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二醇测定E2结果63.00定量(E2)结果219.6 这个是测量雄性激素吗?结果怎么样?

【HCG/孕酮/雌二醇数据集合】姐妹们将你们孕早期的化验结果:HCG/孕酮/雌二醇 数值大集合起来吧-播种网论坛
努力加载中...
130){window.locatio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77499&extra=page%3D1&page='+ doane(event);}">跳转
【HCG/孕酮/雌二醇数据集合】姐妹们将你们孕早期的化验结果:HCG/孕酮/雌二醇 数值大集合起来吧
1972361529
谢谢亲的鼓励,爱你!
已邀请用户 : (此提示只有您可以看到,其他用户无法查看)
-----------------------------------------------------------------------------------------------
日末次月经:
3月27日 孕28天& HCG: 115.8& 孕酮:23.3&&&&&&& 雌二醇:& &3593月29日 孕30天& HCG: 149&&&& 孕酮: 大于40&& 雌二醇:446& 3月31日 孕32天& HCG:205&&& 孕酮:35.9&&&&& 雌二醇:363 4月3日&&& 孕35天& zzy试纸 越来越淡,还没有达到参照线一样深,早上起来发现褐色血迹
4月4日&& 早上起来出陈血,晚上流鲜血4月6日&& 孕38天& HCG:110.6& 孕酮:3.4&&&&&&&&&& 雌二醇:55& &&&&&&&&&&&&& 少量陈血,B超未见孕囊,右附件区见囊性暗区2.2*1.7& &&&&&&&&&&&&& 内膜1.0&&&&&&&&&&&&&宫底肌层见0.7*0.4暗区4月7日&& 大量鲜血,疑视月经4月11日 月经完毕,月经量要比往常多一些4月12日 孕44天& HCG:458.6& 孕酮:3.2&&&&&&&&& 雌二醇:78 &&&&&&&&&&&&& B超未见孕囊,右附件区见囊性暗区2.3*1.8,边缘光滑,形态规则&& 内膜&& 0.64月15日 孕47天 HCG: 406.9& 孕酮:3.8&&&&&&&&雌二醇:232&&&&&&&&&&&& &B超未见孕囊,右附件区见囊性暗区2.1*1.6边缘光滑,形态规则&& 内膜:0.4&&&& 宫底肌层见0.58*0.3暗区
----------------------------------------------------------------
末次月经09年1月21日2月23日 孕34天 HCG& 62.7&&&&& 孕酮 5.19&& NG2月25日 孕36天 HCG& 212.5&&& 孕酮 13.69& NG& 雌二醇& 147 2月26日 孕37天 分泌点滴类似内膜的东西,呈粉红色2月27日 孕38天 HCG& 429.8&&& 孕酮 14.78& NG& 雌二醇& 194&&&&&&&&&&&& 阴超检查宫内和附件都未见孕囊3月1日& 孕40天 HCG& 638.8&&& 孕酮 15.06& NG& 雌二醇& 176&&&&&&&&&&& 出去应酬活动时出鲜红色血一片3月2日& 孕42天 HCG& 430&&& &&&&&&&&&& 阴超显示宫外输卵管处见2.7*1.7囊区,考虑宫外孕,立即住院采取“&期待疗法”①期待疗法&&对宫外孕不予以特殊处理,仅严密观察,以等待其自然痊愈。因宫外孕胚胎种植部位血供营养和激素不足而死亡,有自愈可能。3月3日& 孕43天&& HCG295& (住院中)3月6日& 孕46天&& HCG260& (住院中)3月8日& 孕48天&& HCG205& (住院中)
3月11日& HCG51&& (出院修养)阴超显示宫外输卵管处见2.0*1.6囊区,包块萎缩中,服用中药治疗。3月12日 月经持续三天 3月18日& HCG2.4&&&& 阴超显示输卵管左侧见1.9*1.0囊区&&&&&&&&&&& 右侧见2.3*1.7优势卵泡。3月31日 月经来临
&----------------------------------------------------------------
08年11月7日&&& 孕31天 HCG&& 195.508年11月12日 孕36天 HCG&& 1783&&&&&& 孕酮18.31& 雌二醇 25308年11月18日 孕42天 HCG&& 10652&&&& 孕酮23.05& 雌二醇 29108年11月21日 孕45天& HCG&&& 2万+ B超显示输卵管妊娠,活胎,见心血管搏动,于当晚实腹腔镜手术,5天后出院,指标一月后降至正常!
45天阴超,发现在输卵管壶腹部妊娠,胎儿4*4大了,HCG已经达到2万多
[ 本帖最后由 那些花儿330 于
11:20 编辑 ]
点击查看全文
十二级宝宝, 积分 21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6 积分
我PL&13天HCG&90.8&孕酮是219NG/ML&,8周做的BC是双胞胎。看来不单是HCG数值高有双胎可能,孕酮也一样呢,我HCG一直不怎么太高,但属于正常范围内。
点击查看全文
十二级宝宝, 积分 21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6 积分
我家雙胎是10月8日末次YJ10月24日孕26天(PL12天)HCG是13911月2日孕34天(PL20天)HCG是6530&樓主那結果雙胎的可能性比較小呀,呵呵
点击查看全文
十二级宝宝, 积分 21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6 积分
哈,我今天每一次B超,48天,是双双!28天的时候HCG155,35天6352,42天33263!
点击查看全文
十二级宝宝, 积分 21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6 积分
我的42天时HCG是6万1,46天BC看到是双胎&
点击查看全文
十二级宝宝, 积分 21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6 积分
月经、排卵。测到水印,、6水印加深。号验血,HCG39.64&孕酮24.54。验血&HCG217.2孕酮大于60。验血HCG>10000孕酮53.82&BC&孕囊大小3.1*2.1mm&可见胎芽、可见心管搏动&宝宝好棒,要健康长大哦~~
点击查看全文
十二级宝宝, 积分 21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6 积分
孕33天HCG465IU/L&35天1314IU/L42天12898&&&46天26371
点击查看全文
十二级宝宝, 积分 21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6 积分
我怀孕36天HCG=6200IU/L&&&&&38天HCG=12500IU/L&&&&&&&&&孕64天,HCG=200000IU/L
点击查看全文
十二级宝宝, 积分 21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6 积分
4.9末次月经,5.5下午测到水印,5.6早上弱阳,5.7早上阳性5.8:β-HCG&155&mIU/ml&;5.19:β-HCG&7300mIU/ml5.23:孕囊2.1*1.1cm,见胎心胎芽;6.20:头臀径3.5cm,见胎心搏动6.30:建卡,听到小火车9.24:看到小样儿,爱笑的小鬼
点击查看全文
十二级宝宝, 积分 21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6 积分
5.20YJ,6.6PLPL13天:P:31.6,hcg:148&PL15天:P:21.7,hcg:&458&PL19天:P:25.2,hcg:&3482&PL25天:P:24.3,hcg:&35243&PL30天:&BC有胎心,胚芽5mm&PL37天:P:26.5,hcg:&197273&PL52天确定西瓜籽是双宝哦,PL58天听到两个小火车声音,加油!
点击查看全文
十二级宝宝, 积分 21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6 积分
6.17末次月经孕26天&&孕酮29&&HCG92.1&&孕32天&&HCG3776&孕39天&&HCG15544&&孕42天&&孕酮&29.7&HCG30338&&有胎芽胎心孕48天&&孕酮26.3&&HCG73666孕56天&&孕酮38.61&HCG168962孕63天&&孕酮30.8&&大于20W孕85天&&头臀长5.45CM&羊水3.1CM&胎心率173/次
点击查看全文
130){window.locatio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77499&extra=page%3D1&page='+ doane(event);}">跳转
分享到站内:
分享到站外:
姐妹都在抢
关注微信微博
瞪谁谁好孕&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4d3dbc2ae7ce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2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4d3dbc2ae7ce_r.jpg&&&/figure&&p&&/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f4aa6dfb5e44a0ce67f9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4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f4aa6dfb5e44a0ce67f9a_r.jpg&&&/figure&&p&&br&&/p&&p&大约500年前,瑞士医生帕拉塞尔苏斯提出“剂量决定毒性”的观点,这句话成为现代毒理学的基本法则。对绝大多数有毒的物质而言,剂量越大,毒性自然也越高。然而,从上世纪70年代起,生物学家逐渐发现,某些化学物质似乎拥有与众不同的特性:在剂量非常低的情况下,反倒具有更大的毒性。然而,直到现在,各国监管机构仍然鲜有制定相应法规,对此类化学物质进行足够的管制……&/p&&p&&br&&/p&&p&撰文 | 丹·费金 (Dan Fagin)&/p&&p&翻译 | 赵瑾&/p&&p&&br&&/p&&p&帕拉塞尔苏斯(Paracelsus)是16世纪一位性情暴躁的医生,一生游走于欧洲中部的各大城镇,在治疗中大胆使用水银、鸦片及其他危险药物。他那显得有些冒险的医疗理念,与当时施行放血术的医生和传统医师大不相同。他曾在晚年所写的书中,为自己采用的非传统疗法进行辩护:“所有东西都含有毒素,没有任何东西是完全无毒的:剂量才是决定物质毒性的关键。”在几个世纪后的今天,帕拉塞尔苏斯那些在当时被认为是极端的看法,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他的话也可以被精简为:“&b&剂量决定毒性&/b&”,而这正是现代毒理学的基本法则。&/p&&p&&br&&/p&&h2&&b&内分泌干扰物:争议渐起&/b&&/h2&&p&&br&&/p&&p&帕拉塞尔苏斯的这句名言使他成为了毒理学之父。&b&现在对于这一观点的解释是:毒性与剂量呈线性变化关系,因此减少有害物质的剂量,可以降低风险。&/b&这一观点不但是一个抽象化的哲学表述,更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化学物质安全测试的基本前提。风险评估人员一般会看,当一种化学物质的剂量很高时,会对人体产生什么不良影响,然后据此进行推断,制定该物质的安全标准。而&b&这些都基于一个前提:有毒的化学物质在低剂量时,其毒性会大幅降低。&/b&&/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67a473c88c207e655e2be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3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f67a473c88c207e655e2be_r.jpg&&&figcaption&毒理学之父帕拉塞尔苏斯&/figcaption&&/figure&&p&但是,如果帕拉塞尔苏斯的假设是错误的,会怎么样呢?&b&假如有一类强效的化学物质在低剂量下,对人体的危害更大,那又怎么办呢?&/b&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人员宣称,&b&内分泌干扰物&/b&(endocrine disruptor)就是这样一类化学物质,一般的毒理学无法完全解释其毒性。这类物质会与细胞激素受体(cellular hormone receptor)发生反应,比如广泛使用的除草剂莠去津(atrazine)、塑化剂双酚A(bisphenol A,BPA)、清洁剂中的抗菌剂三氯苯氧酚胺(triclosan)以及葡萄园中使用的杀真菌剂中的烯菌酮(vinclozolin)。监管机构根据常规的大剂量测试(high-dose testing),对这些化学物质的使用剂量设定了安全上限,认为低于上限的剂量对人体就是安全的。但研究人员却发现,一些存在于日常环境中的极其微量的化合物,其毒性实验数据并不符合经典的毒理学“剂量-反应曲线”。相反地,&b&大多数内分泌干扰物所呈现的则是U形,或倒U形,甚至波浪形&/b&。&/p&&p&&br&&/p&&p&费雷德里克·沃姆·萨尔(Ferderick vom Saal)是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的神经生物学家,他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告诫人们,警惕内分泌干扰物对人体的影响,“我们目前所测试过的每一种内分泌干扰物都具备复杂的剂量-反应曲线,我估计所有此类化合物都是如此。而传统的毒理学方法则完全无法预测这类内分泌干扰物质在低剂量下的毒理表现”。&/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6d5f49d3d0b4d7af6c7a69d400aea1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6d5f49d3d0b4d7af6c7a69d400aea1f_r.jpg&&&/figure&&p&在上世纪70年代,萨尔就告诫人们,警惕内分泌干扰物对人体的影响。 &/p&&p&&br&&/p&&p&萨尔及其同事认为,环境中所存在的微量内分泌干扰物质,是造成各种人类健康问题(包括肥胖、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不育以及其他与性发育相关疾病)的元凶。&/p&&p&&br&&/p&&p&然而,很多毒理学家对此并不信服,特别是那些在工业界或政府部门从事传统风险评估的毒理学家。虽然他们也承认,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确具有一些奇特的毒理性质,但他们表示,萨尔和其他持类似观点的研究人员所进行的研究,还没有得到重复实验的证实,而且过度依赖未经验证的检验方法,过于注重那些并不会给人体带来明显危害的症状,比如器官重量、癌前增生、基因和蛋白活性的变化等。美国Gradient环境咨询公司毒理学家、美国化学委员会顾问洛伦茨·龙伯格(Lorenz Rhomberg)说:“如果要我们相信低剂量内分泌干扰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他们就必须拿出证据,证明他们的实验结果是可重复的,证实这种现象不是仅出现在某个研究人员的某一次实验中,而是经得起科学检验,真正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的毒理现象。”&/p&&p&&br&&/p&&p&萨尔及其同事对这些质疑的回答是: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研究在迅速发展,他们现在已经能提供龙伯格所要求的系统性证据。&b&2012年发表的一篇综述&/b&,对迄今该领域中的600多项研究进行了一次全面总结(几乎包括了他们该领域5年来发表过论文的一半),并发现&b&有可靠证据显示,18种内分泌干扰物质(包括BPA、莠去津及烯菌酮)在低剂量下会不同于传统的剂量反应,危害人体健康&/b&。这篇综述的主要作者、现任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安姆斯特分校助理教授的劳拉·范登堡(Laura Vandenberg)说:“质疑我们研究结果的科学家,一直在指责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个现象的真实性,现在我们接受他们的挑战。”&/p&&p&&br&&/p&&p&欧洲和美国的政府官员对这个研究领域也十分关注。美国国家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所长琳达·波恩鲍姆(Linda Birnbaum)认为,“范登堡的综述很具说服力,也十分可信”。2012年,波恩鲍姆在NIEHS旗下的《环境健康展望》(&i&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i&)杂志中提出,“现在,应该是时候讨论一下该不该将化学物质的低剂量反应纳入监管决议了”。&/p&&p&&br&&/p&&p&时任欧盟环境总署化学品部负责人比约恩·汉森(Bj?rn Hansen)透露,2012年6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欧盟科学会议上,与会代表们虽然无法就低剂量反应的重要性达成一致意见,但都同意有必要加强现有法规。与此同时,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和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也表示,愿意就该问题展开讨论,但他们认为目前大规模的法规修订还言之过早。&/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b3a3d8ca419c9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61& data-rawheight=&10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b3a3d8ca419c9c_r.jpg&&&/figure&&p&&br&&/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a0b4b36c5ec41b65ac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49& data-rawheight=&10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a0b4b36c5ec41b65ac7_r.jpg&&&/figure&&p&&br&&/p&&p&研究人员发现,许多内分泌干扰物的“剂量-反应曲线”不同于一般药物的单调曲线。&/p&&p&&br&&/p&&h2&&b&独特的毒性曲线:不可小觑低剂量&/b&&/h2&&p&&br&&/p&&p&自从有关内分泌干扰物的纷争存在以来,萨尔就一直处于争论的中心。20世纪70 年代,萨尔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做博士后研究时,就吃惊地发现小鼠子宫里性激素水平的细微变化,会对其中的胚胎产生终身影响。在子宫中处于两只雄鼠胚胎之间的雌鼠胚胎,与处于两只雌鼠胚胎之间的雌鼠胚胎相比,成年后表现出的“雄性化”特征(如攻击性)明显强于后者。显然,这是相邻雄性胚胎释放的微量睾酮造成的。&/p&&p&&br&&/p&&p&萨尔首先对天然激素和合成雌激素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DES)进行实验。他发现,与未接触过DES的雄鼠相比,在出生前接触过微量DES的雄鼠,其前列腺更重,后来更易患包括癌症在内的前列腺疾病。但奇怪的是,更高剂量的DES却不会造成这些影响。&b&己烯雌酚是最早被发现具有非单调“剂量-反应曲线”的内分泌干扰物之一。&/b&其后,萨尔与密苏里大学的同事韦德·威尔休斯(Wade Welshons)发现,多种内分泌干扰物都具有类似的非单调反应,特别是BPA。&/p&&p&&br&&/p&&p&萨尔的早期研究引起了国际上对BPA的关注,并成功促使美国、加拿大和一部分欧洲国家停止在婴儿奶瓶和幼儿水杯的制造中使用BPA。研究还激发了大批研究人员,对低剂量BPA及其他合成激素对动物的内分泌影响展开了更深入的研究。例如,塔夫斯大学的细胞生物学家安娜·索托(Ana Soto)就发现,过早接触BPA,会影响大鼠和小鼠的乳腺发育,促进雌激素受体的生长,导致癌前增生及癌症。另一位细胞生物学家,西班牙米格尔·赫尔南德兹大学的安杰尔·纳达尔(Angel Nadal),通过向人工培养的人类胰腺细胞施加BPA,发现了BPA剂量水平和葡萄糖代谢变化(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因子之一)之间的非单调关联性。流行病学家也加入这场论战中来。他们发现,尿液中的BPA 水平与儿童肥胖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并将其他内分泌干扰物与糖尿病的发病率联系起来。&/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e956e83d8ceaea1e8c2b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e956e83d8ceaea1e8c2b_r.jpg&&&figcaption&BPA与雌性激素受体结合示意图&/figcaption&&/figure&&p&&br&&/p&&p&他们的研究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内分泌干扰的奇异世界,它与传统毒理学完全不同,就好像量子力学与经典物理学完全不同一样。在动物发育的关键时期,即使只是极微量的BPA和其他干扰物与激素受体发生反应,也会影响受体的正常功能,产生难以理解的实验结果,特别是当其他激素也参与其中时。&/p&&p&&br&&/p&&p&这类激素受体间的相互影响,会产生异常的“剂量-反应关系”,其中很多关系,科学家还在努力阐明。2012年10月,萨尔在密苏里大学的研究小组&b&首次发表了一种广泛使用的塑料成分——DEHP(一种邻苯二甲酸酯)的非单调“剂量-反应曲线”&/b&。这个研究小组对78只怀孕小鼠施加不同剂量的DEHP,然后监测不同剂量的影响。这次实验使用的剂量跨度极大,从0.5微克/千克体重/天直到50万微克/千克体重/天。&/p&&p&&br&&/p&&p&实验发现,根据DEHP施加剂量的不同,小鼠的睾酮水平及其性发育会出现令人惊讶的变化。举例来说,雄性小鼠的实验曲线看起来像起伏的山峦。在0~0.5 微克的剂量之间,小鼠血清中的睾酮水平随剂量的增加上升,但到1微克的剂量时,小鼠血清中的睾酮水平则稍微下降;接着从5~500微克之间,又呈上升趋势;当DEHP的剂量达到5万微克时,睾酮水平又开始下降;在50万微克剂量时,则开始迅速下降。实际上,最高剂量下的睾酮水平与未施加DEHP的对照组水平相同。为避免遭到质疑,萨尔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吻合度 (goodness of fit)的统计分析,结果证实非单调曲线最符合实验数据。&/p&&p&&br&&/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14f6365bcee2bd2ef0ee2a07da5cc595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14f6365bcee2bd2ef0ee2a07da5cc595_r.jpg&&&figcaption&该实验中,DEHP剂量与小鼠睾酮水平的关系&/figcaption&&/figure&&p&&br&&/p&&p&DEHP的怪异曲线背后,隐藏着一个未知的生化机理,要阐明这个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不过,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其他非单调曲线的确切成因。其中,科学家了解得最透彻的一个例子并非污染物,而是一种药物——&b&他莫西芬&/b&(tamoxifen)。&b&这种化疗药物会与乳腺细胞中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剂量-反应曲线”呈倒U形&/b&。极低剂量的他莫西芬不仅不会抑制癌细胞,而且随着药物在乳腺细胞中慢慢累积,还会刺激肿瘤生长,导致病人进入一个痛苦的爆发期。当他莫西芬在组织中的浓度进一步增加,直到足以与其中所有的雌激素受体结合,才会开始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的托马斯·策勒(Thomas Zoeller)说:“内分泌学家对这个过程十分了解,非单调剂量反应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p&&p&&br&&/p&&p&2009年,美国内分泌学会发表的一份科学声明,标志着该研究领域的一个转折点。这是该学会在其95年的历史中,发表的第一份科学声明。其中指出,“内分泌干扰物是公共卫生的一个重大隐患”,该学会支持加强管制,认可非单调剂量反应,并表明“&b&即便是极微量的接触,只要有接触,内分泌干扰物就有可能导致内分泌或生殖异常&/b&”。2011年,另外7个科学团体与内分泌学会一起,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一封联名信,表达对该问题的关切。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分子生物学家布鲁斯·布隆伯格(Bruce Blumberg)说:“这份声明肯定了内分泌干扰物研究的主流地位,从根本上转变了该领域的命运。”&/p&&p&&br&&/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1d933ec0e0a47c8f83f001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51& data-rawheight=&32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1&&&figcaption&美国的12个州已经禁止将BPA用于儿童水杯的生产 &/figcaption&&/figure&&p&&br&&/p&&h2&&b&巨大的分歧:何时纳入监管?&/b&&/h2&&p&&br&&/p&&p&然而,科学评论家却认为,非单调反应和低剂量效应存在与否并非问题的关键,&b&最重要的问题是,它们对人体健康到底有多大影响。&/b&美国FDA食品安全和应用营养学中心的毒理学家杰森·昂斯特(Jason Aungst)认为:“非单调性确实存在,但问题是它是否真的具有毒理学意义。”他和一位在EPA 工作的资深毒理学家厄尔·格雷(Earl Gray)认为,萨尔、索托和其他研究者所发现的低剂量效应,还是一个相对罕见的现象,不足以确定该现象与主要健康问题的关系。&/p&&p&&br&&/p&&p&&b&学者对于该问题的意见分歧如此之大,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研究人员与风险评估机构采用了不同类型的测试方法。&/b&制药厂商为获得上市批准,通常会雇用私营检测机构测试新产品,但这类实验室通常没有能力检测极低浓度的化学物质。这些私营机构通常不会检测药物引起的复杂生化改变,例如蛋白质水平的变化,而这正是策勒、索托及萨尔的实验室所做的常规检测之一。相反,监管机构规定的标准化检测,要求检测方法更简单、更容易重复;检测更多实验动物;针对更明显的健康问题,如急性毒性、癌症和身体畸形。&/p&&p&&br&&/p&&p&然而,就算政府机构和工业界的科学家想要找到低剂量效应,通常也一无所获。例如,格雷和任职于RTI国际的发育毒理学家罗谢尔·泰尔(Rochelle Tyl)就对BPA的低剂量效应进行了研究,但并没有发现萨尔等研究者所证实的严重发育影响。萨尔与其同僚则反驳,泰尔和格雷的研究没有发现BPA的低剂量效应,是因为他们施与阳性对照动物的雌二醇剂量过高。&/p&&p&&br&&/p&&p&由于泰尔和格雷的研究结果不理想,FDA和EPA都没有更改它们对BPA的风险评估。FDA仍然坚持50毫克/千克体重/天的BPA剂量对人体没有不良影响,而萨尔却认为BPA的安全剂量范围应该比这低200万倍,即25毫微克以下。然而,目前这两个监管机构正合作展开一项大规模的研究,以解决这场纷争。这个由NIEHS和FDA国家毒理研究中心牵头的新项目,耗资2 000万美元,它是迄今为止,针对非单调剂量-反应毒理曲线进行的规模最大的研究。2012年9月,研究人员开始给大约1 000只小鼠喂食5个不同剂量的BPA,测试范围从2.5微克/千克体重/天,到2.5万微克/千克体重/天,并采用了两个阳性对照组(所施与的雌二醇量远低于泰尔或格雷所采用的)和一个阴性对照组。萨尔、策勒和其他学者将会参与组织分析,测量一系列标准监管测试中没有检测的健康影响,例如前列腺和乳腺组织生理代谢的变化。&/p&&p&&br&&/p&&p&这项大型BPA研究目前仍在进行中。在2015年发表的中期报告中,低剂量的BPA已经显现出了一些危害。研究团队预计,最终结果将于今年发布。而萨尔在实验室中,也找出了更多关于BPA毒性的证据:在2014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萨尔首次发现了低剂量BPA对哺乳动物器官发育的副作用。2017年1月,欧盟将BPA列入“高度关注物质”(SVHC)的候选目录,朝着禁止进口、使用BPA跨出了第一步。&/p&&p&&br&&/p&&p&而在更多研究结论出炉之前,这个研究领域的一些资深科学家决定不再等待,他们合写了一篇论文,就如何检测新合成的药物对内分泌的影响,以及如何检测这些在低剂量下的非单调“剂量-反应曲线”,向工业界的化学家给出详尽的建议。论文还附有一个相关的网站,它致力于避免可能有害的内分泌干扰物流入市场。&/p&&p&&br&&/p&&p&萨尔希望这项举措有助于给监管机构施加压力,限制市场上的有害化学物质。他解释道:“我们只是要告诉制造商,如果你们希望研制安全的化合物,就应该这样做。我想这无可非议。”&/p&&p&&/p&&p&&/p&&p&&/p&
大约500年前,瑞士医生帕拉塞尔苏斯提出“剂量决定毒性”的观点,这句话成为现代毒理学的基本法则。对绝大多数有毒的物质而言,剂量越大,毒性自然也越高。然而,从上世纪70年代起,生物学家逐渐发现,某些化学物质似乎拥有与众不同的特性:在剂量非常低的…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fb5e462ebcd56d8b44014c_b.jpg& data-rawwidth=&670& data-rawheight=&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fb5e462ebcd56d8b44014c_r.jpg&&&/figure&&p&&/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b12ee73ed2c280b70a9c800df1c460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156& data-thumbnail=&https://pic4.zhimg.com/v2-4b12ee73ed2c280b70a9c800df1c460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4b12ee73ed2c280b70a9c800df1c460b_r.jpg&&&/figure&&p&&br&&/p&&p&文章开头,我们先来做一个&b&有趣的小测试&/b&。 &/p&&p&先看下面动图,画面中有一个静止的圆形和一个缓慢移动的十字图案,没问题吧。&/p&&p&&br&&/p&&p&这时将你的手机屏幕向左(逆时针)放倒90°,再伸出你的左手将左眼蒙上。&/p&&p&然后把屏幕置于视线前方约&b&10到15厘米&/b&处,&b&用右眼盯着左边圆形看&/b&。&/p&&p&很快你就会发现,右边的十字图形在向左移动的过程中,&b&突然于某个位置消失&/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44d1d93f66f47bba2b3aa0d104e624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98& data-rawheight=&633& data-thumbnail=&https://pic1.zhimg.com/v2-e44d1d93f66f47bba2b3aa0d104e6240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8&&&/figure&&p&没有人在动图上做过手脚,也并不是因为你瞎了。&/p&&p&这正是我们平常说的&b&盲点。&/b&&/p&&p&&br&&/p&&p&&b&而全人类的眼睛,&/b&也都存在着这么个&b&不合理的缺陷。&/b& &/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3a1a3ff50f0b776fb8cfd0cced33c2f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45& data-rawheight=&166& data-thumbnail=&https://pic1.zhimg.com/v2-3a1a3ff50f0b776fb8cfd0cced33c2f4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5&&&/figure&&p&&b&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一“设计”缺陷,进化论才多了一个有力的证据反驳神创论。&/b&&/p&&p&&br&&/p&&p&无法否认,眼睛是一个精细到无与伦比的设计。&/p&&p&虽然我们常把眼睛比作照相机,但它其实又远比照相机复杂。&/p&&p&&br&&/p&&p&而因为无法找到眼睛有关的化石(眼睛难以形成化石),连&b&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b&都无法回答眼睛形成的问题。&/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0c1db9ae5c2db2d52d5cc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6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p&图:达尔文&/p&&p&也正是达尔文对眼睛的困惑,才使神创论者有了完美的质疑点。&/p&&p&在神创论看来,说如此完美的眼睛结构是自然选择而成,是极度荒谬的。&/p&&p&&br&&/p&&p&&b&但事实上,人眼虽结构精巧,但却绝不是完美的。&/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3bcb92da0cbe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70& data-rawheight=&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3bcb92da0cbe5_r.jpg&&&/figure&&p&而这些缺陷却反倒成了进化论的有力证据,从此剧情发生了反转。&/p&&p&&br&&/p&&p&当初盛赞&b&“人眼的完美,只能出于上帝之手”&/b&的神创论者,也像搬石头砸自己脚趾头一般。&/p&&p&他们无法辩驳,否则就得承认上帝是个“手残的缔造者”。&/p&&p&&br&&/p&&p&毕竟任凭哪个工程师都不会傻到&b&“将视网膜贴反”&/b&,带来如此多不必要的麻烦。&/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97e0d09c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97e0d09cb_r.jpg&&&/figure&&p&图:视网膜&/p&&p&&b&视网膜&/b&就像一架相机里面的感光底片,专门负责感光成像。&/p&&p&当我们看东西,物体的影像就通过屈光系统,落在视网膜上。&/p&&p&&br&&/p&&p&所以,视网膜是我们视觉形成的基础,一旦发生萎缩或脱落等病变,视力会严重受影响。&/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36bf1d3f1c36bfc8aa45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1& data-thumbnail=&https://pic4.zhimg.com/v2-d36bf1d3f1c36bfc8aa45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d36bf1d3f1c36bfc8aa457_r.jpg&&&/figure&&p&我们的视网膜大致由3层细胞组成,分别为&b&感光细胞&/b&、&b&双极细胞&/b&和&b&节细胞&/b&。 &/p&&p&&br&&/p&&p&其中&b&感光细胞*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b&,而双极细胞则负责分类处理这些电信号。&/p&&p&最后节细胞会把这些分类好的电信号传输至大脑,形成最终影像。&/p&&p&&br&&/p&&p&&i&*注:人眼感光细胞包含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其中视杆细胞负责弱光下的视力,而视锥细胞负责明亮光线下高分辨的成像和颜色辨别。&/i&&/p&&i&&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e7ef159cb60b0e400e1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6& data-rawheight=&4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e7ef159cb60b0e400e13_r.jpg&&&/figure&&/i&&p&我们知道视网膜这3层细胞的功能后,应该就能推断出它们在眼球中的位置了。&/p&&p&&br&&/p&&p&&b&理论上&/b&,感光细胞应该在最外侧,&b&因为要接受外界传入的光信号&/b&。&/p&&p&而节细胞负责最后将电信号传入大脑的最后一步,应该位于眼睛最内侧。&/p&&p&&br&&/p&&p&&b&但我们人眼的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感光细胞和节细胞竟完全颠倒了。&/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85afd7daed81e2f582c1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71& data-rawheight=&4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85afd7daed81e2f582c15_r.jpg&&&/figure&&p&图:1为感光细胞,2为双极细胞,3为节细胞&/p&&p&&br&&/p&&p&试想一下,节细胞在外,感光细胞在内的“设计”。 &/p&&p&当光线射入瞳孔时,要先经过节细胞和双核细胞,最后才能到达感光细胞。&/p&&p&那么这些“挡”在感光结构前的细胞,就会反射或折射光线,&b&使感光细胞成像的质量下降。&/b&&/p&&p&&br&&/p&&p&&b&这就如同在照相机的胶片前面,外贴了一张半透明薄膜。&/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5ca39148e04dfc988d2f144a711a3d6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5ca39148e04dfc988d2f144a711a3d63_r.jpg&&&/figure&&p&不仅如此,由于节细胞位于光线进入的方向。&/p&&p&所以它发出的神经纤维必然会汇聚成一束,反穿眼球再绕回大脑。&/p&&p&&br&&/p&&p&&b&而在此处,感光细胞是没有落脚之地的,被称为视神经乳头。&/b&&/p&&p&所以这才导致了我们视网膜中有一块区域无法感光,从而形成&b&盲点&/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14cf7d43c75e02cd189c690258fbe9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99& data-rawheight=&2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14cf7d43c75e02cd189c690258fbe94_r.jpg&&&/figure&&p&图:红圈内为盲点形成的位置&/p&&p&不过,即便有一块区域人眼无法捕捉,&b&但盲点并不会降低我们的视觉质量。&/b&&/p&&p&原因就在于,&b&我们人类是有两只眼睛的&/b&。&/p&&p&&br&&/p&&p&虽然每只眼睛都有一个盲点,但这两个盲点是不重叠的。&/p&&p&&b&所以一只眼看不到的盲区,另一只眼能看到就行了。&/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2bbaf461b33f87b8c4c9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70& data-rawheight=&3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2bbaf461b33f87b8c4c9a_r.jpg&&&/figure&&p&那么问题来了,&b&为什么就算闭上一只眼睛,我们还是无法察觉盲点的存在呢?&/b& &/p&&p&&br&&/p&&p&现阶段最靠谱的解释,便是&b&大脑强大的“脑补”功能&/b&。&/p&&p&人类的大脑会根据记忆和盲点周围环境,补全眼前该出现的画面。&/p&&p&&br&&/p&&p&而人眼的&b&无意识跳跃和振动&/b&(即使我们盯住某个物体,这些动作仍会不断发生),都有助于刷新图像使盲点消失。&/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756c7f8beff0def2b6bbc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25& data-rawheight=&240& data-thumbnail=&https://pic1.zhimg.com/v2-b756c7f8beff0def2b6bbc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b756c7f8beff0def2b6bbc0_r.jpg&&&/figure&&p&图:妹纸在测试盲点的小游戏 &/p&&p&所以,我们只能通过一些手段,才能看到这生理上的盲点存在。&/p&&p&&br&&/p&&p&文章开头的小实验,便是一个关于人眼盲点的小测试。&/p&&p&&b&只要操作是正确的,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眼中的盲点。&/b&&/p&&p&&br&&/p&&p&&b&____________&/b&&/p&&p&&br&&/p&&p&除了盲点的出现,视网膜设计上的缺陷,&b&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眼部疾病&/b&。 &/p&&p&例如为了给节细胞和双极细胞供氧,视网膜表面还布有一层&b&血管网&/b&。&/p&&p&这些血管除了扰乱入射光线外,任何出血或淤血都会挡住光路,极其影响视力。&/p&&p&这便是我们常说的&b&眼底出血&/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cfb738b544edff63abddf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1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caption&眼底出血&/figcaption&&/figure&&p&而人眼设计中,最不科学的还数&b&视网膜的固定方式&/b&。&/p&&p&因为“反贴”了,视网膜与眼球壁之间只由感光细胞顶部与色素细胞层松散的接触,&b&因此极易脱落&/b&。&/p&&p&&br&&/p&&p&如脑袋遭受一记重拳,或随年龄增大眼球变性,都可能造成视网膜的脱落。&/p&&p&更夸张的是,高度近视眼是多翻几下白眼都可能出现状况。&/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527eda593c8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81& data-rawheight=&1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527eda593c8d_r.jpg&&&/figure&&p&图:视网膜脱落&/p&&p&而如果视网膜是“正贴”的话,神经纤维就会牢牢把它“拉住”,脱落就没那么易发生了。&/p&&p&&br&&/p&&p&因此,人眼视网膜的这种“错误设计”,也让许多人困惑。&/p&&p&例如英国演化生物学家&b&理查德·道金斯&/b&就曾说,&b&“任何设计师都能看出人类眼睛的设计是可笑的”。&/b&&/p&&b&&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43f89d72267ade398b37da9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43f89d72267ade398b37da9b_r.jpg&&&/figure&&/b&&p&图:理查德·道金斯 &/p&&p&以前神创论者辩驳进化论的观点之一,便是眼睛这种精妙结构只有上帝才能创造出。&/p&&p&但随着科学家找到了人眼进化的证据,以及发现人眼这离奇的缺陷,才完成了进化论的又一次大捷。&/p&&p&&br&&/p&&p&而事实上,&b&一直被认为低人一等的章鱼,其眼睛才是一个的正确设计&/b&。&/p&&p&如果我们可以抄袭一下章鱼的眼睛结构,或许就没那么多毛病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a519e9d9055dddcf946a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a519e9d9055dddcf946a0_r.jpg&&&/figure&&p&章鱼眼睛的复杂程度与人类相当,在漆黑的深海中发现猎物是毫无压力的。&/p&&p&而且作为无脊椎动物,它们的眼睛在解剖学上也&b&酷似人眼&/b&。&/p&&p&&br&&/p&&p&&b&不同的是,章鱼的视网膜是“正贴”的。&/b&&/p&&p&章鱼的感光细胞,就朝向光线进入的方向,而血管、神经纤维等都位于感光部位的后方。&/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0f16d42c07dc9d0058f8cbe5f563198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3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0f16d42c07dc9d0058f8cbe5f563198b_r.jpg&&&/figure&&p&图:章鱼眼与人眼解剖图对比&/p&&p&所以,这些神经是直接连到大脑,无需穿透视网膜,再绕路回大脑。&/p&&p&这不但使神经回路更短,视网膜被这些神经纤维拉住也不会那么轻易脱落了。&/p&&p&&br&&/p&&p&&b&盲点?眼底出血?视网膜脱落?章鱼:不存在的。&/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fd990d353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26& data-thumbnail=&https://pic4.zhimg.com/v2-cfd990d353b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p&既然如此,是什么原因导致人类没能进化出类似章鱼的眼睛呢?&/p&&p&&br&&/p&&p&其实不止人类,所有脊椎动物眼睛采取的都是倒装的方式。&/p&&p&而我们视网膜的倒置,还得从一个名为PAX6的&b&古老基因&/b&说起。&/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07f8ddb0ae906d4b6ea60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4& data-rawheight=&4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07f8ddb0ae906d4b6ea601_r.jpg&&&/figure&&p&图:高度透明的文昌鱼,箭头处为文昌鱼的“眼睛”&/p&&p&脊索动物门,头索亚门的&b&文昌鱼&/b&就比任何脊椎亚门的动物保留了更多的祖先性状,是难得的&b&活化石&/b&。&/p&&p&&br&&/p&&p&文昌鱼身体的含水量很高,高度透明,有一条卷入体内的神经索贯穿头尾。&/p&&p&&br&&/p&&p&受&b&PAX6基因&/b&控制,神经索的头端有一个杯状凹陷,里面分布了两列感光细胞,称为&b&“额眼”&/b&(Frontal eye)。&/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2bd95e8f2c5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9& data-rawheight=&3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2bd95e8f2c5c_r.jpg&&&/figure&&p&图:文昌鱼的几组感光器官,额眼位于头端&/p&&p&由于这个额眼并非长在外面,而是随着神经索进化被卷入体内,发生了翻转。&/p&&p&&br&&/p&&p&所以其左边的感光器官要穿透组织看右边,同样右边的感光器官则要穿透组织看左边。&/p&&p&这也是脊椎动物内外颠倒的眼睛的“原型”,就好比我们透过后脑勺看东西。&/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a9ea751c3beaea65b013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92& data-rawheight=&2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a9ea751c3beaea65b0138_r.jpg&&&/figure&&p&&b&脊椎动物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b&,就重现了文昌鱼“额眼”的整个过程。&/p&&p&&br&&/p&&p&即将发育成眼睛的凹陷来自内卷的神经管,左“眼”朝右,右“眼”朝左。&/p&&p&只是随着组织的越来越不透明,脊椎动物就再也不能左眼看右,右眼看左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9a94354fdf2ea97e52ee6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99& data-rawheight=&5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9a94354fdf2ea97e52ee60_r.jpg&&&/figure&&p&图:深蓝色代表外层体壁;浅蓝色代表卷入体内的神经管,将发育成神经系统;橙色代表神经管两侧将要发育成眼睛的凹陷 &/p&&p&&br&&/p&&p&之后,双眼的凹陷处便发生了第二次翻转。 &/p&&p&而且随着翻转程度加深,一部分体壁上的细胞会填入凹陷,发育为角膜、玻璃体、晶状体等屈光结构,最终成为现代的眼睛。&/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7eb52ac7aa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12& data-rawheight=&380& data-thumbnail=&https://pic3.zhimg.com/v2-7eb52ac7aa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7eb52ac7aa6_r.jpg&&&/figure&&p&图:神经管两侧凹陷,将发育成眼睛的形状&/p&&p&&br&&/p&&p&所以不难看出,脊椎动物的眼睛进化在第一次翻转,就已决定了我们视网膜的颠倒了。&/p&&p&此后脊椎动物更复杂的眼睛,也只能在这个结构上稍作修饰,已无力回天了。&/p&&p&&br&&/p&&p&这也再一次印证了进化的普遍规律:&b&新结构都来自于旧结构,不能凭空出现。&/b&&/p&&p&&br&&/p&&p&&b&____________&/b& &/p&&p&&br&&/p&&p&不过即便我们眼睛看上去并不完美,&b&但它也有自己的聪明之处。&/b&&/p&&p&&br&&/p&&p&前文说到,挡在人眼感光细胞前方的一些细胞层等,会干扰到成像效果。&/p&&p&但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也发展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b&黄斑&/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0d4bad2baf3bb0dd976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98& data-rawheight=&27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8&&&/figure&&p&黄斑是视网膜上的特殊区域,&b&当我们凝视某一点时,它的图像就正好聚焦在黄斑上。&/b&&/p&&p&而在黄斑处,双极细胞、节细胞连同它们发出的神经纤维,以及视网膜表面的血管网和神经纤维等,&b&都会向四周避开&/b&。&/p&&p&&br&&/p&&p&如此一来,视网膜就会在黄斑处形成一个凹陷,叫做&b&“中央凹”&/b&。&/p&&p&在此处,感光细胞可以不被遮挡地接受光线的直射,能&b&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其他干扰。&/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7c282afded7c6f3efe3bb0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7c282afded7c6f3efe3bb05_r.jpg&&&/figure&&p&所以当我们瞄准某一区域时,其分辨率和成像能力能达到&b&“高清”级别&/b&。&/p&&p&而我们平时检查视力,查的便是黄斑区的中心视力。&/p&&p&&br&&/p&&p&鹰和人一样都“贴反”了视网膜,但通过黄斑和晶状体,它们看在几百米甚至上千米处的猎物都毫无压力。&/p&&p&&b&这说明了“反贴”视网膜,通过“优化”后并不妨碍高度清晰的图片形成。&/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7e8df62ce011cca2baab47cf44ac7af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30& data-rawheight=&247& data-thumbnail=&https://pic4.zhimg.com/v2-7e8df62ce011cca2baab47cf44ac7afb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0&&&/figure&&p&而对人类来说,影响图像清晰度的主要还是晶状体的聚焦能力,与视网膜的朝向关系不大。&/p&&p&&br&&/p&&p&只要注意不是用眼过度,好好保护双眼。&/p&&p&视网膜脱落、眼底出血和盲点等,对我们的影响都不是大问题了。&/p&&p&&br&&/p&&p&&i&*参考资料&/i&&/p&&p&&i&朱钦士.&反贴&的视网膜.生物学通报[J].)&/i&&/p&&p&&i&Dr.Jerry Bergman.The Human Retina Shows Evidence of Good Design.&/i&&/p&&p&&i&刘大可.眼睛是怎么进化出来的&/i&&/p&&p&&/p&
文章开头,我们先来做一个有趣的小测试。 先看下面动图,画面中有一个静止的圆形和一个缓慢移动的十字图案,没问题吧。 这时将你的手机屏幕向左(逆时针)放倒90°,再伸出你的左手将左眼蒙上。然后把屏幕置于视线前方约10到15厘米处,用右眼盯着左边圆形看…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92678dceeee_b.jpg& data-rawwidth=&705& data-rawheight=&4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92678dceeee_r.jpg&&&/figure&&p&&/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614abf25b8ed7cbe9c9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614abf25b8ed7cbe9c9_r.jpg&&&figcaption&Photo by Ben White on Unsplash&/figcaption&&/figure&&p&&b&撰文 | 东华君&/b&&/p&&p&&b&责编 | shin&/b&&/p&&blockquote&&b&本文刊载于《知识分子》:&/b&&br&微信公众号的版本:&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7w6_3oW6csona_oomHRHQ&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为什么人会失去婴儿时期的记忆?&/a&&br&知乎专栏版本:&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为什么人会失去幼儿时期的记忆?&/a&&br&知乎原回答链接:&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人会失去婴儿时期的记忆?最早记忆是几岁呢?&/a&&/blockquote&&p&&br&&/p&&h2&&b&一、记忆是什么?&/b&&/h2&&p&记忆与学习是相互联系的两个过程。简单地说,学习(learning)是获取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过程,而记忆(memory)则是对所获取信息的保存和读出的过程。学习和记忆一般被认为包括三个主要的阶段:&/p&&ul&&li&&b&编码&/b&(encoding)是对输入信息的处理与储存,主要分为获取和巩固两个阶段。获取(acquisition)是对感觉通路和感觉分析阶段的输入信息进行登记;巩固(consolidation)是生成一个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强的表征。&/li&&li&&b&存储&/b&(storage)是对信息获取和巩固的结果,代表了信息的长久记录。&/li&&li&&b&提取&/b&(retrieval)是通过利用所储存的信息创建意识表征或执行习得的行为,如自动化动作。&/li&&/ul&&p&&b&1.1 记忆有哪些分类?&/b&&/p&&p&根据信息维持的时间长短,我们通常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图1)。&/p&&ul&&li&&b&感觉记忆&/b&(sensory memory)的维持时间以毫秒或秒计算。例如,我们可以记起某人刚刚所说的话,即使我们当时并没有刻意去听。&/li&&li&&b&短时记忆&/b&(short-term memory)是指那些能够维持几秒至几分钟的记忆。例如,我们拨打他人刚提供的电话号码时的记忆。&/li&&li&&b&长时记忆&/b&(long-term memory)是按照天或年来计量的。例如,你可能记得自己小学三年级开学的第一天在书桌内偷偷地刻了一个“早”字。&/li&&/ul&&p&有关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的内容请见我的《学习与记忆》系列专题文章:&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记忆的分类及其理论模型&/a&;&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refer=ibrain& class=&internal&&我们大脑的“缓存”有多大?&/a&;等等。&/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4c0c3dc5caa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60& data-rawheight=&2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4c0c3dc5caa_r.jpg&&&figcaption&图1. 记忆的分类及与其相关的脑结构。彩色框代表记忆的类型,灰色框代表相关脑区。&/figcaption&&/figure&&p&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因为保存的时长只有数秒种,所以,我们是绝对记不住儿时的这两种记忆的。好吧,一天前的短时记忆你也是记不住的,因为如果记住了,它就不是短时记忆啦!所以,我们需要讨论的其实就是长时记忆啦!&/p&&p&科学家们通常将长时记忆分成两个主要部分来反应所储存信息的不同特征(图1、2)。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 memory)是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过程而接触(或访问)的知识,包括有关个人和世界的知识。相对的,非陈述性记忆(nondeclarative memory)是那些我们无法通过有意识的过程而接触的知识,例如运动和认知技能,知觉启动以及由条件反射、习惯化和敏感化引发的简单的学习行为。&/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2d0cddfac5236dada2990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2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2d0cddfac5236dada2990_r.jpg&&&figcaption&图2. 陈述性记忆与(部分)非陈述性记忆示意图。&/figcaption&&/figure&&p&&b&陈述性记忆就是我们日常语境下的“记忆”&/b&,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我们回忆自身生活的记忆(情景记忆)和与我们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无关的但却是事实的有关世界的知识的记忆(语义记忆)。情景记忆是以时间和空间为坐标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event)的记忆。例如,我早上在家喝了一杯牛奶。而语义记忆是指对各种有组织的事实(fact)的记忆,它所包含的信息不受接收信息的具体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以意义为参照的,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鲸鱼不是鱼等等。此外,情景记忆比语义记忆更易受到干扰,而且提取信息也较缓慢。&/p&&p&&b&非陈述性记忆&/b&是在一个不需要有意回想先前经验,但先前经验又确是促进了行为表现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图1显示的记忆分类中,非陈述性记忆又可进一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被称为程序性记忆(procedural memory)。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断学习一些技巧,形成一些固定的行为习惯。例如,我们学习弹钢琴、骑自行车和系鞋带等等。这些关于技巧或习惯的记忆就是程序性记忆。第二类为启动效应或初始化效应(priming)。如果你在某一场合无意识地看见或听见过某一刺激,当这一刺激再次出现的时候,你辨认出它的速度会显著地更快。第三类为联合型学习(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式条件反射)所形成的记忆。第四类是由非联合型学习(习惯化和敏感化)所形成的记忆。&/p&&p&&b&1.2 记忆都储存在哪里?&/b&&/p&&p&既然大家都叫记忆,那我们为什么要将它们分成不同类型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们在&b&编码、存储和提取&/b&这些记忆的基础定义上涉及不同的神经机制。而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正是当前神经科学界研究的热点,很多细节还不得而知。&/p&&p&这里只粗略的介绍与本问题比较密切的一点:&b&不同类型的记忆储存在脑的不同位置(图3)。&/b&&/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11a8564ed35dcbacf76d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3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11a8564ed35dcbacf76d_r.jpg&&&figcaption&图3. 不同类型记忆所涉及的主要脑区分布。&/figcaption&&/figure&&p&本人所研究的工作记忆便被学术主流认为是由前额叶皮层形成和维持(部分学术前沿的争议:&u&&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4NjY0MDIwNw%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4422cfe70cf767ddb083%26chksm%3Debd8904cdcaf195ab9e3af6fa002cbc2f5dc169d12ecae%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7年认知神经科学年会:工作记忆研究前沿&/a&&/u&)。&b&陈述性记忆主要是在海马产生之后在分散存储于内侧颞叶等大脑皮层&/b&以及它们之间形成的神经网络中。日常生活中弹钢琴、骑自行车和系鞋带等程序性记忆则被认为储存在纹状体、运动皮层、小脑以及它们之间形成的神经网络中。联合型学习被认为主要储存于小脑、杏仁核和海马。习惯化和敏感化所形成的记忆,则被认为存储在于反射回路中。&/p&&p&&b&1.3 记忆是如何被储存的?&/b&&/p&&p&好了,我们已经知道了不同类型的记忆会被存储在大脑的不同区域。那么,这些记忆到底是以怎样的形式被存储的呢?&/p&&p&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b&记忆存储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中。&/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4a39b603a67e857f9c51f24a4ff99873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51& data-rawheight=&8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4a39b603a67e857f9c51f24a4ff99873_r.jpg&&&figcaption&图4. Hebb细胞集合和记忆存储。&/figcaption&&/figure&&p&这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b&Hebb细胞集合理论&/b&了(图4)!Hebb认为,脑内反应某外界客观物体时,是由被该外界刺激(图4a)激活的所有皮层细胞组成的。这群同时激活的神经元被成为一个细胞集合(cell assembly, 图4b)。他设想这群神经元是相互连接的。只要集合内的链接持续激活,对外界客观物体的内部反映就能够作为短时程记忆始终保存(图4d)。如果该细胞集合的激活持续足够长的时间的话,记忆的巩固就可能通过一种“生长过程”(growth process)而发生,该过程是的细胞间的相互连接更加有效(&Cells that fire together wire together&, 图4e、f)。因此,若一个刺激再激活集合内的一部分细胞(图4g),强有力的相互连接就会使得整个集合再次兴奋(图4h),再现外界刺激诱发的整个内部反映,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图4i)。&/p&&p&我经常会使用健力宝的例子来介绍这个理论:虽然我们已经很多年没有喝过也没有想起过健力宝了,但一旦看到那个掷铁饼的图画我们脑海里就会立马想起那个经典的易拉罐!&/p&&p&Hebb的重要结论是:&/p&&p&1、记忆痕迹广泛分布于细胞集合的突触连接内;&/p&&p&2、集合内的一部分细胞死亡不会消除记忆。&/p&&p&&br&&/p&&h2&&b&二人脑发育的基本规律&/b&&/h2&&p&说完记忆的基本特征,我们来说说大脑发育的基本规律。&/p&&p&&b&2.1 我们脑内的神经元一直在减少&/b&&/p&&p&人类在出生之后,大脑依然会继续发育的。但是由于大部分神经细胞没有增殖能力,会不断衰老死亡(想知道有哪些特例,请看:&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哺乳动物在出生后,其神经细胞不可再生?&/a&)。所以,我们脑中的神经元是会一直减少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9191f45eee6bc925b2c30a7d32edfd1a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38& data-rawheight=&3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9191f45eee6bc925b2c30a7d32edfd1a_r.jpg&&&figcaption&图5. 成年后,我们脑内的神经元会一直减少,进而导致大脑的体积也会减小。&/figcaption&&/figure&&p&人神经细胞的数量在刚出生的时候最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并且,神经细胞的减少速度比大家想象的要快得多,每天都会数以万记的神经元死亡。就这样,人从出生到70&br&岁的时候,脑内神经元会减少30~50%左右。对应的,成年之后,我们的大脑体积一直会变小。正常而言,等我们到七八十岁的时候,大脑体积会萎缩15%左右(图5)。&/p&&p&&b&2.2 突触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b&&/p&&p&我们知道,大脑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神经元,神经元之间组成环路,环路再结合成系统。虽然神经元是大脑最基本的结构单元,但是真正发挥作用时,单凭一些神经元单打独斗可不行。为了执行特定的功能,神经元必须要相互连接,组成功能环路。连接不同神经元的便是我们常说的突触(synapse)。与神经元数量会持续减少不同的是,突触的数量会在出生后经历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并且,突触不会像神经元那样不可再生,新的学习和记忆的过程都会产生新的突触。&/p&&p&事实上,我们的大脑从出生后会经历了好几个发育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出生后的18个月里。这个时期,脑内的突触会过量产生,随后又会被大量修剪掉(图6)。好奇怪,大脑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瞎折腾么?当然不是!这很可能是大脑对婴儿期巨大的学习需求和出生时过小的“出口”这两个矛盾之间的平衡选择。因为出生时大脑容量的限制,大脑便会在出生后的短时间内产生过量的神经连接以保证新生儿能毫无保留地学习最急需的技能,之后在经验积累的过程中自然选择和淘汰不太重要的信息。&/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e97d683abc7c55d079dd1d5c6d3cce3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2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e97d683abc7c55d079dd1d5c6d3cce3_r.jpg&&&figcaption&图6. 出生后,神经元数量会缓慢减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突触)的数量会急剧增加,然后也会缓慢减少。&/figcaption&&/figure&&p&具体来说,婴儿出生时脑中大约有一千亿个神经元。但是只有17%的神经元是相互连接的。在接下来的数年间,这些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会急剧且过量地增加,形成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3岁左右时,我们大脑内的神经连接达到顶峰,大约是成人的两倍。虽然这样非常有利于学习,能够存储巨大的信息,但却是一个非常耗能的过程。于是为了达到能量平衡,&b&大脑便会开始清除部分冗余的连接,&/b&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突触剪切”(synaptic pruning)。这个过程牢牢遵循“用它,或者失去它”(use it or lose it)的原则。经常使用的神经连接(被增强的突触连接,图4f)会被保留下来,不经常使用的神经连接(弱化的突触连接)则在修剪过程中失去。虽然突触数量变少了,但是有效的链接变多了,也更加紧密了,整个大脑系统变得更准确而有效。&/p&&p&我们一直说大脑的发育有两大基本基本原则:&Cells that fire together wire together&和“use it or loose it”。前面一个说的是突触的形成原则,后面一个说的就是突触的修剪原则。&/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af7f0cc698d268a83e8ae1290ccee2d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4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af7f0cc698d268a83e8ae1290ccee2d_r.jpg&&&figcaption&图7. 人类脑中突触数量变化的大致趋势。三种颜色的线分别表示与感觉、语言和高级认知功能相关的突触数量的变化趋势。灰色方框表示的是我们常说的“关键期”。&/figcaption&&/figure&&p&值得注意的是,负责不同功能的神经连接的发育成熟的时间是不同的(图7)。大致而言,负责感觉与运动功能这些最基本的脑功能的神经元连接会优先发育。所以小宝宝们一出生就会对这个世界很好奇,用他们的小眼睛、小小手不断地探索这个世界,甚至见到啥都拿到嘴里去舔一舔。紧接着,与语言相关的神经连接会急剧增加。所以,一般小宝宝们在会走路之后才开始牙牙学语。当然,一旦会说了,也是会叽叽咂咂说个不停的。而,与认知功能相关的神经链接则发育的要相对晚一些。特别是负责高级认知功能的前额叶皮层,一直到25岁左右才完全成熟。因此,这一时期的孩子对世界的理解主要局限在他们的直接经验上,包括他们能看到、听到、触摸到和学习到的事物上。&/p&&p&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神经连接形成于一个相对比较窄的时间窗内,即我们常说的“关键期”。这一点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在图7中看到。在这期间,倘若父母帮助孩子接触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就能够促进神经连接的形成和完善。反正,&b&在这期间倘若幼儿不能接触丰富多彩的环境刺激的话,会对今后形成各项正常的感觉、运动、语言和认知功能都会有巨大的负面影响。&/b&&/p&&p&&b&2.3 各脑区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育成完全有效地执行相关功能的状态&/b&&/p&&p&我们说人类在出生之后,大脑依然在继续发育。但是各脑区的发育进度并不是一致的,这一点我们通过前两点的介绍都能明白(图6、7)。大脑各项功能的不够完善也能导致我们婴幼儿时期的记忆很难被存储下来。其中,对婴幼儿的记忆影响比较明显的是视觉区(图8)、海马体和前额叶皮层的发育进程。&/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de18a92b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84& data-rawheight=&4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de18a92b_r.jpg&&&figcaption&图8. 婴儿的视力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他们看到的事物较为模糊和单调。。&/figcaption&&/figure&&p&首先,视觉、听觉等感觉的功能的完善需要一定的时间,导致我们对外界的感知能力不足。虽然我们婴儿时期所能看到的世界与现在无甚差别,但脑子里所接收到的信息却是模糊不清的,这很不利于记忆的形成。其次,海马体等结构的发育成熟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幼小羸弱的海马在功能上也是有所欠缺的,它们在将我们脑海里的短时记忆转换成长时记忆的时候绝对不如成年人一般高效。最后,我们的高级皮层,特别是前额叶皮层的发育更是相对滞后。这严重的影响到了婴幼儿时期我们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这导致我们的意识一直处于混沌的状态。并且,这导致我们缺乏对事、物、人赋予相应的概念和意义。所以即便看到了、记住了,恐怕今后也难以检索到。难以被重新激活的话,对应的细胞集合就会解散,记忆就会消失不见了。这些因素都极大地影响力我们婴幼儿时的记忆的形成和维持。&/p&&h2&&b&三、为什么我们会失去婴儿时期的记忆?&/b&&/h2&&p&做了这么长的铺垫,我们开始正式正面回答这个问题!&/p&&p&根据第一部分的介绍,我们明白了与记忆相关的几个事实:&/p&&ol&&li&记忆存在不同的类型,它们的形成、存储和提取涉及不同的神经机制。&/li&&li&不同的记忆存储于不同的位置。&/li&&li&记忆存储于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内,神经元与神经元通过突触相互连接。&/li&&/ol&&p&根据第二部分的介绍,我们明白了大脑发育的几个事实:&/p&&ol&&li&脑内神经元在我们出生后就一直在缓慢的衰亡。&/li&&li&沟通神经元的突触存在先急剧增加、修剪,而后不断更新的过程。&/li&&/ol&&p&根据以上的内容,我们按着类别来看看,我们是否会失去婴儿时期的记忆,失去的又是哪些记忆。&/p&&p&&b&3.1 第一类:绝对已经被遗忘了的记忆,这辈子就别想记起了&/b&&/p&&p&你明明记得你一周前有看到同桌吃饭的女生戴着一个蝴蝶结,可是你现在无论如何都无法想起那个蝴蝶结的颜色。为什么?因为当时你的确看到了,也确实记住了,只不过,关于那个蝴蝶结的记忆可能只在你的脑海里存在了0.1秒钟。这就是感觉记忆,只在脑海里闪现一下,便如烟花般消散。&/p&&p&当然,你现在同样也想不起她的名字了。你清晰地记得她的名字在你的脑海里回荡了不止1秒钟。可是由于她的名字里有两个你不认识的生僻字,光凭读音,你那肤浅地大脑根本记不住。并且,随后你的注意力便完全被新端上的东坡肉给吸引了。糟糕,你现在无论如何也别想回忆她的名字了,因为她名字在你的脑海里真的只回荡了几秒钟。这便是短时/工作记忆,一旦没有转化成长期记忆,便会如蝴蝶一般翩翩离去。&/p&&p&对于婴儿时期,甚至是5分钟前的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那都是绝对会丢失的,它们在大脑中保存的时长一般只有数秒种。并且,如果被记住了,那就会变成长时记忆了!&/p&&p&当然,&b&婴儿期的长时记忆,特别是陈述性记忆,很大一部分也是会永远消失在我们脑海的。这辈子就甭想回忆起来了。&/b&这类记忆的丢失对于两类人特别明显。一类是从出生到突触大修剪期间的某些记忆,即我们常说的婴儿时期的记忆。因为4~10岁期间的突触大裁员计划已经将之前形成的大部分突触都给剪断了,而我们婴儿时的记忆便是通过突触存储在神经元与神经元的连接内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一部分记忆已经永远离我们而去了,咱这辈子就别指望还能回忆起啦。&/p&&p&另一类就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患者。他们的大脑因为病症的原因,丢失了大量的神经元(图9)。之前丢失的是神经网络的各个节点(神经元)间的联系(突触),这种情况下丢失的直接是各个节点(神经元),甚至是整个细胞集合。当然,记忆丢失的现象就更为明显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1d25ede2b301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30& data-rawheight=&3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f1d25ede2b301_r.jpg&&&figcaption&图9. 与正常人的大脑(左)相比,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右)发生大面积的萎缩(包括了神经元的衰亡),特别是与记忆和语言相关的脑区。这导致了患者会伴随严重的记忆丢失和语言能力下降。&/figcaption&&/figure&&p&&b&3.2 第二类:一直都存在的,需要比较苛刻的条件才能唤醒的记忆&/b&&/p&&p&虽然儿时的突触大修剪剪掉了我们婴儿时期形成的大部分神经连接,但并不是所有。一些神经连接还是顽强的存活了下来。特别是编码那些与强烈情感相关的神经连接。比如两岁的时候,你偷喝家里的健力宝(好吧,再次免费为国产品牌打个广告)被妈妈狠狠的抽了一顿,随后你展开了逃跑行动,可是一跑出房门就摔了个狗吃屎,然后,你静静地趴在地上伤心地哭了很久很久。所以,现在只要一看到健力宝,你就会想起那天发生的事情。但是你喝别的饮料的话,倒是不一定能想起。&/p&&p&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由于记忆是存储在细胞集合中的,集合内的一部分细胞的死亡和神经连接的断裂不一定会消除记忆,特别是对那些经过强化了的神经连接(图4f)。所以,还有一部分的记忆会微弱的存在于我们的大脑的阴暗的角落中,这样的记忆很可能通过与之前记忆的事物相关的刺激就能重新激活啦(图4)!&/p&&p&&b&3.3 第三类:一直都存在的,很容易就能唤醒的“记忆”&/b&&/p&&p&对于婴儿期的非陈述性记忆,特别是程序性记忆,很大一部分是会默默地蹲在我们的脑子里的。但是由于那些记忆是我们无法通过有意识的过程而接触的,即不能浮现于意识层面的记忆。所以,它即便一直都在我们也不能意识到。这类记忆是很容易被唤醒的:十几年没再骑过自行车的人,不需要你介绍任何骑车技巧,只要一车在手立马就能蹬的飞起。&/p&&p&这些不同向我们展示了,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之间存在的一个非常明显的区别:&b&陈述性记忆容易形成也容易忘记,而非陈述性记忆通常需要多次的重复和练成,但一旦形成则不容易忘记。&/b&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当今神经科学界还在攻克的难题,我是给不了答案的。目前我们知道的是,这绝对和陈述性记忆与非陈述性记忆的形成、存储和提取所涉及不同的神经机制有关,但这些差别的细节是怎样?我们能否人为的操纵不同类型记忆的形成、存储和提取呢?这些有意思的问题恐怕还得有劳科学家们孜孜不倦地去探索呢。&/p&&p&&br&&/p&&h2&&b&参考书目:&/b&&/h2&&p&1. 寿天德 (2006).神经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p&&p&2. Abitz, M., et al., Excess of neurons in the human newborn mediodorsal thalamu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adult. Cereb Cortex, ): p. 2573-8.&/p&&p&3. Bear, M.F., B.W. Connors, and M.A. Paradiso, Neurosciences: exploring the&br&brain. 2016: Wolters Kluwer.&/p&&p&4. Gazzaniga, M.S., R. Ivry, and G. Mangun, Cognitive Neuroscience, New York:&br&W. W. 2002, Norton & Company.&/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facf0effe4a52ab845af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72& data-rawheight=&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facf0effe4a52ab845af8_r.jpg&&&/figure&&p&&b&相关文章推荐:&/b&&/p&&ul&&li&&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记忆的分类及其理论模型&/a&&/li&&li&&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2017年认知神经科学年会:工作记忆研究前沿&/a&&/li&&li&&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refer=ibrain& class=&internal&&我们大脑的“缓存”有多大?&/a&&/li&&li&&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工作记忆的理论模型&/a&&/li&&li&&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的区别&/a& &/li&&li&&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哺乳动物在出生后,其神经细胞不可再生?&/a&&/li&&li&&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人为什么要睡觉?&/a&&/li&&/ul&&p&&b&欢迎阅读我的其他专题文章:&/b&&/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东华君的知乎《文章目录》&/a&&/p&&p&&b&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其他平台:&/b&&/p&&ul&&li&微信公众号:脑人言(ibrain-talk)&/li&&li&新浪微博:脑人言&/li&&/ul&
撰文 | 东华君责编 | shin本文刊载于《知识分子》: 微信公众号的版本: 知乎专栏版本: 知乎原回答链接: 一、记忆是什么?记忆与学习是相…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727b12f6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727b12f6_r.jpg&&&/figure&&p&此文已被知乎日报收录:&a href=&https://daily.zhihu.com/story/9433985& class=&internal&&鱼会数数吗?&/a&&br&&/p&&p&文/ &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0e2f0ab389db417ae57c359cfb571379& data-hash=&0e2f0ab389db417ae57c359cfb57137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LY要早睡早起& data-hovercard=&p$b$0e2f0ab389db417ae57c359cfb571379&&@LY要早睡早起&/a&&/p&&p&下面这张图,你能一眼看出来哪边多么?&/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418eba899c72c2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418eba899c72c2_r.jpg&&&/figure&&p&图 1 小数量的比较.&/p&&p&那这一张呢?&/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fdc5fef4e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2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fdc5fef4e_r.jpg&&&/figure&&p&图 2 大数量的比较.&/p&&p&似乎这就要仔细数数才知道哪边多了……&/p&&p&数量比较的能力是数认知的一种基本能力,在人类婴儿、灵长类以及很多哺乳类和鸟类身上都有发现。&/p&&blockquote&具体内容,请参见 &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852a80f459d4b2aa80d2& data-hash=&852a80f459d4b2aa80d2&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852a80f459d4b2aa80d2&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东华君&&@东华君&/a& 的《数能力》专题&br&&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日本猴会4以内的加减法运算&/a&&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小鸡也会算术,是行走的“计算鸡”&/a&&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世界上最聪明的鹦鹉&/a&&/blockquote&&p&那么,看起来更低级一些动物呢?比如说,鱼。鱼会知道两堆东西哪边更多么?&/p&&p&Agrillo等人做过一系列的研究来考察鱼的数量比较能力[1-5],以下介绍其中一个研究[1]。&/p&&p&已有的研究发现,当一条食蚊鱼被放到一个新环境时,它会自发选择加入到数量更大的那一群鱼中[6],并且,雌性食蚊鱼是高度社会化的,它们会自发形成大小不同的鱼群(从2只到20只,甚至更多)。&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bf2a414b22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bf2a414b22_r.jpg&&&/figure&&/p&&p&图 3 食蚊鱼的沉思.&/p&&p&利用雌性食蚊鱼的这一特性,研究者们设计了下图的装置来探究食蚊鱼的数量辨别能力(该研究中使用的食蚊鱼均为雌性)。&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7f75704a98daef3892624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2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7f75704a98daef3892624_r.jpg&&&/figure&&/p&&p&图 4 实验装置图[1].&/p&&p&实验装置为三个紧邻的玻璃缸,左右两边的玻璃缸中放不同数量的鱼作为呈现刺激(刺激鱼),一边多,一边少,中间的缸里放接受测试的鱼(受试鱼)。三个鱼缸都用绿色的纸包起来,防止鱼看到外面的东西。&/p&&p&刺激鱼会在实验开始前10分钟进入到相应的鱼缸中,实验开始后,将受试鱼放入中间鱼缸的中央,用摄像机记录它在接下来20分钟内的行为,实验人员观看视频并且记录受试鱼在C、D区域分别呆的时间,计算它呆在较多鱼的那一侧的时间所占的比例。如果这个比例显著高于0.5,则说明受试鱼在更大那一群鱼的附近呆的时间更长,也就是说,它们区分出了哪一群鱼数量更多。&/p&&p&&b&实验一&/b&考察食蚊鱼区分相邻数量的关系,也就是说,受试鱼面对的这两群刺激鱼的数量只相差1。结果发现,食蚊鱼区分相邻数量的极限是4,它们可以成功区分1和2、2和3、3和4,但是数量更大时就不行了(图5)。&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fb95affe611cab_b.jpg& data-rawwidth=&374& data-rawheight=&30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4&&&/figure&&/p&&p&图 5 实验一结果[1].&/p&&p&&b&实验二&/b&考察食蚊鱼区分不同比例的大数(≥4)的能力。在这个实验中,两群刺激鱼的数量比从2:5增加到4:5(本实验中的4:5是利用了实验一的数据)。结果发现,食蚊鱼只能成功区分1:2或更小的比例,如2:5(图6 a)。&/p&&p&&b&实验三&/b&考察食蚊鱼区分特别大的数量的能力,选用的刺激鱼数量为8vs16(1:2)和8vs12(3:4)。结果发现,它们可以成功区分8和16,但是8和12却不行(图6 b)。&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38ae927a8b3abd7c497db2_b.jpg& data-rawwidth=&376& data-rawheight=&32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6&&&/figure&&/p&&p&图 6 实验二、实验三结果[1].&/p&&p&考虑到数量辨别会受到一些连续变量的影响,比如表面积、密度、运动等影响,在实验四和实验五中,研究者分别控制了鱼的总面积和鱼的运动情况。&b&实验四&/b&中,通过选择大小不同的鱼来控制面积:数量大的群体用小一点的鱼,数量少的群体用大一点的鱼。结果发现,控制面积后,原本能区分的2vs3和4vs8都不能区分了(图7 a)。那么食蚊鱼是否只是更倾向于选择个体大的同类呢?并不是。研究者让食蚊鱼在一条个体较大的鱼和一条个体较小的鱼之间选择,发现两者并没有显著差异。&b&实验五&/b&中,通过不同的水温来控制鱼的总体运动水平。水温每升高10℃,食蚊鱼的运动水平差不多会变成之前的两倍。结果发现,控制运动后,食蚊鱼还能区分2和3,但是不能区分4和8(图7 b)。同样,研究者也让食蚊鱼在一条处于高温中的鱼和一条处于低温中的鱼之间进行选择,并没有显著差异,食蚊鱼对鱼的运动快慢没有偏好。&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3aff01edfffa61_b.jpg& data-rawwidth=&487& data-rawheight=&2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3aff01edfffa61_r.jpg&&&/figure&&/p&&p&图 7 实验四、实验五结果[1].&/p&&p&这个研究说明,食蚊鱼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的比较数量多少的能力可能只是其比较两个鱼群的表面积大小的能力,而不是真正的数能力。它们区分相邻数量的极限是4,更大就不能区分了。这一点和很多其他物种相似,比如猴子。在区分大数时,比例就显得很重要了,食蚊鱼可以区分1:2或者更小的比例(4vs8, 4vs10, 8vs16)。这一发现也和人类婴儿中的实验结果类似,6个月大的婴儿可以区分8vs16,却无法区分8vs12,但是随着婴儿的发展,他们的数量辨别能力也会逐渐发展。该研究的另一个发现则是,食蚊鱼会利用一些非数量表征(比如表面积、运动)来进行选择。&/p&&br&&p&测量鱼类数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种[5],除了利用食蚊鱼的自发选择,也可以通过训练食蚊鱼比较几何图形的数量[2,3]。此外,在其他鱼类区分数量的能力也不容小觑,虽然鱼辨别数量的能力不如大学生,但是二者对数量的表征是类似的,并且表现出相似的数量决策系统[4]。&/p&&p&&b&参考文献:&/b&&/p&&p&[1] Agrillo, C., Dadda, M., Serena, G., & Bisazza, A.
(2008). Do fish count? Spontaneous discrimination of quantity in female
mosquitofish. &i&Animal cognition&/i&, &i&11&/i&(3), 495-503.&/p&&p&[2] Agrillo, C., Dadda, M., Serena, G., & Bisazza, A.
(2009). Use of number by fish. &i&PloS one&/i&, &i&4&/i&(3), e4786.&/p&&p&[3] Agrillo, C., Piffer, L., & Bisazza, A. (2011).
Number versus continuous quantity in numerosity judgments by fish. &i&Cognition&/i&, &i&119&/i&(2),
281-287.&/p&&p&[4] Miletto Petrazzini, M. E., Agrillo, C., Izard, V., &
Bisazza, A. (2016). Do humans (Homo sapiens) and fish (Pterophyllum scalare)
make similar numerosity judgments?. &i&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i&, &i&130&/i&(4),
380.&/p&&p&[5]
Agrillo, C., Petrazzini, M. E.
M., & Bisazza, A. (2017). Numerical abilities in fish: A methodological
review. &i&Behavioural Processes&/i&.&/p&&p&[6] Hager, M. C., & Helfman, G. S. (1991). Safety in numbers: shoal size
choice by minnows under predatory threat. &i&Behavioral Ecology and
Sociobiology&/i&, &i&29&/i&(4), 271-276.&/p&&br&&p&最后,感谢&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852a80f459d4b2aa80d2& data-hash=&852a80f459d4b2aa80d2&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东华君& data-hovercard=&p$b$852a80f459d4b2aa80d2&&@东华君&/a&、&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c3ab515ef19ea15d6ab45d& data-hash=&c3ab515ef19ea15d6ab45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具身思考& data-hovercard=&p$b$c3ab515ef19ea15d6ab45d&&@具身思考&/a&、&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80feb57a803eddbd17d7& data-hash=&80feb57a803eddbd17d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yue li& data-hovercard=&p$b$80feb57a803eddbd17d7&&@yue li&/a&前辈的指导和帮助&/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facf0effe4a52ab845af8_b.jpg&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p&&b&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知乎专栏:&/b&&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ibrain& class=&internal&&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 - 知乎专栏&/a&&/p&&p&&b&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其他平台:&/b&&/p&&p&微信公众号:脑人言(ibrain-talk)&br&&/p&&p&新浪微博:&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bo.com/icorte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脑人言&/a&&/p&
此文已被知乎日报收录: 文/ 下面这张图,你能一眼看出来哪边多么?图 1 小数量的比较.那这一张呢?图 2 大数量的比较.似乎这就要仔细数数才知道哪边多了……数量比较的能力是数认知的一种基本能力,在人类婴儿、灵长类以及很多哺…
先给一个&b&明显在进化进程&/b&中的内容&br&1、阑尾&br&2、尾椎骨&br&3、智齿退化&br&&b&4、Y染色体&/b&&br&前三个就不解释了,第四个比较特殊,而且精彩,我来说一下&br&&b&————————————————前提科普,很关键——————————————&/b&&br&我们学过生物的都知道,y染色体是雄性性别决定染色体,所以y染色体上一定存在雄性决定基因。&b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雌二醇正常是多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