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日报上写诗,他阿根廷还有机会出线么影响中国数学界版图吗

小曼周刊:首发作家洪绍乾(笔若)的诗在喜马拉雅诵读,粉丝追问小曼到底是谁?
小曼周刊首发洪绍乾(笔若)的诗在喜马拉雅诵读,粉丝追问小曼到底是谁?中联社:小曼周刊首发洪绍乾(笔若)的诗在喜马拉雅诵读,粉丝追问小曼到底是谁?
日中联社讯:小曼周刊首发了(洪绍乾)笔若的诗在荔枝、喜马拉雅等平台诵读,许多读者粉丝追问小曼到底是谁?
曾有网友称:小曼的声音配上笔若的诗真是道出了一句“一首好诗就要有好的读者!”之言。而在荔枝FM小曼声音周刊《笔若的诗》中写道“小曼主播,感受最美的朦胧诗”“初次遇见,在我们平凡而又微茫的生活里,须臾,在时光日复一日的缓慢推进里,有很多痛苦就像图钉一样,所以小曼在深夜里用声音带你走进笔若的诗里。”
可见这是多么温暖的一段话!当小编看到这张图片,听到深沉而又唯美的声音的时候,简直出乎人的意料,之前读过了许多关于笔若的诗,但至今看来尤其最为动人的诗这一位叫做“小曼”的女主播用温暖而有诗意的声音去朗诵出来的感觉。当然,也有许多网友评论说到这会不会是诗人笔若的女朋友呢?其实小编也曾想过,然而你错了!
小曼,80后诗人,大学毕业之后,2009年开始工作至今,欢诗文绘画,笔耕不辍,简书作者,小曼的岛。小曼一生孤独,违背父母的意愿而离家出走,外出在大学一次文学创作大赛中与她的丈夫认识最后走向结婚,最后结婚后与丈夫共同出版了小说集,小曼与她的丈夫共同将自己优秀的作品展现给了读者们。随后在网络小曼喜欢上青年作家洪绍乾的诗歌,因此为千万读者留下美好的诗歌。面对与小曼的交谈中,可以明显的看得出小曼也是一个孤独有故事的人,都说“风雨过后才能出现彩虹”那么诗人的背后都是这样的吗?我们接着来看一下关于青年作家洪绍乾的故事。
洪绍乾、笔名:笔若,当代知名青年作家、诗人、摄影师、诗歌评论家、青星文化集团CEO。至今创作诗歌已15余年,中国青年作家协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国后院读诗协会主席,中国若昕文学诗刊社理事长、社长、主编,青年文学网荣誉总编、常务总编、《中联卫视》江西频道总编导 、《中国青年新秀作家》杂志社主编、五星文学杂志主编、《九天》杂志社副主编、青星文学影院院长、《笔若派诗歌》创始人、共青作家网创始人、5星文学网副总编辑、北京洪氏文化发展中心创始委员会成员,曾被新闻媒体界及大量粉丝赞誉为“全能之星文化艺人”、“诗歌鬼才”、“青年奇才”等。2015年创办《笔若摄影周刊》,且著有诗集:《脚趾上的下弦月》《笔若诗集》《晚秋拾叶》《秋天的命运》《青星》《抬头指望天空》《星月黑白》《母亲的嫁妆》《指尘与爱情》《给你一本诗集》,天下文学“文友杯”第五届文学大赛现代诗组特邀评委、中国互联网文学联盟专职作家、国际高级摄影师、中国信息化人才集团认证高级摄影师,中国艺术签名七段设计师、江山文学网静夜诗社荣誉社长、沙城诗歌中心特邀编辑、《文学与艺术》特聘签约作家、评论员。他曾在中华文学聚焦被评为“当代知名诗人”并将诗集投入《中国当代知名诗人典集》出版并荣获“国学杯”三等奖,2017年9月荣获世界诗歌散文大赛诗歌一等奖,2018年在“北京华夏博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以一首诗歌《我的手》“中国当代文艺名家名作”中荣获特等奖。且在日在北京国艺资文化中心的《中国观网》经文学界推荐“2017年度中国年度诗人”与余光中、余秀华、朱增泉、邵燕祥等诗人一同出现在年度评选的首选“2017中国年度诗人榜”上等等。
在2017年中国网_新闻报道“一位青年励志作家诗人洪绍乾诞生在了网络界和文学界”并在各大新闻媒体纷纷转发。“一位青年励志作家诗人洪绍乾诞生在了网络界和文学界”原文:
近日、各大新闻媒体报到,在当代近几年刚诞生的一位励志作家、诗人洪绍乾,据相关文学记载报道,洪绍乾的一生,励志艰辛,仅仅20岁的他竟有今天这般成就,可谓为当今青年人物和文学界做出了一个代表。从此引来多家大型媒体和大量粉丝的关注。1997年出生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贫困山区的洪绍乾,那时或许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就在几年前另一个名字伴随着洪绍乾的成长由此诞生——“笔若”,而今天的他却是当代文学界较为出名的诗人——笔若,从他的诗歌中无不显示出“沉痛、悲哀、沉重”的诗中又暗示着一种阳光,这或许就来源于他背后的经历吧!励志青年作家洪绍乾绽放的心灵,与人共享的诗歌和杰作。
在经两个半小时的电话采访后,同时当地记者去到洪绍乾的家中,一副不可思议的画面呈现在记者眼前,一位在文学界有影响力、并一直在坚持创作的诗人家境竟然是这样的,经过他的不断努力和学习,就这样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一位青年作家“大山里的作家、大山里的诗人、大山里的奇才”诞生了,他就是从小自学成才的洪绍乾。洪绍乾从小出生家境贫寒,父母以补鞋为生,但洪绍乾永远不承认自己会倒下,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洪绍乾的教育经历及荣誉。
日,洪绍乾出生于贵州省大方县理化乡法乐村。日仅仅4岁的洪绍乾直接进入小学二年级当地私校就读,自小刻苦在黄天贵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硬笔书法,每天步行走七八公里的山路,然而幼小的他却不要求父母送,那时洪绍乾曾说过,这是一句看起来,这个年龄不能达到的话,洪绍乾说“我以后一定要改变这一切,一定要把日子都过成诗的模样,让看不起我的人看得起我,让看不见的人看见我”。可以见得小学的洪绍乾,就有这般思想觉悟,也许今天洪绍乾的成果,起到了相应的作用,他曾在小学校内参加“小学生书法竟赛”中荣获一等奖。随后2005年转入当地“法乐小学”就读,期间据记者电话与又洪绍乾沟通了解到,洪绍乾因出身贫困,忍受同学和老师的欺辱,随后小学毕业于法乐小学,小学作文登上许多校刊。2010年初中毕业于法乐小学,县级中小学数学知识竟赛荣获二等奖。2011年辍学到贵州省大方县果宝小学复读初三,洪绍乾刻苦学习,期间参加牛场乡书法大赛多次获奖,作文长期公示为学习模范,在校期间被评为学生榜样。2012年毕业于贵州省大方县果宝小学,并成功考入大方县第二中学。2015年高中理科毕业于贵州省大方县第二中学并成功考入江西省共青科技学院,在此期间,他自学软笔书法、诗歌、文学、摄影、武术、设计、软件开发等、并多次获奖,曾出行参加黔西县青年书法大赛荣获软笔三等奖。2014年6月贵州省省市现场书画大赛“我们的中国梦我们的价值观”中以软笔作品《中国梦少年情》、《中国梦》等作品展览于贵州省奢香文化市中心大定府,分别获奖青年书法家组一等奖、三等奖。2015年8月在贵州省毕节市被评为“最佳青年文艺奇才”大学期间,洪绍乾但任了共青城雨曦文学社社长,并签约各大平台发表作品,作品曾被陕西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文学作品朗读家耿万崇赠音并首页推送于喜马拉雅FM,艺术作品散见于诗中国,中国文学家网,中国书画人才网,中国摄影师网,中国诗歌网,中国青年文学网,江山文学网,百度阅读,简书,贵州作家网,星星诗刊,贵州人民日报社,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今日头条,豆瓣,专题等平台上发布。2016年并同时参与贵州作家网“诗歌年鉴2016卷”书刊出版作品,2016年星星诗刊《最佳青年诗人》成功入选。而今洪绍乾已大学毕业于江西省共青科技学院航海系。据当地人民结合洪绍乾自身报道:洪绍乾从身体上讲是九死一生,多灾多难,从小众多磨难,意外事故众多,但他还是一样阳光的去面对生活。1999年洪绍乾的爷爷酒醉后因为给幼小的洪绍乾洗手,不幸将洪绍乾抱倒在地上,额头受伤,待父母将幼小的洪绍乾带去医院治疗回来,洪绍乾的爷爷因为自责便喝了农药从此就去世了,2000年因父母建房砍树,洪绍乾右脚不幸伸入斧口导致中指骨折被切掉,从生活环境上也是一生坚苦,家庭条件差,2004年至2008年随母亲辛苦步行约10公里补鞋为生四年,童年时期的他,由于家里贫困导致经常被人欺辱,自洪绍乾出生以来家里无电九年,整个童年都在黑暗中度过,条件差小刻苦自学,2011年由洪绍乾的善良,见奶奶年纪大想帮奶奶做事,便从猪圈上不幸掉下,头从此有了16针长的疤痕。
2013年11月,因高考的来临,为考好一点的大学,洪绍乾刻苦学习,每天零辰两点睡觉,早晨六点起床去往校外的补习班上课,由于冬天路被冻住,早晨走路不辛滑倒导致右手手背骨折,由于伤在右手,加上家庭条不好和既将到来的会考,洪绍乾不愿进医院动手术,便在当地找了土医生将其骨折部长强制用夹板复原,洪绍乾在疼痛无奈的情况下,练习用左手通过了会考。日经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红十字医院查得洪绍乾身患肺炎,当日由当地红十字医院急救车深入医院就诊,在医院的全力救治之下险些逃过此次劫难。日,洪绍乾创始了《中国若昕文学诗刊社》并由中国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了两期《若昕文学·诗集》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西省书法家协会王飞舟为《若昕文学》提写封面并集聚了广大诗人的作品,这次出版期间,洪绍乾由于长时间久坐,经九江市美佛医院查得患下肠腔脓肿,经多次手术后才得以康复,洪绍乾四处找亲戚朋友借钱,而这是一个关键的时期,因为他梦想中的第一本诗集正在出版期间,而现在的他却躺在医院,此时此刻,他不能再耽搁了,于是手术的第二天立即在九江美佛医院办了出院手术回到家中继续出版《若昕文学》,这或许就跟我们一样,只要是一个人的梦想,不管前方道路怎么样,他还是要坚持下去。没想到风雨刚过,却未能见彩虹,日早晨8:25时,洪绍乾在楼梯口不慎跌倒导致左腿双骨骨折,这一伤给他的家庭和人生带来很大的影响,意味着在一年之内不能干活,也要带拐杖走路。那么面对此时此刻的他,是否真在的倒下了呢?不,他没有倒下,在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红十字医院一个月的住院,期间,他创作了很多诗歌,例如:《三个脚后跟》《在白色楼房中央的夜晚》《窗》《悬挂起圣洁的黎明》《晚上》等等,从他的这些沉痛悲哀的诗歌当中都是与他的脚有关的,出院后他还是一直不忘初心的在坚持出版他的书——若昕文学,日《若昕文学·诗集》第一期印刷结束,当日洪绍乾回到贵州将书籍寄发给作者,而此时此刻的他带着拐杖背着行李连夜火车赶到贵阳。
洪绍乾说:我很幸运这一生能有这样一个环境,我更要好好去发展自己,勇于面对生活,总坚信明天会更好,因为,父母还需要我,家还等着我去改变,生活还在期待着我,所以因此而感到高兴。他还说:一个人的一生,自学的时间总是比有老师的时间长,孤独的时间总是比父母在的时间长。历尽千辛,一切才会变得更美好,后来我才想到要写诗,因为我要让过去的一切,当我想起时还那般诗情画意,我会把未来的日子都过成诗的模样,只要心若向阳,便无畏忧伤。而现在已经出版《若昕文学·诗集》《脚趾上的下弦月》《逆光的一瞬间》摄影集等等,这说到关于他的诗集《脚趾上的下弦月》就非常有意思了,诗集的封面是洪绍乾用左手提写的,把书籍的封面是两只脚交叉形成,其中看得出左脚有一个脚趾的事缺少了的,这是小编看到这本书籍的时候,或许跟所有人一样,都发出的疑问吧,而如今他已经是中国后院读诗协会主席、中国若昕文学诗刊社主编,同时也创始成立了共青作家网、青星书艺文学网等等。曾被推荐加入中国青年作家协会并担任了中国青年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网络作家协会,中国艺术家签名协会,诗中国协会,贵州诗人协会,而今他们已是当代中国青年诗人的崛起之后。
而小曼她是不是因为看到了这篇新闻报道以后才喜欢上笔若的诗歌呢?还是仅仅因为笔若的诗歌特点而让小曼坚持阅读笔若的诗歌呢?小曼就是笔若派诗歌的宣扬者,她是一座孤岛,而笔若也将是我们心目中的励志青年、朦胧诗歌的代表,他们都将是值得广大青年去学习的。如果你有更多关于小曼和笔若的故事,请评论在下方!我们下一期再见。撰稿:韩一鑫责任编辑:中联社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写一首三行诗,安放我们勃发的青春
  “太阳升起来了,太阳落下去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变好呢?”多少年前,河北山区的一个农村少年写在窗台上歪歪扭扭的三行诗,感动了当时的年轻作家铁凝。 中国论文网 /1/view-4852159.htm  在诗歌式微的今天,一股源于校园的三行诗热潮开始萌发勃兴。以学生为主体的青年人群正兴致勃勃地加入到创作三行诗的群体,三行诗成为他们表达青春,释放热情的载体。   三行诗走红校园   “我跟妈妈说,给我寄双鞋子吧/第二天,我就收到了/鞋子,袜子,毛衣和手套。”这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写给妈妈的诗。   “笔停,铃响/一张试卷卷走了三年的时光/谁回头问我,今天考完了,还要回班么?”这首《六月八日》是武汉大学的学生纪念高中生涯的诗。   “高斯拿走了我的尺规/从今以后我只好/徒手为你修眉。”这是复旦大学的学生用数学表达爱情的诗。   近来,三行诗走红校园。这种小诗形式自由,没有固定的格律,唯一的规定就是一首诗三行,而且往往最后一句是出人意料的神来之笔。各类三行诗大赛更是让久违的诗歌再次成为年轻人的时尚,北京师范大学的“情书去哪儿”、武汉大学的“时光的故事”、厦门大学的“三行情诗”、东南大学的“三行诗,秋故事”……   11月28日是西方的感恩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那天举办了“感恩节三行诗大赛”。喜欢古典文学的大三学生胡潇行,为一个一见钟情的姑娘写道:“初见,魂牵梦萦无邪念/空缱绻,奈何情深缘浅求索晚/再难思迁,独倚危栏把酒临风思君君不见。”   北京师范大学的北师青年报社已经连续办了3届三行诗大赛,每届都根据时令有不同的主题,如配合毕业季的“三行离书”、光棍节的“情书去哪儿”。社长姚涵之表示,刚开始并没有想到能对诗歌在校园的流行有何助益。但收到的作品中不乏佳作,各种风格的三行诗显示了大学生非凡的想象力。除了诗本身,大家都很关注诗背后的故事。言有尽而意无穷。   获奖作品中,有关于亲情的:“我笑妈妈没有梦想/她说她的梦想已经实现/就是我。”诗的来源是作者有一天问妈妈有什么梦想,妈妈说:“高中时候想当工程师,现在想早点当外婆。”   有关于爱情的:“那个我没买着玫瑰花/你凑合下就拿这个吧,别笑糖葫芦怎么了不也是红的么?”作者贾同学从高中时代就暗恋一个姑娘,一直没有机会表白,一次上课无聊,又想起这位姑娘,于是一口气写了7首诗。   还有关于友情的,比如这首神作——“我,床板/你”。   武汉大学文学院主办的“时光的故事”三行诗大赛,影响力已经走出了校园,网络热传其第一名作品“螃蟹在剥我的壳。笔记本在写我/漫天的我落在枫叶上雪花上/而你在想我”,以意想不到的巧妙构思,表达了“如果世界倒转,你才会想我”的思念之情,凄婉哀怨,让人神伤,寥寥三行就获得千万人共鸣。这种反语的形式也在网络上引发了一场造句活动。浙江大学的樊雅婷调侃地写道:“论文在写我,肌在看我,漫天的我落在书上纸上/而考试要挂我。”尽管后来文学院澄清这并非“第一之作”,因为比赛并没有排名次,仅设立“最具飘逸灵气李白奖”等单项奖,但三行诗的人气可见一斑。   辽宁师范大学创行团队也举办的三行诗大赛,在一周多的时间里,已经收到了1700多份投稿。投稿可谓多样化,无厘头式、苦情式、矫情式等等均涵盖在此。“不画眼线不穿高跟只扎马尾/不会撒娇不扮柔弱难受就喝热水/女汉子仰天大笑别流眼泪其实你很美”“上课的时候/如果我可以多看看老师少看看你,应该就不会挂科了吧”“懦弱就是/你是我的男神/我却一直是只能是你的陌生人。”不少投稿的学生们表示,现在是“速食时代”,像他们这一代90后已经很少有人写情书了,三行诗的出现给新时代情书予以了新意,也让他们知道,表达爱情可以很简单。   北师大的三行诗大赛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一学生们更愿意用笔在纸上写诗。现场展台收到500多份投稿,是电子版的2.5倍之多。姚涵之感慨道:“看到一摞摞纸质的东西,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啊。”用三行诗表达青春   在校园的走红也带动了网络写三行诗的风潮。岁末年终。微博上掀起了一股“三行诗总结2013年”的热潮,仅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中,就有6000多网友转发,近2000网友评论,网友们尝试用短短三句话对即将过去的2013年进行总结:“不悔过去/不畏将来/来吧2014”“结束单身/折腾就业/告别学生时代”“好好学习了/天天向上了/但还是没有变学霸”……   与此同时,由豆瓣网友发起的线上活动“三行辞职信大赛”网上暴红,再次将流行的“三行大赛”形式推向了一个新的网络狂欢高潮,网友用简短有力的辞职理由戳中了无数人的笑点:“雾霾太大/我找不到/公司的路”“老板/我柔弱的身躯/跟不上你伟大的梦想”“老板你的更年期太久了/它不走/我走”“我是狮子座,你是摩羯座,我们天生相克”“据说,公司离不开我/明天我想试试”……   互联网评论家丁道师认为,“网友这种行为主要还是为了娱乐,娱乐自己的同时,又娱乐他人。”他说,自从微博和微信出现之后,网友表达社交信息时,往往用一些非常简短的词语,一方面它是现代互联网社交的显著特点,另一方面它也确实提高了传播效率,因而受到大多数网友的喜爱。   诗歌并没有离开   对于三行诗的兴起,北师大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宋振韶说:“如今的人写诗很少,主要是缺乏诗意。三行情诗,可能就是让大家摆个诗意的pose(姿势)。不过摆一下pose,或许也能激发起我们心中隐约的诗意。行为改变态度。”他说:“可以没有诗,但一定要有诗意。没有诗意,即便是诗的模样,其实也就是多分了几行段罢了。诗意是一种面对人生的姿态,是生命放下实用主义、放下评判后的自然绽放。”   诗人杨炼曾在1987年被推选为中国“十大诗人”之一,常年旅居国外的他一直坚持用中文创作。从2012年7月到2013年8月,他和唐晓渡、西川等担任评委的“国际华文诗歌奖”,共收到8万多首诗的投稿。杨炼说:“极大量的投稿来自社会底层,获奖者之一是一名农民工郭金牛,他的作品现在已经被翻译成好几种外文。”   杨炼认为,当下的中文诗并没有离开我们的生活,反而正处于半个世纪以来最贴近生活、最令人兴奋的时刻。“诗歌最重要的是真人生和真语言的接通,而‘诗意人生’的唯一含义,正是创造性地开拓自己的生活,而非装饰性的花前月下。”   作家野夫在现代诗的“黄金时代”——上世纪80年代,曾是个狂热的诗人,并组织了“剥枣”诗社。他认为,所谓诗意,自由是第一本质。诗意是与真善美同源的,是与人性同体的,诗意无处不在,重要的是你能否高蹈于尘海之上,真正洞见和体验那种诗意。   或许并不是我们的生活缺少诗意,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和体味诗意的心境。所以浮躁的时代更加需要诗歌。诗人宋琳曾说过:“领悟诗歌的美是一种可以习得的能力。”那么,让我们一起试着领悟诗歌,领悟生活,领悟美丽,诗意地栖居。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根廷还有机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