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番茄早疫,西瓜早疫和晚疫病是什么样的怎样区分?

西红柿早晚疫病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西红柿早晚疫病
西红柿疫病分为西红柿早疫病和西红柿晚疫病两大类;是露地和保护地番茄上的重要病害之一。
西红柿早晚疫病番茄早疫病
西红柿早晚疫病症状识别
属真菌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幼苗的茎基部生暗褐色病斑,稍陷,有轮纹。成株期发病一般从下部叶片向上部发展。初期叶片呈水渍状暗绿色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轮纹斑,边缘具有色或黄色晕环。中部具轮纹,潮湿时病部长出黑色霉层.主要症状是病部有(同心)轮纹。
西红柿早晚疫病发生特点
病菌在土壤或种子上越冬,借风雨传播,从气孔、皮孔、伤口或表皮侵入,引起发病,病菌可在田间进行多次再侵染,结果盛期发病严重。在气温20~ 25℃,相对湿度80%以上或阴雨天气,病害易流行。重茬地、低洼地、瘠薄地、浇水过多或通风不良地块发病较重。
西红柿早晚疫病防治方法
1、防治:合理、密植,选用抗病品种。
2、药剂防治:用500倍液或扑海因或早疫晚疫灵1000倍液喷雾,或用5%剂每亩1千克,7~10天1次,连续3次。
3、生物治疗:
常规种植用药方案:广谱杀菌剂+有机硅,喷雾,3天喷施1次,连喷2-3次。
西红柿早晚疫病番茄晚疫病
西红柿早晚疫病症状识别
属真菌病害,幼苗、成株均可发病,可为害叶、茎、果,但以成株期的叶片和受害较重。叶片染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形成暗绿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扩大后呈,大时,叶背病健交界处出现白霉,干燥时病部干枯,脆而易破。
西红柿早晚疫病发生特点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温室番茄植株上越冬,或以厚垣孢子形式在落入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病菌借助风雨传播,由植株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病情发展十分迅速。孢子囊形成的最适温度为18~22℃,最适相对湿度95%以上。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的适温为10~13℃,游动孢子容易在叶面有水膜时侵染。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0~23℃。因此,高湿低温,特别是温度波动较大,有利于病害流行。降雨的早晚和雨日的多少,以及雨量的大小和持续的时间,均直接影响到病害发生的程度。另外,氮肥过多,栽植密度过大,保护地放风不及时等因素均可诱发病害。
西红柿早晚疫病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注意通风,采用,,及时整枝和清心病株、病叶。
2、药剂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施药效果好。用50%霜霉疫特净800倍液或25%雷多米尔800倍液喷雾,也可用50%甲霜铜600倍液灌根。
3、生物治疗:广谱杀菌剂+有机硅,喷雾,3天喷施1次,连喷2-3次。
.中国蔬菜网[引用日期]
.中国蔬菜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番茄早、晚疫病,如何区分防治?其实方法很简单番茄早、晚疫病,如何区分防治?其实方法很简单金蛋说农业百家号番茄种植户老潘,种植番茄也有3、4年了,可是种植的番茄,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病害。种植户老潘说:尤其是番茄疫病,啥是番茄早疫病,啥是番茄晚疫病,我真是一点也分不清。一旦番茄发病,我就一头雾水。番茄早、晚疫病到底有啥区别啊?到底该咋防治啊?种植番茄番茄早疫病主要危害番茄叶片。发病后番茄叶面会出现暗褐色,水渍状,同心轮纹状病斑。如果番茄的茎、叶柄以及果实发病后,也会有同心轮纹病斑。在潮湿环境下,病斑上会有黑色霉状物。茎部一般发生在分枝处,褐色,呈棱形或椭圆形,稍微凹陷,严重时,会引起番茄断枝。果实病部一般发生在番茄蒂部附近以及有缝的地方。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发生时,危害番茄叶、茎以及果实。受害的叶柄以及主茎,会出现黑褐色腐烂,幼苗萎蔫倒伏。病斑一般从叶尖叶缘开始,刚开始呈暗绿色、水渍状,然后变为褐色。潮湿环境下有白色霉状物。干燥时干枯,病斑由褐色变为暗褐色,水渍状或者云纹状,稍微凹陷,病果坚硬。番茄晚疫病早疫病药剂防治:科博可湿性粉剂、百菌清、多菌灵、异菌脲、多抗霉素等农药。晚疫病药剂防治:氰霜唑、烯酰吗啉·锰锌、科博可湿性粉剂、百菌清等农药。以上农药每10天喷施1次,连喷2、3次即可。以上就是番茄早晚疫病的症状与防治方法,点个赞吧,更多农业技术可以关注我。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金蛋说农业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分享三农故事,讲解农业种植技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西红柿晚疫病和早疫病的区别
一、症状区别:
1、早疫病症状:叶片和茎叶分枝处最容易发病,呈现圆形至椭圆形、灰褐色至深褐色的同心轮纹病斑,潮湿时病斑表面生出灰黑色状物,青果发病后先从果蒂开始,在果蒂附近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凹陷、带同心轮纹,生有黑色霉层,后期病果开裂,提前变红。
2、晚疫病症状:叶片和青果发病较重,叶片发病速度快,多从叶尖和叶缘出现不规则的暗绿色水浸状的病斑,逐渐变褐色:茎杆上病斑为褐色;青果发病先形成油浸状暗绿色病斑,后变为暗褐色至棕褐色,边缘明显呈云纹状,病斑处较硬,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长出白霉,迅速枯烂。
二、发病规律:
1、早疫病是由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展病原真菌侵染为害。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种子上越冬,借风雨传播,适宜发病的气温为25℃~30℃,相对湿度高于70%。
2、晚疫病由鞭毛菌亚门疫霉展真菌侵染为害。病菌主要在种子,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借风雨传播。一般气温在18℃~22℃,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时发病最快。在雨水多、气温急高急低,雾露大的初夏或晚秋最易发病流行。
三、防治方法:
①加强管理 施足腐熟的有机底肥,合理密植。棚室栽培时注意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露地栽培时,注意雨后及时排水。与非茄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早期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带出田外集中销毁。番茄拉秧后及时清除田间残余植株、落花、落果,结合翻耕土地,搞好田间卫生。
② 种子消毒 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捞出后投入冷水中浸泡3~4 小时。或将种子用冷水浸4小时后捞出浸入1%硫酸铜溶液10分钟,再浸入l%肥皂水中,5分钟后捞出,洗净、催芽、播种。选用无病培养土育苗,加强温湿度管理,及时分苗,培育壮苗。
③ 药剂防治
利用棚室栽培番茄时,可在定植前对棚室进行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硫磺粉6.7克,混入锯末13.5克,分装后用正在燃烧的煤球点燃,密闭棚室,熏蒸一夜。发病初期开始用药,可选用的药剂有70%乙磷·锰锌500倍液,72.2%普力克(霜霉威)水剂800倍液,金品速展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
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可以直接登陆我们网站www.hailvwang.com或者在微信上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名称:海绿王科技
微信号:hailvwang 及时了解海绿王动态信息。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好看》依托百度技术,精准推荐优质短视频内容,懂你所好,量身打造最适合你的短视频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早疫病最有效的农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