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是做网络游戏销售犯法吗?App销售的!公司安排我出国!有没有危险呢?听说护照只能待在国外一个星期?

全球护照大比烂!哪国国家的护照最差劲?
出国旅行都需要带护照,你知道哪个国家的护照最烂吗?带你开开眼。首先看看全球护照含金量分布图:
2017年护照含金量排名(按照免签/落地签数量排序),越偏蓝色表示越牛掰、越偏黄色表示越弱鸡。
如果只考虑免签/落地签的国家数,好多人会觉得咱们国家的护照含金量一般。确实,由于只有51个免签/落地签的国家与地区,咱家护照只排在第85位,排名真不咋地。但是,还有很多国家的护照比我们家的烂得无限多。
巴基斯坦护照共计可以在28个国家免签或落地签,而且正常国土面积的国家均不提供免签,巴铁兄弟的护照含金量比我们少了将近一半啊……
伊拉克护照共计可以在27个国家免签或落地签,虽然比巴铁兄弟少一个,但是马来西亚、厄瓜多尔给了免签!
阿富汗护照只能享受24个国家的免签或落地签政策,而且没有任何“大国”给予免签,成为全球最渣。
是不是阿富汗的就是最烂的?接着看。
索马里兰护照。索马里兰是从“海盗之国”索马里独立自治出来的一个国家,全球只有8个国家承认他们的护照,分别是:南非、埃塞俄比亚、吉布提、比利时、英国、法国、南苏丹、肯尼亚。
北塞浦路斯护照。北塞浦路斯是从塞浦路斯分离出来的国家,全球只有土耳其承认它。它的护照只能在土耳其(免签)、美国、英国、法国、巴基斯坦、坦桑尼亚、澳大利亚使用,一共只能去7个国家,比索马里兰护照还少一个。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护照和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护照。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是从欧洲最穷国摩尔多瓦之中独立出来的一个国家,而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是从阿塞拜疆独立出来的一个国家。这两本护照都不能在任何联合国会员国使用。
这是最烂的了把?别急,还有更烂的。
西兰公国护照。西兰公国是英吉利海峡之上的一座废弃人造建筑,约距英国英格兰萨福克郡海岸10公里。1967年,海上废弃平台的22名居民宣布独立,不再隶属于英国。该国自建立以来一直由其元首派迪·罗伊·贝茨和他的家人以及合作伙伴们统治。西兰公国的常住人口很少超过五人。
终极BOSS即将出现,全球最烂的护照!
ISIS国护照!!!!!
有种你拿着它去任何国家试试?这已经不是含金量的问题了!
(转自加纳华人资讯)
版权说明: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因联系不上作者,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谢谢!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想在美国做3A游戏策划至少要避免这些弯路
我的人生道路离我出国的初衷已经渐行渐远,也就是说在目力所及范围内,我参与一个3A项目的可能性已经趋近于零。我希望把我的这段经历和教训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给后来人一点启迪。
本文原载于戚本刚知乎专栏,触乐获得授权后转载。
从2012年开春我加入知乎开始,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年。在这五年里,我回答了接近四百个问题,获得了三万多赞和八千多个关注者。这个成绩在诸多大V中根本排不上号。但是由于我深耕游戏相关的版块,还是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尤其是以知乎为切入点形成的一个海外游戏留学的圈子,目前是我的主要社交范围。
在2016年,我经历了一次惨痛的毕业,第一次接受了系统的心理咨询,第一次现场看了TI,第一次参加了暴雪嘉年华,找了一份买办的工作,顺便还结了婚。但是令我感到遗憾的是,我的人生道路离我出国的初衷已经渐行渐远,也就是说在目力所及范围内,我参与一个3A项目的可能性已经趋近于零。
我希望把我的这段经历和教训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给后来人一点启迪。
2010年下半年,我从新东方辞职,离家出走南下广州。火车开动的时候,我给我的父亲发了一条短信:有朝一日,我一定会成为世界最一流的游戏设计师。然后就把SIM卡扔出了车窗外。当时我给自己制定的远景规划是:
第一年,在网易游戏测评中心成为业绩最好的员工,谋求转岗;
第二年,转岗去一个工作室当策划,同时说服父母掏钱让我出国读书;
第三-四年,跟完一个项目,申请出国读游戏设计的研究生;
这是计划的第一阶段,执行的结果是我在2012年进入网易F工作室,参与fps游戏《突击英雄》的开发。并且在2014年顺利拿到NYU的offer,前往美国读书。
计划的第二阶段是:
第四-六年,完成学业,从零开始,找一份3A大厂打杂策划的工作;
第七-九年,完成人生中的第一个3A项目,同时完成晋升。
第二阶段就卡在了找工作这一步。毕业前后那两个月,我申请了美国几乎所有的3A工作室,只有Rockstar San Diego和High Moon有了回复(感谢屠夫阿昊王滕昊的内推),其他都石沉大海。这里要特别表扬索尼Sucker Punch工作室,上午申请了工作,下午就收到了TYFYI。特别批评Infinity Ward,非要有人内推了才给发拒信。而有回复的两家都是HR一个电话之后就没有了消息,也就是说我连一次跟游戏设计部门面对面谈话的机会都没有。
这件事情对我的打击非常大,毕竟这意味着我之前六年的努力完全不被人认可。伤痛之余,我和陈潮两个人驾车北上,从洛杉矶开到西雅图,沿路拜访在游戏公司工作的中国人,希望从他们的经历中找到一些共性。最后我得出的结论是:在美国的游戏行业,不存在“持中国护照且没有至少一个CS学位的策划”。也就是说,已经在美国游戏行业立足的前辈,要么是去做程序,要么是去做美术,即使要做策划,那么也至少得有一个CS学位,或者是持他国护照/绿卡。而且,这些人里有一半是上海育碧transfer出来的。
但是我还不满足,我们看到的一些已经成功的游戏策划或制作人,有些人并没有编程或者美术背景,他们是怎么成为游戏策划的呢?
我又一头扎下去,访谈,读博客,参加聚会,通过最后汇总收集到的信息,我可以非常确信的告诉大家,想在美国做3A游戏策划有五条路:
1.已经有多年主机开发经验,以Senior Designer的身份被招聘。
在知乎开Live的几位3A设计师前辈都是这一种。这条路线有且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以上海育碧做跳板。但是近几年上海育碧的3A业务逐渐式微,更多精力投入在手游上,这条路已经很难走通了。(我有朋友在2015年想走这条路,但还是被分配去做了手游,最后选择出国留学。)个人的命运要自我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几位前辈min zhou、Avatar Ye、jiayang yang 都赶上了好时候。
2.以QA身份入职,努力学习,转岗成为策划。
每个行业都是需要廉价新鲜血液的。但是游戏行业不招三年工作经验以下的策划。那老策划都是怎么长成的呢?答案是QA。北美大厂都倾向于从QA里选拔策划,一方面是因为QA工作辛苦繁重又需要非常细心,相当锻炼人,经过QA历练过的人工作态度和习惯都不错。此外QA对于工具链也相当熟悉,转策划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我可以举几个例子:
Jeff Kaplan,鄙校校友,文学专业研究生,以QA入职暴雪,目前是守望先锋的总监
Helen Cheng,美籍亚裔,以QA入职暴雪,目前是魔兽世界剧情组的组长
但是QA不招中国人。看好,QA不招没有当前国家绿卡的人。因为QA薪水极低,基本处于勉强维持生活的水平。所以他们自然也不会愿意因为招聘外国人而负担额外的成本。
结婚拿绿卡,进大厂做3A,是这个时代的金光大道。
3.读一个CS专业,从交叉岗位入手
随着3A岗位的细分,这些年Technical Designer技术策划逐渐火热起来,技术策划嘛,就是要懂技术,还要会策划。但是一个CS学位还是很重要的,否则连技术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我好歹在NYU也写了两年代码,但是我投的TD一个回复的都没有。我目前认识的做TD的人,都至少有一个CS学位,有的是本科,有的是研究生,有的是两个。
但是真读了CS学位之后,又有多少人看得上比常规码农薪水低30-40%的策划岗位呢?
4.去腾讯,等收购国外工作室,空降
随着国内资本的野心越来越大,必然会带来大量海外收购。腾讯向Epic和Riot转岗也是有先例的,以后这类事情一定会越来越多。但是这个风险太大,进度无法掌控。只可遇,不可求。对这一条,有心人可以试试腾讯的国际运营管培生计划。
5.做个好毕设,被大厂打包招聘
传送门的原型就是Digipen的学生团队的毕业设计,他们被打包招进了V社。据我所知有中国学生通过这种办法进了SIE的。 这个对于游戏专业的留学生来说可行性最大,但是毕设立项的时候就一定要瞄准主机。当然这条路需要团队的技术能力比较强,希望CMU、Digipen和Utah的同学们早做规划。
遗憾的是,上述五条我都做不到,或者是错过了。在连续遭受一系列打击之后,我来到了目前的公司,当了一名制作人,主要负责把国内的氪金手游换皮到美国来卖,算是文化产业全球化时代的一个小买办。我在办公室里可以收到Riot的Wifi信号, 超市买菜可以遇到穿Treyarch,Naughty Dogde的T恤的人。但是我的3A策划梦已经渐行渐远了。
有些时候,在命运的岔路口,往往就是那么一点点的偏离,最后就导致了整个人生的改变。
希望新的一年,大家多玩游戏,玩好游戏。策划没事儿可以看看商婚的广告。
作者 丨戚本刚
丨推荐阅读丨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提供高品质、有价值、有趣的移动游戏资讯
触乐微信公众号
今日搜狐热点史上最牛“炒房团”:把月球卖了!竟然还有600万人乐呵呵上当
美国男子出售月球土地
酷玩实验室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酷玩实验室
微信ID:coollabs
最近十年来
房价像是搭着火箭似的
眼瞅着就要冲出大气层了
在大家整天吐槽买不起房子的时候
有人却异想天开
把主意打到了月亮身上
开始倒卖月球上的土地
就是嫦娥住的那个月亮
更奇葩的是
不仅真有人买
还形成了“外星产业链”
火星、木星、冥王星
纷纷跳水大甩卖
今天蛋蛋姐就跟大家扒扒这个
“太阳系最富有的地产大亨”
拥有“整个太阳系”的男人
丹尼斯·霍普
早在1980年
丹尼斯·霍普还是一名
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口技演员
婚姻不幸、濒临破产
沉重的打击接踵而来
要多惨有多惨
霍普一边仰望星空
一边幻想着
天上要是能掉馅饼该多好啊
他的要求也不高
掉一块二环以内的地产就成
头顶明晃晃的月亮
似乎在嘲笑他痴心妄想
霍普却突然福至心灵:
地球上的土地没我的份
可月球上的土地还是无主的呀!
宇宙这么大一片黑森林
你地球还能吊死我不成?
霍普想起他上大学的时候
教授曾经讲过1967年
联合国制定的《外层空间条约》
《外层空间条约》规定:
“外太空天体的主权不为任何一个国家所有,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
这一条约至今仍指引着
太空探索活动的方向
又被称为“空间宪法”
霍普抱着那条约
研究呀研究呀
突然他发现
这条约有一个巨大的“漏洞”
条约虽然规定了
地外天体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
但是却没有限制
个人或公司拥有地外天体的主权
霍普早早的就起床
跑到当地的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
这下彻底确认了漏洞
美国法律规定
任何美国公民只要
对无主的地产提出产权要求
便可以成为产权人
简直是天助我也!
霍普连忙写了一份声明
宣称自己对月球以及
太阳系中除地球之外的8大行星
霍普不仅将这份所有权声明
递交给了美国内华达联邦地区法院
还分别寄给了联合国和前苏联
结果可想而知
联合国与前苏联压根就没搭理他
小样你才啥级别?
让你美国爸爸来跟我说话
内华达法院则表示:
“月球的事情不在本州法律的管辖范围之内。”
既然没人管,又不违法
霍普就权当它们默认了
于是他在美国成立了
“月球大使馆”公司
并在网上开始了宣传
超级大甩卖
太阳系中除地球之外的8大行星
以及月球上的地产
霍普将月球上的土地
分割成不同的小块
每英亩(约4000平方米)普通土地
售价19.99美元
矿产权的售价则为每英亩24.99美元
不要998,不要99.8
月球地产带回家
还能获得一张地产证书
和永久的“投票权”
对了,“太空护照”需要另外加钱
14.99美元畅游整个太阳系
还可以包月哦亲
出人意料的是
这么荒诞不经的“地产”
竟然还真有人去买
据霍普自己说
自从月球地产的生意开张之后
短短2周时间
他就已经卖出了6000美元的月球地产
生意刚开始的时候
顾客能买到哪块土地
完全看“天意”
霍普常常都是拿出一张月球地图
闭着眼随便一指
指着哪一块就出售哪一块
直到后来购买月球地产的人越来越多
随便指容易造成“一地多卖”的情况
霍普才想到使用经纬度
标记出售的地产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
单单是售卖月球地产
已经满足不了霍普
“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了
火星、水星也被他拽出来
而被踢出了行星行列的
“小可怜”冥王星
则不“零售”,只“整卖”
只需要25万美元
就可以买下一整颗“冥王星”
到目前为止
“太阳系地产大亨”霍普已经
售出6亿英亩月球地产
3亿英亩火星地产
共1亿英亩的其他行星地产
“月球大使馆”服务过的客户
超过600万人
就连一众名人政要
也纷纷跑来凑热闹
比如美国前总统里根、小布什
以及好莱坞巨星汤姆·汉克斯
据传还有中东某皇室
TFBOYS成员易烊千玺的粉丝
还曾“一掷千金”
从霍普那儿购买了一块
面积为4万平方米的月球地产
作为易烊千玺的15岁生日礼物
相较于高悬于头顶
夜夜洒清辉的月亮
别的行星明显没有那么受欢迎
“小可怜”冥王星更是多年无人问津
(主要是太贵)
这也说明大家
都只是“买个乐子”而已
不过这个“星际过家家”的游戏
大家玩得是相当认真
从“月球地产”开售以来
霍普一共收到了约16万封邮件
询问该如何保护这些“外星地产”
为了让顾客享受到
满意的售后服务
霍普思前想后
最终为自己的600万“居民”
成立了“银河政府”
并花费3年时间
创建一部“银河政府宪法”
也算是进一步完善了“太阳系帝国”
确认过眼神
是真·戏精·本精了
霍普宣称“银河政府”已经
与30个政府建立外交关系
并正在努力谋求
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蛋蛋姐觉得
联合国都要亲自帮霍普联系
精神病院了
既然产业已经冲出地球
霍普当然不甘心
“售楼处”只局限在美国
于是“月球大使馆”
开始在全球招募“外星大使”
英国、荷兰、德国等国家
已经有了6位“外星大使”
以及27个分销商
英国的威廉斯夫妇获得霍普的授权
摇身一变成为“地外行星驻英国大使”
“合法”出售月球等外太空地产
每年利润高达100万英镑
引得更大媒体竞相报道
不过分销商获利的90%
都需要上交给霍普
霍普这下真达到了赚钱的最高境界之
躺着也挣钱
2005年的时候
一位名叫李捷的男子
看到威廉斯夫妇的新闻
心里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李捷觉得“月球地产”在国内
肯定拥有巨大的潜力与商机
毕竟相较于外国
月亮自古以来就被赋予
更多的意义与情感寄托
于是李捷当即从霍普那里
拿到中国区的代理权
并在北京市朝阳区工商局注册成立
“北京月球村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李捷召开新闻发布会
宣布“中国区月球地产开盘发售”
中国区“月球大使馆”开张3天
一共卖出了34份月球地产
盈利1万多元
这可比蛋蛋姐我
写文章赚钱多了呀
美国法律拿霍普没招
不代表这种模式在中国也混得开
朝阳区工商局以
涉嫌“投机倒把、买空卖空”为由
查封了李捷的“月球大使馆”
李捷发财的美梦还没展开
就化为泡影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
“月球大使馆”被查封之后
竟然没有顾客前来申请退款
花298元在月球上买下1英亩地产
送给女友的李先生表示:
“我知道(月球地产)是假的,我们就是图个浪漫,让女朋友开心。不都说’月亮代表我的心’嘛。”
远在美国的霍普第一时间得知了
李捷的“月球大使馆”被查封的消息
这说明李捷不能再按时给他“上供”
于是威胁说要取消李捷的代理权
李捷一看霍普“翻脸不是人”
同时李捷发现
霍普的声明中
也存在一个漏洞
霍普只宣称自己
拥有月球向着地球的“亮面”
而没有提及背着地球的“暗面”
李捷向联合国总部提交一份声明:
“兹向地球上的人类和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其他生命群体郑重声明:我,李捷,自今日起是月球整个背面的所有权人和最高行政管理者。”
霍普知道后勃然大怒
这么光明正大地挖墙角
真是“叔叔可忍婶婶不可忍”
当即就给李捷拍了封邮件
宣布取消他的代理资格
霍普当时的内心
大概是这样的
这波操作实在是令人窒息
不过,李捷不是第一个
因为月球的归属而与霍普
产生“产权”纷争的人
这些年“躺着挣钱”的霍普
不是在打官司
就是在打官司的路上
自从霍普成功注册“Lunar Embassy”
(“月球大使馆”)商标之后
他就一直以侵犯版权
而不是“侵犯产权”为由
对其他宣称拥有“月球主权”的人
虽然这些“地产”可能
永远都看得见摸不着
但是顾客购买的
只是一份象征性的浪漫情怀
而不是拥有实体的地产
在这个过程中
霍普将自己的行为描述为
出售“新颖事物”
而不是“外星地产”
就像中国不认可“月球地产”一样
霍普的这种把戏也不是
在每个国家都行得通
在德国和瑞典
霍普就曾多次因欺诈罪被告上法庭
但最终都由于当地政府
缺乏司法管辖权而被无罪释放
“没有法院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我敢肯定今后还会被送上法庭。”
对于霍普这种行为
蛋蛋姐只想说
月球你拿走
把嫦娥还给我们
国际上认可的
个人对太空的权利只有一种
那就是小行星的命名权
国际天文联合会(IAU)规定
小行星的发现者
可以在小行星获得永久编号之后
10年内行使小行星的命名权
目前小行星是唯一可以
由发现者命名
并且得到国际承认的天体
当然这也不是说小行星的发现者
可以随便给小行星取名字
在小行星名字确定下来之前
发现者必须先向国际天文联合会
提交一份“命名提案”
只有委员会全票通过之后
小行星的名字才会被天文学界录用
之前就有一名发现者
想给小行星取名“谷歌星”
但是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
以“商业性太重”为由给拒绝了
虽然公司名字不能用
但是小行星却不排斥以人名来命名
在2009年3月
两岸天文爱好者
金彰伟、陈韬、蔡元生、林启生4人
合作发现一颗小行星
编号为257248
因为他们四人都是周杰伦的粉丝
于是就给这颗小行星取名为“周杰伦星”
(“Chouchiehlun”)
周杰伦得知后十分感动
专门在专辑《跨时代》中
写了一首歌作为纪念
一些人受到“周杰伦星”的启发
又将主意打到了“外星冠名权”上
靠出售小行星
甚至是恒星的“冠名权”来获利
这种行为与霍普售卖“月球地产”
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都只是投机者引人注目的噱头
消费者的自娱自乐而已
国际上以及学术界从来没有认可过
这种“商业化命名”
很多人明知道是“骗局”
还要争相购买
蛋蛋姐觉得也可以理解
毕竟“我为你承包了一颗星星”
可比“我为你承包了一片鱼塘”
康德曾说过:
“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是值得我们深深景仰的,一个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内心的崇高道德法则。”
数百万年前
人类就开始仰望星空
人类就开始向往飞天
我们对星辰大海的向往与追求
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但是前面这么多人
看了这么久
都没有看出来霍普这骚操作
摸摸空空的口袋
依然只能默默在地上挣扎
毕竟,五环外的房子
对我们流露的
都是不屑的小眼神
好了不说了
我要去承包宇宙了
等蛋蛋姐发达之后
在座的诸位
每人分一个星系
酷玩实验室整理编辑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参考资料:
果壳网:真·明星命名指南.
IAU:Buying Stars and Star Names.
天一:月球狂人李捷:法律废除“投机倒把”后我还要卖月球
Virgiliu Pop:The Lunar Embassy: Fraud Or Fantasy?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巨头们慌了!这家神奇超市终于要来中国!
来源:互联网品牌官(szwanba;李大为)、朱思码记(zhusimaji88)
有一家神一样的超市:公司每天思考的不是多赚钱,而是尽可能少赚钱。收到最多的投诉是排队太久,老板要经常出来道歉。
退货从不问原因,吃过、穿过、用过的东西一个字,退,退,退!
这家叫做Costco的超市终于要杀到中国开业了。Costco官方确认:中国大陆第一家店即将在上海落地,并且其天猫旗舰店将会先一步开业。
目前,其天猫旗舰店已经开业。消息一经曝出,沃尔玛坐不住了,家乐福坐不住了,大润发、华润万家通通坐不住了!
这不是来了一头狼,而是来了一条贪食蛇!
雷军:我佩服沃尔玛
但真正给我巨大震撼的企业却是costco
“那是三四年前,我跟一群高管去美国出差,一下飞机他们就去了costco,晚上他们回来跟我展示采购的战果。我问猎豹CEO傅盛买了什么?他说买了两大箱东西。他说,新秀丽的超大号箱子再加一个大号箱子,在北京卖多少钱?大概是9000多元,有人知道costco多少钱吗?900元人民币,相当于150美元。
反正我听完了以后真的是一下子就震住了。然后我就去逛了10分钟,我跟沈南鹏吹牛说我绝对看懂了,后来我转型去研究costco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
costco任何一个商品只挣1%到14%,如果任何一个商品的毛利率超过了14%都需要CEO特别批准,他们说从创办起到今天为止,没有任何商品的毛利率超过14%,这和在座的企业家想的非常不一样,可能也跟在座的很多投资界的朋友想的不一样,这个公司是控制毛利率的,它的综合毛利率只有6.5%。”
1983年,第一家Costco在美国开业。在30多年时间里突飞猛进,一跃成为全球排名第二的零售商,紧追沃尔玛。
这家超市,究竟有多奇葩?
成功的背后,是Costco十个奇葩的属性!
奇葩一:每天思考怎么少赚钱
全世界的老板都在追求毛利,只有Costco整天在想:如何少赚一点!今年毛利10%,明年能不能降到9.5%?后年9%就更好了!Costco的毛利率低得你无法想象——平均不到10%,如果高于14%就要经过CEO批准。
这是什么概念,比如一件T恤10块钱进货,它只卖11块,11块!!还有比这更良心价的吗?我们来对比一下沃尔玛。沃的毛利率一般在40%-60%,也就是那件进价10块的T恤在沃尔玛要卖到30块左右!这简直就是暴利好吗!
Costco有一个雷打不动的招牌套餐:热狗+汽水。这个套餐非常便宜,30多年来一直是1.5美元,卖出去了几十亿份。事实上,国内小米的极致性价比就是在Costco这里偷学的!
奇葩二:随时、随地、随性地退货
绝大部分超市或专卖店退货是7天内。如果超过7天,对不起,您超时了,不退!但在Costco,退货从不问原因、不限时间,只要你不满意,随时可以退换!甚至连吃一半的饼干,穿过的衣服,用过的电器,一言不合,退退退!
对于Costco来说,退货多并不糟糕。相反,它认为退货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因为被退货太多的供应商肯定会感觉压力山大,在以后会更注重品质。
奇葩三:畅销东西要藏起来
普通超市通常会把最畅销的商品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我们进书店也是如此,畅销书永远摆在最好位置。但这个奇葩的Costco却常常把热卖商品藏起来,摆在最不起眼的角落卖。
比如自有品牌KS坚果曾创造3天卖3吨的记录,非常火爆。但是Costco却把它放在非食品区的角落,非要转一圈才能找到。
因为它很多商品特别是自有品牌的爆品尽管产能大,但是销量更大,一不小心就卖完了。所以它要捂起来卖,细水长流。
奇葩四:会员卡能当身份证用
如果登机、出国身份证忘记带了怎么办?Costco告诉你:这都不是事儿!
Costco把会员的照片和姓名印在会员卡上,它跟北美政府部门合作,拿到了符合TSA允许乘客提供除了护照以外的其他证件来证明自己身份的许可。
所以它的会员卡无论是加拿大边境管理局还是美国海关,都是可以当身份证使用的。
奇葩五:怕顾客不占便宜而哭
我们逛普通超市,常常看到试吃的小样太寒酸啦!小杯、小块,都不够塞牙缝!但是Costco规定,在它这里试吃的分量要够大,不怕客人吃。只要举办试吃活动,当天商品的销售额能大幅增长2到3倍。
很多吃货这里拿一点,那里拿一点,基本上一顿饭解决了!原来天下还真有免费的午餐!
奇葩六:超市竟然不是大而全
Costco活跃SKU只有3800,这相当于沃尔玛的十分之一。这意味着,在它家每个细分商品只有2、3种选择,只有具备“爆款”属性的商品才被允许上架。
比如它的微波炉只会选低、中、高档三款产品,牙膏也不过几种品牌。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单品备货规模极大,自然能从供应商那里争取更大议价空间。事实上Costco拿货价都远低于其他批发商,这样给到消费者的价格就更低了,同时也节约了他们的选择成本。
奇葩七:免费医疗,抢医院饭碗
Costco会员可以在它的医疗中心Costco's Hearing Aid Centers做免费检查,不收取任何清洁或后续预约费用。当然,目前只限于耳科。Costco的医疗体系颇为健全,如果顾客的医疗保险不包括所有药品,那么就能在它那里买药,价格远低于市面价。
奇葩八:让家电装修工下岗
Costco有一条格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很多人喜欢在Costco买家电,可是买回来却不会装或具体并不知道怎么使用,怎么办?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是打电话找电器公司,但对方愿不愿意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比如品牌官的同事最近就在某东买了几件大电器,电话催了几次、等了一个星期还是没人来装。无奈最后只能选择退货,太不省心了!
但Costco却可以提供免费的技术支持,帮顾客解决所有问题,让电器公司的装修雇员无事可做!
奇葩九:不只包养你,还包养车
Costco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泛,比如它还有加油站,会员加油超便宜。又比如它还卖车,去年卖出46.5万量汽车,贵为全美第二大汽车经销商。
为此Costco承诺,在它这里换轮胎,顾客可以终身享受免费打气和轮胎矫正的服务。这要在其他地方可没那么方便!
奇葩十:销售员的满意度竟直逼谷歌
在美国的员工满意度调查中,高居第2的不是苹果、不是脸书、不是英特尔。没错!就是——Costco,仅次于谷歌。要知道零售公司的员工满意度可是非常难争取的,而Costco的员工待遇竟超过了很多硅谷的顶级公司。
Costco一个收银员时薪是20.89美元,这几乎是沃尔玛的2倍,普通超市员工的3倍。而且它88%的雇员都享受公司提供的健康保险。
Costco的员工离职率仅为5%,优待员工即优待顾客,让雇员有更高的积极性及幸福感,减少人员流失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公众形象。这种形象是花钱做广告都买不来的!
就像海底捞一样,员工收入高,服务自然让顾客称赞,除了上个月的“老鼠门”事件。因为服务首屈一指,Costco员工受到了奥巴马的赞扬。
东西卖这么便宜,它怎么赚钱?
写了这么长,Costco东西卖这么便宜,还提供这么多远超预期的服务,它怎么赚钱?说了它十大“奇葩”服务后,那我们就再来说说Costco这个“心机boy”的赚钱模式吧!
事实上,做那么多服务,Costco的目的只有一个——引流,把路人甲乙丙丁全部引到会员体系里来。
享受它的极致服务,首先要成为会员,而成为会员,就得交一笔入会费。Costco的会费分两档:60美元/年和120美元/年。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几十到百来美元的会费,它全球可是有8000多万会员啊!并且还是一年一付!
在过去的一个季度中,Costco的营业额为282亿美元,全公司净利润为9.68亿美元,其中会员费收入就达6.44亿,贡献了67%。
因为Costco的变态服务,它会员续签率奇高——惊人的90%!也就是说平均10个会员中,第二年还有9个会续签!
在美国,电商的崛起同样让实体商家叫苦不迭,沃尔玛、梅西百货等品牌纷纷陷入关店潮。然而Costco却以独特的会员制+低毛利+我们上面列举的“奇葩”模式成功抵御了零售业的衰退。
它用这种方式把美国人的线下购物变成了一种信仰。也许雷布斯有一句话说中了:“进了Costco,不用挑、不用看价钱,只要闭上眼睛买,这是一种信仰。”
雷布斯还说:“做小米的时候,我真正学习的是这几家公司:同仁堂、海底捞、沃尔玛和Costco。像同仁堂一样做产品,货真价实,有信仰;向海底捞学用户服务,做超预期的口碑;向沃尔玛、Costco这样的公司学运作效率。Costco给我的经验就是,低毛利是王道。只有低毛利,才能逼着你提高运作效率。”
高门槛会员制,是否会水土不服?
众所周知,会员制wholesale超市购买优惠商品是需要缴纳高额的会费,而Costco几乎是全同行竞品中会费最高的,但在天猫上消费者不需要花一分钱。举例,最新日调整后的Costco会费明细:
基础会员年费为60美元(折合约385元人民币),而更高级拥有年度消费2%最高返现750美元的执行会员年费为120美元(折合约790元人民币)。
换言之,想要在Costco真正买到便宜货,是必须依靠会员卡且基于大批量消费的基础上才能达成的。
若实体沿用天猫模式采取降低门槛,甚至0门槛的方式显然会对Costco会造成直接利润的损失,这显然是这家上市公司和全球其他地区消费者所不要愿意看到的,但若通过高扣点以牺牲价格优势为代价,那么又无法对电商平台和传统商场形式口碑优势,相信这将是眼下Costco最头疼的一个问题。
实际上,中美两国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差异,生搬硬套北美经验来华淘金,成功与否还有待观察。类似Costco的零售案例的也更应理性判断,可借鉴但不可全盘复制或无故吹捧。
Costco进驻中国,会产生什么问题?
据了解,在中国大陆绝大部分的中、大型商超选址位于闹市区、居民楼3-5公里范围内,而最后1公里内则有便利店与社区店完成覆盖,市中心商业区与住宅区的分界十分模糊,因此在人流高密集度和区位近的优势下保证了中国城市传统商超与便利店的高频消费。
低频、批量采购的模式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中产阶级消费群体而言,交通工具并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批量采购所导致的对家庭仓储空间的巨大限度占用——中国家庭2~4名成员居住的公寓楼并不适合北美居住区那种独立别墅所具备的家庭仓储空间,甚至连中国家庭厨房冰箱的生鲜冷藏空间都无法与Costco所售的产品包装相匹配。
当低频,批量采购的模式无法在本土维持时,消费形态即刻只能演变为中高频、中低量级的消费形态。那么这种形态会有什么问题?
国内用户的高频、少量的消费习惯已经被电商平台养成,加上区位的劣势带来的交通与时间成本问题使得Costco在高频消费这条路上很难走通。如果Costco这种仓储式批发超市无法做到周期性的大量出货,对于其货品周转,尤其是生冷冰鲜食品的损耗问题将带来极高的成本。
如果Costco开始本土化采买策略
将遇到什么阻力?
由于入华时间晚,寻找合作供应商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同时又要保障其产品品质达到Costco的入驻标准并控制在行业实体零售,甚至电商零售价格水平线以下,难度并不小。
沃尔玛的阻击
沃尔玛入华超过21年,且拥有大量供应商资源,同时又是京东的股东之一。而眼下,中国大陆能够拥有大批量自营采买能力的电商和实体公司,都刚好处在同一阵营。尽管阿里巴巴完全具备这个潜力,且作为Costco的合作方,零售通产品从理论上看可以助推其一臂之力。但至少当下沃尔玛和京东的联合将会对Costco造成不少的压力。
更多的敌人
若Costco成功转型本土化运作,随着中国中产阶级消费群体数量的急剧暴涨,国内大中型外资、合资以及本土商超将迎来最大的挑战。腾讯、阿里的电商平台必然也将加入到一场史无前例的商超乱战中。
在美国受到追捧的会员制超市,在中国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
摘自:水木然
声明:本文观点不代表老凌微摘,若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信爱销售App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