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管切平口的上口是哪个位置

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管中无明显现象,在玻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
标签:化工&实验室器皿&其他实验室用品
浏览数:839
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气体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管中无明显现象,可燃性,在玻管的上口点燃,原因是什么,上口产生火焰
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在玻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说明玻璃管中有可燃的气体,这个气体从哪来呢?只有从焰心来!由此说明焰心物质是可燃性气体(实际上是气化的燃料,比如蜡烛焰心是石蜡蒸气,酒精灯焰心是乙醇蒸气)40.85cm,水银柱相对玻璃管向上(填:“向上”或“向下”)移动0.85cm的距离.
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足够长玻璃管插在大水银槽中,管的上部有一定长度的水银,两段空气柱被封闭在左右两侧的竖直管中.开启上部连通左右水银的阀门A,当温度为300 K平衡时水银的位置如图,其中左侧空气柱长度L1=50cm,左侧空气柱底部的水银面与水银槽液面高度差为h2=5cm,左右两侧顶部的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1=5cm,大气压为75 cmHg。求:①右管内气柱的长度L2,②关闭阀门A,当温度升至405 K时,左侧竖直管内气柱的长度L3.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1》:支管口是啥?《2》:蒸馏时,为啥冷却水要从下口进,上口出?《3》:食盐和水进行分离,用蒸发结晶的话,水不就没了么?《4》若co2中混有少量so2,想要出去so2,将混合气体通过 溶液(答案是饱和碳酸氢铵,为啥要是饱和的?)《5》若co2中混有少量hcl,想要出去hcl,将混合气体通过 溶液(答案是饱和碳酸氢铵,我想硝酸银溶液不行吗?)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支管口是蒸馏烧瓶上用来连接冷凝管的玻璃管(瓶身上的)冷水从下口进是为了让冷水与蒸汽最大范围接触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食盐,水很好获取,所以蒸发也没有影响饱和的碳酸氢铵吸收的SO2多,其次,吸收SO2之后液体会产生CO2硝酸银成本太高了...而且气体的HCl与其反应效果也没那么好,主要还是要考虑成本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装置:(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b是..
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装置:(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b是&&&&.(2)组装仪器时,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橡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然后稍稍用力旋转,将其插入.(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代号,下同).若要收集较纯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4)①实验室也可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在装置B中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装置C的优点是&&&&&&&.②也可以将注射器连接到装置B的导管口处,用来&&&&&.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酒精灯;锥形瓶& (2)用水润湿& (3)A ;F&& (4)①2H2O2 2H2O+O2 ↑;通过控制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速率,从而控制生成氧气的速率&②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2)将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起润滑作用,便于连接;(3)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因此能用排水法收集较纯净的氧气;(4)①用注射器替换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来制氧气,优点是:通过控制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速率,从而控制生成氧气的速率;②注射器还可用于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首先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将注射器连接到装置B的导管口处,缓慢拉动注射器C的活塞,观察到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产生,表示装置气密性良好。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装置:(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b是..”主要考查你对&&氧气的制取和收集,氢气的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思路&&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氧气的制取和收集氢气的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思路
氧气的制取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历年中考的热点。我们不仅要学好氧气制取的知识,而且要触类旁通,逐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中考对制取氧气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药品选用、实验装置、操作步骤等方面。实验室制取收集氧气:
&实验室里通常用稀硫酸跟金属锌起反应来制取氢气,也可以用盐酸代替硫酸,用镁或铁代替锌来制取氢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氢气的工业制法: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1.原理和药品: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2.装置:固液混合不加热(1)发生装置&A装置为简易装置,不便于加液体;B,C使用了长颈漏斗,便于添加液体,使用B、C装置时应注意,长颈漏斗下端管日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D装置使用了分液漏斗,便于加酸,还可以利用活塞控制反应。 (2)收集装置:二氧化碳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其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图: 3.现象:块状固体不断溶解,产生大量气泡。4.检验: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 5.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的火焰熄灭,证明已集满。 6.实验步骤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装入石灰石(或大理石);c. 塞紧双孔塞;d.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e.收集气体;f.验满。&7.注意事项:反应物不能用浓盐酸、硫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硫酸不会挥发,但会生成硫酸钙沉淀,沉淀的硫酸根附着在碳酸钙(或石灰石)表面,使碳酸钙(或石灰石)与酸的接触面积变小,最后反应停止!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选择: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注意:(1)不能选用稀硫酸,因为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橙盖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2)不能选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得不到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3)不能用碳酸钠代替石灰石,因为反应太剧烈,产生的气体难以收集。反应速率的快慢与反应物的质量分数和接触面积有关。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物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就越快,反之,则越慢。各组物质反应情况如下表所示: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 1.知识要点详解在初中化学中,主要应掌握O2、H2、CO2的实验室制法。可以从制备所需仪器、药品、反应原理、收集方法、实验装置、验满、验纯及操作要点等方面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能够总结和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即:研究反应原理一根据所选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适当的仪器组成相应的实验装置一根据实验装置的特点,设计合理的实验操作步骤,预测可能的注意事项一根据所制取气体的性质,选择相应的收集、检验、验满及验纯的方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及验证其性质的实验,属于基本操作的简单综合实验。通过对比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总结气体的个性及几种气体的共性,提高记忆效果。&&&&&&&2.设计装置的依据制取气体的装置分两部分: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的选取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而设计,收集装置是根据气体的性质(主要是物理性质)而确定的。&&&&& 确定收集装置的原则——气体的收集方法是由该气体的性质,如密度、在水中的溶解性、是否与空气或水反应、是否有毒等决定的。 气体发生装置:①“固+固”的反应,简称“固体加热型”,装置如图A所示,如用KMnO4或KClO3和MnO2制O2。 ②“固+液”的反应,简称“固液常温型”,装置如图B、C、D、E。如用H2O2和MnO2制O2、用锌粒与稀H2SO4制H2或用CaCO3与稀盐酸制CO2。同B装置相比,D装置具有便于添加液体药品,制取的气体量较多的优点;C装置不仅添加液体药品方便,而且可通过导管上的开关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E装置可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加入药品的量和速度。 ③“固+液”的反应的发生装置的其他改进:为了节约药品,方便操作,可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这些装置都可自动控制。当打开弹簧夹时,溶液进入反应器内开始反应;当关闭弹簧夹时,气路不通,反应产生的气体将溶液压出反应器外,液体与同体分离,反应停止。气体收集装置:
药品的选取和实验方案的设计: (1)可行性:所选取的药品能制得要制取的气体; (2)药品廉价易得; (3)适宜的条件:要求反应条件易达到,便于控制;(4)反应速率适中:反应速率不能太快或太慢,以便于收集或进行实验;(5)气体尽量纯净;(6)注意安全性:操作简便易行,注意防止污染。例如:①实验室制取H2时选用锌粒,而不用镁条、铁片,原因是镁价格贵且反应速率太快而铁反应速率又太慢;酸选用稀硫酸,而不宜用稀盐酸、浓硫酸,因为用稀盐酸制得的H2,因混有HCl而不纯,而锌与浓硫酸反应不生成H2.②制CO2时可选用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而不选用Na2CO3浓盐酸、稀硫酸,原因是Na2CO3,反应速率太快,浓盐酸易挥发出HCl气体,稀硫酸反应不能进行到底,也不能煅烧石灰石,因为条件不易达到,不呵操作;④用KClO3、过氧化氢制O2时,要加少量的MnO2,作催化剂,以加快反应的速率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操作程序:实验室制取气体存选择好药品、仪器后操作的一般程序:(1)组装仪器:一般按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 (2)检查装置气密;(3)装药品:若是固体跟液体反应,一般是是先装入固体再加入液体;(4)准备收集装置: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在制取气体之前将集气瓶盛满水;(5)制取气体; (6)收集气体并验满;(7)拆洗仪器。 注意:①给同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②用加热KMnO4或KClO3(MnO2作催化剂)的方法制取O2,若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完毕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槽再移走酒精灯; ③固体跟液体反应制取气体时,要注意长颈漏斗末端要插入液面以下进行液封,以防漏气。 装置的选取与连接: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往往与气体的净化、气体的干燥综合在一起。气体综合实验的装置选择及连接顺序为:气体净化的几种方法: (1)吸收法:用吸收剂将杂质气体吸收除去。如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可先用浓NaOH溶液吸收CO2,再用浓硫酸等干燥剂除去水蒸气。常用吸收剂如下表:
(2)转化法:通过化学反血,将杂质气体转化为所要得到的气体:如除去CO2中的CO,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CuO+COCu+CO2气体的干燥:气体的干燥是通过干燥剂来实现的,选择干燥剂要根据气体的性质。一般原则是:酸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碱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体,干燥装置由干燥剂的状念决定.(1)常见的干燥剂
(2)干燥装置的选择&①除杂试剂为液体时,常选用洗气瓶,气体一般是 “长进短出”,如下图A。 ②除杂试剂为同体时,常选用干燥管(球形或u 形),气体一般是“大进小出”,如下图B、C。 ③需要通过加热与固体试剂发生化学反应除去的气体,常采用硬质玻璃管和酒精灯,如下图D。装置连接顺序的确定规律: (1)除杂和干燥的先后顺序 ①若用洗气装置除杂,一般除杂在前,干燥在后。原因:从溶液中出来的气体通常混有水蒸气,干燥在后可将水蒸气完全除去。如除去CO中混有的CO2和水蒸气,应将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H2SO4。 ②若用加热装置除杂,一般是干燥在前,除杂在后。如除去CO2中混有的CO和水蒸气,应将气体先通过浓H2SO4,再通过灼热的CuO。 (2)除去多种杂质气体的顺序一般是先除去酸性较强的气体。如N2中混有 HCl、H2O(气)、O2时,应先除去HCl,再除去水,最后除去O2(用灼热的铜网)。 (3)检验多种气体的先后顺序(一般先验水蒸气):有多种气体需要检验时,应尽量避免前步检验对后步检验的干扰。如被检验的气体中含有CO2和水蒸气时,应先通过无水CuSO4。检验水蒸气,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O2.确定气体收集方法的技巧: (1)排水集气法适用于“不溶于水且小与水反应的气体”,如下图A。 (2)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且小与空气成分反应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如下图B。 (3)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且小与空气成分反应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体),如下图C。&(4)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 ①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近时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②当气体与空气中某一成分反应时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5)有毒气体收集方法的确定 ①有毒,但气体难溶于水时,一般采用排水法收集。如下图D②有毒,但气体叉易溶于水时,则采用带双孔胶塞(一长一短的导气管)的集气瓶利用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但必须接尾气处理装置,以免多余的有毒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如收集氨气可用图E。气体制取实验中关于仪器或装置选择题目的解题技巧: (1)需要研究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化学反应原理; (2)需要研究制取这种气体所应采用的实验装置; (3)需要研究如何证明制得的气体就是要制取的气体。根据给出的仪器或装置进行选取时,应明确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是两套(同体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确定选用哪套发生装置;气体的收集装置主要就是三套(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依据气体的性质来确定选用什么样的收集装置。选择仪器时要注意先对实验原理进行判断,然后再根据原理确定装置所需要的仪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图:&
发现相似题
与“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装置:(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b是..”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84607191952283055269086285603258781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小明同学向蜡烛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短玻璃管,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猜&&& 想】猜想1: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猜想2: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蜡烛蒸汽;猜想3:可能是一氧化碳、蜡烛蒸汽的混合气体.【查阅资料】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实验方案】请你帮他设计一个简单方案,来判断哪一种分析是正确的.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一氧化碳气体不易液化,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而石蜡蒸气冷却,又可冷凝成石蜡,所以实验方案是:将长玻璃导管用湿布包裹后插入焰心,用燃着的木条去点导管另一端;①因为一氧化碳气体不易液化,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气体,因此玻璃导管中没有明确现象;故如果观察到玻璃导管中没有明确现象,导管口有蓝色火焰现象,则猜想1正确;②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在导管里冷却,又可凝成石蜡,故玻璃导管中有凝固的石蜡,导管口没有明显现象,则证明猜想2正确;③如果上述两种现象都有,即玻璃导管中有凝固的石蜡,导管口有蓝色火焰,则证明猜想3正确.故答案为:
将长玻璃导管用湿布包裹后插入焰心,用燃着的木条去点导管另一端
玻璃导管中没有明确现象,导管口有蓝色火焰
玻璃导管中有凝固的石蜡,导管口没有明显现象
即玻璃导管中有凝固的石蜡,导管口有蓝色火焰
猜想3成立.
为您推荐:
根据一氧化碳气体不易液化,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而石蜡蒸气冷却,又可冷凝成石蜡进行解答.
本题考点:
蜡烛燃烧实验;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测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方法的掌握情况,只要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比较熟悉,就可以正确解答.本题难度较大.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玻璃管园口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