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供水设备安装报价改造有什么推荐的设备吗

江干区的静怡花苑,是杭州建成年代较早的高层住宅小区,因为供水设施老旧、落后,每月漏失的水量有4000多吨,每年白白流掉水费十多万元,真让人心疼。


今天上午,静怡花苑的居民迎来了一个好消息:小区要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了!记者了解到,这也是杭州市首个高层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项目。

老旧高层小区,由于建成年代早,供水管网、加压泵站等设施设备锈蚀破损严重,加上缺乏专业的管理和维护,不仅水质堪忧,而且管网漏水严重。同时,因为维护困难,夹层积水,造成底层住户墙体潮湿,内部装修发霉,居民苦不堪言。

记者从市水务集团了解到,在其供水范围内的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风景名胜区、经济开发区,类似静怡花苑这样的小区,建成时间在 2016年以前、未按市建委的相关技术标准导则进行过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的高层住宅小区有800余个,涉及居民47万余户。现在,只要这些小区符合改造条件并且居民愿意改造,将陆续纳入计划,对其进行二次供水设施改造。

5月1日,由市城管委、市住保房管局、市财政局、市卫计委、市建委、市物价局联合印发的《杭州市主城区高层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与管理实施意见》正式生效实施。

根据该意见,未来三年(即2018年至2020年)杭州市将按照“愿改尽改”的原则对符合改造条件的高层住宅小区进行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不含消防设施)。有改造意愿的小区由业主委员会(无业主委员会的,则由属地社区)征得所有住户的同意后,向各区实施部门提出改造申请。在2020年之前提出改造申请的小区,改造资金的90%由市、区两级进行补助,逾期将不再补助;改造资金的10%由小区业主承担,业主承担部分的资金可按相关规定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或小区经营性收入等渠道列支。主要改造内容为加压水泵水池、供水管道、计量水表、自控安防设施等。

高层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后,会带来哪些好处?听听市城管委工作人员介绍——

水质更安全,水压更稳定了。改造使用了更环保的供水管材,安装更先进的供水设备,居民供水水质更安全,供水水压更稳定。

管理更专业,维修更及时了。改造完成并委托供水企业实行专业化管理,设施设备的管理更到位,供水设施发生故障时,维修也更及时。

政策更优惠,缴费更便捷了。改造后实现“一户一表”,居民用水享受阶梯式水价政策,且直接向供水企业缴纳水费,减少中间环节,缴费方便快捷。

服务更延伸,矛盾化解了。改造后供水企业抄表到户,服务延伸至居民入户水表,小区内部公共部分漏水损失不再由居民分摊;并且,除水泵运行所产生的电费按原渠道收取外,设施设备日常维修养护、大修、更新等费用均由供水企业负责,避免了物业与业主之间因费用产生的矛盾纠纷。

继老小区加装电梯后,高层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是杭州的又一项惠民举措。

}

编者按:比起出厂水质,自来水、饮用水的“入户水质”“入口水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米……入口之水如何保证安全、清澈?一些地方在进行老旧小区管网改造,力求实现优质水“管水到表”;不少市民也纷纷“自力救济”,净水设备市场火爆。人民日报深阅读栏目今起推出系列报道,关注净水与节水中的新探索、新问题。

二次供水设施,是指居民住宅小区内的供水水箱、水池、管道、阀门、水泵、计量器具及其附属设施,是小区内直接通向居民住宅的供水设施,相当于自来水的“最后一公里”。上海的老旧住宅由于设施老化,“最后一公里”成了自来水“二次污染”的重灾区。为了让大家用上优质的自来水,去年起,上海启动了新一轮改造工程,对中心城区内老旧住宅老化的二次供水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人民日报深阅读栏目记者进行了走访。

2020年全面实现供水企业“管水到表”

走进厨房,端起白瓷碗,打开水龙头,接上自来水,“看,多清爽!”陈崇义指着水下纯白的碗底开心得不得了,“要是没有二次供水改造,哪会有这么清爽的水啊!”年逾古稀的陈崇义是上海运四小区居民,最近,运四小区刚刚完成二次供水设施改造。

运四小区共有20幢多层住宅,1172户住户,建筑面积近6.3万平方米。小区建成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当时采用的二次供水设施标准较低,自来水管是镀锌钢管,俗称“白铁管”,使用寿命通常只有七八年。但建成20多年,水管一直还在使用。

这次改造时,有旧水管取出,横截面内壁“长”了不少锈垢,10厘米的直径“缩”成了7厘米。“我住4楼,晚上高峰时,水流实在太小,热水器都跳不起来。”陈崇义回忆说,6楼的居民无奈之下自己装了个增压泵。

“不方便还不是最重要的,水质才令人担心呢。”陈老先生说,自来水放出来都是黄的,夏天穿白色汗衫,洗一次黄一次。喝更是根本不敢,只得买桶装水。

去年夏天,小区结合“平改坡”,进行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包括3座生活水泵房即6台泵、56只屋顶水箱和所有楼内立管等。“白铁管”都换成了高密度聚乙烯水管,不会锈蚀,使用寿命长达50年。如今,居民家里水龙头打开,水哗哗地流,热水器从不“罢工”。

据了解,此次改造过程中,供水企业提前介入,包括改造方案制定到过程监管、竣工验收等环节。已改造的二次供水设施,供水企业将全部接管,对改造范围外的住宅小区,将分类分批接管。到2020年,上海将全面实现供水企业“管水到表”。

经“二次征询”,居民有意愿才进行改造

据统计,上海市仅中心城区需要进行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的居民住宅建筑面积约为2亿平方米,屋顶水箱约11.4万只,地下水池8700个,水泵2.6万台(套),用户水表394万只。2007年,上海启动了一轮改造,到2010年世博会前,共完成了6000万平方米的改造。2014年,上海启动新一轮改造,范围锁定余下的1.4亿平方米老旧住宅。“每年平均安排2000万平方米左右的改造量,到2020年基本完成中心城区的改造任务。”上海市二次供水办副主任殷荣强表示,“改造的目的就是让居民家的自来水与出厂的优质水一样。”

然而,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操作中可能对居民的生活产生短时间的局部影响。

这一轮改造工作实行了“二次征询”制度。先是征询“要不要做”,2/3以上居民同意之后,再征询“怎么做”,同样2/3居民同意相关改造方案后,再进入实质性操作。

“运四小区第一次征询时,居民同意率超过了90%。”居委会主任徐素金说道,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居民呼吁了多年,“当然要做喽。”

“操作中也会遇到居民有不同意见。”殷荣强说,如对“水表外移”就有不同看法。

从底楼101室至顶楼601室,供水立管是一根,每户进口处装置水表。因水管锈蚀严重,必须更换,但敲掉再装,对已装修房屋的影响很大,为此,施工部门给出了两个方案:除“原位更换”外,可以选择“弃旧换新”,即将旧水管封闭弃用,在楼道的房屋外墙安装新供水立管,再接管入室,水表自然也外移至新立管上。新方案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受到了大多数居民的认可与好评。不过,仍有极少部分居民希望“原位更换”。“这时我们会做些工作,让他们协商一个统一的更换方案。”殷荣强说,从底楼到顶楼同一室号的,要么全部水表外移,要么全部原位更换,避免新、旧立管同时存在、同时供水的情况,因为年久失修的旧管继续使用,不仅居民水质难以改善,甚至会危及他人财产安全。

“我们这次修订完善了各项改造标准与规范,不仅要符合安全、卫生、节能、环保的原则,还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殷荣强表示。

改造有补贴,一户人家最多出两三百元

这次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不仅以新换旧,并且增加了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如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板材进行水箱内衬等,费用可观,钱从何来?

“除少量商品房由房屋专项维修资金支出外,对老旧小区,政府均有资金补贴,且力度加大。”殷荣强说。据测算,改造共需资金约42亿元,分7年投入,年均约6亿元。按“市区两级补贴、居民适当补充”的原则,上海市政府对所有市属供水企业供水范围内的非商品房进行补贴,市补贴合计为7.72亿元,年均约1.1亿元。同时,上海市城投总公司承担水表改造中表具、表箱的材料费用约1.96亿元,其余经费由房屋专项维修资金及区财政解决,年均4.62亿元。

“我们算过,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平均每平方米费用约30元,维修资金不够的话,居民最多每平方米出三四元,老房子面积不大,一户人家最多也就两三百元。”殷荣强说,这样的费用居民完全能够承受。

运四小区这次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与“平改坡”相结合,“我们总共每平方米出了5元。太值得了!”陈崇义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次供水设备安装报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