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是什么时候登上月球

美国人到底有没有登上月球?
我的图书馆
美国人到底有没有登上月球?
日上午,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飞行。参加这次飞行的有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时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将左脚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接着他用特制的70毫米照相机拍摄了奥尔德林降落月球的情形。他们在登月舱附近插上了一面美国国旗,为了使星条旗在无风的月面看上去也像迎风招展,他们通过一根弹簧状金属丝的作用,使它舒展开来。接着,宇航员们装起了一台“测震仪”、一台“激光反射器”……在月面上他们共停留21小时18分钟,采回22公斤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7月25日清晨,“阿波罗11号”指令舱载着三名航天英雄平安溅落在太平洋中部海面,人类首次登月宣告圆满结束。
但时隔30多年,戈尔多夫却公开发表文章对美国拍摄的登月照片表示怀疑。他认为,所谓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拍摄的所有照片和摄像记录,都是在好莱坞摄影棚中制造的。他强调,他是在进行了认真的科学分析和认证后作出这一结论的。
“登月”10大疑点及解析:
疑点1:月球上没风,但美国国旗却在飘扬。
解释:旗杆用轻质有弹性的铝材制造,即使太空人放手后仍在震动。复原录像可看到。
疑点2:太空人在月球表面拍摄的照片上,看不到一颗星星。
解释:快门时间太短,令光线不足,细致的东西都拍不到。
疑点3:登月舱的照片上看不到爆炸的弹坑。
解释:月球降落之处有很多微尘,另外月球不像地球有地心吸力,所以登陆和起飞的冲力都很小。
疑点4:太空人的脚印清晰可见,但登月舱重达17吨,却没有留下痕迹。
解释:登月舱吹起微尘,降落在坚固的石上。微尘之后跌回表面,太空人踩上去便有脚印。另说月球表面没有空气,火箭冲击波四处扩
散,对地面的压力很小,登月舱登陆非常轻柔。
疑点5:月球微尘中的太空人脚印保存得异常完整。
解释:月球上没有风,沙土不会被吹走。
疑点6:登月舱离开月球返回地球时,火箭上看不到火焰。
解释:登月舱燃料燃烧时是没有火焰的。
疑点7:如果把太空人在月球上漫步的录像快放,你会觉得这好像是在地球上拍摄的。
解释:虽然很像,但实际上不是拍于地球。
疑点8:太空人暴露在范艾伦辐射带的放射物下,根本无法从月球活着回来。
解释:太空人于短时间内穿过辐射带,而且有太空舱保护,所受辐射有限。
疑点9:从月球带回来的岩石,与科学家从南极洲采集的岩石是完全一样的。
解释:地球上的确有来自月球的石,不过都是以小行星的方式来到地球的。
疑点10:6次登月都是在尼克松任内完成的,40年来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却没有其他国家元首能在任内完成登月壮举。
首先因为该计划当时是在全球实况转播的,近亿人亲眼看到。另外,宇航员还从月球带回了一些实物,如岩石。
其次,美国政府不会拿信誉开玩笑。如果是一次骗局,他们根本不需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实况转播,而只需事后发表一些照片即可。否则万一有个闪失,美国政府要承担很大后果,甚至会名誉扫地而一蹶不振。
第三,美国宇航局有成千上万的科技、工程人员,绝大多数人都会持科学的态度,不会视严肃的科学问题为儿戏。如果登月计划是一场骗局,不仅全体参与者的人格将受损,而且,让几万人守着谎言过几十年,实非易事。
此外,美国的传媒几乎是无孔不入。假如政府有欺骗行为,各大媒体一定会大做文章。而美国新闻界并没有对此大肆渲染,其中必有一定道理。再就是揭露证据还不充分。有人指出,哈姆雷特的理由是不够严谨的。用几张照片和录像来判断登月是骗局,如同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一样可笑。 在热烈的争论中,日,美国在华盛顿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举行仪式,纪念人类首次登月30周年。美国副总统戈尔向当年乘“阿波罗11号”在月球着陆的3名宇航员授予了“兰利金质奖章”,以表彰他们为航天事业作出的贡献。这多少表示了美国政府对此的态度。但是,阿姆斯特朗依然拒绝参加任何记者招待会、签名或合影,30年来他选择了沉默。这又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疑惑。 那么美国宇航员首次登月是否着陆了?美国登月是否真的是一场骗局?人们急切地期待着真正的答案,为什么登月舱下方没有制动火箭喷出的气流产生的大坑? 因为登月舱在下降到月球的过程中,制动火箭喷出的气流的范围较大,看不出有明显的“大坑”。
2、为什么在登月照片里,背景中看不到星星,阿波罗登月照片是否是在摄影棚中伪造的呢?
⑴、这与曝光时间有关,为了使拍到的近景非常清楚,相机的曝光时间必然很短,这样远景就看不清楚;如果要拍到星星相机的曝光时间必然很长,但是这会导致照片中近处的景物一片白,照片也就无意义。
⑵、如果要在摄影棚中伪造登月照片,摄影棚的面积必须达到5000平方米,并且搭建的场景不止一个。而且要“伪造”太阳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太阳光是点光源强度大,在现有技术下无法伪造。
3、在登月过程中既然制动火箭喷出了气流吹走了月尘那么为什么还能留下脚印?
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也就没有风,月球表面积累了几十亿年的尘土,制动火箭喷出的气流不可能吹走全部的尘土,所以制动火箭喷出了气流吹走了部分月尘还能留下脚印。
4、为什么在有的照片影子的会朝向两个方向?
因为月球表面起伏不平,影子照在月面上产生了弯曲变形,远远看去影子的会朝向两个方向。
5、月球“大气”压力为10的负12次方毫米汞柱,既然如此在月球上的美国国旗为什么会飘动?
美国国旗的上方有一根横杆,所以国旗能够支起来;当初为了带这面塑料国旗,科学家们很伤脑筋,后来想到一个办法:把这面塑料国旗夹在梯子中带去,所以这面塑料国旗带到月球后变的皱巴巴的,再加上铝制旗杆的弹性晃动,远看就像是因为有风而飘动。
6、宇航员在下梯子时是在登月舱的阴影处,为什么能清楚地看到宇航员的脚踩在梯子上?(按理说宇航员所处的位置是在背阴处)
因为照片上的宇航员是奥尔德林,照片拍摄者是阿姆斯特朗,阿当时已经登上了月球。
1、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一共只有两名,为什么在照片中能同时看到这两名宇航员呢?这张照片又是谁拍摄的呢?
这张照片是有登月舱外的摄象机拍摄的。
2、登月图象是怎么记录下来的呢?月球温差那么大,照相机如何能够正常工作呢?(要知道照相机只能在零下3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里工
阿波罗11号的登陆地点位于阴阳交界处,这一点能够从影子很长看出来,在这个地点温度不高也不低,温度在照相机的正常工作范围之内,况且在地球上的南极和北极,温度还要更低,在那样的环境中相机都能正常工作,更何况是在月球的特殊地点上。
3、为何“土星Ⅴ号”运载火箭在阿波罗登月后就弃而不用,甚至连图纸都没有留下?
“土星Ⅴ号”运载火箭第一级的推力达到了3469吨,NASA的解释是:“土星Ⅴ号”运载火箭成本太高。但是NASA的这一解释还是有行不通的地方,既然成本太高,那为什么在年美国一口气制造了17枚“土星Ⅴ号”运载火箭呢?现在一种被人们认可的解释认为:“土星Ⅴ号”运载火箭代价太高,用推力达几千吨的火箭发射几百甚至是几十吨的载荷,实在是大材小用,太浪费了,而且“土星Ⅴ号”运载火箭的很多技术都已经运用到现在的航天火箭上了,“土星Ⅴ号”运载火箭的设计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某些技术已经远远落后了,所以根本没必要再继续使用“土星Ⅴ号”运载火箭。
4、月球重力只有地球的1/6,按理说宇航员应该蹦得更远才是,可是在记录片中宇航员蹦一步才只有3-4英寸,还不到1米远,而且记录片的放映速度在加快2.5倍后,看起来这与在地球上拍摄的十分相象,这又作何解释呢?
在地球上登月服重达100多公斤,他是根据人在失重状态下的行动设计的,手脚弯曲较困难,在月球上虽然月球重力只有地球的1/6,登月服重达20多公斤,宇航员行动还是特别困难的。在地球上车子行驶扬起的灰尘四散,在月球上由于引力小,月球车行驶扬起的灰尘是呈抛物线轨迹落下的,这一点从纪录片上可以看到。如果要伪造这样的场景必须在地球上制造大片的失重场地,这是不现实的。
5、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舱在飞向月球的旅程中消耗了大量燃料,为何还有充足的燃料返回地球?
月球重力只有地球的1/6,逃逸速度只有1.63km/s,需要的燃料较少;在地球上有空气,火箭在上升过程中空气产生阻力,火箭速度的加快过程很慢,在月球上没有空气,火箭速度能够很快加到1.63km/s,所需要的燃料较少。所以虽然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舱在飞向月球的旅程中消耗了大量燃料,但是还能返回地球。
“我不需要回应什么‘登月骗局’。我当时就在那里。”与阿姆斯特朗一起完成人类首次登月的巴兹·奥尔德林,日在接受
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对于他们“看到外星人基地”的报道,在北京出席第27届太空探索者协会年会的奥尔德林同样作出澄清。“飞向月球的过程中,整流罩分离,组成整流罩的4块板子朝4个方向散开,我从窗口看到了其中一块板子的反射光,而不是外星人的基地。”他说,“至于有人说外星人的飞船一路跟着我们飞到月球,我可从来没有向休斯敦这样报告过。”
“我拍拍阿姆斯特朗的肩膀,跟他握手说,我们终于有事情要做了。”奥尔德林回忆他最难忘的月球着陆时刻,“走出登月舱,月壤非常柔软,我们的鞋也非常软。”。
45年前踏上月球时,奥尔德林发出了那句著名的感慨:“华丽的苍凉。”对此,他解释说,他看到的景色一点也不美,而“华丽”是指人类成就。“环顾四周,这真是最荒凉、最缺乏生气、最不友好的地方,没有空气,一片漆黑,一个月里一半炙热一半寒冷,绝对不是一个适于人类生存的地方——火星可比这儿好多了。”
尽管并不支持美国重返月球,奥尔德林认为其他国家应该登月。“每个有能力的国家都希望把自己的人送上月球,以此显示他们的技术成就。美国不应该跟其他国家竞争,我们已经去过那里,知道怎么实现载人登月了,我们可以派机器人去干月球上的活。”
↓↓↓↓雷区请勿点击!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2018年人类月球日是什么时候 - 第一星座网2018年人类月球日是什么时候 10:59:00作者:匿名第一星座网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一直在进行,美国人阿姆斯特朗首次登月成功,成为了人类探索月球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人类进步的一大飞跃。那么本期的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2018年人类月球日是什么时候。  问:2018年人类月球日是什么时候?  答:日,为了纪念日人类第一次登月成功。  苏联的月球2号于1959年9月登陆月球,是首个登陆月球的探测器,第一次完成探测器硬着陆月球,标志着人类开始通过探测器零距离认识地球。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1865年小说《从地球到月球》是人类出现最早有关登陆月球的概念之一。  1969年的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安全着陆月球,几个小时后,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在荒漠的月球上首次留下人类的足迹。  这一次成功登月是人类首次对外太空进行探索并迈出的第一步,为探索月球资源及移民火星提供了参考的价值,而为了纪念人类的第一次登月成功,人们将每年的7月20日定为“人类月球日”。  从那一刻开始,人类也正式开启了对月球的探索计划。到了1971年,阿波罗14号宇宙飞船再次进行登月,并将配装了固特异XLT月球胎的月球车也带到了月球上,固特异轮胎作为登陆月球的第一条轮胎,也造就了轮胎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牌。  “阿波罗”登月舱降落到月面,开始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登月活动。到了1972年,人类先后登月6次,对月球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考察,使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相关文章推荐:星座测算子时23点子23-0丑1-2点寅3-4点卯5-6点辰7-8点巳9-10点午11-12未13-14申15-16酉17-18戌19-20亥21-22男白羊座男白羊座男金牛座男双子座男巨蟹座男狮子座男处女座男天秤座男天蝎座男射手座男摩羯座男水瓶座男双鱼座女白羊座女白羊座女金牛座女双子座女巨蟹座女狮子座女处女座女天秤座女天蝎座女射手座女摩羯座女水瓶座女双鱼座男子鼠男子鼠男丑牛男寅虎男卯兔男辰龙男巳蛇男午马男未羊男申猴男酉鸡男戌狗男亥猪女子鼠女子鼠女丑牛女寅虎女卯兔女辰龙女巳蛇女午马女未羊女申猴女酉鸡女戌狗女亥猪男:A型血男:A型血B型血O型血AB型血女:A型血女:A型血B型血O型血AB型血copyright &
www.d1xz.net 第一星座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号-1返回顶部帖子主题:美国人到底有没有登上月球?
共&0&个阅读者&
军号:9733555 工分:795914
/ 排名:512
本区职务:值班编辑
左箭头-小图标
美国人到底有没有登上月球?
自从美国登上月球以后,尤其是美国人登上月球,就有一个广为流传的阴谋论——一些人认为:美国人并没有登上月球。此言一出,举世震惊。且看阴谋论者们举出的证据。主要证据有四条,第一:月球上没有风,但是美国国旗却好像在迎风招展。对此,美国宇航局说明:这些旗帜采用了“Γ”形的支架,因此总是处于展开状态。而旗帜表面的起伏并非被风吹动,而是旗帜被移动时的惯性所致。“风吹飘动”只是错觉。第二个疑点:登月照片中的太空,看不到星星。对此,有人说,这是月球上的白天,太阳光很足,就像地球上的白天一样,看不到星星。第三,有人怀疑:登月舱降落时吹走了附近的尘土,因此宇航员不可能在登月舱附近踩出脚印。看图片中,宇航员的脚印还是很明显的。对此,有人说:月球上没有空气,只有登月舱下面的尘土被吹走,其他地方的尘土依然存在。第四点:一张照片中,多个物体的影子不平行,是多个光源造成的,这肯定是摄影棚里拍出来的。对此,有人说,单一光源才是一个影子,多个光源会有多个影子。影子不平行,是因为地面是丘陵地带。《美国国家地理》网站上也曾发文,对登月计划中著名的8张照片进行了解读,解释如何看出它们拍摄自月球。看来,想看阴谋论的读者们又失望啦!期待我国飞行员,能够第二次登上月球!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美国人到底有没有登上月球?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条记录]&分页:
&对美国人到底有没有登上月球?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1969年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登录月球,阿姆斯特朗成为首个登月人类。并在月面上展开太阳电池阵、安设月震仪和激光反射器,采集月球岩石和土壤样品,随即返回地球,最终在太平洋夏威夷西南海面溅落。整个过程可谓惊心动魄,也有人员的伤亡,但最终还是成功收尾。
但却有人说美国登月其实是一场空前骗局,其实美国根本没有登录过月球,也有说是因为月球上存在外星人基地,外星人希望地球人远离地球,为何人们不再登录月球?莫非真的如外界所说是存在外星人?
阿姆斯特朗登录月球后,宇航员首先使用采样袋对月球进行了土壤采样,接下来使用电视摄像机并完成了一次全景拍摄。紧接着在月球上安插美国国旗之后,与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了通话。后相继在月球表面安放了太阳电池阵、地震仪、激光测距反射镜等科学实验组件,并使用铲子和带有爪的探杆进行了岩石标本收集。
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但登月仍是一项奢侈的计划,主要原因有3点。1,登月是一件非常昂贵的计划,探索研究必须寄望于机器人来完成;2,月球的探索价值有限,这项重大工程所需物资花费可想而知,然而其探索价值并不具备如此庞大的物资;3,登录月球是危险的工作,科技进步可以尽量减少这种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但别忘了人类的航天计划早先已经牺牲不少生命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各国之间不再如此执着于登录月球的原因了,相信登月计划仍会开展执行,但各国间均保持更加理性的态度去看待这件事!(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crawl.nosdn.127.net/img/1f44b88f1aa451fdcb554f401d3d9274.jpg美国人真的登上过月球吗?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美国人真的登上过月球吗?
阿波罗登月是假的吗?美国人登月是好莱坞做的假吗?
本文作者:广林星云
流言: 美国阿波罗登月是伪造的,包括年间的六次登月都是假的。人类并没有到达月球,相关视频是用电影特技在地球上拍摄的,照片也是假的。
真相: 这个谣言可谓历史悠久,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出现了。这么多年来,阴谋论者不断“挖掘”、翻新各种材料,扩充着谣言的内容,把这个问题发展成了旷日持久、牵连广泛、内涵庞大的大争论。
登月到底有没有发生,应该用证据来说话。有的人说“登月骗局”是美国为赢得太空竞赛一手策划的;有人说美国在1969年的科技无法实现登月。类似这样的言论都是一厢情愿地发表某种“观点”,而不是提出“证据”。作为证据,是要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的客观事实。还别说,阴谋论者也确实提出了很多所谓的“证据”,然而这些“证据”中的每一条都已经被科学家和专业人士所粉碎。
常见的“登月骗局”证据集合和驳斥
在维基百科“登月阴谋论”(Moon landing conspiracy theories)词条下,汇总了近40年来的争论中,阴谋论者们提出的常见“证据”[1]。例如:
1,阴谋论者:飘动的美国国旗说明有微风吹过,但是月球上没有空气,不可能有风。
反驳: 首先,这些旗帜采用了“Γ”形的支架,因此总是处于展开状态。而旗帜表面的起伏并非被风吹动,而是旗帜被移动时的惯性所致。由于月球上缺少空气阻力,惯性产生的起伏运动会持续很久,产生“风吹飘动”的错觉[2]。美国科普电视节目《流言终结者》在其“登月疑云”一集中,将一面旗帜放入真空环境下,发现其也会产生这种类似“风吹”的起伏运动[3]。
此外,当旗帜停止“飘动”时,它们的形状会定格在“飘动”时的状态。因此一些照片中看到的“飘动的旗帜”其实是已经静止的。例如下面动图中展示的两张间隔几秒钟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在宇航员运动时,旗帜是一动不动的。
同一位置相隔数秒拍摄的两张照片,可看到宇航员有动作,但旗帜静止。
2,阴谋论者:登月照片的背景中看不到星星。
反驳: 登月过程中的主要活动都是在月球的“白天”进行的。由于日照和反光强烈,在照清楚相片主题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同时照到星星的,因为星星的光线太弱了[4]。在太空中要拍摄星星,需要避开强光,以及延长曝光时间(如下图)。
国际空间站上长时间曝光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照亮地球的是月光。在图中划出轨迹的是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
中国的几次神舟飞船任务也为我们带回了太空中真实的场景[5],从这些视频和照片中可以看出,在正常拍摄被阳光照亮的物体时,不可能拍摄到星星。
中国神舟七号飞船宇航员出舱活动。
3,阴谋论者:登月舱降落时吹走了附近的尘土,因此宇航员不可能在登月舱附近踩出脚印。
反驳: “尘土被吹走”的说法并不正确。登月舱降落时确实会激起大量尘土,但与地球上的情况不同: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不会形成气流,因此只有登月舱正下方的尘土会被激起,登月舱周围的尘土则不会被扰动,因此踩出脚印毫无压力[6]。
4,阴谋论者:月球上的尘土中不含水分,无法踩出如此清晰的脚印。
反驳: 我们知道,在干燥的沙子上踩出的脚印很模糊,只有在海边潮湿的沙地上才有可能踩出上面那种线条分明的脚印,但这只是地球上的情况。月球上的沙粒不像地球沙粒那样经过风化磨损,而是保留有棱角分明的形状。这样的沙粒很容易踩出清晰的脚印,就像滑石粉或者湿的沙子一样。
上面提到的那一集《流言终结者》也验证了这一点。节目找来了与月球表面沙粒相似的模拟材料,在真空环境下用一只鞋去踩压,果然踩出了清晰的鞋印[3]。
5,阴谋论者:一些照片里的影子方向不平行,证明有多个光源。
反驳: 这个观点甚至不需要放到月球上去驳斥。远处单一光源的情况下,只有地面足够平坦时影子才会平行。如果地面具有丘陵和低谷,起伏不定,当然有可能出现影子方向不一样的情况[3]。此外,如果真有多个光源,为什么照片中每个物体只有一个影子呢?
在维基百科
下,列举了更全面的质疑观点和相应的反驳。
,对登月计划中著名的8张照片进行了解读,解释如何看出它们拍摄自月球。
从以上分析来看,这些所谓“证据”大多来自人们对月球真空、低重力的环境缺少直观体验,照搬地球上的情况而产生的误解。当然,这些反驳并不能说服那些“坚定”的阴谋论者,他们会说,科学家正是研究了真空和低重力下的特征,才如此这般布置这些场景。
正面证明阿波罗登月的证据
那么,有没有独立的第三方证据,或客观存在的“物证”,能证实阿波罗登月确实发生过呢?当然是有的。
证据一:苏联无人取样器与阿波罗11号的太空赛跑。
苏联对探月的构想始于1951年,后来在无人探月领域接连取得数次“历史第一”,然而载人登月计划却进展缓慢,随着N1登月火箭接连发射失败,苏联登月之梦化为泡影。尽管如此,在阿波罗11号飞船即将启程之时,苏联依然想做最后一次努力——将一枚无人自动取样返回探测器“月球15号”送上月球,试图抢在美国阿波罗飞船之前取回月球土壤样本。
日,月球15号赶在阿波罗11号三天前发射。16日阿波罗11号发射升空,而在17日,月球15号已经进入了绕月轨道。但之后,苏联探测器就被美国阿波罗11号反超。月球15号在轨道上停留了三天,期间,阿波罗11号于7月20日成功着陆在月球表面。更为不幸的是,7月21日,月球15号在着陆时坠毁,没能实现预期目标,此时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再过两个小时就要从月球起飞,返回地球。
这场角逐被西方航天史学界看作是冷战期间美苏“太空竞赛”的最高潮。日,英国焦德雷尔班克天文台首次公开了对月球15号的跟踪记录[7],其中可以分辨出阿波罗11号宇航员与地面的通话。此外,为了避免两个月球飞行器发生相撞,苏联应美国的要求透露了月球15号的轨道参数[8]。这些都证明四十多年前那场太空中的赛跑实实在在地发生过。
证据二:来自月球的岩石样本。
阿波罗计划带回了382千克月岩和土壤。其中有少量作为礼物赠送给其它国家,包括中国。这些岩石样本自然也是分析美国登月真伪的绝好材料。
尽管苏联的月球15号取样器失败了,但后续的月球16号、20号和24号取得了成功,三台取样器共取回了326克月壤和岩芯样本。1970年,苏联用月球16号取回的3克样品与阿波罗11号、12号带回的各3克样品进行了交换[9]。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阿波罗计划带回的最古老的月岩形成于45亿年以前,比最古老的地球岩石还要早2亿年[10],并且成分与苏联探测器带回的样品非常接近[11]。 显然,在冷战时期,最希望抓到“登月骗局”证据,让美国人丢脸的正是苏联。然而,苏联的表现却是加紧登月步伐、分享轨道参数、交换岩石样本,并且样本的分析结果也说明其来自月球,这一切都表明苏联并不认为美国登月是一场骗局。
证据三:月球表面放置的反光镜。
如果以上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还有阿波罗11号、14号和15号在月面上安放的三台激光反射镜。世界各地的天文台都一直使用这些反射镜测量地月距离,精确度达到厘米级别。阿帕奇点天文台激光测距仪(APOLLO)对月面反射镜进行了多次实验,当激光对准反射镜所在位置发射时,有相当一部分光子会集中在同一瞬间返回,而对月面其它位置发射激光则不会有这样的现象。这表明,在月面上述位置确实存在着人造的反射镜面[12]。
阿波罗11号在月面安放的反射镜。
阿波罗14号在月面安放的反射镜。
阿波罗15号在月面安放的反射镜,是前两块的三倍大。
APOLLO正在对月面反射镜进行激光测距实验。
证据四:来自多个国家探测器的照片。
近年来,随着美国、中国、日本、印度等国的月球探测器升空,又有相当多的新证据被发现。最强有力的证据来自于美国“月球侦察轨道器”(LRO)拍下的照片。该探测器由NASA发射升空,但照相机的设计以及照片的拍摄和判读工作一直是由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科学团队独立进行。迄今为止LRO已经数次拍摄了阿波罗各个登月点附近的照片,上面能清晰地看到登月舱下降级,放置在月面的仪器以及宇航员和月球车留下的印迹等等。除了阿波罗11号,各个登月舱附近都能看到国旗投下的影子,这也与事实相符,因为阿波罗11号的任务录像显示,国旗在登月舱上升级起飞时被吹倒了。作为对照,LRO也拍下了苏联多个取样器的下降级,并找到了失踪已久的苏联自动月球车“月行者1号”和倾倒在月面上的“月球23号”取样器,解开了尘封多年的历史谜团。
阿波罗11号着陆点近照。
阿波罗12号着陆点近照,可见国旗阴影。右下角是无人探测器“勘测者3号”。
阿波罗14号着陆点近照。
阿波罗15号着陆点近照。右侧可见月球车。
阿波罗16号着陆点近照,可见国旗阴影。右侧可见月球车。
阿波罗17号着陆点近照,可见国旗阴影。右侧可见月球车。
月行者1号的最后位置。月行者1号同样携带有激光反射镜,科学家通过向照片所示地点发射激光束证实了这个发现[13]。
倾倒在月面的月球23号取样器,能清晰区分下降级和上升级。
除此之外,中国的“嫦娥二号”也拍摄到了阿波罗17号着陆点的痕迹。尽管照片分辨率不及LRO,但依然可以分辨出3个像素大小的登月舱下降级,以及着陆点附近的众多地貌特征[14]。日本通过处理“辉夜姬”探测器的照片得到了阿波罗15号着陆点附近的地形分布,这与阿波罗15号实拍照片基本一致。另外,印度的“月船1号” 也拍下了阿波罗15号着陆点附近被月球车搅动过的土壤印迹[15]。
“嫦娥二号”拍摄的阿波罗17号着陆区。
“辉夜姬”合成地形与阿波罗15号地面实拍照片对比。
虽然我们罗列了这么多事实、证据,但我们并不认为,阿波罗登月这一事实需要像考古学一样用证据才能证明其存在。这一事实就发生在40多年前,世界各个国家、无数人员参与到相关项目中来,见证了人类这一伟大成就。全盘否定这一事实的存在才是荒谬的。但是,针对一些包含科学上的误解和错误的观点,还是值得解释和纠正一下,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登月和宇航方面的知识与细节。
结论: “阿波罗登月从未发生过”是一个流传已久的阴谋论。它所提出的证据并不能经过科学检验;相反,大量事实都与阿波罗登月时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怀疑登月的真实性既没有理由,也没有依据。
参考资料:
[10] James Papike, Grahm Ryder, and Charles Shearer (1998). "Lunar Samples". Reviews in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36: 5.1–5.234.
来关注果壳网微信吧,随时随地了解科学信息,粉碎谣言:
你可能感兴趣
的话:假设如果当年弄一个比较大的真空室然后在里面拍摄的话 应该跟月球就比较接近了呵呵 或者以上所有飞行器都是无人飞行器利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段先直播发射火箭 等到登月了以后 把镜头切换到那个真空的摄影棚里然后再切回来至于登陆舱落水,可以等到落水以后让宇航员先进去再开仓什么的所谓真真假假 假假真真 呵呵呵呵,哥们你把文章看完了吗?
远处单一光源的情况下,只有地面足够平坦时影子才会平行。其实太阳照过栏杆,栏杆的影子都不平行,很明显看出来不是平行的
的话:如5,光的影子,不平行,可以理解为光源远,还可以懂但是人与旗太近了吧,也就5那几块石头的距离,怎么可能导致影子相对,不见得光源在头上拿丘陵来解释,就几个巴掌大的坑,不科学。我觉得旗子左边的影子根本不是旗子自己的,小杆儿投不了人腿一般粗的影子。
的话:你这个人是不是g点外露,那么容易高潮。我从来没怀疑过登月的真实性,你看第一张照片里有三样物体,飞船,旗帜,人。为毛飞船和人的影子是平行的,按照你说的,又为毛旗帜实体比人高而影子那么短。就事论事懂不懂!!真没看出旗杆的影子到底有什么问题……
的话:假设如果当年弄一个比较大的真空室然后在里面拍摄的话 应该跟月球就比较接近了呵呵 或者以上所有飞行器都是无人飞行器利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段先直播发射火箭 等到登月了以后 把镜头切换到那个真空的摄影棚里然后再切回来至于登陆舱落水,可以等到落水以后让宇航员先进去再开仓什么的所谓真真假假 假假真真 呵呵但是在地球上的摄影棚的话即使抽了真空也是无法摆脱重力的啊
的话:但是在地球上的摄影棚的话即使抽了真空也是无法摆脱重力的啊我现在觉得,对于阴谋论者只需要“呵呵呵”就可以了(真后悔前面居然接口)。因为其阴谋论大脑可以把任何解释阴谋论化后再抛出来……所以任何解释都是没有意义的。
的话:你这个人是不是g点外露,那么容易高潮。我从来没怀疑过登月的真实性,你看第一张照片里有三样物体,飞船,旗帜,人。为毛飞船和人的影子是平行的,按照你说的,又为毛旗帜实体比人高而影子那么短。就事论事懂不懂!!我下边那段话是对怀疑的人说的,不是空白出好几行表明是另外一段了吗?你何必激动动用到高潮来把自己套进去呢。旗帜的影子照片里根本没有全部显示出来,你怎么看出来比人的影子短啊?
的话:我都说了开玩笑了你还跟我认真……我以为开玩笑那句话是针对前面两句话可以降低画面清晰度,还有播出的时候处理两句话,后面是你认真说的。不好意思,我理解错误了
话说以前上物理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说了那个旗子不飘动的阴谋论,然后说美国的骗局让苏联陷进去并且最终导致其解体。我想说物理老师居心何在···
的话:再说,就算能弄到苏联后期的绕月卫星图片,我也敢打包票,肯定清楚不到哪里去。现在嫦娥二号的照片应该已经是除了LRO以外最清晰的了,比日本拍的要清晰。而在苏联时代不可能达到今天照相机的分辨率和技术水平。也就是证据12345几乎都没说服力吧,7米/分辨率能拍到3个像素的下降级,不知道编辑是怎么看出来的
航空航天爱好者,计算流体力学博士生
的话:也就是证据12345几乎都没说服力吧,7米/分辨率能拍到3个像素的下降级,不知道编辑是怎么看出来的
有些并不是拍到下降级本身,而是拍到下降级的拉长的影子。Smart-1就是这样。而辉夜姬是拍到了阿波罗15上升段发射时的火箭冲击环(“halo”)
的话:真没看出旗杆的影子到底有什么问题……对比人的影子,旗杆的影子特别短有没有发现。我只是对这张照片有疑问,对整个事件深信不疑,希望你不是G点外露的人种
无机化学研究生,天文爱好者
的话:也就是证据12345几乎都没说服力吧,7米/分辨率能拍到3个像素的下降级,不知道编辑是怎么看出来的
怎么没说服力了?难道非要是来自中国的证据才能说明问题吗?苏联的,英国的,日本的、印度的、美国非NASA的证据统统不可信是么?关于7米分辨率是怎么拍到下降级的,建议你点开文后对应的链接,看一看这话是谁说的。我这些链接不是摆上去做样子的。
航空航天爱好者,计算流体力学博士生
他们就那一个小飞船返程时推进真的能做到吗?地球上发射火箭要那么多燃料,虽然月球重力小,但是也没有到可以忽略的地步,升空应该很难吧首先是火箭飞行的基本公式——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非常简单——假设理想情况下(不考虑任何其他外力),有一质量为m的火箭,初始速度为0,喷气速度恒定为V0,那么由动量守恒有m*dv=v0*dm(火箭本体获得的动量增量=喷出气体的动量),一积分就可以得到v=v0*ln(m/m0),左边是火箭的末速度,右边是喷气速度乘以质量比的对数。质量比就是火箭的初末质量之比,即(载荷+燃料)/载荷然后就是高中知识就可以推出来的公式——环绕速度,由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m/rr=mvv/r,很容易得到环绕速度v=sqrt(GM/r)。只需要这两个公式,我们就可以估计分别从地球和月球发射火箭到各自的近地轨道需要多大的质量比。很容易能计算出地月的环绕速度分别为7.9km/s和1.7km/s。登月舱上升段火箭发动机喷气速度大约为2.2km/s,假设从地球发射的火箭发动机也为这一水平,代到第一个公式里面,就能得到各自质量比,分别是36.27和2.16)。当然这是理想情况,没有考虑地球上的空气阻力和各自星球的引力做功,但是这些都是可以作为修正量的小量可以暂不考虑。【同样发射1千克物体,地球需要35千克燃料,月球只需要1kg】——这就是问题所在——大部分人认为月球重力是地球的1/6,那么发射火箭起码也得是1/6,但实际上由于对数关系的存在,燃料与环绕速度的关系是完全非线性的,不能简单的用“日常思维”去套。因此,在地球上都要用多级火箭才能将载荷送上环绕轨道,但在月球上就要容易得多,火箭也可以做得很小。加上没有空气的影响,无需减小横截面积,最后我们看到的登月舱上升段完全不像我们通常看到的圆柱体火箭,几乎就是个球形。
的话:我下边那段话是对怀疑的人说的,不是空白出好几行表明是另外一段了吗?你何必激动动用到高潮来把自己套进去呢。旗帜的影子照片里根本没有全部显示出来,你怎么看出来比人的影子短啊?你能不能给我标注一下哪条是旗杆的影子
无机化学研究生,天文爱好者
的话:我觉得旗子左边的影子根本不是旗子自己的,小杆儿投不了人腿一般粗的影子。对,在第六张照片就可以看到,那是一个太阳风粒子探测器。
如何造只有1/6重力的区域?飞机?
航空航天爱好者,计算流体力学博士生
的话:你能不能给我标注一下哪条是旗杆的影子这是另一个角度的图http:// 这是局部放大
的话:我只想知道,为什么60年来没有第二次登月计划…………60年来还有苏联么?NASA还掌握美国4%的财政预算么?有什么必要必须去么?
的话:这是另一个角度的图这是局部放大3q,这样一下子就懂了
无机化学研究生,天文爱好者
的话:这是另一个角度的图http:// 这是局部放大第一张图很赞!第二张挂了,把图片下载下来上传到果壳吧。
无机化学研究生,天文爱好者
的话:有的质疑者的质疑点是摄像机的假设问题,比如阿姆斯特朗出舱的画面,还有登月舱上升级起飞的画面,是怎么拍的?有人问起还真的不知道怎么解释。登月舱的摄像机是在什么位置呢,出舱那个画面看起来拍摄点在离船舱有一定距离的位置啊。第一,阿姆斯特朗的出舱镜头是由阿姆斯特朗自己在爬下阶梯的半道上放置在登月舱的一台摄像机拍的,见这里的第12条:第二、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两个人的直播镜头是由他们后来架设在月面上的摄像机拍的。在LRO拍摄的阿波罗11登月点照片里有一个标注着“Camera”,就是它了。第三、后三次登月舱从月面起飞的镜头是由停留在月面上的月球车摄像机拍摄的。正因为这部分影像没法带回摄影带,只能传回地球,所以没办法看到高清版的画面,而很多月面活动画面都是可以在NASA在50周年发布的纪录片里看到高清版的。
无机化学研究生,天文爱好者
楼主能解释一下当时的直播技术吗?我好像听说过当时是有直播的。当时地球上有数亿观众收看了阿波罗11号的直播,包括苏联,但中国等少数国家例外(只有极少数有权观看“内部影片”的人才能看到)。至于为什么阿波罗能实现直播,今天的好奇号却不能?因为月球永远只用一面对着地球,而所有的阿波罗任务都降落在月球朝向我们的一面,只有地球本身的自传会干扰直播,这也好办,只要在地球上每隔120°建一个接收站就行了。看看当年传回的直播画面,你会发现这些画面不仅黑白而且还非常模糊,和阿波罗宇航员带回来的高清彩色录像完全无法比。这是因为当年都是直接发送模拟信号,不像今天使用数字信号。苏联的两架自动月球车是完全由人来操纵的,传回的画面也一样模糊不清。火星就不一样了。火星的自传周期和地球差不多,又和地球一样绕太阳公转,彼此之间也有相对速度,所以情况非常复杂。如果火星车直接向地球发送信号,因为火星自传的关系,大约有一半的时间是在火星背面无法联系;如果借助火星轨道器转发信号,又因为轨道器从火星车上空掠过的时间很短,一次只有八分钟,所以还是没辙。另外,火星到地球非常远,信号衰减很厉害,数据传输带宽受到严重限制,所以火星车更多地采用中转方式下传数据和照片。先不论这窄窄的带宽是否能支持传回足够清晰的视频,在这宝贵的八分钟里,科学家们怎么可能弃宝贵的数据于不顾,来进行没什么意义又不清晰时间还只有八分钟的“现场直播”呢?
无机化学研究生,天文爱好者
楼主能解释一下当时的直播技术吗?我好像听说过当时是有直播的。当然,好奇号是可以拍摄视频的,并且已经发回了一段高清视频(降落时的俯拍画面)。不过,现场直播是不可能做到的:
无机化学研究生,天文爱好者
楼主能解释一下当时的直播技术吗?我好像听说过当时是有直播的。忘了贴,好奇号传回的视频:
阴谋论者显然都是想自己被选去登月的,就这样
无机化学研究生,天文爱好者
的话:如何造只有1/6重力的区域?飞机?飞机也很难做到那么精确。不管是NASA还是俄罗斯的失重训练飞机都只能提供15分钟的失重环境,并且此时的失重是非常不稳定、不可控的。如果直接把飞船发射到轨道上又会造成完全的失重。只有发射一个大的离心舱,还不能让人看出离心舱的弧度才有可能实现长时间的六分之一重力。这相当于建造一座大型的太空城。
的话:全部摄影棚?省事是省事,但是月球上面不留点东西怎么能圆谎么?真真假假 假假真真现在除非有人到月球上面看看还真不好说诶忽然想起来你也去过月都啊
无机化学研究生,天文爱好者
的话:首先是火箭飞行的基本公式——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非常简单——假设理想情况下(不考虑任何其他外力),有一质量为m的火箭,初始速度为0,喷气速度恒定为V0,那么由动量守恒有m*dv=v0*dm(火箭本体获得的动量增量=喷出气体的动量),一积分就可以得到v=v0*ln(m/m0),左边是火箭的末速度,右边是喷气速度乘以质量比的对数。质量比就是火箭的初末质量之比,即(载荷+燃料)/载荷然后就是高中知识就可以推出来的公式——环绕速度,由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m/rr=mvv/r,很容易得到环绕速度v=sqrt(GM/r)。只需要这两个公式,我们就可以估计分别从地球和月球发射火箭到各自的近地轨道需要多大的质量比。很容易能计算出地月的环绕速度分别为7.9km/s和1.7km/s。登月舱上升段火箭发动机喷气速度大约为2.2km/s,假设从地球发射的火箭发动机也为这一水平,代到第一个公式里面,就能得到各自质量比,分别是36.27和2.16)。当然这是理想情况,没有考虑地球上的空气阻力和各自星球的引力做功,但是这些都是可以作为修正量的小量可以暂不考虑。【同样发射1千克物体,地球需要35千克燃料,月球只需要1kg】——这就是问题所在——大部分人认为月球重力是地球的1/6,那么发射火箭起码也得是1/6,但实际上由于对数关系的存在,燃料与环绕速度的关系是完全非线性的,不能简单的用“日常思维”去套。因此,在地球上都要用多级火箭才能将载荷送上环绕轨道,但在月球上就要容易得多,火箭也可以做得很小。加上没有空气的影响,无需减小横截面积,最后我们看到的登月舱上升段完全不像我们通常看到的圆柱体火箭,几乎就是个球形。非常感谢你的耐心科普!
显示所有评论
(C)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人到底登没登上月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