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99是韩国签证什么签证

排第一的回答是移民中介。我就想补充一下。&br&&br&&br&我在多伦多生活多年,美国SP500的公司工作多年,现在自己创业,在加拿大一直是专业的工作。我当初来加拿大是技术移民身份,也许,回答的相对客观一点。而且 我是申请魁北克,会法语的&br&&br&&br&&br&先不说福利,看看纳税。家庭收入十万(这里说的都是加币,不是capital gains),在安省就是25.2%的税收,年收入20万。税率变为35.59%。50万就到了46.29%。这边都是个人报税,税务局查漏税非常严格,逃税后果很严重。&br&&br&房产税,2015年多伦多是0.7056037%。比美国低一点。现在多伦多市house的均价是128万 (不是大多地区)。 地大的房子,前后院漂亮,除非你喜欢干,又有时间。不然,就请人吧,夏天除草,秋天收落叶,冬天铲雪。专门请人养护草坪,游泳池用不了几天,请人打理几个月也要4000多。养花还要请园艺。管道坏了,请水管工。&br&&br&消费税:13% 比美国高很多&br&&br&土地转让税等等, 我就不说了,我自己买房的时候交了很多,心里还有点不爽。还有昂贵的人工费用和养房费用。&br&&br&总之,在加拿大赚钱不容易,交税很多。&br&&br&关于福利,希望来加拿大的人不要奢望太多。&br&&br&牛奶金,计算复杂。我就举个例子。&br&家庭收入10万,孩子小于6岁。每个月235。&br&收入18万,每个月22。再往上就没了。&br&&br&看病免费,家庭医生是免费能看什么?有点问题,做个检查还要排队等很久。专家门诊还得回国&br&&br&可能就生孩子休产假比国内好。 拿个EI可以。不过,我没拿过,也没多少钱。&br&&br&小孩上学,教育的费用很大比例来自于property tax。公立免费不太清楚从几岁。&br&&br&私立除了学费每年的赞助费非常高。10万以上都不多。一般家庭别考虑了。硬件条件不如国内的国际学校。
排第一的回答是移民中介。我就想补充一下。 我在多伦多生活多年,美国SP500的公司工作多年,现在自己创业,在加拿大一直是专业的工作。我当初来加拿大是技术移民身份,也许,回答的相对客观一点。而且 我是申请魁北克,会法语的 先不说福利,看看纳税。家庭…
我想在这里跟朋友分享一下个人的一些经验,也是你们私信问我比较多的问题,就是加拿大的福利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不能保证我说的很全面,谨以个人经验来谈,当然这里包括LGBT群体的一部分内容,如有不适可以关掉。谢谢!&br&1、关于医疗方面&br&A、首先没来过加拿大的人都会听说加拿大的医疗是免费的说法。其实说对也对,不对也不对。跟我七喜的经验,就安大略省来讲,如果你是加拿大的公民或者永久居民,可以申请安大略省的健康卡就是传说中的绿色的health card。张下面的样子↓&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2891fee4a4b5d7a0a23dd9b7c23268cd_b.jpg&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通常新的移民登陆安省三个月以后可以申请。拿到这张卡就意味着你只要住医院一切都不需要花钱。是的就是一切都不需要花钱包括你的营养餐!七喜的驾校教练得过一次子宫肌瘤,切除住院分文没花。生孩子,心脏病、癌症、骨折了这类的当然也是不用花钱的。另外拿着这张卡去clinic就是传说中的诊所看病也是不需要花钱的。&br&B、我这里讲是去诊所看病和住院不花钱,但是药费需要你自己来掏钱买。是的,加拿大是不能随便买处方药的,需要医生给你开单子。你拿着单子去药房买药。为什么呢?因为加拿大医药是分开的!这点和天朝完全不同,为什么天朝不分开你们懂得! (住医院的情况下药费是不花钱的)OK 那么问题来了 我去药房买药花钱怎么办?你有两种情况出现了:一是如果你是有正事工作的人单位都会给你买医疗保险,医疗保险会cover住你所有的药费。二如果你没有工作,或者你的工资不足以支付你的药费的情况下你可以申请安省的医疗辅助项目,然后政府cover你的药费。其实绕来绕去你还是没花药费!&br&2、关于教育问题&br&我知道许多国内的申请人来加拿大多半是我了自己的孩子的将来。七喜在国内受了多年的社会主义教育,依稀记得头悬梁锥刺股的读书岁月。正常的一天学校学习以后还要参加各种的补习班。记得初三的时候,老师明着不说 但是如果不去老师家参加课外补习就会等着被穿小鞋。后来上了高中,一天也就能睡个5.6个小时都算多。来了加拿大以后经常能够遇到下午3点就放学的高三学生甚是羡慕!整体来讲加拿大的教育体系是和美国结果的,G点都可以互通。孩子从出生上幼儿园到上高中都是免费的。当然指的是公立院校。如果私立的那价钱就不同了。整体来讲你的孩子能上什么学校取决于你住在什么区,跟国内的学区有点像。按照政策只要是学区内的学生都要照单全收。因此很多中国夫妻来大加拿大也愿意买所谓的学区房,事实上加拿大没有什么学校排名好坏的榜单。。。。。&br&另外重点来说一下高等教育。最大的区别是学费。国际留学生通常是本地学生学费的3倍左右有的甚至更多。如果你是加拿大公民和永久居留权的话就可以按本地学生的标准收费。如果家里财政有困难,移民身份的学生可以申请安省的助学计划OSAP,政府不仅可以给你提供无息的学生贷款,还会给你额外的生活补助,而且生活补助是不需要还的。&br&3、儿童、老人和残疾人士福利&br&儿童从出生起到成人,家庭可以向政府领取儿童补助,就是所谓的牛奶金,通常每个儿童每个月约600加币左右,牛奶金的多少取决于家庭的收入。&br&退休金,2009年以前凡是在加拿大居住满15年以上的公民和永居都可以领取政府的退休金计划。2010年以后是10年。每个人退休金的多少取决于许多因素。如:政府规定的最低保障数额+退休前的工资标准百分比+退休前缴纳多少的退休税金+个人购买的退休保险等等,我身边认识的几个退休人员每个人差不多每个月可以领取1700加币左右。&br&如果你属于残疾人士,可以领取加拿大政府的ODSP保障项目的支柱。包括每个月免费给你1350加币的补助,所有的医疗、药物都免费,牙医和眼镜也免费。私人或者集体的护士人员的全身照顾。每5年可以更换一部助力车等等。另外,公共场所都必须要有残疾人进入按钮的自动门,所有公家车都有残疾人的等车设施。七喜有段时间每天做大巴往来市区。经常会碰到残疾人独自一人出门,从来不会遇到任何不便。所有人都会主动礼让残疾人,公共交通上都有残疾人专区专座等。&br&4、语言、工作、失业福利&br&对于新移民,加拿大政府提供免费的语言培训。政府购买教育资源免费提高新移民的英语。这种培训的英语分为不同的等级,入学之前需要先参加语言测试测定你的语言水平,然后被分配到离你家附近比较近的语言培训机构进行相应培训。&br&对于新移民,政府也提供免费的找工作辅导和简历修改,免费提供招聘咨询等。&br&如果你联系工作6个月以上并且不幸失业,不是因为自己主动辞职或者被公司开除。你都可以申请政府的失业金。失业金额是你工资的56%并且可以连续领取10个月。&br&5、LGBT等群体的福利&br&结婚合法,养育孩子合法,福利共享,保险共享,人权平等。&br&&br&今天先写到这里,明天继续更新,如果任何移民疑问请联系我的微信:qixichuguo &br&------------------------------------------------------------------------------------------------------------------------------&br&日继续更新:&br&6、魁省福利&br&有朋友留言问我魁省福利什么样?背景情况是这样的,魁北克是法国后裔的地方,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要独立事件大家也都是清楚的,最后公投还是决定留在了加拿大里面,其实他们也不傻。后来就是现在总理特鲁多的爹爹皮埃尔特鲁多,继续了魁北克许多的优惠福利,首先是承认了法语的官方地位。所以现在政府的官方文件一般都是英法双语对应的,公共场所指示牌都是英法双语的。你想申请联邦政府的工作基本都是要求你会说英法双语。尤其想竞选加拿大总理的话必须要求你会说英法双语。ok那么问题来了,这是这么个不听话的孩子加拿大政府自然会给他们很多的照顾。最典型的就是补助比其他省份多。医疗免费这个不说了,你在魁省上法语补习班每个月能领取500左右加币的补助/每人。牛奶金也比其他省份高出许多。如果是夫妻两个人暂时没有工作,带了一个孩子,那么你一边上法语课一边领补助生活还是绰绰有余的。&br&&br&7、关于加拿大的房子问题&br&加拿大房子就像你们电视里面看到的一样,是的 ,一排一排的独栋,就是你们说的别墅。其实如果你真正生活在这里了你就不会觉得有多么特别了,因为每天都看见的是样的。为什么加拿大人能够住别墅,人少!地多!我就是这么认为的。当然加拿大不是所有人都住别墅的,别墅和别墅也是有区别的。大小啊。位子啊等等。通常你们所说的别墅就是英文里的house就是独栋的房子。带自己的一块地。在加拿大买了这个房子,其实这块地就是你的了。你永远拥有主权。。这个和天朝的70年产权是不一样的。。。你们懂得。然后。。。你可以在这块地上盖房子也好还是修花园也好,没人管你。前提是你的规划得到政府批准。但是通常情况很少有人自己盖房子吧我认识的都是直接买已经盖好的。虽然地是你的了,但是每年你要向政府交地税。(据说中国也要开始施行房产税了?)每年地税多少都不一样,根据你房屋价值政府评估的。房子也大越贵你需要交的地税就越多。福利资本主义社会的“杀富济贫”。&br&加拿大最好的两块地方多伦多和温哥华当然是也是房价最贵的两个地方。温哥华我就不说了,国内的企业家和**官和家属都住在那么!有钱!就多伦多来讲,如果你不非要住在downtown和士嘉堡等活人聚集区的话,房价也还可以接受,比如忘南边一点的密市或者奥克维尔60w 70w加币的房子也都可以买到。新移民首付30% 利率的话现在是2.1%。楼主在中国的房子是7.2%。。。。现在房价的基本状况是连年上涨。华人炒房子的超多。原因无非就是华人的习性和加币汇率的大跌。。。&br&&br&8、关于永久居留(PR)和公民的区别&br&PR的话就是传说中拿的枫叶卡,与公民没有太大区别。PR的话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个。。。按照华人的习惯有这些权利也没有养成参政议政的习惯。另外就是入籍以后成为公民了可以拿加拿大的护照。区别就是免签N个国家。但是一旦入加拿大国籍的话就自动放弃中国国籍了。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我的台湾朋友就幸福好多,台湾承认2个国籍,所以他们拿着台湾护照和加拿大护照可以两边生活。。。。还有就是一般来讲PR的话想要进入一些安全性质较高的职业的话应该会受到限制。按照现在政策PR卡需要5年内注满2年,才可以继续你的PR身份。6年内住满四年就可以申请入籍,入籍以后就不用每5年续一次PR卡了&br&&br&还有什么你们想知道的就在下面给我留言我下次补充。。。
我想在这里跟朋友分享一下个人的一些经验,也是你们私信问我比较多的问题,就是加拿大的福利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不能保证我说的很全面,谨以个人经验来谈,当然这里包括LGBT群体的一部分内容,如有不适可以关掉。谢谢! 1、关于医疗方面 A、首先没来过加拿大…
写在前面:&br&答案很乱,有体验有干货。请自行挑选品尝。&br&体验大部分&b&基于工科本科生&/b&的角度。&br&--------------------------------------------------------------------&br&&b&一些小干货放在前面,先做个引子&/b&:&br&&br&加拿大只有100来所大学,几乎全部是公立大学。&br&McGill似乎历史上是私立大学,而且曾经是美国常青藤的一员(世界上第一场橄榄球比赛就是麦吉尔和哈佛大学之间进行的,也就是常青藤的前身)。后来考虑到自己加拿大大学的身份,没有选择加入藤校。---来自不负责的校内八卦。&br&&br&有些传统还是保留下来了。虽然规模年年扩大,但是学校规模依然在加拿大前10大的大学里看不到影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schoolsincanada.com/Largest-Universities-In-Canada.cf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argest Universities In Canada&/a&)。历史上名人辈出,每年罗德学者几个几个的涌现,高质量科研产出爆掉所有加国大学(北美第四,加拿大唯一一个上榜大学,第七名是加拿大物理科学院&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natureindex.com/supplements/nature-index-2016-rising-stars/tables/north-americ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op 25 institutions / North America&/a&),自己是很喜欢这种身边同学学霸云集的感觉的。&br&&br&魁北克相当于一个小国家,自己的移民政策自己定。&br&魁北克针对国际生的快速移民政策叫PEQ.&br&移民官网就是这个:&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immigration-quebec.gouv.qc.ca/en/immigrate-settle/students/stay-quebec/application-csq/students-peq/&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mmigration, Diversité et Inclusion Québec&/a&&br&移民拦路虎是法语b2.但有捷径。。。不多透露。因为闷声发大财才是最吼滴!!!!!!&br&简单一句话:&strong&来魁北克留学,对于留学生,枫叶卡基本等于毕业直接送了~水可深了,实话实说&/strong&。&br&不要忘了&b&&u&毕业前半年&/u&&/b&递交移民申请哈。。。&br&&br&至于其他省的移民难度。。。恩。不吐槽了。
&_&&br&---------------------------------------------------------&br&McGill的国际化,以及在欧美地区的知名度是其他加拿大大学难以望其项背的。&br&国际化这点从国际生的生源上可以一目了然。 在加拿大每所大学平均只有7%国际生的情况下,McGill达到了惊人的25%以上。而且最大的国际生来源国是美国。&br&至于学校的声望,这跟跟生源,历史,科研,校友等等都有关系。作为一所读研导向型的大学(本科阶段高年级就被要求跟研究生一起上课,承担科研课题,实验项目,发论文),我觉得学校给予的平台确实太高了。申请研究生,结合同学的情况来看,感觉就是不要太容易。大牛教授们和蔼可亲,在这段时间也给了自己太多的帮助--顺路3封牛推get√&br&&br&作为本科生,只能讲讲从McGill去外校读研的情况了。本科在一个城市呆久了,总想换换地方的。至于学校本身的研究生,我觉得那是相当强。国内来的学长学姐,在此拜一拜~,一个个的GPA都爆掉了。McGill在学校规模这块很吃亏,比其他加拿大大学的人数少的多,但学术排名照样这么靠前,已经说明一切了。人均产量制胜策略。在学校里认识个国内来读研的学姐,本科成绩年级第一,平均分九十好几。和她一起上课认识的。交流完选课后,她对这边本科生的课业负担表示震惊= =。&br&&br&&b&读研的情况:&/b&&br&去年上的一门课叫:FACC400,5个人被随机分到了一组。&br&3个大五的(U4),1个大四的(U3),外加我一个大三的(U2)。 &br&PS:McGill的大一叫U0&br&因为讨论组里有facebook好友,get到了毕业动态。&br&&br&学化工的(U3年级就毕业,没有延期,挺强的)去了MIT。。。膜~&br&学机械的学姐,一个英国妹子。还跟我聊了好多香港问题,三观超正! 可以归入我党!更换了专业,去UBC读了zoology的研究生。&br&学土木的去了伯克利,看到他还发了哥伦比亚和西北大学的奖学金Offer。&br&学软件工程的学长,长的像是黄种人和白种人的混血,大二时从多伦多大学转学来了McGill,读研选择去了康奈尔。&br&&br&╮(╯▽╰)╭。5个人的组,除了我这个明年才毕业的,全部选择读研了。感觉学校里的学霸气息还是挺夸张的。越高年级越明显。这几个学长学姐的去路也多少反映点情况吧。&br&&br&答主身边同学基本上普遍还是有读研打算和想法的。因为绿卡申请毕业递上去,几个月后绿卡就下来了。期间也不用在加拿大呆着。所以顺路去海外读研究生的情况还不少。也有些同学考虑到费用问题,想拿了绿卡后留加拿大读研,当然也有想着毕业先工作攒些钱的。&br&基本上,成绩还ok的话,一些大家很耳熟的美国Top校,英国Top两所的概率还挺高的。此外,因为McGill在英法双语区的优势,以及众多欧美留学生,使得McGill在法语世界的知名度,在欧洲大陆的知名度~你懂的,所以法国德国的一些名校,以及瑞士的苏黎世联邦理工,洛桑联邦理工等等~嗯。。。你懂的~&br&&br&再不济,绿卡下来后,也是可以拿McGill和多大当backups。感觉加拿大还是很认可自己培养的工科生的。变态的模式活下来也是不容易的。&br&&br&我自己也在准备GRE。数学部分很弱智,verbal部分,发现逻辑没什么问题。就是单词不认识,正在背新东方。。。谢谢同学送的书。。。&br&&br&&br&虽然后面的工科体验会讲到变态的课业压力。但是McGill不压GPA,也没有传说中的bell curve。但是课程难度非常大,使得GPA含金量反而特别高,外校特别认。如果大家都有实力考到4.0,教授那就全体4.0也无妨。其实是大家实在太拼了。。。我来到这里后,对外国同学学习的卖力程度由衷钦佩。。。&br&&br&我们的成绩单会印上class average.&br&我就拿自己去年的成绩单举个例子好了。&br&那学期自己上了6门课&br&一门数学的PDE,5门专业课。&br&班级平均分分别是&br&B
3.0/4.0&br&B
3.0/4.0&br&A
(平均分是满绩点。。。)&br&C+
2.3/4.0&br&A-
3.7/4.0&br&B-
2.7/4.0&br&每门课都是三学分,McGill 最高档就是A了,一般85以上就是 A。&br&在mcgill基本上没有人的课表是一样的。属于自由选课的大学。学校只是给你一个list,什么时候修完什么时候毕业。&br&&br&这六门课平均下来GPA达到了3.12/4.0&br&至于最简单的大一,同学的GPA普遍在3.95+/4.0。。。╮(╯▽╰)╭&br&&b&而加拿大大学工科读研线一般划在3.0/4.&/b&&br&&br&其他加拿大大学读工程的同学,看到这个GPA分布,会不会觉得高的离谱。。。&br&&br&这学期Heat Transfer(MECH346),第二次期中考,看吧:&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acd47b5aeb04df779bf290_b.jpg& data-rawheight=&404& data-rawwidth=&6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acd47b5aeb04df779bf290_r.jpg&&&/figure&&br&&br&70多个人考试,平均分86%,6个100分。。。可卷子不容易啊!!!病态啊!干嘛学这么拼啊!!!提前两周复习的结果就是低于平均分吗!!!考试时间非常紧。我和另外一个中国小伙伴都有点小崩(没做完)。非常自信的学习能力在血淋淋的现实败了!败了!败了!&br&老师干嘛要公布期中的成绩平均分啊!!!现在期末压力已经大到崩溃。。。&br&&br&&b&McGill,答主所在工科这块,各个专业高年级最top的学生,真的,全部被老外把持着。中国同学高考成绩过清北,过旦交,过浙大人大北航南大等等的不少。至于像答主这种,高考六百五不到,高不成低不就的中间同学,也不能算学习能力差。但是。。。嗯。。。&/b&&br&&br&&br&&b&在此强烈呼吁学习能力暴强的同学们,快来McGill教老外做人 。&/b&&br&&b&临近毕业,专业里还有GPA3.99和4.0的,没错,都是老外。
&/b&&br&&b&真心&/b&&b&只能说:跪了。&/b&&br&&br&另外McGill的作业是很变态的,期末考试更变态。高年级工科生,大家心照不宣。。。&br&曾经贴过一道平时的测试题,吓跑了一堆申请者。不放了。。。总之只要不每天好好学,考个二三十分然后被学校踢出去是分分钟钟的事情(我有一次三个期中考试在同一天,真就考出来过这种分。。。人生最低分。。。)&br&&br&-----------------------------------------------&br&&br&还是有同学会私信问一些能不能被录的问题。2016年的录取最低分已经出来了(在admissions-apply- Minimum grades in previous year)。学校录取的原则很单一,只看成绩。&br&&br&对于加拿大高中同学来说,12年级英语成绩可以用雅思替代,不计入平均分。但是!但是!但是!McGill是个例外,英语12这门注定拉低平均分的科目是&b&必须算入的,而且还会划个例如英语12不得低于85%这样的资格线哦&/b&(此处默哀三秒钟)。&br&&br&录取概率问题很难说准的。如果你高过录取线要求很多,自然录取把握很大。如果只是超过去没多少,这就很tricky了。无法说清。&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eea5376554a_b.jpg& data-rawheight=&560& data-rawwidth=&7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eea5376554a_r.jpg&&&/figure&&br&这个线的意义也很明确的在官网写出来了(后文也做了解释):&b&报考的同学(加国高中),如果成绩低于这条线,直接发放拒信,无录取可能性(每年最低分会有浮动,如果擦边,也不妨一试当买彩票)。高于这条线,只是有录取可能性。一般来说超过这条线越高,录取概率越大。&/b&所以一个往年最低分为92%的专业,你的高中均分是94.5%,然而被拒掉了,是很正常的。因为这个持有92%被录取的同学可能考了非常多的AP科目,或者有极高的其他标化成绩,比如SAT等。所以想增大自己的优势,就多考一些AP,或者提供ACT,SAT成绩,或者直接把你的分数刷到95%以上,再或者就尽量早点申请,早点递交申请材料吧。&br&-------------------------------------------------------------------------------&br&没有新货了,开扯:&br&&br&放张秋景:&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a4ab708db91_b.jpg& data-rawheight=&459& data-rawwidth=&5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a4ab708db91_r.jpg&&&/figure&&br&&br&&br&########################################&br&&br&突然意识到大家好像都没有提及Mac校区。这个校区专业特少,人也特少。我也不在这个校区,但是还是小百科一下。如果你已经知道了,请&b&直接跳过。。。&/b&&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bbbeff603a4cad9df27eaef_b.jpg& data-rawheight=&220& data-rawwidth=&28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2&&&/figure&&br&&br&&br&McGill有两个校区。一个称macdonald校区,简称Mac,俗称麦当劳,是为了纪念McGill的另一大捐赠人,麦当劳老先生。没错,这个校区就是这个叫麦当劳的富豪在一百多年前捐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6bef786d77c7fb5a32871edd99f57b36_b.jpg& data-rawheight=&260& data-rawwidth=&5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6bef786d77c7fb5a32871edd99f57b36_r.jpg&&&/figure&&br&&br&这个校区的专业特点非常明显,就是都跟农业环境食品沾边。需要大量的实验田和农场进行教学和实验,所以麦当劳校区的面积非常庞大,比downtown校区不知道大了多少倍。&br&这个校区只有&b&一个系(Faculty)&/b&和&b&一个学院(School)&/b&:&br&&b&①农业与环境科学系( the Faculty of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b&&br&农业与环境科学系包含以下方向/专业:&br&1.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br&2.environmental protection&br&3.nutritional and food sciences(食品科学)&br&4.bioresource engineering(唯一一个Mac校区的工科专业,隶属农业与环境科学系)&br&5.global food security&br&6.agricultural economics&br&7.&b&Life Science ( Biological and Agricultural )&/b&&br&&b&(人体方面生命科学在downtown校区,切勿报错专业)&br&&/b&&br&另外一个School非常出名,就是大家俗称的&br&&b&②营养学院(School of Dietetics and Human Nutrition)&/b&&br&包含一个下属专业:nutrition.&br&大二经过淘汰选拔进入 dietetics&br&毕业生毕业自动被授予营养师从业资格证,好像是魁北克和加拿大外省双证哦~&br&&b&这个专业的淘汰率普遍反映在50%-70%。 看似好进,但是毕业难度就是另外一回事了。。。&br&&/b&&br&这个校区的专业就以上这么几个,而且除了营养学外都相对不那么热门,所以学生人数在McGill占比特别小。同时因为有几个专业往往比较受女生偏爱,尤其是营养学,食品科学这类,所以这个校区女生的比例非常高。&br&这个校区虽然人很少,但是地价相比downtown不能再便宜。所以健身房,图书馆,博物馆等等一应俱全,硬件设施有些甚至比downtown还好。。。然而去参观时,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可能还是那个鬼畜的动物实验室。。。&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dcd30a0b72c9e2eda6bd457b_b.jpg& data-rawheight=&300& data-rawwidth=&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dcd30a0b72c9e2eda6bd457b_r.jpg&&&/figure&&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610a2aedb9dc45b485ff54f716569cc_b.jpg& data-rawheight=&390& data-rawwidth=&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610a2aedb9dc45b485ff54f716569cc_r.jpg&&&/figure&&br&&br&有同学调侃自己是吃货专业,比如食品实验室。。。&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e840a7fd2adf27b98ccf_b.jpg& data-rawheight=&300& data-rawwidth=&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e840a7fd2adf27b98ccf_r.jpg&&&/figure&&br&只能扯这么多了。欢迎麦当劳的童鞋们来补充。&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30df7562c27adc575c4b1_b.jpg& data-rawheight=&233& data-rawwidth=&2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0&&&/figure&&br&&br&########################################&br&&br&另外一个是Downtown校区。也有人喜欢称之为主校区。&br&除了以上提到的专业外,其他所有专业都是在这个校区。&br&两个校区有校车往来,坐校车(free),车程大概要30-40分钟左右。不得不说,两个校区的画风还真是满不一致的。。。一个在郊区,是世外桃源,一个在市中心,闹中取静。&br&&br&Downtown校区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就在Montreal地价最贵的皇家山脚下,蒙特利尔的市中心。在学校redpath博物馆门口放眼望去,那一座座校外的高楼,hustle & bustle commercial street正在不断呼唤着剁手党前去。&br&&br&&b&因为身处的工学院在downtown校区,所以就只谈谈downtown了。&/b&&br&&br&从学校里的博物馆门口望去,是的,学校就被高楼大厦包围着。&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7dce1877faf404d550a9ee_b.jpg& data-rawheight=&220& data-rawwidth=&5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7dce1877faf404d550a9ee_r.jpg&&&/figure&&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31d10da0c578f474a6bb9e5aaa3941d_b.jpg& data-rawheight=&645& data-rawwidth=&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31d10da0c578f474a6bb9e5aaa3941d_r.jpg&&&/figure&&br&&br&&br&&br&走进校门,这条路呼唤你前往学术瀚海,&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c4e4a717dab5e673a407_b.jpg& data-rawheight=&250& data-rawwidth=&6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c4e4a717dab5e673a407_r.jpg&&&/figure&&br&&br&沿着这条路离开校园,前方是未来的无尽可能以及五彩斑斓。&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e537aed099a6e5d32e5c_b.jpg& data-rawheight=&424& data-rawwidth=&6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e537aed099a6e5d32e5c_r.jpg&&&/figure&&br&&br&学校的博物馆是每天都会路过的地方,像这个的博物馆,学校里有7座。&br&&b&麦当劳校区的里曼昆虫博物馆是世界五大昆虫博物馆之一&/b&。 &br&Downtown校区,&b&建于1882年的Redpath博物馆,是加拿大第一座博物馆建筑&/b&,不少电影里出现过她的身影。&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adc7d33a9f0c88a_b.jpg& data-rawheight=&273& data-rawwidth=&4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adc7d33a9f0c88a_r.jpg&&&/figure&&br&&br&&br&100多年过去了,她依然光彩熠熠。&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cfe5a96da8e804c2e90db5e_b.jpg& data-rawheight=&557& data-rawwidth=&9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cfe5a96da8e804c2e90db5e_r.jpg&&&/figure&&br&&br&&br&没有看到任何保安值守,推门即入。仿佛这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建筑,她只是学校的一部分,一个让我们休息,放松的地方。&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76c553e76e324ae40b5052_b.jpg& data-rawheight=&665& data-rawwidth=&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76c553e76e324ae40b5052_r.jpg&&&/figure&&br&&br&木乃伊,骷髅化石,恐龙化石,标本,日本武士铠甲,甚至还有清朝时女人穿的裹脚鞋。。。&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b11c537ec651504fbe95eb9_b.jpg& data-rawheight=&700& data-rawwidth=&10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b11c537ec651504fbe95eb9_r.jpg&&&/figure&&br&三楼的骷髅头,木乃伊一堆。。。第一次一个人去的时候还是有点= =。。。&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188a8cdb14ef936f94f59c3d61d92ddd_b.jpg& data-rawheight=&265& data-rawwidth=&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8e0beff7e_b.jpg& data-rawheight=&379& data-rawwidth=&6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8e0beff7e_r.jpg&&&/figure&&br&&br&当然,有时间你也可以去音乐学院的音乐会。&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855c2b0d6156fddacec_b.jpg& data-rawheight=&373& data-rawwidth=&5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855c2b0d6156fddacec_r.jpg&&&/figure&&br&&br&指不定就碰到哪位音乐大师了。&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a53d2ec759f565ef703_b.jpg& data-rawheight=&460& data-rawwidth=&6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ba53d2ec759f565ef703_r.jpg&&&/figure&&br&学校也会有名人专程拜访。学校知名度在欧美和在中国真是完全两极。。。&br&比如潘基文来加拿大只去了McGill,然后就直奔渥太华去见杜鲁多,然后就回去了。。回去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ed955c1d701ff13b6eee_b.jpg& data-rawheight=&801& data-rawwidth=&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ed955c1d701ff13b6eee_r.jpg&&&/figure&&br&哪天看着美剧,说不定就发现学校的Logo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8c553c4c90c4d0dcd9e06_b.jpg& data-rawheight=&481& data-rawwidth=&5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8c553c4c90c4d0dcd9e06_r.jpg&&&/figure&&br&&br&&br&###########################################&br&&br&除了古朴的建筑,学校也有现代的一些建筑。比如这个俗称beer can(酒罐)的建筑。&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b9b82ff691e776263cfe3_b.jpg& data-rawheight=&300& data-rawwidth=&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b9b82ff691e776263cfe3_r.jpg&&&/figure&&br&&br&&br&而且,即使是古朴的建筑内部,也被改造的古典不失现代。三层的古建筑里也要安放电梯,简直将加拿大人懒的地方发挥到了极致。现代的实验室里,各种设备也是一应俱全。&br&&br&插:记得第一次做实验,放眼过去小组里就我一个亚洲人。作为一个从小就怯英语的人,那时候的感觉就是真应该放弃梦校,去温哥华或者多伦多上学啊啊啊啊。。。然而谁又能不承认英语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被逼着张口练出来的呢。&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78ec16d8dd4c5c242bde_b.jpg& data-rawheight=&700& data-rawwidth=&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78ec16d8dd4c5c242bde_r.jpg&&&/figure&############################&br&&br&&b&对于McGill的第一印象,应该就是在报考过程中得出的。就是两个字:高冷。&br&&br&McGill,人们喜欢称她女神校。&/b&&br&说她高冷不是没有原因的:&br&McGill的全专业的报名截止日可以说是加拿大最早的,往往都在一月中上旬截止。所以大家想报考一定尽早尽早尽早。&br&你能叫出名字的加拿大大学里,唯独McGill没有双录取,语言不过,直接拒信。而且录取办公室回复的态度也是高冷的不要不要的。&br&录取只看分,如果分数高破天际,那肯定有offer。如果分数很好,但又不是好到她觉得你可以飞起来了,那么直接看脸(拼人品啦)。&br&加拿大高中有很多留学生,当加拿大大学计算他们的高中均分时,会将英语这项剔除(有雅思就可以),然而麦吉尔大学是个奇葩的例外,12年级英语这项必须记入。这种感觉就好像国内学生计算高中均分时必须算入语文一样恶心。所以去加拿大高中留学,如果将来想去McGill,其实还是在国内上完高中容易一些。如果你去了一些英语给分很低的省份,比如阿尔伯塔省,那基本上除了当状元,否则就基本告别McGill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5da126ccfe04ca0c03dc_b.jpg& data-rawheight=&220& data-rawwidth=&22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5&&&/figure&&br&&br&再插一个小科普(因为现在太多人黑留学生了Orz):&br&&br&&b&国内大学是严进宽出,而加拿大大学则是宽进严出。&/b&&br&&b&国外大学各个专业录取要求和难度千差万别,不会出现国内,一个大学最差的专业录取分数依然高过另外一所大学王牌专业的情况。&/b&&br&&br&虽然北美教育非常一体化,但是总体来说美国大学还是严进宽出,有点像中国。加拿大大学则是标准的宽进严出。&br&&br&而在国内,我们都知道清华北大最偏最容易进的专业,录取要求也会比普通985最好的专业要求高,哪怕普通985的这个专业可能排名全国第一,第二。可能你也觉得,其实这样的情况并不合理。&br&&br&而在加拿大,同一个学校,不同专业的录取要求,学费差别都非常大。这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所以报考国外院校,尤其是加拿大的大学,不要觉得这个学校太好而不敢报,说不定你想学的专业偏冷门,录取要求并没有你想的那么高。但是也千万不要拿着均分,甚至是录取最低分去匹配一个大学的热门专业,否则基本是秒拒的命了。&br&&br&我觉得其实这种专业区分录取才是比较合理的。不知道国内什么时候会改革。。。&br&&br&看过不少人拿着国内那套大学的录取模式来套加拿大大学,会得出录取门槛非常低的感觉。然后不停地黑留学生。其实大家都还是觉得挺冤的。比如普高的,高考低于一本,再冷门的专业,也是进不来的。在我们工院,普遍大家985的水平还是有的。何况很多人是一边准备高考,一边准备雅思和AP考试。雅思托福这种英语考试算是个门槛,但是学费更是个大门槛,比如麦吉尔的工科,单纯论学费,140学分左右的专业,读完也要18万-20万加币,再加上生活费,换成人民币也得120-150万了,这还是根据加币目前的历史低位换算的。留学是一种投资,投资这么多钱,其实也是拼一个更好的未来。&br&&br&&b&很多专业,包括工科,挂科就是直接重修,根本没有补考机会。重交学费,&/b&一门课的学费就是2万多人民币。每年教授出题风格完全不同,又得扎扎实实地全部认真学。即使重修拿了A,GPA也只有可怜的2.0。致命的是后面的课可能因为挂科上不了(无法满足前置课程要求),直接就是延期毕业。然后就会变相的使得某些挂了又挂的人生无可恋,自觉转学,换专业。&br&还有一次考完期末(好像是MECH220),有个女生哭着走出的考场,我问她没事吧,她哭着对我说她已经重修一次了,这次挂科她就要转学了。学校脸书上曾经有个段子:3个小时的考试,为什么很多人在一半的时候就交卷了?因为他们要赶紧收拾东西,准备转学。&br&&br&其实知道自己即使这么说,还是会有很多人一把火的把加拿大所有的留学生都黑成三本。。。&br&然而很多学生夜里3-4点钟才从图书馆出来,结伴回家,而这可能是高年级学生开学几周后的日常生活。依稀天亮的街头,他们的身影,有谁看到。严出的毕业难度,又有谁能体会呢。&br&&br&McGill的录取基本上还是秉持了加拿大大学的一贯作风。&br&较为宽松的录取标准,大二以后再开始不停地虐待学生。每年学校脸书主页吐槽不断。&br&研究生学长学姐一学期4门课,作为一个本科生,一学期要Hold住6-7门课,四门本科课,3门研究生的课。。。&br&&br&这是学校全专业的录取中位数,每年会有极小浮动。&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58a2c1e90577b89ccad7ef907c994d11_b.jpg& data-rawheight=&314& data-rawwidth=&5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58a2c1e90577b89ccad7ef907c994d11_r.jpg&&&/figure&&br&&br&学校虽然录取难度是加拿大最高的,被誉为北方哈佛,但是录取的要求其实并没有多么苛刻。&br&2100左右的SAT,93%的加拿大高中均分,31的ACT作为全校录取的一个中间值,基本上秉持一个“相对宽进”的标准。&br&&br&McGill课程难度据教授说是加拿大大学里难度最大的,大二的课基本等于其他学校大三的课,大四就开始跟研究生一起上课了,门槛定高我想更多的还是不想让淘汰率过高吧。&br&&br&当然,这个全校录取中位数没有太多报考参考价值。因为每个大学的各个专业录取要求,前置课程都不一样。比如对于McGill的不少专业,93%均分甚至连类似“国内大学高考的提档线”都没到,直接是0概率。但是对于一些专业,这个分数拿到offer的概率能到七八成。&br&&br&学校也有傲娇的一面。在报考的时候,不少学校都会在官网告知一下各专业学生的录取均分来供申请者参考。然而只会McGill贴出她各个专业录取学生的最低分,旁吉侧敲的告诉申请者低于这个分就不要浪费申请费了。&br&&br&抓取一下热门的工科商科和理科的往年最低分录取统计:&br&(机械化工申请资格线竟然要96%了。新开了个bioengineering,取消了之前大一不定项专业的general engineering)&br&&br&(商科英语要求85%这条真是非常致命。。。尤其是对于阿尔伯塔省的同学。。。)&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eea5376554a_b.jpg& data-rawheight=&560& data-rawwidth=&7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eea5376554a_r.jpg&&&/figure&&br&&br&&br&然而录取并不是像高考一样,过线就录了。。。&br&心机McGill会再告诉你:&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2caf90c20d646d5b658a7_b.jpg& data-rawheight=&50& data-rawwidth=&7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2caf90c20d646d5b658a7_r.jpg&&&/figure&&b&你的分数等同或者高于这条线并不代表你会被录取。。。&/b&&br&傲娇McGill不会告诉你那个最低分有着怎样的其他成绩如SAT,或者考了多少门AP的。&br&A-level 拿着AAA成绩被化工录取的同学也不会告诉你她还交个SAT。&br&&br&比如3月,一个安省的同学93.5%的均分被McGill 的general engineering直接拒掉,而后四月份有94.5%的同学被录取,而再后来有95%的同学被waitlist两周后拒掉(官网写的去年最低分是91.5%,今年这个项目取消了)。同样,也看到了94.3%的同学被ECE专业waitlist一周后拒掉。94.4%被ECE录取的(官网写的去年最低分是90%,今年变成92%)。94%的同学被lifescience直接拒掉(去年最低分93%,今年依然93%)。 其实还是那句,分数都不错的情况下,看脸。&br&&br&然而过线了的加拿大高中童鞋我还是建议去试试的。毕竟报考就有机会呀!机会在手!大家自己看着办么么哒!&br&&br&当然只看分也会导致一个问题:&br&(非常亮眼的男女比例。。。果然是蒙特利尔女子学校。校长都是女的 =。 =)&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a07c554b81c7c64c1c6017d8_b.jpg& data-rawheight=&514& data-rawwidth=&5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a07c554b81c7c64c1c6017d8_r.jpg&&&/figure&&br&&br&即使工学院,也有将近30%的女生比例。而且某些工科,男女甚至对半开。&br&而全校Overall的男女比例接近4:6。&br&男生4,女生6。&br&而且随着学校的录取门槛年年攀升,这个比例在年年扩大中。&br&&br&即使这样,工科专业男女生基本都是单身。&br&&br&###########################################&br&当你被录取后,发放offer,一封邮件发过来,告诉你结果出了,&b&叫你自己去查&/b&。&br&没有什么精美厚重的Package邮给你,没有什么精美的宣传册,甚至纸质offer都懒得给。&br&&b&一张PDF,叫你自己去打印&/b&。Offer的内容也非常直白,客套。读完总会让你有一种爱来来,不来滚的感觉(滑稽脸)。&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39b993f516c9a2a657f_b.jpg& data-rawheight=&163& data-rawwidth=&19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8&&&/figure&因为心机McGill想的是:把我当女神的话,那你怎么都会来。。。&br&###########################################&br&&br&在你来到加拿大,入关时,可能你会像我一样,拿着McGill的Offer,一脸蒙逼的去办学签。&br&我仍然记得自己第一次在温哥华入关。拿着mcgill offer, 下发学签的那位女士向旁边同事说:“McGill !&的情景。而且那位女士并没有像盘问其他人一样问我问题。一句也没有!最后给了我一张直到我毕业都还用不完的学签,以及一句congratulations!当时蠢萌的我只能说句thanks!么么哒!&br&&br&来到这里,你会渐渐感受到McGill在加拿大的逼格之高。。。加拿大哈佛不是白叫的。。。&br&(穿件带学校Logo的衣服去旅游吧=0=。。。效果看得见)&br&McGill也算是欧美地区知名度和声望最高的加国学府吧,虽然我也不确定为什么国内知道McGill的那么少(虽然我国内高中老师基本都知道这是“北哈佛”),我猜或许跟校友比例里华人占比太少有关?不过似乎能感觉出来学校似乎意识到了这一点,这几年开始对中国留学生扩招了一些。中国留学生的数量每年都在涨。毕竟经常一个教室里就我一个中国籍也是挺泪目的。。。如果你发现McGill录取似乎比前几年容易了点。。。请默默庆幸自己是中国留学生。。。&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5bab9e9f18e314dd62fb01a_b.jpg& data-rawheight=&220& data-rawwidth=&34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8&&&/figure&&br&&br&&br&&b&当你来到McGill后,McGill会立即转身变得热情。&/b&&br&每年的新生frosh都会创造不同的吉尼斯世界纪录。Discover McGill是一次全面探索学校的愉快经历。但是热情之中依然不失庄重。&br&学校会要求你在 Blue Band上面郑重的签上自己的名字。&br&这代表如果在今后的学习中,你有任何学术上的造假,欺瞒的行为,你都将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在McGill,即使是抄袭作业,也是件非常恐怖的事情。&br&&br&&br&正式开学后,学霸遍地跑的校园里,当你拖着疲倦的身子走出图书馆的时候,你会发现远处的另外一个图书馆依然在灯火通明。(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已经是夜里2点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1b8f8a08ed9f630d4feaa517abe3c38_b.jpg& data-rawheight=&466& data-rawwidth=&10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a1b8f8a08ed9f630d4feaa517abe3c38_r.jpg&&&/figure&&br&关于奖学金:&br&大一新生,如果是工科生,大一GPA 4.0应该是有1万-1万6加币的。&br&3.99,3.98就只有刀附近了。。。&br&再往后你懂的。。。&br&理科生好像因为4.0遍地跑,尤其是学Lifesci的。。。即使4.0好像也只是给几百刀的安慰奖。。。&br&&br&然后大一结束后你会发现你的朋友圈里大家都在晒奖学金。。。低于3.95你都不好意思告诉别人你的大一GPA了。&br&不过甜蜜的大一蜜月期结束后,后期GPA跳水时你会觉得大一的GPA真是高的遥不可及了=_=.&br&所以友情提醒:务必珍惜大一的GPA。大一拿A太容易太轻松了(所以叫U0)。大二以后才是悲惨的开始。。。(U1年级)&br&而且全校估计有3/4的人都是不上这所谓的大一的,包括魁省的,转学的,IB的,Alevel的,考了一堆AP的,都会在换了一堆学分后直接被学校调到大二。&br&&br&所以像我一样换了学分,第一年学的像狗一样依然满绩无望的同学,请跟我一起大声喊:&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f71f41d326da_b.jpg& data-rawheight=&291& data-rawwidth=&29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6&&&/figure&###########################################&br&&br&其实来到魁北克,来到了一个移民这么水的地方= =。绿卡要不要的问题会一直成为偶尔谈论的话题。因为实在太容易拿了。。。这里政治地位相当特殊,没移民名额限制,移民政策是自己制定的。而且通过这个省(魁北克认为自己是国家)申请联邦绿卡,走的还是特快的专属通道。联邦政府除了犯罪和疾病两条理由外,甚至连拒绝权限都没有。。。&br&&br&McGill平时给国际学生学生发的邮件也是。。。&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3fbd3d944e13_b.jpg& data-rawheight=&370& data-rawwidth=&30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4&&&/figure&&br&&br&有趣的是去年学偏微分方程的时候,结课的那天教授说,我知道在座的有近1/3的国际生,不管你们来自哪,将来是否回到母国,我都希望你们能够喜欢上加拿大这个国家,毕业,移民(一个重读的immigration),感受这个美丽的地方。。。&br&&br&教授真是操碎了心。。。&br&&br&虽然毕业后肯定不会立即回国工作,但目前还是没有想好要不要在加拿大长期待下去(显然不会),但是毕竟毕业就可以拿绿卡,家里人还是建议我选择拿着的。&br&&br&其实身边绝大部分留学生都是这么想的。。。我们之间流传这么一句话:绿卡就是拿着后悔,不拿更后悔的东西。所以大家临近毕业前,还是不约而同地把绿卡申请递上去了。。。&br&&br&在这边生活确实平时生活里用不到法语,只用英语就够了。但是来之前学学法语总还是有点用的。毕业前一年的暑假上个校外的法语认证班,唯一一个移民的法语要求就直接水过去了( ̄o ̄) 。至于到底多水,只能说水的无法形容。然后就可以坐等毕业移民了 = =。毕业前半年别忘了把移民申请递上去。么么哒!&br&&br&我觉得双语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机遇,几年下来中英法三语小精通,怎么都是一种天然优势。&br&而且脑子里三语轮流转,现在觉得特别有意思。。。学法语会上瘾。。。&br&&br&即使哪天你回国了,当别人问你会说哪些语言的时候,你也可以淡定的说:&br&&br&我的母语是中文。&br&English is my first foreign language. &br&Et je parle fran?ais comme seconde langue étrangère.&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9ebc8d367bf26e06f91bd_b.jpg& data-rawheight=&198& data-rawwidth=&19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8&&&/figure&&br&&br&装逼技能Max!&br&&br&此外麦吉尔大学国际生占比达到近30%,相当一部分都是美国人。学校母语是法语的同学只有不到20%
英语的不到50%
其他语种的占1/3
想想一个教室里一半多的同学母语都不是英语,其实也挺有意思的。&br&#######################################&br&&br&&b&因为在工学院,只能扯点工学院了(原答案就可以少删一点了,毕竟懒)&/b&&br&&br&发张美美的工院楼:&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0b0378f6cef3f87bf6c2c55b_b.jpg& data-rawheight=&250& data-rawwidth=&6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0b0378f6cef3f87bf6c2c55b_r.jpg&&&/figure&&br&&br&作为工科生,在学校的就读体验是挺独特的。在各种社团中,你很难见到大一以上工科生的影子。而在各种实验室,图书馆,工作室中,工科生们却扎堆的出现。&br&&br&Downtown校区的工科专业,其学费实际上是全校本科里最贵的,比商科还要高一些。 官网给出的数据都是30学分计算的,但是工科每年的学分数基本都要修到35。其实这么一算,新生的学费现在2016,已经到4万5加币以上了。这还是你能够四年按时毕业的情况下。幸好McGill学费是入学即冻结的。入学后直至毕业,每学分的价格再无变动。因为课程数目多,课时压力大,很多同学几乎一忙起来什么时间也没有了。&br&&br&很多人可能都或多或少的了解McGill医学法学的强大,然而谈到她的工科,往往被一句:应该不是很强吧?亦或者被一句McGill强在生物医学这种含混而又不确定的猜测糊弄过去。&br&然而,McGill的工学院是加拿大排名前二的工学院。蒙特利尔是北美航空之城,所以工学院也坐拥着加拿大的航空航天研究中心。&br&她的机械,航天,化工,建筑,矿业把持着加拿大的第一。材料,土木,EE等均位列加国前三之列。今年工学院还开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br&因为McGill录取均分要求是在加拿大是最高的,工学院又属于热门院系,所以工学院有加拿大录取条件最苛刻的一些专业,某些专业录取最低分超过96%。&br&&br&来到这里,你会感受到巨大的课业压力。其他专业每学期一般控制在4-5门课附近,而工科动不动就6门课,同时还附带了好多的实验。&br&来到这里,你也会刷新自己对老外数学物理不好的传统印象,到了高年级,尤其是大三大四甚至大五,班里的外国同学(其实自己才是外国人),头脑真的都厉害的不行。或许头脑不过关的都已经被踢出去了吧。&br&PS:麦吉尔这里,就工科来说,中国同学普遍成绩不错。但是成绩最好的一般还是老外。这是很多人不容易想到的。但是不得不承认这里的老外太勤奋太聪明。高手过招,他们的语言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很多还天生带(英法+X) 三母语技能。。。&br&&br&一般来说一门课代表
&u&至少9小时每周&/u& 的学习量。其实我觉得起码12小时以上。9小时能完成得高效啊。有些科目的作业一次都要写将近20小时。&br&&br&很多加拿大人一学期只选4-5门课,作为一个想着毕业赶紧捞钱赚回来学费的普通留学生是承担不起那5-6年才毕业的时间成本的。一般来说,工科生毕业时常为4-5年(在没有换学分的情况下)&br&按时毕业的一般是学分要求数在140以下的工科专业。140以上学分要求的延期毕业非常普遍。如果是加拿大当地人,那几乎人人延期。&br&&br&McGill可能是加拿大仅有的明目张胆告诉你4年读完工科几无可能的大学。比如机械化工材料等专业的课表,去掉第一年,魁北克学生课表还排了4年。然后给非魁省学生排了一种一学期有时候到达20学分7门课的课表(而一学期注册上限是18学分,参见机械streamB)&br&如果大学期间一直在学习,每学期都保持不至于虐待自己的节奏(每学期15学分,5门课,实际这个量在后期研究生课程阶段仍然很累),那么像机械化工专业142学分仍然需要4.73年才可以读完。答主这个专业现在还没碰到能按时毕业的国际生。好多都读到U4了(U0---U4)。所以学校非常建议工科同学参加AP考试(可以增大录取率)。学校会提供大一基础课程的免修入学考试来帮助一些能力很好的同学免修掉很多课程从而加快毕业进度。因而很多工科新生都会在来之前的暑假自学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和化学。&br&&br&加拿大本国学生在本土上学学费极其便宜。所以加拿大最聪明的学生群体往往会将McGill作为本科就读的院校,而魁北克省因为特殊的教育体制,麦吉尔则几乎收纳了魁北克省所有的精英学生。如果哪个魁省的人当了总统,当了法官,去查他他的本科学校,不出意外都是mcgill。比如加拿大的新任总统小杜鲁多。很多加拿大的精英学生是研究生才选择出国的。加拿大大学对于本国人学费便宜,这一举措着实在本科阶段绑住了一大批加拿大精英学生。&br&所以你可能会听到谁谁谁被MIT全奖录取,谁谁谁准备去斯坦福读计算机硕士了。谁谁谁去瑞士,去英国了。 问及身边的同学若读研,去哪里的话,那种圆哈佛梦或者立志MIT的决心让你真的觉得这里是一群学霸的乐园。&br&&br&这里的课程难度是在量上体现出来的。你或许很难想象一个上千页的课本,怎么样在短短3个月内学完还要处处掌握。考试没有重点,哪里都是考点。平均每科2次的期中考,好几次quiz,外加3个小时的期末考,平时大小测试不断,让你没有任何喘息的时间。&br&&br&毕业前,每个工科生都必须完成好几门研究生级别的课程。相信其他专业也大抵如此。我查了下自己的课表有不止6门.....&br&插入一句:&u&学校对于ME和EE专业提供Honours programme.&/u&原因可能是这两个专业学生较多,从而课表较为灵活。基本上大二结束位居top10%以内可以考虑申请。&u&其中EE专业不需要写thesis.但课程难度会加大。&/u&&br&&br&所有工科专业毕业都没有论文答辩,除了honours ME&br&&br&Material 和 Mining 是全校仅有的两个coop专业。其他专业统称实习 。&br&5年毕业,并且没有假期Orz。&br&&br&Honours ME 是唯一需要论文答辩的专业。每届毕业人数10人左右。会有自己的教授导师对其进行一年的1对1科研指导,以及半年的设计制作(比如之前那个用铁粉发动的汽车)。最后发表论文和学术答辩。所以ME同学如果感兴趣,可以在完成至少60学分(上完220)以后去找honours advisor申请。&br&&br&这是从选课系统上截取的一小部分。&br&可以看到图中每个课都给本科生和研究生预留了位置。&br&比如&br&MECH 546, 3学分。固体力学中有限元方法的应用。 16个研究生名额,注册了14个人,还剩2个位置。14个本科生名额,注册了14人,还剩0个位置。共计上课人数28人。&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18af375eb3ec5e2f83c4d7d3d06d15c6_b.jpg& data-rawheight=&534& data-rawwidth=&7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18af375eb3ec5e2f83c4d7d3d06d15c6_r.jpg&&&/figure&&br&&br&&br&我觉得在这里称别人学霸往往都是带有调侃的性质,因为其实人人学霸。即使你不想学,这种巨大的课业压力会逼迫你不断的前进。因为每次考试,每次作业都会被计入你的总分。最后所有考试作业的加权就是你的最终成绩。&br&&br&谈到考试,麦吉尔的校训翻译过来是天道酬勤。&br&教授总是去鼓励你,不断的努力,他们的眼神总是充满着善意和期待。当你来到这里,他们都知道你一定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你需要的只是更加的努力努力再努力,从而让自己的起点变得更高,能够匹配学校所给予你的平台。考试试卷也会让你发现,只要你努力,你就能取得一个还看得过去的成绩。当然要想取得高分,这需要对所学有全方面的领悟。然而这种领悟依然要靠努力取得。&br&&br&然而你并不能说考试简单。毕竟一学期你可能要上6门课,而每门课的背后是比砖头还沉的课本,几百页的笔记,和你那写了上百页的作业。&br&&br&麦大课程难度很大,虽然大一的新生可能不容易体会这点,毕竟大一基础课有些内容高中学过,会相对好受一些。但是我觉得应该没有哪个高年级的同学敢说课程简单。说句实话,期末考试题往往难度偏大,不是很好处理。而且三个小时的考试,只有大题。如果不是学的很扎实,后果往往比较严重。如果学的比较扎实,GPA就很容易逆天。&br&&br&高年级的课程班级规模越往后越小。大三就开始基本都是小课了。答主有几个课一共才10来个人,有个课只有9个人。&strong&另外高年级课程,比如研究生级别的课程,难度至少对于本科生来说非常高。其中MECH,CHEE这种课非常多。&/strong&&br&&br&工科的淘汰率是一直令人诟病的。大一体现的很不明显,因为大一淘汰率只有10%然而大二开始,mcgill逐渐显露出她那严格严苛的把关要求。很多的人都因为熬不过大二下学期而转学或者换专业。因为工科在加拿大和医学法学毕业生同属高收入群体。而这些群体都有相关的协会来把控,他们将课程标准课程难度设置的越来越苛刻以保证毕业生的数量总是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从而保护其自身的利益。而在McGill这种以课程难度大著称的学校里,淘汰率就比较明显。虽然淘汰的标准很低,就是GPA=2.0。我觉得凡是努力学习的同学,这条线离你很远很远。但是GPA想拿高,真心需要很努力很努力了。而且有些时候课程一多,想兼顾确实不易。&br&&br&知道不少被淘汰的中国同学(老外更多Orz)。其实这种情况在加拿大名校太正常了。加拿大大学普遍宽进严出,进去了并不代表能够毕业。很多人水进去,最后肯定会被T出来。&br&McGill虽然入学把控在加拿大实属严格,但是仍然不能说是严苛。但是进来想出去绝非易事,即使生源质量高,但课程难度到后期仍会赶走一票人。而且录取过程中难免会有人幸运的混进来,熬不到毕业是肯定的。&br&&br&总之GPA想拿高还是要非常努力才可以。比如毕业想要保持到3.5以上,还是需要每一步走得很踏实,大一大二疯狂拿高,后期跳水不要太狠,基本上还是比较轻松达到的。想象一下3.5其实在国内大学也算是85分以上的,其实也还可以了=。= 而这个成绩凭借McGill的背景足够你踏进其他国家的名校研究生了。根据同学的情况来看,这个分数,哥伦比亚,剑桥牛津之类的还是压力不大的。只要你愿意自费╮(╯▽╰)╭。想去MIT这类,请继续轰高一下GPA,但是科研经历更为关键。还有推荐信。在McGill,这种机会只要想随时都有。找个德高望重的牛叉的教授去做projects,顺路牛推也到手了嗯嗯。McGill工院去MIT这种级别院校的概率还是不低的。大家加油*★,°*:.☆( ̄▽ ̄)/$:*.°★* 。&br&&br&很多人觉得出国的学生一般学习不好,其实我觉得这里面多少掺杂着刻板印象或者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至少学习不好这句话在McGill是绝对不适用的。而且&b&学校对于普高生是强制要求高考成绩的(除非有SAT/ACT)&/b&,比如McGill工院的同学,起码高中时985大学的实力大家还是有的。何况入了大学又是4-5年的高三生活。看到网上很多人说高考一本不过然后来上学的,也是黑的太不专业了。这课程难度,课业压力,能熬到毕业吗?&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4040da0fdceeda2d2f164ffd_b.jpg& data-rawheight=&249& data-rawwidth=&39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8&&&/figure&&br&开学二周后,工科楼McConnell和Trottier的工科学生就进入了紧张的期中备考状态,走廊两旁的座椅人满为患,噼里啪啦的键盘声此起彼伏。有的人则趁课间吃点饼干,补充体力。这种癫狂的学习模式,我不清楚是称其为好还是不好。但是总觉得这一定不是在浪费人生,相反会让人倍感充实。我明白,将来的我们大部分人不会选择去做学者,我们大部分人也不会去继续从事科研,去当教授,科学家。但是在大学期间经历的这种磨砺和考验,却足可以帮助我们稳住重心,勇敢的朝着自己的理想迈进,踏实的走好下面的路。&br&&br&附图:&br&(拍摄于刚开学10天后的工科楼走廊)&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4b44e089cb82b7db25f3aaefc9c43b0_b.jpg& data-rawheight=&813&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4b44e089cb82b7db25f3aaefc9c43b0_r.jpg&&&/figure&&br&&br&#####################################&br&感觉旧答案总是和新答案画风不一致。不管啦!&br&&br&最后吃我一波安利:&br&&br&学风极好,而且学生群体素质极高,学霸遍地跑。&br&这是同专业情况下录取难度最高的加国院校。能被录取就是棒棒哒!&br&学校纯英语,校外英法双语。双语环境助你几年下来变身三语人士,让你装逼助你飞。&br&华人少,给你纯正的留学体验,逼你张口说英语。&br&在欧美名声大,声誉高。读研找工作都加分。&br&如果将来回国发展,你的工作经验远比毕业院校来的重要。McGill能助你在欧美找到更好的工作。&br&来魁省留学,毕业拿枫叶卡妥妥的。先工作再移民的步骤可以变成先移民再工作。&br&因为毕业移民后可以爱去哪去哪,所以不会碰到因为身份问题而拿不到好的工作,或者被雇主压低工资的情况。并且读研读博的申请难度,奖学金的申请难度,以及学费金额会因为你的这张绿卡降低太多(eg, 移民后 McGill研究生一年的学费只要1800加币,也就是人民币1万块钱左右,而这其实也就是毕业后1个多星期的收入)。&br&&br&&br&&b&外国的月亮不比中国的圆。有人说出国留学是最好的爱国教育。正是因为生活在一个新的国家,才能让我们有时间去细细挖掘国与国之间的不同,站在国际视角来辩证的看待问题,体会到祖国的强大与美好,挖掘出其中的前景和商机。&/b&&br&&b&&u&移民的意义对于新时代的留学生,我想可能更多的在于将来可以更好的回国吧。&/u&&/b&&br&&br&&br&END.&br&&br&赞得多,踩的多。看完了,你就不动动你的小手点个赞么。
&_&&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376cb7adaee1ef769fc18c7_b.jpg& data-rawheight=&392& data-rawwidth=&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376cb7adaee1ef769fc18c7_r.jpg&&&/figure&
写在前面: 答案很乱,有体验有干货。请自行挑选品尝。 体验大部分基于工科本科生的角度。 -------------------------------------------------------------------- 一些小干货放在前面,先做个引子: 加拿大只有100来所大学,几乎全部是公立大学。 McGill…
看了评论之后针对几点有争议的去找了几个朋友聊了一下,在下面做了修改。&br&大学问题会在最后提到,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我纯粹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也不会一下子就长篇大论说得太详细,主要是写一些自己的经验,有强烈反对意见的请自己去写回答反驳,骂街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有问题的话请移步私信,评论有时候会看漏,谢谢。&br&&br&————————————&br&&br&我作为在德国长大的华人,看到其他回答的时候我是想洗个白的,但是鉴于题主只想知道缺点,于是我决定来吐个苦水。&br&首先声明德国有足够的优点让我热爱这个国家,要问我优点的话我能讲一整天,所以我在回答的时候会尽量客观一点。&br&&br&1. 德国的本土商店(除饭店之外)在周日和任何节假日都是不能营业的,这和德国的宗教有关,在法国和意大利也一样,一般不用多久就能习惯。&br&&br&2. 德国的菜。说难听一点,德国菜跟普遍的英国菜根本没啥两样,种类极少且枯燥,而且一般人不花点大价钱是吃不到什么美食的。讲真,我回忆起来长这么大我就没吃过几次正经德国菜。包括我的朋友在内都是吃意大利菜和匈牙利菜长大的。&br&&br&3. 穿着。这条针对想去德国的亚洲人,其实倒也不是什么缺点,只是风格差太多很容易被德国人在背后议论。德国人是很注重不同场合的穿着的,该休闲的时候休闲,该正规的时候正规。和德国人相比亚洲人的穿着太过繁琐,踩着高级的高跟鞋上学或逛超市都会被认为是不懂得生活的表现。德国人的穿着看似简单,其实在被无数条潜规则约束着。&br&&br&4. 德国的国民性就是冷漠,这点我想洗都洗不白。大多数德国人不会对陌生人(无关国籍)产生同理心,即使有,他们也不会顺从所谓的同理心对他人伸出援手。所以如果你要在德国生活的话只能靠自己摸爬滚打,他们才会注意到你。当然,如果你是体弱的老人,残疾人,难民等,德国人会非常乐意去帮助你。这一点之后会补充。&br&&br&5. 很多人都说德国人很严谨,但是在我看来不是严谨而是严格。和大多数欧洲人一样,德国人其实都有一颗放荡不羁的心,但是这种感性的一面还没来得及表现就已经被各种法律的条条框框扼杀了。德国有非常严谨的法律,而德国人又非常严格的遵守着。从小到大的习惯会让他们觉得一个人只要遵守法律就会是优秀的,从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潜在的善意。他们对陌生人的善意尽止于最基本的尊重。就像我上一条说的,他们不会站在你的角度看问题,不会有同理心。你受到的任何不公平对待只要没有被法律禁止,在德国人的眼里就是可承受的,不值得对你伸出援手。&br&&br&6. 最后说一下政治问题。每个国家的人都会抱着一颗热爱祖国的心,德国人也一样。但是自从二战之后德国人就失去了公开表达爱国的权利,任何强烈的爱国言论都会被定义为Nationalismus(国家主义),而这在部分区域甚至是犯法的。这也是大家觉得德国人特别骄傲的原因,德国人(包括我在内)不能大方地发表正面意见所以只能一味地反对反面意见。德国就这样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么德国人的爱国心要怎么得到满足呢?他们需要借外国人的嘴把自己的优点讲出来。在我看来近几年世界(希腊那个糟心玩意儿除外)对德国的评论都还算正面,但德国为了保持这类的评价也是花了不少功夫。就像我第四点说的,只要你是社会上公认的弱势群体,德国人就会毫不犹豫地对你提供帮助,你不用担心会被歧视。德国人为了收获外人的称赞会不顾一切地迎合所有人的喜好,难民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他们可以无视自己的处境一味地追求大家的称赞,甚至可以抛弃底线。这一点是我最恐惧的。你可以喜欢现在的德国,只是你永远不知道以后的德国会变成什么鬼样子。讲真,德国药丸这种话我听到是很生气的,但是我心里也是默默地做好了移居Mallorca的准备了。总之我希望保守党可以继续执政下去,不能把最后的底线也抛弃。&br&&br&7. 火车。想到我都想骂人。不光外国人不懂,德国人自己也不懂。在德国长这么大坐城际列车没问题,一出州我就傻了,不知道遇到过多少糟心事。晚点换乘什么的都是家常便饭不说了,我遇到过火车进不了站因为铁轨底下发现了二战时期的炸弹碎片需要拆除的; 让老人先下车结果轮到我火车车门啪的一声在我面前关上怎么都下不了车的; 一辆火车上半截和下半截的终点不一样的…… 有哪个擅长坐火车的教教我好嘛。&br&&br&&br&接下来这点我跟几个朋友聊了一下午,希望能给来德国留学的各位解释清楚德国大学的现状。&br&&br&首先,不要相信网上的任何大学排名,德国没有所谓的排名也从未参加任何世界大学排名!德国没有什么名牌大学,只有民间评价高的某大学的某专业某教授,这个你要自己和德国人多聊聊天才能知道。如果你问一个德国人哪个大学好,他们只会迷茫地看着你。这一点你可以不同意,你也可以拿德国的精英大学来说事,但是我对所谓的精英大学的看法如上,近年内不会有改变。&br&&br&至于大学问题,很多留学生都会抱怨,但是我并不觉得错在于德国。德国的教育是精英教育,一般人高级中学毕业后就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去应聘银行方面的工作。德国的大部分国企都会从高中吸取没有经验的毕业生,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全面培训。这一部分学生在结束培训后基本上都是优秀的白领了。这个时候他们可以选择继续在公司工作,还是跳槽,或者选择读技校或者大学。&br&他们有基本的工作经验,这也是德国公司最看中的一点,所以他们不用担心自己接下来的生活。&br&&br&要知道应聘一个公司最大的竞争力是经验而不是学历,你经常能看到一个40几岁的大叔在大学里听课,因为他有足够的经验,不会因为四年的空白期而导致失去竞争力,所以他可以放心地想学啥学啥。而学生相反,在毕业后直接去读大学的话是一件容易葬送前途的事。你必须保证自己在毕业后能成为这个专业的&专家&,否则你就和一个废人一样,论竞争力远比不上那些高中就工作的同龄人。&br&&br&大学本身就是热爱这个专业的人才会去读的,大多数人高中毕业后就直接去读技校然后当白领,赚的钱不比大学生少。如果你还在读高中,你还是会听见很多人说要去读大学,那是因为德国人在高中时期都还是迷茫的,他们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要做什么,根本不知道。所以现在在德国有一个很流行的gap year,就是毕业后的一年什么都先不做,拿你的积蓄出去狠狠地玩,回来时候就知道你未来想要做什么了。最后依旧选择大学的是绝对的少数。&br&&br&医学、建筑学、工程学是必须要读大学的,但是这三个专业通常都需要至少六年才能读出专业证书,所以还是会有很多人先去普通公司实习,以便之后一边读大学一边赚钱。另外护士是不用读相关专业的,每个医院里都要一到两年的专业培训,直接应聘就可以了。&br&&br&所以要来德国读大学的人请做好心理准备,对你来说大学是必经之路,但是你的德国同学们在选择大学的同时就已经默默规划好了一切。大学可能很难,但是对德国人来说根本不构成威胁。基本的自知之明是很重要的。
看了评论之后针对几点有争议的去找了几个朋友聊了一下,在下面做了修改。 大学问题会在最后提到,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我纯粹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也不会一下子就长篇大论说得太详细,主要是写一些自己的经验,有强烈反对意见的请自己去写回答反驳,骂街解…
好多人说蒙特利尔冷,我倒觉得这里的冷有点被夸大了。虽然零下十几二十度很常见,但实际感觉没有太夸张。可能是因为湿度大的原因吧。相比之下北京的冬天就干冷的瘆人,零下五度出门就浑身难受,那小风一刮,跟小刀子划脸似的。&br&&br&雪是真的大,冬天车里常备铁锹一把,碰上大雪天就要把车刨出来。&br&&br&相比多伦多和美国城市,缺少了一些北美大城市特有的那种繁忙的气息和压迫感,多了一些欧式风情。&br&&br&和大多数北美城市一样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本地传统美食。几样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被混在了一起创造了个poutine,犹太人带来了熏肉三明治,唯一还算值得称道的应该算是bagel,其中fairmont bael好像还是百年老店&br&&br&路况差得出奇,常年修路永远修不好。不管你是去安省还是美国,只要一出魁省地界,路况马上变好&br&&br&法裔天天强调什么自豪感,其实我觉得他们就是严重自卑,不然也不会有语言保护主义这种东西存在。想在魁北克开店?先在店名前面加个le再说。他们就一天到晚担心自己的法语被英语超过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确保英语的地位在魁省一直被打压。举个例子,肯德基在全世界都叫kfc,包括法国,只有在魁北克被要求翻译成法语叫pfk&br&&br&魁独,接上条,这帮人根本不在乎魁北克的发展,一天到晚挖空心思的闹独立,目前为止已搞过两次公投。在他们的努力下,蒙特利尔从昔日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全国经济中心变成了如今这个德行,魁独的潜在威胁也是导致蒙特利尔房地产市场一致不温不火的主要原因,这里房价可能连温哥华一半都不到。&br&&br&总的来说人很好,好人多,当然神经病也有,可能是吸毒抽大麻把脑子搞坏了吧,但总体来讲这里的人很有趣&br&&br&美女多,不光是蒙特利尔,其实魁北克越往小地方走美女越多&br&&br&空气好,公园多,自行车道多。城市本身是个岛,中间有座山。作为一座城市,绝得算得上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堂了&br&&br&官僚主义和腐败很严重&br&&br&税率很销魂&br&&br&治安不错&br&&br&文化活动多&br&&br&其他想起来再补充。在这里住了快五年了,之前一直在市中心,最近刚搬到西岛。对这座城市的印象有好有坏,但是最近两年开始慢慢的喜欢这里了。以前一直觉得总有一天会回到北京生活,现在看着那边的雾霾天,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了。对了,还有个很重要的让我喜欢蒙特利尔的原因,就是我儿子是在这里出生的:)
好多人说蒙特利尔冷,我倒觉得这里的冷有点被夸大了。虽然零下十几二十度很常见,但实际感觉没有太夸张。可能是因为湿度大的原因吧。相比之下北京的冬天就干冷的瘆人,零下五度出门就浑身难受,那小风一刮,跟小刀子划脸似的。 雪是真的大,冬天车里常备铁…
来了第一年多了 楼上这么多说好的
那么我就来说点不好的&br&&br&1, 脏乱差……&br&无论你是在夏天还是在冬天
在市内还是室外
在家附近还是在downtown到处都是脏兮兮的…… 可能雪是一个原因
但对于downtown
那边的流浪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总是一股尿骚味或者不可名状的臭气熏天 简直忍受不能了&br&虽然温哥华的流浪汉 (集中在东heistings)也让人叹为观止
但我也从来没在skytrain站看见满地都是脏兮兮而且到处臭气熏天的状况&br&&br&2,治安不好&br&流浪汉简直是治安大敌 盗窃事件 抢劫事件 时有发生 我工作的面包铺都被抢过两次了…… 流浪汉跑进店里把面包都摸得脏兮兮逼着你把面包送给他们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朋友家被盗也不是听说一两回
还有警察局附近就发生枪杀案&br&虽然我知道温哥华的治安问题也不少……但我两边都生活了一年多了
比较之下还是觉得montreal特别可怕
&br&&br&3,物价高&br&谁跟我说Montreal物价低的必须没去温哥华住一段时间
同等数量牛奶鸡蛋这种东西贵必然平均单位贵了1加币
蔬菜水果选择也比温哥华少
而且价格比温哥华高……
我现在还怀念在温哥华夏天时吃樱桃吃到饱都是一两刀的事情 这边想吃好吃一点的樱桃都太困难了&br&温哥华虽然房价高
但租房价格其实也不算高……
而且短租也多 Montreal特别喜欢一签签一年或者半年…… 然后太多朋友因为房租太贵但又签了合同觉得头都大了&br&&br&4,不友好&br&谁跟我说Montreal的人友好……
在车上所有人都是绷着脸好吗? 司机有时候看着你跑过来还故意开快点跑掉 也不会有天上掉下一个老太太拉着你聊天 这些事情在温哥华可是日常啊 一出门就遇到老太太跟你嗑叨天气 称赞他们的花园他们会特别高兴 这边的人要是你跟他们打招呼就只是打招呼了&br&&br&5,法语&br&虽然说大部分的人都会说英文 但也有很大一部分的不会啊…… 即使是本地年轻人 也未必能跟你说英文 downtown可能好一点 但我住的区域就是早上搭公交车问旁边十五六岁的小女孩现在几点都她都听不懂……(心好累) 要跟泥瓦匠水管工沟通更痛苦了……
(当然我会努力学习法语
但生活不便是说不出的痛……)&br&&br&差不多就这么多 想到再更
来了第一年多了 楼上这么多说好的 那么我就来说点不好的 1, 脏乱差…… 无论你是在夏天还是在冬天 在市内还是室外 在家附近还是在downtown到处都是脏兮兮的…… 可能雪是一个原因 但对于downtown 那边的流浪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总是一股尿骚味或者不可…
【回答里的附图都是自己拍的!!】&br&&br&我在蒙特利尔住了7年了,在这里上的法语中学和CEGEP,完全适应以及爱上了这里的生活!!我觉得我会一直在这里生活学习下去!!!&br&怎么评价这里的生活品质呢?安静,舒适,惬意。&br&每次路过市中心Place des arts广场,总能看见很多坐在露天咖啡店或餐馆闲聊小聚的外国人。这让我觉得蒙特利尔的人真的很会享受生活。每逢过节的时候,蒙村总是很热闹,大家放下手中的工作去游行,去开派对,去参加各种免费活动;而且街上总是被装饰的非常有节日气氛!&br&蒙村的人也都很热心,不管是问路啊还是需要帮助的时候。举个栗子吧..即便你在半夜和朋友们喝到断片,也会有热心人帮你们找到回家的路(不要问我我是怎么知道的,咳咳..)再举个正经点的栗子,我刚来这里不久的时候,和家人去办美国签证,当时差一个某资料的复印件,还需要上网把资料补齐,但是回家来回跑一趟需要不少时间(我们家住蒙村郊区),而且晚了的话到时候大使馆关门又得重新去一次,心灰意冷准备坐地铁回家的时候有个本地人看我们需要帮助,问了情况之后把我们带到了他在市中心的办公室帮我们复印了还借了我们电脑,真的帮了很大的忙!!&br&&br&好多人说到蒙村很冷的问题,我想说,室内暖气开的比夏天还热(好吧没那么夸张),而且也不是一年四季都冷啊,而且夏天又不是特别热(这是好事啊!),冬天的话我觉得穿的暖点的话没啥问题啊,毕竟如果真的外面太冷的话,我们也不会去室外呆太久嘛..&br&&br&不过蒙村好玩的地方的确并没有那么多,景色也就是普通城市的景,也没有啥好山好水的,但是我觉得在蒙村街头散散步啊,看看涂鸦,爬爬一点都不高的皇家山然后鸟瞰一下蒙村全景,也是很惬意的事情。&br&&br&特别是夕阳和夜晚的霓虹灯真的,非常非常美(虽然每个城市都有的看啦..)。&br&&br&本来想放几张好看的蒙村的照片的,结果手机(最近同步电脑把照片都导出去了)里只有昨天拍的照片了..祝大家圣诞快乐(泥垢:&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8a04c1f934d2e6b654deb4fa09d4779c_b.jpg& data-rawheight=&863&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8a04c1f934d2e6b654deb4fa09d4779c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6c9c4d8dca6d85c09faad7b6142660db_b.jpg& data-rawheight=&108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6c9c4d8dca6d85c09faad7b6142660db_r.jpg&&&/figure&&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fe80aefe992fe0321cbd0b5d06779c00_b.jpg& data-rawheight=&108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fe80aefe992fe0321cbd0b5d06779c00_r.jpg&&&/figure&
【回答里的附图都是自己拍的!!】 我在蒙特利尔住了7年了,在这里上的法语中学和CEGEP,完全适应以及爱上了这里的生活!!我觉得我会一直在这里生活学习下去!!! 怎么评价这里的生活品质呢?安静,舒适,惬意。 每次路过市中心Place des arts广场,总能…
&a data-hash=&83a4e6f16feeaa962b3c77f6215bcc4f& href=&//www.zhihu.com/people/83a4e6f16feeaa962b3c77f6215bcc4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赵小强& data-hovercard=&p$b$83a4e6f16feeaa962b3c77f6215bcc4f&&@赵小强&/a& 说的不错,基本上就是这么回事儿。&br&&br&我来补充一下。&br&&br&目前有些专业,包括IT业(2613开头的职业)名额比较紧张,所以需要更高的分数或更长的EOI等待时间。&br&&br&此外,如果无论如何也凑不够60分,雇主担保也是一个选择。&br&&br&------------------------------------刚刚拿到澳洲PR,补充一下答案--------------------------------------------------------&br&&br&刚刚全家拿到了澳洲的PR,把申请过程简单分享一下吧&br&&br&动因:&br&我是2013年6月左右有了移民的念头的,原因很单纯也很简单,我的孩子快出生了(预产期2013年8月),我想给她一个更好的环境。&br&&br&背景:&br&评估了一下自己的条件,年龄32,学历博士,职业IT,工作经验10+年,英语水平尚可,经济水平一般,移民的目标是英语为官方语言的西方发达国家。&br&&br&调研:&br&说英语的移民国家主要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然后一个一个筛选,美国很难,可能性不大,加拿大IT类名额特别紧张(当时是每年500个),抢不到,英国也比较难,新加坡福利还是不太好,所以目标就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而这两个国家我都有资格申请。最后因为新西兰在中国申请很难一步到位拿居住签证,更有可能拿工作签证,于是选择了澳大利亚。&br&&br&过程:&br&澳大利亚移民步骤还是非常简单明了的。技术移民(此为独立技术移民189签证,没有考虑担保技术移民)通常分为三个步骤,先职业评估和考雅思(有的职业评估之前就需要雅思成绩,有的职业不要求,可以一边评估一边考雅思),职业评估结果出来之后,可以在网上申报EOI,然后EOI被选中就会邀请你申请签证,再提交签证申请就行了。基本上需要的材料也就是身份、学历、工作证明、雅思成绩,最后还需要无犯罪记录和体检。&br&我的申请过程也非常顺利,2013年9月考了雅思(考了两次,都是总分7.5,小分没到4个7,于是放弃),2013年10月提交职业评估,2014年1月得到职业评估结果,并提交EOI,同时得到了签证申请邀请(ITA)。2014年3月提交签证申请,4月体检,4月底就下签了。&br&&br&分数:&br&我经历比较特殊,15岁高考19岁本科毕业直接参加工作,后来读硕博的时候也一直都在打工,所以可以在年龄不大的情况下拥有较长工作经验,算分比较有优势。具体来说,年龄32岁得了30分,博士学历20分,工作经验8年以上15分,这样就有65分,已经足够了。雅思我考了7.5,不过口语是6.5,所以不算4个7,英语是加0分。如果雅思有4个7英语还能加10分,就更有优势了。(由此可见,澳大利亚技术移民英语好优势很大,曾看到某爱尔兰人无学历无工作经验雅思4个8成功移民)&br&&br&后记:&br&其实都说社会上层和底层比较适合移民。而我在国内勉强可以算个中层,有车有房有妻有孩儿,也有份还算体面的工作。出国之后说实话生活水平下降其实是个必然,工作或许需要从头开始找一个入门级职位,甚至还有可能被迫转行干体力活儿去,其它方面也肯定不习惯,主流生活圈应该是很难融入。我从来没有过出国经历,对出国之后需要面对什么也是两眼一抹黑。&br&&br&就说这么多吧,欢迎大家和我交流,谢谢!
说的不错,基本上就是这么回事儿。 我来补充一下。 目前有些专业,包括IT业(2613开头的职业)名额比较紧张,所以需要更高的分数或更长的EOI等待时间。 此外,如果无论如何也凑不够60分,雇主担保也是一个选择。 ---------------------------------…
&p&搬来多伦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韩国签证进度查询中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