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不属于秦代的秦代三大水利工程程的是? A 广西灵渠 B 陕西郑国渠 C 四川都江堰 D 新疆坎儿井

“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恩波浩渺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劈斧岩前飞瀑雨,伏龙潭底响轻雷。筑堤不敢辞劳苦,竹石经营取次裁。” 文中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灵渠 C.关中井渠 D.都江堰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湖北襄阳五中高二5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妥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进免冲突或争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近代史上法德两国成为一对宿敌。然而,1958年,德国总理阿登纳却前往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家中进行了一次私人会谈。会谈中,戴高乐向阿登纳说:德国是法国在欧洲唯一的伙伴。

材料三: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通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璧鸠鲁的主张的。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生活中继承妥协传统,请以17世纪晚期的英国和18世纪晚期的美国史实为例加以说明。

(2)材料二描述的是什么历史现象?这个现象的发展趋势如何?后来给世界政治格局带来了什么影响?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说明。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河北邢台一中高二6月考历史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史载,自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下诏“州县以下皆立孔庙”开始,先后出现上千座孔庙。宋代孔庙礼仪进一步升格,宋真宗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后又改为“至圣文宣王”,使孔庙完全脱离家庙而正式融入国家祭祀的官庙系统,对孔子的纪念亦由弟子的自发活动升格为国家仪式。这表明( )

A.儒家思想逐渐发展完善 B.宋代理学提升了儒学地位

C.儒学独尊地位开始强化 D.儒学的正统地位不断加强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贵州都匀市高一下期中文综历史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1976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统计表

就经济方面来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

(1)材料一中1965年同1957年相比,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1966年到1968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改革的原因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试列举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四川成都七中实验校高一下期中文综历史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瓜分狂潮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四川成都七中实验校高一下期中文综历史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

①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 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

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 ④ 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四川成都七中实验校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新”政权建立前后七八年间,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公元7年,铸错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公元9年,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公元10年,推行总名为“宝货”的货币,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共计28个品种,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公元14年,废止大、小钱,发行重二十五铢的“货布”与重五铢的“货泉”。“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币制改革与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四川成都七中实验校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学者指出,美国的政治制度解决了孟德斯鸠所提出的大国小国悖论:小国自由和幸福,但容易为外来列强消灭;大国光荣而有地位,但缺乏自由,且易于为内部的腐败而崩溃。这一结论主要依据美国

A.强调中央集权 B.实行联邦制

C.实施分权制衡 D.推行两党制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四川成都七中实验校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

本题考查的是秦朝的水利工程。秦朝修建的灵渠,沟通了珠江和长江两大水系,故选B。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