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学期马上中职高二视唱学期目标了 想立个目标大学 想去温州大学之类的浙江省内学校

【图片】学科评估为什么浙师大在浙江排第三还是叫二本【211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1,630贴子:
学科评估为什么浙师大在浙江排第三还是叫二本收藏
难道浙江就两所一本吗----浙大浙工大 浙医不算的话
还有吧友说的天津师大,西北师大不是都没浙师大评分高吗....
看全国招生计划层次,不过浙师大基本是一本了,隔壁福建师范大学目前只能说是二本
浙江不是只有一所一本?
哪有浙医。浙医在我浙肚子里都消化掉了
浙江农业大学,杭州大学都是211级别,而且算是很好的211。浙江医科大学也是有211实力的准211。浙江高教不差的,这个配置仅在京沪苏鄂陕之后。只是浙江把鸡蛋放到了一个篮子里而已
现在还有一本二本的说法吗?一本注水太多了,有些学校不能称为一本了。
非211的学校除了北语,东财这类,其余的出了省或者出了自己的行业基本就是别人眼中的二本,虽然很多根本不招二本,或者只招一点点,甚至招二本,也要一本的分才能上,但没人管,认为好,自己业内懂,就可以去打个比方,在很多师范生眼里包括我,福师大是妥妥的一本
首先不是第三,另外由于地域原因,连师范水平都可能不如杭州师范大学了,另外,学术辣鸡,连个一个博士点都没有
有个喷子经验水的还挺快
什么时候第三是他,浙江工业,浙江工商呢?
我校6项科技成果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来源:科学研究部  作者:胡玉和  发布日期:)【关闭页面】4月11日,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省委书记车俊,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等省领导出席大会。校党委书记金一斌和浙商大获奖代表参加大会。我校2017年度共有6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4项,参与单位获奖2项。顾青教授主持的&功能性乳酸菌(产细菌素、B族维生素等)在乳制品产业化中的应用& 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王勋教授主持的“网络互动媒体计算关键技术及应用” 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戴志远教授主持的“海洋多获性红身鱼类保鲜和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王彦波教授主持的“功能型益生菌和益生元的应用基础研究与作用机制” 获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周珏博士参与的“抗肿瘤分子靶向新药BZG和光热消融-化疗靶向治疗新模式的研究” 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朱狄敏副教授参与的“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模式研究与推广”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了2017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最高成果和杰出个人: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奖人3名;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286项,其中一等奖28项、二等奖88项、三等奖170项。
持之以恒深化综合改革 凝心聚力建设高水平大学我校召开“双代会” 代表献策“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关闭页面】4月17日,浙江工商大学第十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二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下沙校区召开。在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大会正式代表、特邀代表、列席代表、学生代表等共300余人,齐聚共商学校改革发展大计。陈寿灿作了题为“站在新的起点上开启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征程”的工作报告。他回顾了2017年学校主要工作,指出我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学科体系基本形成,学校学科结构更加完善、学科布局更加优化,“大商科”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陈寿灿提出,2018年学校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打造以学科建设为主要支撑的内涵式发展体系,加强学科队伍建设;优化科研管理工作机制,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与社会各界的深度合作;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国际化办学步伐;强化保障能力,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他号召全校师生在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为学校早日跻身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创建国内同类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计财处处长刘福奇对学校年度财务工作报告作了说明;发规处处长项国鹏对《深化综合改革 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若干意见(讨论稿)》作了解释说明;提案委员会副主任蒋志华作校十届一次教代会提案办理情况工作报告。大会书面审议了学校校务公开工作报告和工会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经费审查委员会工作报告。会议期间,代表们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学校改革发展建言献策,12个代表团分别在各分会场对《2017年学校工作报告》《深化综合改革 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若干意见(讨论稿)》等进行了分组讨论。主席团会议随后听取了各代表团讨论情况的汇报,并对代表们提出的关于“最多跑一次”改革需要考虑基层工作实际;“重中之重学科”需要学校融合协调;研究生培养中加强导师素质教育;师资人才梯队建设压力的化解;高层次人才和普通教师考核动态化、差异化;加强对管理骨干培养,拓展职员发展空间;“两中心”“两院”的定位和融合;学校信息化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增加社会捐赠,增强校友经费使用透明度,提升捐赠校友满意度等意见和建议表示高度赞扬。19日下午,大会举行闭幕式。第十届教代会提案工作委员会根据《浙江工商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提案工作暂行办法》对学校第十届教代会第一次会议期间提案进行了评选,教务处、公共事务管理处、保卫处、后勤服务中心等4个承办部门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二级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提案》等10项提案获得优秀,在闭幕式上进行了表彰。财务与会计学院副院长裘益政、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郑群雄、外国语学院院长柴改英、学校机关党委书记陈世伟在闭幕式上分别围绕“大商科”人才培养、一流学科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和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等作了主题发言。金一斌作了题为“凝心聚力,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总结讲话。他指出,学校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必须秉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校领导班子站位要高,谋划要深,担当要强;学院、部门要落实具体举措,做到责任明确、时间明确、任务明确,确保工作有序推进、抓出成效。踏上新征程,必须坚定“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勇气和决心,又要有拿出对策的智慧和行动,把大家的智慧和力量,统一到想事情、谋事情、干事情上来。实现新使命,必须保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精神面貌,推动在全校形成人人立足岗位做贡献、人人投身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良好氛围。金一斌强调,学校正在进行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内涵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是每一位商大人的事业;跻身“双一流”行列,是每一位教职工的商大梦。我们将坚持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方针,始终把关心、维护教职工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与会代表委员要把本次“双代会”的精神,传达到每位教职员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广大教职员工顾大局、识大体,贯彻、落实、执行好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希望全校上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建设高水平大学和“双一流”建设目标,一定能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学校老领导、老工会主席、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各党支部书记以及人民武装学院的党政工负责人应邀出席会议。李军、任志国分别主持开幕式和闭幕式。
浙商大在省本科高校教学工作及业绩考核中名列第二来源:教务处 作者:张兴琳近日,浙江省教育厅、财政厅公布了学年普通高校教学工作及业绩考核结果。浙商大名列省内本科高校第二位,取得历史最好成绩。为了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浙江省教育厅自2009年开始,每年对省内所有高校进行教学工作和业绩考核评估,省属本科院校考核排名与财政拨款挂钩。高校教学工作和业绩考核内容涉及教学保障、师资队伍、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改革、开放办学、争先创优等6个方面,是全面检查和衡量各高校教学质量水平的一个综合性结果。自该项考核开展以来,我校在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学工作及业绩考核中始终保持在省属高校前五位,此前还曾经获得两次第三名。近年来,学校坚持“专业成才、精神成人”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具有“大商科”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推行毕业论文形式多样化改革,构建“三开放、三结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多年“一体多元”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形成了多元、开放、协同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学校内涵式发展,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本次考核成绩,既是对我校教学工作的全面肯定,也是对今后进一步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鞭策。目前,学校相关部门和学院正努力加紧工作,全力备战2017年上级部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审核评估。
不清楚几个浙师范天天黑浙商大有意思吗?浙江师范的教育部学科评估比不上浙商大,浙江省教育厅本科业绩考核比不上浙商大,还要不要脸?
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年度绩效评价结果根据《关于开展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年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浙科发条〔号),经过自评、专家评价和实地抽查核实的程序,评价按照35%优秀、40%良好、20%合格、5%不合格的比例进行排序。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年度绩效评价结果实验室名称
评价结果浙江省微生物生化与代谢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优秀浙江省果蔬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优秀浙江省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优秀浙江省现代计量测试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
中国计量大学
优秀浙江省嵌入式系统联合重点实验室
浙江工业大学
优秀浙江省生物计量及检验检疫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计量大学
优秀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农林大学
优秀浙江省药用植物种质改良与质量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杭州师范大学
优秀浙江省纤维材料和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理工大学
优秀浙江省船港机械装备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优秀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
浙江农林大学
优秀浙江省饲料与动物营养重点实验室
优秀浙江省抗真菌药物重点实验室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优秀浙江省农产品化学与生物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科技学院
优秀浙江省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优秀浙江省海洋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优秀浙江省磁性材料重点实验室
中国计量大学
优秀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优秀浙江省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工业大学
优秀浙江省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优秀浙江省食品微生物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工商大学
优秀浙江省水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联合重点实验室
浙江工商大学
优秀浙江省能源与环境保护计量检测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优秀浙江省细胞与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
优秀浙江省海洋材料与防护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优秀浙江省水体污染控制与环境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
优秀浙江省钎焊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优秀浙江省可视媒体智能处理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工业大学
优秀浙江省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
优秀浙江省腔镜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优秀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浙江工商大学
优秀浙江省鱼类健康与营养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优秀浙江省移动网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优秀浙江省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工商大学
优秀浙江省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优秀浙江省建筑节能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优秀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优秀浙江省机电产品可靠性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理工大学
优秀浙江省心血管病诊治重点实验室
优秀浙江省河口海岸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优秀浙江省动物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
优秀浙江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优秀浙江省胸部肿瘤(肺、食管)诊治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肿瘤医院
优秀浙江省汽车安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优秀浙江省空间结构重点实验室
优秀浙江省植保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优秀浙江省生物燃料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工业大学
优秀浙江省玻璃纤维研究重点实验室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优秀浙江省环境与安全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优秀浙江省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重点实验室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优秀浙江省固体**处理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
浙江工商大学
优秀浙江省精细化学品传统工艺替代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绍兴文理学院
优秀浙江省通信网技术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
温州医科大学
良好浙江省竹类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良好浙江省海洋可再生能源电气装备与系统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良好浙江省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
良好浙江省新生儿疾病(诊治)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良好浙江省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良好浙江省近岸水域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良好浙江省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
良好浙江省现代纺织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理工大学
良好浙江省新型信息材料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良好浙江省家蚕生物反应器和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
浙江理工大学
良好浙江省信息处理与通信网络重点实验室
良好浙江省农药残留检测与控制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良好浙江省肾脏疾病防治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良好浙江省公共卫生应急检测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良好浙江省有机硅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
杭州师范大学
良好浙江省病理生理学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良好浙江省光电磁传感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良好浙江省塑料改性与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工业大学
良好浙江省水环境与海洋生物资源保护重点实验室
良好浙江省软弱土地基与海涂围垦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
良好浙江省心脑血管检测技术与药效评价重点实验室
良好浙江省流体传输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理工大学
良好浙江省新型网络标准及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工商大学
良好浙江省有机污染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良好浙江省城市湿地与区域变化研究重点实验室
杭州师范大学
良好浙江省工量刃具检测与深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良好浙江省固体表面反应化学重点实验室
浙江师范大学
良好浙江省碳材料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良好浙江省泵及电机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良好浙江省作物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良好浙江省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良好浙江省绿色化学合成重点实验室
浙江工业大学
良好浙江省在线检测装备校准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计量大学
良好浙江省服务机器人重点实验室
良好浙江省核农学重点实验室
良好浙江省水利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良好浙江省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良好浙江省实验动物与安全性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良好浙江省胃肠病学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人民医院
良好浙江省表面活性剂重点实验室
浙江赞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良好浙江省森林资源生物与化学利用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良好浙江省蓄能与建筑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良好浙江省中药制药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良好浙江省血液肿瘤(诊治)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良好浙江省石油化工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良好浙江省清洁染整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绍兴文理学院
良好浙江省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良好浙江省浙南作物育种重点实验室
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良好浙江省工业汽轮机转子动力学研究重点实验室
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
良好浙江省女性生殖健康研究重点实验室
良好浙江省医疗器械安全性评价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院
良好浙江省零件轧制成形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良好浙江省磁性材料及其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良好浙江省中药新药研发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良好浙江省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电子信息产品检验所
良好浙江省水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良好浙江省网络多媒体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良好浙江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良好浙江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良好浙江省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合格浙江省齿轮传动与摩擦材料研究重点实验室
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合格浙江省光信息检测与显示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师范大学
合格浙江省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
温州医科大学
合格浙江省冲击与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
合格浙江省网络系统及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
浙江天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合格浙江省电池新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合格浙江省认知障碍评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杭州师范大学
合格浙江省水产种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万里学院
合格浙江省应用酶学重点实验室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合格浙江省疾病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
合格浙江省特色经济植物生物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师范大学
合格浙江省戒毒研究重点实验室
宁波市微循环与莨菪类药研究所
合格浙江省安全工程与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合格浙江省流程工业自动化与系统重点实验室
中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合格浙江省中医风湿免疫病重点实验室
浙江中医药大学
合格浙江省医学生物工程疫苗研发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合格浙江省皮革工程重点实验室
合格浙江省辐射环境安全监测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环保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
合格浙江省分布式电源和微网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合格浙江省中药治疗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药理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中医药大学
合格浙江省神经老化与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合格浙江省医学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
合格浙江省重要致盲眼病防治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合格浙江省电磁及复合暴露健康危害重点实验室
合格浙江省新型纺织品研发重点实验室
浙江纺织服装科技有限公司
合格浙江省模式生物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温州医科大学
合格浙江省太阳能利用及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能源与核技术应用研究院
合格浙江省农产品品质改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农林大学
合格浙江省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合格浙江省人用物品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合格浙江省刑事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公安物证鉴定中心
合格浙江省食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
合格浙江省薄膜发电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不合格浙江省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省广播电视科学研究所)
不合格浙江省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
浙江工业大学
不合格浙江省农业微生物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不合格浙江省船舶工程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
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1个不合格浙江工业大学 8个
1个不合格浙江工商大学 6个
5个优秀浙江理工大学 5个
2个优秀宁波大学 5个
2个优秀温州医科大学
5个(其中2个附属医院)
0个优秀中国计量大学 4个
3个优秀杭州师范大学 4个
1个优秀温州大学 4个
0个优秀浙江农林大学 3个
2个优秀浙江师范大学 3个
0个优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个优秀绍兴文理学院
0个优秀浙江科技学院
1个优秀台州学院
0个优秀浙江万里学院
1个 0个优秀
第一还叫浙江大三本呢
除了浙大其他都是垃圾
我建议浙江把所有的大学合并为一所 统称浙大,外地就叫浙大某某分校,然后你浙就是100%
双一流 100%985 更别说一本这种档次了,浙江不是就喜欢好大喜功吗 我的建议非常适合浙江
浙江工商大学信电学院近年来获得浙江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制定完成互联网国际标准5项,发表一级论文和授权发明专利300多项,国家级项目立项30多项,主持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4项(省属高校中首个),主持国家科技部973计划项目课题1项(省属高校中第2个)。获得科研经费超过4300万元,其中纵向课题经费近3300万元。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司法贯彻机制研究》开题论证会成功举行 发布日期: 阅读:63 次4月21日上午,由我院陈林林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司法贯彻机制研究》开题论证会在浙江工商大学下沙校区综合楼九楼第一会议室进行。开题报告会由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苏新建教授主持。浙江工商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范钧教授致欢迎辞,首先表达浙江工商大学对各位与会专家的热烈欢迎,并祝贺陈林林教授获得此次突破性成果。陈林林教授作为课题组首席专家首先对该课题作总体汇报。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开题论证会举行 (
来源:经济学院 
作者:刘文革 
发布日期:)【关闭页面】 4月14日下午,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开题论证会在我校教工路校区召开。校党委副书记李军出席会议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裴长洪,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中国政治经济学论坛秘书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孟捷,教育部长江学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毅,教育部贸易经济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崔日明,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董雪兵,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朝阳,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马淑琴组成的专家组对该课题研究路线和研究方案进行了讨论。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型政商关系研究”开题报告会举行 公共企业与政商关系研究院同期揭牌成立 (
来源: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周鲁耀 陈新 
发布日期:)【关闭页面】 3月17日下午,2017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型政商关系研究”开题报告会在我校教工路校区召开。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万俊人,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景跃进,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何增科,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郑春燕组成的专家组对《新型政商关系研究》课题研究路线和研究方案进行了论证。万俊人教授担任课题组组长。
因为浙大把其他的学校合并了,才少的
事实如此啊
浙师大四个中外合办专业一个金职院就读二本招生,温州大学3个中外合作二本招生,浙理工2个中外合作二本招生
登录百度帐号温州大学靠什么吸引人才?温州大学靠什么吸引人才?演讲往事百家号最早认识温州大学是20年前。那时温州的一位副市长介绍温州大学时感慨道:温州大学是我们温州人一块钱一块钱捐起来的,是温州模式的充分体现。20年后,再次走进温州大学,此温州大学已非彼温州大学:是经两校合并后,快速走过十年发展之路的新的温州大学,学校获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校长李校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位从广州来到温州的校长,构画着温州大学的“野心”:沿着一带一路,用创新创业,走向世界!温州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新模型,给了我们纵横驰骋的机会,让我非常兴奋!陈志文:您认为温州大学有什么优势,又有什么不足?如何定位温州大学,或者说您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温州大学?李校堃:我想从我到温州大学时的思考讲起。我到温州大学来,是比较突然的,没什么准备。我原来在温州医科大学做副校长,学科区别很大,我怕做不好,耽误了这个学校,也对不起教师和学生。温州大学的优势是什么?温州大学的短板是什么?也正是我到温州大学后亟需想清楚弄明白的问题。经过半年时间的调研,思考,我们越来越清晰了,也越来越有信心了。我是做医学研究的,我们经常讲模型,非常重要,我的科研成果,都得益于当初的一个模型,而温州大学又再次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温州大学在中国的这个教育版图上,就是一个教育改革的模型。为什么这样说?首先,在中国的所有的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上,温州大学几乎全都有。三十年前的原温州大学是集社会力量建设的一所学校,有政府出资、百姓集资、华侨捐资,有点“混合所有制”的味道。近年来,我们与美国肯恩大学合作,又有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新模式。温州肯恩大学跟国内的其它一些合作办学院校是有不同的。目前肯恩大学尽管名气还不那么大,但是和我们温州大学是匹配的、深度合作的,是真正的合作、融合。我们经常说,肯恩就是我们教育改革创新的出海口,也是我们温州大学的一个机遇。另一方面,我们对肯恩大学也有着积极的意义。中国的教育市场很大,教育需求旺盛,同时,中国正处在快速发展期,对于美国肯恩大学也是一个机会。斯坦福等美国著名大学就是抓住了当时美国的一些发展机会。现在美国这种机会少了,而中国有。如果肯恩大学抓住了,完全可能进入一个发展的快车道,推动从教学到研究领域的深度合作,最终实现双赢。陈志文:有意思,反向反馈实现双赢,对肯恩的确是一个机会。李校堃:还有其他几种办学模式,比如说瓯江学院,是我校创办的独立学院。还有就是民办本科高校——温州商学院,就是刚刚由我校全民资举办的独立学院转设而成的。又有我们本部的公办模式。我们几乎什么模式都有。我们现在正在总结,希望能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给中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与治理提供一些借鉴。温州大学让我很兴奋,就好像我当年在科研中得到的新模型一样,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耕耘,就一定能结出硕果,所以我说,温州大学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高校教育改革创新的实验基地。我们不仅要研究温州大学的优势与不足,更需要研究国家的需要,根据国家大形势,积极参与其中,带动温州大学的发展。因此国际化是我们的大战略,创新创业教育是我们的抓手。陈志文:温州大学就有温州的基因,温州大学的办学过程本身就隐含了创新创业的特征。前面很多还是在谈温州大学的特点,但是我们怎么利用这种优势或者基因发展温州大学?李校堃:下面我就是要谈温州大学的发展战略。简单说,国际化是温州大学的一个发展战略,双创教育,尤其是创业教育是我们的抓手。今年5月教育部召开关于教育改革的座谈会,请了部分高校和地方教育管理部门负责人,有北大清华等10来所名校,我也有幸参加了。说实在的,如果跟985高校去比,跟浙大比家底,我们就不要比了,我们没有什么优势。但是你要把温州大学放在全球的视野上,放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视野上,放在2025的制造业升级上,放在整个经济的转型,放在创新创业的这种大环境下,我们也就有了自己的优势了。比如在来华留学生教育上,很多学校在追求欧美学生,我们追求一带一路亚非拉国家的学生,这就和温州的产业国际化直接关联了。温州占据了我国低压电器产品的60%,前几天见到这个领域领航企业的一位董事长,他正忙着在一带一路上建厂,想设法输出自己的产业,但他苦恼的是缺乏足够的人才支撑。这些企业走出去,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边去的人,大部分又不愿意长驻,成本也高,不如培养当地的人才。我们根据他们的发展需要,把这些一带一路上国家的学生招进来,不仅学技能、汉语,还教他说点温州话,熟悉一点温州的文化,然后回国去建设他们的低压电器产业,做当地的办事处主任。我举一个例子。在意大利,有一万多温州商人,无论是子女教育还是经商,他们有很多教育需要,于是我们就启动了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的筹备工作,结果有很多的温州人愿意投资合作办学校。温州人现在走出中国,走遍世界,我们就跟着温州人,服务温州人,服务中国的发展,这是我们独特的优势和资源。我们也准备在马来西亚,老挝这些地方办学,这些地方温州商人已经深度进入了当地的经贸活动。在这一领域,我们希望通过十三五、十四五的建设,能进入全国同类院校的前列,无论是在质量上、在规模上,还是在教育理念上。因此我相信,在这样的背景下,温州大学必将进入一个新的跨越式发展期。现在我们用三年到四年的时间打基础,下一步,也就是从十四五开始,我们要上台阶。经过深入讨论动员,我们全校上下都觉得很兴奋。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盯住这几个事情,努力跻身全国前列。陈志文:我原本对温州大学提国际化是有点看法的,很多地方学校动辄提国际化,我觉得有点好高骛远,你把自己还没弄好,更不要讲国际化了。你讲到这里,我突然明白温州大学的国际化思路了,温州大学的国际化是在和一带一路结合,和温州人,温州产业“走出去”相结合。以前温州人走遍全中国,现在温州人走遍全世界,那么我们温州大学恰恰需要提供这样的支撑,跟着他们一块走出去。李校堃:你说得非常对,这也是我为什么说十三五是温州大学崛起的一个绝佳的战略机遇期,国际化就是我们的核心战略之一。配合这个发展战略,我们还在充分发挥自己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创新创业教育。前段时间有个第三方排名,高校创新创业的竞争力排名,温州大学排在全国的28,其中创业教育这项排到了第11。最近两年,在国家大力推动下,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内变得非常热。实际上温州大学创业教育已经实施了15年。15年前我们开始实施创业教育时,曾经不被大家理解,甚至被批为不务正业。经过15年的发展,我们的创业教育已经体系化、制度化,并日臻成熟。陈志文:这是温州的基因,最后也成为温州大学基因。我个人并不赞同所有学校都搞创业,但的确温州有这个需要,有这个传统。李校堃:是的,随着我们对温州大学下一步发展定位的不断清晰,思路也就清楚了,也就会发现更多的机会。比如创新创业教育。温州是一个适合创业的地方,产业链比较完善,原材料、制造业、小商品等一应俱全,很便于我们留学生创业。我们支持留学生创办创业公司,我们也可以合作,他们在这其中学了本事又学了技术,回去后他可以办子公司或新开公司,原材料,设备等就是从温州来。这幅蓝图确实让人感到兴奋。陈志文:这之间的确有密切的关联,或者说逻辑关系,甚至是在不断放大。李校堃:对,我很兴奋的是,在调研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它是一种连锁关系,是相关的、相通的。陈志文:它会产生化学反应。李校堃:是的,会发生化学反应,不仅仅是1加1等于2的关系。温州大学在中国的整个教育的发展上,一定会有所作为,我觉得主要就是要抓好这几件事。第一,依托一带一路实现国际化战略。第二就是创新创业的教育。这是我们为2025高端制造业转型,为整个类似温州的这种产业的转型,提供一个全新的机会与路径。同时也让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教育,从围墙内走向市场。我们就是要让更多学生留在温州,留在浙江,参与到当地的经济转型,参与到整个供给侧的改革。所以说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就是个抓手,要把工程师引入校园,就必须跟社会结合,和市场结合,和应用结合,也就直接与我们的2025高端制造业的目标接轨,和整个的沿海区域的经济转型接轨。这就是温州大学未来一个阶段的方向与目标!陈志文:其实也是为中国地方高校树立了一个样板!我们的高校如何和当地的社会经济充分结合融合,和国家的社会发展相适应。李校堃:对,我想接下来我们还得创新思路,把温州大学的理念、模式落小落细落实,并逐步传播出去。温州人就是东方的犹太人,走遍天下有自己的模式,温州文化研究应该成为一个重大的课题,也希望为中国高校未来发展贡献一份智慧。陈志文:您说到很多次温州了,您在温州也十几年了,您怎么看温州人,温州文化?李校堃:我对温州也是慢慢了解,从不了解到了解,从浅了解到深了解,然后从有问号,没问号,又产生新的问号的过程。 温州人被称为东方的犹太人,温州地理上是一个“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方,它能够产生出东方犹太人,这本身就是一个大课题,值得研究。严格讲,温州环境条件并不好,以前生活也很艰难。田地有限,他们要养活自己,就要学会很多手艺,比如木匠、瓦匠、工匠,我们小时候,街边弹棉花的基本都是温州人。这也培养了温州人非常勤奋,能吃苦的精神。为了生存发展,温州人就走出温州,走向全国,最后走向全世界。温州历史文化的代表叫永嘉学派。永嘉学派是注重义利并重的,它的特点是可持续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哥们”要讲,但是钱也要赚。我最近在学习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也想起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的一些著作、理论,我认为结合中国的发展,一个社会的发展,实际上是需要解决一些重大的哲学社会科学问题的。我觉得沿着我们一带一路,沿着温州人研究,沿着我们的创业教育与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为中国地方高校改革提供经验借鉴的。温州大学靠什么吸引人才?吸引什么人才?优秀的产业人才应该是我们吸引的核心,机制是我们吸引人才的法宝,我们利用温州的基因,温州灵活的机制给优秀的产业人才搭建一个更大的事业舞台,吸引并留住他们,为温州产业发展转型,为浙江产业发展转型做出贡献陈志文:您是从暨南大学到温州发展,从另外角度讲是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是什么吸引你从大城市到了温州?李校堃:我当初在暨南大学发展很顺利,30多岁就成为教授博导,科研上也获得过一些奖项,还办过公司。但我觉得人生还要有更高的追求。陈志文:您需要更大舞台。李校堃:是。我经历比较丰富,搞科研,搞产业,当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觉得非常有必要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建立一个药学科研和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模式。当时的温州医学院瞿校长和我是好朋友,他找我过来合作,我们聊得比较投缘。投缘在哪?他认为,温州不是省会,不挂省牌,没有那么多区位优势,如果要发展,只有出绝招,出奇招。做鲍鱼不是你的标志,你就把黄瓜拌凉菜做好,也是一番本事。瞿校长当时就结合温州的产业链从眼镜行业开始发展眼视光科学,经过数年的发展,现在相关专业已经跻身全国前列。我觉得温州人的精神就是,我做钮扣做到全世界,做拉链我做到极致。你不做的事我来做,要做就做到全世界最好。就是因为这样的一个理念,我来到温州。陈志文:说明您是有理想的人。李校堃:当时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要来,我也无法去解释。但实践证明,我是来对的。陈志文:事实上你在这里也做出了科技进步一等奖。李校堃:在这里拿到了国家发明奖及科技进步一等奖,这就是机制的重要意义,而且有这种机制,会留下有理想和抱负的人。在温州十多年,从我的团队走出了七八位80后的正教授,正是得益于这种可持续发展机制。陈志文:温州并没有区位优势,但是温州有基因优势,体制优势,给你发展的优势。李校堃:而且还有大环境的因素,温州是计划经济的末端,它不爱折腾,比较简单。陈志文:基于这种优势,你觉得你们更适合引进是什么样的人才?更需要是什么样的人才?我觉得可能未必是高大上的人才。李校堃:没有错,我们和顶级大学不同。基于我们的定位、特殊的条件与优势,我们更希望引进一些有关键技术的产业技术人才,最好是全球的顶尖产业人才。这种人才引进了也容易在温州落地。我们给不了太多的直接的资金支持,我们能给的是发展机制与平台支持。只要他有技术,我们就会给他一个更大的驰骋的空间,与产业结合的空间。陈志文:用灵活的机制撬动了各种社会资源,也给个人一个更大的空间,最后吸引并留住产业人才。我很欣赏这个定位,产业人才。其实对于中国,可能一些实用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更具有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地方的发展上。李校堃:对,今年六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人才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文件发布了,这个利好的政策,让我安心了,尤其是全国科技大会召开,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让我吃了定心丸。政策的保障基本解决了,思路方向也逐渐清晰了。陈志文:我注意到你拿了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我不知道是不是温州历史上第一个?你认为你主要是靠什么?李校堃:是第一个。目前这个项目的产业化正在顺利进行中。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温州这种特殊软环境,是这种机制给了我发挥的空间。我更希望把这种技术的一等奖最后转化为产业的一等奖,围绕这个一等奖建立一个产业区,成为温州的一个产业名片,我觉得这件事对温州对国家都很有意义。就像华为对于深圳,阿里对于杭州。陈志文:现在“双一流”是一个非常热的话题。一直以来对211、985工程有些质疑,双一流启动后,有些言论把这些全部对立起来了,我觉得不是很合适,你怎么看?李校堃:中国的教育体制有很多优点,但是也有不足。优点呢,它步调一致容易带动发展,比如把中国教育推向全世界最大的教育,但是另外一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把高校分成了不同等级等。但随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我认为这些都必将得到解决,我认为“双一流”就是百花齐放,然后百舸争流,每个学校都可以办出自己的特色走好自己的路。陈志文:您的经历比较丰富,扮演过很多角色,教授、处长、总经理,您在某种意义上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授或者校长,您对我们后面高等教育发展有什么样的建议?李校堃:只能代表我个人一些想法,不一定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过去的20年经过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但是现在和过去情况需求都不一样了,我们应该重新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下,在新的国际环境下,认真思考,去创造出更适合我们当前国情的教育发展之路。现在有的人要么就是否定一切,要么就是肯定一切,我觉得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对教育改革的要求更加迫切,培养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高等教育可能要分类思考,分类定位,分类管理,我们需要跟国家整个的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去谋划专业,谋划学科,谋划布局。比如我们现在面对的雾霾问题,要想根本解决,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能源结构的调整,比如说新型能源、新型材料、核能等。那么好了,我们的人才在哪,我们有没有储备,那么这些人才就是我们下一步要着力培养的群体。还有我们讲2025高端制造业,那么我们就需要科学谋划,为之服务,推进产业与地方的结合。陈志文:我的理解是,我们现在普通高校2561所,那么我们要清晰自己的定位,也就是说你定位在哪个层面,你要解决什么问题,在这种情况,国家来配套不同的分类管理办法。李校堃:基本是这样。陈志文:您如何看待校长这个角色?你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人?李校堃:现在到了校长这个位置,的确和以前副校长感受不一样。很明显,压力和责任更大了。作为一个校长,你承担了区域发展的责任,承担了文化发展的责任,承担了我们国家未来的人才培养的责任。你的资源是国家给的、你的信任是社会给的,那么你就要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这么多年做业务也好,做研究做管理也好,我更多的考虑是这个事情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有没有好处,同时是否推动了地方的发展,是否与国家战略相吻合,只要看准了,我就要义无反顾地去做。我觉得这就是校长的责任!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演讲往事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专注于小企业对B2B信息发布技巧总结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二学习目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