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怎么求子空间的基和维数与维数

线性代数关于求子空间的维数及一组基的问题…求教~
问题描述:
线性代数关于求子空间的维数及一组基的问题…求教~W={(x1,x2,x3,x4)∈R^4 | x1+x2-x3-x4=0}这种类型的怎么判断它的维数和求出一组基?真心迷茫,求详解.
问题解答:
W就是由基础解系张成的空间,因此维数是基础解系中向量的个数,一组基就是基础解系了.容易知道,(-1,1,0,0),(1,0,1,0),(1,0,0,1)是x1+x2-x3-x4=0的基础解系,因此是W的基,维数是3. 再问: 那么……什么是基础解系?又怎么求解呢? 再答: 不会这个都不知道吧?线性代数的最大的一个任务就是求线性方程组,经常是用基础解系表示。 任何一本线代书都有。没讲基础解系怎么先讲子空间了?再问: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有讲过,但是没有出现过基础解系这个名词…这个方程的自由未知量有三个,就代表着基础解系中向量的个数吗? 再答: 那你们活着学的顺序不对,或者讲的太浅了(不至于啊,线性空间讲,基础解系怎么会不讲)。 基础解系中所含向量的个数就是自由未知量的个数。 本题可以用x2,x3,x4代表自由未知量,因此W的维数是3。 基就是当x2=1,x3=0=x4,对应x1=-1的解(-1,1,0,0); x3=1,x2=x4=0,对应x1=1的解(1,0,1,0);和 x4=1,x2=x3=0,对应x1=1的解(1,0,0,1)这三个向量构成。
我来回答:
剩余:2000字
这题等价于求向量组的一个极大无关组2 -1 0 11 1 1 13 2 2 21 3 1 -1r3-2r22 -1 0 11 1 1 11 0 0 01 3 1 -1r1-2r3,r2-r3,r4-r20 -1 0 10 1 1 11 0 0 00 3 1 -1r1+r2,r4-3r20 0 1 20 1 1 11 0
把两个空间的基写出来,全并成一个向量组.然后在新向量组中,找极大的无关组.就是和空间的基
公理化定义给定域 F,一个线性空间即(向量空间)是个集合 V 并规定两个运算:向量加法:V × V → V 记作 v + w,∃ v,w ∈ V,标量乘法:F × V → V 记作 a v,∃a ∈ F 及 v ∈ V.符合下列公理 (∀ a,b ∈ F 及 u,v,w ∈ V):向
1.n阶全体对称矩阵所成的线性空间的维数是 (n^2 - n )/2 + n.其实就是主对角线上的元素个数 + 主对角线上方的元素个数.这些元素所在的位置,唯一确定一个对称矩阵,所以有:2.设 Eij 为 第i行第j列位置是1其余都是0的n阶方阵.则 n阶全体对称矩阵所成的线性空间的一组基为:{ Eij,i,j = 1
很显然,基要求线性无关,这个题目里线性无关的的向量,也就是基个数最多为2 再问: a+b+c=0说明abc线性相关,d=a说明了什么呢?? 再答: 说明d和a也线性相关!
维度是2,{1,i}构成一组基.事实上C与R2作为向量空间是同构的
考察2X4矩阵:1,0,1,-21,3,-1,0.其秩为2,故V的维数为:4-2 = 2..可取:x3,x4为自由未知量,先取:x3=0,x4 =1,求得 x1=2,x2 =-2/3;再取:x3=1,x4=0.求得 x1=-1,x2 =2/3.即得其基:(2,-2/3,0,1),(-1,2/3,1,0).或:(6,-2
由于已知R3为向量空间,而V是其子集,故对V,只须验证其元素对于向量加法和数乘向量封闭即可.设v1=(x1,y1,z1),v2= (x2,y2,z2) 为V的任意两个向量,即:x1+y1+z1= 0,x2+y2+z2 = 0.设k为任意实数.则有:kv1 = (kx1+ky1+kz1),而kx1+ky1+kz1=k(x
(1) 1维 数1(2) 2维 1和i(3) 2维 (1,0),(0,1)(4) 4维 (1,0),(0,1),(i,0),(0,i)(5) n维 (1,0,...,0),(0,1,0,...0),...(0,0,...1)(6) 2n维 (1,0,...,0),(0,1,0,...0),...(0,0,...1),(
n阶上三角矩阵构成的线性空间的维数为 n+(n-1)+...+1 = n(n+1)/2基可由这样的矩阵构成:Eij,1 再问: 老师,具体步骤不清楚
属于特征值1的特征子空间是所有对称矩阵所成的空间,维数n(n+1)/2,基自己求吧,结果不唯一 再问: 那维数是怎么算的呢? 再答: 写出基就知道了再问: 可是题目讲t的特征值为-1和1是怎么得到的呢?麻烦写一下过程,谢谢 再答: 特征值1的特征子空间就是A‘=A的矩阵(对称矩阵)全体所成的子空间 特征值-1的特征子空
全体可逆矩阵是否构成实数域上的线性空间?不是.因为逆 对矩阵的加法不封闭,即 可逆矩阵的和不一定是可逆矩阵.全体N阶矩阵可构成实数域上的线性空间.记 εij 为第i行第j列元素为1,其余都是0的n阶矩阵则 εij ,i,j=1,2,...,n 即构成一组基所以空间的维数是 n^2 再问: 维数不是应该为n(n+1)/2
我只能告诉你方法了,因为这个过程相对比较复杂1、把这些向量作为列向量组成矩阵2、然后对其初等行变换,将其化成阶梯型矩阵(关于什么是阶梯型矩阵我想百度百科应该比我讲得详细3、然后确定的极大线性无关组就是我们要求的基,其中向量个数就是维数也只能帮你到这了,我是数学专业的,
将这2个向量扩充为K4的基,另外增加的2个就是商空间的基,维数当然是2
V是三元方程组3x+2y+5z=0的解空间,这个方程组只有1个方程,有3个未知量,所以V的维数就是方程组的基础解系里的向量个数,所以维数是n-r(A)=3-1=2.
这个空间和xytz毫无关系,你那些关于xytz的方程哪里来的? 再问: (x,y,z,t)=a(1,1,1,1)+b(2,0,1,3)+c(4,2,3,5) x-y-t+z=0 (x,y,z,t)=a(0,-2,-1,1)+b(0,0,0,1)+c(1,0,0,1) x=c y=-2a z=-a t=a+b+c 再答:
因为 a1,a2 线性无关,所以生成的子空间的维数是 2. 再问: 那这三个怎么求a1=(1,0,1,0)a2=(0,1,0,1)a3=(1,1,1,1) 再答: 1 0 1 0 1 1 1 0 1 0 1 1 --> 1 0 1 0 1 1 0 0 0 0 0 0 所以 r(a1,a2,a3) = 2 所以 a1,a
首先证明是向量空间:1.证明对加法封闭:设任意的a=(x1,y1,z1)属于V,任意的b=(x2,y2,z2)属于V.则有x1+y1+z1=0,x2+y2+z2=0.考察a+b=(x1+x2,y1+y2,z1+z2),它肯定也属于V,因为x1+x2+y1+y2+z1+z2=02.证明对数乘封闭:设任意的a=(x1,y1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求子的原理与方法-菩提树下
当前位置: >原文
求子的原理与方法
&& 菩提树下&&
求子的原理与方法  生儿育女本来是平常事,本应尽此人伦之道。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求子不得亦非少见。盼子心切,众所理解。如何才能求子如愿呢?这里说的子,是子女、儿女、孩子的意思,简称为子,并非特指男孩。  首先,当然是以医药为主,用正确的医疗手段去解决问题。虽然佛法讲求一切唯心造,但身体上的疾病还是用医药来对治更好。释迦牟尼佛也曾对医生耆婆说:“身病归汝治,心病吾承当”。可见对于生理上的疾病,佛也认为应该用医药治疗为上。  这样说并非否定佛法的作用。首先,《金刚经》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是用来对治任何问题的,是智慧之法,并无定法。既然医药对治疾病,也是一个方便法门。因此,如果是由疾病引起的不孕不育症,应该先用医药治疗。其次,并非不能用唯心的方法祈求,而是一般人不通佛法之原理,多怀疑惑,必难感应。所谓心能转物,即同如来。但要做到用自己的心念去转变物理世界的事物,并非易事。一般人道理不通,信心不坚,诚心不足的情况,当然是使用以物质对治物质的医学方法更好。  然而,医药也不是万能的,所谓“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在使用医药无效的情况下,不妨用佛法的方法去对治。但也不必放弃治疗,可以在治疗的同时用佛法祈求。因为佛法要解决问题,也是要通过一些途径或者说因缘去实现的,而医药本身就是一种很直接的助缘。所以除非是医疗上公认无法治疗的情况,只要有一线希望的话,最好同时使用医疗和佛法来求。本文重点从佛法角度来分析,对于不孕不育在医药上的预防与治疗等因素,大家可以咨询医生或者查阅相关资料。  佛家有一本《佛说入胎经》,比较详细地讲述了神识入胎与胎儿发育的过程,值得深入研究,求子者有必要看看。佛法认为“三缘和合,方得成胎”。父精母卵,还要有一个“神识”(俗称灵魂)的加入,才能产生新的生命,缺一不可。目前医学只关注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对神识的认识尚少,因此只从这两者入手治疗的话,并不彻底。对于一些非生理因素引起的不孕,则无法解决,暂时归纳为“原因不明性不孕症”。  佛法上应怎样去求呢?除了治疗身体上的疾病,更重要的是消除业障,让有缘的神识可以顺利入胎,只要三缘具备,必定成胎。所谓“病由业生,业由心造。”佛法上广义的病,除了身体生理上的病,还有心理上的贪、瞋、痴、慢、疑,以及人生的种种问题等都是病。从根本上来说,我们的人生都在病中。既然一切都是从心而起,要治无子这个果报上的“病”,首先当然要忏悔。忏悔过去累生累劫以来所造的恶业,从“病”根上去“调理”。  忏悔的原理限于篇幅就不多说了,忏悔的方式常见的有“拜忏”,另外亦可念经、念咒、回向等消业。从源头上消除病根后,进一步就应该“种多子因”,所谓广结善缘是也。因为一切眷属皆是有缘而来,子女因缘不外乎“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四种。我们当然希望来投胎的孩子是报恩还债的,并不是想逃避责任和贪图福报,只希望他们有出色,利益社会。  首先应该做的是“戒杀”。因为上天有好生之德,这里的天是指生命的本体,德大概是功能的意思。生命的本体有喜好产生万物的功能。我们也要顺应自然,如果杀生就跟这种好生的功能相反,封杀了生发的功能。自身能生的功能必然也受到抑制,这是业力上的障碍,也会导致身体上的障碍产生。  儒家圣人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疱厨也。”摘自《孟子·梁惠王上》。道家名医孙思邈亦云:“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摘自《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大医精诚”。佛家更不用说,人所皆知佛家戒杀。“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苦乐一般同,只是形躯别。设身处地想,谁肯割自身?莫教阎王断,自揣看何如?”可见自古圣人皆知杀生之过。  杀生求子,有如《百喻经》里“杀子求子”故事一样的道理。因为在某种角度而言,他子即我子,他命即我命。戒杀对于求子而言,在业力上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可不慎。  因此首要戒杀,这也是一种因果,如是因,如是果。无子也许只是花报,果报在日后被他杀,甚至下地狱。  不过杀业也只是其中一种无子因而已,过去或现在,所种的无子因也许有多种,只是自己没有察觉。现代诸如纵欲过度、邪淫、堕胎、熬夜伤身、饮食不慎、作息不当、嫉妒、怨恨、生气、各种心理压力等,皆可引起不孕不育。无非是身口意三业所造,因此先要戒断无子之因,就靠各人自己去反省了。  《了凡四训》里的主人公袁了凡先生,就说出自己最少有六种无子因:“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余好洁,宜无子者一;和气能育万物,余善怒,宜无子者二;爱为生生之本,忍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节,常不能舍己救人,宜无子者三;多言耗气,宜无子者四;喜饮铄精,宜无子者五;好彻夜长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无子者六。其余过恶尚多,不能悉数”。  后来他决心改过,保养身体,行善积德,原本被算定命中无子的他,也有了儿子。命运和寿命都比原来算定的结果好出很多。大家不妨参考一下他的故事。  其次可多放生和多行善。因为戒杀有停止制造无子恶因的作用,放生有增加善缘得多子因的作用,行善有催熟善因结善果的作用。所谓“因缘果”三者缺一不成事,因缘具足后必然会有结果。被放生的众生,命终以后,有可能会来投胎做你的孩子报恩,又或者是善行催熟出过去世所造的善缘而来投胎报恩。这是业力相近所感召而来,恶因恶缘感召恶果出现,善业感召善果而来。试想杀害别人(动物)的孩子,会得到怎样的果报呢?无子乃常事,纵有子来,恐怕亦是讨债的多。你想要孩子,众生也想要孩子,以杀求生,乃是违背因果的行为。要想改变结果,大家应该知道怎么做了。  另外,放生只是其中一种助缘,此外尚有多种善行可以感召善缘。例如“施食、布施、助人、念经、印经、供僧、供庙”等。当恶因被消除,善因增加,善业的力量积累到比过去恶业的力量大时,自然会结善果。  明白求子的道理后,下一步可以开始行动了。求子过程大概可以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未怀孕前,包括身体的调理和发愿求子。  这个阶段最为重要,因为孩子入胎以后,他是个怎样的人,跟你的因缘关系,已经确定好了,想去改变就比较难了。当然如果本身就是善缘而来,那固然好。  最好是在未怀孕前,想办法感召有善缘和福报的孩子过来投胎,以后的孩子听话孝顺,教育上少费心,长大后可成才利益社会,这是利己利人的好事。这样看来也并非只为自己求,更是为天下人而求。  那应该怎样做才能感召善缘的孩子过来呢?上面已经说过一些方法,业力相近就感召业力相近的人过来。所以放生,行善等事多多益善,然后回向给自己求子的心愿。如果对自己信心不足,也可以写《求子疏》向佛菩萨祈求,让佛菩萨来做安排。你所得到的,无论是好是坏,必然是你应该得到的结果,不要怨天尤人。  最好提前三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来准备求子之事。一来可以节欲保身,养精畜锐,为优生提供良好的身体条件,则孩子亦健康少病。二来,在这段备孕期间,多做善事,多念经回向,若只有其中一方相信,独自求亦可。最好是夫妻共同发愿行善求子。如此更容易感召贵子光临。  俗话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所谓的“祖先积德,子孙昌盛”,并非祖先所做的善业转移给子孙去享福了。而是祖先造的善业,会感召有相同善业的子孙来投胎,这是同性相吸的道理。祖先的善事,善果还是祖先以后自己受用的,子孙有福报,乃是他们本身过去世自己造过相应的善业而来,只是大家有“共业”所以才会聚在一起成为眷属。那么造恶业的人,就自然容易感召带有相同恶业恶报的子孙来投胎讨债,诸如败家子、不孝子之类的情况出现。所谓“富不过三代”,大概是因为,富贵时造恶容易,行善难吧。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的主人公就是一个例子,早期德行不好,福德日消的时候,孩子们都相继夭折,其中一个有福报的孩子,也突然失踪了。后来忏悔改过,福报日增的时候,失踪的孩子又回到他的身边了,还儿孙满堂。足以证明,业力福报的引力作用。  因果是不能转移的,都是自作自受。但可以利用共业所感的道理,多造善因,多催善缘,就能吸引有福报的子孙过来。这样说好像有点功利性,其实只是方便说法,先以欲勾牵而已。事实上带有目的的行善,并非纯善,并不提倡,然而一般人都是功利主义,只好方便而说。真懂因果的人,能做到不着功德而行善,当然最好。然而初学者,即使带有功利心而行善,亦会有善果,只是相对来说少一点而已,慢慢引导,也是好事。  一个人的先天果报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在第一阶段。吸引好孩子过来最为重要。  第二阶段是保胎和胎教。  经过第一阶段的努力,成功怀孕后,就要注意保养身体和胎儿了。多看相关的知识,了解怀孕期间的保养和注意事情。若怀孕期间出现先兆流产,也是以医药为主,同时也要配合佛法对治。千万不要轻易放弃。  如果错过了第一阶段的求子过程,已经怀孕了,那孩子先天的各种因素基本已定,这时比较难改变一些大的事情。但在怀孕期间,做胎教和做功德回向等,尚有可能改变一些先天的业力和果报。当然在第一阶段有做功德回向的情况下,加上胎教就更锦上添花了。  所谓“书到今生读已迟”,孩子未出生以前,上辈子所学的学问知识基本定型,出生以后就是他今生所得的天分。若想增加孩子好的天分,胎教是最后一个机会。  要想孩子在某方面天分高,可以读某方面的书,并作学习和研究等。例如国学的可以看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等书。医学的可以看医学的书。如果想孩子的脾气性格、命运果报等好点,可以继续用第一阶段中的行善、念经等方法回向给孩子转变一些业缘。但先天的业力比较难转变,能转变多少就看父母的努力了。然而令人鼓舞的是,有不少网友分享经验,很多在佛法胎教中出生的孩子,都非常优秀和有福气。大家不妨参考参考。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值得参考和注意的。某些胎儿如果先天的业力比较大的话,可能引起母亲在怀孕期间有较大的特殊改变。  例如: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的舍利弗。据传当他母亲怀孕的时候,忽然变得智慧过人,在当时婆罗门教中最负盛名的雄辩家就是舍利弗的母舅拘絺罗,在辩论时他都辩不过舍利弗的母亲。又如:著名的佛经翻译家,高僧“鸠摩罗什”的母亲怀孕时,不论记忆或理解,都倍增于从前,甚至能无师自通天竺语,众人都感到非常的讶异。有位阿罗汉达摩瞿沙说:“这种现象,必定是怀有智慧的孩子。等到鸠摩罗什出生时,其母便顿时忘却天竺语。  以上是一些正面的例子,证明胎儿的某些特征会影响到母亲有临时的改变。如果发现怀孕期间突然变得脾气暴躁、情绪抑郁、思维迟钝或者某些不正常的明显改变,可以考虑是否受到孩子的影响。这时我们除了从医药上对治以外,更重要的是用佛法做对治或者胎教来矫正,免得孩子出生后还保留先天不良的习气和业障。此特殊现象顺带而说,仅供参考。  第三阶段就是后天教育了。  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虽然孩子出生后,很多先天的因素都定型了,但佛家不讲宿命论,因为一切皆是因果。一切从当下出发,命自我立。只是比较来说费点功夫和努力而已,一切皆有可能。《了凡四训》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后天的教育,父母是最重要的,自己的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孩子相当于父母的一面镜子,从孩子身上可以看出父母的为人。因此,不要抱怨孩子哪里不好,先从自己身上去找原因。  其次家长的观念和教育方式等,也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除了他本身果报上的因素以外,家长的教育是最大的原因。所谓“没有失败的孩子,只有失败的教育”。不要把责任推卸给学校和社会,学校和社会的影响是次要的,在同一个班级和同一个社会环境下的学生,他们受不同父母的影响,很明显有不同的差异。足以证明父母是第一因素。再说,学校与社会也是由他们的父母教育出来的。  不过又话说回来,孩子遇到不懂教育的父母也是他的果报。希望父母们都能醒悟过来,多培养栋梁之才,造福社会。  以上是三个求子的阶段,你所得的孩子是个怎样的孩子,就看你在这三个阶段如何去把握了。狭义来说,第一阶段已经完成求子的过程,只要孩子出生便是;但广义来说,你的孩子最后成为一个怎样的人,那才是最重要的,那个才是你所求得的孩子。因为我们要对孩子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因此三个阶段都是为求子而设,缺一不善。祝大家早生贵子。  求子如此,求其他事情亦是如此,例如求姻缘,亦可分为三阶段,未遇以前、遇到以后了解当中、结婚以后经营之时。也是以善因感召善缘而成美事,恶因也感召恶缘而成冤家,所谓“夫妻是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儿女是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一切都是你应该得到的。想要什么样的结果,就看你怎样去做而已。  不过以上所求都是方便说法,事实上一切如梦幻泡影,皆是梦中人作梦中事。从生命本体上而言,一切不曾存在,皆是妄想分别的幻象而已,所谓“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一切生命物质、天堂地狱与佛菩萨等都是你自造的幻象,是自己画的一幅宇宙人生的图画。  如能明悟一切本来虚幻,便能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面对善缘恶缘皆不执着,冤亲平等,观一切众生皆是自己的亲人眷属,如己一体。“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如此,自然可以化恶缘为善缘,一切皆如意。  你所求的东西,并非另有人给你,都是你自己送给自己的礼物(无论是好是坏),因为一切皆由自心本体而生。你所祈求的,都是内在的自己产生出来的幻象,其实都是自己求自己,自己满足自己而已,并非他力所赐。所谓一切唯“心”造。这个心不是指思维意识,而是生命的本体,不过也包括思维意识。  若想了解一切幻象如何产生,可以研究“十二因缘法”,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我们所求的东西都是这样而来,最后也这样消失的。  佛法只是从这些方便法、有为法上面,渐渐引导众生证悟究竟的真理,最终大彻大悟宇宙人生的一切而得解脱。  附录:  1.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疏(原文)  印光大师(民二十九年庚辰季春作)  伏以观音大士,誓愿洪深,法界有情,等蒙摄受。善根未种未熟未脱者,令其即种即熟即脱。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良由大士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大士无念,以众生之念为念。故得慈起无缘,悲运同体。如皓月之普印千江,若阳春之遍育万卉。遍尘刹感,遍尘刹应,无求不遂,有愿皆从也。  弟子○○○同室人○○○痛世道之危岌,愍人心之陷溺,愈趋愈下,了无底止。仰冀大士赐我福德智慧之子,以期将来穷则独善,以倡导于一乡。达则兼善,挽狂澜于既倒。特立三约,以为先容:  一、保身节欲。  二、敦伦积德。  三、胎幼善教。  勉行此三,以期无负大士之洪慈也。又祈四海内外,一切同人,咸息恶心,咸发善念。咸生福德智慧之子,咸体普覆并载之仁。视邻邦如手足,以天下为一家。互相维持,不相侵暴。以期上慰乾父坤母之洪恩,下符与天地并称三才之人名。转大乱为大治,普天同庆。畅佛化于两间,万国咸宁。唯愿菩萨,普施无畏,愍我愚诚,满我所愿。  ○○年○月○○日,弟子○○百拜上呈。  2.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女)疏(改编)  ——仅供参考  伏以观音大士,誓愿洪深,法界有情,等蒙摄受。善根未种未熟未脱者,令其即种即熟即脱。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良由大士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大士无念,以众生之念为念。故得慈起无缘,悲运同体。如皓月之普印千江,若阳春之遍育万卉。遍尘刹感,遍尘刹应,无求不遂,有愿皆从也。  弟子(某某)痛世道之危岌,愍人心之陷溺,愈趋愈下,了无底止。为尽孝道行佛训,力树典范挽世风。诚心仰冀大士赐我福德智慧之儿子(女儿),愿其将来对社会有所贡献。以期能宽慰父母之心,弟子亦能在世法中不退初心,安心修行、孝亲尊师,尽己所学,善巧方便,自利利他,随缘度众,同修正法,共成佛道。  希望他(她)能符合以下要求:  一、庄严有相,德才兼备,文武双全,聪明善良。  二、身心健康,孝顺父母,尊师爱幼,乐于助人。  三、福慧具足,胸怀大志,心存济世,以期将来能为师作范,对社会有所贡献。  弟子特立七约,遵照奉行,以此功德回向给所有众生,并回向给自己求子(女)之愿早日实现:  一、拜《大悲忏》一百部,忏悔累生累劫以来所有恶业。  二、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一百遍,《心经》一千遍。《观世音菩萨圣号》十万遍,《六字大明咒》十万遍,《准提咒》十万遍。  三、印《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大悲咒》一千本、《地藏经》一千本、《金刚经》一千本、《楞严经》一百本、《妙法莲华经》一百本,结缘流通。  四、从此戒杀,并放生生命一万条以上。做善事一千件。“施食”一年以上。  五、保身节欲。敦伦积德。胎幼善教。  六、今后断恶行善,尽己所能,利益众生。随缘布施,戒杀放生,助印佛经、善书,供养僧人、寺院等。  七、今后努力修行,劝人为善,弘扬佛法,随缘度众,共成佛道。  勉行此七,以期无负大士之洪慈也。又祈四海内外,一切同人,咸息恶心,咸发善念。咸生福德智慧之子,咸体普覆并载之仁。视邻邦如手足,以天下为一家。互相维持,不相侵暴。以期上慰乾父坤母之洪恩,下符与天地并称三才之人名。转大乱为大治,普天同庆。畅佛化于两间,万国咸宁。唯愿菩萨,普施无畏,愍我愚诚,满我所愿。  ○○年○月○○日,弟子○○百拜上呈。  备注:此文由印光大师《求子疏》改编,仅供参考。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修改其中的内容。  例如对孩子的要求可以根据个人意愿更改、添加或减少要求等。所作功德的种类与数量也可根据个人的时间、能力和发心修改。例如拜忏文有《大悲忏》、《观音宝忏》、《八十八佛忏》……等多种,选择一种即可,经文有《地藏经》《药师经》《金刚经》《大悲咒》……等多种选择,但以某佛菩萨为祈求对象的疏文,最好念相关的经文。善事有布施助人、救助孤寡、老弱病残,乃至语言、思想上的善言善念等多种不胜枚举,但发愿做的善事应以行为上的善事计算。  可增加或减少念经念咒的数量或种类(当然数量多点会更好,但诚心和质量也很重要)。亦可以提出实现愿望的时间请求和自己完成功德许诺需用的时间,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上。不加亦可。如有发愿终生奉行的事(例如戒杀、吃素、放生、施食、行善等),就必须终生行持,不可懈怠。若不能长期坚持,亦可发愿做一定的时间或数量。  亦可直接使用印光大师的《求子疏》。另外,没有学佛和修行意向的祈求者,不发修行之愿亦可;但念经和做善事等功德,用于回向所求,是应该要做的。  写好疏文后,可以只在佛菩萨像前念一遍,以示发愿祈求。也可以每天或者念经前念一遍,或者不定期念也行。但内容不能随便告诉别人或到处宣扬,否则容易产生违缘,较难如愿。如遇有同样需求的有缘人,可以告诉方法,亦是善事一件,但不宜直接告诉自己所写的内容。  如没完成发愿所做的事情,已经提前如愿,剩下没完成的内容也要尽快完成,不可违背诺言,否则可能有不如意的后果。  如到期或者完成所有发愿做的功德后,仍未能如愿,切莫诽谤埋怨,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未能如愿,有诸多因素。也许自己所做的事情质量不好,“水分”过多;或者所求的愿望与功德不相当,愿大功小,自身福报不够;又或诚心不足,未能感应;又或因缘未成熟,尚需时日……等众多因素。此时可再次写新的求子疏,重新发愿,继续做功德祈求。只要坚持不懈,再接再厉,必能如愿以偿,功不搪捐。  除了求菩萨和做功德以外,如果有身体疾病导致不孕不育,一定要同时进行医疗方面的诊治,才能事半功倍。  另外,对其他佛菩萨有信心亦可向不同的佛菩萨祈求,但凡善愿皆可求,有求必应。若有其他所求,如“求治病、求工作、求学业”等,亦可仿效修改成“求治病疏、求工作疏、求学业疏”等,如此类推。  如想知道所写之疏是否可以如愿,可使用“地藏菩萨占察轮”提前占察结果,如能如愿,就遵照奉行;如不能实现,可修改祈求内容或功德内容,再行占察结果,以供参考。该篇内容就是由(ftsx.net)小编为各位整理 求子的原理与方法
点击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分类:
昵 称 必填
◎已有 0 人评论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求子空间的基与维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