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古都画室动力艺术画室怎么没有开了,听说实力不错,我想去看看,结果那里没人了,是改校址了吗,还是没开了?

商务合作电话
【当前标签:深圳美深画室怎么样】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深圳美深画室怎么样的帖子31-50条
总有一个人知道你问题的答案
共解决 &8,141,287 &个问题1.6K36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I0MTk0Nzg0.html
-【肆】 白龙马(下)至于考试里的难关,一言难尽。首先便是考试撞车。对于编导类的考生来说,不同于表演、播音、美术,我们能考的专业很多:导演、文学、摄影、剪辑、制作、管理、编导等等等等,能报的学校也很多:北电、中戏、中传、上戏、国戏……而且每个专业都有不止一场考试,少的二试,大部分三试,北电导演系有逆天的四试!四试还连!考!三!天!所以这么多场考试,必然有时间冲突,假设:一个你特别想上但难考的专业的初试,和一个你一般想上但希望很大的专业的三试撞了,你去哪一个?选后者,可能就进了,却不甘心;选前者,就要冒两个都挂的风险。我没有选择所谓的“保底专业“,因为觉得纵使进了,也不愿在一个不是最爱的专业里将就四年。放手一搏 , 绝不将就。这个宗旨一直没变,有时候,需要拼一下的魄力。造化弄人,今年几个学校冲突得尤其多,于是几次三番放弃了几乎一定能过的中传和中戏,最终也就只剩下了北电的三个专业。幸运的是,做决定时我没有丝毫犹豫。但诸君试想,若是一个复读多年的考生,他已经输不起,他会在“冲”与“守”中间纠结多久,复读的疲累与不甘,两面夹击折磨着他,又该如何选?行文至此,很多人会问究竟要考什么。在这里我仅把自己考的几个专业简略地说一说,在一篇介绍艺考的文章里,这还是有必要的。导演是比较综合的,尤其是北电的导演,是真正的电影导演,不同于中戏、上戏的舞台表演导演,考查很重综合素质以及考生个人的性格品质。初试是文艺社会常识题,范围很广,考查知识面和文化素养。(1400人进700)复试是多人面试,问题比较随机,偏向个人的爱好、生活等等,并不多考查专业。而是考查个人关注生活以及眼界、思考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就是性格,品质。(700进200)三试难度加大,多人面试,考查美术、音乐、摄影作品分析,以及即兴编讲故事。考查综合的艺术素养。(200进76)四试分三场,首先是散文,考查观察思考生活、人,以及考生的个性、心理。第二是创作问题讨论,大面试,会有短片分析,会有创作讨论(这里才真正涉及电影本身)。第三是表演,上午抽题,分组排练,下午汇报演出。今年演出很顺利,结束后老师让我们上台,也就出现了我开头的那一段。(76录20)另外是文学策划和电影制作专业。都是三试。初试也都是常识题,文学系特点是有阅读理解,()摄影系电影制作的题目非常杂,甚至超过导演系,题量也大,并且有图片题。()复试不同,文学策划今年是,故事写作,以往则是偏向知识性的论述题,今年的写作量十分大,三小时写四千五百字左右。(700进175)摄影系则丰富些,上午是故事、人物和对白写作,下午是视觉创作(给素材按题目进行剪贴)(240进83)三试都是单人面试,文学系人多,一个人八分钟左右。(175录20)摄影系更细致,可以聊个一刻、二十分钟。(83录18)单人面试就不同于导演系的多人面试,是可以和老师深入交流的,更能全面的展现自己。这里面的面方法也很有讲究。其他的专业有考分镜头的,有考照片实拍的,也有英语辩论等等。总而言之,考试的内容并不简单,而且非常综合;录取比例低,竞争也非常激烈。起码对于北京电影学院这样的学校来说,突击一下,背背影评,写几篇故事,准备一个才艺,是远远不够的。艺考,其实考查的是你十几年的积累,考查的是你的整个生活,考查的是你这个“人”。考试里的突发状况基本是常态。比如临考忘带了证件(答主考文学系三试的时候就忘带了统考准考证,结果还是第一个面试,开考前一刻钟,飞奔下楼打车,给了司机100元,幸好宾馆不远,再赶回来,正正好好,结果喘着气就进了考场,还要做出气定神闲的样子ORZ)或是面试顺序弄错(答主一师哥,创下八小时候考纪录)也许碰到奇葩队友,辛苦都白费(答主的一个朋友,去年考导演系四试,小品队友砸场乱演,害的全组都挂,只能复读)以及碰到大神队友,把你的风头全部抢去,(答主一个哥们是中传毕业来考的,他同组的人基本被老师无视)也许碰到临时改变的考试内容和录取原则(今年就是),还有各种刁难的老师和想不到的隐藏关卡……九九八十一难,看你七十二变吧。纵然有运气的成分,我还是重申一遍那句话,真的很重要,也很确切:艺考,其实考查的是你十几年的积累,考查的是你的整个生活,考查的是你这个“人”。这么说一点都不过分。一点都不。纵使是白龙马,也没有捷径可走。西天取经不容易,容易干不成大业绩。--【伍】 西西弗斯翻过山(图片来自互联网)“艺考是会上瘾的。”曾经不以为然,现在我相信了这句话。如果你努力多年却最后颗粒无收时,最多的便是不甘,说什么也要再来一年。对于梦想着上北电中戏的艺考生来说,心里都会问自己:这个学校真的值得我为它付出这么多?几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是:值得。这便是它的魔力。正如西西弗斯推着巨石。将到山顶之时,巨石毫不留情地滚下。于是重新来过,周而复始。一年又一年,许多艺考生因为心里的那股劲儿,一次次地推着那块大石头,不言放弃,执着到底。也许某一天,当西西弗斯终于将巨石推上了山顶,却发现山顶岂容巨石驻足。那巨石又直溜溜地从山的另一面滚了下去。西西弗斯望向前方,还有一座一座连绵不断的山丘呢。而翻过山的西西弗斯朝身后的山坡看去,付出了这多,得到的是什么?想起在宾馆里放了许多遍的歌,大伙可以边听边读。李宗盛《山丘》
在艺考之前,“复读”在我心里是个无比遥远的概念。
从小到大读的都是好学校,决定艺考之前的目标也是985、211。复读?那是什么玩意儿。因为高中是市重点,所以本想着哪怕艺考没有成功,凭着文化课上个一本也并没什么困难,然而这样的想法随着在艺考这条路上走得越来越远而愈来愈淡。似乎艺考就如同一个黑洞,它有着难以名状的气场和引力,你离它越近,就越为它着迷。而这引力同样也与你的质量有关,所谓质量,就是你心里艺考占的那份分量。从初三决定艺考开始,给自己想过很多后路:高考、出国、先凑合上着再考研,唯独没有想过复读。直到去年12月,我才开始重新思考,难道面对一个梦寐以求的学校,我只尝试一次?也许是考试的氛围越来越浓,也许是我在培训班交到了一些复读多年的朋友,也许是回首几年来的付出,我终于明白过来:不留后路,我必须上了它。
一年不行,就再来一年。我认为值得。所谓复读?无非是一次失败后再来一次而已。曾经听过许多人的意见,并都不假思索地信以为真:大抵无非是说复读很没面子,心态容易有问题;或是,进入行业要越早越好,先凑合上个大学不行再考研,又或者说,青春嘛,别太死磕,焉知祸福。呵。说得好听。诚然,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道路,每个人抱着不同的目的选择艺考,有的人就只是尝试一次而已。只不过对于我们,对于有些人来说,不是这么简单。这不是一条捷径,而是一条要坚定地走下去的路。作为一个应届生,我对所有的复读生持着一份敬意:你们能狠下心留在这条路上,便是勇气。当巨石从山顶滚下,你们能再次用双手去推动它,便拥有力量。可复读也绝没有那么容易。有句话几乎可以奉为真理:如果你打算复读第一年,就得先做好复读第二、第三年的准备。这世上很多事是有惯性的,如果你第一次没把石头推上山顶,它便会一次次地落下来。答主认识不少复读了四年、五年的艺考生。也认识许多上过大学,甚至参加工作的大龄考生。每个人心态都不同,有考了几年仍然热血沸腾一股劲儿死磕到底的,有像《肖申克的救赎》里最后一次保释申请的老瑞德那样don’t give a shit的,也有扛着沉重的负担来最后一年的。尽管我说过,复读了一年也许就会复读第二年。但我从没说过,第一年考得好第二年也能考得好。许多在第一年进了三试、四试的复读生在第二年第三年都止步在初试、复试。当你辛辛苦苦复读一年,却换来了连第一次都不如的失败时,你会怎么想?昔日的同学成了你的师哥,或许在你第二次第三次踏入考场,他已经成了你的带考,你是什么心境?甚至是你带过的师弟,先你一步考上了学校,笑着说请你吃饭,你又以什么样的心情去应对?时间。时间从不停歇。对复读生们,纵使最后考上了。你花了三倍四倍于其他人的时间,走过了同样的距离。当你终于翻过山丘,却发现昔日和你一同爬山的人早已在你前方几座山头,你只有硬着头皮继续追赶。而如果你终于放弃了,那么这几年究竟是为了什么?回想几年前的那个目标,你大概只能叹气,连哭的勇气都没有。你把巨石永远地留在了山脚,然后转身离去去找另一个缓一些的山头,双手却已经没了气力。也别忘了你身后的人。你的复读对于父母意味着什么?面子、花费、失败、失望、担心。放心吧,这些压力只会越积越多,成为背负在复读生上的千斤重担,甚至比那巨石更重。没错,有时在背后推你一把的也是他们,但那时,你会为之留下更多的眼泪。是的,我花了一章来讲复读生,啰嗦了许久,不过是因为我觉得有必要呈现他们的状态,因为艺考生中复读生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其他的群体中的。“复读”,一个在艺考里出现频率出奇高的词儿,为什么?大概,这块巨石自有它的魔力;大概,这道山坡自有它的引力。大概,这里的人确实有那么点,执着。--【陆】 杀人游戏在这章,我想说说同行的人。导演系有项传统,便是在候考的时候,师哥师姐会和考生一起玩几局“杀人游戏”,一是候考时间实在太长,排遣无聊,二是让考生活跃气氛,互相了解,毕竟群面是大家一起进去。考四试的大面试之前,我们两组十几个人围坐在一起,杀了好几局。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有种不畅快。我能感觉到,场上的气氛夹在欢乐与压抑当中,每局死人之后,大家的眼神都互相扫视——那种感觉是微妙的。互相堤防,自相残杀。有时候,艺考和杀人游戏特别像。导演系的考试有趣在于,所有的面试无一例外都是群面。这也就意味着,你身旁的人既是队友,也是对手。或许这一场你们互相厮杀,下一场就必须齐心合力。而你还必须在厮杀时保持着友好与谦让,团结时又需要考虑如何让自己更胜一筹。因为很有可能,你们之中必须走掉一位。所有人几乎都是这么想,于是在面试的一言一行之间,总是暗藏杀机——谁都希望保住自己,杀掉对手。这还只是在陌生人之间。和我一起在北京考试的是同一个艺考培训班的一百来位同学。开始时宾馆的休息区都人满为患,大家一起扯淡复习;考试进行到中期,慢慢就没那么热闹。再后来,只剩下几个人偶尔坐在那儿自己复习。考导演系四试的时候,已经空无一人,整个培训班也就剩下七个人。大家都一个一个走了,就像在游戏里一个一个出局,或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大约一些专业的复试考完后,每天都能看到陆续提着行李箱离开的同学。你会犹豫是否去和他打招呼,因为在这时候回家,是意味着失败。看到别人的背影,心情是很复杂的。你庆幸,你还能留下继续战斗。你高兴,又少了一个竞争对手。你同情,因为一个和你同样怀揣理想的人就这样离去。你恐惧,因为你不知道下一个走的会不会就是你。说白了,所有人都是竞争者,哪怕是再好的哥们儿,在考试里,也都还是互相有所保留。情有可原,没必要因此觉得人心如何如何。当然,真正用心损人利己的也大有人在。心机婊、腹黑帝的事迹不乏耸人听闻、令人乍舌。答主自己也被害过,至今还没明晰真相。但如此种种,在此不表,并不想去揭露、批判些什么,只是在这里提个醒:艺考路上不缺这些坑洼。真正自信或是豁达到无所顾忌的人自然也有,但总是极少数。值得庆幸的是,朋友依旧是少不了的。记得和室友共同查到进导演系四试时,重重地击掌握手,大声喊着加油。尽管知道一天后就是最后一场厮杀,但有什么关系,各自尽力就好。文学和摄影三试放榜的时候,我和另一个三个专业都过的哥们儿按约定决定大吃一顿,兴高采烈地想请另外俩同学吃烤鸭。后来还是只有我们俩去了,因为他们没过。我们给他们打了包,带回去,他们却在饮酒高歌,吵得隔壁来锤门。看着喝空的啤酒罐,不禁一阵心酸。尽管大家是留着自己的些私货,却也不妨碍一起复习,一起分享故事和经验,考试在同一组当然会互相帮忙。真的要拼出个一二?那就凭实力说话。很多人担心,艺考最多的是黑幕。其实我想说,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严重。至少在我目所能及的范围,情形是让我欣慰的。记住,你是怎样的,和你同行的人大约也就是怎样的。你如何对待周遭,周遭就如何回报你。我一直相信这两个词儿:一是实力,二是真诚。尤其是后者,也许正是与杀人游戏所不同的地方。--【柒】 站台那天饭桌上,我爸突然对我说:“你这次去北京,不知道为什么,我特别想送你去。以前都没什么感觉,就唯独这次有点舍不得。”我先是笑了笑,觉得这么一个五大三粗的爷们儿难得也矫情了下。可我看着我爸的眼睛,知道他说的,是句句恳切。我当然明白,他是觉得艺考对于我很重要,这三年来我一直在为之努力,这么大的一个坎儿,他不能在我身边,总觉得过意不去。但我还是没让我爸陪我。其实我很庆幸,因为如果父母在,我不知道考试时的压力又会大到什么地步。我不太敢想象我爸妈站在校门口等我考试出来的场景,因为担心让他们失望。我知道如果他们在身边可能会把我照顾得更好,但有时,独自承受和独自经历这些,会更令人好受。兴许是因为不能陪我去北京,爸妈就把送我上火车当成了件“大事”,专门找人让我们从专用通道提前上了车。他们帮我把两个大箱子放上行李架,在座位边又叮嘱了几句,大概觉得这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事了。整个车厢就我一个人,他们下了车后,在站台上迟迟不肯走。接着我妈拿出手机从车窗外朝着我拍照,我朝她笑着,如果以前,我可能都赶他们走了。然后我爸也拿出了手机,摆弄了半天,好像还不知道怎么拍,我妈帮他指指点点,他才又朝我拍起来。拍好一张,觉得不够好,又来一张。我还摆出剪刀手。其他乘客从候车室出来了。我妈又让我爸站到车窗前,跟我合照。我爸扶着车厢,往后靠,极力地想离我近一点。可始终隔着一道车窗。我把嘴角咧开,感到眼睛已经酸了。然后我爸拿过手机帮我和我妈拍。拍完他们对着手机仔细看着,似乎觉得哪儿哪儿没拍好,于是又拍了很多张,身旁的乘客已经坐下,奇怪地看着我们。那一刻,我才真正从心里体会到了他们对我的感觉。往日对父母总是不耐烦,他们常说我对他们的好已经习以为常,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应当。我不以为然,但就在那车厢与站台之间,我仿佛被电击了一般在瞬间体悟到了一切。当时我只在想:车怎么还不开,你们快点走。再不走,我就要哭出来了。终于当站台缓缓地向后逝去,我朝爸妈挥手道别。转过头来,便哭得稀里哗啦。泪水止住时,收到了爸爸的短信:儿子,考前一定注意饮食,尽量吃清淡一些,不要吃火锅,有什么事及时联系我们。一路平安。人生第一次,我回了一句:好的,爱你们!信息发出,泪水再次决堤。我曾经听闻有个艺考生在面试时说艺考里她印象最深的事,就是在校门口看到了一个中年女子在雪里站着,眼神焦急而期待地望着学校里。那应该是一位考生的母亲,却让她想到了她远在千里外的妈妈——应该也是这样坐立不安地想着自己。事实上当时听完这一堆话根本没什么感觉,大概因为没有体会,只觉得是俗套的面试技巧罢了。但到了今天,我发现这句话里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每一道笔画,都是真真切切,分毫不差的。南艺的报名队伍里,一位瘦弱的母亲硬生生地挤到了我的前面。我愤怒地请她离开队伍,她朝我解释说她的女儿刚刚被挤了出去,请我体谅,父母都是一样的。我让她的女儿站到了我前面。中传48教楼外,一个小摊上卖着普普通通的艺考资料,开着离谱的高价。却围着一圈父母,仔细地询问这个有什么用,那个怎么卖。有位父亲听到骇人的价格皱了皱眉,朝身后的教学楼望了一眼,又掏出了钱买了下来。北电考场出来,一路都是家长,每个都抓住我问道:同学,考完了吗?考多久?难不难?考了什么?他们的脸上,都是一样的神情。我想,如果我的爸妈在,应该也会一样罢。所以,在我每一次出榜得知我过了一试的时候,我都会立刻给我爸妈发短信。那一刻我真的非常高兴,甚至比得知成绩时还要兴奋和欣慰。因为那一刻的喜悦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当我每一次发给他们“考过了!”的时候,心里无一不是在说:别担心了!我没有让你们失望。--
【捌】 跃入泥沼“整个世界旋转成模糊一片你却屹立不移……踏著泥潭浑身湿透脱去胶鞋即使满是鲜血我仍昂然奋起“
——Hoppipolla by Sigur Ros(跳入泥沼 by 胜利玫瑰)附上歌,可以当伴奏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考北京电影学院,我会说:因为一句玩笑。时光倒退回三年多以前。那是2011年11月,神棍节过后。周末和几个基友看完《星空》,周一坐在学校操场边的长椅上。“徐娇真好看,要追!”我说。“人家在杭州吧,而且是拍电影的好嘛。”基友道。“那和她大学上一起不就行了。”“她这种会去什么北电之类的吧。”“哦,那我也考。”“你大爷,你要考表演啊!”“那就考导演呗。”我轻描淡写地说出了这句话。当然没有人会信。可我信了。因为我知道,这话并非只是一句玩笑,只是因为一个偶然的契机,让我将深埋心底的想法就这么轻轻地吐了出来。
有趣的是,三年过后的今天,徐娇已经去了美国,而我却真的在这条路上走到了现在。这三年,是我过得最不虚度的三年。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踏实,回头看去,问心无愧。前段时间,整理之前写过的文章,不经意间翻出了初三和高一的两封“信”。一封是初三毕业写给爸妈的,一封是高一时,写给初三自己的一封信。其中的有些段落,尽管读来显得有些幼稚,可现在读来,仍感慨万千。……爸妈,这世界上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活得平庸,只有百分之一的人真正按着自己想要的生活问心无愧地活着,我更愿意把后一种称为“成功”。一个有理想、会做梦的人,他也许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几率会失败,但他仍有百分之一的机会放手一搏。而一个所谓看见现实之后便认命的人,他只有百分之一百的平庸。我想做前者,这需要努力,也需要平台。我想,就我导演的这个理想这一的特殊性而言,北大清华,上海大学,并不是实现它的平台。我需要去专业的院校学习,我需要去艺考,去走这条你们觉得荒谬、不靠谱的路。我会争取在高中学好文化课,因为艺考不是我逃避高考的借口。但是,我希望,从这个暑假开始,我就要更多地学习专业知识了,将来我也会把一部分精力用在学校之外的地方,正如你们说,我需要付出比别人多一倍的努力。希望你们同意。很多时候,路不是只有一条,而是很多。哪怕是弯路,哪怕是崎岖的山路,但只要走,就不会是死路。…………在别人看来,你是一拍脑子,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积埋很久的心愿的爆发。选择电影这是你的爱好,更是你的兴趣所在,性格所向。我不得不说你是一个渴望自由和冒险的人,你从来不甘平庸,你想去创造你想要的生活。
初三这一年,如此紧张的升学季,你还给自己掺和进这么一件大事,我倒是很佩服你的勇气。你曾经不愿谈及你的理想,但是如今你却把这个荒诞的想法与父母讨论,每次唇枪舌剑,虽有如此民主开放的父母也有些难以接受这个奋斗目标。他们只是不断告诉你这有多难,又有多不现实。而我要告诉你,不要放弃,也不要后悔。这个决定你未来道路的一个重要决定,你要三思,但一旦决定就不可瞻前顾后。立志要早;坚持下去。我就送你这两句话。你也明白。写这封信时我已经在高中,我当然不会告诉你你考上了哪所学校!这期间的起伏波折必要你自己经历,而我只告诉你选择一所适合自己发展和你喜欢的好学校,不要随大流。前段日子我终于去了北京学艺,过几个月你应该也会去。记住,不管看到多么不堪的事,多么奇怪的人,都记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些是你在上海的好学校这种安逸的地方所体会不到的,也是和你想象中理想的美好憧憬大相径庭的。那二十多天的经历会使你受益匪浅,也会把现实的骨感铭刻在你心。我只愿,你有自己的原则和坚持,一步步走下去。所有生活给你的,不分俗雅,无论贵贱,你将好好保留,并成为你自己的。……三年之前,我选择走上了艺考这条路。如今,我更愿意说自己选择跳入了一个泥潭。被困住过,被泥泞弄的狼狈过,最后却仍然能昂然奋起,接着走下去,畅快地在泥沼中打滚。三年前的初三毕业,我只身北上,去了第一个艺考培训班。今天,那个培训班已经不在了,它也确实没有什么存在下来的理由。当时我对艺考并不了解,自己看了许多电影,拍了短片,做了混剪,找来了一些电影专业的书看,觉得自己还颇有些感觉,于是决定报一个班验证一下自己是否真的适合。一个网上的师哥向我推荐了那儿,后来我才知道他坚定的推荐是因为可以拿到500块介绍费。事实上,在那里,我并没学到多少真正有用的东西,却令我第一次看到了艺考的不堪(以至于后来我去了一所很正规的培训机构时,我都觉得靠谱得离奇)。那学校在北京的东五环之外,进城需要倒公交、地铁两个小时。周围都是村子,我至今仍记得“郎各庄村”那浓烈的肥料味儿。学校洗澡需要澡票,经常停水。只有一个十平不到的小黑屋,中间吊着一个暗黄的灯泡。后来,那灯泡还坏了。以至于几天没洗澡的我终于受不了,和同学乘公交坐了两站去另一个村里的公共澡堂洗了个热水澡。学校里很乱,寝室里满地的烟头酒瓶。室友为熏走一位哥们儿的脚臭使劲儿抽烟,熏得我睁不开眼。那脚臭一周都没散掉。还被同学偷了钱,那同学后来被开除了。混日子的人占大多数,寝室里约炮,已婚老师和同学谈恋爱的也有。总之回想起来,初中刚毕业的我,也算是出淤泥而不染了。但也正因为此,我相信了自己一定会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因为面对这样的情景,心里一次放弃都没有想过,比起实现目标的渴望,过程中熬一熬,不算什么。去那个学校的第一天,有一个人过来和我搭讪,一股脑儿的说了好多他的音乐梦想。我们叫他“刚哥”,他的偶像是李玉刚,而他自己也很阴柔,第一次见时,便是交叉双腿,双手互相抚摸,语气扭扭捏捏。可他笑起来却很真诚,虽然也有些傻。他总骄傲地说:他和李玉刚的名字只差一个字。哦对,他27岁了,是三年前。还要说明的是,他唱歌很一般。他总是被所有人嘲讽,他也就默默接受,他喜欢找人大聊特聊他的音乐,却不知别人夸他是在讽刺他。他被人打过,听说是受了什么刺激。他攒了钱来这儿念书,在我去时,学费已经快到期了。刚哥花了最后一点钱买了一台移动音箱,没课时就去城里卖唱。可惜几乎颗粒无收。在我结课前,他走了。他最终去了一家小餐馆端盘子——他根本没法生存,只有那儿还能包吃住。有一次他和我说:我要是个女的,早去卖身了。当然,刚哥早已杳无音讯。我至今仍印象很深刻的记得刚哥,他让我明白有时理想可能真的距离现实过分的遥远,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一定会有回报,执着到最后可能就是疯傻,甚至无人同情。艺考路上,有很多这样的人。这个世界上,也有无数这样的人。我们无法欺骗自己所有的追寻理想的路程都是光鲜的,更不能苛求所有的结局都是美满的。无数人失败了,无数人放弃了,无数人在终点前倒下了。然而,这难道就能成为不去奋斗的理由吗?更多的无数人,他们根本没有去迈开哪怕是第一步。我用刚哥的事迹作为结尾,无非只想重申那一句话:纵使只有百分之一的几率成功,也不妨碍我们去尽百分之一千的努力去实现它。在那封信的结尾,我又对未来的自己说了一段话,今天看来,我很欣慰,因为我始终没有悖离它。我把那段话写在这里,再次写给未来的我,也写给所有人,希望我们回头读它时,仍然能做到那四个字:问心无愧。——在路上,需要目标,也有天命,尽人事而听天命。认识你自己,找到你的兴趣,寻到你的天赋。在那千万条道路里选择属于自己的那一条。它也许不光鲜,不平坦,甚至布满荆棘,满是泥沼,是一个接一个的山丘。然而,相信自己,选择了它,便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无论多么困难,Keep walking,梦想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不要放弃。千 万 不 要 放 弃 。--
写于2015.4,艺考后赞同 1.5K19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沟通更高效
企业通讯录,一手掌握,员工信息统一管理,组织清晰,快速找人
网络电话,无需付费,一键拨打,随时随地开怀畅聊
企业群聊,信息安全,支持一键@功能,确保重要消息必达
企业通讯录
办公更简单
丰富的企业应用,支持官方和企业自建应用,一站解决办公需求
企业级通知,通过应用平台下发,消息提醒更及时
信息更安全
数据加密传输储存,保护贯穿其整个生命周期
7*24小时百度安全专家安全响应和安全服务
下载百度Hi46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1212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0K27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1.2K15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邵阳画画去哪个画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