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符合休克尔规则的最小化合物判断化合物有无芳香性【第七个小题】

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冶金化工系 郝世兴 第一章 气体 1.已知H2临界温度TC=-239.9℃,临界压力PC=1。297×103kPa。有一装有的H2钢瓶,在25℃时瓶中H2的压力为98.0×103kPa,H2一定是处在何种状态?(B) A.液 B.气 C.气—— 液两相平衡 D.无法确定 2. 混合理想气体中的组分B,其物质的量nB为( B ) A. nB= B.nB= C .nB= D.都正确 3.对于真实气体,当处于下列何种条件时,其行为与理想气体接近?(B) 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低压 D.低温高压 4.理想气体的液化行为是(A) A.不能液化 B.低温高压下才能液化 C.低温下才能液化 D.高压下能液化 5.在恒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为2dm3的抽空容器中依次充入初始状态为100 kPa、2 dm3的气体A和200 kPa、1 D.C2FCl3 7. 25℃时,在A、B两个抽空的密闭容器中分别装入10g和20g的H2O。当气体—液相平衡时两个容器中的饱和水蒸气的压力PS(A)和PS(B)关系为(C) A. PS(A)>PS (B) B. PS(A)<PS(B) C。PS(A)=PS(B) D。不能确定 8.对某物质临界点的描述,哪一条是不确切的?(C) A.饱和液体和饱和蒸气的摩尔体积相等 B.临界参数TC、PC、VC、皆为恒定值 C.气体不能液化 D.()T =0 ,()=0 二、填空题 1.写出范德华气体状态方程的数学表达式(P+a/v2m (Vm-b)=RT) 2.物质能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最高温度是( 临界 )温度。 3.临界压力是使气体可以液化的压力,临界温度是使气体可以液化的(最高)温度。(填“最高”或“最低”) 4.空气的组成为21%(体积百分数,下同)的O2 :78%的N2和1% 的Ar(原子质量为40),则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8.96)。 5若某实际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其分子间引力可以忽略不计,但分子本身占有体积,则其状态方程可以写为(P(V-nb)=nRT). 6.同温下两种理想气体A和B,气体A的密度是气体B密度的两倍,气体A的摩尔质量是气体B的摩尔质量的一半,则PA:PB=(4:1). 7.在一定温度下,某一系统的气-液相达到平衡,当增加相压力使之超过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时,将出现(临界现象)现象。 8.当某气体的压缩因子Z<1时,说明理想气体比真实气体(易于)压缩。(填“易于”或“难于”)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1.反应C(金刚石)+1/2O2(g)=CO(g)的热效应△rH,问此焓值为(D) A.CO(g)的生成热 B。C(金刚石)的燃烧热 C。碳的燃烧热 D。全不是 2.1mol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298K、200.0kPa分别经历:(1)等温。(2)绝热(3)等压三条途径可逆膨胀,使体积增加到原来的2倍,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W3,三者的关系的(D) A.│W1│>│W2│>│W3│ B.│W2│>│W1│>│W3│ C.│W3│>│W2│>│W1│ D. │W3│>│W1│>│W2│ 3.373K、P下,1mol的水经下列不同过程变成373K、P下的水蒸气:(1)等温等压可逆蒸发(2)真空蒸发,这两个过程中功和热的关系为(A) A.│W1│>│W2│ │Q1│>│Q2│ B.│W1│<│W2│ │Q1│>│Q2│ C.│W1│=│W2│ │Q1│=│Q2│ D.│W1│>│W2│ │Q1│<│Q2│ 4. 如图所示,将CuSO4水溶液置于绝热箱中,插入两个铜电极,以蓄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可以看做封闭体系的是(A) A.绝热箱中所有的物质 B. 两个铜电极 C. 蓄电池和铜电极 D . 将CuSO4水溶液 5. χ为状态函数,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

}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特别说明: 下载前务必先预览,自己验证一下是不是你要下载的文档。

  • 上传作者: (上传创作收益人)
  • 需要金币85(10金币=人民币1元)
}

X2IKCWWN 315化学: 《有机化学》第三版 高教出版社 汪小兰??《无机及分析化学》浙江大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414植物生理生化: 《植物《植物生理学》生理学》(第5版)潘瑞炽主编【强烈推荐的是这本,最权威】??《生物化学》,黄卓烈《植物生理学》主编《植物生理学复习指南暨习题解析》 李颖章? ?主编? ?? ??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生物化学复习指南暨习题解析》? ?刘国琴??杨海莲??主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 ?《化学复习指南暨习题解析》? ?? ? 赵士铎??主编? ?? ?? ??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农学门类联考大纲最新权威解析  2009年是农学第二次全国统考,针对刚发布的09年考研大纲,09年考研的学 子如何针对其进行有效的复习呢?2009年农学联考大纲与2008年考试大纲相比有什 么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什么特点呢?这些变化又会给考生们带来什么信息呢?我 们考生又应该如何去理解新的农学考纲呢?海文专业课农学教研团队在中国农业大 学专家的带领下对09年农学考研大纲进行了解读,以期能解答考生们的疑惑和给 考生带了一些前瞻性的建议。  一、2009年农学专业联考考试大纲的特点  根据2009年农学门类联考考试大纲,不难发现,对专业课的考察模式越来越 灵活了。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实验内容继续作为重要必考内容:  继08考纲后,新考纲再次加强了对实验的考查要求,和对学生实验动手能力 的考察。实验内容的考查是对农业门类学科研究生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很强的 实验动手能力和创造性、独立性思维能力。如:化学中增加了一些分析化学实验 技能的考察(酸碱滴定、误差分析等),生理生化(植物、动物)中也增加了对于实 验设计的考察。在以后的考试大纲中,实验仍将会成为重要的考查内容。  这部分内容需要广大考生重视起来,因为试验动手能力一直是农学门类研究 生必备的一项技能,它的重要性也因考研时考察比重的增加日趋显示出来。复试 中此内容也会占极高的比例。  (2)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  2009年农学考纲中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化学(由基础化学和有机化学两部分 组成)、生理生化(有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两部分组成)各自包含的两部分的渗透和融 合。将两部分结合起来出题也是新考纲灵活性的体现。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的时 间和进度安排上做相应的调整。基于此,建议广大考生采取一种“齐头并进”的 复习模式,即将各个专业课的复习进度保持基本一致,这样就便于在复习过程中 及时进行学科间比对,发现不同学科、不同章节之间的联系,更好的应对这种渗 透的出题模式。  这种渗透出题的趋势在数学、化学、生理生化中都会有一定的体现,但会重 点体现在化学和动物、植物生理生化3门学科中,希望广大考生在复习时特别注意 。关于这种渗透出题难度,根据考纲看来不会很大,因为将两个相关联的学科结 合起来出题,本身就增加了考察的难度,需要考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因此 在题目难度的设置上不会太大。因此,考生不必对这样的变化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只要将基本知识掌握好,适当变通就可应对了。  二、09年农学联考考试大纲内容的变化  无机及分析化学:大纲在化学反应速率一章去掉了对化学等温方程式意义的 理解,而要求重点掌握等温方程式的计算上,因此考生在复习中要加强这方面的 练习。在新大纲中对元素标准电势图及其应用的考查要求由原来的了解变成了需 要重要掌握的内容,对于这一变化,元素标准电势图及其应用需要考生重点复习 。  有机化学:新考纲中仅在旋光异构中增加了对旋光异构题性质的了解,但并 不作为重要内容掌握,对有机化学的考查内容没有其他的变化,因此09年农学类 有机化学考纲没有太大的变化。  总的来说,化学科目在08年考试大纲的基础上没有删减知识点,从增加的知 识点和考察重点的特点可以看出,考研化学的出题趋势是越来越灵活,越来越侧 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查,同时注重对一些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动手能 力的考察。考察内容越来越丰满,全面。  植物生理学:生理部分作为重点知识考察的有:植物的水分生理,矿质营养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生长,生殖生长(生长调节物质)和植物的逆境生理等。 新大纲在知识点的考查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生物化学:在核酸化学中增加了对核酸的分离纯化的考查,在酶一章中也增 加了对酶的分离纯化,作为考纲新增加的分离纯化内容考点很可能会在09年的考 试中出现。由于在生理中有对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考查要求,在09年生物化学考 纲中去掉了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一章,但考生应该清楚这一章也是考查的重要内 容。在脂类代谢一章中去掉了对甘油磷脂代谢和固醇的生物合成的考查。在核酸 的生物合成中增加了对DNA一级结构分析与PCR技术和RNA的转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符合休克尔规则的最小化合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