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砂筒选用要求没居中怎么解决

正在初始化报价器古画梅花有哪些名家名作古画梅花有哪些名家名作
以画梅花出名的历代画家有:
仲 仁,又名华光和尚,北宋人。元代赵孟頫墨梅题跋中称:“世之论墨梅者,皆以华光为称首。”
扬补之,南宋人。代表作为《四梅图卷》。据说他画的梅花张之壁间,便有“蜂蝶集其上”。
吴镇,元。号梅花道人,尝自署梅道人,元四家之一。
王冕,元代瞩目画家、书法家,善画竹石,尤工墨梅,代表作有《墨梅图题诗》。
汪士慎,清扬州八怪之一。工分隶,善画梅。暮年一目失明,仍能为人作书画,自刻一印云:“尚留一目看梅花”
大型油画名家名作有哪些
俄罗斯油画艺术享誉世界,对中国油画艺术有着深刻而积极的影响。据了解,这次参展的俄方画家是俄罗斯功勋画家斯格博涅娃和布舒耶夫,俄联邦美协会员柳波夫和伊戈尔。中国参展的画家是:中国美协会员,一级美术师藏尔康、刘吉弟、李士学。画展展出中俄两国7位油画家百余幅作品,此次画展不但展示了两国艺术家们的艺术成就,更是一次有意义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
此次画展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哈尔滨市文化局、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哈尔滨市外侨办、哈尔滨市美术家协会、太阳岛风景区管理局、韩建民中俄油画收藏馆承办。,,,
白描山水画名家名作有哪些
隋展子虔,隋画家,历北齐、北周。在隋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擅人物、车马,人物描法细致,以色晕染面部;画马立者有走势,卧者有起跃之状。亦工台阁,写山川远近,有咫尺千里之势。曾在洛阳、长安、江都等地寺院绘佛教壁画。作品《游春图》,描写贵族游春的情景,清绿设色,金线勾斫,景物浓丽,山峦树石勾勒笔致凝炼,匠心独运,为现存最古的卷轴山水画(一说《游春图》乃唐人摹本)。
刺绣风景有哪些名家名作
  明末吴江人。不知其名,擅绣观音,技艺精绝,每幅一金。
  ·薛氏
  明侍御钱岱家中女教师,不知其名,钱家人称她薛太太。苏州人,寿五十余,工刺绣,兼擅丝竹。
  ·柳伴月
  女,清代人,原籍浙江,住苏州虎丘东塔院,擅长诗、画、刺绣,曾在虎丘以卖绣为生。
  ·沈关关字宫音
  吴江人。杨卯君之女,能绣人物、山水,曾为顾茂伦绣《雪滩濯足图》。
  ·赵慧君
  昆山顾春福妻,能绣山水、人物,色丝鲜丽。
  ·程景凤
  字侣仙,长洲人,彭蕴璨妻,年十五,刺绣于春晖楼,亦工绘花鸟草虫。
  ·陈芸
  字淑珍,沈三白妻,绣艺精巧,曾为友人绣《心经》一部。
  ·周湘花
  清吴中人。刘松岚妾,曾绣吴兰雪《石溪看桃花诗》。
  ·凌杼
  清末吴江人。以擅绣著名,绣有《窅娘图》一幅,现藏南京博物院。
  ·沈寿()
  原名云芝,女,生于苏州城内海红坊。自幼习绣,艺术高超。丈夫余觉(兆熊)曾去日本考察,共创“仿真绣”。曾任清农工商部绣工科总教习、南通女红传习所所长。刺绣作品《意大利皇后像》作国礼赠给意大利,《耶稣像》参加美国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获金奖。著有《雪宧绣谱》。
  ·余觉()
  名兆熊,字冰臣,晚署石湖老人。浙江绍兴人。寓居苏州擅书画,与沈寿结婚后,专心设计绣稿,夫画妻绣,配合默契。与妻沈寿同去日本考察,共创仿真绣。曾任清廷农工商部绣工科总经理。在苏州创办“福寿夫妇绣品公司”。
  ·沈立()
  字鹤一,沈寿胞姊,曾在清廷农工商部绣工科、南通女红传习所教习,代表作品有《观音大士像》等。
  ·徐志勤
  原名俞志勤,俞慧瑛,女。清末苏州东渚人。光福诸生徐云峙妻。由沈寿力荐任皇家女红教习,又任京师女学绣工科教习。作品仿沈南《松鹤中堂》获1910年南京“南洋劝业会”优等奖。并综合运用前人多种针法,绣成贺慈禧大寿的《八仙上寿图》。
  ·丁渭琦(?-1952)
  苏州蠡墅人,1904年与丈夫顾聘儒合办私立“武陵女塾”(绣校),直至1937年停办。她和学生的作品曾在南洋劝业会、江苏省地方物品展览会获奖,1934年曾绣《英国皇后像》。
  ·金静芬()
  女,沈寿高足,曾任清廷农工商部绣工科教习,后在南通女红习所、苏州女子职业学校教绣。她的刺绣作品曾在南洋劝业会、美国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获金奖。1958年曾任苏州刺绣研究所所长,代表作品有《鲁迅像》、《听琴》等。曾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朱凤()
  原名寿臣,字瑞成,女。原籍常熟。毕业于丹阳正则女子职业学校绣科,留校任教。1951年绣苏州第一幅毛主席像。1952年受聘为苏州刺绣技术学校教师兼甲班主任。1954年参加苏州文联刺绣小组,后转刺绣工艺美术生产合作社、苏州刺绣研究所、苏州刺绣厂任技艺指导。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市政协常委。1957年、1979年先后出席第一次、第三次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会议。她创造了散套绣法,提高了苏绣艺术的表现能力。代表作品有《敦煌供养人像》、《博古图》、《北海》等。著有《中国刺绣技法研究》、《苏绣》。
  ·杨羡九 (?-1957)
  女,苏州光福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随沈寿去北京,在农工商部绣工科设计绣稿,后又随沈寿去南通女红传习所工作。他设计的《松鹤同春图》,曾在美国巴拿马赛会展出。解放前生活贫困,解放后在吴县刺绣生产合作社工作。
  ·王松林()
  苏州光福人。自幼去沪学画刺绣图案(俗称画白粉),遂终身为业。1950年参加苏州刺绣业第三集体工场,1956年参加苏州市第一刺绣生产合作社,后在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室、苏州刺绣厂做图案设计工作。曾参加《苏州刺绣图案》、《日用苏绣图案》的编绘,并在苏州市工艺美术职工大学授课。1977年退休。
  ·柳炳元()
  苏州人。自幼去沪学画刺绣图案。后回苏州自设作坊。1950年成立苏州刺绣业第三集体工场(画花工场)任主任。1956年并入苏州市第一刺绣生产合作社,后改为苏州刺绣厂任设计室主任。1959年被评为苏州市劳动模范,出席江苏省及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77岁退休。编绘《苏州刺绣图案》、《苏绣传统图案》、《苏绣图案》等出版。
现代花瓶有哪些名家名作?
这些都是现代花瓶的名家
十八罗汉核雕有哪些名家名作
核雕在古代就甚为盛行,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甚至皇亲国戚都十分钟情于核雕,一些技艺精湛的核雕高手甚至被请入皇宫,为达官贵族进行核雕。核雕作品可谓是集艺术性、观赏性和实用性于一身,此为作为艺术品还表现出巨大的收藏投资价值。据博宝网的有关专家介绍,2005年北京翰海的春拍上,一件108粒的 “清核雕先贤人物串”以134.2万元的高价成交,开创了核雕拍卖的新纪录,核雕作品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水粉风景画作品有哪些名家名作
沈维义 家住吉祥地、
沈维义 秋日逆旅
王重兴 三阳开泰
孙峰 拜石图
郭彦军 寂静的雪域高原
程升 两级的对立
古代制作紫砂壶的名家都有哪些人?
陈壶根据各类紫砂史籍资料整理的明、清时期紫砂历史名人资料,介绍供您参考。
【金沙寺僧】
明成化、弘治年间宜兴湖金沙寺和尚。明代周高起在其著作《阳羡茗壶系》中认为金沙寺僧是最早制作紫砂壶的人。
又名龚春,江苏宜兴人,明正德年间宜兴紫砂陶工艺开创者之一,其事迹在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许次纾《茶疏》及清吴骞《阳羡名陶录》中均有记载。供春初为学使吴颐山家僮,随吴攻读于宜兴金沙寺中。据传供春学金沙寺老僧,淘细土抟坯,制成砂壶。壶内外隐见手指螺纹,制品敦庞周正,栗色如古金铁,世称“供春壶”。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一件供春款树瘿壶,造型仿树瘤,壶身把柄一侧刻篆书“供春”二字。据考证此壶原为清末翰林、大收藏家吴大所藏,原缺壶盖由裴石民后配。但因供春壶历来多有仿制,故此壶的真伪尚有争议。
号后溪,江苏宜兴人,明万历初年宜兴紫砂制陶名家。据清吴骞《阳羡名陶录》记载,董翰、赵梁、元畅、时朋是继供春之后制壶四大家。董翰制壶一改寺僧、供春以来的古拙风格,始造菱花式壶,极尽工巧。《阳羡名陶录》认为四家中,董翰作工“文巧”,其余三家“多古拙”。
又作赵良,江苏宜兴人,明万历初年宜兴紫砂制壶四大家之一。《阳羡名陶录》记赵梁所制茗壶多为提梁式,作品以古拙著称。据说明代砂壶中的提梁式,就是首先由他创制的。
又作元(玄)锡、袁锡,江苏宜兴人,明万历初年宜兴紫砂制壶四大家之一。
又作时鹏,江苏宜兴人,明万历初年紫砂制壶四大家之一,时大彬之父。
【李茂林】
名养心,江苏宜兴人,明万历初年宜兴紫砂陶名家。因家中排行老四,又擅长制作小圆砂壶,人称“小圆壶李四老倌”。清嘉庆《宜兴县志》称其所制之壶“妍妙在朴致中,世称名玩”。他的作品不加款署,仅朱书号记。另据明人周高起考证,在李茂林之前,紫砂壶都直接放入缸窑烧造,不用匣钵封闭,“不免沾釉泪”,自李养心始,壶“乃作瓦缶,囊闭入穴”,是紫砂壶装烧方法的一大改革。
【时大彬】
号少山,江苏宜兴人,时朋之子,明万历至清初宜兴紫砂陶名家,与时人李仲芳、徐友泉有“壶中妙手称三大”之誉。大彬初仿供春制大壶,后受文人饮茶理论启发,改做小壶。他善用各色陶土,对泥料的加工配制、成型技术、造型设计、铭刻款识等均有研究和改进,作品“砂粗质古肌理匀”,“不务妍媚,而朴实坚栗,妙不可思”,使紫砂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时人许次纾《茶疏》云:“昔时龚春制壶,近日大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盖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随手造做,颇极精工。”时大彬壶上铭款甚为讲究,为端丽的楷书,用竹刀刻成,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中说其“书法娴雅,在《黄庭》《乐毅》帖间,人不能仿,赏鉴家用以为别”,并称其为“大家”。“大彬”款紫砂壶传世品很多,近年又屡有出土,如江都县丁沟镇明代曹姓墓中出土的朱砂六方壶,无锡明代翰林学士华师伊墓出土的三足圆壶等。
【李仲芳】
江苏宜兴人,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李茂林之子,时大彬弟子,“壶中妙手称三大”者之一。《阳羡名陶录》记其作品由古朴渐趋精巧,清初人认为他的“小圆壶形制精绝,又在大彬之右”(阮葵生《茶余客话》),《阳羡茗壶赋》作者吴梅鼎评价李仲芳壶有“仲芳骨胜而秀出刀镌”。《阳羡茗壶系》中说:世所传大彬壶,也有仲芳作,大彬见而赏之并自署款的。所以当时有“李大瓶,时大名”之说。
【徐友泉】
名士衡,江苏宜兴人,一说为江西婺源人,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时大彬弟子,“壶中妙手称三大”者之一。他原非宜兴制陶世家子弟,但因有造型艺术天赋,为时大彬赏识,纳为弟子。徐友泉善制汉方、扁觯、小云雷、提梁卣、蕉叶、莲方、菱花、鹅蛋等多种器形,所配泥料有海棠红、朱砂紫、定窑白、冷金黄、淡墨、沉香、水碧、榴皮、葵黄、闪色、梨皮等多种色调,文献评价他的作品“种种变异,妙出心裁”。清人吴梅鼎在《阳羡茗壶赋》中写道:“若夫综古今而合度,极变化而从心,技而进乎道者,其友泉徐子乎!”把徐友泉称作穷变化、集大成的一代宗匠,可谓备极推许。其子继承父业制陶,时人并称“大徐”“小徐”。
【欧正春】
名子明,江西婺源人,明万历年间宜兴制瓷名家,时大彬弟子,“宜钧”的创始者。他以白泥或紫泥作胎,仿宋钧窑瓷器造型及其乳浊釉,器型有盆、奁、架、瓶、盂、尊、炉等,釉色以天青、天蓝、芸豆红等居多,亦见葡萄紫、灰蓝色等珍贵品种,世称“欧窑”,制品称“宜钧”。《阳羡名陶录》评介欧正春作品“多规花卉果物,式度精妍”,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将其制陶艺术归为“雅流”。
【邵文金】
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手,时大彬弟子。清吴骞《阳羡名陶录》记其仿制时大彬所作汉方式样的砂壶,技艺独绝。
【邵文银】
又名亨裕,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手,时大彬弟子,清吴骞《阳羡名陶录》只录其名。
名时英,原名伯敷,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工匠,时大彬弟子。吴骞《阳羡名陶录》评其人“因附高流,讳言本业”,又评所作陶器“坚致不俗”。张燕昌在《阳羡陶说》中记曾见其作,相传为大收藏家项墨林确定式样的“天籁阁壶”。
【陈用卿】
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手。《阳羡名陶录》记其作品“式尚工致,如莲子、汤婆、钵、盂、圆珠诸制,不规而圆,已极妍饰”。器上落款为仿钟太傅笔意,再用竹刀刻之,具有浓厚书卷气。
【陈信卿】
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匠,仿时大彬、李仲芳等人所制的紫砂器,作品坚瘦工整,雅自不群。
【陈光甫】
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手,时大彬的入室弟子。早年一目失明,但仿制古器仍能达到具体而微。《阳羡茗壶系》评之为“雅流”。
【陈仲美】
江西婺源人,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陈仲美原在景德镇制瓷,因从业者甚多,不易成就,遂赴宜兴制紫砂器。他的作品别具一格,所制茗壶有的摹状花果,并缀以草虫,有的壶上装饰龙戏海涛,龙伸爪出目,传神生动。除茶器之外,陈仲美制作的香盒、花杯、狻猊炉、辟邪镇纸,均精雕细刻,大大开拓了紫砂陶的制作范围。他雕塑的紫砂观音像,庄严慈悯,神采如生。可惜的是这位“智兼龙眠、道子”的艺术家,竟以“心思殚竭”而英年早逝。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将其所做之壶列入神品。
【沈君用】
名士良,江苏宜兴人,明万历时宜兴紫砂陶名家。沈君用自幼即因善制陶而闻名,时人称其为“沈多梳”(多梳,即还未束发成年的意思)。他擅长配制紫砂泥料,作品多浮雕装饰,玲珑剔透,虽不尚正方正圆,但接缝处准确严密,不苟丝发。《宜兴县志》记沈君用是继供春、时大彬后,与徐友泉、陈用卿、徐令英同列的制壶名手。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将其和陈仲美的作品同列为神品。
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工匠,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将其列入“别派”。被列入别派的还有同期的周后溪、邵二孙,以及天启、崇祯年间的宜兴紫砂陶工匠陈俊卿、周季山、陈和之、陈挺生、承云从、沈君盛等人。书中还说他们的生平见于汪大心《叶语附记》。
字共之,明天启、崇祯年间宜兴紫砂陶工匠。他善于在砂壶上镌刻铭款,时人制成的壶多请他镌款文,被称为“陶家之中书君”。《阳羡茗壶系》将其列入别派。
【徐令音】
江苏宜兴人,明天启、崇祯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宜兴县志》记:“若徐友泉、陈用卿、沈君用、徐令音,皆制壶名手也。”说明他的制壶技艺可与徐友泉等人相比拟。《阳羡名陶录》认为他可能就是徐友泉之子“小徐”。
【项不损】
名真,浙江嘉兴人,明天启、崇祯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它是嘉兴名族项氏后裔,曾以诸生贡入国子监。吴骞《阳羡名陶录》认为项不损制作砂壶乃文人偶尔寄兴之作。他所制之壶质朴雅致,款识书法有晋唐风格,水平高于时大彬、李仲芳诸家。
【沈子澈】
江苏宜兴人,也有说是浙江桐乡人,明崇祯末年宜兴紫砂陶名手。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云其制壶古雅浑朴,曾为他人制菱花式壶,镌铭曰:“石根泉,蒙顶叶,漱齿鲜,涤尘热。”《阳羡名陶录》称其为“明季一名手也”。
【陈子畦】
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宜兴紫砂陶工匠。《阳羡名陶录》记其最善仿徐友泉,制品为时人珍爱。又有人说他是清初紫砂名家陈鸣远之父。
【惠孟臣】
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宜兴紫砂陶名家。清人的著述里对于他的壶艺评价不相一致,如张燕昌《阳羡陶说》云其壶款识笔法不俗,做工则远不及时大彬。《阳羡名陶录》作者吴骞记其收藏的孟臣制壶,风格古朴,底刻唐人诗句及署款行书10字,笔法似唐代书法家褚遂良,认为惠孟臣“亦大彬后一名手也”。惠孟臣以善制小壶出名,制品精妙,为时人所赏识。清初施鸿保在《闽杂记》中称:“漳泉各属,俗尚功夫茶,茶具精巧,壶如胡桃者,名孟臣壶”说明他制作的此类小巧的茗壶乃功夫茶必备的茶具。
【项圣思】
不见史载,但其所遗作品紫砂桃杯,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杯呈朱砂紫色,劈半桃为杯,枝作把手,枝叶缠蔓,桃叶脉络毕现。桃杯口沿外刻七言诗两句,诗下署“圣思”二字,并钤“圣思所作”阳文小印一枚。这件作品精巧玲珑,技艺独绝,是紫砂器中极为少见的珍品。杯托为民国名手裴石民1924年配制,上有收藏家储南强所写题记,他写道:“圣思相传为修道人,姓项,能制桃杯,大于常器,花叶干实无一不妙,见者不能释手……”这可能是有关项圣思的惟一记载。
【陈鸣远】
名远,号鹤峰、鹤、壶隐、石霞山人。江苏宜兴人,清初宜兴紫砂陶名家。《宜兴县志》称陈鸣远是近百年来壶艺成就第一名手。他长于雕塑,善于巧妙调配泥色,是一个善翻花样、塑镂兼长、技艺精湛的大师。作品类型广泛,既有茗壶茶具类,也有文房雅玩类。清人张燕昌在《阳羡陶说》中记述:“鸣远手制茶具雅玩,余所见不下数十种。”有天鸡壶、海棠杯、诰宝壶、花尊、菊盒、香盘、什锦杯、砚屏、梅根笔架、莲蕊水盂以及各种瓜果小品等,均文丽工雅,款识书法雅健,有晋唐风格,誉者以为“堪与三代古器并列”。他的作品名扬中外,名士公卿争相求购。
【惠逸公】
清雍正、乾隆时宜兴紫砂陶名匠。其制壶技艺与明末名家惠孟臣相伯仲,世称“二惠”。孟臣制品浑朴工巧俱备,而逸公则长于工巧一类。款识书法楷、行、草俱备,且竹刀、钢刀并用,陶刻作品甚佳,非乾嘉后辈所能及。
【华凤翔】
江苏宜兴人,清康雍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匠。善仿古器,制品精雅而不失古朴,兼长紫砂炉。
【许龙文】
清雍乾年间宜兴紫砂陶工匠,技艺受陈仲美、沈君用影响,所制多花卉象生壶,壶底常刻一方印,一曰“龙文”,一曰“荆溪”。
【葛明祥、葛源祥】
清乾隆、嘉庆年间宜兴丁蜀镇制瓷名家。兄弟二人继承明万历年间欧窑仿宋的传统,继续烧制“宜钧”瓷器,釉色灰中晕蓝,较欧窑更甚一筹,器型多瓶、罐、盆、盂。
【陈鸿寿】
字子恭,号曼生。浙江杭州人,清乾隆至咸丰年间书画篆刻家,“西泠八家”之一。他诗书画皆精,并擅长紫砂壶设计。陈鸿寿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任溧阳知县期间,设计了紫砂史上著名的曼生十八壶式,请杨彭年、邵二泉等当地名家制作,又由曼生及其幕中好友题刻诗句铭文,作品世称“曼生壶”。曼生壶的造型有石铫、横云、井栏、合欢、却月、半瓦当、方山、瓜形、覆斗等,铭文或切壶切茶,或取自商周青铜器,或为历史典故、座右铭等。壶底多有阳文篆书印“阿曼陀室”,并有“彭年”“二泉”等印鉴。陈鸿寿对紫砂壶艺的贡献,在于使书画与篆刻第一次以装饰的面目出现于紫砂壶身,并导致了紫砂壶造型艺术的创新,几何形体由此开始,造壶艺术自此呈现出“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新气象,而“曼生壶”也为后世收藏家、茶艺家所珍爱。
【邵二泉】
清嘉庆道光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擅长制壶并在壶上镌刻铭文、款识。曾于嘉庆二十一年与陈鸿寿合作制作“曼生壶”。道光年间曾为邵景南制作的壶刻铭款。
【杨彭年】
江苏宜兴人,一说浙江桐乡人,清嘉庆、道光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他善于配泥,随手捏塑,其壶或浑朴厚重,或玲珑秀巧,均具天然之趣。他是陈鸿寿“曼生壶”的主要合作者,陈还为他题赠斋号“阿曼陀室”。杨彭年传世作品多有“阿曼陀室”“杨彭年制”“彭年”等印记。
【杨宝年】
又名葆年,字公寿,清嘉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艺人,杨彭年之弟。善制茗壶,尤善捏制之法。曾为陈鸿寿制壶,所选泥料均为名贵的天青泥,紫檀色中微泛蓝,精光内含,温润如玉。
【杨凤年】
清嘉庆、道光年间宜兴紫砂陶女艺人,杨彭年之妹。善配泥色,作品构思巧妙,浮雕精美。其传世品竹段壶,壶体、执柄均作竹节形,并饰以浮雕竹枝竹叶。杨凤年也曾为陈鸿寿制壶。
【瞿应绍】
字子治,一字陛春,号月壶,晚年改号瞿甫、老治,室名“毓秀堂”。清道光贡生,官至同知,为上海名士。工诗词、尺牍、书画、篆刻,最擅画竹,兰、柳亦工。又擅陶刻,尤好将自画竹梅及铭刻刻于紫砂壶上,人称“三绝壶”。曾与制壶名家杨彭年合作,壶柄上有“彭年”印记,有的作品请邓奎代笔书款。有《月壶题画》《月壶草》著作传世。
字石梅,浙江绍兴人,清嘉庆、道光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善制锡壶及紫砂壶,所制壶式样多种,均玲珑秀美,风雅宜人。创制紫砂包锡工艺,常在砂壶或砂胎锡壶面上刻梅花和自作诗句及名士题咏。曾著有《壶史》一书。
【邵大亨】
江苏宜兴人,清道光、咸丰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邵大亨年少就享有盛名,他善于仿古,造型以浑朴见长,做工精湛。高熙在《茗壶说》中记述邵壶“肩项及腹,骨肉亭匀”,“嘴胥出自然,若生成者”,“口盖直而紧,虽倾侧无落帽忧”。邵大亨壮年便死于乱世,留存世间的茗壶寥寥无几,在清代时便已“一壶千金,几不可得”。其传器有“鱼化龙”“掇球”“风卷葵”“一捆竹”等式样,都已被视珍宝。
【黄玉麟】
江苏苏州人,清同治、光绪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黄玉麟曾受聘于金石收藏家吴大家,将吴氏收藏之青铜器、古陶器的造型、艺术特色融合入紫砂陶中。他制壶讲究泥料的选配,多圆式,作品莹洁圆润,精巧工整,鉴赏家珍之。现藏于宜兴文物陈列室的鱼化龙壶就是他的作品,壶呈紫红色,盖内有“玉麟”方印,盖上有龙头伸缩吐注,奇特灵妙。
【俞国良】
清末民国时宜兴紫砂陶名艺人,曾被吴大请去制壶,作品工精细巧,技艺纯熟,壶的体态雍容谨慎。他的作品红泥四方传炉壶曾于1932年获得芝加哥博览会的奖状,现收藏于宜兴紫砂工艺厂。俞国良的作品多钤“国良”“锡山俞氏”印。
【程寿珍】
自号“冰心道人”,近代宜兴紫砂陶名家。所作掇球壶犹如大、中、小三个圆球叠垒,端正稳健,口盖紧密,曾于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此后便有“价随身高”之誉。他所做的仿古壶特别粗,盖大而扁平,线型粗细对比得体,骨肉亭匀,气度不凡。中国古典山水画名家都有谁?
·三国两晋南北朝
人物:曹不兴、卫协、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杨子华、曹仲达、萧绎。
人物:吴道子、阎立本、张萱、周昉。
山水:展子虔(隋)、李思训、李昭道、王维。
花鸟:薛稷、边鸾、韩干、韩滉、曹霸。
人物:顾闳中、周文矩。
山水:荆浩、关仝、董源、巨然。
花鸟:黄荃、徐熙。
人物:高益、武宗元、李公麟、梁楷、李嵩、苏汉臣、陈居中。
山水:李成、范宽、郭熙、王希孟、张择端、燕文贵、米芾、米友人、赵伯驹;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花鸟:赵佶、黄居寀、崔白、文同、杨无咎、苏轼、李迪、赵孟坚、法常、郑思肖。
人物:何澄、王绎。
山水:赵孟頫、钱选、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
花鸟:高克恭、李衍、王渊、王冕、柯九思。
人物:商喜、刘俊、谢环、陈洪绶、崔子忠、丁云鹏、曾鲸;改琦、费丹旭。
山水:王履、吴伟、戴进、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董其昌;王时敏、王原祁、王翚、王鉴、
花鸟:边景昭、孙隆、林良、吕纪、陈淳、徐渭;吴历、恽寿平、石涛、八大山人、宏仁、髡残、萧从云、龚贤、扬州八怪
古代制作紫砂壶的名家都有哪些人?
陈壶根据各类紫砂史籍资料整理的明、清时期紫砂历史名人资料,介绍供您参考。
【金沙寺僧】
明成化、弘治年间宜兴湖金沙寺和尚。明代周高起在其著作《阳羡茗壶系》中认为金沙寺僧是最早制作紫砂壶的人。
又名龚春,江苏宜兴人,明正德年间宜兴紫砂陶工艺开创者之一,其事迹在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许次纾《茶疏》及清吴骞《阳羡名陶录》中均有记载。供春初为学使吴颐山家僮,随吴攻读于宜兴金沙寺中。据传供春学金沙寺老僧,淘细土抟坯,制成砂壶。壶内外隐见手指螺纹,制品敦庞周正,栗色如古金铁,世称“供春壶”。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一件供春款树瘿壶,造型仿树瘤,壶身把柄一侧刻篆书“供春”二字。据考证此壶原为清末翰林、大收藏家吴大所藏,原缺壶盖由裴石民后配。但因供春壶历来多有仿制,故此壶的真伪尚有争议。
号后溪,江苏宜兴人,明万历初年宜兴紫砂制陶名家。据清吴骞《阳羡名陶录》记载,董翰、赵梁、元畅、时朋是继供春之后制壶四大家。董翰制壶一改寺僧、供春以来的古拙风格,始造菱花式壶,极尽工巧。《阳羡名陶录》认为四家中,董翰作工“文巧”,其余三家“多古拙”。
又作赵良,江苏宜兴人,明万历初年宜兴紫砂制壶四大家之一。《阳羡名陶录》记赵梁所制茗壶多为提梁式,作品以古拙著称。据说明代砂壶中的提梁式,就是首先由他创制的。
又作元(玄)锡、袁锡,江苏宜兴人,明万历初年宜兴紫砂制壶四大家之一。
又作时鹏,江苏宜兴人,明万历初年紫砂制壶四大家之一,时大彬之父。
【李茂林】
名养心,江苏宜兴人,明万历初年宜兴紫砂陶名家。因家中排行老四,又擅长制作小圆砂壶,人称“小圆壶李四老倌”。清嘉庆《宜兴县志》称其所制之壶“妍妙在朴致中,世称名玩”。他的作品不加款署,仅朱书号记。另据明人周高起考证,在李茂林之前,紫砂壶都直接放入缸窑烧造,不用匣钵封闭,“不免沾釉泪”,自李养心始,壶“乃作瓦缶,囊闭入穴”,是紫砂壶装烧方法的一大改革。
【时大彬】
号少山,江苏宜兴人,时朋之子,明万历至清初宜兴紫砂陶名家,与时人李仲芳、徐友泉有“壶中妙手称三大”之誉。大彬初仿供春制大壶,后受文人饮茶理论启发,改做小壶。他善用各色陶土,对泥料的加工配制、成型技术、造型设计、铭刻款识等均有研究和改进,作品“砂粗质古肌理匀”,“不务妍媚,而朴实坚栗,妙不可思”,使紫砂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时人许次纾《茶疏》云:“昔时龚春制壶,近日大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盖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随手造做,颇极精工。”时大彬壶上铭款甚为讲究,为端丽的楷书,用竹刀刻成,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中说其“书法娴雅,在《黄庭》《乐毅》帖间,人不能仿,赏鉴家用以为别”,并称其为“大家”。“大彬”款紫砂壶传世品很多,近年又屡有出土,如江都县丁沟镇明代曹姓墓中出土的朱砂六方壶,无锡明代翰林学士华师伊墓出土的三足圆壶等。
【李仲芳】
江苏宜兴人,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李茂林之子,时大彬弟子,“壶中妙手称三大”者之一。《阳羡名陶录》记其作品由古朴渐趋精巧,清初人认为他的“小圆壶形制精绝,又在大彬之右”(阮葵生《茶余客话》),《阳羡茗壶赋》作者吴梅鼎评价李仲芳壶有“仲芳骨胜而秀出刀镌”。《阳羡茗壶系》中说:世所传大彬壶,也有仲芳作,大彬见而赏之并自署款的。所以当时有“李大瓶,时大名”之说。
【徐友泉】
名士衡,江苏宜兴人,一说为江西婺源人,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时大彬弟子,“壶中妙手称三大”者之一。他原非宜兴制陶世家子弟,但因有造型艺术天赋,为时大彬赏识,纳为弟子。徐友泉善制汉方、扁觯、小云雷、提梁卣、蕉叶、莲方、菱花、鹅蛋等多种器形,所配泥料有海棠红、朱砂紫、定窑白、冷金黄、淡墨、沉香、水碧、榴皮、葵黄、闪色、梨皮等多种色调,文献评价他的作品“种种变异,妙出心裁”。清人吴梅鼎在《阳羡茗壶赋》中写道:“若夫综古今而合度,极变化而从心,技而进乎道者,其友泉徐子乎!”把徐友泉称作穷变化、集大成的一代宗匠,可谓备极推许。其子继承父业制陶,时人并称“大徐”“小徐”。
【欧正春】
名子明,江西婺源人,明万历年间宜兴制瓷名家,时大彬弟子,“宜钧”的创始者。他以白泥或紫泥作胎,仿宋钧窑瓷器造型及其乳浊釉,器型有盆、奁、架、瓶、盂、尊、炉等,釉色以天青、天蓝、芸豆红等居多,亦见葡萄紫、灰蓝色等珍贵品种,世称“欧窑”,制品称“宜钧”。《阳羡名陶录》评介欧正春作品“多规花卉果物,式度精妍”,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将其制陶艺术归为“雅流”。
【邵文金】
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手,时大彬弟子。清吴骞《阳羡名陶录》记其仿制时大彬所作汉方式样的砂壶,技艺独绝。
【邵文银】
又名亨裕,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手,时大彬弟子,清吴骞《阳羡名陶录》只录其名。
名时英,原名伯敷,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工匠,时大彬弟子。吴骞《阳羡名陶录》评其人“因附高流,讳言本业”,又评所作陶器“坚致不俗”。张燕昌在《阳羡陶说》中记曾见其作,相传为大收藏家项墨林确定式样的“天籁阁壶”。
【陈用卿】
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手。《阳羡名陶录》记其作品“式尚工致,如莲子、汤婆、钵、盂、圆珠诸制,不规而圆,已极妍饰”。器上落款为仿钟太傅笔意,再用竹刀刻之,具有浓厚书卷气。
【陈信卿】
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匠,仿时大彬、李仲芳等人所制的紫砂器,作品坚瘦工整,雅自不群。
【陈光甫】
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手,时大彬的入室弟子。早年一目失明,但仿制古器仍能达到具体而微。《阳羡茗壶系》评之为“雅流”。
【陈仲美】
江西婺源人,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陈仲美原在景德镇制瓷,因从业者甚多,不易成就,遂赴宜兴制紫砂器。他的作品别具一格,所制茗壶有的摹状花果,并缀以草虫,有的壶上装饰龙戏海涛,龙伸爪出目,传神生动。除茶器之外,陈仲美制作的香盒、花杯、狻猊炉、辟邪镇纸,均精雕细刻,大大开拓了紫砂陶的制作范围。他雕塑的紫砂观音像,庄严慈悯,神采如生。可惜的是这位“智兼龙眠、道子”的艺术家,竟以“心思殚竭”而英年早逝。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将其所做之壶列入神品。
【沈君用】
名士良,江苏宜兴人,明万历时宜兴紫砂陶名家。沈君用自幼即因善制陶而闻名,时人称其为“沈多梳”(多梳,即还未束发成年的意思)。他擅长配制紫砂泥料,作品多浮雕装饰,玲珑剔透,虽不尚正方正圆,但接缝处准确严密,不苟丝发。《宜兴县志》记沈君用是继供春、时大彬后,与徐友泉、陈用卿、徐令英同列的制壶名手。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将其和陈仲美的作品同列为神品。
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工匠,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将其列入“别派”。被列入别派的还有同期的周后溪、邵二孙,以及天启、崇祯年间的宜兴紫砂陶工匠陈俊卿、周季山、陈和之、陈挺生、承云从、沈君盛等人。书中还说他们的生平见于汪大心《叶语附记》。
字共之,明天启、崇祯年间宜兴紫砂陶工匠。他善于在砂壶上镌刻铭款,时人制成的壶多请他镌款文,被称为“陶家之中书君”。《阳羡茗壶系》将其列入别派。
【徐令音】
江苏宜兴人,明天启、崇祯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宜兴县志》记:“若徐友泉、陈用卿、沈君用、徐令音,皆制壶名手也。”说明他的制壶技艺可与徐友泉等人相比拟。《阳羡名陶录》认为他可能就是徐友泉之子“小徐”。
【项不损】
名真,浙江嘉兴人,明天启、崇祯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它是嘉兴名族项氏后裔,曾以诸生贡入国子监。吴骞《阳羡名陶录》认为项不损制作砂壶乃文人偶尔寄兴之作。他所制之壶质朴雅致,款识书法有晋唐风格,水平高于时大彬、李仲芳诸家。
【沈子澈】
江苏宜兴人,也有说是浙江桐乡人,明崇祯末年宜兴紫砂陶名手。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云其制壶古雅浑朴,曾为他人制菱花式壶,镌铭曰:“石根泉,蒙顶叶,漱齿鲜,涤尘热。”《阳羡名陶录》称其为“明季一名手也”。
【陈子畦】
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宜兴紫砂陶工匠。《阳羡名陶录》记其最善仿徐友泉,制品为时人珍爱。又有人说他是清初紫砂名家陈鸣远之父。
【惠孟臣】
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宜兴紫砂陶名家。清人的著述里对于他的壶艺评价不相一致,如张燕昌《阳羡陶说》云其壶款识笔法不俗,做工则远不及时大彬。《阳羡名陶录》作者吴骞记其收藏的孟臣制壶,风格古朴,底刻唐人诗句及署款行书10字,笔法似唐代书法家褚遂良,认为惠孟臣“亦大彬后一名手也”。惠孟臣以善制小壶出名,制品精妙,为时人所赏识。清初施鸿保在《闽杂记》中称:“漳泉各属,俗尚功夫茶,茶具精巧,壶如胡桃者,名孟臣壶”说明他制作的此类小巧的茗壶乃功夫茶必备的茶具。
【项圣思】
不见史载,但其所遗作品紫砂桃杯,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杯呈朱砂紫色,劈半桃为杯,枝作把手,枝叶缠蔓,桃叶脉络毕现。桃杯口沿外刻七言诗两句,诗下署“圣思”二字,并钤“圣思所作”阳文小印一枚。这件作品精巧玲珑,技艺独绝,是紫砂器中极为少见的珍品。杯托为民国名手裴石民1924年配制,上有收藏家储南强所写题记,他写道:“圣思相传为修道人,姓项,能制桃杯,大于常器,花叶干实无一不妙,见者不能释手……”这可能是有关项圣思的惟一记载。
【陈鸣远】
名远,号鹤峰、鹤、壶隐、石霞山人。江苏宜兴人,清初宜兴紫砂陶名家。《宜兴县志》称陈鸣远是近百年来壶艺成就第一名手。他长于雕塑,善于巧妙调配泥色,是一个善翻花样、塑镂兼长、技艺精湛的大师。作品类型广泛,既有茗壶茶具类,也有文房雅玩类。清人张燕昌在《阳羡陶说》中记述:“鸣远手制茶具雅玩,余所见不下数十种。”有天鸡壶、海棠杯、诰宝壶、花尊、菊盒、香盘、什锦杯、砚屏、梅根笔架、莲蕊水盂以及各种瓜果小品等,均文丽工雅,款识书法雅健,有晋唐风格,誉者以为“堪与三代古器并列”。他的作品名扬中外,名士公卿争相求购。
【惠逸公】
清雍正、乾隆时宜兴紫砂陶名匠。其制壶技艺与明末名家惠孟臣相伯仲,世称“二惠”。孟臣制品浑朴工巧俱备,而逸公则长于工巧一类。款识书法楷、行、草俱备,且竹刀、钢刀并用,陶刻作品甚佳,非乾嘉后辈所能及。
【华凤翔】
江苏宜兴人,清康雍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匠。善仿古器,制品精雅而不失古朴,兼长紫砂炉。
【许龙文】
清雍乾年间宜兴紫砂陶工匠,技艺受陈仲美、沈君用影响,所制多花卉象生壶,壶底常刻一方印,一曰“龙文”,一曰“荆溪”。
【葛明祥、葛源祥】
清乾隆、嘉庆年间宜兴丁蜀镇制瓷名家。兄弟二人继承明万历年间欧窑仿宋的传统,继续烧制“宜钧”瓷器,釉色灰中晕蓝,较欧窑更甚一筹,器型多瓶、罐、盆、盂。
【陈鸿寿】
字子恭,号曼生。浙江杭州人,清乾隆至咸丰年间书画篆刻家,“西泠八家”之一。他诗书画皆精,并擅长紫砂壶设计。陈鸿寿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任溧阳知县期间,设计了紫砂史上著名的曼生十八壶式,请杨彭年、邵二泉等当地名家制作,又由曼生及其幕中好友题刻诗句铭文,作品世称“曼生壶”。曼生壶的造型有石铫、横云、井栏、合欢、却月、半瓦当、方山、瓜形、覆斗等,铭文或切壶切茶,或取自商周青铜器,或为历史典故、座右铭等。壶底多有阳文篆书印“阿曼陀室”,并有“彭年”“二泉”等印鉴。陈鸿寿对紫砂壶艺的贡献,在于使书画与篆刻第一次以装饰的面目出现于紫砂壶身,并导致了紫砂壶造型艺术的创新,几何形体由此开始,造壶艺术自此呈现出“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新气象,而“曼生壶”也为后世收藏家、茶艺家所珍爱。
【邵二泉】
清嘉庆道光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擅长制壶并在壶上镌刻铭文、款识。曾于嘉庆二十一年与陈鸿寿合作制作“曼生壶”。道光年间曾为邵景南制作的壶刻铭款。
【杨彭年】
江苏宜兴人,一说浙江桐乡人,清嘉庆、道光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他善于配泥,随手捏塑,其壶或浑朴厚重,或玲珑秀巧,均具天然之趣。他是陈鸿寿“曼生壶”的主要合作者,陈还为他题赠斋号“阿曼陀室”。杨彭年传世作品多有“阿曼陀室”“杨彭年制”“彭年”等印记。
【杨宝年】
又名葆年,字公寿,清嘉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艺人,杨彭年之弟。善制茗壶,尤善捏制之法。曾为陈鸿寿制壶,所选泥料均为名贵的天青泥,紫檀色中微泛蓝,精光内含,温润如玉。
【杨凤年】
清嘉庆、道光年间宜兴紫砂陶女艺人,杨彭年之妹。善配泥色,作品构思巧妙,浮雕精美。其传世品竹段壶,壶体、执柄均作竹节形,并饰以浮雕竹枝竹叶。杨凤年也曾为陈鸿寿制壶。
【瞿应绍】
字子治,一字陛春,号月壶,晚年改号瞿甫、老治,室名“毓秀堂”。清道光贡生,官至同知,为上海名士。工诗词、尺牍、书画、篆刻,最擅画竹,兰、柳亦工。又擅陶刻,尤好将自画竹梅及铭刻刻于紫砂壶上,人称“三绝壶”。曾与制壶名家杨彭年合作,壶柄上有“彭年”印记,有的作品请邓奎代笔书款。有《月壶题画》《月壶草》著作传世。
字石梅,浙江绍兴人,清嘉庆、道光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善制锡壶及紫砂壶,所制壶式样多种,均玲珑秀美,风雅宜人。创制紫砂包锡工艺,常在砂壶或砂胎锡壶面上刻梅花和自作诗句及名士题咏。曾著有《壶史》一书。
【邵大亨】
江苏宜兴人,清道光、咸丰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邵大亨年少就享有盛名,他善于仿古,造型以浑朴见长,做工精湛。高熙在《茗壶说》中记述邵壶“肩项及腹,骨肉亭匀”,“嘴胥出自然,若生成者”,“口盖直而紧,虽倾侧无落帽忧”。邵大亨壮年便死于乱世,留存世间的茗壶寥寥无几,在清代时便已“一壶千金,几不可得”。其传器有“鱼化龙”“掇球”“风卷葵”“一捆竹”等式样,都已被视珍宝。
【黄玉麟】
江苏苏州人,清同治、光绪年间宜兴紫砂陶名家。黄玉麟曾受聘于金石收藏家吴大家,将吴氏收藏之青铜器、古陶器的造型、艺术特色融合入紫砂陶中。他制壶讲究泥料的选配,多圆式,作品莹洁圆润,精巧工整,鉴赏家珍之。现藏于宜兴文物陈列室的鱼化龙壶就是他的作品,壶呈紫红色,盖内有“玉麟”方印,盖上有龙头伸缩吐注,奇特灵妙。
【俞国良】
清末民国时宜兴紫砂陶名艺人,曾被吴大请去制壶,作品工精细巧,技艺纯熟,壶的体态雍容谨慎。他的作品红泥四方传炉壶曾于1932年获得芝加哥博览会的奖状,现收藏于宜兴紫砂工艺厂。俞国良的作品多钤“国良”“锡山俞氏”印。
【程寿珍】
自号“冰心道人”,近代宜兴紫砂陶名家。所作掇球壶犹如大、中、小三个圆球叠垒,端正稳健,口盖紧密,曾于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此后便有“价随身高”之誉。他所做的仿古壶特别粗,盖大而扁平,线型粗细对比得体,骨肉亭匀,气度不凡。热门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卸落砂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