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西石磊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产品公司专业吗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8.1深度好文!从海外化工巨头成长之路看行业发展趋势深度好文!从海外化工巨头成长之路看行业发展趋势流程工业百家号20世纪初,人类进入石油时代,至今原油仍然作为人类能源消费的主体能源。从行业生命周期来看行业发展趋势,我们认为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一体化、平台化、集聚化和高端化。一体化即沿着产业链方向的纵向扩张,平台化即基于优势的相关多元化,集聚化是分久必合的集中度提高,高端化是进入新的行业萌芽期。它们的共通之处,就是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盈利能力。文/ 邓勇、朱军军,来自“海通石化”研究报告。化工行业发展趋势一体化:沿着产业链的扩张。本文所说的一体化主要是纵向一体化,即沿着产业链方向进行扩张。一体化的优势在于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行效率和下游产品的竞争能力,同时丰富公司的产品线。较低的一体化是进入门槛较低的上下游,一般是购买上游的原材料进行向上一体化,高端的一体化是进入门槛较高的上下游,一般需要通过技术突破或者外延并购来实现。从行业生命周期来看,较低水平的一体化主要发生在行业的成长和成熟阶段,较高水平的一体化发生在行业的成熟和衰退阶段,公司进入新的产品领域,代表企业如巴斯夫等。平台化:基于优势的相关多元化。本文所指的平台化,是企业在已有产品的资源或者技术优势上进行的产品的相关多元化。相关多元化它可以是基于相关多元化产品拥有共同的上游原料,也可以是基于相同的技术优势。从行业生命周期来看,平台化与较高水平的一体化相似,主要发生在行业的成熟或衰退期,公司需要通过多元化产品增强公司盈利能力,提高抗风险能力,代表企业如台塑等。集聚化:分久必合的集中度提高。每当行业发展进入成长期,行业中相关企业数量增多,市场供给极快增长。行业的供给过剩一般会导致行业产品利润下滑,行业企业竞争加剧,成本落后的企业得到淘汰。集聚化,是供给过剩、价格下行的必然趋势。集中度的提高,可以使得龙头企业通过调整自身生产保证产品的盈利能力,与上下游争夺议价权,代表企业如英力士等。高端化:进入新的行业萌芽期。我们所说的高端化,是企业优化产品结构,进入高附加值的产品领域。从行业生命周期来看,一旦企业发展到成熟或者衰退阶段,企业的生存环境就会变差,而行业处于萌芽或者成长阶段,企业的生存环境相对较好,对于一个企业的来说,最好的产品结构应该是拥有各类行业生命周期的产品,通过高端化战略进入新的盈利性强的萌芽行业或细分子行业,有利于保证企业的高盈利能力。企业高端化的途径,主要也是技术突破和外延并购两种,代表企业如三菱化学。重点上市公司。从海外化工巨头的发展之路上,我们总结了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即一体化、平台化、集聚化和高端化,对应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以及各类企业的发展情况,我们推荐关注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的化工企业,一体化代表公司万华化学和中国石化,平台化代表公司华鲁恒升和国瓷材料,集聚化关注荣盛石化、桐昆股份、恒逸石化、恒力石化、龙蟒佰利等,高端化关注金禾实业、巨化股份、飞凯材料、西陇化学、强力新材、江化微等。化工行业发展趋势石油时代已过100年,原油带来我们的不仅仅是能源,还有基于原油的各类化工产品,它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涂料、胶粘剂、有机玻璃、医药等。在这100多年中,许多企业抓紧行业发展的先机,利用技术或资源优势,成为化工行业的开创者,又在全球化时代下通过成立合资公司、收购兼并等方式,进一步优化产品线,进行新的市场和新的行业,逐渐成为综合性的化工生产企业。在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杂质评选的2016年前10大化工生产企业中,巴斯夫位列第一,此外还有陶氏化学、三菱化学等众多优秀的企业。我们后续将通过研究这些企业的发展路径,进一步阐述我们认为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即一体化、平台化、集聚化和高端化。我们认为行业的发展趋势,无论是一体化和平台化,还是集聚化和高端化,都是企业为了保持健康发展,维持公司产品线盈利能力,降低产业链风险和行业波动风险所做的有益措施。它们的共通之处,就是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盈利能力。化工巨头的成长之路1、巴斯夫,一体化的领导者巴斯夫是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巴斯夫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企业,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化工企业首位,2016年世界500强排名第88位。在全球范围内的40多个国家与地区拥有超过160家的全资子公司或者合资公司。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575.5亿欧元,同比下滑18%,主要由于剥离天然气贸易及存储业务,净利润40.56亿欧元,同比增长1.7%。多元化产品线打通全产业链。巴斯夫从染料产品出发,如今已经拥有染料涂料、基础化学品、塑料纤维、制药保健、农产品、水处理等多个产品线。目前,巴斯夫的产品线划分为基础化学品、特种化学品、农业解决方案、生活消费品和油气开采等,2016年分别贡献销售收入的23%、33%、10%、26%和5%,分别贡献EBIT的32%、35%、17%、26%和8%,未来公司将重点发展生活消费品、特种材料和农业解决方案等产品线,提高其在收入结构中的占比。石油时代的践行者和开拓者。巴斯夫成立于1865年,当时石油时代还未来临,公司成立之初主要是经营颜料产品。从创立之初,巴斯夫就有着研发创新的企业文化,在颜料时代(年间)先后通过自主研发或合作研发的方式开发出茜素、亚甲蓝、靛蓝和纯靛蓝等颜料,在“天然染料之王”的竞争中成为全球行业龙头。随后,公司自主研发合成氨催化剂和合成氨装置,在产品线中增加了尿素和甲醇。在石油时代,公司自主研发出硫酸、煤制汽油、苯乙烯、合成橡胶、除草剂、聚乙烯、己内酰胺、合成纤维、维生素、可降解塑料等多种产品,并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进入了制药、油气开发、聚氨酯、电子化学品、水性技术与树脂、个人护理等行业。纵向一体化方向:向上&向下。巴斯夫的发展始终贯行一体化的思想,在颜料时代,公司从自己的初始产品染料开始,在不断创新染料种类(茜素、曙红、正红、槐黄、靛蓝、巴斯夫纯靛蓝等)的同时,开始向上游拓展染料重要的原材料(硫酸、氯气、PTA),通过向上一体化获得原材料竞争优势,并开拓了新的业务领域。之后的发展证明,硫酸、氯气、PTA不仅为公司主营产品染料提供了成本竞争优势,其本身也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利润和产业链进一步拓展的技术基础。在化肥时代,公司开发合成氨装置,并于1907年合作购买了位于德国马尔的奥古斯都·维多利亚煤矿,获得生产尿素所必需的煤炭资源,这也是公司一体化的重要体现。在石化时代及全球化时代,公司并购了德国历史最悠久的石油与天然气公司之一的Wintershall,由此保障了石化原材料的供应,并沿着石化产业链不断向下游拓展新的产品,通过上游一体化保障原料供应及下游一体化拓展产品线,公司产品不断丰富,并进入了制药、电子化学品、催化剂、表面处理、个人护理等新行业。综合巴斯夫一体化进程方向,我们认为向上一体化,尤其是购买基础原材料(煤油气等)是最简单的一体化方式,主要由于上游资源不具有专用性,行业集中度不高且区域分散,行业进入门槛较低,一般发生在现有产品市场竞争较激烈,需要向上一体化降低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向下一体化的关键在于下游产品的技术和市场门槛,需要配合技术突破或者通过收购已有公司获得技术优势,一般发生在自主研发能力较强、公司现有产品已处于成熟期且公司现金流稳定的情况下。纵向一体化方式:自主研发&合作开发&外延收购。从巴斯夫的一体化进程,我们总结一体化的方式主要是研发或者收购。在巴斯夫发展前期,公司主要以自主研发进行纵向一体化,并且以向上一体化为主。公司当时生产的染料产品是高附加值的,竞争相对激烈,公司不得不通过推出新产品获得市场,并且向上整合,减少交易成本和降低原材料成本。向上整合的资源一般不具有资产专用性,上游的集中度也不高。公司通过自主研发获得了发烟硫酸的替代工艺,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硫酸生产商。公司还研发了氯气液化技术,瓶装氯气也会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在巴斯夫发展的中期,尤其是化肥时代和合成时代,公司主要通过自主研发进行产品多元化,并在多元化的基础上向上拓展,保障原材料的供应。巴斯夫作为行业的领导者和开拓者,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开发与公司原有产品相关的多元化产品,也是我们所说的“平台化”的体现。在全球化时代,公司更多地开始尝试合作开发和外延收购的方式进行,向上保证原材料供应,向下拓展产品,进行新的行业领域,并一度拓展了个人护理等日常消费品,打通了从原油到终端消费品的全产业链。综合巴斯夫一体化进程方式,我们认为在(细分)行业发展初期,通过自主研发进入高门槛的下游产品是常见且可行的,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合作开发可以更好地利用多方资源和技术优势,降低研发成本与风险,是行业研发领域的发展趋势之一。而在行业格局初步形成的情况下,企业通过收购进入下游或者新的细分行业才是风险较低的选择。巴斯夫一体化:不仅仅是产品。在一体化战略中,巴斯夫纵向发展保证原材料供应和拓展产品线,通过兼并收购上下游企业,形成了庞大的生产链,并在技术优势上进行相关多元化,将业务拓展到制药、电子化学品、催化剂等多个领域,成为综合大型的化工品生产集团。巴斯夫认为一体化还包括生产技术、客户、员工、专利等一体化。此外在巴斯夫的一体化战略中,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生产基地一体化,目前公司拥有6个一体化生产基地,包括德国路德维希港、比利时安特卫普、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弗里波特、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盖斯马、中国南京和马来西亚关丹生产基地。生产基地的一体化帮助巴斯夫极大地减少了运营成本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方便公司统一管理。2、台塑集团:平台化的全面扩张台湾地区最大的企业集团。台塑集团(也称台塑关系集团)为台湾地区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缘起于1954年创立的福懋公司,1957年更名为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塑”)。旗下事业横跨塑胶、纺织、石化、电子、能源、运输、工务、生物科技、医疗、教育等领域。目前共计拥有台塑、南亚、台化、台塑石化等百余家关系企业,分别在台湾、美国、中国大陆、越南、菲律宾及印尼都设有工厂。台塑集团是台湾最大的工业集团,第二大民营集团,也是世界最大的石化企业之一,共有60多家子公司和事业部,经营领域横跨塑胶、化纤、货运、机械、医疗、教育等行业,在美国、印尼及香港等地设有6家海外分公司。向下一体化解决初创困局。公司1954年成立之初,主要从事PVC粉工厂的生产,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小的PVC粉工厂。由于公司产量少,成本偏高,台湾又缺乏下游加工客户,产品出现较高库存,公司决定扩大产能降低成本,PVC产量从日产4吨提高到日产40吨,但依然无法很好解决库存问题。1958年,公司成立南亚公司从事PVC 管、胶皮、胶布等塑胶二次加工的生产,进行向下一体化以解决PVC库存问题。随后,为了消化南亚的二次加工品又成立新东公司生产皮包、皮箱、鞋类、窗帘、雨衣、吹气玩具等三次加工产品,进行再深一步的向下一体化,最终解决PVC粉滞销的困境。向上一体化打通PVC全产业链。1960年,公司投资冬山电石厂股份有限公司,获得电石2000吨/月产能,1965年增设电炉乙座,电石产能提高为4000吨/月。1978年, 在美国得州兴建生产氯乙烯单体(VCM), 聚氯乙烯(PVC)及二氯乙烷(EDC)工厂;1981年, 台塑收购美国卜内门化学公司,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生产二氯乙烷和氯乙烯单体的工厂, 以及收购斯坦福化学公司在特拉华州生产聚氯乙烯工厂。1986年计划兴建轻油裂解厂(乙烯45万吨、丙烯22.5万吨、丁二烯7.5万吨)。1989年投资美金1亿元成立台塑美洲公司(FPCA),筹建IEM碱氯厂(液碱63.3万吨/年、氯气57.1万吨/年)及EDC厂(60万吨/年)。基于炼油基地的平台化扩张。公司在向上游进行一体化进程中,建立了台湾唯一民营之炼油厂及轻油裂解厂,公司以此为基础向下扩张产品线,利用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进行平台化扩张,几乎涉及到基础化工产品的各个方面。除了乙烯、丙烯、PVC 粉及塑料加工事业外,公司还生产液石咸、VCM 、EDC、MBS、POM、LiPF6、NF3、HDPE、LDPE、EVA、LLDPE 、PP、AN、MMA 、MAA 、ECH、MTBE、B-I、DOP、AE、ABS、PS、PC 、PTA 、SM、PTMG 等数十种石化中间原料,每一种产品在台湾市场的占有率都名列前茅。综合台塑平台化扩张进程,我们认为平台化即产品的相关多元化,是需要企业在已有竞争优势(尤其是技术优势或资源优势)的基础进行的,平台化的实施一般是在一体化后进行的,企业需要巩固自己在原有产品线的竞争优势,向上下游进行一体化扩张,打通全产业链,进而从更上游的资源进行产品多元化战略。基于PVC全产业链的平台化扩张。公司在完成PVC全产业链的一体化后,以PVC产业链为平台,向PVC下游进一步扩张,除了生产合成纤维后,公司还进入印刷电路板领域,目前,公司已成为世界最大的PVC粉生产厂商之一,世界最大的塑料加工厂,世界最大的纤维生产厂商之一,铜箔基板产能居世界第一位,玻纤布产能居世界第一位,环氧树酯年产能居世界第三位,铜箔产能居世界第三位,印刷电路板产能是全世界前五大厂商,南亚科技为台湾第一大,世界第五大DRAM厂。3、英力士:为产业集聚而生行业整合者。英力士是一家私人拥有的跨国化学品公司,总部设在伦敦的英国。公司董事长Ratcliffe于1992年成立Inspec,负责英国石油(BP)化学品部门的购买。1995年,Inspec 以7800万英镑收购了BP的环氧乙烷和乙二醇业务。1998年Ratcliffe成立Ineos公司,以收购Inspec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的环氧乙烷设备。在成立的第一个十年中,Ineos在1998年至2008年期间收购了22家公司。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05年10月以95 亿美元收购了BP公司的烯烃和衍生物和炼油子公司Innovene以及2001年收购ICI的商品化学品业务。行业的集聚者和领导者。英力士现有21家子公司,其中18家企业主要生产化学中间体。公司收购这些企业的产能及资产,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并且减少竞争对手,实现行业集聚。而其他公司愿意出售这些业务,主要是产品价格下行,这些业务已经不能给企业带来更好的盈利能力。目前,英力士已经成为多个化学中间品全球或地区最大的供应商。英力士以强大的资本运作能力实现行业集聚,综合其历史沿革,我们认为行业集聚大多发生在行业的成熟期或衰退期,行业产能过剩,价格下行使得产品盈利能力较差,小企业的产能一般通过自主淘汰实现,大企业的产能一般通过出售剥离实现。进行行业集聚的企业,必然需要充足的现金流和该项产品的技术或成本优势。4、三菱化学:高端化的救赎之路日本最大的化学品生产商。三菱控股成立于2005年,是由三菱化学公司、三菱制药公司、三菱树脂公司、三菱丽阳公司、生命科学公司、太阳日酸公司以及6家核心子公司的下属企业组成,是日本最大的化学品生产商。日,三菱化学、三菱树脂、三菱丽阳公司将合并为新公司,仍然称三菱化学。高端化的救赎之路。公司在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1年日本大地震的双重打击,生产经营面临严峻挑战,为了改变公司经营情况,公司自2008年启动转型发展战略,致力于从材料供应商向产品服务商转型,产品结构向高附加方向转移,创新经营模式,中短期内, 公司将增长型和重组型业务作为调整重点, 通过扩大产能、兼并资产等措施发展增长型业务,通过淘汰产能、剥离资产等方式重组落后业务。现阶段,公司主要业务领域分为三大类,即高附加值化学品、基础化学产品及健康保健品。高端化战略下综合效益稳定提升。公司自2008年开始战略转型,2010年三菱丽阳合并成子公司,短暂提振了公司业绩,但公司受2011年日本大地震影响,年业绩出现下滑。从2013年以后,公司营业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尽管净利润增速不及人意,主要因为公司仍然处于转型阶段,剥离资产及业务退出付出一定成本,但从EBIT上来看,公司近几年增长态势较好,年EBIT增速分别为22.5%、50.0%、69.0%,显示了高端化战略下综合效益出现稳定提升的态势。高端产品贡献增长,抗周期能力强。公司高附加值化学品和健康保健产品贡献增长,毛利润较高,抗周期能力强。基础化学品周期性强,年公司基础化学品业务EBIT分别是402亿、-1亿、30亿、359亿和1005亿日元,周期波动较大,即使在公司基础化学品业务表现最好的2015年,基础化学品的营业利润率也仅为4.8%,而同期高附加值化学品和健康保健品营业利润率分别为7.7%和18.7%。高端化的救赎仍在路上。公司2015年净利润增速-23.7%,主要因为公司仍在进行业务转型和落后业务剥离,公司目前在进行的是一项20年的中长期转型计划。公司在短期(年)主要任务仍然是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在公司收入及净利润的结构,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周期能力。公司未来将继续把高附加值化学品作为未来增长的主要业务领域,继续剥离基础化学品中业绩表现较差的子产品,研发下一代健康保健产品。我国化工行业发展趋势油价维稳,石油化工受益考察化工行业,可以按照化工原材料分为煤化工、油化工和天然气化工,按照当前全球原油价格45-55美元/桶的水平,我国油化工制品的成本要低于煤化工,主要优势在于乙烯、丙烯等烯烃制品的成本差异。我国天然气价格体制改革正在进行,国家“放开两头,管住中间”促进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但同时取消了化肥等工业用气优惠补贴政策,使得天然气化工产业链在与煤化工竞争中不具有优势。天然气化工产品线有限。天然气广泛应用在工业燃料、城镇燃料、交通燃料、发电和化工领域,天然气化工主要包括合成气、乙炔和氢氟酸三类产品。合成气下游主要是合成氨和甲醇,合成氨可用于制取尿素等化肥,甲醇可以生产甲醛、醋酸、MTBE、甲烷氯化物,还可以通过甲醇制烯烃技术获取烯烃制品,进而进入传统石化产品领域。乙炔可以制取聚氯乙烯(PVC)、聚乙烯醇(PVA)、BDO、PBT、PTMEG、水泥等产物。氢氟酸主要用于生产草甘膦等农药产品。气头尿素不具优势,天然气化工发展受政策限制。我国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尿素、纯碱和甲醇。天然气在化工企业生产成本占比较高,其中氮肥占40-70%,纯碱占30%,甲醇占40%。煤化工竞争性依赖油价。年,由于全球油价保持在100美元/桶以上,我国是个多煤少油的国家,因此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尝试以煤制取烯烃、煤制油、煤制气等项目。2016年新增产能110万吨/年,全部来自煤(甲醇)制烯烃,我国煤制烯烃产能已达到449.5万吨,共17套装置,占乙烯总产能的19%。基础化工品普遍产能过剩,周期性强我国基础化工品普遍产能过剩。我国许多基础化工品产能过剩,技术门槛较低,化工产品竞争比较激烈,反应在产品价格上就是价格不断下行,产品价差不断缩小,行业开工率不高。我们在卓创资讯中统计了基础化工品、无机化工品、氟化工品、氯碱化工品等共计100种,其中49种化工品开工率小于60%,23中化工品开工率处在60%-70%中,17种化工品开工率处在70%-80%中,11种化工品开工率处在80%以上,按照国际对产能过剩的标准,一般开工率处于75%以上算为行业正常开工率,开工率处于75%以下算为行业产能过剩。我国化工产业一体化程度较低,周期性强。我国化工产业链一体化程度较低,从上游原材料来看,我国几乎没有化工企业向上扩展到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由于我国多煤,一些煤化工企业拥有煤炭资源,保证了资源稳定。从原材料的保障上看,天然气化工企业可以与天然气提供商达成直供用气协议,保障天然气供应,最近几年中也有一些企业参与到原油的炼厂建设中,如桐昆股份、荣盛石化等合资建设浙江石化4000万吨炼化项目以及恒力石化在大连建设的2000万炼化项目,但总体来说,打通原油上游的企业非常少。从向下一体化的深度来看,综合巴斯夫等国际化工巨头的发展来看,化肥、医药和个人护理产品是可以直接接触消费者的三类产品,其他一般作为终端消费品的化工中间品,目前我国从事个人护理用品生产制造的企业也比较少。从行业业绩表现来看,行业整体周期性波动性强,成长性有限。以Wind细分行业中氯碱行业为例,11家上市公司年营业收入的变化率在15%以内,而归母净利润的变化率都在50%以上。高端化进军化工新材料,电子化学品首当其位目前我国许多高端化工产品都依赖进口,许多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处于成熟期的行业,在我国上属于萌芽期和成长期,并且自主品牌和产品竞争能力较弱。化工新材料主要为了与基础化工品进行区别,在我国化工新材料细分行业首推电子化学品和碳纤维。1、电子化学品:方兴未艾半导体生产与封装需要电子化学品。半导体材料是一类具有半导体性能、可用来制作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器件的重要基础材料,支撑着通信、计算机、信息家电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按生产工艺链可分为晶圆制造材料和封装材料。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根据半导体贸易统计群组织(WSTS)统计数据,中国半导体市场约占其中的三成,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市场。201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缓慢,主要是由于需求疲软、美元走强以及市场趋势和周期性等因素的叠加,而中国区是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地区,2015年销售额同比增长7.7%。从产业链看,不同于全球5:3:2结构,我国封装测试业仍是集成电路产业链中占比最大的环节。国内半导体材料技术薄弱,高端产品国产化率低。在半导体材料领域,高端产品市场技术壁垒较高,国内企业长期研发投入和积累不足,我国半导体材料在国际分工中多处于中低端领域,高端产品市场主要被美、日、欧、韩、台湾等少数国际大公司垄断,国内大部分产品自给率较低,基本不足30%,主要依赖于进口。近年来,随着下游市场需求加大,尤其是以智能移动设备为代表的新兴消费电子在国内的爆发式增长,推动了我国芯片行业的巨大发展。半导体材料的需求与下游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业密切相关。QUESTEL报告显示,全球芯片专利数量在过去18年里实现了6倍的增长,而中国芯片专利申请量实现了23倍的惊人增长,已成为芯片专利申请第一大国。上游半导体材料企业也开始发力,逐步向高端产品迈进。2、碳纤维:轻质化已成趋势,需求可期碳纤维性能优势,应用广泛。碳纤维是指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分子纤维,其微观结构类似人造石墨,由于其具有诸多优异性能,因此获得了“新材料之王”的美誉。与钢、铝合金、钛合金等传统金属材料相比,碳纤维在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比密度以及耐腐蚀性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同钛、钢、铝等金属材料相比,强度上碳纤维是钢的20倍,拉伸模量上比钢强2-3倍,比重上碳纤维比铝还轻,不到钢1/4。我国碳纤维产业链未形成,产品主要依赖进口。根据赛奥碳纤维数据,13年中国碳纤维需求量迎来了一个飞跃,之后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15%左右的增长率。中国碳纤维市场需求量在2016年达到了19563吨,其中,核心驱动因素是风电叶片用大丝束碳纤维的迅猛增长。从2015年统计的800吨攀升到2016年的3000吨,在16.5%的增长率中的贡献度为79%。目前我国碳纤维产业链尚不完善,产量尚不能满足需求。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数据,年碳纤维实际产量合计1.23万吨,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严重缺口。受制于技术和产业规模,我国碳纤维制品仍大量依赖进口,未来产能提升潜力很大。我国化工企业观察对应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以及各类企业的发展情况,我们推荐关注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的化工企业,如行业集聚化与一体化双重收益标的万华化学、龙蟒佰利,炼油集聚与炼化一体化收益龙头中国石化,PTA-涤纶产业链集聚化收益标的、一体化打通炼油环节的桐昆股份、荣盛石化、恒逸石化、恒力股份,基于煤化工技术优势平台化扩张的华鲁恒升,以及基于水热法技术平台化扩张的国瓷材料,氟化工集聚化级高端化学品受益龙头巨化股份,剥离基础化工业务、重点转向高端精细化产品的金禾实业,高端电子化学品标的飞凯材料、西陇科学、激智科技、强力新材、江化微等。一、一体化趋势下的优质公司1、万华化学:一体化的行业龙头公司是国内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制造龙头企业,亚太地区最大的MDI制造企业。公司主要从事MDI为主的异氰酸酯系列产品、芳香多胺系列产品、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质量和单位消耗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5年,公司成功开发了树脂乳液脱VOC技术和设备,在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自主研发的新戊二醇产品成功投产,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公司也已完成高吸水树脂SAP、高端软泡聚醚等自有技术产品的装置建设,即将投用。MDI盈利处于近10年高点,供应面趋紧价格有望持续上涨。目前下游冰箱冷柜、氨纶等领域仍处于淡季,需求变动不大,但从供给来看市场依然偏紧:(1)由于原料短缺、副产物等问题,国内装置开工率普遍不高。根据卓创资讯,烟台万华60万吨MDI装置8月份将有检修计划,预期后市货源进一步收紧;(2)新增中东Sadara40万吨MDI投放较慢,目前尚未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此外,万华8月聚合MDI挂牌价上调1000元/吨,巴斯夫聚合MDI挂牌价上调3000元/吨。我们认为在供应趋紧及主要厂商挂牌价上调的影响下,MDI价格上涨有望持续。丙烯价差扩大,石化业务盈利明显改善。公司PO/AE项目全面投产,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2017年上半年丙烯均价7436元/吨,同比上涨27.29%;华东环氧丙烷均价10197元/吨,同比上涨27.71%。根据我们的测算,上半年丙烯-丙烷平均价差3543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25.45%;二季度平均价差为3447元/吨,较一季度环比下降5.3%,由于价差同比扩大,预计2017年石化业务毛利率将显著提升。珠海工业园正式投产,新材料业务快速落地。公司珠海工业园一期项目正式投产,包括10万吨水性表面材料树脂、4万吨改性MDI。目前万华正在积极筹建烟台二期项目,拓展下游深加工产业的烯烃及衍生物基地。此外,公司一期PC工业化装置开车在即,TDI、MMA、PMMA、DIB和TBA脱水等新产品也在稳步推进中。2、中国石化:油价渐稳,炼化盈利创新高国内能源化工巨头。公司具备原油加工能力2.6亿吨,约占全国总加工能力的37.5%;在全国范围内拥有3.07万座加油站,约占全国加油站总数的32%。此外,公司油气当量年产量4.7亿桶左右,约占全国油气总产量的19%。。国内最大炼油企业,盈利水平处于高位。2016年以来单季度EBIT基本都在4美元/桶以上。我们预计石化行业景气高峰出现在2016-18年,在景气高峰阶段,公司炼油业务实现了不错盈利。今年前两个季度,公司炼油业务EBIT分别为5.7美元/桶和4.3美元/桶,自2016年以来炼油业务季度盈利基本都维持在4美元/桶以上。销售网络完善,非油品业务增长迅速。公司销售网络完善,拥有加油站3.07万座,占全国32%,位居全国第一。今年上半年,公司营销与分销业务实现经营收益165.66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公司通过“互联网+”等营销手段,推动新兴业务快速发展,上半年公司新兴业务营业额278亿元,同比增长50%。二、 平台化趋势下的代表公司1、华鲁恒升:成本及技术优势下实现多元产品发展打造“一头多线”的循环经济柔性多联产生产模式。公司依托洁净煤气化技术,专注于资源综合利用,打造了“一头多线”的循环经济柔性多联产运营模式。公司目前主要产品包括肥料、有机胺、己二酸及中间品、醋酸及衍生品、多元醇等。2017年上半年,公司充分发挥多元联产优势,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生产模式和产品结构,深入挖掘平台增效潜力,并持续开展增收节支活动,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产品价格上涨,公司上半年业绩稳定增长。2017上半年,公司各项主要产品原料上涨,行业产能调整,公司严格控制成本,充分发挥多元联产优势,保持业绩稳定增长。投资建设乙二醇项目,预计2018年贡献业绩。公司投资26.74亿元建设50万吨/年乙二醇生产装置,建设期为24个月,预计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19亿元,利润约3亿元,项目预计2018年3月建成达产。2015年国内乙二醇产量400万吨,对外依存度70%左右,下游需求94%来自聚酯,主要生产PBT/PET,下游保持15%的增长,存在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2、国瓷材料:产品多元化布局,打开增长新空间技术行业领先,开启多元化产品布局。公司是国内首家、全球第二家应用水热法制备高纯纳米钛酸钡粉体的厂家,技术水平行业领先。2012年上市以来,凭借传统核心产品MLCC配方粉维持快速增长,2014年开始实施产品多元化策略,现已形成了电子陶瓷、氧化锆、陶瓷墨水、氧化铝材料四大产品体系。2016年通过外延并购方式,积极拓展其他新的增长点,我们认为未来业绩增长值得期待。公司2016年实现营收6.84亿元,同比增长28.35%,归母净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51.76%。纳米氧化锆应用广泛,产能扩建以备需求爆发。纳米氧化锆可以应用于齿科材料、手机陶瓷背板和燃料电池等诸多领域。公司通过战略入股爱尔创切入齿科陶瓷应用领域,发挥公司在上游陶瓷材料和爱尔创在下游市场的优势,实现上下游强强联合。在全球智能手机增速趋缓和同质化竞争逐渐加剧的大背景下,陶瓷背板有望成为各大手机厂商差异化竞争的重要选择,从而直接带动纳米氧化锆需求的增长。随着下游需求增长,我们认为3500 吨/年纳米氧化锆陶瓷材料有望于2018 年全部释放,助力公司业绩增长。三、集聚化趋势下的代表公司1、桐昆股份:打通炼油环节,加码涤纶长丝公司是中国涤纶长丝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连续多年在中国涤纶长丝行业中销量排名第一。公司主营业务为民用涤纶长丝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差别化丝和常规丝(或者称为标准丝、普通丝)。公司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及纺织产品开发中心认定的“国家新合纤产品开发基地”,公司承担的“功能性与差别化共聚酯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项目”、主要参与的“大容量熔体直纺提质降耗及柔性化生产技术项目”均被列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产品盈利能力增强,业绩大幅增长。公司产品盈利能力显著增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涤纶长丝行业受国家供给侧改革影响,去产能、去库存成效明显,新项目产能释放增速下降;(2)人民币贬值促进下游纺织产品出口增加,拉动涤纶长丝需求增长;(3)油价上涨对涤纶长丝价格构成成本支撑,也增厚了库存收益。拟收购浙江石化20%股权。公司全资子公司桐昆投资拟以现金10.14亿元现金购买控股股东桐昆集团旗下持有的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0%股权。浙江石化由荣盛集团、桐昆集团、巨化集团及舟山海洋综合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主要在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筹建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项目目前已取得环评批复和发改委核准批复。舟山项目建成后,公司经营业绩有望得以提升,总体实力和竞争力将得以增强。舟山炼化一体化项目分两期实施。项目总投资1730.85亿元,总规模为4000万吨/年炼油、800万吨/年对二甲苯、280万吨/年乙烯。每期规模为2000万吨/年炼油、400万吨/年对二甲苯、14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化工装置。涤纶长丝项目稳步推进,业绩弹性大。2016年4月份,恒腾二期年产40万吨差别化纤维项目开始陆续投产,加上恒瑞年产30万吨差别化DTY项目的陆续投产,公司2016年新增产能约60万吨。日,公司发布公告,启动“年产60万吨功能性差别化纤维项目”(恒腾三期)和“嘉兴石化年产30万吨差别化POY项目”,项目建设期2年,总投资35.08亿元。公司进一步加码涤纶长丝主业,业绩弹性有望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一体化布局逐步完善。预计嘉兴石化120万吨/年PTA二期项目将于2017年9月完工,公司“PTA—聚酯—纺丝—加弹”产业链进一步完善。2、荣盛石化:PTA-聚酯龙头企业,打造炼化一体化项目公司是全国石化-化纤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公司是全国大型的直纺涤纶长丝生产企业,主要从事PTA、聚酯纤维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目前已形成PTA1000万吨以上,聚酯100万吨、涤纶纺丝(FDY、POY)100万吨、涤纶加弹丝(DTY)45万吨的年产能。经过十多年的积累,目前荣盛聚酯及纺丝、加弹配套项目的生产规模、原料单耗及产品质量均处于国内同行的前列,综合能耗处于国际先进水平。2017H1 PTA、涤纶价格上涨,价差扩大,盈利改善。2017Q2 PTA-涤纶价格价差虽然出现一定回落,但由于一季度基数较高,2017年上半年PTA-涤纶价格、价差同比仍然实现增长。增发打造炼化一体化项目。公司发布2017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非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7.632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60亿元,其中控股股东荣盛控股拟以现金认购不超过6亿元。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项目总规模为4000万吨/年炼油、1040万吨/年芳烃(其中800万吨/年对二甲苯)和280万吨/年乙烯,项目实施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完善全产业链布局,提升盈利能力和整体竞争力。3、恒逸石化:PTA和聚酯纤维龙头企业,文莱项目稳步推进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精对苯二甲酸(PTA)和聚酯纤维制造商。公司依托长三角地区发达的产业集群效应,率先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精对苯二甲酸和聚酯纤维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和产能规模化的产业格局,其产能规模、装备技术、成本控制、品质管理和产品差异化等方面在同类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公司是国内首家掌握大容量直纺技术和两百万吨级PTA生产技术的企业。截止到2016年底,公司参控股PTA产能达到1350万吨,位列全球第一位,聚酯纤维产能270万吨,位列全球前列,己内酰胺产能20万吨。文莱项目稳步推进。目前,文莱项目主体设备与材料等采购已基本完成,长周期设备均已进入监造阶段;项目施工方面,大件码头与杂货码头均已完成投用,电站土建施工阶段进展顺利,锅炉基础今年6月底完工,部分压力容器、机泵设备已运抵现场。总体而言,项目整体采购已近尾声,工程建设进入全面攻坚阶段。4、恒力股份:聚酯纤维国内领先,一体化项目完善产业链国内领先的聚酯纤维生产及热电业务企业。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将橡胶机械资产及塑料机械资产剥离出公司,同时注入行业前景好、盈利能力较强的化纤资产及热电业务资产,转变为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国内领先的聚酯纤维生产及热电业务企业,主营业务为涤纶纤维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蒸汽、电力的生产和销售。公司力争实现“产业基地化、生产规模化、产品精细化、技术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的产业升级目标,突出主业做精做强,将公司建设成国内乃至世界最专业的涤纶纤维供应商之一。拟收购恒力投资和恒力炼化100%股权,完善产业链,加快恒力集团石化业务板块整体上市。公司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预案,拟以6.85元/股的价格发行股份购买恒力投资100%股权和恒力炼化100%股权,同时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不超过115亿元配套资金用于恒力炼化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形成“芳烃-PTA-聚酯-涤纶长丝”的完整产业链,并加快实现恒力集团石化板块的整体上市,发挥协同效应。5、龙蟒佰利:国内钛白粉龙头公司,氯化法钛白粉前景广阔并购龙蟒钛业,收购上游钛精矿企业,整合产业链强化龙头地位。2016年9月公司完成了与龙蟒钛业的战略合并,加快产业整合的步伐,提升协同效应,钛白粉产品毛利率从2015年的19.09%提升至2016年的30.19%,营业收入提升的同时净利润更上一个台阶。2017年3月公司完成了对上游钛精矿企业攀枝花瑞尔鑫100%股权的现金收购。钛矿经过近几年的调整,大量采选矿厂倒闭,导致钛精矿供不应求,价格暴涨,成本推动成为钛白粉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公司收购钛精矿企业,能够有效缓解原材料供应紧张的矛盾,同时降低公司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行业竞争力。公司氯化法钛白粉稳定运行,将成未来发展重点。相比硫酸法钛白粉,氯化法钛白粉光学、化学性能更优,且具有生产流程短、连续化操作、单系列装置规模大、“三废”排放少等优势,已成为全球钛白粉的主流工艺。目前公司氯化法钛白粉产能已达到6 万吨,并得到PPG、阿克苏、宣威、立邦漆、KANSAI 等行业标杆性终端客户认可,氯化法钛白粉将成为未来发展重点。四、高端化趋势下的代表公司1、金禾实业:精细化工转型,长期成长可期精细化工带动收入增长,产品提价致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安赛蜜和三氯蔗糖将是公司未来两年重要利润增长点。(1)我们预计安赛蜜今年有望实现同比超20%收入增长(其中量、价预计各增长约10%)。展望未来,一方面,我们判断公司安赛蜜销售中约40%为长单(合同价格较市场价有一定滞后),预计安赛蜜涨价效应在2018年将继续体现,另一方面,随着公司市占率提升,定价权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认为安赛蜜后续仍有较大提价空间。(2)我们认为三氯蔗糖作为第五代新型甜味剂,符合消费升级趋势,公司拥有技术和成本优势,年产1500吨项目于17年5月中旬达到满产状态,后续有望通过抢占市场成为行业龙头,复制在安赛蜜领域的成功经验。2、巨化股份:氟化工龙头企业,新产品促进新增长氟化工行业龙头企业,技术实力突出。巨化股份是以氟化工为核心、氯碱配套的综合性氟化工行业龙头,具有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和规模优势。公司拥有R22产能10万吨,R125产能4万吨,R134a 产能6万吨,R32产能1.9万吨。第二代氟致冷剂R22 产能国内第二位;第三代氟致冷剂(包括R125、R134a、R32 等)规模处全球龙头地位,其中,R134a 规模和开工率处全球龙头地位;混配小包装致冷剂市场占有率亚洲第一位;公司是国内唯一用自有技术实现第四代氟致冷剂产业化生产的企业。在含氟聚合物方面,公司HFP产品产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FEP、PTFE产品以产能计算在国内均位居前列,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为国内龙头,甲烷氯化物(含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产能为世界龙头。VDC为国内龙头。PVDC为国内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氟化工产品需求上升,受益行业供需改善。从需求上看,氟化工产品市场仍将良好增长。氟致冷剂因具有良好的热力性能,广泛应用于冰箱、家用空调、汽车空调等消费领域,占据了致冷剂市场的主导地位。从供给来看,年我国氟化工爆发性增长,逐步导致致我国氟化工低水平重复建设,产能不断扩大,产品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结构性产能过剩严重。氟化工基础原料和低端产品,其中以无机氟化物、氟化烷烃及ODS 替代品等过剩较为明显,中高端产品不能满足内需,PVF、ETFE、PFA 等尚未实现产业化,特殊用途氟聚合物品种少,含氟聚合物的加工应用整体水平不强。随着近几年产品价格的持续下跌,行业对已有产能扩建投资大幅减缓,主要有效投资集中在产业链延伸端。加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和安全环保政策趋严,落后产能得到淘汰。3、飞凯材料:积极布局电子新材料,浩荡开启新征程紫外固化涂覆材料龙头,积极布局电子新材料领域。公司是国内紫外固化光纤光缆涂覆材料龙头企业,长期致力于紫外固化材料和电子化学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占据六成以上市场份额。经多年自主研发及近几年的产业整合,公司逐步进军PCB光刻胶、IC封装材料、LCD液晶材料等专用电子化学品领域。未来有望进一步深化产业布局,成为电子化学品平台型公司。收购和成显示,成功切入液晶显示材料行业。随着智能手机和液晶电视国内市占率提高,国内液晶面板企业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其上游原材料TFT类液晶材料有望实现进口替代。据群智咨询预计,至2020年国内TFT类液晶材料将达到470余吨的市场规模,市场份额提升至约44%。公司拟以10.64亿元作价收购和成显示100%股权,年业绩承诺分别为8000万、9500万和11000万元。和成显示是国产高端TFT液晶材料和中高端TN/STN市场的主要供应商,并且是国内少数几家能够提供TFT液晶材料的供应商之一。4、西陇科学:国内最大本土化学试剂供应商,“化工+健康”转型公司是国内最大本土化学试剂供应商,电商化转型促增长。公司进行电商化转型,打造化学原料与化学试剂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公司化工原料平台“有料网”正式运营,推动化工原料销售收入大幅度增长。受上述因素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5%。2017年5月公司旗下电商平台“找试剂”正式上线,更加深度对接上下游资源,最终在行业内成为整合全用品、全渠道的一站式电商服务平台,打造化学行业生态圈。投资设立福君基因,体外诊断产业链延伸。基因检测作为精准医疗理念重要的技术载体,对于疾病的预防及诊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与发展空间,是体外诊断行业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产研合作,拓展半导体新材料业务。公司原有电子化学品产能3.4万吨/年,IPO募投产能5万吨/年,2016年末尚未达到最大产能利用率。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化讯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同持股深圳市合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化讯持有合讯半导体55%的股权,更名为深圳市化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化讯半导体专注于晶圆级先进封装关键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集成电路的轻薄短小为导向,重点针对晶圆临时键合、扇出型封装、硅通孔等关键制程,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及材料。公司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继续坚持“化工+健康”发展战略,由传统的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变、由传统营销模式向互联网模式转变、由依赖自身经营发展向自身经营与并购重组并举转型。5、强力新材:光刻胶专用化学品龙头,步入高速发展期国内光刻胶专用化学品龙头企业。公司是国内少数专业从事光刻胶专用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经过十年多的发展,公司在光刻胶专用化学品领域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与台湾长兴化学、日本旭化成等全球知名光刻胶生产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主要产品包括PCB光刻胶专用化学品,LCD光刻胶引发剂、半导体光引发剂。技术创新优势明显,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公司是以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研发,公司已经在光刻胶专用化学品领域积累了夯实的技术储备,并拥有许多项发明专利。近年来,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主营构成逐渐向毛利率更高,更具发展前景的LCD光刻胶光引发剂倾斜。受益光刻胶国产化进程不断深入,光刻胶专用化学品进口替代前景广阔。近年来,受益于消费电子、PCB、LCD及半导体产业等下游产能向大陆转移,国内光刻胶市场需求量持续扩大,带动光刻胶专用化学品产业快速成长。国内的多家企业都在加紧光刻胶国产化研发工作并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公司将借助光刻胶产业向中国转移的契机,利用地域和服务优势推动光刻胶专用化学品销量的增长,并利用价格优势攫取更高的市场份额。6、江化微:国内湿电子化学品龙头,募投项目定位高端公司是国内湿电子化学品龙头。公司主要生产超净高纯试剂、光刻胶配套试剂等湿电子化学品,目前公司已有产能4.5万吨/年,其中超净高纯试剂3.24万吨/年,光刻胶配套试剂1.26万吨/年,超净高纯试剂主要用于平板显示、半导体和光伏太阳能三大领域,光刻胶及配套试剂主要用于平板显示和半导体两大领域。技术能力突出,客户资源丰富。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为平板显示、半导体及LED、光伏太阳能等多领域供应湿电子化学品的企业之一。157:盘点|2017年八大全球化工企业并购大事件!荐文:微软、阿里巴巴已纷纷加盟!化工行业的智能化未来到底在哪?(点击图片进入全文)荐文:上海赛科 5.12 储罐闪爆事故分析报告(点击图片进入全文)★5.5G的化工工艺学习材料★点击以上标题即可领取!期待欢迎您在文章底部点、留言评论!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流程工业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提供流程行业高品质信息及专业技术知识。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氟化工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