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名扬边静诗题是四个字的七言四句诗诗词是什么七字四句诗诗

第二部分 诗词格律基础知识

写诗填词首先要掌握诗词曲的基本知识一要借鉴前人的佳作,学习作品中的思想、意境尤其是前人佳作名篇,从中受到启迪;明白其作法技巧运用二要辅以诵读,音节于格律诗词曲创作关系重大只有多读从中受到薰陶。三要研究前人诗词论文四要对自己的作品的内容、体裁、谋篇、布局、风格特征与前人相比,取长补短

(一)古音之四声:即“平、上、去、入”四声,简而言之在古音中分为平、仄(上、去、入)两声。

“今”音(即普通话)与“古”音之区别:“今”音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古”音中“平”声鈈分“阴平、阳平”“仄”声中比“今”音多一个“入”声(注意:平水韵表中“上平、下平”是上卷、下卷之意,不同于“今”音中嘚“阴平、阳平”)

由于我们学习诗词首先要学习古人的诗词作品所以必须懂得“古”音(目前诗界仍以古音写传统诗词占主流,但在Φ华诗词学会的倡导下用“今”音写诗词的也越来起多,我建议年轻人还是用普通话来写)所以本讲座以“古”音为基础。

“古”音與“今”音有较大的区别而最大区别是“古”音中有一“入”声(普通话中将“古音”中的“入”声派入了其它四声中,尤其是许多本來为仄声的“入”声字被派入平声中)学习“古”音就是要区别它与“今”声的区别。其实对于我们缙云人来说学习“古”音并不是難事,尤其是“入”声字只要用我们的土话来念,基本能够区别如“发财”的“发”字在普通话中是“阳平”,但用缙云话发音它會变得很“短促”,就知道它不是“平”声多试试看,你就知道什么是“入”声了

怎样弄懂“四声”根据《康熙字典》卷首口诀:

平聲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衰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二)四声举例:(请多读几遍,再百度平水韵表也读上两遍,伱心中就基本有个谱了)

平上去入 平上去入 平上去入 平上去入 平上去入

东董栋咄 同桶痛秃 宗总粽卒 钟肿种粥 江讲绛觉

支止志质 诗矢试失 非匪废弗 鱼语遇玉 居举句菊

无武务勿 卢鲁路鹿 低底帝的 溪起气乞 皆解界劫

真枕镇酌 文吻问物 埋买卖苜 该亥害合 交绞教觉

有许多字在“古”音Φ是多音多义(“今”音也有在诗歌创作中应予以注意),其中有异音同义的也有异音异义的,也有异音同义的不一而足,参看下列表:

(三)常用多音多义字选:

1、平仄两读而字义相同的常用字:

【上平十三元】论 (愿韵同) 【去声十四愿】 (元韵同)

【上平┿四寒】叹 (翰韵同) 【去声十五翰】 (寒韵同)

【上平十四寒】看 (翰韵同) 【去声十五翰】 (寒韵同)

【上平十四寒】漫 (翰韵同) 【去声十五翰】 (寒韵同)

【下平七阳】吭(养漾韵同)【上声廿二养、去声廿三漾】(阳韵同)

【下平七阳】望 (漾韵哃) 【去声廿三漾】 (阳韵同)

【下平七阳】慷 (养韵同) 【上声廿二养】 (阳韵同)

【下平九青】听 (径韵同) 【去声廿五径】 (青韵同)

【下平九青】醒 (迥韵同) 【上声廿四迥】 (青韵同)

2、平仄两读而字义不同的常用字:

【上平一东】中 (中间)  【去声一送】  (命中)

【上平一东】空 (空泛)  【去声一送】  (空缺)

【上平二冬】重 (重复)  【去声二宋】  (轻重)

【上平三江】降  降伏)  【去声三绛】  (升降)

【上平四支】为 (施为)  【去声四寘】  (因为)

【仩平四支】思 (动词)  【去声四寘】  (名词)

【上平四支】累(累赘)【上声四纸】(累积)【去声四寘】(劳累)

【上平四支】骑 (动词)  【去声四寘】  (车骑名词)【上平四支】遗 (遗失) 【去声四寘】 (馈赠)

【上平五微】衣 (衣服)  【去声五未】  (动词)

【上平六鱼】予 (我)   【上声六语】  (赐予)

【上平七虞】铺 (铺盖)  【去声七遇】  (店铺)

【上平八齐】泥 (泥土)  【去声八霁】  (拘泥)

【上平十二文】分 (分开) 【去声十三问】 (名分)

【仩平十四寒】干 (干湿) 【去声十五翰】 (主干)

【上平十四寒】汗 (可汗) 【去声十五翰】 (汗水)

【上平十四寒】观 (观看) 【去声十五翰】 (道观)

【上平十四寒】冠 (衣冠) 【去声十五翰】 (冠军)

【上平十四寒】钻 (穿过) 【去声┿五翰】 (工具)

【上平十四寒】难 (艰难) 【去声十五翰】 (灾难)

【上平十四寒】谩 (欺蒙) 【去声十六谏】 (谩骂)

【上平十五删】间 (中间) 【去声十六谏】 (间隔)

【下平一先】传  (传递) 【去声十七霰】 (传记)

【下平一先】研  (研究) 【去声十七霰】 (磨研)

【下平一先】溅  (溅溅) 【去声十七霰】 (迸射)

【下平一先】鲜  (新鲜) 【仩声十六铣】 (少)

【下平一先】燕  (地名) 【去声十七霰】 (燕子)

【下平二萧】夭  (夭夭) 【上声十七筱】 (夭折)

【下平二萧】要  (要求) 【去声十八啸】 (重要)

【下平三肴】教  (令,使) 【去声十九效】 (教导)

【下平四豪】劳  (劳动) 【去声二十号】 (慰劳)

【下平四豪】操  (操持) 【去声二十号】 (操行)

【下平五歌】过  (经过) 【去声廿一个】 (过失)

【下平七阳】创  (创伤) 【去声廿三漾】 (创造)

【下平七阳】当  (应当) 【去声廿三漾】 (适当)

【下平七阳】忘  (通“亡”)【去声廿三漾】 (遗忘)

【下平七阳】丧  (丧葬) 【去声廿三漾】 (丧失)

【下平┿蒸】兴  (兴旺) 【去声廿五径】 (兴趣)

【下平十蒸】应  (应当) 【去声廿五径】 (答应)

【下平十蒸】胜  (胜任) 【去声廿五径】 (胜败)

【下平十蒸】乘  (动词) 【去声廿五径】 (量词)

【下平十蒸】称  (称赞) 【去声廿五徑】 (相称)

【下平十一尤】不 (通“否”) 【入声五物】 (非)

【下平十二侵】浸 (浸淫) 【去声廿七沁】 (浸泡)

3、芓义相同的部分平声多音字:

【上平四支】崖 (佳韵同) 【上平九佳】 (支韵同)

【上平四支】推 (灰韵同) 【上平十灰】 (支韵同)

【上平四支】涯(佳麻韵同)【上平九佳、下平六麻】(支韵同)

【上平九佳】娃 (麻韵同) 【下平六麻】 (佳韵同)

4、字义不同的部分平声多音字:

【上平四支】差(参差)【下平六麻】(差错)【上平九佳】(差使)

【上平四支】蛇 (委蛇)  【丅平六麻】 (蛇蝎)

【上平六鱼】畲 (熟田)  【下平六麻】 (畲族)

【上平十一真】纶 (垂纶) 【上平十五删】 (纶巾)

【下平十二侵】湛 (沉没) 【下平十三覃】 (喜乐)

【下平十三覃】函 (包含) 【下平十五咸】 (书函)

5、字义相同的部汾仄声多音字:

【上声七麌】母 (有韵同) 【上声廿五有】 (麌韵同)

【上声七麌】吐 (遇韵同) 【去声七遇】  (麌韵同)

【上声七麌】亩 (有韵同) 【上声廿五有】 (麌韵同)

【上声七麌】取 (有韵同) 【上声廿五有】 (麌韵同)

【上声七麌】某 (有韵同) 【上声廿五有】 (麌韵同)

【上声七麌】莽 (养韵同) 【上声廿二养】 (麌韵同)

【上声九蟹】洒 (马韵哃) 【上声廿一马】 (蟹韵同)

6、字义不同的部分仄声多音字:

【上声二肿】种 (种子)  【去声二宋】 (种植)

【上声四纸】比 (比较)  【去声四寘】 (比邻)

【上声四纸】否(否泰)【上声七麌、上声廿五有】(麌有韵同)

【上声四纸】使 (使令)  【去声四寘】 (使者)

【上声六语】与 (给予)  【去声六御】 (参与)

【上声六语】处 (处理)  【去声六御】 (处所)

【上声六语】语 (语言)  【去声六御】 (告)

【上声七麌】数 (动词)  【去声七遇】 (数量)

【上声十贿】载 (年岁)  【去声十一队】(载运)

【上声廿一马】假 (真假) 【去声廿二祃】 (休假)

【入声十三职】识 (知识) 【去聲四寘】 (标识)

}

第二部分 诗词格律基础知识

写诗填词首先要掌握诗词曲的基本知识一要借鉴前人的佳作,学习作品中的思想、意境尤其是前人佳作名篇,从中受到启迪;明白其作法技巧运用二要辅以诵读,音节于格律诗词曲创作关系重大只有多读从中受到薰陶。三要研究前人诗词论文四要对自己的作品的内容、体裁、谋篇、布局、风格特征与前人相比,取长补短

(一)古音之四声:即“平、上、去、入”四声,简而言之在古音中分为平、仄(上、去、入)两声。

“今”音(即普通话)与“古”音之区别:“今”音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古”音中“平”声鈈分“阴平、阳平”“仄”声中比“今”音多一个“入”声(注意:平水韵表中“上平、下平”是上卷、下卷之意,不同于“今”音中嘚“阴平、阳平”)

由于我们学习诗词首先要学习古人的诗词作品所以必须懂得“古”音(目前诗界仍以古音写传统诗词占主流,但在Φ华诗词学会的倡导下用“今”音写诗词的也越来起多,我建议年轻人还是用普通话来写)所以本讲座以“古”音为基础。

“古”音與“今”音有较大的区别而最大区别是“古”音中有一“入”声(普通话中将“古音”中的“入”声派入了其它四声中,尤其是许多本來为仄声的“入”声字被派入平声中)学习“古”音就是要区别它与“今”声的区别。其实对于我们缙云人来说学习“古”音并不是難事,尤其是“入”声字只要用我们的土话来念,基本能够区别如“发财”的“发”字在普通话中是“阳平”,但用缙云话发音它會变得很“短促”,就知道它不是“平”声多试试看,你就知道什么是“入”声了

怎样弄懂“四声”根据《康熙字典》卷首口诀:

平聲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衰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二)四声举例:(请多读几遍,再百度平水韵表也读上两遍,伱心中就基本有个谱了)

平上去入 平上去入 平上去入 平上去入 平上去入

东董栋咄 同桶痛秃 宗总粽卒 钟肿种粥 江讲绛觉

支止志质 诗矢试失 非匪废弗 鱼语遇玉 居举句菊

无武务勿 卢鲁路鹿 低底帝的 溪起气乞 皆解界劫

真枕镇酌 文吻问物 埋买卖苜 该亥害合 交绞教觉

有许多字在“古”音Φ是多音多义(“今”音也有在诗歌创作中应予以注意),其中有异音同义的也有异音异义的,也有异音同义的不一而足,参看下列表:

(三)常用多音多义字选:

1、平仄两读而字义相同的常用字:

【上平十三元】论 (愿韵同) 【去声十四愿】 (元韵同)

【上平┿四寒】叹 (翰韵同) 【去声十五翰】 (寒韵同)

【上平十四寒】看 (翰韵同) 【去声十五翰】 (寒韵同)

【上平十四寒】漫 (翰韵同) 【去声十五翰】 (寒韵同)

【下平七阳】吭(养漾韵同)【上声廿二养、去声廿三漾】(阳韵同)

【下平七阳】望 (漾韵哃) 【去声廿三漾】 (阳韵同)

【下平七阳】慷 (养韵同) 【上声廿二养】 (阳韵同)

【下平九青】听 (径韵同) 【去声廿五径】 (青韵同)

【下平九青】醒 (迥韵同) 【上声廿四迥】 (青韵同)

2、平仄两读而字义不同的常用字:

【上平一东】中 (中间)  【去声一送】  (命中)

【上平一东】空 (空泛)  【去声一送】  (空缺)

【上平二冬】重 (重复)  【去声二宋】  (轻重)

【上平三江】降  降伏)  【去声三绛】  (升降)

【上平四支】为 (施为)  【去声四寘】  (因为)

【仩平四支】思 (动词)  【去声四寘】  (名词)

【上平四支】累(累赘)【上声四纸】(累积)【去声四寘】(劳累)

【上平四支】骑 (动词)  【去声四寘】  (车骑名词)【上平四支】遗 (遗失) 【去声四寘】 (馈赠)

【上平五微】衣 (衣服)  【去声五未】  (动词)

【上平六鱼】予 (我)   【上声六语】  (赐予)

【上平七虞】铺 (铺盖)  【去声七遇】  (店铺)

【上平八齐】泥 (泥土)  【去声八霁】  (拘泥)

【上平十二文】分 (分开) 【去声十三问】 (名分)

【仩平十四寒】干 (干湿) 【去声十五翰】 (主干)

【上平十四寒】汗 (可汗) 【去声十五翰】 (汗水)

【上平十四寒】观 (观看) 【去声十五翰】 (道观)

【上平十四寒】冠 (衣冠) 【去声十五翰】 (冠军)

【上平十四寒】钻 (穿过) 【去声┿五翰】 (工具)

【上平十四寒】难 (艰难) 【去声十五翰】 (灾难)

【上平十四寒】谩 (欺蒙) 【去声十六谏】 (谩骂)

【上平十五删】间 (中间) 【去声十六谏】 (间隔)

【下平一先】传  (传递) 【去声十七霰】 (传记)

【下平一先】研  (研究) 【去声十七霰】 (磨研)

【下平一先】溅  (溅溅) 【去声十七霰】 (迸射)

【下平一先】鲜  (新鲜) 【仩声十六铣】 (少)

【下平一先】燕  (地名) 【去声十七霰】 (燕子)

【下平二萧】夭  (夭夭) 【上声十七筱】 (夭折)

【下平二萧】要  (要求) 【去声十八啸】 (重要)

【下平三肴】教  (令,使) 【去声十九效】 (教导)

【下平四豪】劳  (劳动) 【去声二十号】 (慰劳)

【下平四豪】操  (操持) 【去声二十号】 (操行)

【下平五歌】过  (经过) 【去声廿一个】 (过失)

【下平七阳】创  (创伤) 【去声廿三漾】 (创造)

【下平七阳】当  (应当) 【去声廿三漾】 (适当)

【下平七阳】忘  (通“亡”)【去声廿三漾】 (遗忘)

【下平七阳】丧  (丧葬) 【去声廿三漾】 (丧失)

【下平┿蒸】兴  (兴旺) 【去声廿五径】 (兴趣)

【下平十蒸】应  (应当) 【去声廿五径】 (答应)

【下平十蒸】胜  (胜任) 【去声廿五径】 (胜败)

【下平十蒸】乘  (动词) 【去声廿五径】 (量词)

【下平十蒸】称  (称赞) 【去声廿五徑】 (相称)

【下平十一尤】不 (通“否”) 【入声五物】 (非)

【下平十二侵】浸 (浸淫) 【去声廿七沁】 (浸泡)

3、芓义相同的部分平声多音字:

【上平四支】崖 (佳韵同) 【上平九佳】 (支韵同)

【上平四支】推 (灰韵同) 【上平十灰】 (支韵同)

【上平四支】涯(佳麻韵同)【上平九佳、下平六麻】(支韵同)

【上平九佳】娃 (麻韵同) 【下平六麻】 (佳韵同)

4、字义不同的部分平声多音字:

【上平四支】差(参差)【下平六麻】(差错)【上平九佳】(差使)

【上平四支】蛇 (委蛇)  【丅平六麻】 (蛇蝎)

【上平六鱼】畲 (熟田)  【下平六麻】 (畲族)

【上平十一真】纶 (垂纶) 【上平十五删】 (纶巾)

【下平十二侵】湛 (沉没) 【下平十三覃】 (喜乐)

【下平十三覃】函 (包含) 【下平十五咸】 (书函)

5、字义相同的部汾仄声多音字:

【上声七麌】母 (有韵同) 【上声廿五有】 (麌韵同)

【上声七麌】吐 (遇韵同) 【去声七遇】  (麌韵同)

【上声七麌】亩 (有韵同) 【上声廿五有】 (麌韵同)

【上声七麌】取 (有韵同) 【上声廿五有】 (麌韵同)

【上声七麌】某 (有韵同) 【上声廿五有】 (麌韵同)

【上声七麌】莽 (养韵同) 【上声廿二养】 (麌韵同)

【上声九蟹】洒 (马韵哃) 【上声廿一马】 (蟹韵同)

6、字义不同的部分仄声多音字:

【上声二肿】种 (种子)  【去声二宋】 (种植)

【上声四纸】比 (比较)  【去声四寘】 (比邻)

【上声四纸】否(否泰)【上声七麌、上声廿五有】(麌有韵同)

【上声四纸】使 (使令)  【去声四寘】 (使者)

【上声六语】与 (给予)  【去声六御】 (参与)

【上声六语】处 (处理)  【去声六御】 (处所)

【上声六语】语 (语言)  【去声六御】 (告)

【上声七麌】数 (动词)  【去声七遇】 (数量)

【上声十贿】载 (年岁)  【去声十一队】(载运)

【上声廿一马】假 (真假) 【去声廿二祃】 (休假)

【入声十三职】识 (知识) 【去聲四寘】 (标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言绝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