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CO2氮气电化学还原原实验,需要用到旋转圆盘电极,请问工作电极旋转的同时,如何保持电解池的气密性?

当前位置:
&氧还原(ORR)电化学测试一定要用旋转圆盘电极吗?
氧还原(ORR)电化学测试一定要用旋转圆盘电极吗?
作者 husterenergy
如题,氧还原(ORR)电化学测试一定要用旋转圆盘电极吗?不用的话会怎么样?比如到了极限电流后会因为没氧了致使电流密度减小吗?
24小时热帖
下载小木虫APP
与700万科研达人随时交流请在APP上操作
打开万方数据APP,点击右上角"扫一扫",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您登录的个人账号与机构账号绑定,绑定后您可在APP上享有机构权限,如需更换机构账号,可到个人中心解绑。
检索详情页
{"words":"$head_words:Li\\-O2电池+$head_words:氧电极+$head_words:冠醚+$head_words:软硬酸碱理论","themeword":"$head_words","params":"$title:12\\-冠\\-4对非质子Li\\-O2电池氧电极的影响"}
&&&12-冠-4对非质子Li-O2电池氧电极的影响
12-冠-4对非质子Li-O2电池氧电极的影响
Influence of 12-Crown-4 on Oxygen Electrode of Aprotic Li-O2 Battery
Li-O2电池放电产物Li2O2由于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差,会堵塞气体通道,这是Li-O2电池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在本工作中,我们选择12-冠-4做为添加剂捕获Li*,来研究其对氧电极放电产物溶解性的影响,并采用了多种电化学表征方法,包括循环伏安法和旋转圆盘电极等.结果显示,仅仅添加5%的12-冠-4就能明显提高氧还原产物O2的稳定性,并减少固体Li2O2的生成.结合软硬酸碱和第一性原理计算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摘要: Li-O2电池放电产物Li2O2由于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差,会堵塞气体通道,这是Li-O2电池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在本工作中,我们选择12-冠-4做为添加剂捕获Li*,来研究其对氧电极放电产物溶解性的影响,并采用了多种电化学表征方法,包括循环伏安法和旋转圆盘电极等.结果显示,仅仅添加5%的12-冠-4就能明显提高氧还原产物O2的稳定性,并减少固体Li2O2的...&&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请输入添加的标签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实名学术社交
个性化订阅推荐
快速查看收藏过的文献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银在玻碳旋转圆盘电极表面的化学镀分离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线性扫描伏安法,一定要在旋转圆盘上做吗? - 知乎知乎 - 有问题上知乎3被浏览67分享邀请回答赞同 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电化学方法研究FeTiO_3溶出液中铁离子的还原行为--《东北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电化学方法研究FeTiO_3溶出液中铁离子的还原行为
【摘要】: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钛资源概况,钛矿床类型以及钛铁矿的富集方法,了解了目前钛铁矿的分布情况和处理方法。近年来碱法处理钛铁矿作为一种节约能源的清洁工艺脱颖而出。
我国攀西地区的钛资源丰富,是我国钛资源的主要来源。为了更好地综合利用攀西地区的钛铁矿,本文合成钛铁矿FeTiO3作为研究对象,将FeTiO3和NaOH在600℃下进行碱熔融反应,经水洗再经过硫酸的酸浸处理,得到稳定的溶出液,溶出液的主要成分为Fe2(SO4)3和TiOSO4。为了有效实现铁和钛分离,需要把溶出液中的Fe(Ⅲ)还原成Fe(Ⅱ),然后再调节pH值使铁离子以Fe(OH)2形式沉淀出来,除铁的硫酸氧钛溶液经浓缩,煅烧制得到造金红石。为了把溶出液中Fe(Ⅲ)优先还原为Fe(Ⅱ),本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FeTiO3溶出液中Fe(Ⅲ)的还原行为,为进一步实现铁和钛的分离打下理论基础。
本论文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谱分别研究了温度、FeTiO3溶出液浓度、Fe(Ⅲ)浓度、酸浸过程中硫酸浓度对FeTiO3溶出液中的Fe(Ⅲ)/Fe(Ⅱ)与Ti(Ⅳ)/Ti(Ⅲ)电化学还原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FeTiO3溶出液中,随着温度升高、FeTiO3溶出液浓度升高、Fe(Ⅲ)浓度下降、硫酸浓度降低,Fe(Ⅲ)与Ti(Ⅳ)/Ti(Ⅲ)的还原峰电位差值逐渐增大,有利于Fe(Ⅲ)/Fe(Ⅱ)的优先还原;Fe(Ⅲ)/Fe(Ⅱ)还原反应的电化学极化阻抗随着温度升高、硫酸浓度下降而变小,相应的Fe(Ⅲ)/Fe(Ⅱ)的还原反应速度增加。这表明,可以用电化学方法把FeTiO3溶出液中的Fe(Ⅲ)优先还原成Fe(Ⅱ),从而通过调节pH值实现铁和钛的最终分离。分析表明,Fe(Ⅲ)/Fe(Ⅱ)在FeTiO3溶出液中的还原反应是电化学反应和扩散同时控制的准可逆反应。本实验用旋转圆盘电极实验得到了FeTiO3溶出液中Fe(Ⅲ)的扩散系数为2.5×10-7cm2·s-1。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TF82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段成龙;[J];四川有色金属;2000年02期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2012年01期
王浩,赵文宽,方佑龄,王润帮,李莉;[J];催化学报;1999年03期
代文彪;;[J];材料保护;2007年07期
胡克俊;锡淦;姚娟;席歆;;[J];世界有色金属;2007年05期
徐刚,刘松利;[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吕继勋,刘永勤,卢燕平,孟惠民;[J];电镀与涂饰;1994年01期
龚荣洲,於崇文,岑况;[J];地学前缘;2000年01期
温旺光;[J];广东有色金属学报;2000年01期
邓国珠,王向东,车小奎;[J];钢铁钒钛;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丽君;李亮;陈六限;李兴华;刘知路;;[J];四川有色金属;2011年01期
张冬清;李运刚;张颖异;;[J];四川有色金属;2011年02期
赵国燕;郭金福;卢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李凌杰;于生海;雷惊雷;何建新;王敬丰;潘复生;;[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06期
徐正彬;贾梦秋;;[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2期
李晶;黄丽;;[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张新生;王洁欣;乐园;陈建峰;;[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姜应律,吴荫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涂运骅,高瑾,李久青,张薇;[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陈旭;杜翠薇;李晓刚;梁平;鲁新如;;[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志明;文丽娟;;[A];中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刘洋洋;高志明;王震;;[A];中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周荣富;帅定新;郑会军;张学通;;[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陶长元;薛红涛;刘作华;杜军;范兴;刘仁龙;;[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康嘉杰;徐滨士;王海斗;王成彪;;[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唐俊文;邵亚薇;张涛;孟国哲;王福会;;[A];高性能防腐蚀涂装及表面保护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第16届全国表面保护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雍兴跃;侯纯扬;武杰;张正;李栋梁;汪磊;李斌;;[A];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高志明;林峰;宋诗哲;;[A];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胡艳琴;王运福;宋玉哲;韩根亮;李工农;刘国汉;;[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吴翔;周贞;简家文;;[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常雪婷;[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王洪芬;[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王爱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刘春侠;[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刘秉国;[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张启波;[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高利坤;[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蒋雪松;[D];浙江大学;2008年
黄君冉;[D];浙江大学;2010年
王鹤峰;[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庞宇;[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徐珊;[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李新义;[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梁静;[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李亚东;[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任振伟;[D];郑州大学;2010年
张颖君;[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丛园;[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李瑞;[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徐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段成龙;[J];四川有色金属;2000年02期
钟国利,廖晓东;[J];安徽化工;2001年04期
郭宇峰;吕亚男;姜涛;邱冠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Mohammad ZEsmaeil JMirsaleh MMohammad Taghi SMohammad 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2010年03期
黄宗泽,顾文兵;[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张效延;[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张如柏,余文照;[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屠振密,张景双,杨哲龙;[J];材料保护;2001年08期
张景双,安茂忠,杨哲龙,屠振密;[J];材料保护;1999年07期
;[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200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功军;[D];湘潭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申晓毅;邵鸿媚;王佳东;翟玉春;;[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2013年11期
邓寅生;张新;赵福玲;;[J];能源环境保护;2006年05期
蔡忆宁;;[J];江苏科技信息;2001年09期
唐辉;张晓春;施卫省;王亚明;戈振扬;;[J];分析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王龙章,甘国耀,刘孟端;[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1年06期
管彩莲,杨艳;[J];轻金属;2003年11期
潘金城;[J];广东职业病防治;1980年03期
龙旭,刘孟端;[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刘伟;;[J];能源环境保护;2012年01期
刘伟;;[J];能源环境保护;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杰;刘瑞斌;陈登福;;[A];中国颗粒学会2004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文集[C];2004年
陈登福;杨剑;林杰;刘瑞斌;刘清才;温良英;;[A];200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海域;[D];东北大学;2013年
林斌斌;[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utolab电化学工作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