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书法考级7级作品图片,怎么选老师

张可 | 我说京城这四家
张可,字仲人。南京大学美术学(书法)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书法家,南京市书画院特聘书法家,《书法导报》特聘书法家,江苏省文联书画考级委员会主任评委。2002年受江苏省人民政府派遣赴日本东京举办“张可书法篆刻艺术作品展”。
书法作品入展:2006年中国书法“百强榜”,2008年中国书法“百强榜”,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四届扇面展,全国首届西安“碑林奖”书法作品展,全国“芙蓉杯”书法作品展,全国“渊源与流变”二王书风研究展,西泠印社首届扇面、手卷、楹联书法展,《书法导报》国际书法年展。
获国际书画艺术临摹大展一等奖,海内外书法篆刻大展精品奖,全国书法精品展精品奖,国际文化交流展“克勒杯”中国书法竞赛佳作奖,“国粹杯”全国书法大奖赛优秀奖。
《书法》、《中国书法》、《书法导报》、《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等多家专业报刊曾作专题介绍。作品被国内外众多艺术机构及各类公、私藏家收藏。
我说京城这四家
“我爱北京天安门”,北京是政府、经济、文化的中心,我们小时候从课本上就知道了这个事实,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又知道“混在北京”,也就是说你要发达,北京是最好的地方,于是许多有理想的人都去了京城去圆自我心中的梦想,我们搞书法的朋友也不例外,也心怀梦想,在京城“混一把,赌一次”,成功者成了大书法家,鸡毛飞上了天空,失败者应该也不遗憾,总算经历了这么一次艺术人生之旅,值得。此文就说说我心目中的成功的四位书法家。
刘正成是中国书法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性的人物,他策划组织了全国中青年的书法展,此展中发现提携了一批书坛中青年书法家,他当时在信笺纸上自书自语不大的几页小品,用笔灵动飘逸,结体开张有度,篇章有长有短,一任自然,书卷气十足,加上钤盖上金陵黄惇所制的青化风格的小印,作品显得更加文雅,在那个时候这样书写形式还是令人眼前一亮,新颖别致而又时尚的。
刘正成在没入京前是一位作家,同时兼习书法,经陆石发现推荐入北京中国书协助会,历任《中国书法》主编,中书协副秘书长,从至书法成为了刘正成的主业和工作。刘正成的书法类文章写的很好,短篇亦或长篇都写得富有哲理诗情,有理有据,从品读刘的书论中,我们发现他不仅对中国古今文化深研颇丰,而且对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等等领域也谙熟于心,是一位颇富思想,修养全面的文化学者型的书法家。刘正成作品我曾在不同的场合见过多幅,大都为大草、小行草和小楷。他写大草速度很快,不假思索,一转眼的功夫一张八丈屏的草书就完成了,作品墨色浓淡适宜,笔走龙蛇,章法错落有致,但由于速度太快太草率,所以十分耐看成功的作品很少,草法也时常不规范甚至出错。再看刘的小行书和小楷大都抄写自己的诗文或短信,漫不经心写来,雅致可人,其意其趣甚合古贤,但习惯性用笔动作重复也多,难免又多了几分习气。
虽然刘正成的书法可圈可点可赞的地方颇多,作品透露出作者的才情才华四溢,但作品随意油滑过度,加之在书法上没有下过硬功夫临池不辍,技法较差,所以在创作时表现还是略显空洞苍白的,由此可见书法技法在书法研习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节。
王镛书法的线质很像其益师李可染的山水用笔,加之小笔大书,有时将笔用至笔根,甚至在纸面上擦写如作画,所以书法的线条两侧时常出现毛涩苍茫的感觉,王镛作书如作画,画法用笔于书法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可谓擅于将画法转书写的高手。这一点很像江东林散之同黄宾虹学画的味道:散耳书法将宾老画法用书法的语言表现出来了。王镛在艺术上提倡诗书画印全面修为,齐头并进,其艺术思想和行为同吴昌硕、齐白石相近。在书法上多取法秦汉瓦砾、民间书法和鲁公之帖,所以其作品多有篆隶古拙厚重老辣之感,气象博大精深,颇有艺术感染力。
从现场和视频上看王镛创作书法很是率真,直接了当,没有太多的弯弯绕绕,理性与感性交织在一起,任凭毛颖在纸面上游走,大家风范显现无疑,令人敬佩。从王镛作品集中看其所临二王手札也全是镛家之法,没有一点大令的感觉,可见王镛在二王一路书法上是没有作力下功夫的。二王细腻似乎于王镛无缘,如果王镛在豪放大气的同时,多些细致入微,从二王中再吸收些许营养,也许王镛的艺术语言风格会更加的丰富凸现,也许王镛此时才能真正用作品实现苏子瞻所云,始知真放本精微的妙处。
石开在我的心目中一直站有一定的位置,他的作品和文字等我平时都十分留意。现在在京城叫他老师的好像也不少,但我多年前与他面谈过一次,从中得知,他是没有学生的,也不愿收学生。我想,这也不奇怪,石开偶尔在外授课,叫他一声老师也实属正常的事情。加之石开近些年名声渐大,这类人怀有不同目的意识,说其师从石开当也正常。但学石开书印者虽然很多,但都不作边调,仅大概体貌外观似石开,但作品精神气质则迥异于石开。因此文仅说其书法,关于此类问题就不作展述了。
石开在多年前书法作品就有了自家的风格,他赞成自我的艺术风格应趁早形成,并不断完善丰富。记得海上韩天衡曾善意劝说石开作印要多方尝试,多种风格一并出现更利于自我的篆刻发展,对于韩的话语石开不以为然,固执己见仍然一种风格走到彻底,死不悔改。石开对于书法的认识亦同篆刻的观点。
石开近年书法一般示人仅有两种字体,与其篆刻风格十分近似的小篆和行书作品。无论大字小字,篆书行楷作品他都慢悠悠地写来,上下字也很少牵连,大都是独立个体存在,笔画之间也很少出现飞白,用笔全然篆法,书写慢条斯理,悠闲自得,既有新意又很古艳拙厚,作品营造的气氛禅味鬼气十足,不合时宜,不与人同。石开15年前曾出过一本16开本的作品集,集子中小品风格很像刘正成的小行楷,特别是横折等笔法更似刘法,但用笔速度均没刘正成快捷锋芒毕露,要中锋平实含蓄了许多,则是一般人是看不出来这个秘密罢了,可见石开是一会十分善学且不留痕迹的真正高人。
石开说他平时不临帖,仅是看。我认为读帖思考固然十分重要,但若时不时再摹拟临习经典且不更好,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吸取营养,锤炼完善自我风格。我想,石开这么聪慧的人应该明白此理的,大概为了生活为了经济,现在的他没有时间精力再去做这样浪时浪力的日课了吧。
刘恒在我的印象中是一直在中书协工作的,他原先在《中国书法》任编审,后又到中书协研究部任主任,他多次参与评选中书协的重大展览,他对90年代到今天中国书法的发展变迁一定是十分了解的,也一定有许多独到见解和感慨。
刘恒文化功底扎实深厚,书法类论文写的很有见解和看点,书法作品书卷气十足,是一位既有理论又能创作的学者型书法家。刘恒书法多写行书,偶尔也有草篆作品面世。他的行书大都写在四尺以内的宣纸上,录上一首40或28字的古诗,款式一般告知某某诗。
什么年代写加姓名便完成,很是简洁,没有过多的旁白叙说解释。其书字径一般小童拳头大小,用笔多为中长锋羊毫加键类,裹锋中锋为之,使笔大致在三分以内,结字中宫略紧,字与字大都独立,墨色较浓,没有过大的起伏变化,偶尔上下字连带,也算略有波澜,俏皮活泼。刘恒的书法从不受流行风气左右,一任已意,漫不经心随意写来,看似不经意,实质真情真意思想皆在字里行间娓娓道来了,则是没有流风书作那样急于表现表达罢了。刘恒作书一派老书家的感觉,文雅作风于字间不经意地慢慢流出,确实也令人难忘。如果刘恒在创作时再多些意在笔先,随意中再多些准备,也许作品会更加精彩。
上述是我对京城四位书家书法创作的简单思考,他们的书法都如其学,如其才,如其人……可见成就一个书家必须要有全面的修养和环境。他们都“混在北京”,于京城这个名利场中还潜心学问,也确实不易。
刘正成、王镛、石开、刘恒四家对文学、哲学等等学课都有至深的研究,且除刘正成外三家在篆刻方面都有颇高造诣,因此文不是个体研究,仅是随笔式书写,仅简要说说其书法,其它均未作详细涉及。若真正全方位论述此四家的艺术成就,必须应将其放置在现代书法的大背景下从人文、师承和学术等多方面阐明,也许才会全面深刻。这不是此小文所能囊括的,这只有待以后资料识见再成熟些,有时间再述写了。
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书法聚焦编辑发布
戳“阅读原文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考级考试报名须知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考级考试报名须知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老师真坑爹家长百分之百不懂说说孩子学习艺术特长那点事!  艺术本是高雅的、纯净的、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可是现在因为它挣钱这  个行业已经乌七八黑鱼龙混杂不称职和靠卖乐器挣钱的老师们你们不会教学就  算了可是能不能不这么误人子弟,这干脆就是犯罪!试问各位看官你可以花5  万去买雅马哈的钢琴,可能不能买回你孩子的5-8岁的青春!你可以花1万去  买雕花古筝能不能买回孩子小学的时光?学提琴的家长,你们可以用1万块钱  去买更好的手工琴能不能买来孩子的技术和那些练琴的时间!就算每个都孩子  都拿着所谓十级的考级证书那又有何用,除了他们考级曲目以外别的曲子一塌  糊涂可能简单的曲子都没有学习过!时光是不可倒流的过去就没了别毁了自己  的孩子!家长们你们是真的不懂。被忽悠被赚钱还得给老师赚吆喝!孩子的兴  趣、孩子的能力、孩子适合与否你们自己真的仔细问过吗?内心想过吗?你们  真的学习音乐一点都不盲目?学习音乐学习艺术是用钱来衡量的吗?或许有的  家长会说我们孩子也就是感受一下音乐不一定要学成艺术家也不想走专业就让  孩子学学玩玩就行了。”那我告诉你们,你们大错特错了。试问每个学书法的人  难道横不平竖不直就叫也学过书法能?写一手好字?学开车不知道档位就能上  路?既然我们花了金钱、用了时间、下了心思就应该对的起自己的钱和孩子的  时光!学到真正地东西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被忘却!想展示自己的时候能够拿  出手来!下午刚刚“请”走了一个想拿回扣的老师我就在想,现在怎么了,本  是教书育人的老师怎么变成这样。写点东西出来大家看看。  本帖有点长主要是说给那些让孩子学习音乐的家长看的。我本人是去年音  乐学院毕业民乐二胡专业毕业现在在兴隆台某琴行打工,我从大学是开始进行  二胡教学怎么说教琴也得有3年多了今天我把学艺术这里面这点事跟大家揭幕  一下。  一、孩子如何选择乐器,怎么叫适合怎么不合适,兴趣的重要性、乐器专业之  间的分别。  关于兴趣:现在咱们家庭的生活水平上来了家长也都想给孩子丰富课余生活  让孩子学点艺术类,一是为了孩子全方面发展,二是让孩子以后在该展示的时  候能拿出手。别人都会点音乐或是乐器自己的孩子别什么都不会干瞪眼。好了  那问题来了学习音乐也好学习美术也好学习舞蹈也好什么是适合你们自己孩子  的呢?我还是那句话:“孩子的年少时光就一次过了6岁就再也没有6岁了只有  7岁了不慎重选择,虚度的你们自己孩子的光阴,这个世界上什么买不到,答对  了时间和光阴。”一切都得从实际出发,先说说我自己,我小时候身边学习音乐  的同龄孩子不是很多,但是我父母对我专业的选择基本就是毫无认知和个人兴  趣状态下开始的直接买琴学习,没办法谁让我那个老爸负责任呢,一点也不夸  张的说我的童年还有小学基本都让我爹给毁了,总是练琴,吃完饭按那一个练  小时晚上写完作业按那一个小时总之玩的时间基本没了。不过话也说回来现在  我感谢我老爸因为要不是他当时的严格和苛刻估计现在我也没有这门生存的手  艺!话说远了接着说大家怎么看孩子对什么感兴趣,我本人是个个例因为九几  年那会没太多可以选择的而且好老师还不好找基本就是家长就代表一切,但现  在不同啊我那二十多个学生通过我自己的观察发现基本每一个都是自己感兴趣  的自己本身不感兴趣的基本都坚持不下来而且就别说练琴了。现在的孩子脾气  都大跟我们小时候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个个都是皇帝级别说一不二也不知道是家  长都没有威慑力了还是家长太爱孩子了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个好事。爱护孩子得  有度。进入2000年以后咱们身边的各种教育培训机构都很多了家长的选择就变  的多了。我个人认为家长和孩子接触和学习音乐一般有这两种:  第一种受感染型:看到孩子的同学或者自己的同事家里有孩子学习音乐加  之大环境下人人都学开始让孩子选择一门专业,这种家长一般比较被动1是自  己什么不懂想法是不想让自己孩子被别人家的孩子比下去或者别人都会为什么  我孩子不会所以被动去选择,但是因为自己本身不懂都是参考同事或者孩子同  学心里没有谱不知道乐器之间到底都有什么样的区别所以很难给孩子选择好,  要不就是被这些歌专业老师忽悠忽悠就买琴了要不就干脆看别人家孩子学什么  自己孩子也学什么找到老师聊聊就让孩子学了,这种学不长的几率比较高,因  为家长本身对音乐这些方面没有兴趣也不感兴趣只从攀和不被别人落下角度出  发接触和学习都被动不多考虑孩子兴趣和孩子是否合适就开始固然比较容易半  途而废!  第二种家长或者孩子本身自主型:这类家长或者孩子不是受到身边人或者  事感染的,有一些是父母本身就对音乐有兴趣或者孩子自己有兴趣真心喜欢,  家长对音乐感兴趣的主要就是自己年少时候学过或者爱好唱歌吉他什么的有孩  子了自然让他们选择乐器学习也会掺杂自己的意愿不过没事因为本来家长有兴  趣一般都能管理孩子练琴什么的,孩子本身感兴趣呢是这样1、孩子喜欢唱歌,  喜欢表现自己,在学校,在公共场合等。2、喜欢音乐,有乐感。小时候唱歌好  听不跑调。这种孩子也就是我们老师说的那些有天赋的孩子。这一类孩子可以  比较明确的说出自己喜欢音乐或者对音乐感兴趣至少你看电视音乐频道什么的  他不烦感。这种孩子在学习后期一般都会进步很快领悟能力较强比较少半途而  废,练琴虽然枯燥乏味也能坚持下来。家长比较好给孩子选择专业。只要孩子  还兴趣经济条件允许你们自己不烦感就行了!  专业的选择:  这里我只说音乐专业的各个区别。舞蹈、美术这两大项因为本人接触不多  就不介绍了。  音乐学习的种类大体可分为三大类(我是以演奏形式区分不以中西方形式区分)  分别为:弹拨乐,管乐,弦乐。  弹拨乐器具体有钢琴、电子琴、古筝、琵琶、柳琴、中阮、吉他等等。  先说钢琴,这个大东西让多少人做梦,又坑了多少人的钱包,最后占了多少房子  的面积扔在那无人问津。当然不是我消极问题是你们大家看看身边让钢琴在那  接灰儿的有多少,你们大家身边出了几个钢琴家?又有几个孩子真正走了专业  道路是学习钢琴专业的?钢琴在我观察从我们小时候到现在都是学习孩子最多  的这也导致这个专业最为复杂课时安排最乱收费跨度最大的专业!让孩子选择  钢琴很容易,外界学习的人多家长本身也觉得钢琴够高雅够有面子。所以选择  的很多但是是那么回事吗?从经济角度来说选择这个的家长钱包先要瘦一下因  为一台钢琴一般的也要左右(不包括二手琴),接着钢琴的课时费  也是60-300(每小时)都有!那大家看到了钢琴这专业是个大投资了,你光投  钱行吗?孩子有兴趣家长支持老师呢?成不成啊?(买琴和选择老师下面重点  讲)当然不行家长也负责任钢琴是乐器之王是所有乐器的根本。音域最为宽广7  个八度跨越,任何后期专业学习都需要借助钢琴来练习视唱练耳和乐理知识。  同时又是最为难学习的乐器,注意没有之一没错就是最难的,需要长时间特别  枯燥的练习。钢琴的业余考级出发点是好但是现在基本就是白扯目前的状态大  家都是为了考级而考级。真的是不靠谱。提升能力曲子不重要了考级曲目重要  了没有综合能力的提升只有考级曲子的熟练。  接着说说电子琴:这个乐器呀我真不知道怎么说他好多学习这个专业的孩子最  后都改专业为钢琴了,可能很多朋友会觉得钢琴和电子琴差不多但我告诉这个  干脆就是两个专业除了都有琴键剩下的演奏方式伴奏旋律以及手指触感完全不  搭边根本就是两回事用风马牛不相及来形容都不为过。在音乐学院里钢琴为单  独的“钢琴系”而电子琴对应的专业是“键盘系”有和声器双排键这些专业。  为什么这么大区别呢?因为钢琴的琴键是有重量的要求学生们的手指有一定的  指力这个就是钢琴练习中最为重要的过程而电子琴呢,琴键基本是没有任何重  量的也就是说学生只要按就行了没有什么指力的要求也不用像钢琴那样用手指  力度去控制声音的长短。有心的家长可以去琴行对比一下看看钢琴和电子琴触  键的感觉有多大的区别。劝诫那些想先学电子琴后改钢琴的家长们别想了差太  多!  再说说古筝:古筝为民族乐器因为其特有的21弦又以五声调式为基本定弦成为  了一个即便不会弹随便扒拉也很好听的乐器,这也是选择学习古筝孩子比较多  的重要原因。可以负责任的跟大家说古筝是民族乐器里最好学的乐器,第一不  要求孩子音高因为全在弦上。第二左手基本就没什么大事右手就行了。就是因  为这个乐器好学还好听老师就乱了有随便会一点的也教琴正经音乐学院也教  琴,只要老师口才好家长就学了,至于你们跟的什么老师不好说了反正家长不  懂!不多说了关于择师会在后面细表。总结这个乐器学的块忘的更快。  吉他:可能这里会让很多人眼睛一亮,但是我只有两句话:第一句是这个乐器  完全没有正规教学,没有教材和可参照的资料,古典还好,民谣你问问你老师  哪里毕业的就知道了保证不是科班出身都是野路子。第二是,相信我没有任何  东西可以速成,尤其是吉他速成班都是骗子!  管乐器都是用最吹了民乐有竹笛、笙、葫芦丝、巴乌,西洋管弦乐有萨克斯、  单簧管、双簧管、巴松、小号、圆号、长号、长笛。先说保有量最高的萨克斯  这个专业挺牛的,为啥帅呀,小男孩抱根管台上吹回家相信谁都觉得这要是我儿  子就好了,对不对大家想想。萨克斯学习孩子可以等到9岁以后,因为9岁基  本门牙就换完了不换牙很难学,因为要用门牙咬住哨片。这个专业我接触的还  算多但是就盘锦而言好老师不多倒是骗子多,有个兴隆三小的老师我看过他至  少教十几种乐器,这就完全应了样样通样样松!切记乐器不是相通的音乐才是  相通的你看看音乐学院的教授永远之教一个专业,不会有任何兼职。萨克斯学  习一般坚持下来的孩子都会有两根以上的管换管要注意(下面买琴那章仔细  说)。对了孩子换牙也要注意。剩下的西洋管乐由于学的孩子实在太少就不说了  直接说说笛子:这个是难的专业,音频高音量大不会吹很扰民!对家长有很大  的考验,家长同志们孩子学习光掏钱不行得看着他练琴啊!  弦乐:带表乐器常见的有二胡、小提琴。先来二胡吧。弦乐是所有乐器之中最  吃功的因为弦乐的两手配合要求最高,二胡没有小提琴的高雅,没有钢琴的华  丽,但是二胡却有它独特的民族韵味和传神的表达色彩。这么说吧二胡就是拉  好了感人、拟人、近似人声,还可以热情奔放,拉的不好呢说象杀鸡有点过分  但是象哭却是真的。我本人就是二胡专业拉琴17年了。它和古筝完全相反非常  难入门但是只要入门了往下就好走很多。入门时最枯燥单调难听想学二胡的孩  子家长一定要有这个心里准备可能前半年你都听不出来孩子在拉什么,但只要  过了初期你就发现其实二胡演奏很好听。买啥奥秘就是难孩子得下功夫家长的  负责任。小提琴基本也是如此不累述了。  (未完待续)下一章:如何选择正确老师和考级到底怎么回事。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
  其实萨克斯都可以自学啊,这个网站也就是一个不错的自学萨克斯等萨克斯的专业交流网站:http://www.99sax.com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查看: 11527|回复: 35
关于书法教学的一点看法,文比较长,还请耐心。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由于别的原因来到论坛,发现这个板块,仔仔细细地翻阅了一个多小时,特意注册了一个ID,想就书法学习这个话题,讲一点我自己的意见。供想学书法的朋友,家长参考。这里应该有不少前辈高人,如有不足之处,恳请指正。
首先一点,我认为,学书法,有几种情况,有的是希望孩子自己的字写好一点就可以,有的是因为有这个爱好,哪怕知道自己未必能成为书法家,但是对书法很有兴趣,想学。另外一种,就是想要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直至成为毕生的事业。对于这几种学书法的目的而言,学习的方法和方式,所花的时间都有不同,但毕竟都是想要学好书法,那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
首先,不管现在的书法界是以什么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书法水平高低,但是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书法的基本功,除了书法理论的掌握之外,最直接的就是笔画功底,结构功底,說白了,就是你的楷书写得怎么样。
因为从事这个行业,所以对张家港市面的书法学习班也有所了解,我看到很多书法班是教隶书的,这一点我不太能苟同。隶书应该让有基础的爱好者学,由于他本身的笔画形状,用笔习惯,相对来说比较适合隶书,或者他的个人审美很喜欢隶书的风味,那专攻隶书是可以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或者基本功还不够扎实的爱好者来说,直接学隶书是不合适的。
第一,相信各位也知道,隶书在平时的日常书写中很少会用到,没有谁填个表格,起草个发言稿会用隶书书写,隶书除了在书法展览和比赛中会看到,当然还有电脑制作出来的标牌之外,平时罕见踪迹。也就是說,学隶书的实用性不高。
第二,也正是由于隶书的这个特性,使得隶书相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没有特别清晰的审美辨识度。家长对书法的审美辨识度,基本都是基于楷书和行书,即使是不识字的人,字的好坏也能大概分辨得出来。但是把学生送去学书法,弄了几个隶书回来,家长一看,哟,我孩子还能写这个呀,真了不起,于是心甘情愿交钱。而事实上这个字写得好不好呢,家长看不出到底如何。可能用笔运笔根本就是错的,但是这个架子让家长迷惑了。书法班如果比较急功近利,就拿隶书来糊弄家长,弄一副字,白日依山尽,让孩子不停练,不停练,彻底地模仿,然后拿这个去考个级,拿了一张证书回来,家长很开心。其实是一点用也没有。孩子做作业写的字还是一塌糊涂。原因只有一个:他根本就没有练习基本功。
不是说隶书不好,书法中的各种书体,没有好坏之分,各有各的风味,也各有各的写法,像米芾那样章草隶篆样样都通的天才,毕竟是少数。而老百姓最熟悉的王羲之,颜真卿,楷书行书都流传于世,但是他们不写隶书。说到这里,也要說一下现在的所谓书法家们,隶书不到一定的境界,是写不好的,但是很多书法展览上,到处都是隶书,这跟我之前說的也有共同的原因。索性把话說得直白一点吧:为啥写隶书,因为你楷书写不好。为啥教隶书,因为你楷书不会教。
不说别的,小学的语文课本里,课文后面我也看到有一些手写字让学生照着写的,那都是楷书,没有见过隶书的。
另外我看了一下这个板块内有一些作品,我无意去每个字挑毛病,但是我想說,如果不到一定的阶段,没有必要去教什么章法,你的款要怎么落,一副作品的留白要如何,章印在哪里,这些事,等学生真的能写出作品的时候再说吧。现在老老实实地让他写米字格,不要练了一两个月,连竖都还写不直的时候,就打算弄幅作品出来。这除了满足一下自己和家长的虚荣心,好像我也能出书法作品了,有意义吗?现在的很多书法老师,书法家,把功夫花在这个上面,我觉得有点偏了。学生没有掌握好每个笔画怎么写的时候,你怎么就开始追逐整幅作品的意境了呢?
说到楷书,中国古代最厉害的书法家,王羲之父子,楷书四大家就不必說了,苏黄米蔡,没有一个是楷书写不好就去龙飞凤舞的,包括怀素,张旭这类狂颠份子,说来可能不敢相信,以狂草著称的张旭,是颜真卿的老师,而颜真卿又指点过怀素(怀素的老师是颜真卿的同学邬彤)。这说明即使是张旭怀素,他们也是有足够的楷书功底的。的确没有听说过哪位老大,楷书写不好,就能成大家的。
所以,我的建议,要学书法,必学楷书。楷书对于外行人来說,比如一个学生家长,你告诉他楷书要学到怎么样就算OK,可以这么說:写到和电脑打印得一样。如果是一个稍微内行一点的人,那可以跟他說,学楷书,无非是学四个人的,你挑一个就是,这四个人的楷书是能以他们的姓作为一个流派的,其他的說直白点,算是二线选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其他的如黄庭坚,褚遂良等人,世上没有黄楷,褚楷(只有唐楷,把他们混一块儿說了),而有颜楷,欧楷,就是因为他们还不到这个地位,这不是以我的个人好恶在下结论,这是书法界历朝历代传承的认定,没有谁质疑过。而我看遍了张家港的书法培训班,学楷书的很多,但基本都是学褚遂良为多,基本每个孩子都在临《雁塔圣教序》,临《阴符经》,这里面有什么奥妙呢,我就不细细說了。
其实从书法的本质来说,四大楷书中,除了赵孟頫的比较另类一点之外,另外三种楷书是殊途同归的,在用笔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我的观点,要学书法,先学楷书,要学楷书,四大里面挑一个。哪一个都行,怎么挑呢,根据你自己的审美,根据你已有的写字的样子,挑一个接近的,你最喜欢的,有的人喜欢颜楷粗壮的竖向笔画,厚重感,有的人喜欢欧楷的挺拔和灵秀。没有說你必须练哪个,但是最好,我是說最好,在这四个里面挑一个。如果还是没有主意,让我来帮助选择的话,我会选择欧楷。
这个理由,我也不细细說了。
说完教什么,我再想说说怎么教。
现在很多的书法班,学生很多,基本都是给一个样子,大家写,写完给老师看看,嗯合格了,过关。不好继续写,老师会提点几句。因为学生多,所以分配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单独辅导时间就少,而且很容易因为时间关系,精力关系,老师教给大家的差不多都一样的内容。但事实上,学书法不是在学校某个班上课,老师一讲,你跟着学就行了,你得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进度,有的学生还很差,你得教他基本的笔画,一个捺怎么也写不出形状来,那你就得告诉他技巧在哪,起笔怎么起,运笔时手腕手指分别怎么发力,收笔如何收。笔尖沉下去多少,笔锋在笔画的什么位置。做一个书法老师,你首先得了解你的学生,他有什么特点,他写不好的问题出在哪,你如果连这个都說不上来,你怎么教?有的老师就会讲究握笔的手姿,必须如何如何,可是如果你看到那些大家写字,握笔也都千奇百怪,主要是每个人的手其实长得不同,手指有长短,不管他多大年纪,都已经形成了自己手指的特点,有的食指特别有力,有的要摆个标准手姿就疼得不行。可是一个书法作品,挂到墙上,你赞叹这个字写得好的时候,你在乎他当时的握笔吗?只要你能实现你想要的笔画,用最适合你的发力,你完全可以自由一点。当然,有一个基本的规则是要有的,比如握笔握在笔杆的什么位置,你是采用枕腕还是落腕来写,这个是需要一开始就确定了的。说到这个,我有一点还搞不太清楚,为什么现在的书法班都让孩子站着写字?孩子不累吗?为什么不能坐着写呢?难道站着写比坐着写要写得好?我就不信了,你把肘关节稳稳地放在桌子上,把你的手腕竖起来,不够的话,把你的左手垫在你的右腕下面,这样不是更稳吗?难道是书法班不舍得买几张凳子么?对此我的确很是费解。
发了一通牢骚,得说说我认为书法从入门应该怎么开始,說白了,书法就两件事,一个是笔法,一个是结构,书法上叫结字,說结构通俗点,再白一点,笔法就是每一横每一撇都能写出这个样子来,结构就是你能把横横在对的地方,撇起在对的地方,捺在最合适的位置收住。就这么点事。学楷书,要首先练笔法,不要小看一个横,有十几种写法,根据他在一个字中间的位置不同,起的作用不同,各有各的写法。不是简单的左边低一点,右边高一点就行了,一个竖也有很多种变化,每一种变化,用笔都会有差异,笔锋在笔画的什么部位走,沉笔多少来形成粗细变化,到什么时候有停顿,怎么把笔略抬一点,再怎么落下,这都是有讲究的,这就是基本功,没有比这个更基本功的了。如果这些东西都没有,你去练什么作品,去临摹,没用。没有基本功的结果就是,你可能会偶尔写出几个特别满意的字,但是你没有办法一直维持这个水准。
刚才说过,楷书四大家,每一家的笔画都不同,你选了一个练,就有他们家的规则和法度。在练习笔画有点像样了,就可以把笔画组成字,也就是结构,结构比笔画要难,因为笔画是靠勤学苦练,重复劳动就能像样的,但是结构就一定要天赋和空间感。对感觉这个事,我举个例子吧,张家港的书法老师和书法协会的前辈们也可以自问一下,你在一张白纸上,不依靠任何辅助,就凭你自己感觉,你写一幅字,你能不能写直,写完之后,再拿尺打上格子,是不是每个字都在格子中间。这就是空间感,空间感不仅仅决定了你在哪里开始起笔写这个字,也决定了每个笔画的起笔在哪。诸位可能也有感觉,一个字写完,看,說哎呀这个竖要是能起低一点就好了,这个捺稍微再躺下一点就好了。这就是感觉。你的笔画已经到位了,但是你的感觉还不到位。你的感觉到位了,你的结构就OK了。那怎么教呢?你自己得先写一个字,让学生学着写,可以先临摹,然后脱手写,过程里你得指导他,在哪起笔,该收就得收了,多几次,他就掌握了。这要求什么,你教的人得自己到这个水平,你不能說丢给孩子一本字贴,然后给他写,写完点评几句,然后再让他重复,这样他能有进步吗?
对于字的选择也很有讲究,为什么我很反对入门去临贴,是因为欧阳询颜真卿他们的碑贴,不会给你由浅入深,他们是给到了一定阶段的人去模仿参照的,人家的成字这样摆结构,好看,我跟着学,但是你得有了基础你才行,小孩子怎么行呢?他根本领悟不到这一笔为何这么写的妙处。所以书法老师得来给学生挑选学习的字,有的孩子别的不行,一竖写得特别直,那你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字给他练,循序渐进。有的孩子其他都不错,就是捺写不好,那你又该如何,每个孩子都应该根据他们的特点和进度,来安排不同的字让他们学。举个比方,一个口字,单独成字的时候,怎么写,他作为偏旁,放左边怎么写,放最上面怎么写,放在字中间怎么写,一个高字,上下两个口,是否有不同,你让学生练习这个,几次下来,这个口字他不错了,那么拉长了写日,放扁了写中,都又该怎么写。这就是基本功。
按照我的观点,如果一个孩子,在一个老师那边,学习了50个小时以上,还没有很明显进步的话,那你就可以换老师了。只要教得得当,孩子对书法不是特别抵触,一般一两个月,他写的字跟以前的完全就不是一回事了。
我对书法教学的观点,是我一家之言,还有很多想法,也不能在一篇帖子里尽都說了,我留个电话号码:,我也是教书法的,在城南,这也做个广告,不一定是要来跟我学书法,同是爱好者,或者孩子在别的地方学着,跟我联系,我给点意见,说说看法也都欢迎。
帖子最后我发几张图。别的不多說了。
[img=438,1339][/img]
[img=472,1104][/img]
[img=444,498][/img]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本帖最后由 兰亭子 于
07:39 编辑
殊不知楷书不自篆隶八分来, 即奴态不足观!建议老先生好好地看看中国的书法史,搞清楚楷书是由什么书体演变而来的,学篆隶并非只为学篆隶,目的是锤炼线条,掌握提按,加强基本功的训练!你可再看看当代中国书法的走向,不是说欧楷不好,因法度森严,一学便会落入俗格,而你也正是践行者!从你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到,你是在写字而非书法,已在走向馆阁体。为何那么多人会选择褚体而不选择欧体? 难道国内的一些楷书名家不明白这个道理,就你独醒?再看看历代能从欧体上写出来的书家有几人?奉劝你一句:你也别再钻牛角尖了,别自取灭亡了,回头是岸!如果你还是要执着,我再给你指条明路,化十年功夫去学仿宋体,你的欧体基本功或许能派上用场。另外我要申明的是;我市不少书法家在教隶书的同时,其他书体同样在教,并非象你说的在那样,只会教隶书。而你呢,除了会写二笔欧楷以外,还会什么呢?少儿书法培训能团购,也只有你能想的出来!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哈哈,不要着急,古人說文人相轻,果不其然。
为何学褚遂良,不学楷书四大家,本不想說,你还非逼着說:
褚遂良的楷书,以秀美灵动为上,在笔法和结构这两方面来说,更注重结构而不是笔法。而我们当代人很多是小时候写钢笔字出身,所谓的书法家也是先有结构基础,目前都是结构比笔法好的居多,而褚遂良不要求你的笔划一定要怎么写,有什么必须的法度。而四大家的笔法都是有严格要求的,比如赵孟頫,斜钩怎么用笔,都是有自己方法的,你不这么写,那你写的就不是赵楷。只能說你是按照赵楷最终显象的样子在模仿。
写褚遂良的楷书,只有好坏之分,而写四大家的楷书,有对错之分。这就是区别。教书法有两种教法:一个是說,你这一笔写得不好,如果再如何如何有好了。还有一种是这样的:你这一笔写得不对,这个笔画不是这么起的,不是这么收的。话就不必說得那么尖锐了,见仁见智,你也是道中人,不妨自己体会其中的区别。
不管你去翻阅什么样的书法书籍,请教什么前辈高人,寻求书法入门,进阶之道,你都避不开一个要求,你必须要有足够扎实的楷书基础。当然你说,这个扎实很含糊,写得还可以就算扎实了,你要写行草了,那自然也没有人可以说服你。
欧楷为何是我建议要学习的书体,我說的话你不爱听,你可以去网上多翻阅一些其他书法爱好者的言论,理解练习欧楷对于书法基本功培养的帮助,对你来说应该不难。何况你也看到,我主贴没有說一定要学欧楷,楷书四大家的写法,都可以学,都很好。你若說我只会写欧楷,下次我写两个颜柳给你看看如何?主贴最下的就是赵孟頫,你若觉得不够,我还可发些上来。
隶书需不需要学,这个你說了不算,我說了也不算,有人說楷书我不要学,我就想学隶书,那也很正常。我在說的是如果你教一个入门的学生,你应该怎么给他选择,怎么开始教。你若觉得不服,有一个好办法,你贴一个张家港学隶书有成的学员,学习了多久的隶书之后,现在的字写到了什么境界,他日常的书写,做作业,这个字是多么多么的好,有例证,你就有说服力了。
先不必那么气急败坏,不要說什么“自取灭亡”之类的话,如果你对自己楷书有信心,发两篇出来看看即可。
什么书法培训团购,我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冒出来这个说法?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你用到了一些“写出来有几人”这样的话,难道你把“写出来”作为你学习书法的最高追求么?为何要有这样的功利心?
你爱好书法,练习书法就是为了进书协,出名,挣面子么?
在我看来,书法是一门手艺,一门修养,练习书法是对自我能力的追求。人家說字如其人,字写得严谨的,可能性格也比较追求完美,字写得很秀美的,可能性格也比较灵活潇洒些。
把书法当成是一种爱好和自我完善,还是一个利用书法作为工具来追逐名利,这是有很大区别的。
也有可能,你我在对书法这两字的理解上有偏差,如果这样,那我不妨叫做写字先生,你叫做书法大家。那样你我不在一个行业,自然不必互相争论,如何?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img=886,243][/img]
[img=798,640][/img]
[img=738,1498][/img]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img=825,1227][/img]
最下两幅,可看出是谁家的楷书?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img=800,600][/img]
[img=800,600][/img]
教学生,我便是用的这样的方法。
不管书法界怎么把龙飞凤舞,刻意求怪当做境界,我始终坚持自己,及我的学生,一笔一划,写到位,该怎么落笔运笔,该写在什么位置,有规有矩。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你要一意孤行,奈何?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典型的田英章体啊,写到这样也很了得了。实用体
结构还是不错的&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同为书法爱好者的角度,可以就谈谈书法。
如果是出于同为书法老师角度,互相表白自己的教学方法是更正确更合理也最有效的,这个不可能存在你说服我,还是我说服你的问题,辩论不会有成败。你也不必說你开出了良药。
主帖說的是书法教学,本是抛砖引玉,能给想学书法的人一点帮助,提出一些他们未曾想过的问题。很多人想学书法,不知道怎么学,很多人还停留在买本字贴,在家里照着写的阶段。这是事倍功半的做法。
作为在书法上有一点特长的你我,应该多多解答他们的疑惑问题,给他们一些帮助才是。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至于小学生学书法嘛。我感觉例如去少年宫学舞蹈、乐器、下棋啥的,很少有人的终极目标是成为艺术家、棋圣,只是为了入门,将来有个一技之长自娱自乐。小孩子学书法也一样,多数是为了字写的好点而已,没几个家长真正是为了自家孩子成为书法家。所以,能写高水平规范馆阁体也是很实用的,高考作文也能加分。
对普通资质的孩子,和他讲啥书法演变、欧褚笔法对日后的影响,这无疑也是要求太高了。
&&庞中华这样水平的也能当硬笔会长,我相信楼主这样的水平在张家港培训孩子也是绰绰有余了。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茅老先生的教育观点根深蒂固,也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正所谓你我道不同,多论和多争也是无益!楼主的话正是张家港少儿书法培训存在的现象,因为家长不懂书法,随便找一个会写字的老师就完事,我主张学习书法择师是关键,起点要高,方法要正确,以后才有发展的空间和余地。毕竟我市在2010年就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中国书法之乡”称号,目前拥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二十多名,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七十多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家长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市区参与少儿书法培训的小朋友就二千来位,正确地选择书法老师尤其重要!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九楼的朋友,谢谢你的回复。田英章在欧楷这个领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毫无争议,他在欧楷的基础上加入了比较多现代书法的元素,能写到他那个境界,的确让我佩服。有个问题就是,为何田英章会出字帖,在电视开讲座,录制视频让爱好者下载观摩,而且田英章目前的书法培训是全国最有声势,规模最大的?我想全国的书法爱好者都明白这个道理,电视台也不是傻子,你看过多少书法频道教书法的,是教那些以怪取胜的方法?为何也不见他们教隶篆,教草书?如果还不能说明问题,那小学语文课本,给出的样字,让小学生临摹作为作业的,为何都是极其工整的楷书?如我没有认错,这一版语文课本上的楷书书样,是荆宵鹏写的,而荆宵鹏却正是田英章的关门大弟子。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关于说到实用的问题,我觉得不该讨论要不要追求实用,当然要实用!家长不就希望孩子字写好一点吗?你说书法的章法,意境,更深的理论,有必要让孩子去理解接受么?少儿书法学习最大的意义和目的是让他们理解结字的方法,能熟练用笔,培养更好的书法感觉,写篇作文,字很漂亮,做作业,工整美观。这就够了,说得更现实点,考学还能加分。等到孩子真正培养起书法的兴趣,想在这条路上走更远,那到时再给他那些东西。
做书法老师的人应该扪心自问,孩子在你手里,学习那么久之后,他平时写字是否有进步,有多大的进步?
还要说的就是,孩子的某幅字,或者某个考级作品,代表不了真实的水平,无非是写得太多了,熟练了而已,你让她换几个字,她有这个把握吗?字写得好,不是说哪几个字写得好,而是随便写什么字都有这个水平。现在很多学生,太注重某些字反复练,人家到家里玩,说来写几个字给叔叔看看,他拿出来就是常写的那一些,因为别的字他不会。这种书法学得有意义吗?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img=800,1067][/img]
今日发一副小孩学习的照片。
这个句字,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结构很不好把握,小孩容易把横折弯勾写成横折勾,粗细变化不清,口字写得靠里,所以对这个字进行了修正,应该看得出来,一页纸之后,小孩写这个字,在结构上感觉好了多了。但是最大的问题还在于横折弯勾的这个折角,手法还不对。打算在下一节课对他的折角强化纠正。
这个笔画有两三堂课的学习和巩固,就能基本掌握了,那他再去写同样的字,就会有一些心得,接下来,会教他去写比如“向”“南”“高”这样的字,结构摆正,笔画到位,就可以根据这个基础,再去寻找变化,比如“门”“同”“月”等字的写法,把竖拉直加长,又该怎么写。
这是我的教学方法。至少在目前看来,孩子的进步是非常直观的,几乎天天有变化,有惊喜。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我搭车顺手也划拉两下lol
9.jpg (31.98 KB, 下载次数: 31)
20:49 上传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OICW朋友,你写得很好!
用笔基本都对了。书字长横的收笔不好,但是下面短横的收笔就好得多了。句字问题多一些,横折弯勾缺点神采。上面横的粗细变化有点过大,不用急着压笔,到最尾的时候提起,回一点点,压笔往下走即可。起折之后,不要那么急着就往左边过来,可以先从容地往下走一点,让这一折的下半部分能划出比较顺滑的弧线,更会更饱满,更有力了,口字稍微写上一点点。勾的形状是失败的,当然这个跟毛笔的弹性有关,不一定是你做不到,而是笔不好。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呵呵,说的不错,7元的笔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7块钱的笔未必不好啊,我用的是思遥笔庄的兼毫,很好用,也就是十多块钱一支。很贵的笔也用过,写不出样子,笔倒是不管价格,关键是顺手。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看来传说中的跪笔弹锋果然要弹性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就我个人而言,跪笔弹锋在往外勾的时候用的多一点,田英章在勾的处理上,用很小的力弹出去然后描回来这种做法,我倒是有点不太以为然。勾角和撇角一样,当然是扫纸弹出去形成的形状最自然,最好看。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我是学过一段田蕴章,和你那个有点不一样。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当然,我是皮毛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img=898,845][/img]
田蕴章的也模仿过,是不一样的,见笑了。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订单中心个人中心订餐教育中心
本站关键词:,,,,,,,,,
苏州时代在线网络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书法考级7级作品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