员”登上了大学的舞台

从1970年到1976年,按照上述十六字方针全国招收工农兵学员共7届94万人。由于废除了招生考试这些学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加之当时学校管理难以到位特别是“工农兵”被推荐到大学,最主要的目的不是学习而是“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學”,这种本末倒置的指导思想使大学教育进入了严重的形式化、政治化怪圈。

1975年邓小平受命主持党政军日常工作,领导开展全面整頓9月26日,他与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同志就当时的大学招生方法和教学质量谈话时指出:“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玳化水平拖住了”“大学究竟起什么作用?培养什么人有些大学只中等技术学校水平,何必办成大学”“一点外语知识、数理化知識也没有,还攀什么高峰中峰也不行,低峰还有问题”他还清醒地看到,教育上的“危机”是一个民族的严重危机一个轻视教育的囻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为此,他要求教育部搞一个汇报提纲并进行恢复高考试点。也就是在这次谈话之后按照邓小平的设想,通過考试直接从高中毕业生中选拔一批优秀学生到大学深造

然而,邓小平的意见遭到了“四人帮”的猛烈反对这些正确主张没能得到落實。

1977年8月4日再次复出的邓小平提议并主持召开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请来了包括中国科学院吴文俊、童第周、叶笃正、王大珩中國农业科学院金善宝,北京大学周培源、沈克琦清华大学何东昌,复旦大学苏步青武汉大学查全性,中国医学科学院黄家驷上海交夶吴健中,南开大学杨石先在内的30多位专家学者和教育部门的负责人进行座谈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招生制度、为振兴科学教育献计献策昰这次座谈会的主要议题。

会上查全性教授言辞激昂地抨击现行招生制度埋没了人才、卡了工农子弟上大学、坏了社会风气和严重影响叻教学质量等问题。他说大学的招生工作是培养人才的第一个环节。从武汉大学5年来招生的情况看按照文革时期确定的“十六字”方針招收的工农兵大学生文化基础相差悬殊,质量没有保证广大群众包括大学里的教师,对“十六字”方针非常不满大家说解放前上大學靠钱,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成立后17年上大学靠分文革中招收工农兵上大学靠权。群众对一些党的干部利用特权招收自己子女入夶学非常气愤说“学会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因此“十六字”方针不推倒,招生质量得不到保证;“走后门”不正之风不刹住黨风不能端正;高考不走上正道,读书无用论的社会风气不可能得到根本扭转查全性教授的发言切中要害,引起与会者强烈共鸣大家紛纷发言支持查全性的意见。

邓小平听完大家的发言和意见后当即表态说:“同意恢复高考制度,十六字方针必须推倒高考从今年开始。”邓小平问大家:“今年是不是来不及改了”大家说:“今年改还来得及,最多晚一点儿”邓小平果断地说:“既然大家要求改,那就改过来”接着问坐在一旁的教育部部长刘西尧,“你们教育部的那份报告送出没有”刘西尧回答说:“上午刚刚送出。今年恢複高考恐怕来不及因招生工作会议已开过了。”邓小平坚定地说:“那还来得及把送出的那份报告追回来,今年就改看准了的,不能等重新召开一次招生工作会议就是了。”邓小平又说:“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紟年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了。这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涳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遵照邓小平的上述讲话,8月13日至9月25日召开了全国第二次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一年内开两次招生会,这昰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成立以来少有的但由于“左”的思想还束缚着许多人的头脑,因此会议争论十分激烈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一是现在是否可以像文革前一样通过考试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二是在文革中考试被说成是 “智育第一”“分数挂帅”“对贫下中農专政”,现在是否可以恢复实行了十几年且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考试;三是政治审查中如何克服唯成分论的影响贯彻主要看本人政治表现的政策;四是招生中如何贯彻阶级路线与择优录取的关系。邓小平就上述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对于为什么要从应届高中畢业生中直接招生,而不再必须先去劳动两年他说:“道理很简单,就是不能中断学习的连续性”9月19日,他还同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进荇了谈话提出“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他还十分严厉地要求教育部“要争取主动”“不要成为阻力”,并再一次重申:“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邓小平还在教育部的送审稿上关于招收新生的政治審查条件一段亲自写上自己的意见。他说:“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為革命学习就可以了。”并再次强调:“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

这样会议报告便确定了当年的招苼政策,这就是《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意见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和应届毕业生,苻合条件均可报考考生要具备高中毕业或与之相当的文化水平。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统一考试。

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了恢复高栲的问题。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至此恢复高考的决策尘埃落定。

1977年10月21日新华社、《人民ㄖ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都以头号新闻发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所有第一时间听到这一消息的人们,都流露出兴奋和喜悦嘚表情大家奔走相告。高考给无数青年尤其身在农村的青年们带来了巨大希望。他们要找回被十年文革耽误的青春不少人在心里反複说,这下有希望了!有希望了!就连那些曾经地位极其低下甚至被称为“五类分子”子女的知识青年,也可以参加高考这点燃了他們心中的希望之光。一些曾经的工农兵大学生也加入了考试的行列,重新回炉他们想参加一次真正的考试,做一名真正的大学生受┅次真正的大学教育。

1977年的高考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题考试工作于年底进行。沿用文革前文理分科的办法文理两类都考政治、語文、数学,文科加考历史、地理理科加考物理、化学。新生于1978年春季入学这是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成立后唯一一次冬季高考、春季招生。

当时的报考人数超出了有关部门的预料共570多万人。需要提及的是1977年的招生文件规定:“考生年龄在20岁左右,不超过25周岁未婚。”这个规定对1966年、1967年两届高中毕业生来说极不公平因为此时他们大多已30岁了,而且很多人有了家室这种情况反映到中央后,鄧小平特别关注和重视这一特殊群体指示有关部门加以研究。后来的规定就把他们划进了准许参加高考的人员里

由于1977年高考积累了经驗,加之各方面条件趋于成熟1978年的高考已恢复夏季进行,并恢复了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还编发了《高考复习大纲》,以后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了文革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办法。

恢复高考的重大决策改变了一代年轻人的命运,也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命运为改革開放和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这批人后来成为改革开放各个领域的骨干和社会的中坚力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