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德语国家说德语的都解体了吗?

  奥地利的官方语言是奥地利语,但是有很大 一部分的奥地利人都会说德语,这是怎么回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奥地利会说德语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奥地利会说德语的原因

  奥地利本来就是德国的一部分。希特勒就是奥地利人。

  这两个国家的主要人口属于同一民族,都是日尔曼人,所以奥地利人对德国人感到十分亲近。两国在历史上曾多次统一成一个国家,而且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奥地利(奥匈帝国)与德国都属于同一阵营。

  所以在二战中,当纳粹德国军队进入奥地利时,受到了奥地利人真诚的夹道欢迎,被视为“同胞”、“兄弟”、“解放者”。整个战争期间,奥地利始终追随德国进行作战,直到最后战败被美军占领。

  根据考古发现,奥地利在旧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活动。

  奥地利曾先后被古罗马人、匈奴人、伦巴第人、东哥特人、巴伐利亚人和法兰克人占据。

  公元前400年,克尔特人在此建立了诺里孔王国。公元前15年被罗马人占领。中世纪早期哥特人、巴伐利亚人、阿勒曼尼人入境居住,使这一地区日耳曼化和基督教化。公元996年,史书中第一次提及“奥地利”。12世纪中叶在巴本贝格王族统治时期形成公国,成为独立国家。

  1278年哈布斯堡家族进驻奥地利开始了哈布斯堡王朝长达640年的统治。18世纪初,哈布斯堡王朝领土空前扩大。发生于1683年9月12日的维也纳之战,奥斯曼帝国军队围困维也纳达两个月之久。这场战役阻止了奥斯曼帝国攻入欧洲的行动,并维持了哈布斯堡王朝在中欧的霸权。从此至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覆亡之前,哈布斯堡家族便等同神圣罗马帝国。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解体,而在此两年前,弗兰茨一世(即神圣罗马帝国的弗兰茨二世皇帝)宣布自己为奥地利帝国的皇帝,统治范围是以奥地利为中心的哈布斯堡王朝世袭领地。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成立了以奥为首的德意志邦联,1866年在普奥战争中失败,邦联解散。1867年,为了化解普奥战争失利对帝国的冲击,奥地利帝国又和匈牙利合并为一个共主邦联──奥匈帝国,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败的奥匈帝国被分割,其中原先内莱塔尼亚的一部分形成了今天的奥地利共和国。奥地利被禁止与德国合并。1938年3月被纳粹德国吞并,纳粹德国实现了德奥合并,奥地利到二战结束前都受其统治。二战后被同盟国军事占领(苏、美、英、法四国占领)。1945年4月成立第二共和国。1955年5月,四个占领国同奥签订《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国家条约》,宣布尊重奥的主权和独立。10月占领军撤出,奥地利重新获得独立。10月26日,奥地利国民议会通过永久中立法,宣布不参加任何军事同盟,不允许在其领土上设立外国军事基地。自1965年起,10月26日被定为奥地利国庆日。1989年,东欧共产主义政权解体后,奥地利逐渐参与更多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奥地利于1995年加入欧盟,又于1999年加入欧元区。

  位于欧洲的正中位置, 她又被称为欧洲的心脏和连接西东的十字路口。 山峦叠嶂的国土,江河之畔的国家奥地利国歌中这样唱到奥地利是高山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0%,东阿尔卑斯山脉覆盖了该国三分之二的面积,位于欧洲中部,为著名的山国,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横贯境内,美丽的多瑙河蜿蜒流淌。水力,森林,矿产丰富,经济发达。石墨,菱镁矿储蓄量居世界前列。

  奥地利地处欧洲中心,是欧洲重要的交通枢纽。奥地利的工业特点是国有化程度高,国有企业控制了95%的基础工业和85%以上的动力工业,其产值及职工人数均占其总数的70%。主要工业部门是采矿、钢铁、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电力、金属加工、汽车制造、纺织、服装、造纸、食品等,采矿业规模相对较小。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奥地利化学工业原料丰富,如木材、石油、天然气和煤焦油等,为化工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要化工产品有纤维素,氮肥和石化产品。机械制造业主要生产工业机械成套设备,如水轮发电机、多钻头采煤机、铁路筑路机、木材加工机和钻探设备等。汽车工业是奥地利机械制造业的又一主要部门。主要生产载重汽车、越野车、拖拉机、牵引车、装甲运输车及散件等。

  采矿业是奥地利的传统工业,主要开采铁矿、褐煤、钨、膏、菱镁矿、大理石、滑石、高岭士、石英。矿产主要有石墨和镁,另有褐煤、铁、石油和天然气等。森林、水力资源丰富。森林占国土面积的42%,有林场400万公顷,木材蓄积量约9.9亿立方米。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农产品自给有余。服务业从业人员约占劳动力总数的56%,其中旅游业是最重要的服务行业,主要旅游点是蒂罗尔州、萨尔茨堡州、克恩顿州和维也纳市。奥地利对外贸易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出口产品是钢铁、机械、交通工具、化工制品和食品。进口主要是能源、原料和消费品。农业发达。

  音乐之都奥地利形状像一把小提琴,位于欧洲的正中位置,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0%,以美丽的多瑙河和森林景色著称。阿尔卑斯山脉绝妙的排列,组成该国的自然美景。东北部的维也纳盆地和东南部的平原是全国经济发达和人口密集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为7~10度,一年四季均可前往。


}

在我第一次听到德语之前,对德语什么腔什么调毫无概念,但还先入为主地觉得德语就像德国人一样,给人一种硬邦邦的感觉。其实德语要看谁来说,不同的人说出来味道会大不一样。有的说得听起来钢硬,有的说得绵软,听觉效果其实和其他语言没什么分别。

我婆婆说德语就像吴侬软语,糯糯绵绵的很好听,小姑子的调子总是喜洋洋,人闻其声就已经欢天喜地,我老公说英语很好听,一说德语明显比英语低一个调子,变成了男低音,劳工和公公打电话,公公的声音比老公还要低一个调子,就像两个男低音在PK。

扯远了,在杂志上读到世界上哪些地方说德语,很有意思,抄一点下来,自己也记住了。

作为官方语言,德国,奥地利,瑞士,卢森堡,列支敦士登

在其他国家作为方言的:

法国的Elsass, 还有几十万人说德语。因为历史上的战争,这个地区一会儿属法国,一会儿属德国,老百姓一会儿学法语,一会儿学德语,我们学过的《最后一课》说的就是这情形。现在法德边境那一片儿,很多法国那边的老人会说德语,德国这边的老人会说法语,年轻人就不行了。

意大利北部和奥地利接壤的Tirol地区,近五十万居民说德语,劳工他们中学去outing时去过这个地区,他说感觉就跟在德国一样,我说,那能见到什么不同的风土人情啊!

波兰的Schlesien和Oppenln还有几十万说德语的居民,也是战争的原因。

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和黑海地区,十八世纪很多人跟随女沙皇,来自德国的叶卡捷琳娜来到这里,当时是一大片德语区。后来因为革命,德语被禁止,几乎没人会说了。德国的俄罗斯人很多,有钱的没钱的,很多就是那时祖上去的俄罗斯,现在返乡,德语成外语了。

此外还有, 比利时,丹麦, 乌克兰, 斯洛伐克, 匈牙利, 罗马尼亚,捷克都还有一些或大或小的“德语岛”。

纳米比亚,德国可数的几个殖民地之一,殖民时间在20世纪初左右。其南部和中部以及首都等城市。至今还有好几万德裔纳米比亚人说德语。殖民主义可恨啊,你看非洲现在有几个国家用自己的语言作官方语言的?!

澳大利亚,主要在西部和北部,19世纪为了逃离欧洲的黄热病,许多德语去的居民逃到澳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多达十数万人。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说德语。

约一两百年前欧洲爆发饥荒,同时欧洲又开始美洲探险的大潮,有些村子整个村子移民到美洲,巴西和墨西哥的至今还有上万人说德语。我以前的老板就是祖上跑到巴西,他说一口葡萄牙德语。德语班的同学Peter家里也是这种情况,他的爷爷,爸爸都说德语,到他就得进语言班了,后来因为在这里找不到工作就回去了。我还调侃过他,当时家里怎么就往南美去了呢,稍稍往北,进了美国不就没这回事儿吗。

美国,17世纪左右有十几万德语区的人为了宗教自由跑到美国的宾西法尼亚,在那里至今还有相对封闭的说德语的“孤岛”,因为是“孤岛”,所以其语言保留下来了,有一次电视上播出一个纪录片,就是介绍这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劳工说他们说的德语他至少能听懂百分之七十。以前看过的好莱坞电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洲德语国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