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肌缺血吃什么药最好要怎样联合用药

高血压的诊疗指导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高血压学习和认识的不断深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那么,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用药呢?高血压患者用药要遵循哪些原则呢?长效降压药有什么好处呢?为此,寻医问药专家访谈,特邀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丁超主任医师教导广大网友高血压的诊疗知识。
本期嘉宾:丁超
坐诊医院: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医生职称:主任医师
采访时间:日
擅长:心律失常、早搏、房颤、室上速、室速、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衰、心肌炎。
根据不同的危险度对高血压患者做出不同的治疗计划。
& & 主持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 & 丁超专家:目前我国采用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和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进行血压水平分类。将血压水平120-139/80-89mmHg定为正常高值,是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数据的结果确定。血压水平120-139/80-89mmHg的人群,10年后心血管风险比血压水平110/75mmHg的人群增加1倍以上;血压120-129/80-84mmHg和130-139/85-89mmHg的中年人群,10年后分别有45%和64%成为高血压患者。一般来说,血压超过130/80mmHg者,就应当改善生活、饮食方式,适量活动来进行控制,超过140/90mmHg的血压则应当给予药物治疗。降压药物应用原则:小剂量联合应用。
& & 主持人:一出现血压高就要应用降压药物吗?
& & 丁超专家:高血压分为3级,其中3级最高,指的是180mmHg以上的血压,另外划分出不同的危险度,可以预先估计病人的疾病进展及后果如何(医学上叫&预后&)。医师正是根据上述原则决定每个病人的治疗,以求改善病人的预后,使每个高血压患者均能获得理想的治疗、预防和保健。医生可根据不同的危险度对每个病人做出不同的治疗计划,也就是说,对同一水平的高血压患者可能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现以一级高血压为例说明:1、低危情况时治疗。当病人在60岁以下并无其它危险因素时,属于低危,治疗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观察其6个月,如其血压仍未能控制在135/85mmHg以下,应考虑给予药物治疗。2、中危情况时的治疗。一级高血压伴有1~2个危险因素,但无糖尿病,属于中危,也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观察其6个月,如血压仍未能控制在135/85mmHg以下,应考虑给予药物治疗。3、高危情况时的治疗。当病人有3个以上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或有糖尿病,均属于高危,应立即开始药物治疗。4、极高危情况时的治疗。一级高血压患者有心、脑、肾疾病表现时属于极高危。不仅应立即开始强有力的降压治疗,而且要增加使用保护靶器官的药物。
高血压病人降压要遵循个体化、联合用药等原则。
& & 主持人:高血压病人降压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 & 丁超专家:1、个体化原则。用药因人而异,为病人选择适宜的药物应根据各人的血压水平、血压升高程度、病人有无心血管危险因素、有无靶器官损伤、有无临床心血管病、肾脏病、糖尿病等合并症、有无伴随疾病等。另外,应当注意用药的相互作用,避免使用影响降压效果的药物以及患者长期治疗的经济承担能力。2、单药小剂量开始。任何药物开始治疗时应服用适当的最低剂量,采用最小有效剂量获得可能的疗效而使不良反应最小。3、联合用药。如第一种药无效,血压未能达到目标则联合用药。由于联合用药优于大剂量单药治疗,可达到最大的降压效应,最少的副作用发生率。4、尽量选用长效药物。5、逐步降压。应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增加剂量。如第一种药物耐受性差,可换用另一种降压药,而不是加大第一种药物的剂量或加用第2种药物。不骤然停药或突然停掉某一药物。6、长期坚持服用药物,新药未必是最好的。尽量选用不影响情绪和思维的药。
& & 主持人:服用利尿剂降压为什么会出现全身乏力?
& & 丁超专家:应用利尿剂谨防低钾。利尿剂一般通过增加尿钠排出及扩血管作用降低血压,它主要有如下副作用,1、低钠血症:患者表现为视力模糊、恶心、呕吐、头晕、食欲不振、嗜睡、惊厥等症状。2、低钾血症:患者表现为乏力、肌无力、恶心、呕吐、肠蠕动减弱、心律失常等。3、尿酸增加:尿酸增加可诱发痛风发生。预防要点是服用利尿剂降压要定期检测血钾、血钠和尿酸,大约服用一月后检测一次,一旦产生低钾血症,可停服排钾利尿剂,视血钾水平给予补充氯化钾(补达秀)或门冬氨酸钾美,如果严重缺钾时,则需静脉滴注氯化钾。双氢克尿噻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降压药之一,疗效确切,但并不是所有高血压患者都适合,合并痛风者禁用,同时在用药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其不良反应,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因此每个高血压患者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氢克尿噻。
长效降压药优点:平稳降压,保护靶器官等。
& & 主持人:长效降压药物有什么好处?
& & 丁超专家:长效降压药物在人体内释放缓慢,可以减少服药次数,服一次药能维持24小时平稳降压作用效果。其优点是:提高患者治疗的顺从性,更平稳的控制血压,保护靶器官,减小心血管病事件的危险性。可持续24h降压的药物的标志之一是降压谷峰比值&50%,即给药24h后仍保持50%以上的最大降压效应。而且,长效降压药物在降压过程中作用平稳,这对中老年患者尤为重要,因为血压的频繁波动会对老年人不利,另外,服用长效降压药物可以使患者避免因服药次数过多而漏服药物。另外有研究显示,早晨服用长效降压药物能更好的应对上午的血压高峰。需注意的是,患者最好在家里准备一些短效降压药,如果患者血压短时间内急剧增高,为了防止高血压危象或出现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可能需要临时使用短效降压药,如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待血压降到理想水平后,再坚持服用长效降压药,以保持血压昼夜平稳,慢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在几种降压药物的联合作用下控制平稳的话,就不要再随意更换。
& & 主持人:短效降压药硝苯地平有哪些副作用?
& & 丁超专家:心痛定(硝苯地平)的不良反应中,常见的就是服药后出现外周水肿、头晕、头痛、恶心、乏力。所以脚肿、无力都是正常的药物副作用,不用担心。约10%的患者发生轻中度外周水肿,水肿多初发于下肢末端,可用利尿剂治疗。服用心痛定后血压很快降低,但由于血管迅速扩张,病人常常感到头痛、心跳快、面红、不容易坚持治疗。建议硝苯地平不要长期服用,因为它属短效钙拮抗剂,吸收快,血压下降快,会导致反射性心动过速,诱发心肌缺血、急性血管扩张;又因排泄快,需要每日多次服药,不能抑制清晨心血管事件的发病高峰,很难做到24小时有效控制血压,所以不宜长期服用。建议服用长效钙拮抗剂,包括短效钙离子拮抗剂的缓释和控释剂型,控释剂是通过给短效药物穿上一件特殊的外衣,达到作用持续时间延长,副作用减少的目的。但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所以此类药不能掰成两半服用。
服用、停、换降压药要在血压监测的基础上咨询医生。
& & 主持人:什么时候服用降压药物效果最好?
& & 丁超专家:一般来说,我们每天的血压水平是规律波动的,24小时有两个血压高峰时间,即上午6~10时,下午3~5时(所谓的&勺型曲线&)。那么在这两个高峰前半小时服药,降压作用就会比较好。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有些患者凌晨血压升高,那么就需要在睡前加服药一次。但话又说回来了,大部分人夜间入睡时血压比白天下降20%左右,故睡前服用降压药,容易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造成心、脑、肾等的器官供血不足。所以是否睡前用药一定要在血压监测的基础上咨询您的医生。长效药物最好早上服用。因为早上7、8点钟人体血压最高,夜间最低,早晨服药可以更好的应对上午的血压高峰。
& & 主持人:降压药物是否需要终身服用?
& & 丁超专家:血压会受到诸如饮食起居、工作环境、精神状态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工作忙碌、情绪激动、气候变冷,甚至有时候食用较多的动物脂肪也会促使血压升高。既然血压变化,药物自然要调整,但这并不是说要随时随意调整。一般的&老病人&都在长期的用药过程中,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一套调整的策略。但对于&新病人&或者出现病情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还是要及时就医,请您的医生给您重新制定方案。但切记不可随意停药,尤其是有些患者在取得较好的降压疗效后,就开始麻痹大意,既不经常监测血压,也常常漏服降压药;更有甚者在规律用药后停药数天发现血压依旧正常,就主观的认为自己&痊愈&了,实际上这只是降压药在体内尚未代谢完而产生的&后续效应&而已,一旦降压作用消失,血压则又会飙升,故千万不可随意停药。降压药换药的问题也是大家经常议论的焦点。有些患者担心长期服用降压药会像抗生素一样会产生&抗药性&,时间久了就开始忧心忡忡,其实完全不必这么想,高血压本身就是一个长期治疗的过程,只要是在医生指导下的用药,还是相对安全的。至于是否更换降压药,一般取决于该药物的疗效、患者对于不良反应的耐受情况、病情的变化、药品能否买到等几个因素。如果这几点都没有问题,就不必随意换药。请在APP上操作
打开万方数据APP,点击右上角"扫一扫",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您登录的个人账号与机构账号绑定,绑定后您可在APP上享有机构权限,如需更换机构账号,可到个人中心解绑。
检索详情页
{"words":"$head_words:冠心病+$head_words:心肌缺氧+$head_words:临床治疗","themeword":"$head_words","params":"$title:阿替洛尔、比索洛尔联用治疗心肌缺血分析体会"}
&&&阿替洛尔、比索洛尔联用治疗心肌缺血分析体会
阿替洛尔、比索洛尔联用治疗心肌缺血分析体会
目的:研究阿替洛尔、比索洛尔联用治疗由冠心病引发的心肌缺血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1月~ 2015年12月,我院收治因由冠心病引发的心肌缺血的患者20例,临床用药观察治疗,根据临床症状联合用药,分析临床资料.结果:从用药原则及病情的轻重程度出发,综合药物治疗,入院前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以缓解,降低患者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率,患者治疗满意.结论:因临床根据病症症状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药物进行施救,用药方法不尽相同,总体原则根据病情发展合理用药,控制病情恶化,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有力的保证.
摘要: 目的:研究阿替洛尔、比索洛尔联用治疗由冠心病引发的心肌缺血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1月~ 2015年12月,我院收治因由冠心病引发的心肌缺血的患者20例,临床用药观察治疗,根据临床症状联合用药,分析临床资料.结果:从用药原则及病情的轻重程度出发,综合药物治疗,入院前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以缓解,降低患者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率,患者治疗满意.结论:因临床根据病...&&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请输入添加的标签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实名学术社交
个性化订阅推荐
快速查看收藏过的文献请在APP上操作
打开万方数据APP,点击右上角"扫一扫",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您登录的个人账号与机构账号绑定,绑定后您可在APP上享有机构权限,如需更换机构账号,可到个人中心解绑。
检索详情页
{"words":"$head_words:老年高血压+$head_words:心肌缺血+$head_words:联合用药+$head_words:临床症状+$head_words:改善情况","themeword":"$head_words","params":"$title:联合用药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肌缺血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
&&&联合用药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肌缺血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
联合用药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肌缺血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
Effect of combined medication on clinical symptom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myocardial ischemia
<input type="hidden" class="share_summary"
value="目的:探讨联合用药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肌缺血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本溪中心医院心内科就诊的80例高血压合并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比较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25例,占62.5%;有效14例,占35.0%;无效1例,占2.5%;临床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显效16例,占40.0%;有效10例,占25.0%;无效14例,占35.0%;临床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下降值(13.1±8.5)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下降值(25.6±4.3)mmHg和心率下降值(16.98±9.6)次/min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肌缺血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本溪中心医院心内科就诊的80例高血压合并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比较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25例,占62.5%;有效14例,占35.0%;无效1例,占2.5%;临床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显效16例,占40.0%;有效10例,占25.0%;无效14例,占35.0%;临床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下降值(13.1±8.5)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下降值(25.6±4.3)mmHg和心率下降值(16.98±9.6)次/min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的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摘要: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肌缺血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本溪中心医院心内科就诊的80例高血压合并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比较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bined medication on improving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myocardial ischemia.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myocardial ischemia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of Benxi Central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5 were studi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mbined therapy. The clinical improvemen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the changes of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 in 25 cas-es, accounting for 62.5%;effective in 14 cases, accounting for 35.0%; ineffective in 1 cases, accounting for 2.5%;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was 97.5%. In the control group, 16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 accounting for 40.0%;effective in 10 cases, accounting for 25.0%; ineffective in 14 cases, accounting for 35.0%;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was 65.0%,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ecreased (13.1 ± 8.5) mmHg (1 mmHg=0.133 kPa),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e-creased (25.6 ±4.3) mmHg and heart rate decreased (16.98 ± 9.6)times/mi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Conclusion Combination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level of blood pressure and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myocardial ischemia in patients with good clini-cal effect.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请输入添加的标签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实名学术社交
个性化订阅推荐
快速查看收藏过的文献冠心病二级预防的“ABCDE”方案,你都掌握了吗?
冠心病二级预防是指对已经发生冠心病的患者采取防治措施,目的是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冠心病复发。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应遵从“ABCDE”方案。
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抗血小板治疗(Anti-platelet therapy)及抗心绞痛治疗(Anti-angina therapy)
ACEI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是冠心病预防和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冠心病患者应用ACEI应遵循3R原则,即:Right time(早期、全程和足量);Right patient(所有冠心病患者只要可以耐受,ACEI 均应使用);Right drug(选择安全、依从性好的ACEI 药物)。
这10种情况,冠心病患者如何合理应用ACEI?
2. 抗血小板治疗
目前临床应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P2Y12抑制剂,如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
对于确诊冠心病的患者,若无禁忌证(如近期活动性消化道大出血、脑出血等),所有冠心病患者均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80~100 mg/d,CABG后应于6 h内开始使用阿司匹林。若不能耐受,可用氯吡格雷75 mg/d代替。
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或接受PCI治疗的患者,需联合使用阿司匹林1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治疗12个月。ACS患者PCI术后也可口服普拉格雷10 mg/d或替格瑞洛90 mg/d、2次/d,代替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疗程12个月。
表1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抗血小板药物一览表
3. 抗心绞痛治疗
硝酸酯类药物能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灌注、缓解心绞痛症状,常联合负性心率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CCB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CSA)。联合用药的抗心绞痛作用优于单独用药。
舌下含服或喷雾用硝酸甘油仅作为心绞痛发作时缓解症状用药,也可于运动前数分钟使用,以减少或避免心绞痛发作。长效硝酸酯类药物用于降低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和程度,并可能增加运动耐量。长效硝酸酯类药物不适宜治疗心绞痛急性发作,而适宜心绞痛的慢性长期治疗。
用药时应注意给予足够的无药间期(通常每日应有6~8小时的间歇期),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如劳力型心绞痛患者日间服药,夜间宜停药;皮肤敷贴片白天敷贴,晚上除去。
表2 抗心绞痛治疗常用药物硝酸酯类药物及非二氢吡啶类CCB一览表
B:β受体阻滞剂(β Blocker)与控制血压(Blood pressure control)
1. β受体阻滞剂
如无禁忌证,β受体阻滞剂应作为CSA的初始治疗首选药物之一。心肌缺血面积较大(>10%)且无症状的患者则必须使用β受体阻滞剂。建议优先使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
用药后要求静息心率降至55~60次/分,严重心绞痛患者如无心动过缓症状,可降至50次/分。对于CSA患者临床首选的β1受体阻滞剂,常用药物包括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宜由小剂量开始(即目标剂量的1/4),若患者能够耐受,建议逐渐增加至目标剂量:比索洛尔10mg,每日1次;美托洛尔50~100 mg,每日2次(缓释片200 mg,每日1次);阿替洛尔25~50 mg,每日2次。
给药剂量应个体化,可根据患者症状、心率及血压随时调整药物剂量,撤药或停药过程应渐进缓慢。
2. 控制血压
目标:血压&130/80 mmHg。
所有患者根据需要接受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包括控制体质量、增加体力活动、限量饮酒、减少钠盐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注意发现并纠正睡眠呼吸暂停;血压≥140/90 mmHg的患者开始给予降压治疗,首选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必要时加用其他种类降压药物。
C:戒烟(Cigarette quitting)与控制血脂(Cholesterol lowering)
戒烟是心肌梗死后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对于有吸烟史的患者,应劝导其戒烟,并建立随访联系,对于烟瘾较大、烟龄较长的患者,如戒烟有困难,可采用尼古丁替代物治疗。用尼古丁口胶和贴片来减轻患者的尼古丁戒断症状,并可减少因为戒烟所造成的体重增加。
2. 控制血脂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LDL-C的目标值应<1.8 mmol/L(70 mg/dl)。对于极高危患者(确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或ACS),治疗目标应为LDL-C<1.8 mmol/L(70 mg/dl)。对于ACS患者,主要达标值为LDL-C水平降至1.8 mmol/L(70 mg/dl)。如某些患者LDL-C水平能降至1.4 mmol/L(55 mg/dl)以下,则不需减少药物剂量。
为达到更好的降脂效果,在他汀类药物治疗基础上,可加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10 mg/d。高TG或LDL-C水平增高的高危患者可考虑联用降低LDL-C的药物和一种贝特类药物(非诺贝特)或烟酸类药物。
D:合理饮食(Diet)与控制糖尿病(Diabetes control)
1. 合理饮食
目标:每天摄人蔬菜300~500 g,水果200~400 g,谷类250~400g,鱼、禽、肉、蛋125~225 g(鱼虾类50~100 g,畜,禽肉50~75 g,蛋类25~50 g),相当于鲜奶300 g的奶类及奶制品和相当于干豆30~50 g的大豆及其制品。
食用油&25 g,每日饮水量至少1200 ml;减少钠盐摄入,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先减30%,逐步达到每天食盐摄人在5 g以内;增加钾盐摄入,每天钾盐≥4.7 g(含钾多的食物有坚果、豆类、瘦肉及桃、香蕉、苹果、西瓜、橘子等水果以及海带、木耳、蘑菇、紫菜等)。
2. 控制糖尿病
目标:糖化血红蛋白≤7%。
所有冠心病患者病情稳定后应注意空腹血糖检测,必要时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指导并监督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包括严格的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无效者使用降糖药物;强化其他危险因素的控制。
E:运动(Exercise)与教育(Education)
体力活动和运动是心脏康复的重要部分,但运动前应做足准备运动,这样可以使心血管对运动的反应调节比较平缓,减少心律失常,减少总的耗氧量。每次活动强度、时间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而定。运动强度以运动时稍出汗,轻度呼吸加快但不影响讲话为宜。
对于老年人,多伴有各种功能紊乱和身体状况下降,他们的康复锻炼要加强监督指导,并经常接受咨询,这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继发的冠脉事件发生,提高功能储备。
院内康复期的患者最容易接受健康教育,因此是最佳的患者教育时期。为患者分析发病诱因,从而避免再次发病。让患者了解冠心病相关知识,避免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提高患者依从性;同时对患者家属的教育也同样重要。一旦患者身体状况稳定,有足够的精力和思维敏捷度,并且知晓自己的心脏问题,即可开始患者教育。
对于出院后的患者,也应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饮食和营养指导,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如何控制体质量和睡眠管理等。
参考文献:
[1] 陈纪言, 傅国胜, 傅向华, 等.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 中国循环杂志, ):420-425.
[2]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 中国药师协会. 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19-108.
[3] 谢培杰.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774-776.
[4] 范虞琪, 王长谦.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规范化药物治疗[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9-9.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冠心病康复与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67-275.
冠心病康复与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心肌缺血引发气短怎么办?
心肌缺血引发气短怎么办?
健康咨询描述:
心肌缺血引起气短主要症状:气短,吸气时有喉音.发病时间:两月前检查结果:心肌缺血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用什么样的药物?气功疗法行吗?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高血压,糖尿病 脑溢血,脑梗塞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病情分析:&&&&&&心肌缺血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致使心肌氧等物质供应不足和代谢产物清除减少的临床状态.其可由冠心病和非冠心病所致.治疗方法主要以中医药为主. &&&&&&指导意见:&&&&&&中药篇&&&&&&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中成药品种繁多,但按症型来分不外乎分为三大类,分别以活血化瘀,芳香开窍,行气止痛为主要治疗机理.&&&&&&重在活血化瘀者,如: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活血化瘀,芳香开窍双效类)等;&&&&&&重在芳香开窍者,如:速效救心丸等;&&&&&&重在行气止痛者,如:圣喜冠脉宁片(行气止痛,活血化瘀双效类),等;&&&&&&除以上三类药物外,还有一些从中草药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制剂,如银杏制剂等.&&&&&&气功疗法行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病情分析:&&&&&&心肌缺血就是冠状动脉有挟窄或阻塞.没发觉是这样心肌缺血&&&&&&指导意见:&&&&&&严重了就是心肌梗塞.早做治疗早好是一定的道理.不过你马上要做的是戒烟戒酒,这个非常重要.(要到心脏专科医院)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病情分析:&&&&&&根据患者症状心肌缺血可引起气短,但是有喉音不是气短引起的,可能是呼吸的疾病引起的&&&&&&指导意见:&&&&&&建议患者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如心电图等,必要时刻吃点营养心肌的药物 &&&&&&以上是对“心肌缺血引发气短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病情分析:&&&&&&目标是减轻心绞痛症状,减少缺血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最优先考虑以预防死亡为目标的治疗.&&&&&&指导意见:&&&&&&抗血小板治疗,不论有无症状,只要没有禁忌症,都要常规应用阿司匹林(75--325mg),对心脏扩大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病情分析:&&&&&&心肌缺血主要是因为心脏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说白了就是血管循环障碍导致的心供血不足.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吃药,比如扩张血管的,通血管的,就像楼上说的那些倍它乐克这样的降压药,还有日本产的救心丸,以及一些中药配置的复方丹参片啊之类的,这些对心肌缺血固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很难起到一个根治的功能. &&&&&&手术风险比较大,而且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目前,我知道的比较好的一种方法就是,中药提速疗法了,主要是用中药外敷,药气离子导入的方式来根治心肌缺血的问题.不过由于是中药,治疗时间一般都在三个月到半年之间. &&&&&&有兴趣的话都可以了解一下. &&&&&&无论如何,永远不要放弃希望,只要相信一定能治好,就必定行~~&&&&&&指导意见:&&&&&&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故临床预防和治疗心绞痛多采用专科医师指导下的联合用药.&&&&&&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病情分析:&&&&&&你的情况是气短,吸气时有喉音.&&&&&&指导意见:&&&&&&你的情况可以试试硝酸甘油 ,硝酸异山梨酯,单硝基异山梨酯具体用什么药,你的这种情况具体怎么治疗还是到医院检查一下,配合医生的用药.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病情分析:&&&&&&你好,老年人心肌缺血多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你可千万不要相信什么气功疗法,这都是骗人的 ,要到医院就医,医生会给你很好的治疗的.&&&&&&指导意见:&&&&&&心肌缺血治疗,药物可选用: &&&&&&1,硝酸酯类(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防治心绞痛)——如消心痛(短效)10mg 3/日.鲁南欣康(单硝酸异山梨醇)等,为中效制剂,20mg 2/日服.或异乐定(长效)50mg 1/日. &&&&&&2,β-阻滞剂(减慢心率,改善心肌缺氧,治疗高血压)——如美托洛尔(倍他乐克)12.5~25mg 2/日. &&&&&&3,抗血小板制剂——阿斯匹林 75mg 1/日. &&&&&&4,中药可选丹参滴丸,冠心苏合丸,速效救心丸等,用于辅助治疗. &&&&&&除药物治疗外,还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避免精神刺激,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是防治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方法. &&&&&& &&&&&&以上是对“心肌缺血引发气短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疾病百科| 心肌缺血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温馨提示:少量多餐,切忌暴饮暴食,晚餐也不宜吃得过饱,否则易诱发急性心肌梗塞。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脉狭窄或闭塞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
好发人群:40岁以上中年人
常见症状:心电图异常、心绞痛、心肌梗死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参考价格:24
参考价格:52
参考价格:49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本品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
参考价格:¥15.7
益气活血,化痰通络。用于痰浊瘀血痹阻心脉而致的胸...
参考价格:¥170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提问
非医学类咨询
违背伦理道德
其他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回复
违背伦理道德
复制粘贴内容
常识性错误
其他投诉理由
如遇紧急情况,请致电4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肌缺血的早期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