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糖尿病孕妇血糖应该控制在多少少以内才可以拔牙A.4

糖尿病人拔牙一定注意这四点,现在知道还不晚
据了解,继糖尿病足、皮肤病变、眼部病变、肾病、神经病变后,口腔疾病已经被定为糖尿病第六大并发症。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是不能忽视的大事,稍不注意血糖,口腔就会出现问题。尤其是拔牙,对普通人来说没什么,但是糖尿病患者如果不提前将血糖控制好,则会引发严重后果。
拔牙先控制好血糖
糖尿病患者多存在凝血功能低下,抗感染力差,又常合并许多慢性并发症,如轻易拔牙可能导致出血不止,感染加重或扩散,甚至引起败血症,使并发症加重,导致病情恶化。糖尿病患者在拔牙手术前要控制好血糖,血糖最好控制在8.88mmol/L以下为宜。未控制而严重的糖尿病,应暂缓拔牙。糖尿病接受胰岛素治疗者,拔牙最好在早餐后1-2小时进行,此时药物作用最佳。同时,由于糖尿病患者抗感染能力较差,易出现拔牙后愈合时间延长,拔牙后发生疼痛及炎症等,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拔牙前后应避免发生术后感染及干槽症。
空腹的时候切勿拔牙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空腹拔牙可能会导致昏迷。拔牙前,要保证早餐能提供足够的热量,以避免局麻时出现低血糖昏迷。同时,还要注意减少拔牙前体力消耗,缩短拔牙时间,减少拔牙治疗对组织的创伤以及良好的镇痛。为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必要时可在拔牙治疗前给予镇静剂。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最好在拔牙手术前与内科医师会诊或在场,防止发生意外。医生和家人还要向病人耐心解释做好拔牙前的准备,争取病人的配合,消除病人恐惧、紧张情绪。
血糖高损害牙周
牙周感染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口腔问题,糖尿病患者由于全身免疫功能降低。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牙周感染的风险要比一般人高2~3倍。感染不仅会导致牙龈出血、口腔异味等不适,严重者还可能会导致牙周脓肿,甚至牙齿松动。专家建议,控制好血糖是预防和治疗牙周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病人需定期检查口腔,避免感染
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除积极控制糖尿病外,还应定期进行牙科检查及口腔护理,清除牙垢和牙石,保持口腔局部的清洁减少感染。糖尿病患者要提高自我口腔保健意识和能力,合理控制饮食,坚持适当的身体锻炼,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健康及全身健康。患者在平时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并严格控制血糖。
糖尿病并发症是患者最害怕也是最头疼的事情,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并发症的一贯宗旨,控制血糖的任务义不容辞,需要患者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视糖尿病以及并发症,稳定病情。更多关于糖尿病并发症预防、治疗的内容,添加流小健(微信liujiankeji01),有专业医生为您答疑解惑。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糖尿病吃饭有顺序:喝汤蔬菜米饭再吃肉糖尿病吃饭有顺序:喝汤蔬菜米饭再吃肉山西日报新媒体百家号转载自百家号作者:女性健康美丽关爱中心很多人得了糖尿病之后都把目光放在了能吃或不能吃的食物上面,其实除去选择合适的食物,将食物做合理的搭配和加工外,还要注意正确的进餐顺序,即先喝些汤润滑一下胃肠,然后进食混合性食物,保持先吃蔬菜,然后吃饭等主食,最后再吃肉的顺序。不过,也要根据自己的血糖情况、胃肠功能状况而定,比如在餐前做过较长时间运动,血糖已在5mmol/L的偏低状态,就应先吃高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以利于血糖快速上升,防止低血糖发生。而当你的餐前血糖在8mmol/L时,除应调整服药或注射胰岛素与进餐的时间间隔为40~60分钟(根据血糖而定)外,还要将碳水化合物适当推后摄入。糖尿病人吃什么好有些人对推荐的辅助降血糖食物存在争议,在这边重申一下,对于糖友来说,饮食要做到控制总量、均衡营养,推荐的食物不代表可以一次吃很多,或者只吃这一种,这都是片面的理解。它只代表含有的某些元素可以辅助控制血糖,在合适量的情况下,可以经常吃。毕竟不谈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最重要的是对量的把握。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日常饮食和正常普通人一样即可,但要注意以下几点。糖尿病饮食需要注意的三大原则:1、糖尿病人的饮食禁忌高糖食物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甜饮料、果酱、冰淇淋、甜饼干、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能使血糖快速升高的食品都是糖尿病人的饮食禁忌。2、 忌油腻食物,糖尿病患者应特别注意,尽量不食用或少食用,防止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3、忌烟、酒以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饮食治疗日常注意:1、适当控制主食量在一般情况下,休息的病人每天吃主食250—300克;轻体力劳动者每天350—400克;重体力劳动者每天450—550克。2、 控制饮食绝不是意味着尽量少吃,因为长期饥饿,热量不足可导致机体自身消耗,不仅会出现消瘦、抵抗力减弱,而且可加重糖尿病。3、 糖尿病人每天进餐的时间,数量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4、 食物宜粗不宜精5、严格限制蔗糖及甜食。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山西日报新媒体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传播山西新闻 展示山西形象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得了糖尿病能活几年 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有哪些
来源:网络分享
一、糖尿病病人能够活多久呢
  1、意见建议: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它的危害在于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首先,眼睛会发生视网膜病变,会双目失明,所以定期要做眼底检查。第二是肾脏,糖尿病引起的肾小球的病变,肾脏有了病变身体里很多废物就无法排出,所以就有尿毒症。第三神经病变,手脚麻木、腹泻、便秘,年轻病人阳痿等,会影响心脏的跳动、胃肠的功能、感觉运动,这些都受神经系统的控制。神经病变治疗起来比较困难,可以说没有特效药,所以只有病人注意血糖的控制,血糖、血压控制得好,这些神经病变就比较少。现在在神经病变上用的药都是辅助的。第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病人容易发生脑血栓、脑梗塞。给糖尿病病人抽血做化验发现,糖尿病人血抽出来很快就会凝住。下肢血管病变,脚冷,这样的病人又有神经病变,感觉不敏感、迟钝,双脚烫得起泡也不感觉疼。糖尿病病人脚上的疱几个月都好不了,有的烂到骨头都感觉不疼,因为感受神经损害了使得他没有感觉。除了控制血糖外,少喝一点酒可以,但是酒精的度数不能高,抽烟绝对不能。防治并发症的发生,主要是将血压、血糖、血脂长期稳定控制在比较好的状态下,不抽烟、不喝酒、低盐、低脂饮食、定期到医院检查,调整治疗。只要能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有效地杜绝并发症,就不会影响寿命的。  2、得了糖尿病的人,如果控制的好的话,也和正常人一样的,也可以长寿的,这个不要担心的。只要控制好血糖,避免并发症,就能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平时注意少食含淀粉高的食物,像土豆、藕等,少食坚果类的食物像花生、瓜子、开心果等,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尽量使空腹血糖小于6.0,餐后2小时小于8.0。  3、很明显你缺乏相应的医学常识,现在的医疗技术还是比较先进的,糖尿病活上几十年的比比皆是。而你目前的状态看,很明显是存在焦虑的心理问题,这样对血糖的平稳控制是十分不利的。如果你查指血,空腹血糖5.8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8.5左右,作为糖尿病人来说,这个血糖属于控制的比较好的。是不需要担心的,不能追求把血糖降到绝对正常,这样反而容易出现低血糖的问题,反而对身体不利。
二、糖尿病患者都有哪些症状体征呢
  糖尿病的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与代谢紊乱有关的表现,尤其是与高血糖有关的“三多一少”,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常不十分明显或仅有部分表现,另一大类是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的表现。  1.多尿  是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ml,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2.多饮  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  3.多食  多食的机制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倾向是葡萄糖利用率(进出组织细胞前后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降低所致,正常人空腹时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缩小,刺激摄食中枢,产生饥饿感,摄食后血糖升高,动静脉血中浓度差加大(大于0.829mmoL/L),摄食中枢受抑制,饱腹中枢兴奋,摄食要求消失,然而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或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虽然血糖处于高水平,但动静脉血中葡萄糖的浓度差很小,组织细胞实际上处于“饥饿状态”,从而刺激摄食中枢,引起饥饿,多食,另外,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大量葡萄糖从尿中排泄,因此机体实际上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亦引起食欲亢进。  4.体重下降  糖尿病患者尽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呈负氮平衡,体重逐渐下降,乃至出现消瘦,一旦糖尿病经合理的治疗,获得良好控制后,体重下降可控制,甚至有所回升,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重持续下降或明显消瘦,提示可能代谢控制不佳或合并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5.乏力  在糖尿病患者中亦是常见的,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地释放出能量,同时组织失水,电解质失衡及负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6.视力下降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诊时,主诉视力下降或模糊,这主要可能与高血糖导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体屈光度变化所致,早期一般多属功能性改变,一旦血糖获得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三、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典型症状: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  2.不典型症状: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症状不典型,仅有头昏、乏力等,甚至无症状。有的发病早期或糖尿病发病前阶段,可出现午餐或晚餐前低血糖症状。  3.急性并发症的表现:在应激等情况下病情加重。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多尿加重,头晕、嗜睡、视物模糊、呼吸困难、昏迷等。  4.慢性并发症的主要表现:  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无视力下降以及下降的程度和时间;是否检查过眼底或眼底荧光造影;是否接受过视网膜光凝治疗。  ②糖尿病性肾病:有无浮肿,尿中泡沫增多或者蛋白尿。  ③糖尿病神经病变:四肢皮肤感觉异常,麻木、针刺、蚁走感。足底踩棉花感,腹泻和便秘交替,尿潴留,半身出汗或时有大汗,性功能障碍。  ④反复的感染:例如反复的皮肤感染,如疖、痈,经久不愈的小腿和足部溃疡。反复发生的泌尿系感染,发展迅速的肺结核。女性外阴瘙痒。  ⑤糖尿病足
四、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注意哪些
  饮食治疗  各种类型糖尿病基础治疗的首要措施。饮食治疗的原则是:控制总热量和体重。减少食物中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食物纤维含量,使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所占比例合理。控制膳食总能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分配各种营养物质。维持合理体重,超重/肥胖患者减少体重的目标是在3-6个月期间体重减轻5%-10%。消瘦患者应通过均衡的营养计划恢复并长期维持理想体重。  ①脂肪:膳食中脂肪所提供的能量不超过总能量的30%,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0%。食物中胆固醇摄入量&300mg/日。  ②碳水化合物: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0%。食物中应富含膳食纤维。  ③蛋白质:肾功能正常者,推荐蛋白质的摄入量占总能量的10%-15%,有显性蛋白尿的患者蛋白摄入量&0.8g/
kg体重/日;从GFR下降起,即应实施低蛋白饮食&0.6g/ kg体重/日,并同时补充复方a-酮酸制剂。  ④饮酒: 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每日不超过1-2份标准量(一份标准量为:啤酒350ml,红酒150ml或低度白酒45ml,各约含酒精15g)  ⑤食盐: 食盐摄入量限制在每天6g以内,高血压患者更应严格限制摄入量。  饮食指导  一般主张每日膳食中的蛋白质,按照0.6-0.8克/公斤标准体重给予,还要在限量范围内提高优质蛋白的比例。处于糖尿病肾病第3、4期的患者,在坚持糖尿病营养治疗其他原则的同时,掌握好每日蛋白质摄入的质和量。  糖尿病肾病患者没有给自己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那么一旦肾功能发生障碍,轻则血压上升,周身乏力;重则肾功能障碍,浮肿,男性出现阳萎,睾丸萎缩等;重则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甚至有可能被夺去生命  糖尿病患者要少吃的食物  1、少吃水果  水果中含有较多的果糖和葡萄糖,而且能被机体迅速吸收,引起血糖增高。因此,重症糖尿病病人,不宜吃过多的水果。  2、不能饮酒  酒类每克中含14.64千焦(3.5千卡)热量,为高热量食物,有消耗体内热量的作用。过量的酒类可以发生高脂血症或造成代谢紊乱,使肝脏负担加重。糖尿病病人在饮酒时,进食一些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血糖即可升高,使糖尿病失去控制。常饮酒而不吃食物,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使血中葡萄(葡萄食品)糖量减少,出现低血糖(血糖食品)症状。因此,重症糖尿病合并肝胆疾病者,尤其是正在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物的患者,要严禁饮酒。  3、少吃高糖多盐食物  对于糖尿病的认识,医生们通常是把限制饮食,特别是限制进食含糖高的食品,作为重要的防治方法来指导患者。但是,对限制盐的摄入量则很少引起注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过多的盐,具有增强淀粉酶活性而促进淀粉消化(消化食品),和促进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的作用,可引起血糖浓度增高而加重病情。因此,糖尿病病人也不宜多吃盐。
发布养生资讯客户端下载
发送验证码
未注册的用户手机验证后自动登录
30天内免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
绑定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举报举报原因:广告营销地域攻击色情低俗人身攻击诈骗骚扰谣言反动其他取消 提交
&&&&&正文糖尿病患者要想吃好、喝好、血糖好,这8个饮食技巧不能少 17:00
主食是升高血糖的主要因素, 所以,一定要控制量,每顿不要超过100克。如果肉、酒摄入较 多,应适当减少主食量。能吃玉米馒头、窝头更好,升糖慢,也可以吃点素馅饺子(10个以内) 或包子(1~2个),升糖指数也比较低,不要喝粥、疙瘩汤等, 升糖比较快。蛋炒饭、石锅拌饭是蛋、蔬菜的混合食物,充分搅拌后,蔬菜及其中的蛋白质食物可以延缓米饭的升糖作用,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但一般蛋炒饭油比较大,最好嘱咐服务员,炒饭的时候,一定少放油。5. 点道凉拌菜或蘸酱菜增加一些凉拌菜的摄入,如西兰花、蘑菇、洋葱、芹菜、木耳等,不妨强调后厨用调料凉拌, 不烹饪,也就减少了油的摄入。也可点一些蘸酱菜,也有助于减少油的摄入。6.少吃坚果类菜肴坚果富含油脂,容易导致能量增加,升高血糖。因此,糖友应尽量少吃腰果、花生米等。确实喜欢吃,就要减少其他肉类摄入,或者吃25~30克坚果,就要少吃半碗主食,以减少总能量摄入,避免血糖升高。7. 饭后喝醋,有助降糖醋可以延缓胃排空,抑制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血糖。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吃了大鱼大肉之 后,喝1~2勺醋,能显著降低血糖。所以,建议糖友酒足饭饱后 喝1~2勺低糖醋,对于降低餐后血糖有一定的帮助。8. 饭后运动,降低血糖如果您吃得比较多,一定要增加运动量,如饭后 30~60分钟锻炼1小时,对于避免血糖升高有显著作用。
来源:神奇趣闻
来源:来看美食了
来源:曲江安仁医院
来源:51养生网
来源:情感的菜鸟
来源:美食圈
来源:健身李教练
来源:李萌萌
来源:神奇趣闻
来源:益嘉美食生活家
来源:美食天下做饭食谱家常菜做法大全
来源:雷小厨
来源:美食这点事
来源:刘颖医师
来源:鹏尚阁食疗
来源:健康美食
来源:如太阳一般闪耀
来源:挪红
来源:养生漫谈
来源:51养生网
来源:炎炎妈妈说美食
来源:家庭医生杂志
来源:39健康网
来源:美食60秒
来源:泡泡的美味生活测血糖的几个常见误区
张杭,解放军306医院,干部病房
品牌质量管理办公室 左天宇 编辑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监测血糖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了,要知道,正确的监测能有效控制疾病。但监测血糖并非那么简单,常见有以下4个误区。
血糖的监测很随便
这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指的是患者在监测高血糖的时候处于比较随性的状态,想起来的时候就测一下,想什么时候测就什么时候测,这样的做法很不好。事实上,从专业角度出发,比如说你刚刚被检测出患上了糖尿病,一定要注意,在三餐前后、睡前进行有效的监测,一天7次,这样能够正确了解血糖的波动情况。
擅自停药擅自停止血糖监测
现在有很多人老是觉得自己久病成医,自己监测了血糖已经这么久时间了,对于高血糖监测后应该怎么做也了如指掌,饮食方面也没什么问题,血糖应该不会太高,所以不请教医生擅自停药,擅自停止检测血糖。这种做法显然是非常错误的,但在糖尿病门诊却经常遇到。
根据几个血糖数值就能调整药物
我们知道糖尿病并不是可以短期内治愈的简单的疾病,千万不要以为每天认真监测,然后给医生很多数据,就OK了。不要指望医生根据几组血糖检测值就给你拟定一个科学的方案。毕竟,降低血糖的方案设计必须针对24小时内各种血糖异常情况来确定,不能由随便几个数字就能敲定的。
血糖检测每天要做4~7次是个定律
这样的认知也不对。其实血糖监测的次数也会因为糖尿病患者他们的患病严重程度来进行调整,如果刚被检测出患有糖尿病,那么一天要检测7次左右,如果病情已经得到比较好的控制,一天4次也就差不多了。
如何做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注意有哪些?
测空腹血糖的前一天不要过分节食甚至不吃晚餐,虽然空腹时间超过12小时可能使测定的血糖值低一些,但并不能反映真实的空腹血糖水平。
禁食时间内尽量不要大量喝水,如口渴可少量饮用白开水,但不可多饮。喝水过多可使血液稀释而干扰血糖的检测结果。
糖尿病患者检查空腹血糖前晚降糖药须照常服用,检查当日须在抽血后服药。
测空腹血糖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激动、过于剧烈的活动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血糖升高。
当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升高时,需鉴别以下情况,并采取不同处理措施:血糖未控制好,整个夜间均处于高血糖状态;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基础上,凌晨4~5点钟由于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导致血糖上升。
若测定空腹血糖有困难,可选择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因糖化血红蛋白不受时间、进食、活动和情绪等因素影响,可避免饥饿影响糖尿病筛查和检测结果,并能反映近3个月血糖平均水平。
空腹血糖是衡量胰岛功能的重要指标,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之一。空腹血糖还可反映糖尿病患者前晚所用药物对整个夜间乃至清晨血糖的控制情况。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人牙齿松动严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