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文字转换器词性和翻译

人民网广州6月16日电(杨杰利 粤考宣)2013年广东高考评卷工作已进行4天,预计26日公布高考成绩。今年试卷难度如何,考生答题情况怎么样?今天下午,记者从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得到了各科评卷组组长对今年广东高考各科试题的详细点评。

语文科:古文阅读翻译题得分好于往年  优秀作文比去年多

评卷组组长 陈少华(华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3年高考广东语文试卷,结构上与2012年相同,内容上切合考试说明指引的范围,题型的一些变化体现广东一贯坚持的“稳中有变”的积极态势和命题特点。试卷中几个鲜明特点,值得肯定。

一是继续强调、重视对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考查。2011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修订,明确定义语文为“语言文字应用的实践性、综合性”课程,广东高考语文试题的命制注意和这一课程改革方向相吻合。例如,第1小题、第4小题、第22小题等等,都凸显了“语言文字应用”的测试性质。

二是坚持语文学习重在运用的导向。如论述文阅读中的第15题,要求考生依据文章中的思想方法去解读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表现。这种将语文学习运用于生活的导向,对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三是试题的清晰度较以往更高。今年试题的几道阅读材料,篇幅适中、结构清楚、语言明白而内容并不肤浅,适合于阅读测量。绝大多数试题,问题集中,考点明确,表述也比较清楚,使考生易于把握答题的方向和要求。例如第10小题,古诗词鉴赏,提问角度集中在一点上,更有利于考生作答。

四是作文命题更切合“新材料作文”的特点。今年的作文题属于通常所说的新材料作文,以慈善捐助的小故事生成话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材料表述浅显易懂,不会造成阅读障碍,尽管考生对材料所讲的慈善捐助与接受问题不一定有普遍关注,但是大部分考生还是能形成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一些优秀考生还能就慈善的方法和本质进行深入探讨。这种就具体生活现象引出关注,生成话题,引出自己的述说的作文形式,是应该提倡的。

从评卷场评卷的情况看,古文阅读翻译题得分情况好于往年,但部分考生对文言文特殊结构把握不好,对原文理解不够准确。古诗词鉴赏题平均分也好于去年,考生对思想感情的理解好于对诗词艺术表现手法的理解。现代文考核,绝大多数考生都能较为准确地把握题意,归纳出考题所要求的考核要点,也能把握住玄思的方法,并结合原文的内容展开分析,但也存在着少数考生在对问题的分析中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概括归纳能力不强。

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大部分考生能把握材料,分层次回答问题,有概括及相关阐述,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未能理解题意,如不能读出“(马)不通人意”中明贬实褒的意思。实用类文本阅读题,考生基本能读懂文章,能把握“画家根据不同对象运用不同的画法”这个主旨。但是部分考生答案的组织思路不够清晰。有些考生不擅于将文中具体说明的内容进行概括提炼。

语言综合运用题,考查图表转换成文字的题目和寓言续写的题目,材料来自现实生活,考生并不陌生,题目要求为考生所了解。两题的得分情况也好于往年。但部分考生对图表转换成的文字概括不简洁,对寓言续写题的题意理解不透。

作文题,考生对材料普遍能理解与把握,能在“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选择议论文写作的考生居多,优秀作文比去年多。但也有将“帮助”和“回报”泛议化,离开“捐助”扯帮助;不少考生作文中心不够突出,结构欠严谨,语言欠流畅,文体意识还应加强。

建议中学作文训练要注意几点:一、吃透材料又不拘泥于材料,要在广阔性、深刻性上有所拓展、有所创造。二、加强分析说理能力的训练,加强说理上的合理拓展能力训练。三、加强想象能力训练。今年的材料比去年更具体,由读转写,可以对情境生成合理想象,写出相应的后续故事。不管写哪种文体,都希望文体多样与个性化写作真正结合起来,写出有创意的作文。

数学科:文理科立体几何题得分比去年提高 大题入手易高分难

评卷组组长 丁时进(华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今年的广东省高考数学试题延续了往年的试卷结构,解答题的考查内容与顺序与去年完全相同。整份试卷仍然重点考查高中数学主干内容,没有偏题怪题,比较切合广东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体现了整体保持稳定,立足考查基础的指导思想。考生也普遍觉得题型熟悉,内容常规。今年文科立体几何、数列解答题和压轴题都易于理科相应试题,文科试卷基础题分值比前两年进一步提高,很好地体现了“文理有别”的原则。

从评卷情况来看,文理科立体几何题的得分率比去年有所提高,最后三道大题很多考生都能找到切入点。但是平常之中不平淡,入手容易高分难。如理科数列解答题虽然一看题目似乎是“通性通法”,但很多考生的思维定势比较明显,不能做到精细的放缩估计;最后一题考查的是学生极为熟悉的利用导数判别单调性来求最值的问题,但一些理科考生不能两次构造辅助函数进行求导并分类讨论,而文科考生对于分类讨论显然还是一个弱项。三角函数属于基本题,但也有一些考生因为解答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被扣分。整体上预计文科平均分比去年会有提升,理科平均分估计与去年基本持平。

通过近两年高考数学试题命题趋势,反复提醒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高考复习中一味让学生进行高强度、大规模的应试训练只会培养学生的机械模仿能力,而试图通过难题、偏题和怪题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则更是南辕北辙。

英语科:语法填空满分多 介词形容词错误多

评卷组组长 周榕(华师范大学外文学院院长、教授)

2013年英语科高考试卷的命题思路延续了2007年以来的考核目标和思路,即坚持在篇章的层面上考查考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整卷难度适中、区分度良好,能较好地发挥其选拔性功能,特别是阅读材料从易到难,题项类型丰富,既有难度较低的信息识别题,又有较高层次的推断性问题和分析性问题,较全面地检测了考生的阅读能力。考题的素材情景真实,内容健康向上,语言准确地道。完形填空讨论了人和动物的数字辨认能力,文章趣味性很强。基础写作要求考生就移民火星的话题完成写作任务,话题具有时代感。读写任务要求讨论平凡工作的重要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教育价值。

试题较好的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也带来了较好的反应效度,考生多数都能正确审题,把握题项的要求。语法填空题考的是很基础的语言知识,多个词项是已确定的,难度较低,得满分的人较多。也因多数答案都是唯一的,使评卷误差和评卷速度得到较好把控。两个写作题在写作要求里给予考生的信息较充分,使考生不容易跑题,得分点较多。但由于句子间的逻辑连贯不易把握,得高分也不太容易。从考生答卷情况来看,对动词的变化形式掌握较好,多数考生都能给出动词的过去分词和现在分词,但对介词的用法和对形容词和副词的词性变化出错较多,这不仅在语法填空题上如此,在作文写作上这方面的错误也较突出,这表明中学英语教学在强调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加强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训练是不容忽视的。

(原标题:点评高考(语英数)卷:古文翻译得分高 英语介词形容词错误多)

本文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

【摘要】: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表达习惯和逻辑思维形式等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因此,英汉互译过程中,不能逐词逐句翻译,为了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和规律,在忠实原意的前提下,必须采用词性转换的策略,把一些英语词性作适当调整,如英文的名词、介词、形容词、副词可以转换为汉语中的动词;英文中的形容词、动词、副词、代词转换为汉语中的名词等,这样译文才能通顺自然。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将英文中的各类词汇转换为汉语中的动词、名词、形容词及副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3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关丽娜;[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栾晓虹;[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黄先进;[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陈书菁;[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孙净丽;;[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张国申,李世勇;[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李加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蓉;;[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吴颖;;[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吴玲娟;;[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王维波;;[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杨戈;任志起;;[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郑声滔;;[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郑琳;;[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李锡纯;;[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黄金德;;[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高军;;[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齐伟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杨雪莲;[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胡氏贞英;[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高少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郑燕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陈士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琳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何雯婷;[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陆子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沈纯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唐海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雷来富;[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乔娟;;[J];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金旭东;[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刘小芬;杨筱霞;;[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邹玉婷;;[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王晋华;张慧琴;;[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陈宝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韦忠生;;[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李冀宏;;[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崔颖;吕爱军;;[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齐俊丽;;[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伍梅红;;[A];'9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侯晓轩;[N];计算机世界;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订购知网充值卡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

一、汉语词语选用的审美追求有何特点?具体表现是什么? 【提示】 汉民族语言的对称、均衡的审美追求造成或强化了汉民族共同语的众多特点。 1.在语音层面上的特点 汉语运用对称、均衡的审美追求使得汉语在语音层面上形成了四个音节、两个音步的特点。原因有二: ①汉语词语以双音节为主要特征,双音节归并为一个音步已深深积淀于汉民族的社会心理。 ②四音节词语归并为两个音步,念起来顺口、节奏感强,显得对称、均衡,与人们世代传承的美学评价相符合。 2.在语汇层面上的特点 汉语言运用对称、均衡的审美追求使得汉语在语汇层面上形成了四字格的特点。 3.在词汇层面上的特点 汉语言运用对称、均衡的审美追求使得汉语在词汇层面上形成了反义词以音节对等为常态的特点。 ①因为反义词在语言实践中经常被用于排偶句中,也经常用来对举或对比。 ②汉语反义词在结构方式上以构词方式一致为常态。 ③汉语反义词在语体色彩上以语体色彩一致为常规。 4.在语法层面上的特点 汉语言运用对称、均衡的审美追求使得汉语在语法层面上形成了构成成分以语法结构、功能的对应为常规的特 压缩包中的资料: 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课件+教师用书+训练-落实提升):全册\千锤百炼铸新词.doc 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课件+教师用书+训练-落实提升):全册\千锤百炼铸新词.ppt 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课件+教师用书+训练-落实提升):全册\句子的“守法”与“变法”.doc 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课件+教师用书+训练-落实提升):全册\句子的“守法”与“变法”.ppt 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来自e网通极速客户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言文骂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