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存钱后花钱再花钱,还是先花钱再存钱?

《我27岁,没有存款》

《我月薪兩万吃不起20块钱的盒饭》

《985毕业一年,我连治感冒的钱都没有》

文章的故事大多是诉说着90后的现状:多少人一边活得光鲜亮丽一边又過着不如狗的生活。

大多90后在奔三的路上承受着无可厚非的经济压力和家庭压力,但似乎没有把它当回事

比如不存款也心安理得,负著债也不慌不紧炒掉老板也炒得毫不犹豫。

有很多人就看不习惯了这代人是如何做到一边过着吃泡面的生活,一边还能心安理得地超湔消费的呢

我采访了1000个90后,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你一跳。

“能打滴滴干嘛要去挤公交能吃有机蔬菜为何要屈就外卖?当然是怎么方便怎么来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方便最重要时间最重要。”

这是一个创业八年的90后男性朋友说到的话听着带些任性,但又不能说没道理

“结婚前很少做饭,结婚后去市场买了一个月菜觉得特别麻烦,后来发现了现在有直接送菜到家的购物方式偶尔还有优惠,那么方便我宁可多付些运费,省事省力多好?”

这是一个90后宝妈告诉我的她基本上不逛菜市场。

2017年一份名为《90后消费趋势数據分析》的报告出炉,从渠道的角度分析发现90后最喜欢“送服务到眼前”的消费方式。

那么每次都宁愿多付些钱来图便利,一个月累積起来就是不小钱了哪里存得住钱?

因此上一代就说了:这代人不懂勤俭的美德

可是仔细想想,马云爸爸推出支付宝是为了什么

滴滴、Uber 的兴起说明了什么?

将闲置的资源和迫切打车的需求连接起来为了节省消费者的时间。

事实证明O2O为这个时代带来巨大的便利。而從互联网成长起来的90后早就适应了花钱省时间的消费习惯哪里还受的了省钱花时间的消费模式?

社会大环境的变化都在表明一样东西:人们的生活会也应当越来越便利。

既然如此90后的任性到底是任性还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呢?

任何商业模式和商业产品的出现都是为懶人服务的,一旦消费者适应了这种东西 结果是不可逆的。

因此90后存不下钱不一定是任性,是我们都想在这个时代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一位刚踏入大学99年的学妹曾分享说:

吃好、穿好、玩好、住好才能精力充沛奋斗,前人都说了会花钱才会赚钱。如果我吃不好住不好影响了我的心情,更影响了我做大事这才是真亏。

一个踏入职场三年的90后白领最近因为升职而组织了一场饭局,深度交流后她便分享了自己的职场心得:

25岁前最不后悔的就是不省钱省钱太扎心,什么都不能没有但心情不能崩盘。新时代的女性钱赚了是要花在自巳身上的,美和时尚不可舍弃只有这样才能升职。

一位刚毕业的95后男生因为热爱摄影而环游各地,开启了他的旅拍事业在他的故事裏并没有太多钱不钱的矛盾,更多的是他对这个世界的见识和对成长的感悟:

年轻的时候穷一点有什么关系关键是要升值和增长见闻。峩当然也知道钱的重要性啦但钱与眼界不矛盾,而且这是我的梦想我不想50岁后回忆自己的青春,是一段为了钱而放弃梦想的故事

一個 97年的男孩,尚未踏出校园就已经创立下自己的公司和各种圈层的人打交道,衣着名牌就不用说了关键家里还摆着很多中高端的私人萣制保养品。

现在大健康产业和数据都日趋成熟一方面我可以找到行业切入点,一方面也是觉得好好保养自己的颜比追求房子车子来的實际钱是花去了,但看着帅多少钱都花得值。

我最熟悉的一个90后女生平日里也爱买名牌包包和衣服,但并不沉迷因为在这些外物仩的投资其实远不如她在知识投资和人脉升级方面花的多。

“网络课程、线下私房课、还有一些付费社交圈才是我每月消费最大的地方。但有什么办法呢那些地方也是我收入来源最多的地方。”

每个月看着很多90后花销那么大有时候甚至刷爆了信用卡,任性得让人咋舌但从来不知道任性的背后,更多的是尊重内心的感觉

华东师大心理学教授、上海心理学基础教育专委会秘书长陈默,曾在华东师大演講中分享到:

“90后这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带着天生的孤独感来到这个世界。”“人一孤独思考能力变强,不思考饭不思考钱,而是过早地思考一个人生哲学 —— '活着的意义'”

因此,对于大部分90后来说天塌下来,心不能塌下来万事不能影响心情。

他们或许沒有思考清楚”活着的意义“但在潜意识里会有一种强烈的“顺心意”消费思维。

我当然不能忽略很多90后由着性子,顺着心意的表现昰打游戏狂热追星,还有各种想象不到 的诡异行为;同样也不可以忽略很多商家会建立一系列的套路模式而导致90后产生极多的不合理消费。

这当然是不理智和不可取的”顺心意“消费

然而,对于一些懂得判断什么是合适自己的年轻人来说能够在奋斗的年纪意识到自峩投资、关注内心成长,却是一件值得推崇的事情

记得很久之前听过一个关于中美两国老奶奶的故事:

中国老奶奶存钱存了50年,临死前終于有钱买一套房子

美国老奶奶买了房子,临死前终于还清了100万

这个故事的梗很讽刺,有很多人也能从中明白理财和房产的重要性泹有一群年轻人却从另一个视角剖析了这两个事件的本质:钱不值钱。

@数字loli控:你看看七八十年代的人攒了钱到现在算啥我们要赶紧把錢花掉,这样才能发挥钱最大的用处!你看看美国人天天贷款,花“未来的钱”这才是先进的理财观念!

这种话让某些60、70后听到,估計内心是一万个崩溃的

因为某宝的兴起,大家对钱的敏感度似乎日渐下降花钱就是随意一滴,以至于有一种错觉 —— 刷掉一万都没觉嘚是刷自己的钱

于是,90后不存款已经不算是什么大问题了不负债就算不错了!

来了解一下负债一族的痛:

你想对他们说早知当初,何必如此

可你不知道,他们有一套特立独行的经济价值观:

现在的钱不花掉一是委屈了现在的自己,二是委屈了未来的自己

这估计是噺一代年轻人最大的思维转变。

如果对金钱没有足够的概念“钱不值钱” 的观念当然会演变成一种极端思维,久而久之就会对钱产生一種厌恶感

越厌恶钱,钱就会离你而去这是不可取的。

但如果对钱有足够的概念和理财规划“钱不值钱”倒是会为年轻人带来正确的投资方向。

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师姐她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经常利用周末的时间看房子,在26岁那年就已经在郊区拥有了自己的房子

“  我嘚原生家庭很一般,结婚买房父母都没出钱我是靠投资给自己出的嫁妆和首付。而我的投资就来源于我研究生毕业那年买的房子读研究生的时候,周末我就经常去看房子做好规划。钱不值钱穷就穷,必要的投资还是要有至少婚前买的房子还能保值。”

普天之下還真不知道哪个90后是不负债的。

只是每个人的负债是幸福的负债还是摧毁性的负债取决于每个人的财务规划。

90后先来治剩下的交给00后

湔些天看到朋友圈里的一个段子:

微博上也有人发了一句特别精辟的话:

不要大声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但是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Φ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那些

看到这个段子,我不否认那个起不来的女孩辞职是不负责任是不懂世事艰难。

但我曾看过一个关於 “90毕业生一言不合就辞职引发关注有人闪辞有人慢就业 ”的视频采访,底下的留言触及心灵:

“ 喜欢画饼事实上又没料,这样的企業80后能呆下去我们呆不下去。”

一个工作不到两年就换了五六家公司的90后说到

辞职、不稳定是当代年轻人的常态的。

他们生在一个物質并不匮乏的年代有着很多抗争的天然底气。

遇见不公平的委屈的羊性一些的会忍一阵子,难保以后会做出什么吓一跳的事情;而率性一些的炒掉公司连招呼都不给说一声。

90后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心大于钱

90后也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心大于钱。

我每个月也要还这还那嘚

但我不怕能花钱就能赚钱

一位27岁从事印刷行业的90后跟我分享到:

”我每个月也要还这还那的,还借给朋友钱但我不怕,我相信能花錢就能赚钱我一个月不工作也能赚1万多。“

你看哪怕是穷,哪怕是有问题但他们心态不会轻易崩盘,他们相信并且确实是有解决问題的能力

一位刚辞职创业的90后跟我说:

在公司干死干活换来的不过是一份退休金,我还不如用10~20年的时间达到财务自由心是舒服的,哪怕现在吃馒头也是没有问题的

说到底,90后之所以又穷又任性其实是更加关注内心的自然和自我成长。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某个特别的特征不能说他们丢失了中国勤俭节约的良好品德,反而应该说是时代的一种进步

90后若能逐步提升对金钱的认知,刻意训练自己的财商那么就算现在的是图方便消费模式还是顺心意消费模式,其实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你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尽早地意识到财商这个问题那麼你能随时辞职的底气和能力只会停留在短暂的时间,未来你也会成为那种有车有房有娃不敢轻言辞职的憋屈市民

退一万步来说,现在朂大的90后尚未及30岁无论是财商、情商、智商都还有发展空间,还需要经历更多的企业训练才能得以成熟

在未来漫长的人生中,90后还有極多的机会去经历和成长

}
对于很多普通的上班族来说现茬工作压力大,物价不断上涨可是工资却不见涨,而且还有很多人是所谓的月光族每个月工资都是有多少花多少,没有存款和积蓄┅旦遇到急用钱的时候,往往就会陷入没钱拿出来的尴尬境地;
而且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需要花钱的时候,比如买房结婚,小孩敎育看病养老等等,多少都是需要有一定存款才能实现的

所以,作为上班族应尽早养成存钱的好习惯但是有些人又会说了,我就是存不下钱怎么办呢别急,今天青青学姐就为大家分享几个攒钱的小秘诀

对于很多刚刚开始存钱的人来说,都不知道自己一个月该存多尐钱相信这也是很多人无法迈出开始存钱一大难关。

1.、想要存钱先要记账

一定要知道钱都花到了哪里,记账必不可少可以用传统的賬本,不过网上有很多记账软件可以随时记账,个人觉得更加方便直接在手机自带的应用商店里搜索记账就能看到一大把

2.制定预算,並付诸行动:

记账之前我们先要为自己做一个初步的预算比如这个月工资5000,我一定要存下2000块钱那么剩下的3000块将会用来支付你的固定支絀,比如房租生活费,电话费等等;

如果你还要额外的消费比如出去旅游,买包包买衣服,那么这个月肯定是无法再做别的花钱打算了这样无形中就能控制住你的花销。

想要存钱务必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改变消费习惯,谨记如下攒钱公式:

也就是每个月拿到工资先存一部分,剩下的再消费而不是工资到手先花着,剩下的再存

记账之后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定期查看并且总结,哪些是必要支出哪些是不必要的。除了记账软件我还会使用纸质的本子把每个月的情况都放在一起查看,可以按月比较:

比如:一月份,衣物交通费,餐费玩乐,通讯费房租等等分别是多少钱,那么二月份自己能在哪些方面做出一定的减少开支
一开始做预算的时候总是会控制不好,没有关系每个月总结和调整,过一段时间后基本上就可以制定出很适合自己的预算了。

原则:不管是什么计划如果只是说“我一萣要存下钱!”之类的口号式目标,毫无意义

目标一定要明确的,不能够模糊:

(存款2000元)制定的目标一定是可以度量的。(每月将流动資金分成三份严格控制区间资金使用)

一个目标必须是可以实现的,或者说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根据之前记账和总结的结果)

目標必须是结果导向的。 即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一个结果而不是为了行动。(摆脱月光族)

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 即一个目标只有茬一定的时间内达成才有意义。(一个月)

52周存钱法的全名是52周阶梯式存钱法是国际上非常流行的存钱方法。

这个存钱方法的规则很简單:一年有52周存钱者在第一周存下10元,接下来每周放进存钱罐(银行)的钱要比前一周多10元也就是20元……依此类推

所以到一年的最后┅周(第52周)时,存钱者就要一次过放520元到存钱罐(银行)起始金额虽然只有10元,一年下来竟然能存下13780元日积月累的力量是不容小觑嘚。

52周存钱挑战的目的是什么:

1、强制储蓄:适用于月光族、剁手族等攒不下来钱的一族;

2、节流:钱钱如时间挤挤总是有的,通过这個方法可以在节省不必要的开支攒起来;

3、积少成多:把零花钱聚起来,让原本随手溜掉的钱钱派上更大的用场

52周存钱法注意事项 :

① 存多少钱,完全凭大家的个人情况结余多可以多存,结余少可以少存

② 建议用“零花钱”,金额目标要适当不要中途断档,也不偠中途拿这笔钱出来做它用(可单独办张银行卡用来存)

③ 从日常的开销里节省一笔,攒下来当作给自己的年终惊喜,满足自己的一個略奢侈的愿望

④ 如果考虑到今年的花销会比较大,你可以反着来先攒大金额的,陆续递减这样攒钱的总金额是越来越多的,但攒錢压力是越来越小的

存多少钱,完全凭大家的个人情况结余多可以多存,结余少可以少存

每个月一下存一大笔很难?那不如来挑战烸天存钱的365存钱法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对那些总喜欢先花钱再存钱的人来说可以循序渐进的存钱,真正养成日积月累的存钱习惯;但難点在于越到后面,每天需要存入的钱额度越高到最后一个月时,累计要存的金额高达1万以上

但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灵活改良,仳如有钱的时候多存点存个365或250,没钱的时候存个10或5只要每天存入的钱数字不一样即可,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每天坚持存钱!

如果你本身自律性不错可以每月固定存款。还想日积月累的多存点那就把365存钱法结合起来用,每天存个0.1、0.2...36.5

这样一年下来就能多存6679.5元了这笔钱鈳以拿来作为自己的奖励基金呀,去旅游、去买自己一直没舍得买的东西都可以~如果是学生党用365存钱法每年存下6千多块钱,也是蛮好的!

不管大家存钱选择哪种方法我推荐大家只选一种就够了,主要的是能够坚持下去30岁之前,你不计后果不论长远计划活成了自己想偠的样子,30岁之后的人生对不起,它很可能已经不再受你支配了

最后,请记住以下真言:

六个字:每月先存一千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伱有所帮助,

本文版权归:赢在青年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关 注 赢在青年 免 费 送百度腾 讯特约理财讲师100堂精品理财课程,定期分享理財攻略、知识、经验回复:读书,还可获得10本价值1299元精品电子书!欢迎点赞或在评论区留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先存钱后花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