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组织部 党员 祝贺《全国党员远程教育》栏目摄制组?有这种单位吗?

点击上方百年巨匠快速关注
编者按:近日,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第2季《百年巨匠·建筑篇》的拍摄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中,摄制组已经分头到各地采景实拍,“百年巨匠”公众号将持续连线各组人马,深入探访各拍摄地点,实时跟踪拍摄进程,爆料最新的拍摄讯息。各位“匠粉”们,请跟随我们一起进组探班吧!日,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建筑篇》开机仪式在故宫博物院武英殿举行。该篇章将聚焦詹天佑、茅以升、梁思成、杨廷宝四位近现代中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以影像传记多角度展现他们不凡的人生历程和卓越的学术造诣。《百年巨匠·建筑篇》总导演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寒冰导演担任。团队其他成员均为优秀的青年导演。
日,按导演团队的拍摄计划,摄制组兵分两路:第一摄制组由寒冰带队,前往东北沈阳、吉林进行拍摄,拍摄的主体建筑是原东北大学图书馆(现辽宁省政府院内)、少帅府、沈阳老北站(原辽宁总站)、清昭陵(又称沈阳北陵);第二摄制组由青年导演石盛楠带队,前往京张高铁一标段清华园隧道、八达岭詹天佑纪念馆、青龙桥车站拍摄百年京张的工业遗址,老站房、詹天佑墓。让我们随着导演们的镜头,追寻建筑巨匠们的先行足迹,现在就出发吧!第一摄制组 目的地:沈阳拍摄建筑:原东北大学图书馆(辽宁省政府院内)—少帅府—沈阳老北站(原辽宁总站)—清昭陵
6月12日 原东北大学图书馆原东北大学图书馆由当年的奉系少帅张学良捐资建设,由我们拍摄的建筑巨匠之一杨廷宝先生设计,1929年建成。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日军占领。
墙上的累累弹痕犹在,是当年日军枪杀我同胞的铁证,触目惊心,提醒我们惨痛的悲剧不能重演。
昔日东北大学教学主楼 梁思成先生在这里创建了建筑系张氏少帅府张氏少帅府也称西院红楼群,由杨廷宝先生设计。红楼群是张氏帅府规模最大、房屋最多的建筑。高度均为3层,另有地下室,其中有厢楼2幢,正楼4幢。大楼以北欧古典主义风格为主要特点,属于英国都铎式和哥特式的设计风格。红砖外墙,局部以混凝土饰面,红白相间,庄重而典雅。
寒导介绍说,红楼群从内部细节上来看,非常人性化,完全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从楼梯台阶每一级的高度,到窗台的高度,窗户的大小,采光的需求,甚至是电灯开关的高度,都非常细致考究,让使用者感到舒适方便。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设计,无不向我们展示出建筑大师的匠心独运和以人为本的精神追求,即使在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他们的用心之细密,令人心生敬佩,叹为观止。6月13日 沈阳老北站沈阳老北站(原辽宁总站),京奉铁路终点站,依然是杨廷宝先生的杰作。该站始建于1927年,1930年建成,1931年投入使用。1991年改为办公用楼。老北站建筑造型宏大壮观,设计手法受西方古典主义的影响,既有时代气息又有中国传统韵味,具有极高的设计水平和实用价值。
杨廷宝先生沈阳老北站是杨廷宝回国后设计的第一座建筑,在我国近现代建筑史上具有其重要的纪念意义。
建筑承载历史,沈阳老北站的每个角落都有着时间沉淀的质感。奉京驿 大和旅社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旧址
一幢老建筑就是一卷昭示历史痕迹、散发岁月气息的生动图画,承载着沧桑变化的记忆,人世的变迁悲欢。
沈阳北站,摄制工作进行了一半,天空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差点把导演们淋成落汤鸡。还好,导演们准备充分,避雨及时。不过,雨幕的到来也给周围的景物增加了几分韵致。你们看,水色迷朦中的大和旅社是不是别有一番味道呢?6月14日 清昭陵这天,沈阳依旧小雨。在纷落的雨雾中踏进寂静清昭陵园(又称沈阳北陵),周围一片空旷孤寂,仿佛时光静止,空间挪移到古旧从前。
淅淅沥沥的小雨给摄制工作带来一些困难。拍摄时必须要有另一个同伴举伞遮雨,有时甚至要两个人一同举伞才能保证拍摄工作顺利进行。为了取得最佳的拍摄角度,导演们也顾不上地面湿冷滑腻,直接趴在地上的雨水中拍摄,他们的专业精神让我们肃然起敬。
清昭陵是清朝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是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这里也是建筑大师们留下足迹的地方。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当年在东北大学教学时,曾前往清昭陵,用他们在西方学习到的测量方法,在中国建筑装饰上进行了实地操作,并且努力攻克了中国古建筑与西方建筑学相融合的一些难题。持续关注《百年巨匠》,看我们用影像讲述过去的故事,下一期,“百年巨匠”将聚焦《百年巨匠·建筑篇》摄制组在北京的拍摄实况,敬请期待!
采访嘉宾时合影
采访梁思成、杨廷宝的学生黎志涛
雨中拍摄版权声明凡本微信刊载的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任何资料),均为《百年巨匠》项目方依法享有知识产权或已获得合法授权的作品,未经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机构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或部分使用;已获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百年巨匠》官方微信”。违反上述声明者,《百年巨匠》项目方保留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编辑 / 何曼、小西图片来源 / 百年巨匠关于我们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百年艺尊(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银谷艺术馆联合摄制,中国民生银行独家赞助的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第一季,是国内第一部大规模、全方位拍摄制作的关于20世纪画坛巨匠、艺苑大师、文坛泰斗的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分为美术篇、书法篇、京剧篇、话剧篇、音乐篇、文学篇,以百集的规模拍摄43位20世纪中国文艺领域的杰出代表——美术篇: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张大千、潘天寿、林风眠、傅抱石、李可染、刘海粟、吴作人、关山月、吴冠中、李苦禅、蒋兆和、石鲁、黄胄;书法篇:于右任、沈尹默、林散之、沙孟海、舒同、赵朴初、启功;京剧篇: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话剧篇:欧阳予倩、田汉、焦菊隐、金山;音乐篇:萧友梅、刘天华、贺绿汀、黄自、冼星海、聂耳;文学篇: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
纪录片《百年巨匠》已在央视一套、三套、九套、十套、发现频道、国际频道(法语、俄语、西语、阿语)、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北京电视台(光阴、博览栏目)、重庆卫视、浙江卫视、黑龙江卫视、山东卫视、河南卫视、甘肃卫视、新疆卫视、青海卫视、宁夏卫视、西藏卫视、广东卫视、广西卫视、三沙卫视、北京纪实高清频道、上海纪实频道、湖南金鹰纪实频道等二十余家省级卫视,天津电视台文艺频道、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广州电视台、安徽电视台人物频道、上海教育电视台、武汉教育电视台、安庆电视台、漳州电视台、江阴电视台等地方频道,以及马来西亚电视台等国内外60余家电视台播出。《百年巨匠》播出平台,遍布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华南各大行政区。自《百年巨匠》播出以来,屡创同类纪录片收视率新高,受到广泛好评。目前,《百年巨匠》已获得七项纪录片奖项。《百年巨匠》系列丛书作为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教材,连续三年被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发放到全国近300所承接国家级艺术院团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演出的高校。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共产党员网”,也将《百年巨匠》美术篇第一部纪录片和书籍作为视频教材和知识讲座内容。2017年,《百年巨匠》影像制品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17年向全国老年人推荐优秀出版物。中央电视台重大主题主线宣传暨重点选题《百年巨匠》,立项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组织实施的“纪录中国”传播工程项目,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迎接党的十九大重点纪录片项目,已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华艺文基金会、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北京市文化创新发展资金资助扶持。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spider.nosdn.127.net/f5c1c5e261c7152cace633.jpegChina Central Television拍摄纪实 | 《百年巨匠·建筑篇》摄制组走进山西大同拍摄纪实 | 《百年巨匠·建筑篇》摄制组走进山西大同瞎侃历史百家号“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林徽因日,由寒冰导演带队的摄制组一行来到了山西省,沿着当年梁思成、林徽因的考古路线,一路马不停蹄地追寻着大师当年的足迹。大同 梁思成纪念馆—华严寺—云冈石窟朔州应县木塔忻州五台山佛光寺临汾广胜寺6月19日 大同梁思成纪念馆梁思成纪念馆坐落在大同市东城墙脚下,占地1210平方米,是全国唯一的一座沉于地下的仿古二进院落。显露于地面上的是院内建筑屋顶上的青瓦、龙形吻、脊兽等,院落布局错落有致。该馆以大量的文字、图片和书籍介绍了梁先生的生平,特别是对梁先生来大同进行古建筑调查的那段历史进行了充分展示,馆藏的多本梁先生的专著更是弥足珍贵。这也是全国唯一的一座梁思成纪念馆。这座纪念馆为什么不是坐落在梁先生的家乡或是常住地,而是在千里之外的大同呢?梁思成与大同有什么渊源呢?在1933年至1937年间,梁思成先生四次造访山西,在大同开展古建筑考察,他们详尽考察了开凿于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并在石窟的建筑装饰上发现了大量的文化信息,梁先生敏锐地感觉到云冈石窟是西域印度佛教艺术大规模进入中国的实证,通过对华严寺、善化寺的调查,揭示出这些风格迥异布局完整的辽金建筑群所蕴含的粗犷豪放的民族风格。1934年夏林徽因与梁思成赴山西考察民居解放初期,在保护北京乃至全国古建筑这件事上,梁思成先生始终不遗余力,积极奔走,以超前的眼光阐释了保护历史遗存与发展现代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时光荏苒,时代发展到今天,更加验证了大师的高瞻远瞩和真知灼见;只是众多被拆毁的古建筑再也不能还原,它们化成了只在记忆里显现的故园和人们无奈的叹息,旁证着文明发展史上的断裂。而大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性规划与保护,追根溯源,正是对上世纪50年代梁陈方案[注1]的探索性实践,经过几十年不懈努力,古城保护修复工程初见成效,取得了可喜成绩。大同人民感念梁思成先生为古都大同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特为先生开辟纪念馆,以铭记其恩德,以照片和实物的形式展现了先生所做的贡献和今人在先生的影响下建设的新大同。6月20日 大同华严寺华严寺,位于大同市城西下寺坡街,始建于辽代,因属于佛教华严宗的庙宇而得名,分为上华严寺、下华严寺两处,相距不远,处于同一个大院落里。薄伽教藏殿就是专门存放佛经的殿堂藏经阁薄伽教藏殿内四周,依壁有两层楼阁式藏经柜,共38间。在后窗处,有用拱桥连接的木制天宫楼阁五间。楼阁雕工极细,玲珑而富于变化,展现着辽代建筑对唐代建筑的雄浑大气的继承,是国内现有惟一的辽代木构建筑模型,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被梁思成先生称为“海内孤品”。薄伽教藏殿内还完整地保存着31躯辽代塑像。这些菩萨、佛像表情生动,姿态自然,造型优美,排列对称,堪称我国古代泥塑中的珍品。其中有一尊胁侍菩萨,合掌露齿,刻画细腻入微。上身微裸,头饰华丽,长辫垂肩,面如满月,体态优美、丰满,光脚立于莲台之上,在流畅自如的衣饰飘带陪衬下,显得十分出众动人。郭沫若同志曾称道这尊菩萨是国内所有露齿菩萨中的佼佼者。可见当年塑造者的技艺是何等高超。据说,这尊菩萨的原身来源于一位雕造巧匠的女儿。她因思念父亲便女扮男装混进工匠队伍,每天照顾父亲,后遭总管迫害致死,变成了一朵白云飘向了天空。不知当年梁思成先生带着林徽因考察至此,面对这尊与众不同的菩萨,是否带着浅浅的微笑,与林徽因讲起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呢?6月20日 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郊的武周山南麓,创凿于北魏时期,历经了1500年的沧桑,共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其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同时,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云冈石窟辉煌灿烂的艺术,曾使历史上一批批知名的建筑、历史、佛教、文学和艺术等方面的文化名人慕名前来,令他们赞叹不已,感悟至深。其中就有梁思成与林徽因。1933年9月,著名建筑史学家梁思成与林徽因、刘敦桢等营造学社同仁考察云冈石窟后,在撰写的 《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文中认为: “这灵岩石窟更是后魏艺术之精华中国美术史上一个极重要时期中难得的大宗实物遗证。”并在文章中第一次从建筑角度研究了云冈石窟的价值。今天跟随摄制组的探班活动就暂时告一段落,持续关注《百年巨匠》,我们用影像讲述经典人文故事,下一期,我们继续前往朔州的应县木塔、忻州的五台山佛光寺和临汾的广胜寺。[注1]梁陈方案:1950年2月,梁思成先生和陈占祥先生共同提出《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史称“梁陈方案”。它的内容,不是梁思成反对拆城墙那么简单狭义,也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北京古城的完整留存。“梁陈方案”所包含的正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它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城市规划设计建设书。(百度百科)角度你在桥上拍景 我在后面拍你聚焦凝视专注的魅力谈笑风生:今天收获太大啦!亮点在左上角美仑美奂千年的积淀画中人拍摄现场捕捉细节凡本微信刊载的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任何资料),均为《百年巨匠》项目方依法享有知识产权或已获得合法授权的作品,未经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机构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或部分使用;已获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百年巨匠》官方微信”。违反上述声明者,《百年巨匠》项目方保留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编辑 / 何蔓、小西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百年艺尊(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银谷艺术馆等单位联合摄制的《百年巨匠》,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全方位拍摄制作的关于20世纪文化艺术领域杰出代表的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第一季分为美术篇、书法篇、京剧篇、话剧篇、音乐篇、文学篇,拍摄43位巨匠,共110集,已经拍摄完成并陆续播出;第二季由建筑篇拉开帷幕,全方位解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美术篇: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张大千、潘天寿、林风眠、傅抱石、李可染、刘海粟、吴作人、关山月、吴冠中、李苦禅、蒋兆和、石鲁、黄胄;书法篇:于右任、沈尹默、林散之、沙孟海、舒同、赵朴初、启功;京剧篇: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话剧篇:欧阳予倩、田汉、焦菊隐、金山;音乐篇:萧友梅、刘天华、贺绿汀、黄自、冼星海、聂耳;文学篇: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建筑篇:詹天佑、茅以升、梁思成、杨廷宝纪录片《百年巨匠》已在央视一套、三套、九套、十套、发现频道、国际频道(法语、俄语、西语、阿语)、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北京电视台(光阴、博览栏目)、重庆卫视、浙江卫视、黑龙江卫视、山东卫视、河南卫视、甘肃卫视、新疆卫视、青海卫视、宁夏卫视、西藏卫视、广东卫视、广西卫视、三沙卫视、北京纪实高清频道、上海纪实频道、湖南金鹰纪实频道等二十余家省级卫视,天津电视台文艺频道、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广州电视台、安徽电视台人物频道、上海教育电视台、武汉教育电视台、安庆电视台、漳州电视台、江阴电视台等地方频道,以及马来西亚电视台等国内外60余家电视台播出。《百年巨匠》播出平台,遍布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华南各大行政区。自《百年巨匠》播出以来,屡创同类纪录片收视率新高,受到广泛好评。目前,《百年巨匠》已获得七项纪录片奖项。《百年巨匠》系列丛书作为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教材,连续三年被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发放到全国近300所承接国家级艺术院团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演出的高校。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共产党员网”,也将《百年巨匠》美术篇第一部纪录片和书籍作为视频教材和知识讲座内容。2017年,《百年巨匠》影像制品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17年向全国老年人推荐优秀出版物。中央电视台重大主题主线宣传暨重点选题《百年巨匠》,立项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组织实施的“纪录中国”传播工程项目,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迎接党的十九大重点纪录片项目,已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华艺文基金会、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北京市文化创新发展资金资助扶持。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瞎侃历史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笑看历史,瞎侃历史。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党员电教片观后感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党员电教片观后感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编者按:6月22日起,《百年巨匠》公众号陆续推出了几篇摄制组深入各地拍摄采访的纪实报道,得到了广泛好评,“匠粉”们纷纷表示希望能获得更多纪录片拍摄的幕后花絮故事。本周,我们将报道《百年巨匠·建筑篇》摄制组在河北、天津两地的拍摄活动,敬请关注。新的拍摄行程路线:摄制一组,由导演寒冰、白洁、周小娜带队,6月25日 河北赵县赵州桥——6月28日河北唐山路矿学堂——7月1日天津独乐寺摄制二组,由导演石盛楠带队,拍摄路线:7月1日河北开滦矿区、滦河大桥——7月3日张家口——7月7日京张铁路关沟段下面我们先随摄制一组,一同走进河北境内,从膜拜千年、"世界之最"的石拱桥开始一路的行程吧!
6月25日 河北赵县 赵州桥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称做“大石桥”。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它是中国第一石拱桥,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桥,创造了世界之最。
唐朝的张嘉贞称赞赵州桥——“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赵州桥设计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这座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龙在一起,做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赵州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如此评价赵州桥——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引涧”。
赵州桥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赵州桥的设计构思和工艺的精巧,不仅在我国古桥是首屈一指,据世界桥梁的考证,像这样的敞肩拱桥,欧洲到19世纪中期才出现,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
在漫长的岁月中,这座千年古桥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地震的考验,依然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洨河之上。面对这座让人顶礼膜拜的千年古桥,以及设计建造这位座古桥的伟大工匠,导演们肃然起敬,内心充满崇敬之情。他们从古桥上一步一步地走过,仔细端详每一朵石刻的花,每一条凿刻的纹,真切地感受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些古朴的砖石在静默中述说着光阴的故事。桥依然还是那座桥,而置身桥中央的人却早已不是那些人了&&
导演们用镜头寻找着当年大师们前来考察测量时留下的足迹,试图重拾当年那些载入史册的重要时光。他们捕捉到了吗?他们接下来的拍摄行程,是怎么安排的呢?
6月28日河北唐山 唐山路矿学堂唐山路矿学堂(西南交通大学前身)——中国铁路交通工程师的摇篮,今天我们来听听校友会会长如何讲述巨匠的故事,我们的两位建筑巨匠都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唐山路矿学堂,西南交通大学的前身。创建于1896年,原名: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后更名为唐山路矿学堂,该校校名几经更易,先后更名过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交通部唐山大学、唐山交通大学、交通部第二交通大学、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1971年迁往四川峨眉山,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在122年的办学历程中,该校曾历经18次迁址、18次更名而矢志办学、弦歌不辍;备尝八国联军侵略、抗日战争颠沛流离、唐山大地震之苦、5·12汶川大地震之难而百折不挠、奋斗不息。西南交通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特别是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该校先后为国家培养了二十多万人才,毫无愧色地可以称为“桃李满天下”、“学子遍神州”。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有院士40多人,勘测设计大师9人,“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3人。学者教授、工程师等优秀人才也很多:土木工程系1933届的一个班上就出了4名院士(张维、严恺、林同骅、刘恢先),十年后,矿冶系1943届一个班又出了3个院士(肖纪美、徐采栋、邱祖贤)。
在山海关时期,詹天佑领导的中国第一条独立修建的铁路干线京张铁路,协助詹天佑勘测这条线路的助手张鸿诰、徐士选是该校毕业生。后来,詹天佑又从该校学生中招了十多人。詹天佑高兴地说:“(京张路)在开工时,我已有足够的工程师进行我们的工作。”1912年7月,詹天佑被任命为粤汉铁路会办副局长。8月,粤汉铁路招考工程练习生,报考者有五、六百人,发榜时只录取28名,该校毕业生应试有23人,全部被录取。从此,该校声誉蜚声铁路界。
1916年,茅以升来到位于美国东部伊萨卡城的康奈尔大学。由于茅以升是唐山路矿学堂(当时校名)第一个在康奈尔注册的学生,当时校方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唐山路矿学堂这个学校,因此,学生必须经过考试,才能获得入学资格。结果,茅以升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考试,这让康奈尔大学校长非常惊讶。从此以后,康奈尔大学规定,凡是从唐山路矿学堂毕业的学生,免试进入康奈尔大学学习。茅以升在康奈尔大学学习一年时间,即以优异成绩取得硕士学位。又以不到两年时间,在卡利基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这是康奈尔大学第一次授予工学博士学位。茅以升的30万字博士论文《桥梁桁架次应力》,达到了当时的世界水平,被康奈尔大学授予“斐蒂士”金质奖章。这个奖章是颁发给特别优秀的研究生的,从此,唐山路矿学院声誉声震海外。
青年时代的茅以升今天我们到访地方是位于唐山市的西南交通大学旧址,现为西南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在这里我们见到了西南交通大学校友会会长,并进行了采访拍摄。
我们的摄影第一帅锅
千年古桥与现代佳人
看我蹲马步的功夫
穿越时空之对话
与寺院工作人员合影
投入地工作视频、图片来源 / 百年巨匠编辑 / 何蔓、 小西拍摄纪实 | 《百年巨匠·建筑篇》摄制组走进山西三地(文末有福利哦)拍摄纪实 | 《百年巨匠·建筑篇》摄制组走进山西大同拍摄纪实 | 《百年巨匠·建筑篇》摄制组沈阳北京拍摄掠影拍摄纪实 |《百年巨匠·建筑篇》摄制组沈阳北京拍摄实录巨匠轶事 | 李可染:我是时间的穷人徐悲鸿“马” 最贵,真迹不足5%巨匠轶事 | “吃货”张大千:家宴菜单成了稀世艺术珍品关于我们
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百年艺尊(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银谷艺术馆等联合摄制的《百年巨匠》,是我国第一部聚焦20世纪人文、科技领域大师巨匠的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第一季分为美术篇、书法篇、京剧篇、话剧篇、音乐篇、文学篇,共110集。《百年巨匠》第二季由建筑篇拉开帷幕。《百年巨匠》已在中央电视台(一套、三套、九套、十套、发现频道、国际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光阴、博览栏目)、重庆卫视、浙江卫视、黑龙江卫视、山东卫视、河南卫视、甘肃卫视、新疆卫视、青海卫视、宁夏卫视、西藏卫视、广东卫视、广西卫视、北京纪实高清频道、上海纪实频道等国内80余家省级卫视、地方电视台,以及马来西亚电视台等海外电视台播出,受到广泛好评。《百年巨匠》已获7项纪录片奖项。《百年巨匠》连续3年立项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组织实施的“纪录中国”传播工程,被列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8年纪录片重点项目,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大主题主线宣传暨重点选题项目,并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华艺文基金会、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北京市文化创新发展资金资助。《百年巨匠》系列丛书连续两年被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列为高雅艺术进校园教材。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共产党员网”将《百年巨匠》美术篇纪录片、书籍作为视频教材和知识讲座内容。2017年,《百年巨匠》影像制品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向全国老年人推荐的优秀出版物。2018年,《百年巨匠》系列丛书(10卷)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文化遗产优秀图书。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spider.nosdn.127.net/f5c1c5e261c7152cace633.jpe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央组织部 党员 祝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