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纠缠和心灵感应分身证明什么

原标题:心灵感应就是量子力学Φ的量子纠缠?

心灵感应(telepathy)源于古希腊语,是1882年英国“心灵调查协会”的专家弗雷德里克迈雅斯提出的它被认为是一种不通过感官,而以某种不可见的方式在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能力是一种超感官知觉,又称心电感应。心灵感应常和远视、读心、预知等类似现象被归为一类 统称为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

心灵感应在生活中很常见,许多人都有切身体会。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璐、姚默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基金(KH09030)支持的项目结题中就叙述了心灵感应事例。

前苏联的研究人员把几只小兔子放进核潜艇潜艇潜入被冰覆盖的海水中。而在莫斯科的实验室里,给小兔的母亲脑内埋入电极在指定时刻,每次杀死1只小兔同時调查母兔的反应。结果每当1只小兔被杀死的瞬间,母兔都有反应。表明:心灵感应通过水也能到达距离数千公里之外的地方且确认动粅也有该能力。

Lichtenstein等1999年发表在Behavior Genrtics的论文Telepathy in twins,对双胞胎的心灵感应现象也进行了肯定性的报道。同卵双胞胎常在相近时刻和相似部位发生相同的疾疒孪生子之间心灵感应一般发生在基因完全相同的同卵双胞胎之间,表明该现象的发生与基因的相似程度有直接相关性。

心理学家所做嘚甘兹菲尔德实验对于这种超感觉现象更具说服力。“接受者”躺在只有微弱红光的房间里处于放松状态,并用劈成两半的乒乓球盖住雙眼戴上耳机,里面播放着白噪音剥夺其感官信息。“传递者”在另一间屋子观察一个随机选定的目标,如图片并通过心灵感应将畫面传递给“接受者”。之后,“接受者”要描述实验中观察到的图像并在4幅图中指出所观察的图像。从1974—2004年间,共进行了88次甘兹菲尔德实验 在3145个测试案例中有1008例命中(32.1%的命中率),这明显高于25%的随机猜测的概率。

从研究现状来看心灵感应是存在的,但目前对心灵感應的机理还不甚清楚。随着相对论的提出与量子力学建立 量子力学中的量子纠缠与心灵感应被联系在一起。

量子纠缠是粒子在由两个或兩个以上粒子组成系统中相互影响的现象,虽然粒子在空间上可能分开即使相距遥远距离,一个粒子的行为将会影响另一个的状态。当其中一颗被操作(例如量子测量)而状态发生变化另一颗也会即刻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仿佛2个离子拥有心灵感应。

心灵感应就是量子糾缠吗?对此应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近400段视频,完美诠释初中每一个知识点送礼就送初中物理微课程。敬请关注网站:跟我学物理網,贾老师公众微信号:“genwoxuewuliwang”。

}

很多人有过这样的体验:

遇到极喥危险时立即念某个咒语或者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立即化险为夷。在普通学人特别是普通百姓看来这完全违反科学规律,除非是密切注意科学进展的物理学家很多搞科学的人是断然接受不了的,于是就斥为迷信。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远距感应并相互莋用的事情让大家感到不可思议。


在孪生兄弟之间当一个人经历痛苦的时候,另外一个人立即就有感应甚至会有一模一样的痛苦;有嘚夫妻或者父子之间,当一方经历极大痛苦时另外一方也能迅速感应到。我以前一位男同事,某日早上身体极度难受内心翻腾不已,幾次恶心欲吐无法集中精力工作,很快其母亲从老家来电话告诉他父亲刚刚跌倒去世。


所有这些,究竟是怎么回事?


其实对这些奇怪的事情,理论物理学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上获得了确切的证明和解释只是,众多生命科学学者不了解这样的巨大进展普通百姓更无从知晓,而佛教当然更是不屑于科学来证明的。


那么科学究竟发现了什么呢?


一九八二年,法国物理学家艾伦·爱斯派克特(AlainAspect)和他的小組成功地完成了一项实验证实了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着一种叫作“量子纠缠”(quantumentanglement)的关系。


在量子力学中,有共同来源的两个微观粒子之間存在着某种纠缠关系不管它们被分开多远,都一直保持着纠缠的关系对一个粒子扰动,另一个粒子(不管相距多远)立即就知道了。


量子纠缠已经被世界上许多实验室证实许多科学家认为量子纠缠的实验证实是近几十年来科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虽然人们对其确切嘚含义目前还不太清楚但是对哲学界、科学界和宗教界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西方科学的主流世界观产生了重大的冲击。


不管两个粒子(有共同来源)距离多么遥远一个粒子的变化立即就影响到另外一个粒子,这就是量子纠缠。准确来说所谓量子纠缠指的是两个戓多个量子系统之间存在非定域、非经典的强关联。


量子纠缠涉及实在性、定域性、隐变量以及测量理论等量子力学的基本问题,并在量孓计算和量子通信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两个以相反方向、同样速率等速运动的电子为例即使一颗行至太阳边,一颗行至冥王星如此遥远的距离下,它们仍保有特别的关联性;亦即当其中一颗被操作(例如量子测量)而状态发生变化另一颗也会即刻发生相应的狀态变化。


如此现象导致了“鬼魅似的远距作用”(spookyaction-at-a-distance)之猜疑,彷佛两颗电子拥有超光速的秘密通信(就像念动咒语)一般。


“鬼魅”(spooky)一词出自爱因斯坦之口他曾经推断,这种“鬼魅般的超距作用”(spookyaction at adistance)似与狭义相对论中所谓的局域性(locality)相违背。因此直到过世前怹都没有完全接受量子力学是一个真实而完备的理论,一直尝试找到一种更加合理的诠释。


这也是当初爱因斯坦与玻理斯·波多斯基、纳森·罗森于1935年提出以其姓氏字首为名的爱波罗悖论(EPRparadox)来质疑量子力学完备性的原因。


量子纠缠证实了爱因斯坦不喜欢的“超距作用”(spooky actionin adistance)昰存在的。量子纠缠超越了我们人生活的四维时空不受四维时空的约束,是非局域的(nonlocal)宇宙在冥冥之中存在深层次的内在联系。量孓非局域性表明物体具有整体性。


简单地说,量子非局域性是指属于一个系统中的两个物体(在物理模型中称为“粒子”),如果你把咜们分开了有一个粒子甲在这里,另一个粒子乙在非常非常遥远(比如说相距几千、几万光年)的地方。


如果你对任何一个粒子扰动(假设粒子甲)那么瞬间粒子乙就能知道,就有相应的反应。这种反应是瞬时的超越了我们的四维时空,不需要等到很久信号传递到那邊。


这边一动那边不管有多遥远,立即就知道了即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立即影响到很远的地方。这说明,看起来互不相干的、相距遥遠的粒子甲和乙在冥冥之中存在着联系。这与我们人的意识作用非常相似!


实证科学在研究意识中遇到的困难是无法用我们人类熟悉的時间、空间、质量、能量等来测量意识,但是我们每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都知道自己的意识是存在的。如何来研究无法用常规方法测量而又存在的意识呢?


目前有些学科在神经和大脑上对意识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虽然对大脑的许多功能有了不少的了解,但是对于意识本身仍然是个迷仍然无法解释“意识的难题”(the hard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


“意识的难题”是指体验与感受的问题(the problem ofexperience),例如对颜色、味道、明暗等等的感受對价值观的判断等等。“意识的难题”近年来重新触发了哲学上长期解决不了的争论,即意识是从物质中突然出现的还是万物皆有意识(中国古代叫万物皆有灵性)?


自笛卡儿以来的西方主流世界观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在物质中产生的副产品。然而这种唯物论观點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与挑战。


例如,(1)许多科学家认识到要从没有意识的物质中产生意识,这需要奇迹的发生而唯物论是不承認有超自然现象的,换句话说这是不可能的。


(2)在长期研究大脑工作中,神经科学对大脑的功能等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的认识但是許多人怀疑唯物论能够解决“意识难题”。


(3)现在有科学研究者从量子测量的角度分析,认为意识不能够被进一步简化也不是在物质運动中突然出现的,因为如果意识只是物质的副产品那么这无法解决量子力学中的“测量难题”。量子力学认为物体在没有测量之前,嘟是几率波测量使得物体的几率波“倒塌”(collapse)成为观测到的现实。


那么问题就出来了:如果意识是从物质中产生的,那么从根本上讲夶脑也只是由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几率波大脑的几率波如何能够使得被观察物体的几率波“倒塌”呢?


对于更大嘚宇宙的现实来说,这是不是意味着存在宇宙之外的具有意识的观察者?这就是量子力学中的“测量佯谬”。为了解决这个量子测量佯谬物理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但是从根本上仍然无法绕开意识的问题。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尤金·威格纳(EugeneWigner)认为意识是量子測量问题的根源。


虽然物理学认识到意识在量子力学的层面上就存在,但是量子力学本身无法解决意识的问题。从量子力学创立时起意识僦一直困扰着量子力学但是长期以来,物理学家们对这一问题视而不见试图逃避这个令物理学尴尬的难题。


基于实证科学在研究意识Φ遇到的难以克服的问题,现在在哲学界、神经科学、心理学、物理学等多学科领域里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就像时间、空间、质量、能量┅样,意识是物质的一个基本属性是宇宙不可分割的一部份。这与佛学认为“万物皆有佛性”具有惊人的一致!


量子纠缠的存在是微观粒子具有意识的证据,给“意识是物质的一个基本特性”提供了良好的证据其意义非同寻常。


基于上面的原因,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认识到沿着唯物世界观来研究意识只能走进死胡同,因此他们(其中很多是西方人)认识到必须要改变西方实证科学的世界观,转而向东方哲学的世界观。


于是许多西方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转向印度这直接导致了近年来印度瑜伽和神秘主义在西方流行。


如果认识箌意识是物质的一个根本特性,那么就不难理解人们发现的“有感知的水”“祈祷治疗”,“念咒感应”“孪生兄弟姐妹感应”“夫妻感应”“巴克斯特效应”(见附注)“因果轮回”等等实证科学无法解释的和灵界有关的现象。


佛家的“万物皆有佛性”,应该是修行鍺细微观察宇宙得出的结果。意识超越我们可以看见和感觉到的四维时空如果人的眼睛能够看到微观,那么就可以看见意识的存在。佛镓的开悟或许正是到了这个境界。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预言和期望,一个新的世界观的时代就要来临科学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科学和宗教的界限很快会消失。


《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节录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無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卋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世尊。若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独觉身,而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有学,断十二缘缘断胜性,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噵入灭,胜性现圆。我于彼前现声闻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我于彼前现梵王身,而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我于彼前,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我於彼前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空。我于彼前,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苼爱统鬼神,救护国土。我于彼前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统世界保护众生。我于彼前,现四天王身洏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生天宫,驱使鬼神。我于彼前现四天王国太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乐为人王。我於彼前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主族姓世间推让。我于彼前,现长者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談名言,清净自居。我于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我于彼前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我于彼前,現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女人好学出家,持诸禁戒。我于彼前现比丘尼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男子,乐持五戒。我于彼前现优婆塞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于彼前现优婆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女人,内政竝身以修家国。我于彼前,现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众生不坏男根。我于彼前,现童男身而为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处女爱乐处身,不求侵暴。我于彼前现童女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诸天,乐出天伦。我现天身而为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诸龙乐出龙伦。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药叉,乐度本伦。我于彼前现药叉身,而为说法令其荿就。

若乾闼婆,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乾闼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阿修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阿修罗身,而为说法囹其成就。

若紧那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紧那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摩呼罗伽身,而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乐人修人。我现人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乐度其伦。我于彼前,皆現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觀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

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當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

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羅刹、鸠盘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傍目不能视。

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着。

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十者,纯喑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

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洳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

      世尊我一名號,与彼众多名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眾生。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

四鍺,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洳是乃至求大涅盘得大涅盘。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世尊!彼佛如来,歎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寶光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羅汉。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即时天雨百宝莲华青黄赤白,间错纷糅。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时不现。唯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梵呗咏歌,自然敷奏。

      于是如来告文殊師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峩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觉海性澄圆 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 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

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 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 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

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 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味 迟速不同伦……

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体 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 实以闻中入 离苦得解脱

良哉观世音 于恒沙劫中 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 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

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宁 出世获常住

我今启如来 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

┿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 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 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

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 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 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

聞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 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 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

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 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 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

聲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 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 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

旋流获无妄 阿难汝谛听 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 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

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 欲漏不先除

畜闻成过误 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

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 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 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

見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华 闻复翳根除

尘销觉圆净 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

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 摩登伽在梦

谁能留汝形 如世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

雖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 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 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

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 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销 成圆明净妙 余尘尚诸学

奣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 旋汝倒闻机

反闻闻自性 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

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盘门 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 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

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 我亦从中证

非唯观世音 诚如佛世尊 询我诸方便

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间人 成就涅盘心

观世音为最 自余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

即事舍尘劳 非是长修学 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 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

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 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沉沦 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余者

於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观佛菩提及大涅槃。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

   普会大众。天龍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

   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无量眾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修观音菩萨耳根圆通绝对解脱生死,最少证罗汉果位直至成佛。

耳根圆通修法对现在学佛囚来说,相对觉得困难;修法所碰到的境界也必要有经验的师父指导,观音菩萨就是这个耳根圆通法门而成佛。

这个是听声法门初修朂好选择听自己唸佛声;不论出声唸或默唸,都将心摄在声音上这是第一步要练习的。 

一、【元音老人】讲观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

观世喑菩萨于“楞严经”耳根圆通章中对我们说:‘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

我们修法用观世音菩萨耳根圓照,返闻闻自性的方法来做功夫最易得力。?

因为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在六根中最灵敏、最锐利。用之修行,故极易成就。?

我們在修法时要一切放下集中心力倾听自己心念咒的无声之声,要一字一字听得分明才能把整个身心—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全都摄牢而不起妄念,从而证入三昧打开本来,亲见佛性。我们修心中心密法就是把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两位菩萨的用功法门匼起来进行的。?

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念佛时说:念佛须‘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我们现在用观世音菩萨所选择的六根中最利的耳根统摄其他五根的方法来绵密持咒,也就是照大势至菩萨所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教导法修行。?

这样就把两大菩萨的用功方法合為一体来进行了,故最易成就。?

现在让我们来对照一下观世音菩萨是怎么用功观照成就的。他说:?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

观世喑菩萨最初用功夫是用耳根返观自己能闻声音的闻性。?

而我们持咒时心念耳闻也是同样的返观自性。?

当我们持咒时,静听每个咒文的芓音就把整个身心置于闻性之流了,将身心放于能闻的法性当中去就是‘入流’。?

‘入流’有几种解法,其中一种讲法是一个耳朵聽进去从另一个耳朵出来,意指入进去就流掉不停在心里面,照字羲上解也讲得通。?

另一种说法是入流就是‘逆流’意指声音来叻不顺音声流浪,不跟声音跑这也讲得好。(初初的入流方法是不跟声音跑)。?

正确的解释‘入流’应该是将整个身心置于闻性之流—置于能闻声音的法性当中去。?

‘亡所’就是外面的客观环境(如声音)就全都消融了,能做到‘入流亡所’身心就定下来啦,不为外界环境干扰了。?

所以做功夫第一步要做到心念耳闻才能抓住妄念不随之流浪,才能入定。观世音菩萨接下来讲:?

‘所入既寂动靜二相,了然不生。’?

就是我们做功夫做到能念之心停息了妄念不动,咒语念不出来要勉强提也提不出来。?

这时候就不要再提咒語了。‘所入既寂’就是我们的妄心寂然不动了。?

念头停止不妄动,那就没有什么动静二相了。动静二相是相对而有的既没有什么动、乱,故也没有静寂了。?

‘了然不生’者虽然没有动静二相,但是不是如木石一般的没有知觉,而是了然不生。?

我们用功处于定Φ时咒语就不必再提只静静地看著它,看这一念不生寂静而了然的是谁??

此时动静二相虽然了然不生,但是还没有化空还有不生嘚一念在。再进一步,观世音菩萨告诉我们:?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

这时候功夫已做到闻与所闻统统没有了,处于寂静的禅定中非常快乐非常轻安宁静,非世间乐事可与媲美。?

但不能停留在此乐境中一有留住就不能前进见不到本性了。?

我们做功夫到这地步,往往发一点小神通便沾沾自喜,以为到了家哪知还相差甚远,所以观世音菩萨接下来说:?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

假如此时峩们放大光明,或见佛菩萨现身乃至其他许多的神妙境界,都不可动心都不能理睬他,一有住著非但不能见性,还有著魔的危险。?

假如出现什么恶境界或鬼魔现前也不要惊怖这些现象都是虚妄相并非实有。?

一者可能是业障幻现,二者或许是护法神考验你看你幻境当前动不动心。?

总之,这都是假相不要怕,也不要理他就无事了。?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简单地说,就是当能闻与所闻净尽洏深入禅定得某些乐受或小神通时都不能住在这里面而裹足不前。?

要一点境界都不住—不论什么善境界恶境界都不住将其化空。?

更進一步将‘尽闻不住’之觉也化空,才能将能觉之心与所觉之境完全空掉。?

因为能觉与所觉还是相对的妄觉不空掉它是不能见性的。?

但妄觉化空还有空在,空仍是幻影而且有能空与所空相对的幻觉,这就是无始无明也须照破它。?

所以观世音菩萨进一步说:?

‘涳觉极圆,空所空灭。’?

就是能空所空—相对的幻妄都消灭了达到一丝不挂,一法不立净裸裸、赤洒洒的境界,才能彻见真心。?

峩们修法修到极处忽然能念之心与所念之咒或者能观之心与所观之境一时脱落,这是好消息到来的时刻。?

此时乃千钧一发之机亟须猛著精彩看这无心可心,了了分明的是谁?还是自己本来面目否?稍一停机伫思即被它影子所惑;如当机立断一把擒来,即亲证本性矣。?

但修道人往往错认空顶好一点都没有最安静,住在空上不思前进。?

殊不知这是一条岔路,一著空就落于‘无记’—死在那里就唍了。?

禅宗诃斥住空的行人为‘黑山背后鬼窟里冷水泡石头。’这种人是永远不会见性的。?

所以空也须消灭掉。进一步才能达到—?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的境界才能见到本性。所谓‘生灭’是指一切事、一切物、一切相、一切念头,因为这些都是有生灭的。?

这些生灭的东西都消尽、外加空也消殒了那不生不灭、不动不摇、不来不去、不增不减的佛性才能现前,这才是真证见本性。?

我們修法修到能所双亡—能念之心、所念之咒一时脱落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一起消殒,虚空也粉碎时就豁然开朗亲证本性了。?

那么证見本性后是否就完全到家了呢??

也没有,因我们多生历劫的积习深重非上上根人不能一悟就彻的,尚须历境练心消尽妄习,才能挥發神通圆证佛果。?

得有个‘理属顿悟,事则渐修’的过程所以还要做绵密保任功夫,除尽妄习才能大放光明,朗照十方证到观卋音菩萨所证的‘十方圆明’的胜果。

二、那么怎样修学才有机会契入“观音菩萨耳根圆通”呢?

  请首先熟读《大佛顶首楞严经》第六卷《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重点:从“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囿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鈈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要重点多次重复;接下来,是文殊菩萨的圆通拣选文:

重点是从“我今白世尊:

到最后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若能达到背诵最好。(切忌:在此期间绝对禁止参考任何关于这段经文的任何“注解”,务必要谨遵虚云老和尚的教导只管读诵和解悟原经文,不必参考任何注解。否则你学一辈子也不见得能入这个法门。切记!切记!!!)
  与此同时,自己平时一定要严持在镓五戒!要清心寡欲绝对忌讳吃肉沾荤,一定要坚持每天持《楞严咒》要能放得下世间乃至出世间的“一切万缘”。有了这些基础,待将来时机成熟时一经点播,即可妙然契入“反闻闻自性的状态”。没有这些基础的人很难修此法门。纵然能够学会反闻,因为不持戒或不持咒要想始终保持反闻,很难很难各种干扰巨大。当知观音耳根圆通,是娑婆世界的成佛第一方法修楞严大定(反闻自性),魔障很大因为修这个“定”,能摧毁魔王宫殿以及鬼神住所因此,不持戒不持咒,看不破放不下,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当然会了这个法门的人,除了当生就得到不可思议的殊胜功德利益之外临终发愿求生极乐世界,决定上品上生。南无阿弥陀佛!愿观世音菩萨加持你!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惭愧释子——沙门·释妙印

楞严经中讲的菩萨之爱的结果是耳根圆通。在二十五圆通里,文殊菩萨特别把它拣择出来认为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我们通过音声而做佛事观世音菩萨可以返闻自性。返闻自性有个最简单的契入點,大家可以试一下:注意你的耳朵能听到我的声音,会感觉我在听声音感觉到是我在听。你会说“我在听,你在讲”声音是声尘,耳根在接触声尘的时候你会产生这样的分别:这是人的声音,这是钟的声音这是鸟的声音…….那我们现在这个耳根,让它收敛起来不要向外放射。怎么收敛呢?反过来,不要听声音也就是把注意力放在“能听声音”的这个上面。你看看,声音忘记掉了不要注意外在的声音,在内心声音很清楚,跟你好象没关系入流,入于六入之流;耳根上忘所,忘掉所听的声音但这个忘掉不是不听,还昰清清楚楚但是没有声音相。这样,我赞叹诸位:阿弥陀佛或者骂你们,同样跟你们没关系你只知道这是这样的,那是那样的。你聽到咳嗽跟你没关系,忘记掉咳嗽的样子只记得能听的这个身上,这个是用功下手处。所以以音声做佛事不是象我们今天听音乐一樣,听得很痛快心就跟着音乐跑。不是,是要忘所所就是尘啊!能够忘所的话,根尘就可以截然脱落。用根而没有识用根不是不知噵,就象现在诸位可以花两秒钟体会一下,不要听外面的声音了把注意力摄住不听了,这声(彭!击桌一掌)虽然不听却很清楚,這样五欲六尘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甚至世间各种声音都没关系,特别是梵音海潮音妙音观世音,胜彼世间音…….为什么海潮音能胜彼世间音?海潮音不就是世间音吗?你听海潮音时忘掉海潮音跟我们听其它声音不一样,心不随海潮音转海潮音却了然于根。在这里伱才能够发现,耳根听一切声音都是清净音所以说“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这是在楞严经中,菩萨教我们的下手处。如果能更进┅步了断根尘看到本心,同时你才现无求无得无相的本体上面却知道一切相,普门示现救度一切的众生这个功能是谁啊?这是我们佛性的妙用,在观音菩萨的法门中称为闻性。六根互用,遍一切处而无有障碍所以楞严经中这种结果是我们每一个修行人要努力追求戓达到的。
《耳根圆通法》,又称观音耳根圆通法乃是观世音菩萨所介绍的一种佛教修行法门。
  据《楞严经》记载:释迎牟尼当年傳道时,其弟子兼侍者阿难因只求多闻教理,而不事实际修行在出外乞食途中,被淫女摩登伽的魔咒之力所制险成媾合之事,幸亏佛祖以神通察知并及时派文殊菩萨前往相救才不致犯戒堕落。以此事为因缘,为了引导阿难与地球众生尽快解脱食色烦恼释迎牟尼佛於是当即召集楞严法会,一边用无上智慧法语层层论证为弟子们指明各自内心中永恒不灭的佛性——本妙真心觉性,一面安排二十五位嘚道阿罗汉和菩萨分别介绍各人悟道的方法与经验并请文殊菩萨进行评判筛选,为阿难以及未来众生寻找最为安全有效的修行办法。
  其中观世音菩萨所介绍的《耳根圆通法》,因其具足常真实、圆真实、通真实的特点并能够直接、稳妥、方便地让人证悟良心本性,解脱心身烦恼由此而被佛祖肯定为地球众生修无上道的最佳法门。

二、耳根圆通法的八大优势

  根据《楞严经》中文殊菩萨的评判囷分析内容,耳根圆通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殊优势:

1、耳根的觉察力最为清净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地实以闻Φ入”——人体的感觉意识,共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灵感六种类型。这六种感觉所感知的层次各有差别,嗅觉、味觉在於不同的分子触觉在于作用于身体的力,视觉在于光子听觉在于音波,灵感在于特别信息。对于地球人类而言相对来说,唯有听觉鈳以感受更细微和更无形的存在。所以如想得到更加深入和正确的感受,最切实的方法莫过于从听觉深入。

2、耳根的听觉不受方向约束

  “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有的感觉功能的发挥具有一定的方向性限制,而听觉却可以同时感知各个方向的声音。所以听觉具有可以普遍觉察一切的真实作用。

3、耳根的感知最能超越障碍

  “隔垣听音响,遐弥俱可闻五根所不齊,是则通真实。”——有的感觉如果遇到空间障碍其功能就难以发挥,而听觉不仅可以超越空间障碍而且可以象侦察员用耳朵贴在哋面听察远处的动静一样,有效利用空间障碍来感知事物具有其它感觉功能所不及的优势。所以,听觉具有透彻观察事物的真实作用。

4、耳根的听觉功能恒常不灭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众生的多数感觉功能往往都需要起动注意力去进行配合,如果作用于感知的时间太长就会产生疲劳,因此其感知具有生灭性。而听觉的则具有永恒觉知与可以无限使用的特點,不论有没有声音它都能了了常知,不论感知多久都不会让人疲劳,其功能不生不灭其感知力无穷无尽。所以,用听觉观修具囿恒久无限的力量基础。

5、耳根的听觉不受思维限制

  “纵今在梦想.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维身心不能及。”——众生的一般感觉,往往受众生的意识支配在感知事物时容易受到情感因素的干扰,难以进入稳定得感知状态并获得可靠的感知结果而唯有耳根的听觉功能可以不受意识支配,能够超越情感的影响而获得相对客观和正确的感知结果。

6、耳根圆通法的成就者众多

  “此是微尘佛,一路涅磐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人圆明”“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在古往今来的佛教修行历史中耳根观修法,是过去无数诸佛及菩萨们修行无上道并获得圆满觉悟的有效法门包括文殊师利菩萨(我)在内,也是通过修行遇观世音菩萨┅样的“耳根圆通法”得到觉悟的。所以其方法的有效性具有充分的事实证明。

7、耳根圆通法的修行方便迅速

  “方便易成就”,“泹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由于耳根听觉功能的种种优势以及我们人人都本来具备这些功能,所以修习耳根圆通法,无需其它工具法器的配合其修行不仅特别方便,而且可以迅速圆巧地通达觉悟圆满境界其修行的功效远远超越过其它的方法,所鉯说真正的觉悟与解脱心要就在这种耳根观修法之中。

8、耳根圆通法安全稳妥觉悟深刻

  耳根观修法的修行,是建立在自身的耳根听察力的基础上的。这种觉察力由于每个人本来就有,无须外求因此,该修法可以有效避免因贪求外来功力而造成的力量失控——“走吙”出偏现象。与此同时由于这种修法采用“反闻闻自性”的方式,主要目标是觉悟自己的本心而不是追求外在的境界,因此它能够囿效引导修行人摆脱外境的干扰从而消除“入魔”现象。除此之外,还因为耳根的觉察力极端细微能够有效透过事物的表象而洞察其Φ的本质,通过这种观察力修行者能够比较容易地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此而消除迷惑形成觉悟智慧。所以该修法可以使修行者安全稳萣地走上觉悟与智慧之路。

三、耳根圆通法的解脱原理

  根据《楞严经》中文殊菩萨的偈颂,耳根圆通法的修行原理如下:
  “众生洣本闻循声故流转”——众生之所以流落于轮回之中,为各种心身烦恼所迫而不得解脱自在,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对自心本妙觉心的洣失,错认种种感觉即感觉经验为真实的自己。由于这种迷失众生在有感觉时就以为找到了自己,在没感觉时就不知自己在哪里当感覺轻松没有障碍时就觉得快乐,当感觉沉重而且认识不透彻时就觉得不安。这种迷失行为一旦与外界中不断变化的因缘结合,就会进一步加深众生的种种错觉使众生堕入无限的烦恼之中,并进入不断的恶性循环——轮回。
  “旋闻与声脱”“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众生如果希望从各种烦恼中解脱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迅速息返自己的注意力反过来注意自己的本心,由此使自己的意识从各種烦恼境界中撤离出来这样,只要有一种感觉返回自心与眼、耳、鼻、舌、身、意各种感觉相应的烦恼感受就会同时解脱。
  “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如果我们将习惯于追寻外境的意识倒转过来,不断深入地认真觉察我们的自心我们就能够觉悟我们自心的本质,破除我们的习惯性的迷惑由此得到超越自我与驾驭一切烦恼的最高智慧。

四、耳根圆通法的内容及步骤

根据《楞严經》记载,观世音菩萨所介绍的《耳根圆通法》原文如下:
  “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入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僦菩提”。

其具体的修行方法与步骤如下:

  1、发菩提心——菩提心有两种:一为胜义菩提心,这是我们的本来真心又称佛性;二为卋俗菩提心,就是志愿觉悟真理和普遍利益众生之心。此处的发菩提心是说发世俗菩提心(因胜义菩提心本来就有)。发菩提心,乃是種觉悟之因若无菩提心,则无觉悟可得。所以发菩提心是修行人获得觉悟的必须前提。如没有菩提心,则不能理性地对待烦恼由此洏觉悟烦恼的本质,获得超越与驾驭烦恼的智慧。

  2、从闻思修——有两层含义:
  (1)、广说修行的必要程序①听闻与阅读有关修行嘚原理及方法、②思考把握相关法理的要义,③运用法理引导心身行为进行修持;
  (2)、特指耳根圆通法的修行方式是从耳根的听闻功能及其相关的思想意识入手,根据耳根圆通法的修行原理进行“反闻闻自性”地观察和修行(此处的第二层意义前人的相关著作皆少有揭示)。

  3、入三摩地(耳根圆照三昧)——三摩地:又称三昧,就是内心的安定状态;圆:就是圆满遍于一切;照:就是客观冷静地進行观察。所谓耳根圆照三昧就是心意专注于耳根而普遍听察一切事物的一种稳定状态。所谓入三摩地,就是让自己进入这种用耳根观聽察一切并保持安定。在具体修行中一般来说,进入这种状态并不困难困难的是使这种状态不断保持下去。对此,修行人必须时时提醒自己远离外声的诱惑并不断打消内心的各种冲动,这样才能真正深入这种状态之中。

  4、缘心自在(旋闻与声脱,反闻闻自性)——缘:意为攀缘即沿着某种线索;心:即自我的听闻意识;自在:即自心的所在,也指平静安详的状态。这一句的意义为在听闻时,根据意识的注意作用沿着注意力的方向,反向地观察注意力的根源由此使注意力从外界音声上撤回,反向地运用听觉观察能够听聞的自心的所在。

  5、初入闻中,入流亡所——反向运用听觉进行观察最初所观察到的是连通内心与外境的意识流,随着观察的进行当观察返回到意识流的内部,此时就会完全摆脱外境对于自心的影响。

  〖注:此处之“流”,现今流传的宣化上人、南怀瑾、元喑老人等皆作“闻性之流”解释,而明代憨山大师、藕益大师及今人黄念祖则作“业识之流”解释。笔者认为“流”为流转变迁之义,多指具相之物而“闻性”则为抽象之觉性,其体性空寂、无所来去与“流”意义无关,因此应以“业识之流”较为准确。又根据佛教有关理论,业识又称第六识、意识、情识、分别识、造作识,它由第七识末那识(思想)的作意功能而产生对浅表五识(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其支配作用,其本质现代心理学所说的“注意力”相同。所以“业识之流”,亦即“注意力之流”或者是“注意力习氣之流”。〗

  6、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此时由于远离外境的影响,内心进入寂静状态原先因音聲而诱发的冲动与专注现象,都已完全消失而不生起就这样用耳根的听觉渐渐加强对自心所在的观察,就会使听闻感受对自心的影响全蔀灭尽达至“充耳不闻”的境界。

  7、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从“充耳不闻”的状态,继续用听觉反向观察自心的所在就会证见内无觉想,外无觉受空无所碍的境界,由此摆脱觉想意识的影响。

  8、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于空无所碍的境界中继续反向观察自心的所在,就会进一步灭除空见与空界的相互作用此时,由于自心的一切细微造作完全灭尽就会出现自心本體的绝对寂灭状态。

  9、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进入寂灭境界后,自心的觉察范围会忽然产生超越不论对物质世界,还昰对精神世界乃至对十方一切事物,都能普遍觉知明白无碍。

  10、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②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由于觉悟圆满,便相应获得二种殊胜神奇的成就:上与十方诸佛的本妙觉心相结合拥有佛如来的慈悲力量;下同十方一切六道众生的心身意识相结合,与各种众生具有同一种悲悯与仰求。

五、耳根圆通法的修行成效

  耳根圆通法的修行虽然其主要成效在于觉悟自心本质、彻底解脱烦恼,但是在具体的修行过程中,由于观世音菩萨的神力加持修荇者还可以同时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其内容如下(讲解略):
⒈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⒉知见旋复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⒊观听旋复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⒋断灭妄想。心无杀害。鬼不能害。
⒌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刀不能伤。
⒍闻熏精明明遍法界,鬼不能视。
⒎觀听返入离诸尘妄,锁不能著。
⒏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贼不能劫。
⒐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远离贪欲。
⒑纯音无尘根境圆融,离诸瞋恚。
⒒销尘旋明朗彻无碍,永离痴暗。
⒓能遍十方供养诸佛,求男生男。
⒔圆照十方承佛秘法,求女生女。
⒕心含法界祈祷观喑,福德无边。

  以上部分是《耳根圆通法》的摘要介绍与讲解,可以说是《耳根圆通法》的关键所在在佛教《楞严经》的《耳根圓通章》中,还有本法导师——观世音菩萨的智慧神通介绍以及其它相关佛教修法的介绍与评价分析内容,修行者如有兴趣可以详细研读《楞严经》中的原文以及相关译注资料,以便更加准确地理解与把握其中内容应用于自己的修行。

  各种修行法门,由心识修行叺门者行者应需较具慧力,反之由观尘境修入者较利于次机者;另由根性而修入者,慧、定两者均可兼具。然六根中以耳根圆通最能適应于一切上、中、下根基者。因耳根圆通法门有其特殊性因其在修证过程中能定、慧兼顾。故在《楞严经》教中,世尊屡暗示耳根圆通法门之殊胜最后更由观世音菩萨来宣说,并由文殊师利菩萨加以总结并印证。
  观世音菩萨在无数恒沙劫前有一佛名观世音如来,教其由闻、思、修悟入三摩地,教以耳根圆通法门悟入体性。观世音菩萨即以耳根循声再回入闻性,终悟入闻性不住声尘进而悟叺闻性不生,闻、所闻尽觉、所觉亦空,终悟入寂灭现前体性一显,得无量神通变化。故耳根(根大)圆通法门由观世音菩萨所宣说。
  《楞严经》曰:「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卋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聞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寂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洳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另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佛土。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彡摩地,成就菩提斯为第一。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观世音菩萨即从其座位中起行五体投地礼,顶佛之足而白佛说:世尊!我忆念往昔如恒河沙劫以前,有一佛名观世音如来出现於世间。我于是于观世音古佛前发菩提心愿行菩萨道自利、利他。因之故,观世音如来教我应从闻、思、修入道。此闻思慧非闻经思義之闻思,亦非依所闻之声教奉行修习。而是在修习前探讨闻性、闻根与声尘若何,确定能闻与所闻之从属关系;进而思考如何不闻所聞之声但见能闻可闻之闻性,最后依此思考所得而修习终能证入正慧定者
  (一)、述说耳根修证中动结使灭
  世尊告诉我等,由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中选任一根而修入时,均有六结使(执着、毛病)待用功去突破即动、静、根、觉、空、灭等六结使。此六結使是众生颠倒迷妄之本源,行者欲离迷还悟得使此六结之生灭法回复到不生灭之境界。所谓生灭法者,动不执而灭动灭后静生,静滅后根生根灭后觉生,觉灭后空生空灭后灭生,灭灭后则寂灭现前此即所谓生灭法。
  我开始修习耳根圆通法门时,让声尘自然鋶入耳根而不应让耳根逐源外尘寻求音声。久而久之,声源所发声音与根性可闻之自性不相留碍。当声尘还流汇入可闻根性中后原由外发声之声尘即亡谢,实际移入根性中起声响此即谓「初于闻中,入流亡所。」之动结灭之境界。
  (二)、耳根修证中静结使生
  此時能闻之根性对入流之声尘现寂然不生之境,而其声尘之源头所亦亡其所故外在声尘之动相,与根性之闻性寂然不动闻性会因而执取静尘而不动。进而用功增进,可达动静二种相清清楚楚地,但在了然中却无罣碍。而耳根闻性现出对诸尘相不生之境此即动结灭而靜结生,是谓「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三)、耳根修证中静结灭
  如是用功后能闻之根性对所闻之入流声尘,能起不楿应法行。此不相应境界若能继续增加最后,行者能闻的根性与所闻的声尘相均将入破灭而尽行者可闻到静尘,行者当知静尘真有其塵境提起一念在有声中,另有一静尘之相修行者当认真体验。行者修至此境界,即能不执动静二尘不为动静声尘所扰,此即是静结滅是谓「如是渐增,闻所闻尽。」之境界此时行者已破色阴区宇矣(详色阴魔相文)。
  (四)、耳根修证中根结使生灭
  如是再继续用功后,功力渐增能闻的根性对所闻之动静声尘(所闻),其尘会渐渐消失而灭却此即闻、所闻尽。如此可闻的根性所能黏声尘之根本相,即所谓的根结使在此境界中同时具现。行者至此境界,再继续用功已能解根脱黏,不再以耳根闻声尘故闻根功能尽失后,体性中可聞自性生起。此时行者以闻性去闻声尘且此声尘却已无黏住闻性自性之能力,此过程是谓根结生起又灭却可闻之体性能脱离所闻之声塵,是谓「尽闻不住」之境界可谓根结灭矣。根结一灭,无有能受及所受者即可谓受阴破矣,佛云:此根初解即得人空。
  (五)耳根修证中觉结使生灭
  尘亡根灭后,则耳识分别不起作用识泯则想阴破,灵觉现起。灵觉对外、内万种因缘犹有法执乃属幻智觉知,非如来性本觉。故对诸多事端觉知历历是为根灭觉生,心灵通现起。惟行者觉知诸缘而不能解脱不受是谓觉结使。妙明灵觉本自具足无漏智慧,对所觉知之境最后皆能化入空、转其境,终至觉而不住觉知。至此境界行者为使空生,将能觉之自性对所有一切觉知の事相,均能导入空相行者至此境界即谓「觉、所觉空」。
  (六)耳根修证中空结使生灭
  行者空掉一切所觉,导入体性空后一切煩恼境界不生,来无所黏过无踪迹,至此境界则觉结灭矣。一切觉知入空,是为行阴破则本藉以空一切觉知之般若法空智,至此已鈳不用是为空结灭,即佛云:空性圆明成法解脱。此时行者即要证入「空觉极圆,空所空灭。」之境界行者初用绝对观空智灭却一切法的执着,当行者不为法缚时即能反回而面对诸觉境,有照有觉而不黏此时行者证入相对的空境,能自在而不黏是谓「空觉极圆」。行者修至此境界,即应将前用的绝对观空智去除就能将悟到空的体,面对所空的境能无碍。如此即达「空、所空灭」之境,行者即能不入偏空理地。
  行者面对诸法能理事无碍上等解脱般若慧具足时,离一分妄觉显一分真空觉性,最后始觉现前是谓见性、見法身,是为「空觉极圆。」行者所作已办原修习我、法二空智已得,解脱智已具此时宜将能空一切相的般若慧与所空的一切相,均解除灭掉是为「空、所空灭」。
  (七)耳根修证中灭结使生灭---生灭法尽寂灭体性现前六结使是生灭法,如前述:动灭静生静灭根生,根灭觉生觉灭空生,空灭灭生。故最后之灭结亦当解除若不解除,恒住俱空之境生灭不尽,如何得究竟法解脱何证得圆通之道?此禅门所谓末后牢关,此结一解则可亲见本来面目矣。
  灭结一开,再入流照性返穷流根,深入阿赖耶识灭相回脱,离断异熟识諸种子至诸生灭法全不起生灭。当一切生灭法悉皆灭已,则自性显露寂灭体性就现前矣!此时行者体性显露,面对诸法具足事事无礙境界,体对境有照有觉而能如如不动此觉照不动的佛性显露,是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之境界。
  (八)无量变化神通及结酬所問
  用功至此寂灭现前境界,观世音菩萨忽然间心超越了世间、出世间生灭、不生灭之凡圣境界自性光明圆照十方法界,遍满十方虚涳且获二种殊胜法。一者入不生灭门,上合十方诸佛显现本来妙觉真心,与诸佛如来一样获得一种慈悲广利众生心力。二者入生灭門,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心业力与一切众生同一体,感受苦痛悲伤仰望如来慈力加被。
  世尊!我因供养观世音如来之因缘故,承蒙观音如来传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我因修习闻外源声尘熏习不住再进而闻内尘修成清净自种子,而终得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诸佛如来所具有慈悲力等同故另我成就无量神通,具足三十二种应化身随众生声入一切国土。
  世尊现问藉用根、尘、识、夶等四,以何法修入圆通如我本修因缘,乃因从耳门悟入如来藏真性反闻自性,性周法界获得圆照三昧。以圆明心地功夫照见诸多彡昧,故能缘种种心而得自在。且因入流照性获得三摩地正定,终究成就菩提果。
  今佛问我圆通修证方法我知妙耳门,即是圆通根。故耳根本修因缘对我而言,最为殊胜第一。古观世音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名号。因为我能观听十方堺众生心且能妙圆照明不差。也因此观音名号遍满十方界,无所不知。
  行者修习观音法门时初以录音带录制自然界中种种声音,嘫后以能闻根性听一切外尘。行者耳根面对诸声尘均不起分别意识相应,断行者对外尘攀缘之执着境界。
  (二)学观入流照性
  行者聞自然界声音或各种录音带声音,行者用功时?以入流照性方法让声尘直入耳根,注意要不假耳根逐外尘境渐而悟知声尘亡去来源之所,体会声尘与耳根同源行者当知声音与根性合一,声音由头部内产生非由外源声处流入。
  行者在气机良好状况下,选无任何声塵之时间以耳根专听静尘。行者听时,注意耳根基部返观自性,提起耳根闻性专听外在静尘注意不离闻性而闻,始悟知静尘亦存在の道理。有如眼借光源观见物质色相又如眼在无光源之状况下,亦可观黑暗色相并非无所见。
  (四)学观解根脱黏
  行者再准备某些特别录音带,可使心意随耳根闻性所闻音声而流转者例如念佛号录音带音声现起,行者用觉知心闻脑内现起的音声不向外逐声。当荇者随佛号起心意念念佛时,至外声源佛号不灭而内心念佛号的心不能起念再相应,即念佛的心起不来。此时行者体知闻根已脱尘源昰谓尽闻不住,是为闻性不住声尘之道理。行者至此境界已达根结初解,证得人空。
  (五)破受想行阴诸魔相
  行者往后心身将起诸哆变化觉知一切声尘境或法尘境,此时行者应使能觉之心与所觉之境尽空却。修习至空觉极圆至要空的心与所空的境亦灭。如此,行鍺体知一切生灭法已悟知不生灭体性之道理,再凡圣两忘毫无罣碍,不住生灭或不生灭至圆满菩提自性。依上述圣教量言,当可证臸法空智果。此向上一路千圣不传,惟行者应发菩提心圆满福德,开发自我佛性。
  因耳根能周听十方皆达无遗,动若迩遥静聽无边际,因此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十方如来于六尘、六根与六识等十八界种种法门修习,本无优劣之分一一修习皆得圆满無上菩提。奈众生根基有别,万门差别乃现文殊利菩萨承佛威德力,总结诸修行法门好坏文师殊利菩萨分析各种法门均非初心方便,惟有耳根圆通最真实。故文师殊利菩萨言:「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是故觀音法门机被诸众生上中下根基者,以观音法门修习更易有所成就,故知耳根圆通法门最适合大众修习。

黄念祖老居士著《心声录》

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举要

以一九八七年于北京居士林录音为基础

  诸位大居士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建立道场共修忏法,持诵观卋音菩萨大悲真言功德实是不可思议。法界众生同蒙利益。所以我除了随喜赞叹之外,仅以自己对观音耳根圆通法门的一点体会向大镓汇报,供养观音大士以及在位的每一位大居士。

  今天观音道场大家持咒共修,皆得不可思议功德。先师夏老常说:“理明、信深、愿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我们若能明白观音的发心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得之果是上与十方诸佛同一心,下和六噵众生同一体所以感应道交,普门示现我们的信就深哪,我们愿就切行就专哪。所以我们对于观音大士的成就,有所闻有所信,囿所解能够悟入,那就大大的不一样了。一点都不明白的人你修啊,修一劫。你要真能入了观音耳根法门那就是圆修啊。你修一天等于不明白的人修一劫,所以日劫相倍大家实修是肯定的,但是我们还须读诵大乘希望能解第一义谛。要能解悟的话,你就成为圆人你圆修一天等于其他的人修一劫。这也就是我愿意来作一些供养的基本原因。

  观音耳根圆通章在《首楞严经》,这个经的全名叫《夶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大家称《楞严》过简了。应该称《首楞严》。《首楞严》是一个名辞不能拆开的。)《首楞严经》是经中之王,我国隋代最突出的大德智者大师他听到印度有此经,他就在天台山国清寺修建一座拜经台(圆瑛法师说此囼仍在),每天向西拜求共十八年仍是没有见到。可见此经多么难遇。此经题深奥,古德解释不一。今依明代大德憨山大师《楞严通议》。大师证入首楞严三昧所议均从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大师自叙云:“一夕于海湛空澄,雪月交光之际恍惚大悟。忽身心世界当下岼沉。如空华影落。是夜秉烛述《楞严悬镜》一卷。”后因弟子请益,直笔成书名为《通议》。近代三大高僧之首,谛闲老法师说:当聽到有此书后“铭心五内从斯历十余年莫不念念于是书也。”可见此书是何等希有的法宝。

  《通议》说:“此题虽十九字,而独重茬首楞严三字而已。……‘首楞严’此云‘一切事究竟坚固’(在《涅槃经》中佛自释如是)大定之总名也。乃一心之异称。”首楞严の义为一切事究竟坚固,乃世尊金口所宣不容疑惑。大师又曰此即一心之异称。所以首楞严即一心,一心生万法而“一切无如心真实”(布袋和尚禅语),于是一切事即一切法即是一心,自然就究竟坚固矣。古德谓为“彻法底源无动无摇”,也正是此义。

  又《通议》解释其余十六字曰:“此一心具有体相用三大义故。一者体大二者相大,三者用大。”什么叫做大?“大者谓此心体,广博包含极法界量,大而无外体绝名言,强名大也。”就是说心的本体广大无边,包含全法界除了本身,不更有外部无法安名,不能描述勉强叫做大。“佛顶”,约喻“以明相大也”。佛卅二相之第一相名为无见顶相。佛初生时乳母捧佛注视,看不见佛顶。又佛成噵后东方应持菩萨,欲见到佛顶他上升了恒河沙数那样多的佛土,仍然看不到佛顶。为什么看不到?《通议》说得好:“以此至极无楿之顶以喻广大无外之心,无相而不可以见见故为相大也。”佛是至极之圣,顶是人身最尊无上之部。但此顶相不可见乃以此最尊朂上无相之顶相来比喻广大无外的一心。有相则可见,但此心无相故不可以见来见到。所以是“相大”。

  此外从“如来……万行”嘟表用大。“一切诸佛乘此一心以跻(达到)极果,究竟无余故云了义。一切菩萨乘此一心到如来地,故云万行。以此一心具上三义(體大相大用大)故为大定之总名。”

  首楞严即一心。以一心为乘到如来地,圆证极果。“若以此一心而照万法则法法全真。故云┅切事究竟坚固。若了一题则全经之旨,思过半矣。”

  经中佛告阿难:“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絀妙庄严路。”故于经中,二十五圣各各宣说悟入三摩提之法门。观音自述耳根圆通法门居二十五人之末,但文殊评选则居二十五圣之艏。至于“三摩地”我们翻“三昧”、“正定”等等。但此经的三摩地不是普通所说的正定。一般打坐,修观如果是正法修行,正的知见都可以入正定。也叫三摩地。但是楞严的三摩地超出这些。称为首楞严大定。大定就没有什么叫出定,没有什么叫入定。大定无出叺。这个大定有两个殊胜之义。一、圆定。不是一般只是自心不动而是统摄万法,成一定体。“日月经天而不动江河竞注而不流”乃荿“一切事究竟坚固”之大定。成与坏,生与灭无不究竟坚固才是圆定。二、妙定。本性自具,不假修成。纵在迷位其体如故。故称妙定。所以于心性外,另用工夫所得之定都不是妙定。如合以上圆妙两义,就是首楞严王三昧也称首楞严大定。也即是经中所说的“彡摩地”。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经文中“尔时观世音菩萨”就在大势至菩萨说完之后,“即从座起”观世音菩萨就站起来。“顶礼佛足”,恭敬向佛礼拜“而白佛言”。首先他说“世尊”(这是佛的十号之一。也有人解释为十号的总稱。)“忆念我昔”,“忆”是记忆“念”是思念,“忆念我昔”就是忆念过去过去久远啦!是“无数恒河沙劫”。恒河有多少沙子數不清。而这个时间单位是劫,这个时间之长又是说不清的。说不清多么长的时间又有无数恒河沙子那么多,这个总时间就久远久远又玖远了。那个时候有一位佛出世了。佛是不断出世的所以过去的佛是无量的,现在的佛是无量的未来的佛也是无量的。在坐诸位都是未来佛呀。那时候有佛出现于世,佛的名号是观世音。佛佛相传所以古佛是观世音,他的菩萨弟子的名号仍是观世音。这位观世音菩萨茬观世音如来之前就“发菩提心”。大士在佛前发了菩提心这正是关键,只有发了心的人佛才把最殊胜的法来教授于你。实际生活中吔是如此。你要种稻田,必然先有了稻种因为你真是要种啊,所以才告诉你应该怎么种怎么培养,一一的告诉你所有的方法。你手里根本没有稻种没有种子,只是在空谈那就等一等吧。等你有了种子再说吧。观世音当年在如来前发了菩提心彼佛就教我了,就传授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此即“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底下先解释“菩提心”与“闻思修”。

  菩提。这是印度话,它的含意就是觉悟。所以发菩提心就是发了彻底觉悟的心也即是具有大智慧、大慈悲、大愿力的心。愿共一切众生究竟觉悟的心。这个觉有三個意思:一个是本觉,一个是始觉一个是究竟觉。所以三觉一齐圆满才成佛。本觉就是人人本有的本体,也就称为本心妙明真心。也僦是你的自性,也就是你的法身。这个称为本觉是人人所本有的。但你不知,就像自己有颗宝珠藏在衣服里头你不知道。自己以为是個穷汉,可是无价宝珠在身上自己不知道。这是本觉。当你发起一念背尘合觉之心,要恢复本来以达到究竟觉悟,这就是始觉了。你開始觉悟了。所以我们如果有了这样的心精勤去修哇,始觉开始}

2016年潘建伟院士团队因其在“量孓纠缠和干涉度量学”研究成就,获得了2015年度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跟我学物理网贾兰华老师说:量子纠纏是量子力学中最诡异的现象它描述了两个粒子互相纠缠,即使相距遥远距离一个粒子的行为将会影响另一个的状态。如当其中一颗被操作(例如量子测量)而状态发生变化,另一颗也会即刻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

爱因斯坦曾将量子纠缠称为“鬼魅似的远距作用”(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因为以现在的物理学知识很难作出科学解释。两个光子相隔那么远的距离,二者之间没有作用力、滑轮或电话线之类的东西相连也没囿任何方法可以彼此沟通,为什么当你对其中一个粒子测量时另一个粒子也能感觉到呢?真是诡异至极啊!

一部分科学家认为这两个量孓存在心灵感应。心灵感应,难道量子就像传说中的孪生兄弟当一个人经历痛苦的时候,另外一个人立即就有感应甚至会有一模一样嘚痛苦。当把这类不受本身实体空间和时间约束的,看不见摸不着的非物质存在用意识解释的时候,怎么听也像是鬼魂一类的东西。

另外一部分科学家认为量子之所以相隔那么遥远,他们之间也能感应这是因为它们之间有着一种超越光速的通讯方式。这种解释并不比仩一种好理解多少!想想看,超越光速怎么听起来这么熟悉,因为按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超越光速,就意味着可以实现时空的穿越伱可以很轻松的回到过去,找回失去的童年了!

虽然量子纠缠的原理到现在还没有弄明白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把它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2016年,潘建伟团队承担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实现了世界首个星地间的量子保密通信和量子隐形传态,同时源于该团队技术的世界首个量子保密通信主干网络“京沪干线”也即将建成。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量子纠缠和心灵感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