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汉江师范学院怎么样是二本学校吗

【重磅】二本升985!北师珠成广东第三所985重本高校!【轻轻升学资讯】
当前位置: &&&
【重磅】二本升985!北师珠成广东第三所985重本高校!
【重磅】二本升985!北师珠成广东第三所985重本高校!
今天(8月27日)上午
广东省政府、珠海市政府和北京师范大学三方
共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协议在广州签署
广东省副省长黄宁生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
珠海市副市长阎武出席活动并见证签约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按照广东省、珠海市和学校三方共建的新模式,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为基础,聚焦国家教育文化发展重大需求、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国际学术技术前沿,吸引并整合境内外优质资源,开展国际化的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教育、文化、健康、科技高端科教中心、研究中心和创新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广东省政府副省长黄宁生:
省市校共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协议的签署,将进一步扩大和深化我省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合作空间,对于我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东省委、省政府将全面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全力支持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董奇校长:
北京师范大学将举全校之力,整合国际国内优质教育资源,支持珠海校区建设成为紧扣国家和广东教育、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北师大本部同一水平的南方校区,建设成为教育创新的“南方硅谷”。
珠海市副市长阎武:
珠海市将全面落实合作协议,全力支持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更好更快发展,助力北京师范大学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优势全面提升珠海市基础教育发展水平。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南方硅谷”、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从这些关键字眼中,就可以看出这次签约的重要性了!早在今年5月,北师珠就收到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的复函,正式批准北师珠在四川省的招生批次调整为本科第一批
恭喜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对于这个消息,不少小伙伴们已经炸开了锅!
不管毕业证是什么,学校能晋升重本就说明学校很有实力好吧,那些说我们麻雀变凤凰的,这麻雀也要有实力吧。反正我为我的学校感到骄傲
北师珠已有先例,那么以后珠海三宝,吉珠是不是也会从二本升到985,变成吉林大学珠海校区。以此类推,北理工珠海学院也改名北理工珠海分校,那么大学名字都乱了套,更加容易误导考生报考
今年考上的真的是猝不及防的惊喜……2b升重本这是逆天的节奏啊…
还真是只要高考志愿选的好...赛高考 别人凭本事选的学校,别人凭本事交费学费,祝福各位北师珠的学生
你又有什么看法呢?!
关注我们,
陪伴你一起走向高考的每一天。
2018年高考,看你的!
注:原文章转载于 广东高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邮箱
轻轻名师 为您而选
轻轻有着严苛的教师选聘制度,每个合作老师都经过严格的资质审核、笔试和面试。
家教区域:
家教科目:
家教城市:
城市科目:
家教导航:
教学辅导:
以上没有您的城市?可以点击选择其他城市
请验证手机号登录/注册
获取验证码
收不到验证码?咨询轻轻客服 &&
请选择城市
请选择年级
请选择年级
快速找个好老师买房难的只是北上广?年薪30万美元又如何?59%硅谷员工:买不起湾区一套
买房难的只是北上广?
美国地广人稀,房价很便宜?
但意想不到的是,不少在硅谷工作的科技人员,也表示自己难以负担旧金山市湾区(San Francisco Bay Area)的楼价。
?. 超过一半买不起房子
据外媒《VentureBeat》报道,Team Blind公司调查报告显示,13家主流科技公司中,平均有59%受访员工指买不起房,当中以思科(Cisco)员工最多,占公司72.07%;其次是拍卖网站eBay,买不起房子的员工占70.63%。
调查亦发现,Facebook及Google的员工亦正为自己房子发愁,但就买不起房子的员工而言,这两家公司占比最低,分别为51.74%及51.39%。
至于其他科技巨企,如Apple、Intel及Oracle的受访员中,回答“负担不起在旧金山湾区买房”的比率则分别为63.29%、57.46%及57%。
!. 部分员工年薪超过30万美元
报道提到,部分科技员工年薪超过30万美元,远高于平均薪资水平,但仍然难以负担旧金山市房价,46%居民计划将来搬离湾区。
加州房地产经纪人协会报告亦指出,目前该区一所房子平均售价为150万美元以上。
截至去年底,只有12%家庭能够负担一套中等价位住宅。在硅谷所在地圣克拉拉(Santa Clara),也只有15%的家庭负担得起类似价位的房屋。
Team Blind分析指,居民搬到更便宜的城市并不令人惊讶,反而因此令搬家卡车供不应求,搬家卡车费用飙升到2,000美元,直言“湾区生活成本很高,但离开的成本亦同样很高。”
?. “美国梦”大打折扣
事实上,在美国要买房殊不容易,亦令“美国梦”大打折扣。
房地产公司Hearth 早前发布的《2017年“美国梦”情况报告》,在2,000名受访美国人中,仅18%受访者觉得自己生活在“美国梦”中,但有75%认为其美国梦处于危险边缘,房价太贵是主要原因之一。
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发布的数据,接近40%的美国人没有房子,Hearth的首席执行官Anthony Ghosn表示,近50%的“千禧一代”租房住。
调查又指出,3大威胁令“美国梦”大为失色,尤其是对于“千禧一代”而言:
消费者债务;缺乏金融知识;停滞不前的工资增长。
我还是想到硅谷工作……
与不少留美学生讨论职业规划时,留学君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很向往到硅谷工作,可是想在硅谷工作一点也不容易:
学经历亮眼,
表达能力却败给一个美国大学生?
国际学生不善表达很吃亏!
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上有过一堂“Leader's voice”的课程,主要就是在讨论如何有效的表达:
“ 很多国际学生谈话内容很好,但是没有好的架构,加上口音较重,很容易不被重视,连教授都觉得可惜……
其实这也是得亚洲学生比较可惜的地方,就算你有再好的想法,表达能力不够好,到了国外真的比较吃亏:
“ 有个英国的同学,每次他的英国腔一出来,大家就会很仔细地听,但是事后想想他讲的话也不是特别有道理,可是至少他在第一时间能吸引大家的注意。
美国人在认识一个人时,若不是他们熟悉的口音,潜意识中就会认为你可能不是那么优秀,但是英国腔除外。
口音这件事很难一下子就改变,但也不代表不用努力,尤其现在资讯这么发达,建议提早接触及练习,培养更好的语感。
这就是为什么强调表达能力的重要,因为表达能力不只在申请学校时能派上用场,在美国就算进入职场更要把握机会勇于发言;而在美国留学期间同学们会发现几乎每堂课都需要发言、讨论,就是在为未来的职场做准备。
很多亚洲人做事能力比美国人好,但也很多人差就差在表达能力。就像essay初稿,往往在在essay的前一两段并没有勾勒出事情的重要性,Adcom很难被说服。
为硅谷铺路
别忘考虑学校地点、排名
? FMCG(快速消费品)产业摆明不收国际学生,不过医疗与科技产业相对较欢迎国际学生,会视每个人的经验及潜力给予机会。
实力较强的学校都有很专业的职业规划中心(career management center),甚至还以产业别区分,若校方与企业维持良好关系,任职其中的校友也都表现出色,很多企业是会为特定学校保留职缺,并直接到校与学生面试的!
“ 正值毕业季,不少在校生分享校园情报,他们提到过去西岸聘雇最多学生的企业是Amazon、Google与Apple等,最近却也开始减少为特定学校保留职缺的名额。
有人揣测是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影响,可能会让大公司觉得麻烦而却步,不过有些学校虽然不在西岸,却因为校友在职场上展现优异的能力,成为这些雇主的目标学校。
所以,想前进西岸工作,不代表你只能申请西岸学校,有些人在申请过程中不断加码多申请几所学校,免得将来后悔自己在申请前东挑西拣。毕竟西岸学校的招收名额有限。
+ 若以排名来看,Top 15名的学校因为校方资源丰富、校友能力好,学生也是很有机会到硅谷工作,不过最保险的做法还是多跟几个校友聊聊,了解学校发布的就业报告。
当然地利之便是无可取代的最大优势,有时要到公司参访,搭个40 分钟的车就能到目的地,
硅谷生态跟国内不太一样,有很多极具潜力的中小企业,可能就是下一个上市的公司,如果你不长期在这个社群中,很难在同学之间打听到这些企业的相关消息,这也是其他地区的学生比较难做到的事。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即日起,AEIS暑期冲集训营开放报名,全面进入备考状态,更有名师坐镇,答疑解惑
九月ACT机考正当时,早作准备早备考,让你离名校更进一步
今日搜狐热点1.3K12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5486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硅谷大牛企业最喜欢这所“二本”大学的毕业生,就这3点原因硅谷大牛企业最喜欢这所“二本”大学的毕业生,就这3点原因对白吧百家号美国专业招聘平台Jobvite通过对700万求职者和4万名雇员的分析,总结出10个最容易被硅谷及周边地区的顶级企业雇佣的大学。其中第一名竟然是排名在美国TOP100大学之外,相当于国内的“二本”学校的,圣何塞州立大学。硅谷是美国青年心驰神往的圣地,也是世界各国留学生的竞技场和淘金场。包括英特尔、惠普、苹果等10,000余家全球知名的企业云集于此。面对那么多的美国牛校,这些知名企业为什么唯独钟情于圣何塞州立大学的毕业生呢?占有天时谈起硅谷附近的加州名校,大家第一反应不是斯坦福、就是加州伯克。然而两者都不是加州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前者建于1885年/后者1868年)。答案是:圣何塞州立大学(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成立于1857年,是美国西海岸最古老的公立大学,也是加州公立系统的创始学校。SJSU排名虽未进入美国TOP100大学,但并不表示教育质量不好,而是把教学重点从科研转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这一点使其在加州赢得极高的名誉和口碑,被誉为“为硅谷培养精英人才”的名校。▲圣何塞州立大学享有地利圣何塞是硅谷的轴芯。Adobe系统、BEA系统、思科和eBay等公司的总部和研发地都设在此地。圣何塞州立大学的学生就近会有更多机会接触这些大牛公司的HR,参于招聘活动,摸透行业趋势。SJSU商学院甚至会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实习,学生在毕业前就可以在硅谷工作。拥有人和在美国找工作和国内一样,除了能力还需要人脉。圣何塞州立大学自成立以来,拥有人数超过20万的庞大校友群。硅谷当地的公司雇用从SJSU毕业的学生人数,一年比一年增多,校友资源这个雪球已经滚的很大颗了。找工作的时候可以找师兄师姐内部推荐,先保证简历不挂,再多加一个面试的机会,拿到OFFER自然更容易一些。圣何塞州立大学输送到硅谷的毕业生比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都要多。每年的平均起薪高达$86,000 — $114,000。想要学到实用本领找到适合工作的同学,来到SJSU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大家还看了硅谷顶级公司高管从he变成she !硅谷名企最喜欢在这10所大学招生!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对白吧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2017这个世界让我更辉煌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刚刚,广东答复:“中国硅谷”升级为“世界硅谷”!
被誉为“中国硅谷”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 要延伸到香港了
当深圳梦上一篇文章:香港宣布发展“世界新硅谷”!“香港+深圳+东莞”将引爆粤港澳大湾区,刷屏时,我们就知道,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一定会延展到香港,如此,“中国硅谷”才能升级为“世界硅谷”。近日,广东省科技厅正在联合香港、澳门组织编制《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该计划有望近期发布并实施。与此同时,7月30日,广东省政府在回复全国人大代表、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霍震寰建议的答复函中透露,下一步,广东将通过加强与香港的科技创新合作,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延伸到香港,形成以广深港为湾区的三大核心引擎。
据南方日报报道:广东省政府答复一批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 将延伸到香港
“以广深港为湾区的三大核心引擎,建设‘广深港科技走廊’”“深圳新增宝龙科技城等5个创新节点”……近日,针对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一批意见建议,广东省政府作出了相关答复,其中答复函中有不少涉及深圳的重要信息。
A 建设“广深港科技走廊” 形成广深港三大核心引擎
关于霍震寰代表提出的《关于科创领航,集群发力,粤港澳共建产业大湾区的建议》,省政府在答复函中提到,将以广深港为湾区的三大核心引擎,建设“广深港科技走廊”。
答复函称,2017年9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明确了珠江西岸各地以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加强与广州、深圳、香港等城市创新要素的对接,推动创新成果直接在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转化生产,助力广深港科技走廊建设。下一步,广东省将通过加强与香港的科技创新合作,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延伸到香港,形成以广深港为湾区的三大核心引擎。同时加强与广州、东莞等珠三角城市及香港、澳门的合作,扩大创新资源配置范围,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的现代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深港两地创新资源优势将高度互补。答复函提到,深圳具有产业链完善和产学研结合紧密的优势,借助香港高端国际化的科技资源,可以形成更加强大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香港可借双方合作建设全球性科技创新中心的机遇,将教育和科技创新服务发展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同时推进香港科技研发资源与深圳制造和市场资源的深度整合。目前,深圳市正在联合香港将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深方科创园区(包括河套C片区和福田保税区)约4平方公里,打造成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下一步,深圳市将以创新和科技为主轴,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携手香港共建世界级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答复函还指出要打破行政地域壁垒,构建符合湾区发展趋势的机制。其中提到,将通过深入实施粤港、粤澳联合创新资助计划,通过多边或双边合作,联合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创新平台共建、协同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应用,有力推动粤港澳三地产学研深入融合;继续深化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多渠道保障的新型住房保障体系,让人才发挥才能,解决生活后顾之忧。
B 深圳新增5个创新节点 将光明小镇打造成珠三角样本
上述答复函还提到,深圳市编制了《深圳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实施方案(年)(征求意见稿)》,将新增宝龙科技城、阿波罗未来产业城、光明中大城等5个创新节点。加快发展深圳坂雪岗科技城,高水平规划建设深圳国际生物谷和深圳空港新城。
记者了解到,近期出炉的《深圳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实施方案(年)(征求意见稿)》提到,结合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布局,选择4个创新基础好的区域打造为核心战略平台,带动周边具有创新潜力的20个节点,形成各具主导功能的创新区块,构建“4核20节点”的空间格局。
上述4大核心创新平台,指的是深圳空港新城、深圳高新区、深圳坂雪岗科技城、深圳国际生物谷,总面积约95.9平方公里。其中,空港新城规划范围最大,达45.5平方公里,将打造技术标准领先、市场前景广阔的未来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国际会展贸易、现代服务等功能,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城、国际一流空港都市区。重点发展海洋、智能装备、航天航空产业。坂雪岗科技城则将放大华为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发挥技术溢出和人才溢出效应,培育打造国际科技研发高地和特区一体化先行示范区。重点发展通讯设备、5G产业。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上述20个创新节点中,有5个为新增节点,分别是宝龙科技城、阿波罗未来产业城、平湖金融与现代服务业基地、中大城、华侨城光明小镇。宝龙科技城定位为深圳市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粤东北的“桥头堡”、龙岗区打造东部中心重要的科技产业支撑点、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典范区。阿波罗未来产业城的定位是国家军民融合改革创新示范区、产城融合的引领区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验区。平湖金融与现代服务业基地的定位是建设成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打造深圳中部重要的金融与现代服务业标志性园区。中大城的定位是集科研、创新、生态于一体的、大学与城市融合且富有人文气息的文化新城,成为重要的区域性教育高地、医疗高地和创新高地。华侨城光明小镇的定位是,集都市农业、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和运动生活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小镇,树立新型城镇化的珠三角样本。
C 回复设立“香港村”建议 解决好香港同胞的住房问题
针对梁志祥等7位委员提交的《关于在内地设立港人社区的提案》,省政府在答复函中专门就“在广东省部分城市设立‘香港村’”等具体建议作了答复。
答复函指出,近年来,我省逐年加大住房供应力度,建设住宅小区以满足内地及港澳来粤居民居住。当前,我省大部分城市对于香港居民均采取与内地居民同等对待的政策,在大湾区工作和学习的香港居民至少可以购买一套符合实际需要的自用、自住商品房。下一步,我省将在推进大湾区建设过程中统筹考虑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解决好包括来内地工作生活的香港同胞在内的各类群体的住房问题。
关于“香港村”配备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议,答复函提到,我省在各层次城市规划编制中,充分发挥规划统筹先导作用,严格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及地方相关规划技术标准规划建设城市居住区,确保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等核心指标要求。居住在城市居住区的香港居民可以依托居住区周边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享有相应公共服务。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研究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政策配套,积极降低港澳居民在内地就业、学习、生活的成本和门槛,加快建设完善湾区内部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便利衔接的制度安排,努力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更多的动力与活力。(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 张东方)
“中国硅谷”升级为“世界硅谷”需要多少人?
香港科大教授李泽湘:创始人1.6万+优秀工程师13.6万
日,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发起人李泽湘在2018前海合作论坛发表了《创科发展,人才先行》的演讲。以下是演讲全文:
总书记在两会广东代表团会议上发言提出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我们的报告是怎么理解三条锦囊妙计,如何制定政策来实现这些想法。
发展首先要明白发展什么,有一个共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谈这件事情,这里面包括几个方面是有共识的:芯片、新材料、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新能源、金融科技、生物医药等。
我们对人才、发展产业需要什么的人才,乔布斯有一句名言“1位优秀的工程师顶50个普通的工程师”,充分体现发展产业普通的工程师不足够,我们需要1个顶50个的优秀工程师。
从相关数量级的数据来看,深圳是世界无人机之都,有人说有相关的无人机公司大概3000家,也有人说和产品相关的600家,我就打个折用200家来计算。最近北京有一个数据,北京人工智能公司大概是1000家,我们要发展这些产业,十个行业,如果每个行业每年新增30家公司,每个新公司要30名优秀工程师,每年需要9000位优秀工程师。
当然不止是新增公司,现有的产业要转型升级,要利用新技术,有50家公司期望转型升级,每一家需要50位优秀工程师,这个数字大概2.5万人/年。
香港的数字,我们把大湾区算一下,香港+东莞算一个单位、深圳算一个单位、广州+佛山算一个单位,大湾区其他的城市算一个单位,加起来需要13.6万人/年。
创始人要创办公司大概需要30家公司,涉及十个行业,每个公司至少需要5个联合创始人,这是最顶级的工程师数量。内部创始人转型升级需要2500人,光香港就大概需要创始人级别的优秀工程师需要4000位/年。
我们预估一下,整个大湾区要打造国际科创中心,需要创始人至少1.6万人,而且优秀工程师13.6万人,这是需求的阶段。从哪里来?有几个方面,一个是从大学、研究院,还有一些新型的人才培养体系,现在我们还没有建立起来。
可以是自己培养、内地引进、国外引进,从这几个角度看一看内地或是本土到底提供的是什么情况。我们现在要找工程师,我们需要从哪些专业找?工科是计算机、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理科是数学、物理、生命科学。
从哪儿找?大家看看大学的排名,在大湾区当然各种各样的排名也不是共识,至少是个参考,一个是QS排名,能排在世界前100位的大湾区大学有港大、港科大、港中文、城市大学。你会说我们不应该用学校的排名,应该用专业排名,我也把计算机、电子与信息专业排名,港科大14,港科大26。这是你去找优秀工程师的依据。
这里面又是另外一组数据,全球计算机领域对高影响的计算机学者有一个统计数据,前1000名里,美国有632人,内地有29人,香港13人,这是我们面对的情况。港科大电机系50位的教授一半以上是IEEE Fellow。右边是论文引用指数影响力变化趋势,内地有很大的发展,影响力刚刚过了平均值,香港这些年算是增长比较快的地方,看完数据就知道发展新兴产业去哪儿找人。
下面看看这些地方到底有多少人可以挖掘出来?这是港科大计算机系每年培养的学生数,本科有300名学生,我认为能达到优秀级别的要乘系数,这个系数大概是0.5,有150位;硕士30位,乘0.8是24个;博士50位,本科生160。加起来是384位。
电机系,港科大输送950人/年,理学院454人/年。港科大每年输送1531人优秀工程师。香港所有的学校加起来大概是6124位优秀工程师,创业公司要求比较高,本科生能达到这个的达到一到三个点,愿意出来创业的按3%的比例,大概120位学生。
大家都说香港的高科技产业过去这些年成就不大,但是香港有一件事做得很对,就是发展高等教育产生了一批非常不错的成果、人才,这些人才在大湾区、新兴产业,机器人、人工智能、微电子、生物科技、医疗、金融科技,创办了一批五年后回头看是影响世界、影响大湾区的高科技公司。
这里面有从我实验室出来的固高、大疆、李群、云洲、逸动、奇诺动力,有从人工智能出来的奥比中光、商汤、视见。以前说香港没有“独角兽”公司,实际上这里面已经出来一批独角兽或是准“独角兽”公司,五年后这些成果会非常明显。
上面的数据是港科大出来的顶级的能够创办科技企业的联合创始人数量,香港大概120人,这120人打造了一批科技公司。我再算一下大湾区有多少优秀工程师?把香港作为一个单元,深圳作为0.6的系数,广州0.8,其他地方0.3,乘6000多,大概每年产生8400多,这是本土培养出来的。
每年全国引进700万大学生,理工科可能是350万,能够来深圳或是来广东的估计5%,这个数字大概是3.5万。够格成为优秀工程师的数量用20%来算是3.5万。创始人需要1.6万,大湾区只能提供420个,只能满足2.6%。优秀工程师要求是13.6万,我们只能提供6%,这是我们发展科技产业的人才现状。这是我们不得不充分考虑,未来我们怎么办。
我们有些尝试,有些试点来解决这些问题,一个是我自己在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跟广东工业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用新型的培养模式,传统的培养模式是很难满足新兴产业的需求培养人才,每年大概有100个。
大疆也在通过RoboMaster举行比赛培养优秀工程师,每年参加比赛的6000多。香港科技大学也在反思,怎么改革工科教育,就像刚刚徐教授讲的,用设计思维来培养学生,用系统工程的理念、动手能力的方式培养一些能创新、能把市场跟科技融合的工程师,但是规模非常小,每年30个。
右边是我们的一些建议,怎么把创新人才培养不仅在大学里进行改革,打造一批新型的K 12,我们在考虑怎么建设新型的STEAM创新科技中学,我们也一直提“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大学,提起来推动非常慢。
这是我们在松山湖做的一些尝试,把人才的培养、新型的机器人学院教育和创业、孵化融合起来,我们叫做产学研真正的一体,把前面总书记的三条要求“发展、创新、人才”,真正把它做到一体化,而不是看成是分割的三个部分。
为什么当年黄埔军校那么有名,用今天来讲,黄埔学校就是二本、三本的学校,不是211、985学校,又是短期的学校,为什么能培养那么多优秀人才,就是边学习、边打仗,毕业以后打二仗,现在的工科教育是完全违背很多基本的常识,所以我们叫以学备战,以战促学,学战结合,培养新型的科创人才,这是我们对香港、对大湾区地方政府,我们在准备如何培养科创人才的几个建议。
怎么聚焦这些领域,怎么打造国际科创中心,打通产学研,我们说了那么多年,实际上到今天为止,不能说我们做到了,实际上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以上内容由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提供,由李泽湘教授确认演讲内容,授权深圳梦发布)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将延伸至港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李苑立报道:虽然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尚未颁布时间表,但关于大湾区的工作已经在积极谋划中。记者昨日获悉,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霍震环3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科创领航,集群发力,粤港澳共建产业大湾区的建议》(第7242号),日前获广东省政府公开回覆。
回覆中透露,下一步,广东将通过加强与香港的科技创新合作,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延伸到香港,形成以广深港为湾区的三大核心引擎。在科研经费跨境使用方面,广东省正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推动实现粤港澳科技资金跨境流动。
以全域观组织湾区科创
霍震环在建议中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应进一步加强融合。
广东省认为该建议具有重要决策参考价值并提出,近年来,广东著力推进珠三角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努力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立足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度参与全球化,打造更大更包容更国际化的开放平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有力推进多项跨境业务
霍震环对推进深港通计划、人民币跨境业务、科研资金流动等方面的建议,也得到积极回应。
据广东省回覆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广东省积极推动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融资平台开展跨境投融资业务。截至2017年年底,累计与香港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达9.45万亿元,人民币已成为粤港澳之间第二大跨境结算货币。广东省赴港上市企业已超过220家,到去年为止已佔内地赴香港上市公司约25%。
广东将通过深入实施粤港、粤澳联合创新资助计划,通过多边或双边合作,联合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和创新平台建设,协同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应用。
截至2018年4月,已经有1200多名香港建筑服务领域专业人士取得内地注册执业资格,帮扶两家港商独资经营的建筑事务所申请甲级设计资质和开业。2016年已试点允许港商独资或控股的开发建设项目,可自主采用香港工程建设模式进行管理。
对负面清单之外不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领域,广东将赋予港澳服务提供者大陆居民待遇,采取注册登记制的市场淮入模式。争取在自贸试验区内率先实现粤港澳人员、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自由流动。
在科研经费跨境使用方面,2018年2月,科技部、财政部联合作出规定,将香港科研人员和机构纳入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目前广东省正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推动实现粤港澳资金跨境流动,实现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可通过竞争择优,以多种方式参与省财政科技计划项目并获得项目经费资助。
以上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自南方日报、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香港商报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几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