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学院宿舍学生棉花被子要打几斤的被子是棉花吗

<div>
<table>
<tbody>
<tr>
<td>
<p>
(1-42)一、党的组织二、村政权组织明清时期民国时期解放以后历任村干部花名表各生产队(居民小组)历任队长三、民兵组织四、农会五、贫下中农协会六、青年团七、妇联八、少先队第七章一、农业小麦小麦产量历年表杂粮和经济作物农用器(机)具二、林业三、养殖业四、工业五、商业六、运输七、服务业八、打工业九、邮政电信第八章&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兴建学校,造福于民二、道路三、办公室第九章&nbsp;&nbsp; 教育文化一、 教育 幼儿教育&nbsp;&nbsp; 小学教育初中教育成人教育二、传统文化民国家戏解放后的郿鄠据及多种表的形式三、文化活动&nbsp; 秋千打铁火村民社火村民书法及雕塑四、教师花名表五、大学生花名表六、谚语养生类气象类农事类生活类事理类第十章
体育卫生一、体育二、卫生第十一章&nbsp; 风情民俗一、生活习俗二、生活礼仪三、其它礼仪四、良风美德五、禁忌陋习&nbsp;第十二章&nbsp;&nbsp;
人物一、人物略记二、人物表在外工作人员名单复员军人表烈士表第十三章景观遗址一、涌泉洞二、增福寺三、飞虹桥四、何二爷庙五、文峰塔六、城墙七、大庙八、其它永坚桥水洞九、南常村庙宇、景观分布图、南常村宗氏宗祠、亭儿、石牌坊分布图第十四章&nbsp;&nbsp;
跋南常是个大村,人口多,事情杂,工作千头万绪,琐碎事情很多。如果处理不好,忙不到点子上,就会觉得脱不开身,不仅心情烦躁。而且没有成效——这就是我干了三届村支部书记兼村长的深切感受。就说写村志这个事吧,早在2010年,村里几位热心的老人找到我说要搞村志,当时我正忙着为村民人畜吃水问题着急,找领导想办法给岭上打井,我掂量着打井比编村志重要,就说,搞村志真个事情很好,应该办,只是这段时间我太忙,等稍微松一点时我找你们。没等我去找他们,后来,县人大副主任,现退休在家的李金贵同志及几位老人又找到我说要搞村志,我是这样说的,前段时间我很忙,现在少松一点了。我先表个态,自己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知道搞村志是个好事,我积极支持。你们几位先研究一下,看是怎么个搞法,具体工作由你们去做,需要我办的我一定积极办,需要支部和村委协调的你们就说话。这就是2011年5月份我们初步形成的统一意见。接着于2011年6月份,在李主任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正式地把村志编纂工作进行了组织安排、分工布置,使村志编纂工作走上了起步之路。中间我们有过不断地联系,对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尽量想办法予以解决,一直到2012年6月份,我们又组织了一次支部、村委、村民组长与编委会人员的会议,在对快要脱稿的村志初稿审核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改意见,对还欠缺的内容制定了专人补充,对初稿中尚不完善的数字、表格等指定一名村支部委员限时将于解决,并对村志的进一步审核与打印进行了初步的安排,使村志工作走上了准备成印阶段。村志已见邹形,对村志的编委们我是既感慨又佩服。第一,他们是个高年龄、高风格、高品位的三高集体团队。高年龄,平均年龄69.8岁;高风格,笔墨纸砚自己拿,路费花费自己出,放下家里活,先忙村志事;高品质,不顾年龄高,体质差,有热心,有耐心。第二,他们是一个不怕麻烦、不怕困难、不怕风凉话的“三不怕”群体。所谓不怕麻烦,村之中涉及的上万个数字,几百个人物,几十种表格都要一一查证核实;所谓不怕困难,没有材料就走访,没有资料就查寻,不会摄影就学习,不懂策划就请教;所谓不怕风凉话,有人说靠他们几个人还能搞出村志,可他们就是不怕难、不信邪非把村志搞出来不可。编纂村志的策划人,原县人大副主任、现退休在家的李金贵同志,一腔思乡爱民的热情,把过去几次手术的自己置之度外,把精心收拾的家作为会议室,把儿女们孝敬老人的烟茶招待了村委和编委,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怎能不使人感动!主编孙春辉年老体弱,力不从心,但能顽强坚持,笔耕不辍斟字酌句,反复修改,最终把全部文稿写出来。还有主编王永泉为编写斜口庙那部分村志,他辞去手头上的所有差事,毅然决然地携老伴从县城赶回老家,坐下来专心致志修史写志,这种精神实在让人赞叹!八十多岁的孙廷枢老师,按说他完全可以在家颐养天年,可他硬是凭着一颗热心两条腿,烦事琐事全承担,事急缺人自己干。还有副主编张树礼、常自治、孙醒愚、赵青云、张兴言等都尽心竭力,不辞劳苦,出色完成分配给自己的任务。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与南常毫不相干的两位山锻厂的退休干部牛明亮、何居信同志,称自己是志愿者,积极参加,为村志的编纂做了一个荣誉村民的工作。在这里我由衷地向二位表示感谢!村志即将复印,我和全体村民为南常有了第一部村志而感到自豪。就村志一事而言,他将圆满结束,但我受村志中南常辉煌鼎盛之过去的鼓舞,被编委顽强热忱之精神的感动,我觉得自己只有加倍努力工作,才能不负村民之托,才能不辱村长之职,为把南常村更进一步搞好,我计划先做好几件事:进一步完善全县独有,最能代表南常的中日友好完小的基建收尾工程,并在该校旁兴建一所占地四亩,建筑面积800平米的大型幼儿园,有一个完整的受教育基地;为村民建起休闲健身场所,安装起健身器材;建立起村民读书学习的图书馆;硬化全村的道路;再打一眼深井,兴建两个蓄水池,改扩建25000米自来水管线,彻底解决村民的吃水为题,把新建的农贸市场在年底前投入使用,把南常村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再提高一步!&nbsp;序一提起我的故乡南常村,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大”。不错,很早以前她就是河东第一大村。如今,斜口庙村并入南常后,总人口达到3133
平方公里,人口之多,面积之大,面积之大,在全县稳居榜首。其实,这些年来让南常人颇为感到自豪而又被世人所公认的并非村子大,而是这里的地美和水美。说起地美,确实名不虚传。这里地属典型的耕种洪淤碳盐褐土。这种土土体结构良好,质地中壤,易耕易种,保水保肥,是粮棉果菜生产最佳土壤。毫不夸张的讲,在同样气候、同等耕作条件下,这里的地一般要比其他地方的地多增产百分之十以上都不止。由于土地多,地质好、基础产高,在过去农民种地纳粮的那个年代,南常村一季的“公粮”,要比原二曲公社夏秋两季“公粮”的总和还要多,它几乎占到原南粮公社征购任务的一半。为此,年年在县上拿头等贡献奖。这也是让南常人在那个时候说话有底气、、走路有神气的一点资本。说起南常的水美,那更是有口皆碑。这里的水属地下裂隙岩溶水,水质上乘,近乎矿泉水。若纯饮,味甘清爽,口感极美;若泡茶,清香淳真,回味无穷;若熬粥,醇香绵柔,百食不厌。凡饮过南常水的人无一不拍手叫好。因此,每逢供水日(夏天2日、冬天3日一次)周边村的村民和山西锻造厂的职工都要到南常取水,就连县上的不少机关干部也要设法讨南常水喝。这里,不仅水质好,且储存量大。虽未做过详细测量,但就目前两眼井出水量看,若同时搭3吋水泵,抽个十天半月不见水位下降,储藏量之大,可想而知。“水是农业的命脉”。目前,除保证全村(含斜口庙)人畜用水外,还可保浇2000多亩地,从而为确保农业丰收打下坚实基础。我们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有史记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据传说,村落形成足以上溯到春秋时期。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南常人的勤劳、淳朴和能耐。打开历史的画面,我们不难看出这里曾有过十分辉煌而有令人羡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特色,我把它归纳为“三古韵味”。即古建筑星罗棋布,枚不胜数;古景观风光名胜,令人向往;古文化底蕴丰厚,星光灿烂。为验证我这一看法,我们不妨把眼光投向上世纪30年代。那时,当你走进这个村落时,一眼看到的是坚固宏大的古城墙建筑。它虽无力和平遥古城墙相媲美,但它在村级城墙建筑中却实属罕见。整个城墙围村一周用土堆积夯实而崛起,总长度达到3000米。墙基宽8米,高15米,顶宽净剩4米。据说,一辆古车可在城墙顶通行无阻;据说,当年国民党83师曾在城墙顶挖战壕抵御倭寇。在这里,与城墙相配套的防御建筑设施还有在村东、南、西三个方位各建城门楼一座。每座门楼占地50平方米,两层楼格式。一层砖石砌筑,砖卷顶拱型门洞;二层砖木结构,门阔三间,七檀前后廊式。两层累计高达18米,若站在二楼环视,可把全村美景尽收眼底,实为快哉!另外,在村北因地势较高,特建“水平楼”一座,以示保持全村平稳安定。更有趣的是在村东南角和西南角各建瞭望台一座。这样,六大建筑布局恰好构成一幅“龟”形状,实乃吉祥之佳作。当你看完古城墙,漫步走进村内时,你会发现这里大小庙宇流光异彩,让你目不暇接。村北大街,自西向东有“何二公庙”、“龙王庙”、“吉家庙”、“柏家庙”和“武道庙”等;在村正中建有“八蜡庙”、“药王庙”、“老君庙”和“三皇庙”等。特别是在村西南角有一大古建筑群,格外引人注目。这个建筑群人们俗称“大庙里”,占地3000平方米,呈南北走向。在中轴线北端,坐北向南建有一座四梁八柱、青砖琉璃瓦正殿一座,店内素有玉皇大帝坐像一尊。正殿前是献殿,两殿相连互存。献殿前左右青狮正视,栩栩如生。离献殿30米处,坐南北建戏台一座,戏台面阔五间,进深五椽,悬山顶,六檩前廊式,台内雕梁画柱,独具特色。紧靠戏台西侧建有上下两层“春秋楼”,供人们看戏间隙饮水、漫谈稍息。另在院内东西两侧各建廊房数间,与大殿和戏台相媲配。其它如轴线两侧配有东西山门、东西耳殿等都各归其位。在中轴线南端即戏台背面10米处,坐南向北建“关帝庙”一座。庙院内东西各建廊房数间。据《县志》记载,民国八年曾在此办过南常小学,设二班四级。由此可见,“关帝庙”占地之阔,建筑规模之大。另外,在“关帝庙”东边不远处还有”城隍庙“一座,是村里人在此为死去的人焚纸和祭奠的场地。说到此,村内除宋、孙、秦、刘、袁、张等六大家庙和宋、闫、常、秦、李、任等六座一进或二进四合院未作详述外,其余庙宇基本收录无遗。看完村内,我们再把眼光转向村外。首先,在村西100米处围绕“增福寺”同样构成一个建筑群。据县志记载“增福寺”为魏武帝时创建,明弘治五年复修,古老传承,岿然独存。据说是佛教传播圣地。在“增福寺”正南,建有一座“文庙”,又称“孔庙”,意在倡导人们尊孔尚儒;在“增福寺”东面建有“三光庙”,即谓“日、月、五星”。庙内所祀乃道教神灵;在“增福寺”东北面沿古河道南岸建有一座“走神庙”,意在神灵保佑行人平安无事。其次,在村西南建有“风神庙”和“娘娘庙”,在村南建有“河神庙”,在村东建有“土地庙”等等。综上所述,就我们村庙宇、寺院而言,真可谓应建尽建,型多式溥,称得上是县城东南方古建筑一颗璀璨明珠。我们村古建筑不仅在庙宇、寺院、家庙和宅院等方面颇具成就,同时在古景观上也异彩纷呈。在这里,除古城墙、大庙组合两大建筑景观外,另有诸如“增福寺”、“文峰塔”、“飞虹桥”、“涌泉洞”和“何二公庙”等也甚是精彩。特别是“涌泉洞”被列为全县新八景之一,被世人推崇。据《翼城县志》民国十八年版记载,我们的先辈、清代例贡常居仁先生,增不惜笔墨,分别以“增福圣地”、“文峯高耸”、“虹桥分溉”、“古铜春色”和“忠祀壮志”等为题,以诗的形式把这些景观一一记录下来,实在弥足珍贵。特别是近年来我县原人大主任程发聩先生,在他译注的《翼城县志今译》巨著中,又对常居仁先生的五首诗一一作了注释和翻译,让我们读后,对那些已久的古景观更加留恋和向往。期盼有那么一天,这些古景观能够悄然复生,重新站在世人面前,与日月同辉,为家乡添彩。提起我们村古文化,可以这样说,它同样是我们村历史上的一大亮点。先从“人文”说起,据《县志》记载,我们村仅明清两代就涌现出像宋琯、薛九经、张龙翼、任邦彦、常居仁等进士1名,举人5名,贡生6名;还有荐、捐职位和例监职位6名。可谓才彦颖出,俊杰鹊起。不仅如此,在清末民初,义商秦广恕在太原开办同情客栈过程中,重义轻财,慷慨好施的良操美德,同样被载入《翼城县志》,誉满唐尧,流芳千古。再看传统文化。到民国末期,村内尚有两个“家戏”班底常年活跃在乡梓故里,深受村民喜爱。特备是我们村的社火节目,那更是丰富多彩,精颖纷呈。像耍老虎、舞狮子、打竹马、踩高跷、扭秧歌等等,五花八门,无所不有,他充分展示了村力大人才多的优势。尤其是我们村的竹马和高跷那更是远近闻名,经久不衰。另外,更有趣的是,至解放前,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村里都要“逢庙会”,每期三天,唱大戏,放烟花,热闹非凡。至今,上年岁的人谈及此事还津津乐道。我们村不仅有辉煌的过去,还有明媚的今天。这里是革命老区,具有光辉的革命传统。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便在村里秘密发展党员,从事地下活动。抗战时期,南常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宣传党的主张,组织起来反清剿、反扫荡,投身于抗日洪流之中。解放战争时期,南常村民再次表现了老区人民英勇献身和大无畏精神。1947年一次有47名青年主动报名参军,奔赴战场。同年,村里民兵主动出击活抓顽匪头子张飞,为民除害,威震全县。在解放临汾、运城战役中,我们村党组织积极组织民兵运粮食、抬担架支援前线。在土地改革活动中,村民们斗地主、分田地,为建设一个崭新的世界努力奋斗。新中国成立后,村民们继续发扬老区人民革命传统,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支部、村委会办教育、兴水利、修道路、建沼气、栽果树、建大棚,积极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的道路上阔步前进。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近百年特别是建国后的六十多年时间里,南常人奋发有为,谱写出新的辉煌篇章,彰显出新的时代特色。这种特色我把它归纳为“英才三多”。即教师多,人文蔚起;在外工作人员多,贤达辈出;艺人多,能者济集。所谓教师多,从建国到现在我们村从事教育事业的多达&nbsp;&nbsp;&nbsp;
名。其中不乏多名高级讲师和大学教授。如高材生安希孟,他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深造与南京大学,从教于山西大学哲学系西洋哲学和基督教研究,,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思想着是美丽的》、《孤独的哲学》等十几部著作;翻译有《创造中的上帝》、《历史哲学》、《门徒的代价》和《人是谁》等多部译著。在国内外颇有影响。再如孙醒世之女孙贞,他走出国门,远渡重洋,从教于韩国高力大学国语言文学系,教授职称,其事迹同样被载入《翼城人物录》。所谓在外工作人员多,到目前为止,全村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多达&nbsp;&nbsp;&nbsp;
名。虽未“高官名臣”,但副局级或相当于副局级以上职务人员就有&nbsp;&nbsp;&nbsp;
名。其中载入《翼城人物录》(副县级以上职务)的就达20名。他们分布早全国各地,与各行各业。所谓艺人多,在我们村像书法、绘画、雕塑、篆刻、剪纸、刺绣、装裱、唱戏和歌舞等艺人应有尽有,胜不枚举。像雕塑师秦京祥,从事雕塑事业已达20多年多次走出家门赴阳城、忻州等地承揽雕塑工程。他的作品曾在《世界文艺》04年第3期发表,被《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艺术集》收录,并多次获奖。还有张菲菲组建的腰鼓队,时常活跃在广州、深圳等地,打响半个中国。正如毛泽东主席在《沁园春.雪》词中所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深深爱着我的故乡,我留恋这片沃土。退休后,我毅然告老还乡,和老伴过起早已向往的
“田园生活”。几年来,让我深感家乡的土香、水甜、人亲、环境美,是颐养天年的好地方。然而,在享受祥和安逸生活的同时,我长扪心自问:皓首之年,我还能为家乡做点什么呢?还能给父老乡亲留点什么?2011年夏天,村里几位退休老教师和有识之士邀我牵头(组织和协调)把“村志”搞搞。其实,几年前我就有这个想法,并和他们聊过此事,只是后来缘于我身体出了问题,动了手术,才不得以淡化了这个念头。如今,他们既然有此愿望,又正值我身体得以康复,我便毫不犹豫地欣然允诺。之后,我很快和村党支部书记常国宝同志谈及此事。让我想不到的是国宝同志答复地十分爽快。他说,别看我念书少,文化低,但我知道编写《村志》是件好事、大事,你老叔尽管组织人编写,具体问题我解决,我会全力力支持的。于是,我们及时召开了会议,组织了一个编写班子,7月份,编写《村志》正式启动。一年多来,这个编写班子老骥伏枥,志在必得;同心协力,不负众望;几经易稿,终于编写出一部上乘的《村志》来,实值可庆可贺!在整个编写过程中,主编孙春辉、王永泉二位都已年过七旬,但他俩却不辞辛劳,呕心沥血、成年累月,伏案写史修志,其情可感,其志可嘉,令人敬重。还有已步入耄耄之年的退休老教师孙廷枢和已年过花甲且患有严重冠心病的常自治,不顾年事已高和疾病折磨,时常深入到户,搜集资料;处处留心寻找残碑段堨,进行考证。这种公而忘我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着实钦佩。另外,还有副主编孙醒愚、张树礼、张兴言和赵青云等,虽然都已年逾花甲,但都尽心协力,各司其责,积极完成分配给的任务,为促进《村志》圆满修成功不可没,值得赞扬。这里特别让我感动而有信服的还有两位非南常籍人士,他们是山西锻造厂退休干部牛明亮和何居信,也是我们的老朋友。他俩得知编写《村志》消息后,不仅主动建言献策,毫无保留地提供有关参考资料,而且还乐意参与其中,担当拍摄图片和《村社》初审的重任。他俩这种不计名利、重情讲义、热衷于公益事业的良操美德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古人云:“以铜以镜,可以知荣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这次《村志》的问世,既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大“鉴”。它会让我们窥见到往古的迹象,了解更多的遗闻旧事。让人们温故知新,铭记祖辈们不屈不饶,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让人们秉承先辈们勤劳节俭,睦邻和亲,尊长敬师的崇高美德;让人们弘扬无私奉献,报效社会的高风亮节;他会萦牵更多的在外游子爱乡思村的缕缕情怀,激发人们为家乡献爱心的一腔热血。果如此,这边圆了我们着力编写《村志》的初衷。昨天孕育着今天,今天昭示着未来。我深信,我们村一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康壮大道上,凝心聚力,奋发图强,克难攻坚,勇往直前,把我们村的明天建设的更加美好。是全当为序。&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李金贵&nbsp;序(二)盛世修志,志观盛世。正当全镇人民奋力拼搏促转型,凝心聚力谋跨越的时候,一部完全由南常村民自己编纂的村志悄然出版了。看着这透着艰辛,洋洋几十万字的文稿,瞧着这带有汗香、一页页图文并茂的村志,感受着南梁镇第一个有村民自发的地书写故乡历史的热忱,体验这人们对非物质文化生活的渴望,我们陶醉、激动、兴奋与感慨!乡村是国家的根基,民情是社会的体温。乡村的和谐富裕,人民的文明进步,实乃国之大幸,民之大幸。南常,历史上的兴盛地,今日的先进村。她有迷人的神奇,更有独特的魅力。声名显赫,无与伦比。了解和认识南常,我们把它概括为四个字:久、盛、大、美。也就是历史悠久,文明强盛,人多地大,岭秀水美。所谓历史悠久,是南常村形成的源头可追溯几千年前的春秋时期,那时就有我们的祖辈在这里繁衍生息。勤劳聪慧的炎黄子孙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终于斗出了一个辉煌、强盛、富庶、气派的大南常。所谓文明强盛,是说南常村曾有过非常鼎盛的时期。这里,古建筑星罗棋布,古景观闻名遐迩,古文化底蕴丰厚,古文明传承久运。部分名胜古迹和自认景观还被旧时文人配诗作赋,且保留完整世代传承。所谓人多地大,是说南常村很早以前就是河东第一大村,现在行政规划就四个自然村,815户,3200多口人,是翼城县屈指可数的大村,他还是在外工作人员最多,从事教育的老师最多的村,同时南常的庙宇寺院之多,古城墙之厚之高,渉及文艺艺术门之众在全县都是名列前茅。所谓岭秀水美,是说南常是一个丘陵、平川兼有,宜耕宜种的地肥水美之村。若在夏秋之季,你站立坡头,放眼远眺,不仅有棉油麦浪,谷物飘香,也有红枣挂枝,山果芬芳;可见禽舍散落,牛羊满坡,也可着林木葱葱,大棚烁烁。更有那取自地下,质地上乘之水,清爽甘醇,口感绵香。不仅是村民和周围百姓的极佳饮用之水,而且除饮用之外可浇灌千亩良田。这本村志更使人受益的是,它将南常过去的宏伟成就,鼎盛辉煌,先祖的重耕举读,崇文尚武,前辈的朴实无华,艰苦创业,当时的醇厚民风,亲善民情统统再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目睹了南常的历史,见证了南常的变迁,知道了过去的昌盛,明白了今天的责任。抚今追昔,放眼未来,我们必须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发扬先辈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奋进拼搏,为南常再现辉煌而奉献,为南常和谐富裕而奋斗。两年艰辛著文章,一部佳作传后人。至此,我们仅代表镇党委和镇政府向南常村支部和村委会表示祝贺!向全体为编纂《南常村志》而付出艰辛劳作的人员表示感谢!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编纂这部村志的一班人,平均年龄69岁,(最高年龄83岁)。他们都是自发组织,自愿参加。有的疾病缠身,有的行动不便。没有任何待遇,不讲任何条件,笔墨纸张自己出,花费路费自己出,遇到困难不退缩,碰到钉子不灰心。原县人大副主任李金贵同志已年过古稀,夫妻二人均患大病,动过手术,却毫不犹豫的掀起牵头策划的重任。主编孙春辉、王永泉都已年过七旬,为了能够编写出一部好的村志,他们不顾年事已高,不怕熬眼伤神,不厌其烦,不惜笔墨,反复斟酌,反复修改,真正满意为止。还有两位山西锻造厂退休的牛明亮、何居信同志,他们不是南常人,却心甘情愿地充当志愿者,热心参与其中。事实充分证明这个高龄群体,是一个老有所为的群体,是一个热心公益的群体,是一个勇于奉献的群体。镇党委和镇政府由衷地感谢他们,相信南常人也不会忘记他们。&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概述南常村位于翼城县县城东南20华里翔山的西南角下。南于庄里交界,北与东堡接壤,东与二曲、斜庙相邻,西与程公上下相望。东西长 10 公里,南北长 2.5 &nbsp;公里,总面积为25
平方公里。土地横跨两沟三梁,东高西低,成梯田形状。土地有丘陵,有平川,被县划为平川区。村庄建于两沟三梁的中间墚的中部。东西长 1000 &nbsp;米,南北长1500&nbsp; 米,面积为 &nbsp;平方米。村西有沾村而过的王续公路《930县道》直通续鲁、绛县。北有翼城直通西闫镇直至沁水的
334省公路。穿村而过的水泥路,直通村东斜口庙、小庙等村,交通十分方便。&nbsp;&nbsp; 1999 年7 月,斜口庙及原所属小村庄合并与南常村,属南常村管辖。斜口庙及其所属小村庄的情况,本志第十六章叙述。&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本志1-15章记述了南常村乡土人情.与地史迹.山川风物.村政民事.农业习俗.文体卫生.嫁娶婚丧.乡风民俗等诸方面的内容。因建村已有三千年,时长事远.无据难觅.对村庄辉煌的过去一些事情,实难全部记载我们查阅了“翼城县志”等多种资料,查到的.凡有记载的和南常村有关的人和事全都刊录在本志中。村中近百年发生的事件,经历的艰辛过程,我们听到的,看到的.了解的.都在本志中进行了记述。&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南常村是个大村,地广人多.地肥水美,土质优良,地理条件优越盛产粮棉,自然营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村民繁衍生息的极佳之地。南常村文化底蕴丰厚,村民十分重视读书,文体活动名目繁多,活跃丰富。近期建成的“翼城县中日友好完小”,宽敞明亮,为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南常村古建筑颇多,景观星罗棋布,。是先祖勤劳奋斗的结晶,印证了南常村过去的辉煌。可惜年长日久,原因诸多,大都毁之贻尽。这些我们都进行了比较详记述。南常村历经三千年,从小到大,从没到有,从弱到强,从贫困到富裕,见证了南常村民不仅有艰辛创业、拼搏奋斗、勤劳艰辛的昨天,也有战天斗地呢,战胜困难、走向富裕的光辉今天。相信勤劳勇敢、诚实善良的南常村民,在“两委”班子领导下,奋发,团结一致,迎接新的挑战,建设更加辉煌灿烂的南常明天。南常的明天更加美好。&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一章 地理环境&nbsp;第一节
,史记《晋世家》载有周成王桐叶封弟之说,即成王封其弟唐叔虞为唐侯,初都唐城(现龙唐),至其子燮父,迁到故城,改国号曰“晋”,是为晋侯。传至数代至献候时,周王23年,周王东训至晋国,晋献侯率晋国的军队保驾。此时,周王直接向晋献侯下达指示:征战夙夷,在取得二邑之后,周王亲自到战场巡视,晋军大获全胜。班师回国后,周王赐给晋侯大量香酒、弓箭、车马。晋侯为报答和颂扬天子的恩德,铸造了两奎钟,把天子的恩宠记在钟上。其所铸钟叶王赐苏钟,钟上的铭文就记载了这次战争的经过以及将晋国的军队誇为周王室的的“宿卫军”等文字。晋国的军队在看到周王赐给的
最高奖尝时,晋献侯异常高兴,便将征战的两支队伍,一支驻扎在今南常村一带,一支驻扎在今北常村一带。为了庆贺这次战争的胜利,晋献侯备了大量的酒食,并亲自到两军驻地犒奖赏土兵。赐赏将官和有突出战功者。因此,这两个村便以国君亲临犒赏为荣,将村名唤作南赏、北赏。以后随着
时代的变迁,根据谐音,赏逐渐地变为常,故成南常。据有关碑文记载,清朝康熙年间,曾称为南常堡,南常里。以此堡、里,村沿革变迁。第二章&nbsp;&nbsp; 自然环境一气候&nbsp;&nbsp;&nbsp; 南常村属湿带大陆性气候,四季特点分明,春天多风少雨,夏季炎热干旱,秋季凉爽多阴雨,冬季寒冷干燥。日光照射比较充足,春天平均温度C在12℃——15℃
秋天温度一般为15℃左右
,夏天一般在25℃以上,最热的天可达30多度,冬季平均温度在3℃左右,最低可达0下15℃年平均气温在12℃左右。本村四季,村民一般按农历计算,1——3月、4——6月、7——9月、10——12月分别为春夏秋冬四季。如按温度计的度数衡量,每个季度应退后半月较为准确。降水量,春天稀少,平均约在25——30毫米间,夏季最多,平均约在180——200毫米间,秋季多连阴雨,平均约在100——120毫米间,冬季最少,平均约在15——25毫米间。就翼城县范围而言,属平川温暖区,封冻一般约在公历11月10号前后;解冻约在公历2月20号左右,无霜期在180天左右,因而阳光充足,土地肥沃,盛产小麦、棉花、玉米和谷子。二、自然资源&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土地资源南常村总土地面积6平方公里,折合5400亩,耕地面积为4610亩,占总面积的85%。其中洪水地2600亩,清水地810亩,旱地1200亩。村民住宅、道路、河滩沟渠占地990亩,占总土地的21%。地表为黄土覆盖,由于长期洪水灌溉的作用,地层表面可分为沙土、垆土、粘土三种俱可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二》生物资源&nbsp;&nbsp;
农作物:小麦、玉米、谷子、棉花、高粱、大豆、豇豆、绿豆、黍子,芝麻。&nbsp;&nbsp;
蔬菜瓜果:葱、蒜、韭菜、白菜、豆角、南瓜、丝瓜、冬瓜、萝卜、胡萝卜、辣椒、土豆、红薯、茄子、西红柿、苦瓜、西瓜、甜瓜、柿子、杏、桃、梨、苹果、枣、石榴、酸枣、葡萄、樱桃。树木类:槐树、椿树、香椿树、桐树、秋树、杨树、花椒树、核桃树,还有少量的松树、柏树。近年来,部分村民利用两沟丰富的酸枣资源嫁接成枣树,拓宽了致富路子,增加了经济收入。动物类:狼、獾、狐狸、黄鼠狼、兔子、山猫等。旧社会,野狼成群,常有吃人,、咬人之事发生,至于吃猪吃羊吃鸡之事,更是常见不鲜。解放后,由于地块合拼,小块地变成了大块地,狼从在环境被破坏,狼已迁走,多年很少再见狼了。飞禽类:留鸟:麻雀、喜鹊、乌鸦、野鸡等;老鹰、鸽子等;&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候鸟:燕子、山尾鹊、布谷鸟等。家禽家畜类:马、牛、羊、猪、驴、骡子、猪、猫、鸡等昆虫类:蚊、蚂蚱、步军、、蚂蚁、螳螂、青蛙、蝌蚪、蜘蛛、蚊子、苍蝇等随着环境的变化,有的动物已经稀少,多年偶尔见一次,有的根本见不到了。&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明代以前,南常隶属,翼城县志无有记载,村中又无资料可查,故只能从县志有记载的明代开始。据县志记载,明代实行乡、坊、里制。全县划分为天柱乡、覆斧乡、神游乡、石门乡、翼川乡、浍邑乡六个乡。在城设坊,近城设厢,乡村有里。北常里、白马里、川西里、崔庄里、西张里、下流里、南史里、马宣里、武池里南常里、东王里。在县城东南方向的12个里同隶属翼川乡。清代实行乡里制和里甲制。以乡领里,以里领村。时全县分为一、二、三、四四个乡,领二十个里,没有南常隶属记载。南常村嘉庆时期孙氏家族中村民孙灿,在嘉庆二年(1797年)四月初六手抄“孙氏家谱”家泒历数中写到:孙灿字仲明号朗亭,系南马里二甲……。故而知道了在清朝年间,南常隶属四乡领五里中的南马里管辖。付孙灿文字照片
民国时期民国时期,山西省实行区村制,翼城县划分区有所变化。南常村一直隶属区公所设在梁比的四区管辖。村内外四个闾,闾有闾长,属村长管辖 。建国以后1950年——1953年,南常村仍属四区管辖。1953年到56年南常村属白马乡管辖。1956年改区村制为乡村制,南常设乡,乡公所设常家楼,属南常乡管辖。1958年改乡村制为公社 、管辖区制南常村管理区
设宋琯院,属卫星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将卫星人民公社改为南梁公社,管理区改为生产大队。南常生产大队下设八个生产小队。1984年,南梁公社改为南梁镇。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生产小队改为居民小组。南常自1961年以后,到本书出版时,同隶属于南梁公社,南梁镇管辖。原南常村包括南常、南常岭、斗儿疙瘩。2002年,斜口庙归属南常村,党支部、村委会人员的组成、居民小组数也都发生了变化。&nbsp;第四部分&nbsp;&nbsp;&nbsp;&nbsp;体制改革一、私有制南常村自春秋到解放后的一九五二年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是自给自足的私有制小农个体经济。村中的土地多数集中在少数几户地主手中,而广大的劳苦村民无地可种,只有租种地主的土地,朝出晚归,一家人勤勤恳恳,面朝黄土背朝天劳作,一年辛苦一年,仍是少吃没喝。汤菜半年粮,饥寒交迫的年复一年,一代传一代,渡过了几千年。减租减息在封建社会里,广大村民租种地主的土地,饱受压迫和剥削。南常村地富占地1025.8亩。村民只有租种土地,借高利贷生活。租种土地按三七分成,地主得大头,借高利贷,月息三分、五分不等,有的还借一还三,借秋还麦,而且利上加利,时称“驴打滚”。1941年,抗日政府领导村民在我村开展减租减息运动,组织和发动村民同地主开展斗争,实行减租减息。即从农民租种土地的总租额中,少交15%的租子,叫一五八五减租,从借取地主的债务的利息总额中,少交20%的利息,叫二八减息。实行减租减息之后,全村少交给地主粮食4681斤,少交债息208袁(银元)。贫苦的村民从减租减息中得到了实惠,减轻了思想、经济压力。土地改革1946年,南常村民在县委领导下,对封建土地制度进行了改革。村民在大会上诉苦复仇,组织农会反奸清算,分取地富财产,从1946年开始,一九四九年结束,村民在工作组领导下,对每户的经济状况划分了阶层。当时划分了地主6户,人29口;富农16户,人79口;富裕中农38户,人197口;中农55户,人254口;下中农28户,人119口;贫农41户,人136口;自由职业1户,人2口。到土改结束时,全村共有土地4494亩,房屋895间(窑),牲口52匹(头)。总户数185户,总人口810口。在历时四年的土改运动中,广大的贫苦农民,历经三次分果实,从地富手中分得了土地、房屋、牲口、粮食、家具和衣物果实。共分得地富土地508.3亩,房屋165间,牲口10.5匹(头),车13.5辆,粮食2417担,合241700斤,衣服238件,棉花435斤,丝29把。贫苦农民有房住了,有地种了,生产劳动的劲头大增,粮食获得了丰收。然而,这种个体私有制的生产方式,严重影响生产的发展。土改前南常村经济状况
二、合作化道路&nbsp;&nbsp;&nbsp;互助组&nbsp;&nbsp;&nbsp;1952年初春,春耕大忙季节。村民分别在忙着送粪、耕地、整地等各种农活。村党支副书记周清琪根据全县形势,联合近邻安受祚等七户农民成立了南常村第一个互助组。周清琪任组长。他们在一块儿劳动,各尽其能,人尽其力,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改变了组中缺劳力户,缺车马大型农具户的状况,克服了他们的困难。互助组人多势大,人尽其能,各尽其长,干活速度快,效果高,还有说有笑,热热闹闹,精神痛快。各家各户的送粪、犁地、春播,比往年快了十多天,就连缺劳力户,缺车马大型农具的户,也早早春耕完毕。大大加快了舂耕生产的速度。村民看到组织起来,互相帮助的好处。于是在两个月内,有一个互助组,发展到五个互助组。互助组的特点是:组长固定,组员固定,大活互助,小活单干,不计工分,不算账,农忙组织,农闲分散,就是小型互换工的互助组。初级社1953年根据翼城县委布署,周清琪率先组织了三十一户农民办起“红旗农业社”,周清琪任社长。土地、马车、牲畜、群羊归集体所有、牲畜农业社集体饲养,大型生产工具集体保管。土地、大型生产工具按股份基金入股分红。社员在一块集体劳动。有计划、有领导,劳动按晌计工分,粮食、钱款按劳动状况和股份基金分给各家各户,改变了单干自种自收的面貌。1954年初春,赵维宁联合54户村民,成立了第二个“红旗农业社”。简称红旗二社,赵维宁任社长,1954年冬,党员高其立组织了第三“红旗农业社”,简称红旗三社,高其立任社长。各社村民在社长的领导下,除了正常的耕种犁耙外,还改造了不少小块地,地堰地塄摊了,小块地合成了大块地。三亩、五亩、十亩、八亩不等。这样大大有利于耕种劳作。干活的速度快了,效率提高了。为以后的机械化的耕作奠定了基础。南常村东高西低,多数为坡地。夏天暴雨洪水来临,地堰被冲塌,地被冲成了小沟大豁,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给村民耕种带来不少麻烦,增加了许多活路。针对现况,农业社组织村民,开展平整土地,干起了修地堰、拍地堰的活计。土地平整了,保水能力强了地堰新拍了,增高了,结实了,可以多蓄水了。建成了不少保水保肥田,洪水发水,地里多存水,奠定了丰收基础。妇女们也从锅头走向了地头,同男人一样干各种农活,为农业生产出力。由于水土保持工作做得好,水土不流失,庄稼长得好,产量由单干时的亩产150余斤上升到亩产200多斤。1954年冬,宋其和着手组织红旗四社,还在孕育阶段,随着合作化形势的发展,1955年春,全村就由初级社转入了高级社。至此,全村村民都走上了合作化道路,彻底改变了私有制的经营方式。高级社1955年初,全村转为“红旗高级农业社”。社长:周清琪,会计许鸿儒。下设八个生产队:一队队长安受祚;二队队长闫文华;三队队长宋昌业;四队队长常化勇;五队队长杨廷梓;六队队长代榜元;七队队长&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八队队长&nbsp;&nbsp;&nbsp;。土地集体所有。高级社里,为耕种方便,把全村土地依照生产队所在位置,好坏配搭,分成了八个片,每个生产队耕种其中的一部分,牲口由各生产队集体饲养、使用,大型农具各生产队保管。全村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在高级社里,全村购置了一台马拉收割机;二、五、六生产队先后各自购买了胶轮大车。各生产队在各自耕种的土地上劳作、收获。并将收获的按人口、按劳动日的多少分给村民。实际上是按劳分配。&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人民公社1958年,全县走向公社化。南常属南梁卫星人民公社管辖。村公所改变成了管理区。社长改成了主任,主任任由周清琪担任,会计是许鸿儒、安受祜。各生产队队长仍和高级社时相同。8月份,响应上级大炼钢铁的号召,全村抽调各青壮年区强劳力上山大炼钢铁。村内各生产队只剩下老弱病残之人。依靠他们种麦收秋,则下了组织起来以后最慢的速度。部分应种的麦地没种,第二年种成了大秋作物。还有部分成熟的玉米在地里过了年,才收回来。据统计,全村烂掉的粮食有&nbsp;8万&nbsp;斤。在上级的指令下,村留守干部完成收交废铜烂铁任务。名为废铜烂铁,实际上许多村民被逼的把好锅好盆打碎当坏的交了。此次收废铜烂铁,完成了上级布置的钢铁任务,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嘉奖,实则是伤害村民利益的行动。村办村民食堂&nbsp;&nbsp;&nbsp;10月份,根据上级指示要求,村中以片办起了集体食堂。每个食堂有三、四百人吃饭不等,村民每天要三次到食堂去打饭吃。原来要分配村民的粮食不再分了。集体统一保管。生产队统一派人磨面,派人做饭。一般的早饭、晚饭多是糊涂、散饭、煮窝窝、叉饭、窝头米片之类;午饭多为汤面、米琪。每人每天定为一斤粮食,再后来一天八两。食堂每天往锅里煮大量的南瓜、豆角、红薯、野菜。以瓜菜补粮食的不足。多数人以玉米面、野菜充饥。多数人吃不饱挨饿,在当时高压形势下,又不敢啃气。也有胆大的不满者编了顺口溜;一天一两,饿不死事务长,一天一钱,饿不死灶士员……。以挖泻不满情绪。村民在食堂吃饭,时间一长,一部分人由于食堂限制,发生了营养缺乏症,得了浮肿病。上级有关部门派人和村干部,把全村&nbsp;&nbsp;&nbsp;名换浮肿病者集中在西弗院里治疗,一是分别起灶,吃的较大食堂量多质好;二是给予药物治疗,直到1960年过了春节,患浮肿者才得以康复。时小灶彻除;医务人员回原单位;原患病又回到原食堂吃饭。食物中毒与食堂解散1960年春,第三生产队食堂发生食物中毒。三百多人呕吐、恶心。严重的十多人迷糊不醒,神志不清。成了当时一大新闻。党中央、地方政府十分重视。从各地调集医生,药品进行救治。经过二十余天,轻重患者全部康复。事件发生后,翼城县公安局派人驻村进行调查。经过一个多月的明察暗访。以有力的证据破获了对社会主义、对人民群众怀恨在心的地主分子李鸿祥投毒的案件。并予以逮捕。为时不久,在南常村召开万人大会,处决了李鸿祥。投毒事件画上了句号。1961年,南常村解散了食堂,恢复了原来的生活。村民个自一家人自做自吃。在上食堂阶段,因自然灾害,天旱无雨,粮食大幅度减产。村民大部分粮食不够吃,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农业学大寨1964年,村民响应上级号召,开展了“农业学大赛”运动。村民像往常一样,铃声响了上工干到时候,队长说下工,村民扛着工具回来了,没有多大变头。只是改变过去上午、下午于一晌记三分五,中午于一晌记2.5分的做法,变成了记大寨工,自报公议,自己根据自己一天劳动的情况,报一个底分,大家在共同评定。这样记工费的时间长,门前左右的,也撕不下面子,开始还认真点,时间一长,也就不在乎了。名誉上是记大寨工,实际上由队长和记工员记下就行了,在实践中,有的生产队实行小包工,干多挣多,这样,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干劲大了,起早摸黑的干,有的村民一年干五百多个大寨工。1964年到1965年,村中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一千多亩,培堰二千余条,保障了土地可多存水,水土不在流逝,又响应毛主席水、肥、土、管、密。保水为首的八字方针,配合公社安排修清水渠2700多米,投工20000多个,修南沟水库一个可蓄水12&nbsp;&nbsp;万立方米,从而改变了南常十年九旱的面貌,因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小麦亩产可达500斤。“农业学大寨”运动,当时可谓成了一项政治运动。大叫大嚷什么“宁要神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在村内大割资本主义尾巴,大大限制了家庭副业的发展,社员养鸡养兔都受到数量的限制,每户只能养一鸡一兔,会木工、铁工的村民,不许到村外干活,只能在生产队里老老实实劳动,稍有所动,就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要割要斗要批,吓的村民有苦不敢言,只能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在生产队里干活。到了七十年代,村民又响应县委号召“挑灯夜战”村民干了一天活,早已累乏了,那还有力气干活,又不敢硬抗死,所以,挑灯夜战就成了一种形式,应付应付而已。每到晚上,上级坐着汽车检查夜战情况,参加夜战的社员,手提一盏自制的小煤油灯往地里送粪,先把粪装好,坐在路口等着,等检查的汽车一过来,便担着担子向地里送去。汽车飞一样过去了,夜战的社员,趁近倒在地里就回家睡觉去了,这样瞎闹腾,到四人帮被打倒为止。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学校也被卷入了。教师要轮流到农村生产队短时期干活。学校要三天两头参加农业劳动。还美其名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走出课堂。打破四绪墙,实行开门办学。在这一错误思想的指导下,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干扰,学生干农活的时间比上课时间还要长,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在农业学大寨的热潮中,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村民和全国老百姓一样,被卷入了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的政治运动。村民不分好呆,按照全国的形式,贴大字报,批斗“走资派”,破四归。村民不知道什么是四归,凡是过去的,都要破坏。各家各户的祖宗牌位搜集起来烧了,地里为祖先立的功德碑被推了,石排坊拆了,大门上的字匾被汲了,破坏了,真是一派胡干,满村乌烟瘴气,就连孩子们带的各种银器没有躲过,被识为四归,村中的红卫兵挨家挨户的收,凡有小孩的家庭都要交,项圈锁、软锁、手镯、玉器等物件都要交,收了多少件,不知道,据见过有多少的老年人,按现在的价格不准确的估价,价值十万元左右收集的这些东西,管理医院一保管。当权者和保管员极端不负责任,识村民的财物如粪土。最后。村民各自心爱的银器等物,不知被某些人侵吞,还是被遗失,至今是个谜。凡正收交的东西是没了。村民在这场政治运动中,也象各地的国人一样,分成了两大派,即毛主席思想宣传队和造反联队。两派的头目带领从人写大字报、贴大字报、广播、辩论、宣传自己的观点正确,攻击对方的观点错误。两派对立的矛盾日逐尖锐,从不提的人身攻击,发展到真枚真刀干起来。1967年11月&nbsp;6&nbsp;日的深夜,造反联队头目张经福被人用长矛扎伤了&nbsp;&nbsp;腿。住院数日好转返村。两派仅管明争暗斗,但农业生产基本上没有停止,没有放弃。只是有影响而已。两派都明白,不管怎样斗争、革命,我们总要吃,所以每年照常耕种,照常收获。这种现象直到文革结束。家庭联产责任制1981年,南常村扩大自留地,有一户一分扩大到每人一分。7月份又扩大到二分。&nbsp;1982年,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按照部署,南常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各生产队所有土地全部实行按户联产承包。各生产队组织了以队长为组长,群众代表,有经验的老农为组员的产量评估组,对土地逐步评估产量,然后按产量,洪水地和旱地配搭,较平地与坡地配搭承包给了各户村民。承包户承包土地耕种,承包交公粮和各种提留,其余部分全部归自己所有。村民的承包期为十五年。时不久又变成了三十年。联产责任制承包以后,承包户的劳动积极性大增,自己上工,自己下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再不受生产队长的指派。村民们起早摸黑不停点。每块地都下了肥料,增加了投资。再没有白茬下种现象。再加上风调雨顺,连续都获得了丰收。小麦产量增至350公斤。今年功夫,就解决了温饱问题,家家户户多多少少都有了余粮。各户承包的土地,种什么?怎么种?“都有承包者自己做主。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有的人就想在经济收入上做点文章。于是,不少人种植了山楂、苹果、桃、杏等果树。还有人种植了丹参、芍药、地黄等药材,一图增加经济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经济收入增多,80年代的后几年,不少农户购买了拖拉机,小四轮等割麦设施。这些较先进的机器投入了生产,加快了割麦的速度,减轻了村民体力劳动的负担。还有的购买磨面机、弹花机、打油机等机器,这些机器投入使用,加快了速度,减轻了体力劳动,增加了农户收入。九十年代村民先后购买了联合会收割机,加快了夏收速度,全村近五千亩小麦,过去靠人力得忙一个多月才能结束。现在用机器,只要七、八天就全部收割完了。村民都称赞现代化好,高科技好。目前全村有大型拖拉机8台,联合收割机四台,扎油机两台,磨房两座,毯花机一部。&nbsp;&nbsp;&nbsp;第五部分&nbsp;&nbsp;人口&nbsp;一、人口总量&nbsp;&nbsp;&nbsp;南常村解放时1949年总人口为810人,其中男412人,女398人。到了2010年,全村人口多达2862人,其中男1509人,女1353人。比1949年增加了2052人,增长了350&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南常村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
二、人口性别&nbsp;&nbsp;&nbsp;1949年全村810口人,其中男412人,女398人。&nbsp;&nbsp;&nbsp;1953年第一次普查,总人口1640人,男831人,女809人。&nbsp;&nbsp;&nbsp;1964年第二次普查,总人口2270人,男&nbsp;1154人,那1116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2390人,男1208人,女1182人。1990年第四次普查,总人口2410人,男1267人,女1133人2000年第五次普查,总人口2412人,男1278人,女1134人。2010年第六次普查,总人口2862人,男1495人,女1367人。二、文化&nbsp;&nbsp;&nbsp;1949年全村小学文化程度的有30人,占总人数的0.04%,初中毕业的15人,占总人口的0.02%,文盲有625人,占总人口的93%。&nbsp;&nbsp;&nbsp;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村有2392人,小学文化程度的60人,占总人口的0.025%,初中文化程度的1100人,占总人口的0.46%。高中文化程度的150人,占总人口的0.06%,大学文化程度的41人,占总人口的0017%。&nbsp;&nbsp;&nbsp;截止2010年全村有2862人,小学文化程度的有20人,占总人口的0.007%,初中文化程度的1960人,占总人口的68%。高中文化程度的有110人,占总人口的3.8%。大专文化程度的60人,占总人口的2%。三、职业&nbsp;&nbsp;&nbsp;长期以来,多数村民以农为本,以耕种为生,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习作方式。只有个别人种地兼经商,开个杂货铺,卖点零用东西,解决村民急需之用。清末民初,天灾人祸,外地一些逃荒人,落户于本村,才有少数落户者经营木工,铁匠活路,个别人担个货担,走街串巷,沿街叫卖,还有的做点买饼子买饭小本经济生意。随着改革开放,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村民职业多起来。到2010年,青壮年劳力有1570人,从事农业的有650人,占总劳力的41%,从事商业的80人,占总劳力的5%,从事运输业的50人,占总劳力的3%,从事服务行业的40人,占总劳力的2.5%。从事铁厂、建筑大工、小工、劳务行业的750人,占总人口的47%。四、年龄解放前,由于医疗卫生事业落后,生活水平低下,农活繁重,村民的健康状况很差,才五十多岁的人,看起来就像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头。人的平均年龄只有50多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的健康。医疗事业有了较的大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相当的提高,因而村民的健康状况有了迅速改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随着机械化的发展,劳动的强度有了明显的降低。村民的健康也有了很大提高。到2010年,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有380人,占全体村民的13%。其中80岁以上的有15人;90岁以上的有3人
无节制生育&nbsp;&nbsp;&nbsp;解放前和解放初期,村民无节制生育,顺其自然而生,三个五个&nbsp;孩子,十个八个孩子的都有,无人管,无人问,无人限制,出生率高。但由于医疗事业落后,生活贫困,再加上天灾人祸,死亡率非常高,有的还在襁褓,就失去了生命,有的长到四、五岁,七、八岁,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因而能形成了村子大,人口少的状况。在旧社会,大多数村民处于有力生,无力养,无法教的状况。大人、孩子在饥寒交迫的贫困线上苦苦挣扎
,受尽艰难困苦,吃尽人间苦头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的健康,在村中建立了保健站,在乡镇建立了医院。村民有病就近医治,快捷、方便、效果较高。村民的健康状况大大提高。婴儿的死亡率大大降低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死亡率为0.人口增长速度加快。1970年,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时,全村已有2308人,比1949年增加了1498人。1970年以后,各级政府狠抓计划生育,人口的增长速度才慢慢缓下来。计划生育1970年,国家提出计划生育。村中每个干部、村民积极响应。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工作,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知道。召开村民大会,生产队小会,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妇联领导、计生员深入农户,逐家逐户做工作落实。千方百计动员多子女夫妻做节育手术。对做手术者,给与红糖,猪肉等一定物质补助,使其早日恢复健康。对育令青年夫妇,只生一个者,实行经济上的补助。几年下来,南常村共做节育手术的135人,独生子女有13人。1985年,翼城县实行“两晚一间隔”即实行晚婚晚育加间隔。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在符合年限间隔的前提下,原生二胎的,可再生一个孩子。由于方法对头,措施得力,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呈现了显著效果,人口增长率将下来了。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经济收入的增加,物价的提高。开支的增大,人们的生育观念大大转变。认识到生男生女都一样,多子多女不会多财多福。各种方法教育,社会现实影响,使夫妻都愿意只生一个孩子,不愿再生第二胎。因此从2000年开始,人口增长逐年减少。净增人口数成降幕排列。现有独生子女123人。&nbsp;2000——2010年净增人口表
七、村民姓氏及其沿变本村村民姓氏有:孙、刘、闫、焦、常、宋、杨、樊、张、戴、关、李、袁、王、许、秦、卫、赵、范、石、任、安、黄、柏、丁、崔、隋、邹、高、尹、谢、朱、胡、苳、白、郭、吉、余、侯、吴、付、褚、冯、韩、曹、魏、潘、葛、彭、柳、史、廉、耿、梁、席、徐、霍、周、缑、吕、方、尉、温、荆、靳、牛、陈、薛、武、邢、察、程、齐、亓、晁、马共七十六姓。在清朝年间,孙、刘、闫、薛、焦、常、宋、杨、樊、张十姓系南常十大户,户多人多。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二。随着时间的流失,十大户中,原薛姓家族是后继无人,还是迁居外地,已无据可查,解放后村中没有薛姓家户。只有人们口传的薛家亭儿能示意当初薛姓人住的方位,别的再没有什么记载。焦姓、杨姓,已户数不多。其余的七姓仍是大户人多户多。旧时的十大户,在此定居源远已长。有据可查的可追朔到明朝年间。像孙氏,在此居住已有六百年的历史。无据可依的占多数。在姓氏中,除十大户外,代、关、李、袁、王、许、秦、周、卫、赵、范、任、安、黄、柏、胡、苳、吉、史、侯是解放前的老户,均系从外地迁居在此。像吉姓系清朝年间从临汾迁来居住的。其他的姓氏的村民,分别是在解放前后,逃难定居,婚姻定居,通过一定关系定居不等。其户数都是少数,三户五户,十户八户不等。&nbsp;第六章&nbsp;&nbsp;封政民事&nbsp;一、党的组织早在民国25年(1936),翼城早期共产党员侯治田,也是南常村第一名共产党员。就秘密活动在本村及周边村庄,收集情报,发展党员,扩大党的组织。民国26年(1937),侯治田调往翼城县难民收容所任所长(柏生辉、秦寿仁提供)。抗战初期,1938年,时任住翼城县牺盟会交通科科长的侯若唐(隆化镇下石门村人,解放后任全国供销社总社司长),受党组织的派遣,到南常村开展地下工作。经过培养考验,先后发展了秦寿仁、孙瑞祥、樊殿功,常富甲等人为共产党员。同年建立了党员联合小组,秦寿仁任组长。民国29年,(1940)下白马王醒民,本村地下党员侯治田、秦孔思、焦富甲受翼城县委指示,在南常村开办了“长盛号”红色糕点铺,以做糕点为掩护作为党的地下交通站。做党的交通联络工作。并为党的活动提供经费。民国30年(1941)党组织指示秦寿仁到西张村以小学教员的公开身份隐蔽工作。孙瑞祥接任党小组长。同年常富甲调任稷山县公安队队长,樊殿功化名张绪贵调任三区(西闫)武委会主任。至民国34年(1945)南常村党员人数已达到8人。经上级批准,成立了党支部,闫大进任书记。由此至1953年5月,南常村党支部隶属中共第四区党委领导。1953年5月至1956年3月,南常村党支部隶属白马乡党委。1956年3月隶属南常乡党委领导。1956年,南常村成立了高级社,党支部更名为红旗高级社党支部。人民公社后,更名为南常管理区党支部。1961年,管理区更名为大队,党支部又更名为南常大队党支部。文化大革命开始,1967年又更名为南常大队核心小组。1970年又更名为南常大队党支部,1984年生产大队队改村后又更名为南常村党支部。南常村历任党支部书记及委员花名表职务&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姓名&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任职时间&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党员数&nbsp;&nbsp;&nbsp;男&nbsp;&nbsp;&nbsp;&nbsp;女党小组长&nbsp;&nbsp;&nbsp;秦寿仁&nbsp;&nbsp;&nbsp;&nbsp;1939—1940&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4党小组长&nbsp;&nbsp;&nbsp;常富甲&nbsp;&nbsp;&nbsp;&nbsp;1940—194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4党小组长&nbsp;&nbsp;&nbsp;孙瑞祥&nbsp;&nbsp;&nbsp;&nbsp;1941—1945&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6&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6书记&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闫大进&nbsp;&nbsp;&nbsp;&nbsp;1945—1947.11&nbsp;&nbsp;&nbsp;&nbsp;8&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长期以来,南常村村民耕种土地以粮食作物为主。种植面积为4494亩。农作物以小麦为主,占种植面积的70%。玉米、谷子种植不多,多数倒茬点种。在小麦欠收时,一部分农户,为保证自己的食用,玉米、谷子等谷粮才种植的多一点。再次是豆类、芝麻、薯类,各家各户种上一点,一分地二分地的。够自己使用就行了。有的户在地楞地堰上,点种点豆角、南瓜之类的蔬菜,以供自己食用之需。食用不了的,送给亲朋好友一点。拿这些做买卖的人微乎其微,几乎没有。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全村每年大约可种一二百亩,约占耕地面积的3—5%。每户种植一、二亩,三、四亩,七、八亩不等。各户根据各户的情况而决定。每年还有十户二十户的种点西瓜、甜瓜,亩数不等。还有部分人种植少量的正茬玉米和谷子。小麦小麦,在南常村自建村以来,气候土壤就适宜种植,可谓历史远久。解放前,由于耕作技术落后,水、肥等各种原因影响,产量不高。一般年景亩产在150斤左右,总产量不过四、五十万斤。若遇风调雨顺年景,亩产可达200斤左右。全村也就是六、七十万斤。解放前,可以说一直在这个水平上徘徊。解放后,走上了合作化道路。土地平整了,块块合拼了;又注重了精耕细作;注重了水、肥、土、种、密、工、管的合理管理;购买了大量化肥农药;修理地楞地堰;修建清水渠;注重了购买优良品种,小麦产量年年提高。合作化初期,全村可产小麦84.2625万斤,亩均210斤。合作化的中期全村可产小麦84.9366万斤,亩均250斤。家庭联产责任制后,全村可产小麦262.899万斤,亩均650斤。由于村子大,地亩多,不仅产量高,交售的爱国粮也多。曾有南常交售的扛南梁公社一半,顶一个二由公社之说,可证明是个售粮大村。现将每年的亩产、总产和交售的爱国粮录登于后:&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杂粮和经济作物南常村种植杂粮以玉米、谷子、豆类、薯类为主。过去,玉米、谷子等种正茬的很少,多数种回茬。全村一百到二百亩。这几年有了直补,逐年种的多起来。约130亩。总产在六、七十万到一百万之间。经济作物以棉花、西瓜为主。在农业社里,各生产队都有任务,全村共约800亩,总产4400斤。西瓜也是各生产队自己种,每个生产队都在10—15亩左右,西瓜成熟了,主要是分给本村村民食用。不到市场上买卖。联产责任制后,村民自己决定,没有什么任务,所以种植的更少了。每个居民组平均有一两户种植,少的二、三亩,多的五、六亩不等。农业社里,全村约种800亩,可产棉花44000斤,联产责任制后,全村可产12000斤。棉花明显的少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村民在承包地里种上了苹果、桃树、樱桃树、药材等材木经济。农用器(机)具&nbsp;南常村村民,长期以来运用古老的耕作模式,用古老的工具,进行农业生产的各项操作。古老的工具主要有:犁、耧、锄、耙、铁轮车、锨、耙子、翻犁、镰刀、麦绳、杈、碌碡、镢、扫帚等。犁和翻犁是深翻土地的。木耧是下中的,锄是除草的,铁轮车是运输的送粪拉庄稼的,碌碡是碾压麦粒的。镰刀是割麦割青草的。铁锨的用处最多,可深翻土地,可装卸,可除草。这些古老的工具,村民都清楚其用途用法,这里就不再介绍了。村民运用这些古老的工具,进行着农活的各项手工操作,费力气、劳动强度大。要完成一项劳动得经过很多工序。像收麦,从用镰刀割到碾扬成麦粒得经过:用镰刀割麦,捆麦装麦、运麦、积麦、摊场、平场、碾场、翻场、起场、推扫成堆、扬麦,晒麦,收麦,入库粗略的点算得经过14道工序,才能成为麦粒,那一道工序都费时长,都不轻松。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农业改革。我们村也与时俱进,及时购买先进农具,用于农业生产。60年前后,大多数村民制作购买了小平车,用于田间劳作,灵活快捷,也同人一样挣工分。70年,二、五、六生产队,先后购买了胶轮车,运用送粪、拉粪、拉煤,村内一些运输活路。其特点是装的多,牲口拉着轻便。1970年左右,公社建立了农机站,农机站人员给各生产队深翻土地。村内也购进了三零拖拉机,时不久又购进了五零拖拉机。拖拉机代替翻犁为各生产队深翻土地,翻的深,跑得快,效率高,省人力和畜力。拖拉机也用于拉麦、碾场、拉煤等运输活路,拉的多,跑得快,村民烧煤,全由拖拉机拉,结束了人力畜力铁轮车上山拉煤的历史。80年代初期,有小四轮的农户,购买了切割器,在小四轮前面一装,用传送带动,就成了切割机,切割机进入麦地田,把成熟的小麦割成一排排,晒在田间。1984年,村民孙鸿购买了脱粒机,小麦运到场内,不再用人力、畜力、拖拉机碾压,而是用脱粒机打麦,机器一开动,一个人往脱粒机内喂麦,一个人在另一头挑秸秆,干净的麦粒就从铁槽流出来了,省时快捷。1990年,村民王德邦
等人先后购买了三轮车,搞农村各种运输活物,省时、省力、效率高,农闲还可以跑运输做生意。目前全村有三轮25辆。1990年,村民王邦德、李金顺等人购买了手扶拖拉机,即可以翻地、耙地下种,又可以送粪、拉麦搞运输,小巧灵活速度快,价格便宜,省人力,适合于家庭购买使用。目前全村有15台手扶拖拉机。2000年前后,村民张国强等人购买了联合收割机,它是集收割、脱粒、分开秸秆为一体的农用先进工具,村民可以在地头直接获取颗粒,速度快、省时、省力,最受村民欢迎。目前全村有
台联合收割机。总之,南常村村民种地呈现了人力全部操作——农机部分操作-农机全部操作的发展道路。运输呈现了铁轮车——胶轮车——小手扶运输,三轮车运输的发展道路。张国强农机院张国强,南常村三居民组村民,五十多岁。房院建于新港路南端。2000年前后投资40万元购买了两台拖拉机、深翻犁、旋耕器、两台联合收麦机,一台联合收玉米机。一年四季专门经营农机活路,院内南面和西面全放的是农机,年可获利五万元。二林业南常村长期以来,根据其特点,以种植农作物为主。没有村民在大块地里种植树木。解放前,不少有心计的农民为给子孙造福,在地头、地堰上栽培了柿子树。基本上不影响耕种。共有一千多苗柿子树。这些柿子树,分散在村子外的东南西北,不成林,只是十棵、八棵、三棵、五棵在一条地堰上成行而已。由于柿子树在南常较多,只自己使用,不去买卖,因而旧时就流传着:“庄里、南常、柿子流滂,能让扔了,不叫人尝”之说。另有一些零星树木,俱生长在房前屋后,地头地边。主要是槐树、楸树、椿树、香椿树、杨树、榆树、桐树等。农业合作化之后,村民在田间机耕路两旁栽培了一行行杨树、桐树之类。联产责任制后,才有村民整块整块地的种植了经济林木。像苹果树、桃树、樱桃树等,到2005年,全村共有树木75亩,年收入60万元。&nbsp;高明儿苹果园:4亩,年可获利4万元潘朝顺桃树园:3亩,年可获利1.5万元孙建民樱桃园:3亩,年可获利1万元刘海有苹果园:2亩,年可获利1.8万元侯崇录樱桃园:2.5亩,年可获利2万元樊海军樱桃园:3亩,年可获利3万元赵夜战杨树园:5亩,年可获利2万元李兴普红枣园:2亩,年可获利1万元赵文军苹果园:2.5亩,年可获利1万元张兴言红枣园:2亩,年可获利1万元卫金生苹果园:4亩,年可获利5万元王银文苹果园:3亩,年可获利1万元付继才苹果园:3亩,年可获利1.5万元付银宝苹果园:3亩,年可获利1万元李强苹果园:2亩,年可获利1万元李健苹果园:3亩,年可获利2万元付安太苹果园:4亩,年可获利3万元任春贵苹果园:3亩,年可获利3万元&nbsp;三养殖业&nbsp;&nbsp;
南常饲养年代已久。大牲畜主要饲养牛、马、骡、驴。小的有猪、鸡、羊、兔、狗之类。饲养的牛是本地黄牛,骡马以蒙古马、新疆马为主;驴是本地的毛驴。解放前只有地富户饲养骡马,一般的户能养牛、驴就不错了。这些都是自养自用。解放后的合作化时期,每个生产队骡马十多匹,牛三四头,毛驴五六头。这个时期可以说是饲养大牲畜的鼎盛时期。全村有骡子一百多匹,马近三十匹,牛近三十头,毛驴近五十头。农事活动,主要靠这些大牲畜。饲养的猪、兔、鸡、狗之类,均系本地的。猪饲养的不多,农业合作化以后多起来,村民靠卖猪得来的钱,维持家庭生活。当时每年可卖一百多元,对当时农家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收入,够半年的吃喝费用了,养兔人更少,养的只数也不多,是自养自食。养鸡的家户有90%,主要是自养自食,只数都不太多。三只五只、十只八只不等。养狗的户数约有百十户,主要是看家护院。养羊的户不多,家里有个一只两只的放入别人的羊群里由别人代放,买卖的时候由自家买卖。联产责任制后,大牲畜分到村民各户饲养。八十年代初期还是以牲畜为主耕种,各家各户还饲养大牲畜,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大牲畜基本上被淘汰。大多数户都出卖了大牲畜。到2010年底,全村有骡子2匹,牛5头(用于农用的只有一头)。养鸡养猪的户数和只数都相对减少,只有养群羊的多起来。到2010年底。全村有大型猪厂一个;中型猪厂4个,养鸡厂1个;羊16群。&nbsp;&nbsp;&nbsp;&nbsp;
孙利民大型猪厂孙利民大型猪厂,是由孙利民创办于2009年,建于南常村西门外王续公路西,离村约百十米。占地100亩,投资1000万元,建房舍50间,其中办公室10间,宿舍24间,库房15间,门房一间。建猪栏5000个,可养猪10000头。目前已养6000头,年可获利200万元。&nbsp;东门外猪厂东门外猪厂,是由董延刚创建于2009年,建于东门外,离村约150米。占地2亩,投资20万元,建房舍3间,猪栏30个,可养猪300头。目前已养100头,年可获利10万元。&nbsp;许保菊养猪厂许保菊养猪厂,是由许保菊创建于2010年,建于南门外西疙瘩自家院内,面积约80平方米。投资3万元,建有8个隔栏,可养猪64头,现已养46头,正常年景,可获利2.5万元。&nbsp;小林养猪厂小林养猪厂,是由张小林始建于2010年。建于南常岭。占地2亩,投资10万元,建有房舍3间,猪栏20个,可养猪200头,目前已养100头,年可获利10万元。&nbsp;袁廷柏养猪厂袁廷柏养猪厂,是由袁廷柏始建于2007年,投资2万元,建猪栏三个,可养猪30头,目前已养10头,年可获利3万元。&nbsp;&nbsp;丁二强养殖厂丁二强养殖厂,是由丁二强创办于2011年五月。建于庄里村王续公路西,占地4亩,投资35万元。盖鸡舍二幢,可养鸡4000只,正常年景可获利20万元。现已养2000只,年可获利10万元。建猪舍四幢,定位栏100个,产床5个。可养母猪150头,生猪500头。现已养80头,可获利15万元。&nbsp;云翔养鸡厂云翔养鸡厂,是由王国顺2010年3月创建。建于南门外村东崖后头,占地3亩。投资30万元,建鸡舍15间,可养2万只。现已养10000只,可获利5万元。&nbsp;刘知府:羊一群,65只,年可获利2万元。李归牛:羊一群,78&nbsp;&nbsp;
万元。王财旺:羊一群,55只,年可获利1.5万元。闫文军:羊一群,60只,年可获利2万元。张金财:羊一群,110只,年可获利4万元。高其彪:羊一群,30只,年可获利0.7万元。苳延伟:羊一群,50只,年可获利2万元。孙新卯:羊一群,30只,年可获利1万元。吕生文:羊一群,20只,年可获利0.5万元。赵孔明:羊一群,150只,年可获利5万元。魏金城:羊一群,100只,年可获利4万元。杨书起:羊一群,20只,年可获利0.5万元。常永喜:羊一群,25只,年可获利1万元。王朝儿:羊一群,78只,年可获利2万元四&nbsp;
酒坊村内孙氏住户有个院子叫酒坊院。从名字可以看出,这个院子曾是孙氏家族造酒的作坊之地,何时兴办,产品原料,何时停业,因年长日久,已无据可查。
油坊民国时期到农业合作化时期,村内建有油坊。以牲畜拉石磨石碾人工手工包打为主。民国时期,私人主办;合作化时期,村集体主办。主要原料是棉籽、大麻等。既给村民加工,也给外村人加工,还自己榨油出售。农业合作化时期村内办的油坊,以给各生产队加工为主。它们的特点是:农闲加工打油,农忙参加生产劳动,时办时停。合作化时期油坊有所改进,69年村内购进柴油机,则改成了柴油机带动石磨石碾操作,结束了牲畜拉的历史,向前迈进了一步。七十年代村内通了电,又用电代替柴油机操作,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目前,村内有两个榨油作坊。都采用机器打油的新办法,旧时的石磨石碾被淘汰,成为历史了。先在榨油的主要原料葵花籽,少量的棉籽、蓖麻、芝麻。于小明油坊:于小明油坊建于1998年,投资3万元,建于南分路北头的路西,建有三间作坊,内有电炒盘一个,榨油机一台,日可以榨油8000斤,年可获利4万元。孙桂刚油坊:孙桂岗油坊于
2002年建于南门外的西疙瘩自家院内。投资
1万元,建作坊三间,内有电炒盘一个,打油机一台,由于孙桂岗这个主办人还在工厂上班,只能抽闲工夫进行加工,因而加工量不大,年可获利5千元。&nbsp;磨坊石碾、石磨是村民传至70年代的主要粮食加、扎油加工的器具。石磨是把粮食磨成面粉。把制油的原料磨碎。石碾是把粗粮作物脱壳、脱皮,用于打油的石碾则是把粉碎的原料碾成粉沫。村民至60年代仍沿用石碾石磨。1965年村内购进了柴油机,工匠们经过改进,石磨、石碾改用柴油机带动,虽然还使用石碾石磨,但速度快了,效率高了。1970年前后,村内购进了小钢磨,用柴油机带动,效率快多了,相同的是还要人工把麦子式麸皮倒进小钢磨内。73年村内按上了电,又改用电能为动力带动小钢磨,80年代末期,村民赵安民、王三儿购进了全自动磨面机,用电力带动,只要把麦子倒进磨面机,磨面机上下自行操作。人们只管装面粉,速度快,省力。粮食加工磨成面粉经历了畜力石磨加工——柴油机石磨加工——柴油机小钢磨加工——电力小钢磨加工——电力全自动磨加工的过程。目前全村有两家私办磨坊:赵安民磨坊、王三儿磨坊。赵安民磨坊:位于南常村南分路中段路西,始建于1996年,投资3万元,占房三间,内有脱麦机一台,碾米机一台,磨面机两台,年可以磨面26万斤,年可以活获利1.5万元。王三儿磨坊:位于南常村南门外南城街路北,始建于1990年,投资3万元,占房二间,内有脱麦机一台,碾米机一台,磨面机一台,年可以磨面18万斤,年可获利1万元。照明,55年以前,村民照明采用高台的棉油灯(食用油)照明。晚上要到另一个地方去,要用自制的纸糊灯笼照明。高台的灯具有铁制、铅制两种。55年以后,煤油供到了农村,村民改食油灯为煤油灯使用。煤油灯有民制和厂制的两种。自制的在墨水瓶内放一个薄铁皮卷成的小圈圈插在瓶盖中间,内穿纸捻子,墨水瓶内放上煤油就可点燃了,厂制的是一个约一尺的玻璃灯,下有一个底座,中间一个圈形的放煤油、穿捻子的装置。点着灯,戴上玻璃灯罩就亮了,晚上出行当做多用手电。棉油灯的特点,灯光小,照不亮,自制的不仅光小,还有黑烟。厂制的光较亮但有烟。20年代,村内送来了电,村民用上了电灯、明亮。仅仅一个小小的照明,也经历了棉油灯——煤油灯——电灯的发展经过。豆腐坊:建国前后,涌泉洞李兴路,村民孙秉鑫,斗儿疙瘩老魏,分别建有豆腐作坊。规模不大,占院中间小房或一个窑洞。人工、牲畜磨豆腐,自己烧柴火手工制作豆腐。以自己加工出售为主,兼给村民加工。特点是时办时停。农闲则办,农忙或无原料就停。,年收入不大,可达一二百元不等。农业合作化以后,私人停办。第二生产队建于豆腐坊,有村民张金元负责制作。主要供村民购买食用年收入可达三四百元。1959年停办。改革开放以后袁廷伯、霍旭生自建了豆腐坊,用电带动机器磨豆浆,不长作务收入不大,各个自干了一段就停业了。现在村内没有豆腐作坊。村民食用,全要购买。砖厂:解放前,村内无砖厂。农业合作化时期,为了村民用砖瓦方便,村委会集体建了一个砖厂。全系手工作业。手工和泥,手工制砖做瓦,手工装,手工出,全由村民劳作。砖厂劳动者全部挣工分。年终参加农业社分红。年可产25万块砖瓦,年可获利一万元。联产责任制后,村内集体砖厂停办。2007年由徐朝旭在斗儿疙瘩建一大型砖厂。系机器和手工兼作。动土、制砖、机器制作。其余全系手工制做。斗儿疙瘩砖厂:由徐朝旭投资70万元建于2007年,占地15亩。建一大型砖窑,建房15间,工人均系雇佣本地和外地农民工。年可产砖100万块,可获利20万元。五、商业明清时期,本村村民有在翼城、曲沃、临汾等地经商者,都系做小本生意。民国8年,村民秦广恕在太原开一“同庆客栈”被时人誉为“并州第一栈”,不仅规模大,更为主要的是秦广恕有慷慨好施,重义轻财的美德。民国26年,共产党在村内建立了“长盛号”红色点心铺,名为点心铺,实为共产党红色联络站。占一个小院落,内有三间作坊,1948年共产党在南常公开后停办。民国期间,村民孙凝祥,自己开了一个小铺子,经营一些盐、醋、纸张、火柴之类的小本经济生意,以解决村民燃眉之急。店铺有6平方米,货类有限,收入不大。战乱后就停办了。还有个别村民经营肩挑担“货部”走街串巷的小本生意,收入有限。解放后,南梁供销社在南常村设了分店。供村民采购日常生活用品,大大方便了村民。店在村内正大街,村内提供房屋五间作为门面房,货源由分店经营人采购。收入归南梁供销社集体所有。联产责任制后,村民孙万泽、秦光炬、秦光明、孙桂荣、王更旺、闫广智、吕尚文、李兴成、闫晓燕分别开办了经营日杂百货的店铺。规模大小、货物多少不等,供村民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各店铺年收入分别在二千元至五千元不等。村民侯存款、亓春金、任志林
. 闫自清等分别在侯马、翼城开了服装店、百货店,年收入在十万元左右。村民常永乐1998年开办了种子、农药店铺供村民在耕种时用的种子、肥料、农药等,年收入可达三万元。六、运输&nbsp;&nbsp;&nbsp;&nbsp;
解放以前,村民以种地为主,没有人搞运输行业。只是自己生活需要的,送粪呀,拉煤呀什么的,用铁轮车拉回来就行了。解放以后,一直到农业合作化时期,还是沿用牲畜、铁轮车自己运送,后来铁轮车换成了胶轮车。联产责任制后,村民富了,手里有了钱,购买车辆跑运输赚钱。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村民投资三四千元购买一辆三轮车农忙时送粪,拉庄稼,干很多农活。农闲时,便开三轮车跑运输,闫赵军、赵才林等人就这么闹腾,年收入可达一万元,目前全村已购买三轮车210辆。&nbsp;&nbsp;&nbsp;&nbsp;
进入二十一世纪,为了增加运输效益村民李强、彭清泉、常国宝、王永珍、孙利民、张子文、苳山章、吕军民、董红卫、卫金生、王朝阳、周红、袁永录、张文燕、王强、王才旺、张金财、许刘宝、闫英勤购买大卡车跑运输,目前全村已购买大卡车19辆,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村民闫文艺购买小车搞出租,年收入可达2万元。&nbsp;七、服务业联产责任制后,村民李锁贵、王全秀、苳延山分别在村西村门口和村南开办了电焊铺,大或小活都干,年收入在一万元左右。村民王宗营在三分支生活区开办了缝衣铺,为村民、工人加工衣服,年收入在一万元左右。村民安丽阳办起了摩托维修店,随着摩托日益增多的势头,摩托维修日益繁忙,年收入可达一万元左右。八、打工业&nbsp;&nbsp;&nbsp;&nbsp;
联产责任制后,村民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打工赚钱养家糊口。打工分长期性的,零时性的两种。长期性的,以青壮年为主,零时性的,以五十岁以上和老年人为主。铁厂:随着翼城铁厂的开办,发展,目前全村在铁厂打工的有325人。在翼城境内的有35人,年收入在一万至三万元之间。在新疆、山东、甘肃、福建、贵州等外省打工的有290人,年收入在一万至四万元之间。木泥工:从事木泥工行业的有谢全成、王德邦.闫安民.李兴成等人,除种自己的承包地外,还利用自己的手艺为村民,位附近的公民盖房修院,做家具等木泥工活儿,以此养家糊口,年收入约在一万至一万五千元左右。妇女打工在经济竞争的激烈的形势下,妇女走出家庭,李彩虹等媳妇去北京、太原等地做保姆,去食堂做厨师、洗碗、端盘,共三十人,年收入基本上都是一万五千元左右。邮政电信邮政,明清时期,本村没有邮政业务,村民有要事与外边亲友联系,只能靠顺人带信梢书、带东西。邮寄包裹之类,没人敢想,因而从无谈起。1951年,县里成立了邮局,邮局的邮递员每隔三五天到本村送一次报刊书信。村民邮寄平信之类业务,多就有邮递员当场办理。邮递员一时不便,便由村民付邮资,邮递员连信一块带回局里办理。也有村民到县城办事,到邮局办理。1955年,南梁设立了邮政所。村民的信件之类仍有邮递员隔一天送一次,邮寄信件、包裹,上南梁邮政所就办了,比上县局方便多了。报刊发行,解放以前,村民看不到报刊。解放后,村中小学购订了一份山西日报,供教师看阅。爱好的村民也常去小学看一看。农业合作化后,管理局为了活跃村民文化生活,了解国内外天下大事,订了一份山西日报。爱好者多数都去管理局看,看后常讲于大家听。还有人将奇特的写在村墙壁的黑板报上,供大家学习。让大家了解。特别是联产责任制后,村委订购了“山西日报”“人民日报”“临汾日报”“山西青年”“翼城报”等报刊杂志20份。这些报刊杂志,使越来越多的村民爱好者读了,了解了国内外大事,了解了致富信息,学得了致富门路,很受村民欢迎。电信,解放前,本村没有电信业务。连电都没有,还谈什么电信,石什么电报电话,根本不了解。解放后,在外工作的人员有急事,往回发一份电报,由邮局送到接收户,村民对电报才有所了解。同时村民有什么急事,也利用电报的形式从邮局向外发。1993年,村管理局按装了一部电话,村民才对电话有所了解。这个东西一摇,就能和几里地外的人说话,真是奇了。村民有急事,就到管理局、邮局打一下用。联产责任制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日益越来越多,电信实业突飞猛进,迅速发展。1994年,全村按装了2部电话。到目前为止,电话已按装726部。同时村民拥有手机1700部。跑到什么地方都可以打电话,近至几里地,远至几千里,随时可以联系。真是方便极了,大大提高了村民办事的效率。&nbsp;&nbsp;第八章&nbsp;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校照片1、教学楼2、宿舍楼3、中日友好完小4、签字仪式5、竣工典礼全貌6、献花7、日本夸赞,杨忠华讲话8、捐赠笔记本照片9、纪念碑的照片10、参观校舍照片11、办公室第八章&nbsp;&nbsp;&nbsp;
社会主义农村建设&nbsp;一兴建学校,造福于民南常村自明清就有私塾。入私塾读书者多位殷实之家子弟。一般都三五户或再多几户联合就近私办。聘任教师教其子女。民国时期,村中就建起了小学校,村民合伙共摊,聘请教师,故村民的子弟均可入校读书。据县志记载:民国八年建立小学,校址关帝庙,有学生50人,后由于战乱,校址先后迁到小庙,宋琯院等处。学生逐年增多,至1950年,教师增至3人,学生增加到100人左右。在宋琯院一直延续到1955年。1956年南常完小建立。校址建于大庙。村内集资修建了大庙的东西厢房,供学生寄宿用。后又在此北大殿的东西两侧兴建了两个教室,供学生上课用。1956年完小招收两个班,学生100名左右。学校分责任人为张其倉,教师五人。这就是南常完小建成后的一班二班学生。1957年招两个班,计100人。时全校高年级共有两个年级,四个班,200名学生,教师8人,以后每年毕业两个班,招收两个班,没有间断。学校福射南常、庄里、上下白马、程公、胡家坡、庄里岭、南常东面坡上的天台社、高家洼、南坡等诸多村庄。1967年,完小扩建为七年制,即有中学班了。全校1——7七个年级。1994年,中学班和小学班分开了,成了南常中学和南常小学两个学校。中学居南,小学居北。小学由本村管理。中学则有南常、庄里、上下白马、程公等多村协办。1985年,各村分别在中学建一排教室,中学焕然一新。1996年,中学合并到南梁中学。村内只剩下小学,因多种原因,原中学校全归小学占有。2000年因校舍破烂、陈旧,上级要将已办完小50年的南常完小高年级搬迁于庄里村就读,经离退休校长、教师多方想方设法,总算达到了南常本村高年级学生就在本村就读的目的。2006年,党支部书记常国宝带领两委人马研究决定,兴建学校,造福于民。此决定深受村民、离退休干部的欢迎与支持。多方献计献策。3月11日,村中建立了党村委、村民、离退休干部三级合的建楼领导班子。组长:常国宝成员:闫怀生&nbsp;&nbsp;&nbsp;&nbsp;
周安录建楼组成员分工协作,组长常国宝四面联络,八方救援,想尽一切办法于2006年3月6日破土动工,兴建教学楼。宣传组成员,积极编排文艺节目同学校师生在全村宣传;材料组成以党支部、村委会的名誉,先后于2006年四月二十二日、四月二十四日发出了“致南常村全体村民的公开信”“致在外工作人员的公开信”以取得他们对工程进展程度的关心与支持。4月27日,建楼领导组成员研究决定:成立集资组,由孙廷枢、安希斌、石怀礼、张树理负责办理集资的各种手续。集资开始后在外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村内党员干部、群众、纷纷解囊损款。集资三个月,共计276人,三个居民小组集体集资10.5416万元,为教学楼的兴建助一臂之力。南常完小教学楼捐款花名表
历时1年8个月,教学楼工程与07年11月5日胜利竣工。教学楼两层,上下共44间,总面积1350平方米。2007年春季,学校师生全部搬进了教学楼。三结合建楼领导组也完成了历史使命。2006年3月至2007年10月,安希斌多次联系,自己垫支:电话费,手机费,照相款,交通费,打印复印费,传真费,特快专递费等六千余元《至今没有人给》,历时二十个月,外出五十余次。国家发展委刘锦明先生牵线搭桥,由日本政府利民工程投资64万元,在教学楼对面兴建宿舍楼(一层一幢,称“宿舍楼建设项目”。此项目包括:宿舍楼一层,锅楼房三间,硬化操场5600平方米,按装教学楼的暖气,学生课桌椅364套、实验桌10张.讲课桌12张,办公桌椅40套,共五项内容。同时由县教育局投资13万元新建大门一座,厕所一座,。为促进此项目签字成行,孙廷枢、孙春辉、安希兵.张世红四人先后多次进行丈量、计算、绘图,外出县上联系。王青梅的儿子在外搞建筑工程的张海涛先后三次以临汾专程回村帮助,进行核实计算,为学校建设献出了故乡情。2006年4月29日,县政府承诺:原翼城县南梁镇南常完小更名为翼城县南常中日友好完小。校名校址永远不变,永不撤并合并。由于材料真实,计算确切。在党支部、村委会的支持下,为日方提供了所需大量材料。终于使双方同意达成协议。在2007年7月25日在太原正式签字。签字仪式在太原迎泽宾馆西苑礼堂进行。日方参加签字协议的是:国家发展委刘锦明先生陪同日本驻中国大使馆参赞泉裕泰参加了会议。翼城县县长王天朗,翼城县教育局长郭生财,南常村党支部书记常国宝,南常完小校长安希斌。泉裕泰、王天朗分别代表双方讲话和签字。2007年8月20日,国家发展委刘锦明先生发出了“致南常父老乡亲的一封公开信”。签字之后,有翼城教育局负责,将“宿舍楼建设项目”负责实施。2008年春季,“宿舍楼建设项目”全部胜利竣工。一座崭新漂亮、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学校展现在村民面前。村民喜笑颜开,纷纷赞扬村干部办了一件有利村民,有利子孙后代的实事、好事。2010年12月2日,中日友好完小竣工仪式在南常中日友好完小操场举行。参加出席竣工典礼的来宾有:日本驻中国大使馆甲木浩太郎参赞。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刘锦明先生;山西省商务厅处长田保民;翼城县政府副县长杨忠华;翼城县教育局局长续龙’南梁镇副镇长朱红娟;翼城县教育局副局长杜文河;南梁中心校校长卫其福。南常村党支部书记常国宝&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原南常完小校长安希斌会议由翼城县教育局局长续龙主持。&nbsp;&nbsp;&nbsp;
这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孩子们穿着鲜艳的校服来到学校,迎接日本友人和各级领导来学校访问视察。学校门口挂上了仿宋体的巨大横幅,热烈欢迎日本友人和各级领导莅临我校访问视察,}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今年的高考分数刚刚出来,同样的大学不同的省市录取分数线是不一样的,你看你的这个分数线是可以达到本省的那一个批次,然后根据你的批次在本省招生考试之友上边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学校,只要可以够你们本省花的分数线那么就是可以报考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宿舍学生棉花被子要打几斤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