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长得和你描写表弟外貌的句子很像(指外貌),用look like还是take after?

9.2K86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你有什么道理后悔没有早点知道?www.zhihu.com赞同 4.9K66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K13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8.6K26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我已经那么努力了,却还是做不到 | 非言语学习障碍的天赋与诅咒
空气中的肥皂泡
文 | 马晓韵简单心理认证咨询师
编辑 | 悬铃木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马晓韵”,
(微信号:withsharon)
由简单心理Uni获得作者授权后转载。
它翩跹起舞,它五彩缤纷,它自由飘在风里,像蝴蝶双翅挥动;你丹漆随梦,你亦步亦趋,你伸手将它揽入,都碎在幻影中…
只要足够努力,
我就可以做对数学题吗?
年幼时家中有只绿色的烤箱,为了补贴家用,父亲每天下班后,会带着我到街边卖自制的蛋糕。守摊无聊时,父亲用毛笔在旧挂历上写了很多汉字教我认识。我眼中哪有什么汉字,不过是为了吃口混着牛奶鸡蛋甜香的蛋糕。
渐渐地,围在糕点摊周围的人不再是买东西,而是看一个两岁的娃娃,一手抓着蛋糕、吃得满脸都是,一边指着挂历纸、认出过千个汉字。
三岁时搬家到河堤边的平房,我的游乐场就搬到了大堤上,和花草树木过家家的日子里,春读 “万条垂下绿丝绦”夏念“临风听暮蝉”,秋诵“明月松间照”,冬吟“独钓寒江雪”,日子转过一年,我已经熟背唐诗三百首+百首宋词,开始看《古文观止》。
我不太会跟小朋友玩,好像总是不大合群,唯一可以吸引他们的,就是讲故事,看过一遍的故事书、听过一次的磁带,都能复述下来。即便小朋友听完呼啦一下散了,我也还是意犹未尽。
我是大人口中的“门里猴”(方言:在家放得开在外胆小,有贬义),从来不知道该在何时叫“叔叔阿姨好”,当表弟表妹在聚餐时主动倒水,我总会被数落“不懂事”。好一段时间,我都没搞明白,妈妈偷偷捏我的手,是在提示我要跟面前这个大人打招呼。
凭借着记忆力和语言功底,小学前两年对我相当轻松,真正的灾难开始于小学三年级。由于前两年经常考双百,三年级的奥数竞赛班主任叫我去参加,结果出现了一道类似这样的题目。
我脑袋是宕机的,班主任也很没面子,请家长,指着我说:“你就是不吃苦、不勤奋,你要是努努力这题能做不对?!”于是,从那时起,我坚定了一个信念,只要足够努力,我就能做对数学题。
邻居小伙伴跟我同个年级,每天她都比我提前三小时完成作业,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八年的时间里,整个小区只要有一盏灯亮着,一定是我在做数学题。
我发现,只有在做数学题目时,我会分神,而且什么办法都不起效:我的墙上贴满了数学提分的励志标语,也为了保持清醒,试过拧胳膊内侧、针扎大腿,但除了对着小数点浮想联翩外,真的就是找不到路子。
我的家乡是全国分数线最高的城市,基本其他省份的学生来这里学半个学期,即使在这里排倒数,回到自己学校都能排年级前三。小升初、中考、高考,一路都是千军万马挤到头破血流,在这样的形势下,老师的薪水跟升学率绑得死死的,也就滋生了很多老师的暴力言行。
奇怪的是,对其他老师的变态我能够习以为常,唯独怕初中数学老师。那位老师自己家经营着烤鱼店,据说没有去他店里吃过烤鱼就容易被训,他的身上常年弥漫着一股浓烈的鱼腥味,很多年后,这种特有的鱼腥味还时常出现在我的噩梦里。
当初他在班上推荐过一本书《发散思维大课堂》,封面是爱因斯坦,我买了这本书以及能买到的所有周边辅导,看到每道题目都能背下来,却还是学不好数学。公式、运算、推理就像从我脑中掉出去了,根本无法留下任何痕迹。
于是,他的课上,我被他用数学书扇脸,用书脊打头,一边被骂着“笨死了!这都不会!滚家去!别在这里拖平均分!”我没有告诉父母,因为我觉得是自己不够努力。
所有人对于“偏科生”的话都是一样的:“要找对方法、要找规律、要总结错题”。我真的牺牲睡眠休息的时间来学数学,到哪里都背着数学书,近视四百多度、颈椎反张。同时,语文和英语却在不用听课的情况下拿年级第一。
我最终能发展出的唯一策略,是记住数学试卷上的所有错题,然后下次再通过回忆题目步骤套用新题目,这显然不是一个好办法。所有人都跟着老师点头时,我总是懵的,那种大家都懂了就我没懂,每次拼尽全力还达不到及格线,以及面对考试时的惶恐,八年中从未离开过我。
我知道,限制我的只是数学,所以想尽办法也要“考出去”,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这件事,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剩下那一百四十分我就真没什么办法了。
我的高考数学成绩:30。
在成绩决定一切的教育体制下,要求的是“正确答案”,规定的是“整齐划一”。我的“问题”就在于,我是不一样的。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愚笨”的,这体现在很多方面:
比如我分不清东西南北,脑中完全无法形成地图,在自己生活18年的城市依然迷路,大学校园里时常找不到教学楼;
再比如,社交中几乎读不懂对方的冷嘲热讽,靠死记硬掌握餐桌礼仪,一群人蜂拥而上时,我是向后缩的;
曾经有段时间,雅思阅读讲求“定位词”,掌握这种方法的人,即便读不懂全文依然可以靠定位词大获全胜,这种感觉几乎跟找路是一样的,我只是一次又一次在原地团团转,手里拿着GPS还是不知该怎么办。
这种缺陷,在成年后逐渐被很多发展出的策略弥补了,我也差不多可以和大家一样生活,虽然人群中有些若即若离,但基本在社交和很多方面看不出分别。只有偶尔在找路时,同一栋楼前转好几圈,又会体验到那种“脑中掉了一个部件”的感觉。
日,我在巴厘岛进行博士课程的学习,亲历了印尼7级地震。然而,地震于我,并没有Assessment课来得震撼,因为到如今我才知道,自己患的是非言语学习障碍NLD(Nonverbal Learning Disorder,又称Nonverbal learning Disabilities, NVLD)。
非言语学习障碍
我的天赋,我的诅咒
什么是非言语学习障碍NLD?
非言语学习障碍NLD(又称非言语学习困难NVLD)是一种神经官能症状,该症状体现在当事人一系列的学习及社交困难,但同时在其他方面具备较高天赋。对于大部分人可以通过观察理解的社交暗示,NLD群体无法获得。与语言类学习障碍不同的时,NLD的并没有理解和编码语言的困难。
NLD的儿童,存在着非语言交流方面不同程度的困难,在空间定向能力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困扰。NLD与阿斯伯格综合症及ADHD在表现上有相似之处,因此有时会被误诊。
NLD的人往往在词汇及语言方面有着较强的天赋和较好的记忆力,同时拥有优异的表达技巧,但是在复杂数学运算,尤其是运用数学处理问题时存在着较大困难。
具体体现在:运动协作较弱、社交尴尬感、抗拒变化、害怕新事物、书写困难,过度聚焦细节思考而失去全局,一定程度的社交困难及与非语言相关的各种困扰等。
NLD是如何发生的?
非言语学习障碍NLD与基因有一定关联,目前的研究倾向于认为是右脑半球的功能失调,导致高功能的智力、机械记忆、言语天分和低功能的空间定向能力、逻辑运算、社交竞争力,从而影响在学术成绩中的最终结果。
在NLD右脑半球,主导非言语区域的大脑无法及时自动地反馈给当事人如何应对新情况,比如被介绍给一个陌生人。日积月累,儿童在长大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通过记忆相似体验来指导新情境下行为的方式。
NLD是怎样一种体验?
现在我们来做个有趣的尝试,请大家准备纸和笔,跟着提示,做完一条再看下一条。
1 请先用你的主利手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2 现在,用你的另一只手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这可能有些困难,相信你已经体验到了)
3 然后,请继续用你的这只手(非主利手),在闭上眼睛的情况下,写自己的名字。
仔细回想一下,刚才写字的过程,对比自己的三次签名。对于NLD的人,社交就像你刚才用非主利手写字,需要很大的努力,克服很多困难才能写出来;而非言语运用如空间定向、复杂数学,就像你闭着眼睛用非主利手写字,要凭借你的机械化记忆,在一片看不到的区域盲写。
NLD,“天赋”还是“诅咒”?
Gardner(1999)曾在自己的书中指出,NLD可能在很多非标准化测试,如语言、记忆及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较高的能力:
运动觉:运用思维协调身体运作的能力。
音乐:表现、作曲及对于音乐的鉴赏力。
人际间:理解他人情绪、意图及渴望的能力。
自我:欣赏自我感受、恐惧、动机的能力。
自然:识别、鉴定,并根据特点对自然环境进行分类的能力。
很多人要说了,这么多高级能力,这不是天才病么?请看这则报道
(标题:非言语学习障碍成人自杀)
NLD的孩子由于从小存在着提取非言语信息、空间视觉方面的一系列困难,所以极有可能在传统学术氛围下表现不佳。这项研究是由Dr. Miller和Winston Preparatory School 共同进行的,后者是纽约地区专门为学习障碍学生提供定制教育的学校。该研究指出,NLD儿童在空间视觉、秩序感要求、社交能力、数学概念、统合功能等方面存在着偏差。
有些孩子看到一棵树,有些孩子看到整片森林,而NLD的孩子只关注一片叶子。这使得他们很容易“跟不上节奏”,呈现出慢吞吞、毛手毛脚的状态。一般NLD的孩子在学龄前已经展现出过人的记忆力和语言天赋,这使得他们常常被当做“神童”,承载了家庭学校过高的期望,而这更是成为了NLD儿童日后发展的屏障。
拿我来说,背东西从来都是Piece of Cake, 幼儿园到低年级的课程设置又主要依靠机械记忆,所以我的早期表现是符合老师家长眼中“聪明”孩子的标准,这时期望被自然地抬高了,家长老师都认为“你就应该考得比别人好”,而升入小学高年级,需要复杂运算、寻找其中规律时,我的大脑基本就宕机了。像《西部世界》中Host们所说,那些在别人眼中很快就能找出规律和算法的题目,Doesn’t look like anything to me。
难就难在,NLD不像语言障碍那样可以在早期被发觉,这样家长老师的期望可以跟着及时调整。NLD的孩子因为过早呈现出的优势,在后期遇到需要非言语运算困难时,会被想当然地认为是 “不够努力”、“偷懒”、“没用心”。
我的老师Jim说:“我做了三十年的心理智力评估,从没有见过一个孩子是真的因为偷懒,他们只是遇到了人生不同时期的困难和挑战,而将这些简单归结于一个孩子不努力,只会增加他们的负罪感和挫败感。”
所有的这些,都足以让一个人觉得“是我不够好”,而这种羞耻感,足以彻底摧毁一个人。
NLD,怎么办?
NLD目前在人群中的占比约为1%,即使数学不好的我,也清楚这个比例乘以中国学龄儿童的数量是多么巨大。(国家统计局显示截止2015年我国0-14岁儿童数量约为2.42亿人)
我的第一反应是,不能让中国的孩子再经历像我一样的痛苦!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查阅各种资料、书籍、文献、网站,联系了美国和加拿大相关论文撰写者和研究者们。
有趣的是,和我一起读博的有一位美国同学,她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也是儿童学习困难方面的心理评估者。在她小的时候,患有阅读障碍,在家人和学校的共同推进下,她得以进入了一所很好的、专门为学习困难孩子设立的学校,而家人都配合接受了几个阶段的心理教育辅导。
直到她来上课前,母亲还跟她打趣,说:“看看你呀,当初我们都担心,你可能连沃尔玛的收银工作都找不到,如今你都在念心理学博士啦。”
她说听到这句话五味杂陈,虽然知道是开玩笑,但是能够想象原来自己当年的阅读障碍让全家人都捏了一把汗,但同时很感激父母在正确的引导下,没有对自己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父母、老师是学习困难的第一观察者,往往在校园和家庭中的表现里发现儿童的一些困扰,需要寻求专业人员的评估(如WAISC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测试、联合国瑞文测试等),这些测试可以有效筛查出儿童可能存在哪些方面的困难,然后根据测试结果来制定后续步骤。
比如测试结果提示可能有NLD倾向,测试者会联系相关的神经科专家,再进行一系列的仪器检验(费用比较高昂)。最后神经科专家给出诊断,再根据诊断制定适应该儿童的辅助方案,如几节到几学期不等的学习辅导+一定长度的心理辅助+家长的心理教育+学校老师的通力配合,甚至全班同学都会在老师的带动下对该同学持以更包容的态度。
几天下来,英文文献获得了一大堆,而中文却十分寥寥。唯一被提及的一些地方,并没有明确指出孩子家长的应对措施,也没有明确的途径。(这里顺带提一句,很多网上的感统训练将NLD和感统失调放在一起,并且广告宣传可以预防治疗,这是不合理的)
NLD作为天生脑神经白质的一种失调,并未被DSM列为精神卫生疾病,也不是感统训练可以“治疗”的(如果存在其它方面的并发症则另当别论),但是需要社会教育资源和家庭的通力配合,为NLD孩子提供适宜的成长空间,保证身心健康发展。很遗憾,这方面,我们距离很多国家还差着几十年。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的主要专长是成年个人及团体,并不是儿童学习障碍方面的专家,也不是神经学的权威。我能做的,只有以个人之力,尽可能地将所有获得的信息发布出来,由于很多网站、文献都是英文的,所以大家在阅读时可能有困难。
一般来说,如果孩子的学习方面存在着明确的困难,可以尽早预约进行WAISC等测试,优秀的同行严艺家同学也提到,大蕴之家及和睦家等机构可以提供学习障碍的相关筛查。
同时,如果作为家长发现孩子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请先保证自己足够科学地了解这一困难,和学校老师保持好的沟通,必要时也十分建议家长寻找心理支持。因为孩子学业成绩往往会影响家长的评价判断,而家长的压力情绪也很容易影响到孩子的身心成长。
临床诊断的意义
很多人可能说,你说的那是针对儿童的,对于已经成年的人,确定自己是不是NLD有什么用呢?
就像我在朋友圈发出自己感想时,有人在下面回复:“我觉得你没病,你看上去很正常呀”;也有人评论说:“这只不过在给自己偷懒找借口吧”。
正是这样的想法,让很多人可能无法正视自己的经历,而它正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你永远无法了解,在很多人那里,需要多么努力,才能看起来“和大家一样”。
我的来访者都知道,我是多么不希望临床诊断成为一个人的“标签”。因为,这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定义你。症状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它如何被解读,决定了究竟是增加羞耻感还是减少羞耻感。
的确,NLD不像阿斯伯格综合症或ADHD那样突现,也能够在成长中,通过机械记忆的方式,发展出一系列的应对策略。但明确是什么在困扰着自己,就如同告诉自己,你只是“做不到”,不是“不努力”,这对一个人的意义非同小可。
情绪只有在被看到那一刻,才得以释放,也才真的能够开始哀悼、共情,抱一抱那个自己。
对于身处精神困扰中的人来说,生活有时像空气中的肥皂泡,你觉得接近了、接近了、就要抓住了,这个美丽的泡泡可能在你触到的一刹那破碎了,于是在幻想和幻灭间,人变得害怕、退缩、胆怯和自责,希望有人能够拉着你、拖着你、引着你走出黑暗。
事实上,一直以来,陪伴你的,都只有你自己,让你走下去、走出来的,也只会是你自己。
Don’t let the past define who you are, but let it be part of who you will be.
References:
Nonverbal Learning Disorder (NLD or NVLD) University of Michigan website. Updated November 2012.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17.
Quick Facts on Non-Verbal Learning Disorder. Child-Mind Institute website.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17.
Miller C. How Can We Help Kids with Nonverbal Learning Disorder? Child Mind Institute.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17.
Caroline, M., 2017. What is Non-Verbal Learning Disorder. New York: Child Mind Institue.
Mammarella IC, Ghisi M, Bomba M.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children with nonverbal learning disabilities, reading disabilities, or typic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March 1, ):130-139 (first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4).
Haward, G., 1999. 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ence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Basic Books.
Maggie, M., 2007.Understanding Nonverbal Learning Disabilities-A Common Sense Guide for Parents and Professionals. London: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Byron, P.R., 1995. Syndrome of Nonverbal Learning Disabilities-Neurodevelopment Manifestation.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Cesare, C. Irene C, M. Jodene, F, 2016. Nonverbal Learning Disabilites.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Jessica, B, John, D., 2013. Treating NVLD in Children-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s for Positive Outcomes. New York: Springer.
其它有用的资源
https://www.additudemag.com/screener-nonverbal-learning-disorder-symptoms-test-adults/
http://www.nldline.com./
http://www.nld-bprourke.ca/Content_Dynamics.html
http://www.nld-bprourke.ca/NLDMisconceptions.html
Siri,我们恋爱吧
好的,你是我的第642号男友
7首心理有关的歌,
你pick哪一首?
这里,查看马晓韵咨询师更多“文章”,还可以留言讨论哦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p&手套戴两层,刷手刷好几遍。&br&下台之后,浑身冷汗。&br&其实我万万不愿意走上手术台。但是德高望重的老教授都上了,我哪有退缩的资格。&/p&&br&&br&&p&外科医生动手术割到手是家常便饭的事。&br&不管戴几层手套,削铁如泥的手术刀都能轻松划破。&br&面对HIV,面对多重耐药菌,根本没有绝对安全的防范措施。&br&就像去里面有食人鱼的池子里游泳一样。&/p&&p&在我迈入神圣医学殿堂的那一刻,我曾以希波克拉底之名宣誓。&br&我绝对愿意救治每一位病人。我一向认真对待经手的每一个患者。&br&但我同时希望自己的安全和健康得到100%的保证,起码不会因为工作受到损害,甚至是危及生命。&/p&&p&你们可以说我自私。&br&读了20年书,好不容易拿到博士,才开始独立行医生涯没多久,我承认我担不起这种手一滑就可能毁一生的风险。&/p&&p&父母并不是医生。他们的意见是,这世上总有刁民,你用不着吃他们的亏。碰到医闹或者其他威胁自己安危的事,大不了走人,我们不希望你受委屈。&br&我们主任更直接:有医闹打回去再说。你们今天能穿着白大褂站在这里,都是百里挑一好样的。千万不要让别人随意践踏自己的尊严。&/p&&p&再举个身边的例子。隔壁医院心外科,一次室壁瘤手术,我师兄被割了手。下台才发现HIV(+)。幸运的是两周后测出并未感染。&br&我至今忘不了那位师兄万念俱灰的样子,更无法想象这两周他是如何度过的。&/p&&br&&p&这对某些人来说只是动动嘴皮子,轻松攀上道德制高点。&br&从上帝视角去批判别人,审视人性,本身就是不道德的行为。&br&他们自己做不做得到并不重要,起码嘴巴上可以轻松做到。但是在键盘侠眼中,“你”得做到。&br&也不要跟我说什么“政治正确”。&/p&&br&&p&那一份如同走钢丝的紧张和压迫,只有当你切开艾滋病人的身体,手中握着他们充满血液的内脏和金黄色的脂肪;只有你拿着手术刀在他们身体内和自己指尖几个厘米的距离内游走,离断他们在搏动的血管;只有你的手术衣慢慢被他们的血液浸润,直到皮肤能感到这一份湿润,连自己的呼吸都能听到的时候才会懂。这种感觉只有经历过才会懂。&br&这就是生与死的距离。&/p&&br&&p&我见过喷到无影灯上的动脉大出血,见过心脏骤停、恶性高热,但那一次的紧张感是其他任何一台手术都无法比拟的。&/p&&br&&p&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想一想,如果你是医生,你的伴侣、你的父母是医生,你的子女是医生,你会怎么想。&br&你是否还是可以如此轻松地批判,如此理所当然地愤慨着让医生们去找“制度”讨公道,如此道貌岸然地咄咄逼人?&br&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本就是很扯淡的东西。&/p&&br&&p&我只是个普通人。&br&从没敢想过名垂青史,造福世人。&br&阴错阳差,穿上了一袭白衣。&br&为了不辜负这一圣洁的名号,我努力地去高尚,却屡受打击。&br&医生终究都拥有一切人性的弱点。&/p&&p&就算这份工作再神圣,它也只是一份工作。&br&因为工作自我牺牲的例子是很多,他们是我们歌颂赞美的榜样。&br&或许我觉悟低。但是我认为没有任何一份工作值得我去拿健康甚至生命冒险。&br&因为我还爱着这个世界,我的家人朋友,我想好好过这一生。&br&&/p&&p&医生在是医生之前,首先是人,是父母的子女,儿女的父母,是爱人的另一半,和普通人无所差别。&/p&&br&&br&&br&&br&&p&-------------------------------&/p&&p&&/p&&p&写在几年后的今天&/p&&br&&p&答主终究还是转行了。&/p&&p&离开了医院,也离开了知乎,远离了种种是非。&/p&&p&再不是什么大V,成为了一名咨询顾问。&/p&&p&我过得很好。&/p&&br&&p&谢谢各位至今不断地关注和留言。&/p&&p&希望大家都平安幸福。&/p&&p&鞠躬。&/p&
手套戴两层,刷手刷好几遍。 下台之后,浑身冷汗。 其实我万万不愿意走上手术台。但是德高望重的老教授都上了,我哪有退缩的资格。 外科医生动手术割到手是家常便饭的事。 不管戴几层手套,削铁如泥的手术刀都能轻松划破。 面对HIV,面对多重耐药菌,根本没…
&p&这个回答其实主要是一个男人写给男同胞看的,但似乎赞同的人中男性比例远低于知乎平均男性比例。所以我希望在开头声明一下:性别平等给&u&男性&/u&带来自由和幸福,给他们珍爱的人自由与幸福,让社会更加有活力、有创造力、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果你对自己负责,对家庭和朋友负责,对社会负责,希望你能进来了解一下性别平等和女权主义的真正含义。&/p&&p&---------------------------------------------------------------------------------------------------------------&/p&&p&Emma Watson在联合国的演讲有一个目标、三个角度。一个目标:让男性知道性别平等也是与他们切身相关的议题,号召他们也支持女权主义,帮助消除性别不平等。演讲希望从三个角度来说服男性:1)女权主义追求的是所有男人和女人的自由和社会的公平与高效(HeForEveryone),2)男人应该为了女人,或者至少是为了他们最爱最关心的女人而支持女权主义(HeForShe),3)男人应该为了自己而支持女权主义(HeForHe)。Emma只有10分钟左右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做得已经不错了,但可惜10分钟毕竟太短,许多要点不可能阐释清楚。我在这里拓展和补充一下Emma的论点。Emma这一演讲的三个中心思想和我正在构思的专栏文章“三部曲”《男人为什么需要支持女权主义》的结构不谋而合,我就干脆借此机会把文章写出来了。关于Emma演讲的一些其他评价会放在文章后面。为了方便讨论,本文中的“男人”指的都是直男。同性恋也是女权主义非常关心的议题,但本文暂时不多涉及。&/p&&br&&p&文章有些长,但干货也不少,且会持续更新。如果能看完,相信大多数人能够有所受益。谢谢你的耐心和关注。&/p&&p&--------------------------------------------------&b&正文开始&/b&--------------------------------------------------&/p&&br&&p&其实很多男人,包括一些骂女权骂得最凶的,都是潜在的女权主义者,只是他们自己不知道罢了。他们的很多想法或很多“反女权”的理由和观点往往让真正的女权主义者哭笑不得:这不就是我们女权所相信和争取的吗?你“反女权”反得这么激动,你知道自己已经是半个女权主义者了吗?…&/p&&br&&p&大多数男人和几乎所有的女人都是男权社会的受害者,只不过程度和形式不同而已。真正的当代女权运动从不提倡男女对立,从不敌视男性,而是对抗男权社会的文化和制度,为男人和女人们共同谋求解放和权利,可惜却仍然被一些同为受害者却不自知的男性所污名化。所以各位男性朋友,你的生活其实可以很不一样,为了你自己和你(将来)的妻子、女儿的自由和幸福,你是可以也应该支持女权主义的。不相信?那看我能不能说服你。对了,我也是男的,直男,已婚。&/p&&br&&p&&b&一、HeForEveryone:
你确定你真的反女权?&/b&&/p&&br&&p&按定义,我肯定算是女权主义者,但我向来不太愿意这么称呼自己,因为“女权”这个词太有误导性了。如果一定要我选个词,我会叫自己“人权主义者”或“平权主义者”。女权,就是男权,就是人权。女权不是女尊,也不是特权,而是平权:每个人平等的权利,平等的生存权、教育权、工作权、选择权、支配身体和生活的权利、不被性别刻板印象所束缚的权利、不让个人特点和能力被性别标签所掩盖的权利。女权最终争取的不是保护和照顾,不是特殊对待,而是每个个体的赋权(empowerment),是机会平等,是消除性别二元对立和性别刻板印象,甚至最终淡化性别的重要性:我们关注的不再是一个人“男人”或“女人”的标签,而是他们真正的能力、素质、学识、性格、品行;气质不再被分类为“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而是适合自己的或不适合自己的;一个人,不论男女,都不会被ta的性染色体类别决定ta的命运、爱好、性格、特长、成就,而是让ta自己逐渐去发现和获得。&/p&&br&&p&&b&女权最不容易被误解的叫法大概只能是“性别平权平责主义”。女权让男人感觉跟自己无关,但其实男性也是一个性别,只要你有性别,性别平等和性别刻板印象就跟你切身相关。&/b&&/p&&br&&p&美国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中的一句话其实在女权主义中也完全适用:&/p&&blockquote&&p&I have a dream that my four little children
will one day live in a nation where they will not be judged by the color of
their skin but by the content of their character.&/p&&p&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p&&/blockquote&&br&&p&以上是对个人层面而言的。&u&在社会、国家层面&/u&,女权主义希望一个社会能够充分挖掘所有人的潜力,而不要白白浪费接近50%的人口,让她们的才能和智慧由于歧视和偏见而无法被开发和发挥,让最有能力的人不会因为性别标签而被剥夺为社会为科学为人类做贡献的机会,不要让某个本来可能会攻克癌症或发现可控核聚变技术从而改变人类历史的女性由于歧视而失去最初的机会。这会是一个更公平、更有效率、更有创新活力和阶级流动性的社会。&b&性别平等不是零和游戏,不是简单地女性从男性手中抢夺资源和权力,而是男人女人共同把蛋糕做大,并用一种更合理更公平的方式分蛋糕。&/b&&/p&&br&&a data-hash=&5ad036e673f970cd892f464c802c9a06& href=&//www.zhihu.com/people/5ad036e673f970cd892f464c802c9a06&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谢苇& data-hovercard=&p$b$5ad036e673f970cd892f464c802c9a06&&@谢苇&/a& 在&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大多是男性,可以说明男性比女性优秀吗?&/a&里说得很好:&br&&blockquote&&b&性别和性别之间有差异,同一个性别中的个体之间,有更大的差异。&/b&&br&&br&这是一道很简单的题:假如女性中有60%擅长文学艺术,40%擅长科学技术,男性比例相反。那么我们的社会应该从一开始就把女性全部导向文学艺术,男性全部导向科学技术吗?&br&&br&如果比例是80% vs 20%呢?99% vs 1%呢?--你倒是给我举出一个99% vs 1%的例子。&br&&br&用性别来决定工种是再简单不过的,正如用九品中正制选官比科举简单,军户子弟全当兵,乐户世代做乐户一样简单。--然而为什么九品中正制被科举取代?因为&b&我们承担不起放弃那么多人才的代价&/b&。因为士族里能用的人不够了,必须挖掘更多的资源。&br&&br&为什么会废止缠足?因为承担不起一半人口丧失劳动力的代价。吃了那么多年人口红利才走到今天,削减一半劳动人口你试试?&br&&br&醒醒吧,真的以为鼓励女性进入科研领域是为了政治正确?真的以为Google斥资鼓励女性学习coding是为了给死宅码农们找对象?资本家早就把帐算在大家前头了--在社会高度发达,分工高度细化,智能而非体力成为重要资源的今天,社会承担不起放弃那50%人口中潜在的科学家,工程师,程序员的代价。(也承担不起另外50%人口中明明不擅长不喜欢这些的人硬着头皮坚持的代价了)。&/blockquote&&br&就连军队和战争这些看起来理应被男人垄断的领域,女性参军甚至在一些领域成为主力所带来的价值和对整体效率的提升也是十分显著的。而且更合理的去性别化分工不仅能让女性的战斗/军事/指挥人才不被埋没,还能使一些本可以在其他领域做出更大贡献的男性不至于被迫成为炮灰(一战二战中有不少才华横溢但其实并没有多少战斗力的科学家、艺术家仅仅因为性别而等被推上前线)。这在历史上也是被反复证明了的,且在现代战争中会越来越明显:&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军队会招收女兵,有哪些国家没有女兵么? - 孟德尔的回答&/a&。另外, &a data-hash=&796e45ec5bfb& href=&//www.zhihu.com/people/796e45ec5bf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Yang Alex& data-hovercard=&p$b$796e45ec5bfb&&@Yang Alex&/a& 指出在CIA的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geos/ch.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World Factbook&/a&里,计算一个国家的总兵力时,都是把男女全都算上的,可见CIA对女性在战争中的作用是丝毫不敢马虎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57be04fd13e59_b.jpg& data-rawwidth=&769& data-rawheight=&2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57be04fd13e59_r.jpg&&&/figure&&blockquote&&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makers.com/documentary/womeninwa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omen in War&/a& 这个纪录片可以看一下,2013年初美国取消了&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aclu.org/combat-exclusion-policy-wome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ombat Exclusion Policy for Women&/a&,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个政策和现实不符,美国女性已经多次在中东参加战斗了&/blockquote&&br&&b&某老人曾经说过:“白猫黑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这里道理也一样简单,不管女人男人,能胜任的就是好人。如果当年中国仍然执迷于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这样的标签,把某种主义不分好坏一棍子打死,能有深圳和改革开放吗?这效率的差距是明摆着的,中国人应该对这一点有着很深刻的体会。&/b&&br&&br&&p&女权主义想看到的不是男性的“良心发现”,不是对女性的施舍或照顾,而是&b&理性,对自己和社会的责任感&/b&。许多男人平时习惯标榜自己理性、有责任感。现在是时候证明一下了。&/p&&br&&p&当然了,这些理想化的目标一些人大概是很不屑的。那我们来从男性实际的切身利益角度说明为什么男性应该支持女权主义。“自私自利”虽然很难听,但这的确是人类最可靠最稳定的特性之一。&/p&&br&&p&&b&二、HeForShe: 为了你最爱的人支持女权主义&/b&&/p&&br&&p&对性别平等的争取在一个方面要比对种族平等的争取有优势:大多数优势种族最关心和最亲近的人往往也是同一个种族的,他们的孩子一般也会继承他们的种族,所以他们完全可以不站在少数种族视角看问题,因为他们反正不会吃亏。但性别不一样,绝大多数男人最关心和最亲近的人中,总有50%左右的女性:母亲谁都有,妻子绝大多数人想有也会有,生孩子的话50%几率是女儿,再加上其他对你很重要的人中也会有许多女性。所以一个人只要不是六亲不认、众叛亲离,总是会有让他非常在乎的女性。而性别(不)平等体现在女性生活的几乎每个方面,如果你爱她,至少关注和了解一下女权主义。如果你依然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那么:&/p&&br&&p&当你女儿被重男轻女的爷爷奶奶、亲戚、老师冷落,&/p&&br&&p&当你女儿因为身边的人时刻教导她“女孩子最重要的是嫁个好老公”“女孩子读书不用太好”“女孩子干不好这些工作”“女孩子最重要资本是年轻美貌”而失去宝贵的教育工作机会,甚至去傍大款做“二奶”来最大化利用自己作为女人“最重要的资本”,&/p&&br&&p&当你妻子被性骚扰甚至潜规则而她的同事和老板不用承担责任,因为“反正她也没怎么拒绝/也蛮享受的嘛”“男人么,总有需求的/本来就是下半身动物”,&/p&&br&&p&当你女儿大学毕业在就业市场看到铺天盖地的“只招男性”“要求外貌气质佳”,眼睁睁看着不如自己的男同学找到比自己好的工作而对社会感到绝望,&/p&&br&&p&当你妻子在工作上受到同工不同酬的待遇并在职业发展上遭遇玻璃天花板而每天回家闷闷不乐,&/p&&br&&p&当你的女儿被老公和婆婆当成生孩子机器,以“丈夫管教妻子天经地义”为理由对她进行家庭暴力,&/p&&br&&p&当这些事件从一个个数据变成你身边的人每天的遭遇,当你希望为你爱的人伸张正义而感到浑身无力时,请你尽情地后悔自己的短视和冷漠吧。选择旁观和无视性别不平等可以有无数个理由,但保护自己最爱的人又需要几个理由呢?&/p&&br&&p&关于中国女性在生命的各个阶段的各个方面遭受的歧视、不公、暴力的证据,可以参看这两个问题:&/p&&p&&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中国是一个男女比较平等的国家吗? 中国人需要关注女权主义吗?&/a&&/p&&p&&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有的女生嘴里喊着男女平等,但是到了很多事上又会「理所当然」地享受女生特权?&/a&&/p&&br&&p&&b&三、HeForHe: 为了你自己支持女权主义&/b&&/p&&br&&p&之前说了,男人也是男权文化和男权社会规则的受害者。男权文化和性别刻板印象在束缚女性的同时也绑架了男性。&/p&&ul&&li&你是否觉得男人的工作压力实在太大很不公平?&br&&/li&&li&你是否觉得逼着你买车买房的丈母娘是最可怕的生物?&br&&/li&&li&你是否抱怨过女人太物质只看重男人的钱?&br&&/li&&li&你是否很苦恼自己不擅长与女生交流,或觉得女生为什么有话不直说?&br&&/li&&li&你是否曾因为怕被别人嘲笑“不够男人”“像个娘们”而被迫抽烟、喝酒或做出明知对自己有害或自己非常讨厌的事情?&br&&/li&&li&你是否曾因为怕被人看不起而默默忍受暴力和不公,装作很坚强的样子?&br&&/li&&li&你是否因为焦虑过自己没有足够的“男性气质”或无法满足社会对“男人”的各种要求?&br&&/li&&li&你是否因为“男生就应该学理科”才硬着头皮选了并不喜欢的理科?你是否因为选了文科而被各种“只有学不好理科的男生才会选文科”“文科男都是娘炮”言论骚扰?&/li&&li&你是否曾假装自己很喜欢体育,强迫自己去喜欢游戏或军事,被迫在寝室里参与各种物化女性的讨论,编各种无聊的黄段子?&br&&/li&&li&你是否怕被人误以为自己是gay而不敢穿某些很喜欢的衣服或展露出自己真正的爱好和特长?&br&&/li&&/ul&&br&&p&如果你有过以上的疑问或烦恼,希望现状能有所改变,自己能活得更轻松一些,那么你就已经同意了女权主义的许多最基本观点了。&/p&&br&&p&以上这些还只是男性可能会自我意识到的受害表现,还有许多男性自己很难意识到但是切实存在的伤害。我们接下来系统地解释一下男性在哪些方面是男权社会的受害者。男权社会绑架男性主要通过两种途径:&u&“男性气质”&/u&和&u&“社会分工”&/u&。男权社会对“男性气质”的狭隘定义让男性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需要选择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即使这种生活方式非常愚蠢、过时、低效或不适合自己。另外,社会根据性别划分的分工模式让男性无论是否适合是否愿意,都必须承担家庭的重担和社会的压力。一方面拒绝和不鼓励女性更多地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觉得她们不适合也做不好这些工作,一方面让男性承受不必要的压力,让男性的付出显得是那么理所当然。社会分工虽然是不可避免也有益于社会的,但分工不需要按照性别这种肤浅的特征划分,而是按照个体能力和特点。谁适合谁上,不管性别,而非只要男的/女的不管是否适合都要硬上。&/p&&br&&p&我们从最直接的伤害开始说:&b&死亡率&/b&(以下数据主要是美国的,因为数据相对齐全也容易找,但中国的大致趋势相同。如果有中国相关数据,欢迎交流。数据出处都在文章最后)&/p&&br&&p&男性的人均寿命小于女性(男75.96,女81.17),男性在几乎每个年龄段的死亡率都高于女性(全年龄段平均死亡率男818.7,女796.3,单位:每十万人),男性在大部分死因上都领先与女性(男性因心血管疾病、癌症、事故、糖尿病、自杀、他杀、肝脏疾病等原因的死亡率都高于女性,而除了癌症外,这些致使因素都与生活习惯、饮食、业余爱好、职业、社会关系等非生理因素有很大关系)。所以我的人口学教授(男)总是把男性称作 The weaker, more fragile and stupid sex(两性中较弱小、脆弱和愚蠢的一性),因为男性就是各种容易死,而且往往是为了一些愚蠢的原因自己作死。&b&这么多人口学家和公共健康相关从业人员竭尽全力想帮男性提高点人均寿命,结果他们还是前赴后继地各种蠢蠢地死掉,还以为自己有多“男人”&/b&&b&…你真够男人的话你有本事别这么作死啊,简直恨铁不成钢&/b&…&/p&&br&&p&男性在几乎所有的由行为导致的死亡(Behavioral Attributable Causes of Death)和可避免死亡(Preventable
Causes of Death)分类上都高于女性,而这些与男女生理基础无关的死亡占据了所有死亡的大约36.2%,而男性的死亡则有接近一半来自于这些本来可避免的原因。这说明了不是男人天生容易死,而主要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习惯、态度、爱好、职业等社会及行为因素导致的。也就是说,社会和文化把男人们熏陶和训练得非常擅长和习惯于作死。&/p&&br&&p&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男性的花样作死集锦,绝对让人大开眼界:&/p&&br&&p&&b&1.
烟草和酒精:&/b&&/p&&br&&p&美国18岁以上男性抽烟率20.5%,女性15.8%,肺癌发病率(每十万人)男性66.8,女性49.2。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27%癌症死亡是来自肺癌),其中80%-90%的肺癌与吸烟有关。除肺癌外,吸烟还会导致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脏病等。据美国疾控中心估计,美国年间,吸烟平均每年导致269655男性死亡,173940女性死亡。再来看一下中国的数据:根据中国疾控中心《2010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2002年时男性和女性吸烟率分别是66.0%和3.1%。虽然近几年女性吸烟比例快速攀升,但吸烟和吸烟导致的疾病和死亡率仍然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而这背后就是“男性气质”和“社会分工”共同作用的结果。“男性气质”制造出一种“男人吸烟很有魅力”“男人就是要吸烟”的假象,并强迫男性去迎合这种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吸烟在中国官场商场是一种重要技能,而“社会分工”又决定了官场和商场里主要是男性。于是一代又一代的男性在不知不觉中用自己一辈子的健康(甚至包括自己家人的健康)换回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男人”标签,很“男人”地患上肺癌,又很“男人”地早早就死了。这可真是literally的“直男癌”了啊...(via &a data-hash=&44cf9866597feb588ff285c56e43295f& href=&//www.zhihu.com/people/44cf9866597feb588ff285c56e43295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何匙& data-hovercard=&p$b$44cf9866597feb588ff285c56e43295f&&@何匙&/a& ) &/p&&br&&p&喝酒跟抽烟原理类似。过量和长期酒精摄入不仅可以导致急性酒精中毒、心血管疾病、中风、肝脏疾病、消化道疾病、癌症、大脑功能衰退、精神疾病、抑郁症等,酒精还会引发许多其他问题:酒驾、暴力、自杀、家庭破裂等。在美国,男性平均每年醉酒12.5次,女性2.7次。17%男性和8%女性酒精上瘾。在致死车祸中,男性司机醉酒的概率接近女性两倍(38%和20%)。男性与酒精相关的暴力、自杀也比女性多。男性也更可能因为酗酒而导致不育、不举、第二性征退化。许多性侵犯和无保护性行为也与男性醉酒有关。醉酒也是许多意外致死发生的主要原因(从楼梯上摔下去之类的)。所以,作为“男性气质”和男性社交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喝酒,不仅对男性自身有害,也很容易让男性在无意中伤害到身边的人。其实许多男性也知道酒精的危害,也知道老是喝酒没意义,但迫于社会和社交压力,不得不硬上,以维护自己的“男性气质”,在工作中不被边缘化,从而适应“家庭供养者”的社会角色。大多数男性无意识或有意识地通过伤害自己、伤害家人、伤害社会来迎合男权社会的文化和制度,这不仅让人觉得讽刺,也让人担忧和痛心。在女权主义者看来,没有人应该被所谓“男性/女性气质”所束缚而被迫伤害自己来换取社会承认。每个人都应该能选择自己适合的生活方式和属于自己的特质,而不是被一个虚无缥缈而极不现实的社会定义的“气质”牵着鼻子走。&/p&&br&&p&&b&2.
人身安全:&/b&&/p&&br&&p&虽然&u&男性成为暴力犯罪&b&受害者&/b&的概率远高于女性&/u&(2011年每1000名12岁以上男性中有25.4人成为暴力犯罪受害者,而女性只有19.8人),我们依然总是倾向于教导女性如何保护自己,而忽视其实更脆弱的男性。比如我们经常在网络上看到关于“女性如何保护自己的20条忠告”之类的文章,男性在看到这些文章时往往就不会点进去看,虽然他们用得到这些忠告的可能性其实不低于女性。还有各类防身用具、各类防身术培训等针对的基本都是女性。不仅如此,“男性气质”甚至有些鼓励男性在遇到歹徒时应该与之搏斗,于是一些男性就很中二地想当回英雄,结果荣获达尔文奖。真正的英雄我们当然尊敬,但他们背后也有更多悲惨的例子。做英雄应该是可遇而不可求,值得尊敬但不能作为对任何人的要求。更何况,许多时候歹徒都是有武器、有人数优势的,这时候你一个男人跟一个女人根本没什么区别。该逃命就逃命,该配合就配合,无论如何保命最重要。就算不是遇到犯罪这样的极端情况,也不能因为自己是男人而掉以轻心盲目自信,什么“我是男人我怎么会迷路”“我是男人我为什么要怕XXX”“我是男人我才不要别人帮忙”的想法千万不要有,因为到时候不仅是装逼遭雷劈的问题,搞不好自己会成为蠢蠢的死法中的一个。&b&在死神面前,男人女人都是人,而且根据之前的经验,死神大叔似乎还更喜欢男孩子哦。&/b&&/p&&br&&p&&b&3.
车祸:&/b&&/p&&br&&p&很多人喜欢嘲笑女司机,但你知道男司机每行驶1亿英里的车祸死亡数是女司机的1.5倍吗?你知道男司机酒驾、超速、不系安全带、违反交通规则的比例都高于女司机吗?你知道男司机车祸率高于女司机,车祸严重程度和致死率也高于女司机吗?你知道71%车祸死者(包括司机和乘客)都是男性吗?这也就难怪&b&男司机的保险金额一般要大于同样条件的女司机&/b&。保险公司算得最精了,不管社会上再怎么污名化女司机,保险公司知道得很清楚,男司机更容易作死,作大死,作重特大死。很多男司机一边嘲笑着女司机,一边自己付着更高的保费,然后特别“男人”地开着车,自信而优雅地酒驾、超速、车祸一气呵成,最后成了保险公司资料里的又一个数据。更重要的是,车祸不仅是司机一个人的事,还会危害到许多其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所以男司机们,别这么在乎你们开车是否够“男人”,开车最需要的是态度、习惯、技术、注意力,跟性别没有任何关系。&/p&&br&&p&更多数据和讨论看这里:&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很多人在路上能一眼看出「这车肯定是女司机开的」? - 知乎用户的回答&/a&&/p&&br&&p&&b&4.
预防和治疗疾病:&/b&&/p&&br&&p&总的来说,男性更喜欢糟蹋自己身体,不重视健康,在遇到健康问题时也更倾向于不寻求帮助。很多男人会觉得生点“小病”就去医院就吃药是“没用”的表现,“我身体好,熬一熬就过去了”,结果往往把小病熬成了大病。最近两年都没去过医院的人里65%是男性,最近五年都没去过医院的人里70%是男性。男性在各年龄段遇到的健康问题其实都比女性多,但偏偏男性不肯去医院。男性在看医生时也更容易因为觉得丢脸或觉得权威受到了挑战而隐瞒病情,延误诊断。男性在服药时也更容易不遵医嘱,明明还没痊愈就为了面子停药了。在古代,男性的社会分工基本就是下地干活,而生病不能干活的男人在某种意义上就不算是男人了,会受到一定的鄙视和排斥。因此一切和生病相关的事都是违反“男性气质”的,也是违反男性社会分工的。但这种观念放到现代就不太合理了。有病不赶快治疗和恢复,才是对自己和社会不负责的体现。&/p&&br&&p&男性还更不愿意参加各类体检,包括全身体检、定期胆固醇检查、定期测血压、各类癌症排查。虽然近30年来前列腺癌(男性第二常见癌症)的研究有了许多进展,但其致死率基本保持不变,其中主要原因就是男性不愿意体检或不重视体检结果,结果有一半的男性在发现前列腺癌时已经到了晚期。Melanoma(皮肤癌的一种)如果发现早则有95%的治愈率,且相对容易通过自我检查发现。但男性通过自检发现症状的比例要比女性低24个百分点,而男性的Melanoma致死率也两倍于女性。虽然20岁左右的男性是睾丸癌发病风险最高的人群,但只有25%知道如何自我检查,仅8%-14%进行定期检查。相比之下,同龄女性自我检查乳腺癌的比例要高出许多。&/p&&p&男性还更不注意口腔卫生(男性口腔癌发病率三倍于女性,当然这也与抽烟喝酒相关),更不擅长正确使用非处方药和补充维生素,男性睡眠时间明显少于女性,男性由于没有采取防晒措施而导致皮肤癌的几率两倍于女性……&/p&&br&&p&&b&5.
饮食和体重:&/b&&/p&&br&&p&男性更少食用水果、蔬菜、纤维/粗粮(降低心脏病、中风和部分癌症发病几率),男性食用更多的盐(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中风几率),男性不吃早餐的比例更高,男性食用高油脂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比例更高(高血压、心血管、中风)。男性的头号杀手就是心脏病,而饮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p&&br&&p&与饮食相关的是肥胖。美国74%男性超重或肥胖(BMI&25),而女性则是64%,且超重男性尝试减肥的比例要比女性低6%。虽然我们总觉得男人参加运动的比例远高于女性,但在城市白领人群中其实两者的差距并不明显。肥胖几乎和所有常见致死疾病有正相关甚至因果关系。所以,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男性气概”还是只偶尔尝试一下就好。&/p&&br&&p&&b&6.
性行为:&/b&&/p&&br&&p&男性一生的性行为次数和性伴侣数量远超过女性,男性同时拥有多个性伴侣的几率大于女性,男性使用安全套几率小于女性,男性醉酒或受毒品药物影响而发生滥交或无保护性行为几率高于女性,几乎所有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男性都高于女性,80%艾滋病患者和死者都是男性(即使排除男性同性恋,比例仍然远高于女性)。男权文化总是把男性塑造成“猎人”或“钥匙”的形象,猎人猎杀越多的猎物就越优秀,钥匙能开各种锁就是万能钥匙。总之,好像男性只要发生了性关系就是赚了,就是成功的表现,但我们却很少教导男性应该怎么保护自己,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就算一些男人坚信自己的动物性比社会性更重要,认为男人这种动物就是要到处播种的,那至少也别用这种愚蠢的害人害己的方式吧。&/p&&br&&p&&b&7.
压力、社会支持、心理健康:&/b&&/p&&br&&p&男性的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生活压力(工作、买房、结婚、家庭等)和“男性气质”焦虑。男性被男权社会要求挣更多的钱,成为家庭的支柱,为家庭的各种大事和大决定负责。这一方面限制了女性的发挥,一方面给了男性过大的压力。本来可以由男女分担或合作的事,往往被男性一手揽下,或是为了“照顾女性”,或是因为“男人就该多干点”。另一方面,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对自己的性别认同产生焦虑。男性被叫做“娘娘腔”“不爷们”时感受到的侮辱比女性被叫“女汉子”的侮辱大得多。所以男性总是对自己的“男性气质”感到焦虑和不安全:我到底够不够男人?别人会不会觉得我这样很怂?于是男性就倾向于过度迎合和表现“男性气概”,即使这种伪装并不是真实的自己。男性过大的压力不仅对男性心理健康造成危害,还使社会总效率降低。男性的自杀率是女性的近4倍,是男性的第7大死因(但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几个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的国家之一,主要是农村妇女自杀率高得惊人,但随着城市化和妇女开始大量进城打工,近十年女性自杀率也降得很快)。男性自杀成功率也远高于女性,因为他们更可能使用比较暴力和直接的自杀方式。&/p&&br&&p&男性收到的社会支持也低于女性。社会支持指的是一个人在有各方面困惑、焦虑、困难、麻烦时,是否有人能给与直接或间接的帮助:聊天、陪同、答疑、金钱、社交活动等。而社会支持也与降低心理、精神疾病发病率有显著正相关。而由于社会定义的“男性气概”过分强调男性要独立、自主、坚强,告诉男性不要轻易表露自己的感情,要稳重、藏得住,说太多话和感情流露都是女人干的事,男人是干大事的不应该纠结于生活中的小事等等,于是男性在遇到困难时会感觉更难于启齿,更不愿意寻求帮助,更不愿意和善于表达自己,只能憋在心里,或任凭问题恶化,而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和疏导。男人更少和亲友联系,核心社交网络更小,更少寻求专业咨询。男人如果把自己锁在自己的苦恼里,不仅是对自己的摧残,也是对周围关心你希望帮助你的人的不信任和不尊重。&/p&&br&&br&&br&&p&一般来说,&b&只有活的男人才是真男人,所以你有本事就别那么容易死,先活下来再去考虑“男性气概”或“社会分工”吧&/b&。当然在现阶段,一定程度的“男性气概”肯定还会存在,但一些人所坚持的狭隘“男性气概”实在是愚蠢和固执到了不理智,反智,甚至不适应现代社会的程度。等等,这三个特点不是一些男人经常用来黑女人的吗?…&/p&&br&&br&&p&好了,说完了死亡率这么沉重的话题,我们来说点轻松的吧,比如买房(轻松你个脑袋啊我摔!…)&/p&&br&&p&一些男人看到一些女人现在特别拜金、物质主义,丈母娘一定要男方买车买房还要把女儿的名字放户口本上,男人赚钱这么累而女人只要张张嘴就行,就觉得这是女权主义搞的鬼,让女人都学会利用男人,只讲权利不讲义务,仗着自己是女人就一定要得到各种优待和特权。但其实这些女人和丈母娘们恰恰是被男权思维束缚得最深的,也是女权主义最痛恨的。她们完全把自己物化成资源,不是独立自主通过自己努力实现价值,而是把自己或自己女儿待价而沽,甘心成为男人的附属、财产和玩物,让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完全被男性所定义。这样的生活其实是很有风险的,你看到的大多是那些长相好或运气好的,而绝大多数抱着类似思维的女性都只能在社会底层徘徊。大量农村妇女仍然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之类思维禁锢,她们的婚姻很大程度上被看成是桩买卖,她们只是筹码和商品,只不过她们的婚姻市场中没有什么金可以拜,没有太多物质可以追求,否则她们很可能也会被熏陶和训练成“拜金女”。女权主义认为真正独立自主,享有平等人权和人格的女性,绝不会依附于男人,而是会追求自己的事业和理想,与男性公平竞争,把男人对自己的“照顾”和“优待”视为侮辱,而把男人对自己的信任和一视同仁看作尊重。这样的女性会跟你共同买房还贷,共同承担责任与风险,共同商量和做出重要决定,互相尊重和保护。两个女权主义者的家庭分工会更多元而复杂,但生活也会因此更简单。请参见 &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女权主义者的恋爱观大多是什么样子?&/a&&/p&&br&&p&女权主义希望营造的性别平等的社会中,男人不需要永远坚强和富有攻击性,不需要让着护着女生,不需要抽烟喝酒满口黄笑话,不需要独自承担所有的工作和责任,不需要被迫成为一个不是自己的人,男人也可以善解人意,可以自由地选择爱好、兴趣、职业,可以有各种多样的性格,不用为自己“够不够男人”或“会不会感觉有点gay”而感到焦虑,可以话痨,可以喜欢粉红、芭蕾和韩剧,可以承认自己是暴力、不公的受害者,可以大胆寻求各种帮助,可以有软肋也可以放下铠甲……没有“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只有适合你的或不适合你的气质,当然如果你选择坚持你的男性气质,那也可以,只要你不伤害到自己和他人。&/p&&br&&p&Emma演讲中的一句话其实可以基本归纳这一段的思想:&/p&&blockquote&If we stop defining each other by what we
are not and start defining ourselves by what we are—we can all be freer and
this is what HeForShe is about. It’s about &b&freedom&/b&.&/blockquote&&br&&p&这样的设想也许有些理想化,但绝不是不可能。这样的生活值得我们拥有。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还需要付出很多,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男性的帮助,这也就是为什么Emma和女权主义者们向男性发出了最诚挚的邀请,让同为男权社会受害者,同样被束缚着的男人和女人们能互相理解,共同消除性别不平等,探索一种更和谐更多元更公平更高效的性别结构和互动模式。&/p&&br&&br&&br&&p&&b&He for She, for He, for Everyone.&/b&&/p&&br&&br&&p&&b&Emma在演讲结尾处说道:&/b&&/p&&blockquote&&b&I am inviting you to step forward, to be seen to speak up, to be the &he& for &she&. And to ask yourself if not me, who? If not now, when?&/b&&/blockquote&&p&&b&这篇文章就是我的回答。你呢?&/b&&/p&&br&&br&&p&------------------------------------------------------------------------------&/p&&p&本文在征求作者同意并注明出处的前提下请随意转载。&/p&&br&&p&----------------------------------------------------&b&正文结束&/b&------------------------------------------------&/p&&br&&p&现在说回Emma演讲中的一个目标和三个角度,其实这些元素都在:&/p&&p&1-3段阐述目标,4-5段澄清女权主义是什么和不是什么,6-9段讲述自己成为女权主义者的历程,说明她并不是像一些女权黑认为的那样是因为“恨男人”而成为女权主义者,10-13段继续阐释什么是女权,14-17简单描述性别不平等现状,说明我们离目标还很远,18-25 HeForHe,26&30 HeForShe,其余段落继续号召行动。虽然一些部分结构可以更清楚一些,但已经基本达到了演讲应有的效果。&/p&&br&&p&其实略有些讽刺的是,为了吸引男性群体来关注话题,我们还是选了一个外貌绝佳的女性做亲善大使。但不管怎样这么做效果还是有的,也至少能让“只有丑女才支持女权”这样的话暂时不会出现吧。&/p&&p&---------------------------------------------------------------------------------------------------------------&/p&&br&&p&&b&附1. 这是我做的一个收藏夹,应该是知乎上关于性别平等、女权主义最全的收藏夹之一:&/b&&/p&&p&&a href=&http://www.zhihu.com/collection/& class=&internal&&女权不是女尊,而是平权:平等的人权 - 收藏夹&/a&&/p&&br&&p&&b&附2. 看到大家很喜欢这篇文章,很受鼓舞。我正准备开专栏,已基本构思好几篇跟性别平等、女权主义相关的文章:&/b&&/p&&ol&&li&生理性别、社会性别、性行为、性学、性取向、婚姻等等到底说的是什么?&/li&&li&什么【不是】女权?&/li&&li&男性为什么应该支持女权(三部曲)&/li&&li&关于男女“生理差异”和生物决定论&/li&&li&我的女权入门日记(大概有十篇左右)&/li&&li&关于强奸的常见误解(对以前回答的重新整理和补充)&/li&&li&处女情结与贝叶斯&/li&&/ol&&b&你想问我什么时候能写出来?厄,请允许我再拖延一会儿...如果你对其中某个话题感兴趣,请在下面留言,我写出来了@你吧。&/b&&br&&br&&p&&b&附3. 知乎上一些关于男性为什么应该支持女权主义的回答(作者如果不想被引用请告知):&/b&&/p&&br&&p&&a data-hash=&828da5d68a& href=&//www.zhihu.com/people/828da5d68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陳浩& data-hovercard=&p$b$828da5d68a&&@陳浩&/a&&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haochen/& class=&internal&&女权就是男权 - 没处答的一些话 - 知乎专栏&/a&&/p&&blockquote&&p&女性受到的不公平对待越多,男性承担的不必要的责任就越重。&/p&&p&尊重女性&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选择的自由&/a&,也是给男性争取选择的自由。&br&为女性争取更多权益,也是为男性争取更多的权益。&/p&&p&女权就是人权。这不是女人的事,而是每个人的事。&/p&&/blockquote&&br&&p&&a data-hash=&4472bba0d879a27cb6d63d377b1666b7& href=&//www.zhihu.com/people/4472bba0d879a27cb6d63d377b1666b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王xx& data-hovercard=&p$b$4472bba0d879a27cb6d63d377b1666b7&&@王xx&/a&&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什么是女权?什么是男权?女性在平常生活和学习中是否受到了影响?&/a&&/p&&blockquote&女权是某种程度的男性解放。男权是某种程度对女性的纵容。&br&&br&女权就是要解放女人顺带解放男人。男权就是要解放男人。在我看来这两点本应该没有冲突。但是现在男性目光太短浅,舍不得已经放在眼前那块白肉,贪恋口中那一点点控制欲的美味,然后把这种浅薄的虚荣心当作自己正在”享受权力“。而很多脑子不清楚的女性也就糊里糊涂被骗了过去。但其实你们要知道,如果不把女人当玩物,那女人还真的能带你们玩得更开心呢。&/blockquote&&br&&p&&a data-hash=&082e645ec9ed& href=&//www.zhihu.com/people/082e645ec9e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许晓风& data-hovercard=&p$b$082e645ec9ed&&@许晓风&/a&&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什么是女权?什么是男权?女性在平常生活和学习中是否受到了影响?&/a&&/p&&blockquote&因为男女不平等,所以,男人和女人才承担了本来不该随着性别而来的重担。&br&&br&而这种不平等伤害的不仅仅是女人,也包括男人。&br&&br&这个世界,因为男女不平等,人为的在男女之间重新分配了权力和责任,剥夺了女人(包括男人)许多天生应该具备的权力,给予了女人(包括男人)许多天生不应该背负的责任。&br&&br&每个人都应该有选择自己的生活的自由,不受性别所限。&/blockquote&&br&&p&&a data-hash=&ac0dca648d6f& href=&//www.zhihu.com/people/ac0dca648d6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插门胡的小背心& data-hovercard=&p$b$ac0dca648d6f&&@插门胡的小背心&/a&&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女人为何会有「作为一个男人,你应该…」的心理,并且拿来绑架男人呢?&/a&&/p&&blockquote&这就是我反对男权社会的原因之一,它不但损害女性,也让男性也自食恶果。&br&这是女性对男性的绑架么?&br&不是。&br&这是男性绑架着男性。&/blockquote&&br&&p&@匿名用户 &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身为女性有什么样的优势?&/a&&/p&&blockquote&你以为女权主义是你们多大的敌人,可是像我这样的女权者,希望你们可以不需要被迫学习赚钱的专业,不需要年纪轻轻就背房贷,不需要付彩礼讨好丈母娘,不需要活得那么辛苦。&br&&br&性别平等是促进所有人自由康乐的事业。&br&&br&这样的社会最大的罪恶就是给男女两性都设定了固定的身份,固定的责任义务,而剥夺了你自由发展的可能性。所以讨论某个性别的优势没多大意义。一方不允许坚强,一方不允许软弱,对双方都是伤害。所有的优势劣势都是变相的歧视。&br&&br&与其与女友讨论两性的优势劣势,不如两人一起来在生活中反对歧视现象,促进性别平等。&/blockquote&&br&&p&&a data-hash=&435fede77be457fa8add5a& href=&//www.zhihu.com/people/435fede77be457fa8add5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张梦圆& data-hovercard=&p$b$435fede77be457fa8add5a&&@张梦圆&/a&&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社会发展到现在,诸如结婚由男性负责买房这样的不平权现象还得到广泛接受?&/a&&/p&&blockquote&要我说,女权为的可真不光是女人的权利。男人一天不为女人合理带薪产假奋斗,就一天要面对要房要车的丈母娘。&br&&br&受益的群体,我相信是全人类:一二百年前的中国,买房置业这种事情,可不全都在男人的肩膀上。所以平权是不是瞎折腾?既得利益群体要不要也来帮助女人获得权利?我以为还是一起努力,大家都做好朋友的好。&/blockquote&&br&&p&&a data-hash=&e2dc8caf89c8af5edecf& href=&//www.zhihu.com/people/e2dc8caf89c8af5edec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lilyzoo& data-hovercard=&p$b$e2dc8caf89c8af5edecf&&@lilyzoo&/a&&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女权主义者的恋爱观大多是什么样子?&/a&&/p&&blockquote&我们从来不认为“女人应该如何如何”,或者“男人就该怎样怎样”。&br&&br&家务共同分担,最近这段时间他做的比我还多一些。不会认为女人就应该为家庭多付出。&br&&br&我工作,他读博。由于他的职业性质,毕业后头几年的收入也比较低。我不认为男人就理所应当该“养家”,也不为他收入比我低很多而感到不爽或者没面子。我一直觉得他很优秀。&/blockquote&&br&&p&&a data-hash=&7410f0cbac4b82c4553fb9dfe8e3d128& href=&//www.zhihu.com/people/7410f0cbac4b82c4553fb9dfe8e3d12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physixfan& data-hovercard=&p$b$7410f0cbac4b82c4553fb9dfe8e3d128&&@physixfan&/a&&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女权主义者的恋爱观大多是什么样子?&/a&&/p&&blockquote&把对方当做一个人来尊重,而不是男生把女生当宠物来养、女生把男生当ATM来用。把对方当做一个人来尊重,也意味着弱化男人/女人的性别标签,尤其是不会因为对方是男人/女人就要求对方有义务如何如何。&br&&br&女性主义的恋爱观会让双方都少去不必要的性别义务,对双方都是一种解脱,同时给予对方充分的选择权利和尊重,对双方也都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好处,在我看来没有比这更完美的恋爱关系了。&/blockquote&&br&&p&&a data-hash=&f033ccd84c0f1ec90a2d& href=&//www.zhihu.com/people/f033ccd84c0f1ec90a2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赵诺亚& data-hovercard=&p$b$f033ccd84c0f1ec90a2d&&@赵诺亚&/a&&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穷养儿子,富养女」这个观点是否不尊重女性?&/a&&/p&&blockquote&优秀的个体拥有的特质是相似的。&br&助人成功的素养是没有性别区分的。&br&伟大的灵魂,是雌雄同体的。&br&&br&独立,自强,坚韧,勇敢等等过去被认为是男子气概体现的品质,不应当是男性的专属。同理,优秀的男性也应当具有:温和待人,尊重他人,注重团队,善解人意等“阴柔”品质。&br&&br&「穷养儿子,富养女」这句古话,最初是在向特定的方向塑造性别角色。通过穷养儿子来锻炼他吃苦坚韧的品质,强迫他凡事都争取,激发男性的竞争意识。通过富养女培养她的品味和眼光,不需要过多的争取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于是形成不爱竞争的女性气质。这在本质上,正是男权思想的体现。&/blockquote&&br&&p&@刘洋 &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女权主义应该抗争的对象和重点是什么?&/a&&/p&&blockquote&女权主义不是也不应该是女性对男性的讨伐,而应该是男女性共同对导致不平等的父权制度的讨伐,目的是消除对性别的刻板印象.&br&&br&女权主义的目标,根据女权主义者的观点,是这样的&br&&i&“首先我将把妇女当作高贵的人来考虑,她们和男人一样,是被安置在这个世界上来表现她们的才能的。”&/i&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br&&i&“为了要做一个独立的人,和男人一样平等,女人一定要走进男人的世界,正如男人也要走进女人的世界一样。一切应该是完全对称的交流。”&/i&&b&——&/b&西蒙·波娃&br&&br&最重要的是,无论男女都失去了一些自由&/blockquote&&br&&p&&a data-hash=&d4f784e6e& href=&//www.zhihu.com/people/d4f784e6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朝颜& data-hovercard=&p$b$d4f784e6e&&@朝颜&/a&&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女权主义应该抗争的对象和重点是什么?&/a&&/p&&blockquote&从定义上看,它明确指出性别主义是问题的核心,而且并没有暗示男人是女权主义的敌人。&br&从实践上看,这个定义指出所有的性别主义思想和行为都有问题,不管维护这些思想行为的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幼。&br&&br&很多人都以为女权主义仅仅是关于女人寻求与男人的平等的,以为女权主义是反对男性的。这种对女权主义的误解反映了现实中大多数人是从父权制的大众传媒中得知女权主义的。父权制的大众传媒,只盯着女权主义对女性要求平等的诉求,认为这是对父权社会的冲击,而忽略了女权主义同样地在为男性争取利益。&br&&br&最后想说一下我眼中的女权主义和性别平等,我认为它最终的目的是每个人都能得到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的权利和自由,且在这个过程中不会受到言语身上的歧视与行为上的差别对待。&/blockquote&&br&&p&&a data-hash=&20bde6fb781a1ed8e84da570e39520f4& href=&//www.zhihu.com/people/20bde6fb781a1ed8e84da570e39520f4&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暮诵& data-hovercard=&p$b$20bde6fb781a1ed8e84da570e39520f4&&@暮诵&/a&&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中国是一个男女比较平等的国家吗? 中国人需要关注女权主义吗?&/a&&/p&&blockquote&男权跟父权同源(君臣,父子),你们在享受男权带来的多处便利的同时,一样遭受了男权思想的绑架和坑害。&br&&br&“然而,更为深层次的女权主义,不是要女人变得和男人一样,更不是要女人和男人一决雌雄(这个不用决......),而是要抛开男性对女性的审视,由女性自己定义女性的身份、思考自身的优势和弱点。女性的梦想应该在于取悦“自己”,而不是取悦男权社会。所以自信的女权主义者应该这样问自己:我究竟想要什么?男人?关男人屁事?”&/blockquote&&br&&p&&a data-hash=&821dd4a28cd9da28e83e861a20444b9b& href=&//www.zhihu.com/people/821dd4a28cd9da28e83e861a20444b9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唐知Tata& data-hovercard=&p$b$821dd4a28cd9da28e83e861a20444b9b&&@唐知Tata&/a&&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大多是男性,可以说明男性比女性优秀吗?&/a&&/p&&blockquote&你们根本就不是反女权主义,你们反的是:哎我们要买房子,我们要养家,我们讨不起老婆,什么?你们女权主义还在闹平等?我们承担的还不够吗?&br&&br&我告诉你,你真正反的是男权。只有男权社会,男人才有必须承担养家,买房子的义务,女生才可以以嫁个好人家为终极目标的理由。&/blockquote&&br&&p&&b&附4. 其他与男性为什么应该支持女权主义相关的链接:&/b&&/p&&p&一个非常好的TED演讲:&/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upworthy.com/a-ted-talk-that-might-turn-every-man-who-watches-it-into-a-feminist-its-pretty-fantastic-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 TED Talk That Might Turn Every Man Who Watches It Into A Feminist? It's Pretty Fantastic.&/a&&/p&&p&两篇文章:&/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everydayfeminism.com/2012/08/why-men-need-feminism-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hy Men Need Feminism (Really, You Do!)&/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juniaproject.com/i-need-feminism-mans-perspectiv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 Need Feminism: A Man's Perspective&/a&&/p&&br&&p&&b&附5. 文中引用数据来源(顺序有些乱,等我有空了来标个号):&/b&&/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ncbi.nlm.nih.gov/books/NBK40495eddd00095&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ncbi.nlm.nih.gov/books/&/span&&span class=&invisible&&NBK43744/#a2000495eddd00095&/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kff.org/other/state-indicator/adult-overweightobesity-rate-by-gende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Overweight and Obesity Rates for Adults by Gender&/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in.niddk.nih.gov/publications/PDFs/stat904z.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in.niddk.nih.gov/publi&/span&&span class=&invisible&&cations/PDFs/stat904z.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000060/&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ncbi.nlm.nih.gov/pmc/ar&/span&&span class=&invisible&&ticles/PMC3000060/&/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lung.org/lung-disease/lung-cancer/resources/facts-figures/lung-cancer-fact-sheet.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lung.org/lung-disease/l&/span&&span class=&invisible&&ung-cancer/resources/facts-figures/lung-cancer-fact-sheet.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hinacdc.cn/jkzt/jkcj/sthd_3844/slhd_/U.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chinacdc.cn/jkzt/jkcj/s&/span&&span class=&invisible&&thd_3844/slhd_/U.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dc.gov/tobacco/campaign/tips/resources/data/cigarette-smoking-in-united-state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DC - Cigarette Smoking in the United States&/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worldlifeexpectancy.com/usa/life-expectancy-femal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SA Life Expectancy Female&/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dc.gov/alcohol/fact-sheets/mens-health.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DC - Fact Sheets-Excessive Alcohol Use And Men's Health&/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dc.gov/mmwr/preview/mmwrhtml/mm5745a3.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moking-Attributable Mortality, 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 and Productivity Losses --- United States, &/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ncadd.org/in-the-news/155-25-million-alcohol-related-deaths-worldwide-annuall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5 Million Alcohol-Related Deaths Worldwide- Annually&/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dc.gov/alcohol/fact-sheets/alcohol-use.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DC - Fact Sheets-Alcohol Use And Health&/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js.gov/content/pub/pdf/cv11.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bjs.gov/content/pub/pdf&/span&&span class=&invisible&&/cv11.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postpartummen.com/pdfs/BEHV-JMS.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postpartummen.com/pdfs/&/span&&span class=&invisible&&BEHV-JMS.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preventable_causes_of_death&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ist of preventable causes of death&/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nexs.ku.dk/english/phd_courses/phd_courses_previous/2008/pahealth/readinglist/mokdad2004.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nexs.ku.dk/english/phd_&/span&&span class=&invisible&&courses/phd_courses_previous/2008/pahealth/readinglist/mokdad2004.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iihs.org/iihs/topics/t/general-statistics/fatalityfacts/gender&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iihs.org/iihs/topics/t/&/span&&span class=&invisible&&general-statistics/fatalityfacts/gend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editorial.autos.msn.com/article.aspx%3Fcp-documentid%3D78812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ho Are Better Drivers: Men or Women?&/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esurance.com/car-insurance-info/women-pay-less-for-car-insuranc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hy Women Pay Less for Car Insurance&/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dmv.org/insurance/how-gender-affects-auto-insurance-rates.ph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uto Insurance Rates for Women| DMV.org:&/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dc.gov/cancer/skin/statistics/race.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DC - Skin Cancer Rates by Race and Ethnicity&/a&&/p&
这个回答其实主要是一个男人写给男同胞看的,但似乎赞同的人中男性比例远低于知乎平均男性比例。所以我希望在开头声明一下:性别平等给男性带来自由和幸福,给他们珍爱的人自由与幸福,让社会更加有活力、有创造力、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果你对自己负责,对…
在我眼里:&br&词汇方面,“逆生长”“负增长”“可读性”“趣味性”这就叫肮脏,而“童颜”“减少”“充实”“好看”这就叫干净。&br&句子方面,“他表示他很难做到这样”“良好的睡眠和饮食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基础”就叫肮脏,“他说干不了”“吃饭睡觉不积极,工作一定出问题”就叫干净。&br&&br&下面贴一篇余光中老先生的文&b&《怎样改进英式中文?── 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b&,私以为可为“干净”作注:&br&&br&&p&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七十年间,中文的变化极大。一方面,优秀的作家与学者笔下的白话文愈写愈成熟,无论表情达意或是分析事理,都能运用自如。另一方 面,地道的中文,包括文言文与民间文学的白话文,和我们的关系日渐生疏,而英文的影响,无论来自直接的学习或是间接的潜移默化,则日渐显著,因此一般人笔下的白话文,西化的病态日渐严重。一般人从大众传媒学到的,不仅是流行的观念,还有那些观念赖以包装的种种说法;有时,那些说法连高明之士也抗拒不了。今日的中文虽因地区不同而互见差异,但共同的趋势都是繁琐与生硬,例如中文本来是说「因此」,现在不少人却爱说「基于这个原因」;本来是说「问题很多」,现 在不少人却爱说「有很多问题存在」。对于这种化简为繁、以拙代巧的趋势,有心人如果不及时提出警告,我们的中文势必越变越差,而地道中文原有的那种美德, 那种简洁而又灵活的语文生态,也必将面目全非。&/p&&p&&br&
中文也有生态吗?当然有。措词简洁、句式灵活、声调铿锵,这些都是中文生命的常态。能顺着这样的生态,就能长保中文的健康。要是处处违拗这样的生态,久而久之,中文就会污染而淤塞,危机日渐迫近。&/p&&p&
目前中文的一大危机,是西化。我自己出身外文系,三十多岁时有志于中文创新的试验,自问并非语文的保守派。大凡有志于中文创作的人,都不会认为善用四字成语就是创作的能事。反之,写文章而处处仰赖成语,等于只会用古人的脑来想,只会用古人的嘴来说,绝非豪杰之士。但是,再反过来说,写文章而不会使用成语, 问题就更大了。写一篇完全不带成语的文章,不见得不可能,但是很不容易;这样的文章要写得好,就更难能可贵。目前的情形是,许多人写中文,已经不会用成语,至少会用的成语有限,显得捉襟见肘。一般香港学生目前只会说「总的来说」,却似乎忘了「总而言之」。同样地,大概也不会说「一言难尽」,只会说「不是一句话就能够说得清楚的」。&/p&&p&
成语历千百年而犹存,成为文化的一部分。例如「千锤百炼」,字义对称,平仄协调,如果一定要说成「千炼百锤」,当然也可以,不过听来不顺,不像「千锤百炼」那样含有美学。同样,「朝秦暮楚」、「齐大非偶」、「乐不思蜀」等语之中,都含有中国的历史。成语的衰退正显示文言的淡忘,文化意识的萎缩。&/p&&p&
英文没有学好,中文却学坏了,或者可说,带坏了。中文西化,不一定就是毛病。缓慢而适度的西化甚至是难以避免的趋势,高妙的西化更可以截长补短。但是太快太强的西化,破坏了中文的自然生态,就成了恶性西化。这种危机,有心人都应该及时警觉而且努力抵制。在欧洲的语文里面,文法比较单纯的英文恐怕是最近于中文的了。尽管如此,英文与中文仍有许多基本的差异,无法十分融洽。这一点,凡有中英文互译经验的人,想必都能同意。其实,研究翻译就等于研究比较语言学。 以下拟就中英文之间的差异,略略分析中文西化之病。&/p&&p&
比起中文来,英文不但富于抽象名词,也喜欢用抽象名词。英文可以说「他的收入的减少改变了他的生活方式」,中文这么说,就太西化了。英文用抽象名词「减少」做主词,十分自然。中文的说法是以具体名词,尤其是人,做主词:「他因为收入减少而改变生活方式」,或者「他收入减少,乃改变生活方式」。&/p&&p&
中文常用一件事情 (一个短句) 做主词,英文则常用一个名词 (或名词词组)。「横贯公路再度坍方,是今日的头条新闻」,是中文的说法。「横贯公路的再度坍方,是今日的头条新闻」,就是英文语法的流露了。同理,「选 购书籍,只好委托你了」是中文语法。「书籍的选购,只好委托你了」却是略带西化。「推行国语,要靠大家努力」是自然的说法。「推行的国语,要靠大家的努力」却嫌冗赘。这种情形也可见于受词。例如「他们杯葛这种风俗的继续」,便是一句可怕的话。无论如何,「杯葛继续」总嫌生硬。如果改成「他们反对保存这种风俗」,就自然多了。&/p&&p&
英文好用抽象名词,其结果是软化了动词,也可以说是架空了动词。科学、社会科学与公文的用语,大举侵入了日常生活,逼得许多明确而有力动词渐渐变质,成为面无表情的词组。下面是几个常见的例子:&br&
apply pressure: press&br&
give authorization: permit&br&
send a communication: write&br&
take appropriate action: act&/p&&p&在前例之中,简洁的单音节动词都变成了含有抽象名词的片词,表面上看来,显得比较堂皇而高级。例如 press 变成了 apply pressure,动作便一分为二,一半驯化为静止的抽象名词 pressure,一半淡化为广泛而笼统的动词 apply。巴仁 (Jacques Barzun) 与屈林 (Lionel Trilling) 等学者把这类广泛的动词叫做「弱动词」(weak verb)。他们说:「科学报告不免单调而冷淡,影响之余,现代的文体喜欢把思路分解成一串静止的概念,用介词和通常是被动语气的弱动词连接起来。」&/p&&p&
巴仁所谓的弱动词,相当于英国小说家奥韦尔所谓的「文字的义肢」(verbal false limb) 。当代的中文也已呈现这种病态,喜欢把简单明了的动词分解成「万能动词+抽象名词」的片词。目前最流行的万能动词,是「作出」和「进行」,恶势力之大,几乎要吃掉一半的正规动词。请看下面的例子:&br&
(一) 本校的校友对社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br&
(二) 昨晚的听众对访问教授作出了十分热烈的反应。&br&
(三) 我们对国际贸易的问题已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br&
(四) 心理学家在老鼠的身上进行试验。&/p&&p&不管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样的语法都是日渐西化的现象,因为中文原有的动词都分解成上述的繁琐词组了。前面的四句话本来可以分别说成&br&
(一) 本校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貌指的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