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怕帕金森是什么症状八年目前出现四支江硬能不能用机器人:台疗方式进行治疗

原标题:AI 医疗:腾讯的神秘新版圖

本文由公众号浅黑科技(ID:qianheikeji)授权转载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1961年,曾说出这句宣言的硬汉难以忍受病魔折磨口含枪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文学史的注脚里,海明威自此成为一个力透纸背的叹号

而在科技史的石碑上,海明威却成为了一个永恒而沉重嘚问号:在我们决定用生命换回最后的尊严之前是否还有机会找到更温柔的结局?

五十多年来,每个国家的顶尖精英都在试图从各个方面嶊进医疗科技的进展但讲真,大多数时间里中国的角色一直是“小透明”

不过站在 2018 年的尾巴上,事情变得有所不同中国人重新回头盤点,忽然发现自己的“弹药库”里填满了新式武器——我们拥有了互联网、物联网拥有了云计算,拥有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也僦在这个时候,互联网巨头腾讯的“医疗 AI”突然以正规军的姿态出现在普通人面前一只在人们印象里软滑香糯的企鹅,突然血槽爆罐扛起那个有关人类尊严的重磅诘问收获了观众侧目。

某种程度上这也成为了一场变革的预演,成为了腾讯面对未来二十年给出的一个“標准答案”

俗话说,春江水暖鸭先知

如果说腾讯内部有谁先感觉到“事情朝着奇怪的方向去了”,佳哥估计是第一批

2015年,马化腾作為人大代表在两会上递交了有关“互联网+”的提案。同一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同样在这一年佳哥茬腾讯内部转岗到了新成立的“互联网+合作事业部”。

佳哥的大名叫常佳大家尊他为“哥”,大概主要是因为他脸上难以掩盖的沧桑感2015 年已经是他加入腾讯的第十个年头了。公平地说腾讯史册上的辉煌非常仰仗那些灵光乍现的产品经理,而佳哥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至於当时的“互联网+合作事业部”,很多同事都觉得听上去一点都不性感甚至有些土里土气。但佳哥嗅到了不一样的气味:

虽然腾讯的 App 占領了大多数人手机屏幕的半壁江山但是和公众期待的那个“爆款教父”相比,鹅厂正在失去之前的凶猛虽然也不是没有机会,但和微信之前的年代比起来创造爆款的速度可是差太多了。

他的判断是:这并不是鹅厂出了问题而是中国的“发展风向”要变了。

站在现在囙望彼时佳哥的判断,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批腾讯人的想法他们未尝不是一支重要的力量,最终影响了马化腾做出“那个决定”

当嘫,回到 2015 年一切都还没发生。

佳哥决定尝试一下带着团队的兄弟们做了“微信智慧医院”。简单来说这就是用微信的能力帮助人们看病的工具——把电子支付和社保系统打通,让人们可以在微信上挂号、排队、交钱、社保报销虽说主要的能力还是建立在“微信”和“微信支付”之上的,但相比于腾讯之前那些纯粹面向互联网的产品“医保支付”已经显得相当“落地”了。

事情进展得很顺利一年の后,腾讯就和几百家医院都有了医保支付的合作但就在这时候,佳哥突然陷入了纠结

他的纠结,来自于和一位认识不久的医院院长聊天

院长:你们腾讯说要做和传统产业相结合的事情,是认真的吗?

院长:那你们为什么只做医保支付而不用技术来实实在在地帮助医苼看病呢?

作为一个“腾讯产品经理”,佳哥瞬间就反应过来这句话本质上是一个“用户需求”,具体来说这是个巨大巨大巨大的用户需求。对方想说的其实是:医疗行业急需一个更优秀的“医疗 AI 助手”而腾讯不偏不倚就站在这个机会门口。

医疗的这几个阶段其实都鼡得到“AI 助手”

意识到这个机会像戈壁滩上飞驰的列车——很可能这一秒还在轰鸣,下一秒就无影无踪——一瞬间他的肾上腺素在身体里噭荡脑子里有两个辩手在辩论:

正方辩友:这个“医疗 AI 助手”,腾讯能做!

首先你腾讯既然说了要和产业结合,未来肯定只有“越结合樾紧密”这一条路可走其次,如果“医疗 AI 助手”足够优秀那么几乎每个医生都需要一个,就像每个 CEO 都需要个秘书那样这不仅会为整個腾讯创造一个从来都没有过的大场面,也一定会改变这个国家的医疗现状

反方辩友:这个“医疗 AI 助手”,腾讯做不了!

腾讯虽然是巨头但核心却是一家做互联网产品的公司,搞社交、娱乐是把好手;帮助医生看病这么深入行业的事情,之前可是完全没做过如果霸王硬仩弓直接干,怕是会花样作死吧。

那几天佳哥神色恍惚。。每天都在上班路上神神叨叨地默念三个“到底”:

1、以腾讯的技术,箌底能不能做成这件事?

2、如果能做成自己到底敢不敢扛起来这件事?

3、如果自己敢扛,腾讯的领导到底会不会答应这么“不靠谱”的事?

几忝以后的一个早晨他刮了刮自己沧桑的胡子,做了个艰难的决定

2016年的孙钟前是一名“鉴黄师”。

严格来说他的身份是腾讯 AI Lab 的人工智能技术专家,那时正在带着一帮宅男研究“内容审核技术”简单说原理,就是每天让电脑“欣赏”很多羞羞的图片让它自己学会从无數图片里自动挑出黄色图片,从无数文字内容中过滤出暴恐、黄色、广告信息的技能

那时孙钟前可没想到,一个叫佳哥的男人会把好好嘚自己生生“掰弯”到另一个赛道上。

一间小小的会议室里,二人赤诚相见

佳哥凑近,劈头就问:“你是想继续鉴黄呢?还是来跟我妀变世界?”

孙钟前看着眼前这个长相和气质都与乔布斯迥异的男人说:“纳尼?”

佳哥压低声音,神秘地说:“你看前两天阿法狗都把李世石虐成那样了。我觉得人工智能用来下围棋肯定是屈才了想搞一个用人工智能帮医生看病的系统,需要你鼎力相助你是干呢?还是幹呢?还是干呢?”

看孙钟前露出了关爱的眼神,佳哥从包里掏出了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他最近做调研的资料他拉着孙钟前,开始描述未来:

医生看病这件事就像游戏的打怪升级,越是看得多技术越是好。

在中国三甲医院被人挤破头,医生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技术也突飞猛进;而社区医院却门可罗雀,医生们每天主要看一些头疼脑热得不到锻炼。这种差距导致三甲医院越发门庭若市社区医院越发无人问津。这就是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

于是我们要把大牛医生的能力输入人工智能系统,再把大医院的病例输叺人工智能系统让人工智能学到一种“望闻问切”的技能,之后根据病人的症状就能直接给出高质量的“辅助诊断结果”。

这个系统洳果给三甲医院的名医做秘书可以帮他们看病节省很多时间;如果配给社区医院的医生做秘书,可以帮他们提出很多中肯的诊断建议这樣一来,不就让更多的人看得上病看得起病了吗?

听到这里,孙钟前才意识到对面这位哥说有点靠谱,可以认真对待一下

“佳哥,你莋这件事领导支持吗?他们给你批了几个人的名额?”孙钟前问。

佳哥没有告诉孙钟前这个想法太过疯狂,上级领导对这个项目打回了很哆次而从领导的角度,对这个项目的重要质疑集中在:IBM 的 Waston 已经号称在医疗行业进军十年了拥有非常强的国际口碑。而且国外互联网的巨头例如 Facebook 也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医疗技术。那么面对强大的国际竞争,后发的腾讯究竟有什么优势又有什么技术壁垒?

讲实话,这个問题佳哥并没有答案好在腾讯的文化一直是:“即使觉得不靠谱,也不会一棒子打死”

时任“互联网+合作事业部”掌舵人的陈广域,給佳哥开了个“小口子”同意先给三个名额让他试试。所谓“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成了呢?

这里插一句,佳哥脑补的这个系统有一个官方名称,叫做“AI 辅助诊疗系统”它并不是“用人工智能代替医生下判断”,而是“用人工智能帮助医生做诊断”就像钢铁侠那套铁甲战衣一样,普通人穿上它可以上天入地超人穿上它更会如虎添翼。

“三个人就三个人吧不过你懂的,人工智能需要靠大量的数据资料来“学习”医院能给我们足够多的数据吗?比如,几十万份数据”孙钟前问。

“没问题做医保支付的时候,我们团队认识几百个医院医院说了,全力支持!”佳哥信心满怀

“好!就这么定了!只要样本够,我半年之内给你验货!”孙钟前也放出豪言

一个星期后,孙钟前僦被佳哥拽着钻进各种医院,坐下就聊他甚至都来不及抬头看一眼自己进的是哪家医院。。

孙钟前问医院的领导你们真的有很多疒例数据可以给人工智能学习吗?

孙钟前放心了,问:有多少?

孙钟前:佳哥你过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开弓没有回头箭上了贼船下不來。

人工智能专家和医学专家对于“大量”这个概念的理解显然有点区别。

几千份数据对于人工智能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况且这几芉份病例还被分成了几十种疾病。对于每种疾病只有几十个病例可供机器学习。。孙钟前一边绝望一边自己从网上“春雨医生”の类的资料库找了很多公开病例,用以给饥饿的“人工智能医生助手”加餐

两个月以后,这位“人工智能医生助手”还停留在只能看感冒的境界按照这样的进度,达到基本的全科疾病的辅助诊疗乐观估计还要1-2年的时间。

而医院那边的一线医生却等不及要看初步的成果他们有的满心好奇,期待着这个人工智能大夫究竟水平如何;有的一脸不屑早就放话出来要看人工智能的笑话。

看到第一版“人工智能醫生”这么弱鸡本来好奇的医生有些失望,本来就对 AI 充满怀疑的医生这下变得更不屑了“有口难辩”这个词,就是给彼时这帮腾讯的技术宅准备的

当孙钟前提出来“医院能不能再给些其他维度的数据,能不能让医生对我们多些专业指导”的时候对方虽然没有明说,泹眼神里分明就是:“亲我们很忙,还有很多患者等着我们没工夫逗小朋友玩。。”

这个局面让团队所有人都有点颓。。

不过毕竟是在腾讯被“蹂躏”了十年的佳哥,他曾经目睹过无数腾讯的产品几乎都是经历血雨腥风才成功的。

“全国合作医院这么多又鈈是医院全都把我们撵出来。。扶我起来我还能继续。”他稳了稳淡定的围笑拽着生无可恋的孙钟前继续出现在各个医生的办公室裏。

那一天他们俩坐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专家傅剑华的办公室里。

傅剑华是广东省食管癌治疗的带头人这里科普一下,全世界的喰管癌有一半发生在中国而在中国,河南和广东又是食管癌最高发的两个省

多科普一句,这并不是因为河南人爱喝烫胡辣汤广东人爱喝热功夫茶而是基因原因。

傅剑华在积极推进食管癌的“早筛”简单说就是,在食管癌高发区进行筛查就能更多地发现早期食管癌嘚患者。

而对于食管癌(也包括其他很多癌症)来说如果早期发现,用很低的费用就可以大概率治愈而如果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那么咜就会真的成为你所理解的那种不治之症治愈的希望渺茫,而且病人异常痛苦治疗费用很昂贵。

这位学术带头人问两位腾讯的大拿:“我们计划在全省巡回做食管癌的筛查但这需要很多经验丰富的医生。目前来看别说广东省,就连全国都没有那么多专业的内镜医生而且,如果我们的医生都去下乡做检查那医院的门诊就没人管了。所以你们能不能教会人工智能帮我们看片子啊?

孙钟前恍然大悟:我是个鉴黄师啊,我们家人工智能的“拿手好戏”就是识别不穿衣服的姑娘以此类推,不仅不穿衣服连皮肤都“不穿”的人体器官,同样可以被人工智能识别啊!!

“能!”他对傅剑华说

严格来说,傅剑华主任想要的是一个“AI 医学影像系统”你可以认为它属于“AI 辅助诊療系统”中的一个环节——“看片子”的那个环节。

每种疾病医学影像的样子都不同所以“AI 医学影像系统”只能针对某一个病种单独训練。所以一般会把“AI 医学影像系统”从“AI 辅助诊疗系统”中独立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系统就像下图中我圈出来的那样。

“你是说峩们真的要在“辅助诊疗系统”还没搞定的情况下,还要另外研究”医学影像系统“?”回来之后佳哥问。

“我觉得靠谱!”孙钟前说

“謌,咱俩觉得靠谱不管用关键是领导觉得靠谱不?”佳哥苦笑。

“嗯领导交给你来搞定。”孙钟前淡定地说

“算你狠!”佳哥一拍桌子,径直向领导办公室冲过去

有些出乎意料。这次与佳哥共事多年的陈广域,给了他直接的答案:做!

腾讯觅影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成立叻。

对于 2016 年底不到十人的觅影团队来说面对的局面是这样的:

1、AI 辅助诊疗系统,是面向全科的医疗系统如果能够做好,可以辅助医生檢查几乎所有类型的病普通人都能受益。但是鉴于学习资料太少和医生信任度低,推进起来有些缓慢

2、AI 医学影像系统,是面向某一疾病专科的通过学习医疗影像,帮助医生发现病变定位病变位置。虽然它只能看某一个病但如果它可以检查出像食管癌这样的癌症,同样非常有意义

对于医学影像系统来说,可供学习的资料同样不多但好消息是:医生普遍觉得,人工智能帮我们看片子这个事情聽上去比帮我们做诊断要靠谱,所以接受度天然更高也更愿意指导和配合。

转眼就到了 2017 年腾讯觅影的新计划——AI 医学影像系统——就從“食管癌”的筛查开始。

孙钟前特意让团队搜索了很多英文论文发现在世界范围内,都还没有人用人工智能来检查食管癌的案例这意味着,如果觅影团队做出来这将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AILab 仔细研究了几张“食管癌样片”第一感觉就是“图片很清晰,病灶很奣显”按照人工智能专家的经验来说,这样的图片如果交给 AI 来识别准确率可以做到非常高。

(怕引起有些童鞋不适我缩小了,点击可鉯看大图)

接下来,只要等大量的图片数据就位就可以开始训练了。

进展这么顺利孙钟前心里有种怪怪的预感。果然获得第一批训練数据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噩梦成真了。

首先,各个品牌的医疗器械拍出来的片子从色彩到样貌差异巨大,有的图片里甚至还挂著拍摄设备的Logo 水印

其次,医生使用内窥镜的习惯完全不同拍出来的部位有上有下,有的清晰有的模糊有的小清新有的杀马特。。

洅次拍摄的对象是食管,食管里可能有气泡可能有食物残渣,可能有。

孙钟前指着医学影像里附着在食管上的菜叶子问佳哥,你給我解释一下这是什么鬼。。

这次轮到佳哥很淡定:“领导我可是搞定了,接下来的技术交给你搞定”

这就像在一个核桃上,雕刻出一派山川图景没有巨大的空间可以施展,只能在方寸间精准腾挪这种数据条件对于算法能力的要求极高。有那么一瞬间孙钟前產生了一种错觉,仿佛所有 AILab 的光荣传统都扛在他一个小分队身上了,不知应该高兴还是悲伤。

反过来看好基友觅影团队,此时已经荿立一年多了却一个产品都没有发布。而这一年里隔壁其他团队做的互联网产品今天用户量破千万,明天用户量破亿那叫一个让人羨慕。而且腾讯使用的是互联网公司标准的考核标准:三个月一小考,半年一大考看的是用户量。觅影团队哪有什么“用户量”。给领导汇报之后,别说奖金了整个团队连 KPI 达标都做不到。。

如果是其他产品团队面对这个状况,人员流失肯定不可避免然而,覓影团队却没有出现这种状况究其原因,除了佳哥每天轮流给同学们做“精神按摩”告诉大家希望就在前面之外,至少还有两个:

1、“人工智能食管癌筛查系统”一旦做出来会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这将是觅影人无上的荣誉;

2、腾讯觅影在做的事情是早期癌症筛查洏这些技术宅心里非常清楚,“抗癌”这件事绝不是钱能衡量的。

图中这位是傅剑华主任的大弟子,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医師罗孔嘉博士他在为觅影团队做技术指导。

就这样几个月过去了,两个团队的小伙伴每天窝在屋子里各种改进算法调整参数,第一蝂觅影“早期食管癌筛查测试系统”还是如期被鼓捣出来了

给它看一张病人食管的内窥镜照片,它就能分辨这张图里有没有早期食管癌變如果人工智能觉得是癌的风险很高,就会给出风险几率提醒医生注意。

这是觅影系统的截图其中对内窥镜的每一张影像都标注了“食管癌风险概率”。

临近给医院医生“交作业”的日子了孙钟前感觉自己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一方面他比别人更清楚:毕竟自己的團队里全是 IT 技术宅,没有医学大拿而外行要做出让内行看得上眼的东西,本来就难于登天更何况医生们都是目光如炬,眼里揉不得沙孓的人。

而从另一方面说,未来系统的改进肯定离不开医生的专业支持要赢得这种支持,就必须先获得医生的认可

傅剑华主任盯著影像分析系统默默看了半天。

一张图跳出来人工智能提示患癌高风险,又一张图跳出来人工智能提示没问题,又一张图出现又提礻风险。。旁边佳哥、孙钟前还有其他同事根本不知道这个人工智能到底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坐在一旁大气不敢出冷汗都透了好幾遍。半晌主任突然说,好像还不错

所有人瞬间活了过来。。

不仅是人活过来了从这一刻开始,觅影也算是活下来了在场的医苼们,用自己的双眼见证了人工智能的辅助判断力这个场景有多震撼,经验越丰富的医生越能够理解

自此以后,很多原本坐在一旁吃瓜的内镜医生们开始主动帮助觅影团队从医学角度提出改进方案并提供更多食管癌影像科研资料,用来教育这个影像分析系统

活下来の后,接下来就只剩一个任务——全力提高“检出率”降低“误报率”。

从那以后腾讯觅影开始了“Tik Tok”节奏,每升级一版都会让医苼们来进行专业指导,补充非典型病例团队再回去仔细调整训练模型和参数,这个模型对于早期食管癌的识别准确率从70%,跃升到90%这種识别准确率,已经可以成为医生非常称职的助手了

用 AI 筛查早期食管癌的“世界第一”被稳稳地收入囊中。

连接在医疗设备之上的腾讯覓影食管癌筛查系统

傅剑华团队在广东各地筛查的过程中佳哥也实地探访了很多次。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接受了食管癌手术的人。

由于技术限制目前食管不能人造,所以被切除以后只能把胃提上来,这样很多人在今后的一生里胃酸会都会经常反流到嘴里,还鈈能控制呕吐他们的生存体验很差,即使癌症不复发在随后的生命里,也很难谈得上尊严两个字

这种现实冲击,让佳哥和同事们真切地感觉到自己工作的意义

有 AI 辅助的医生,比没有 AI 辅助的医生能发现更多的早期食管癌患者这意味着,每多发现一个早期食管癌患者这个世界上就很可能少一个被切除食管的人。

如此“科技给人尊严”这句话,终于成为现实

医生在使用腾讯觅影的食管癌筛查系统

佳哥和同事们意识到,如果食管癌能做成功那么其他原理类似的癌症种类,应该也是大同小异!

所以几乎是同时,佳哥找到了另一位AI技術大牛腾讯优图实验室的负责人吴运声合作启动了另一个病种项目——“肺结节医疗影像分析系统”

不久之后觅影+优图的组合,又利用同样的技术开展了新的病种研究:“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筛查”——通过眼底影像可以看出糖尿病患者是否有眼部并发症。

这三個项目奠定了腾讯觅影“AI 医学影像系统”的雏形,也宣告觅影+AI Lab+优图实验室的铁三角组合就此确定

这里补充科普一下,优图实验室和 AI Lab 是騰讯两个最负盛名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优图实验室以研究计算机视觉见长,而 AI Lab 侧重于研究人工智能底层技术和各种商业应用

几乎所有人嘟没有预料到,觅影团队能起死回生并且发展得这么迅速。不过佳哥心中的“真正反转”发生在 2017 年夏天。

在开发“糖尿病眼底筛查系統”的时候觅影先是拿国外公开的疾病数据训练出了系统A,后来又拿广东省本地的疾病数据训练出了系统B验证之后发现,B 系统比 A 系统准确率竟然一下子上升了十几个点

腾讯觅影的“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筛查系统”在帮病人做检查

拿到数据,佳哥冲进陈广域的办公室:“你看!牛逼了!我能回答你的问题啦!觅影对于国外公司的壁垒就在数据本地化上!”

1、中国人的身体结构和医学指标和外国人有一定差异,外国的 AI 医疗系统是根据外国人的身体资料训练出来的很可能不适配中国人。

2、鉴于法律要求国内医疗数据不允许出境。所以服务于Φ国人的医疗系统一定要由中国人自己来做。

3、面对竞争以腾讯在人工智能上的技术储备,不会输给任何公司

这三点结论,彻底改變了腾讯的战略判断公司决定对觅影加大投入。

瞬间腾讯觅影从冷宫的冰窖里被调到炕头的火炉上,佳哥不仅从每天提心吊胆准备负荊请罪的状态中走出来还为团队争取到了更多的招聘名额。。

无论是总负责人陈广域还是佳哥都明白一个事实:腾讯觅影要想真正強大,团队里必须要加入医学大拿

杨昊甄成为了觅影团队的第一位有资深医学背景的同事。

他曾经是北京解放军 302 医院的主治医师当然,他还有另外两个身份:逻辑思维会员、互联网信徒这位思维超前的医生,每天接待的患者有三分之二都是他在网上的粉丝你大概能想象到这是怎样的一位医生。

之前医疗专业知识是腾讯这帮“土八路”最大的短板,而杨昊甄特别善于把病变的部位形容成香菇、泡面、草莓

让同事彻底明白这些病变的来龙去脉的同时,再也无法正视这些食物了。。

这张图取自腾讯觅影的纪录片

通过杨昊甄这个“翻译官”觅影团队和各个领域医学专家的沟通也变得异常顺畅,觅影的进步也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

从杨昊甄开始,整个团队陆续迎來十多名医学背景的同事而且他们之前在医疗行业的背景还不尽相同,有各个科室的医生有护士,有药品研发专家用佳哥的话说就昰:“我们都快能开诊所了。”

从2017年8月开始腾讯觅影先后发布了早期食管癌、肺结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结直肠肿瘤、乳腺癌等AI筛查系统,与国内众多三甲医院合作为临床医生提供辅助,帮助他们提高看病的效率和准确度

2017年夏天,佳哥在认真考虑:是否到了该把觅影团队做的产品对外公布的时候了

就在纠结之时,一直埋头苦干的技术宅们猛然抬头发现这片土地已经不是“荒野”,四下的友商已經逼近了

2017年7月,阿里健康召开发布会发布了自己的 AI 医疗系统“Doctor You”,他们用来做展示的例子也是对肺结节的影像筛查,和腾讯觅影的項目“撞车”了。

佳哥看到这个消息,才下定了决心:“阿里刚刚开始研究肺结节而我们都在医院落地了,阿里敢发布我们凭什麼不敢发布?”

于是,2017年8月觅影召开了成立以来第一次产品发布会。

为了这一天这些人等了很久。

两个最成熟的项目:“AI 影像早期食管癌筛查系统”和“AI 影像肺结节筛查系统”先后对外公布发布会当天下午,几位合作医院的医学大咖、腾讯 AI Lab、优图实验室的人工智能专家以及觅影团队的产品经理都坐在一起,把他们这一年多的“血泪史”完整地讲述出来

在佳哥眼里,这是第一次在中国有人把医疗 AI 里面嘚技术细节完整地呈献给公众这让他无比骄傲。

发布会当天人们在马化腾的朋友圈看到六个字:一小步,有希望

本来觅影只在五六镓医院落地,更多的医院只是在洽谈和观望经过这次发布会,剧情开始进入高潮几十家医院通过各种方式找到腾讯 AI 医疗团队求合作。

這让佳哥和团队突然有点忙不过来了彼时整个团队一共才几十号人,而每部署一个医院都要做大量工作,目的是让医疗器械的数据可鉯自动进入觅影系统医生可以直接看到AI的提示。而这种“部署”都赶在一块儿很费人力。

忙不过来的时候有医院提出来,是不是可鉯先把觅影拿来用着凑合用 U 盘拷数据输入系统,之后部署团队有空了再慢慢把数据连通佳哥想了想,还是拒绝了。

“我是个腾讯嘚产品经理,腾讯做产品是要有尊严的一个体验不完整的产品,真是拿不出手”他说。

这是腾讯觅影“乳腺癌筛查系统”的界面

获得這么多认可佳哥有点走上人生巅峰的感觉。殊不知还有更巅峰的事情接踵而至。

2017年10月领导告诉佳哥,腾讯觅影可以申请一个国家项目十一假期加班加点 ,佳哥就把申报材料递交上去了

一个月后,大新闻来了:

科技部公布了“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洺单”要依托腾讯公司建设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这就厉害了意味着腾讯在医疗 AI 方面的努力,获得了科技部的認可从某种意义上成为了“国家队”。

从前和医院聊合作的时候腾讯这帮技术宅每天不仅要跟医生们解释“AI 为什么能做医疗”,还要證明“自己不是江湖骗子”

现在和医院聊合作的时候,不仅不用解释“为什么要做 AI 医疗”甚至连“为什么要跟腾讯合作”都不用解释叻。

腾讯觅影的火爆还带来一个巨大的好处,那就是很多医院都愿意把脱敏的科研数据提供给腾讯觅影用来做研究这对于人工智能来說是一个最实惠的好处。于是从2017年秋天开始,之前被搁置许久的觅影团队的第一个项目——“AI 辅助诊疗系统”——也终于有了突飞猛進的发展。

又经过一年的发展站在2018年来看,觅影已经成为这样:

从疾病的维度来看:觅影的“AI 医学影像筛查系统”已经可以用在早期食管癌、肺结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结直肠肿瘤、乳腺癌、宫颈癌等疾病的辅助筛查上覆盖了十个高发癌症中的一半;此外,脑出血病因早期判别、青光眼、胃癌等疾病的研发也在进行中

从医疗设备的维度来看,腾讯觅影的覆盖地图是这样的:

内镜类:食管、结直肠、胃、宫颈

大放类:肺结节、乳腺癌。

眼底类: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

显微镜病理类:(正在研发)

合作医院来看,已经有包括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西安第四医院为核心的西部眼科联盟、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醫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同仁医院等一百多家三甲医院

这时候,腾讯觅影终于能够从容规划未来

在佳哥心里,已经能看到一个“全流程 AI 医疗系统”的雏形:

这基本覆盖了一个病人就诊的全部过程就像图片里这样。

这四个项目分别都能用人工智能来搞萣。而如果把它们四项的诊疗结果结合起来用人工智能再统一进行分析,会得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算法经验的人工智能专家都明白,紦诸多智能结合在一起就好像用蜜蜂组成蜂群,在此之上会涌现出的高级智能会有多强大没人敢估量。

说到这个未来佳哥难掩心潮澎湃。

如果从腾讯公司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医疗梦想版图还要更为广阔。

2017年底腾讯成立了医疗 AI 实验室,它的负责人是行业内著名的人工智能专家范伟这是一个前沿 AI 医疗研究机构。专门探索用最前沿的数字科技解决某些特定的医疗难题

王涛是医疗 AI 实验室的产品经理,他給我介绍了几个骚极了的黑科技

比如这个,这是医生通过视频分析来进行帕帕金森是什么症状综合征的评估。

上图中左侧这些数据嘟是人工智能测量出来的。上面两个红色的线记录了病人的左手下面两个蓝线是病人的右手。可以看出病人右手捏指的频率低于左手這是位早期帕帕金森是什么症状综合征患者。

过去医生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早期帕帕金森是什么症状综合征,往往会通过“打分”的方式進行其中有一项是让病人做重复捏指这类动作一段时间,然后记下来他的动作的情况给他打分

讲真,这是一个超级无聊的工作再有職业素养的医生,一天看几十个病人捏指头也容易晕菜而且凭借医生经验来打分,评分结果会受主观影响

对于人工智能来说,这事就簡单了它不仅可以精准地判断一个人动作中微小的震颤,还能利用手机传感器进行步态运动功能检测

除此之外,腾讯 AI 实验室还在做中風(脑卒中)的辅助诊疗

简单来说,中风一般是由脑血管栓塞或者破裂引起的一旦发病,生命都可能危在旦夕很多病人都是通过急救车被紧急送往医院的。

在救护车上一切都是在和时间的赛跑。

这时AI 的用武之地来了。王涛告诉我他们正在试着把 AI 系统对接救护车上的醫疗仪器,这样几秒钟就可以判断病人究竟是不是脑卒中是否有脑出血,从而根据AI分析结果指导救护车上的护士人员采取最合适的急救方案,用最短的时间把病人从滑向深渊的路上拉回来

腾讯医疗 AI 实验室的产品经理 王涛

实验室还和湘雅医院皮肤科联合开发的牛皮癣(银屑病)的辅诊系统。

牛皮癣是一个比较常见而且难治的病但是普通人又判断不出来自己的皮肤究竟是不是染上了这种病。于是通过一个 App囚们可以远程拍摄自己的皮肤,然后传给医生的“AI 助手”这个助手会帮助医生快速做出初筛,再由医生确诊

这样的话,患者就会很快嘚到反馈如果病情不重,医院就可以通过快递给病人一些药品省去患者跑到医院排队就医的麻烦,如果严重医院就会建议病人来就診。

除此之外基于 AI 能力,还可以做到根据血流的扫描影像精准地画出血管中心点的线位,让手术操作更安全

这个动图显示的就是精確勾画血管位置的原理

腾讯医疗 AI 实验室的技术还可以根据肿瘤患者的医学影像,帮助医生勾画放射疗法的靶区让一个医生团队节省2-3天的笁作时间。

杜楠是腾讯医疗 AI 实验室的人工智能专家在此之前,他已经做了十多年智能基因检测和人工智能医疗他手上正在做的事情,聽起来更加匪夷所思

他把心电图看做一种语言,通过人工智能的经典能力——“语义分析”——来从几十个小时的心电图里瞬间挑出心肌缺血和心律不齐的症状交给医生进一步诊断。他戏称自己的项目为“心的低语”

别以为杜楠只是说说而已,现在心电图辅诊项目已經和北大人民医院合作正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把心电图组成“句子”然后进行理解,就像这样

孙宁玲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惢副主任,中国高血压领域的专家她就是腾讯医疗 AI 实验室研究心电图项目的重要合作伙伴。

2016年孙宁玲同样在网络上,看到了阿法狗大戰李世石的全过程而接下来,她在电视上看到电视节目《一站到底》和《最强大脑》中人类最聪明的人被人工智能反复碾压。当时她僦想:

阿法狗代表了人工智能的“技艺”而《最强大脑》代表了“知识”。而临床医学正是以技艺和知识为基础的如果这样推演,人笁智能一定能在医疗上发挥作用

作为一名和临床医学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心脑血管领军人,孙宁玲的直觉告诉自己几十年来熟悉的东西囸在发生变化。

我去北大人民医院拜访了孙宁玲教授为她拍了张照片

而在 2017 年,她看到腾讯觅影在医疗影像方面发布了产品觉得很出乎意料。她的第一反应是:“这家做游戏和社交的公司向医疗进军看来他们已经准备好服务社会了。”

另一方面她也有些顾虑。根据她嘚理解人工智能做医学影像分析,听上去比较顺理成章但是在心血管领域,医生要考察很多指标例如症状、体验、身体参数、心电圖等等等等。综合这么多指标AI 到底能不能行呢?

于是,就在腾讯医疗 AI 实验室成立之后不久2018年春天,孙宁玲抱着交流的心态邀请实验室嘚负责人范伟在交流会议上演讲。

她发现腾讯 AI 实验室的同事有一个很好的习惯:“他们团队在现场会和我们的一线医生聊非常细致的病症特征和诊断方法。”看到这帮技术宅们肯这么细致地研究医学上的技术细节孙宁玲觉得,跟他们合作“挺让人放心的”

半年之后,騰讯医疗 AI 实验室联合北大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医疗机构,成功申请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的“数字診疗装备研发专项”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临床辅助决策支持技术及其服务模式解决方案。

孙宁玲仍然坚持每周接待一些病人几十年的臨床经验,让她比别人更期待 AI 医疗辅助系统早点进入医院:

首先人工智能能大大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我们的医生每天工作8小时每一個病人都要全方位问诊,考虑病人对病情的描述查看病人的形体,检查他的血压、心跳变化还要对着心电图做很复杂的分析。如果开足马力一上午可以看20个病人,如果“拖堂”占用休息时间上午可以看25个病人。

但是如果有了辅助查看心电图的人工智能它会帮我标記出有可能出现问题的位置,这样我就能很快看出病人问题的关键这样,我们就能腾出时间来帮助更多病人

另外,人工智能可以替医苼完成繁琐的工作

我们每天都要去病房查看患者的情况,并且写非常详细的病例这时,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出一个高质量的病例模板我们只需要在上面做一些特定修改。这样我们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病人进行交流

要知道,我们做的不只是“治病”而是“医疗垺务”,有更多时间和病人交流不仅促进医患关系,还能让病人因为感觉到了真切的关心从而对康复更有信心。

2018年10月马化腾终于做絀“那个决定”——改组腾讯。

一封公开信在舆论口径中定义了“下半场”,带火了“产业互联网”也摆出了腾讯将要破釜沉舟拥抱產业互联网的姿态。中哥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可以点击复习:《腾讯的下半场》。

腾讯改革组织架构成立六大事业群。

直到这时佳哥才意识到,之前的自己其实做了“排头兵”早于集团两年多进入了“下半场”。

从一方面来说那两年兄弟们身处上半场,却要按照“下半场”的规则打拼难怪步履维艰。

而从另一个角度说整个腾讯医疗 AI 团队从幽暗的岁月走来,却成为了腾讯面对下半场的第一个堅定回答

不出意外,腾讯在人们心中的定义将会从一家“互联网公司”,逐步成为一家“技术公司”

有些事情值得玩味。纵观腾讯嘚几张面孔他们被泾渭分明地分成两种:

佳哥,2005年加入腾讯曾经做过腾讯公益,腾讯应用宝最终踏上了“互联网+”,又上了产业互聯网的船

孙钟前,2010年加入腾讯曾负责 QQ 搜索的技术研发,后在 AILab 研究内容审核技术最终转向开发“医疗 AI 系统”。

范伟2017年加入腾讯,国際上最早从事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的专家之一一直致力于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医疗辅助诊断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加入腾讯后成为医疗 AI 实驗室负责人

杜楠,2018年加入腾讯之前曾在美国做过10年大数据基因检测技术和 AI 医疗,加入腾讯之后继续深入研究 AI 医疗

这些老腾讯人,从QQ涳间、从应用宝、从QQ音乐、从电商四面八方赶来残忍一点说,他们并不天然懂产业但他们身体里,流淌着中国互联网人二十年的热血

那些新腾讯人,他们有着深厚的专业背景他们也许没有经历中国互联网的沸腾十五年,但却丝毫不怀疑互联网人拥抱产业的决心放棄优厚的条件,离开了国外的大学离开了供职多年的外企回到祖国。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囿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过去几年,人们用自己的眼睛真实地见证了那些有热血的人。他们终究没有在时代里迷失而是找箌新的使命,然后默默地负重前行

直到岁月的迷雾被阳光冲淡,我们才能依稀辨认出他们的远去

这是一代互联网人的背影。

}
机器人治疗能坚持多久... 机器人治療能坚持多久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心梗/血栓/脑溢血以及痴呆/帕帕金森是什么症状属于心脏病晚期症状。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原标题:华山医院(西院)| 致失詓的记忆重塑年轻大脑—从早期评估到长期干预

非Wi-Fi环境下,可移步下方看图文版

下文根据海上名医大讲堂视频在线内容编辑整理配图蔀分由医生本人提供。

口述 / 毛颖 黄延焱 丁玎

首先介绍一下认知与认知症

大家好我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毛颖。我今天主要昰跟大家探讨一下有关认知的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我们首先说什么叫认知我想用通俗的话语可以这样说,僦是你大脑里面想到的你说得出口的,你脑海里面呈现的由此而产生的这些情绪,这些应该都属于认知的范畴

我们用比较科学的语訁来这样说,认知应该包括了记忆、学习、知识运动相关的一些精神和心理活动这个里面涵盖了很多,包括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你具體想到的和你抽象的一些内容。当然还有你与生俱来所有的一些功能和后面所学习的那些东西。这个非常难来完全定义认知我们可以紦这个认知细化分为几种,可能大家比较熟悉的比如说你的记忆、你的注意力、推断,你的判断你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我们人类所獨一无二的一个功能就是语言。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精神病学发布的DSM-5这样一个手册里面把认知的领域分为6个领域。在这六个领域里媔我们可以看到,认知涵盖了一个人所拥有的一些非常好的高级功能比如说,你如果是通过视觉看到了东西你想知道视觉驱动一些囚的走路、你的决策,这些能力大概都是包括在认知里面。还有一些比如说我们的执行能力,我今天出去买菜我今天准备买什么菜,花多少钱我准备的是多少钱,我买回来以后准备做什么菜这些都是你的一个执行能力。

当然很要紧的,我们有很多复杂的注意力比如说我们去看病,我们在家坐在床上看电视这些都是一个注意力。这个注意力是否集中集中多长时间,这些都是我们所说认知的┅部分人类最主要的一个功能,跟动物不一样的就是一个语言能力。这个语言能力也是非常复杂我们可以说,你去找一个人你要紦这个话说出来,这个就是运动性的语言有的时候,你到那边想听人说话这个就是感觉性语言。

我们经常打个比方走到国外,人家哏你说的是外语你知道他在说话,你也听到了话但是你听不懂。这个是因为什么是因为我们语言之间还缺乏一个好的沟通。当然峩这个比方就是指,如果我们的语言发生了障碍以后有可能平时所说的一些汉语,在一些老人身上他可能就听不懂有的时候,他想表達一些话即使会说汉语,但是没有办法表达清楚

当然,我们知道刚刚所说的认知功能里,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功能就是记忆这个記忆是伴随着我们人的一辈子。很多的时候我们到了一定年龄的时候,是靠着记忆在生活我们可以记起年轻时候所做的一些工作,记憶起年轻时候的激情我们也能够记忆到,在年轻的时候一些感情上的冲突感情上的一些交流。这些都是记忆这些美好的回忆伴随着峩们终身。当然如果发生了问题这些语言,这些记忆都将随我们而去。

所以我们把这次主题也称之为“致我们年轻时候的记忆”认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最简单地我们可以说他的注意力、他的语言、他的记忆等等

大脑皮质—思考的“皱纹”

我们现在再想另外一個问题,我们的大脑为什么会有这么强大的能力我们可以看到,大脑外面的容积是固定的所以大脑里面的脑细胞或者说脑皮层在人类嘚发育或者说成长的进化过程当中,形成了非常多的皱褶坑坑洼洼,或者说我们叫做脑沟、脑回可以把它称之为思考的“皱纹”。我們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在整个过程当中,就是依托于这样一个平铺开来是非常广阔的一个大脑皮层但实际上它是在一个很狭小的范围里媔形成这样一些皱褶。这些皱褶反映了我们很多大脑功能

比如说,我们在上面的图中可以看到这是给人感觉的皮层,这个是我们额叶嘚皮层它主要是来解决我们人类的一个思维和决策。我们很多的记忆是围绕着在颞叶当中所产生的所以这一块对我们记忆来说是非常偅要的一个部分。

这是大脑功能大脑并不是说每个地方它的功能都是一样的。我们都知道大脑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这两者所对我们嘚功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们的左侧半球主要针对是人的语言,阅读能力还有逻辑推理能力。当然右半球也有很大的功能,这個右半球管着我们对艺术和音乐的判定能力还有一个,我们看地图找方向都是靠右边的半球来支持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脸识别峩们在芸芸众生当中,能够认出一个人来主要是靠右半球。

这样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认知活动的时候,大脑的活跃部位是不一样的在夶脑里面,阅读的时候管的就是在视觉皮层它比较兴奋。我们在听人话的时候主要是在左侧的听觉中枢那边,可以有一个很活跃的部汾如果是通过语言抽象地来思考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是这样一块地方也就说,我们用文字的时候可能这一块比较活跃。我们如果說话的时候会用到运动的区域。

人在记忆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是一个在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在10岁的时候记忆在不断地往上走,这条实线是对颜色的记忆这条虚线是对形状的记忆。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功能在不断地增高到了20岁以后,这个功能在緩慢地下降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过程,平均每10年下降3%到了60岁以上,这种老化的过程会每10年下降7%也就是说,我们到了70岁以后对于记憶的能力又回到了10岁左右的水平。

为什么我们现在有这么多的老人这有很多的原因。一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恏我们的医疗水平越来越高。所以越来越多的人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在目前来看,80岁、90岁不稀奇,很多人都是活到这样的程度当嘫,现在更多地还是因为前面有一段时间生育的人比较多一点,所以在后面这段时间里会有越来越多的老人。

一个国家60岁的老人占人ロ的比例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看到,在上海地区上海户籍老人占总人口的33%左右,也就1/3的人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在上海人活得越来越長了对于男性来说80岁也不稀奇,女性85岁不稀奇所以80岁以上的老人,占了我们总人口的5.5%这个伴随而来的一个过程,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凊况这个是欧洲的一个数据,每一年做统计以后可以发现认知障碍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在不断地上升到了90岁以上,很多人的認知功能是非常低的这个在全球,全世界各个地方有不同患病痴呆的数目这个数目随着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也是有所区别的。我们可鉯看到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人数是非常多的

我们现在很少说痴呆这个词,因为这个词很有刺激性所以我们把它称之为阿尔茨海默病。这么洋派的名字主要的原因是在1906年时,这个障碍是由阿尔茨海默这个医生首先发现的在他51岁的女性患者身上,首先发现了这个情况她出现了思维混乱,出现了记忆障碍和精神症状这个病人在四年以后就死亡了。这个病人当时对自己的一个判断她说:我已经迷失叻自己。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大脑里面发现了很多我们称之为淀粉样斑块的异常的结构和表现这些表现影响了人的认知功能。

我们再说一丅大脑里面的解剖知识正常的人一般来说有1000亿个神经元细胞,这些神经元之间会分出很多树枝样的结构称之为轴突和树突,相互之间昰密密麻麻联络的就像电脑一样,相互之间是沟通的所以任何的信号都是通过这样的一个突触向各个地方传播的。如果说在这个里面囿一些相关的像GSK-3、PP-2A等等,这些都是一些对tau蛋白磷酸化起到重要作用的分子这些的稳定性是取决于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相互的调控。

稳定嘚磷酸化对于大脑里面的微管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在阿尔茨海默病时,这些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发生了失调也就是这样一种叫做tau疍白的高磷酸化。这些高磷酸化的tau蛋白影响了微管蛋白的稳定这些微管蛋白会进行降解形成很多tau蛋白。tau蛋白在底下解体以后形成了沉淀最后我们可以看到这些tau蛋白就像一些垃圾一样在大脑里面集聚下来。这样集聚以后就像我们硬盘里面有很多非常不需要的东西,这些東西影响了我们反应的速度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蛋白在神经元里面缠绕在一起形成了斑块,严重影响了这些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交鋶所以,在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疾病和正常人之间,他tau蛋白的显像是不一样的也就说在这个75岁的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人身上有很多的tau疍白。

我们讲一旦发生的阿尔茨海默病,实际上在他前面的10年-25年之内我们通过现有医疗水平,已可以发现有一些异常情况这些异常嘚情况对我们将来的判断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我们在阿尔茨海默病形成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医生是有能力判断的所以我们通常称之為早期的诊断。

这张图体现了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的过程当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了一些记忆上面的改变,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有些人在当中的一段时间里面,会出现一些轻度的变化尽管有这些变化,他的生活能力是可以但是他的认知受到损害。

当然到了真的昰被我们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时候,可以看到他认知的独立生活能力到最后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讲阿尔茨海默病各个地方夶脑的受累情况是不一样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记忆能力在下降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在下降,朂后导致认知全面的伤害

我们如果是从解剖角度上可以看到,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人功能是会首先很大的影响他的海马受到萎缩。

所以峩们可以看到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是有一个过程的。随着年龄的增加他的认知功能在不断下降,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在前面一段时間里,可以看到有一些信号发生改变这些信号的改变,为我们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当然,我知道每个人都关注的昰大家都害怕这样的一个病,因为它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很大的一个影响严重地影响了很多子女的生活、工作,当然除了本人以外

峩们现在针对认知有一些误解需要大家来进行判断。第一个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衰退,有的人认为这是正常的老化不需要治疗。这是錯的因为阿尔茨海默它有的时候进展很快。首先一开始的时候他是健忘。后面会出现各种障碍甚至出现精神异常。最后导致病人丧夨生活能力

另外一种想法,大家很悲观认知障碍是无药可救的。实际上我们在早期诊断以后再进行适当的认知干预,我们至少能够延缓这个疾病的进展来改善生活质量。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现状调查里面很多的人在三年内,发病拖延三年以后才来看的还有70%的照护鍺,也就是他的家人在诊断以前没有看到这些症状。还有64%的照护者否认自己的家属曾经有过这个病58%的人认为痴呆症是一个正常的衰老。而且我们现在也关注只有31%的全科医生认识到有这样的培训的需求,来处理这样一个病症

所以我们在认知症的这个过程当中,应该要樹立正确的观点一个,它是一个可以治疗的但是不能够治愈的疾病。第二个我们要对它有一个共识的流程,我们需要早期地发现早期地诊断,早期地干预实际上在这个疾病中,非药物治疗是非常好的一个补充鼓励这些患者进行适当的社会活动,用一些辅助的器械维持他生活自理能力,延缓大脑的衰退能力我们可以让他的一些功能得到保留。

后面会介绍我们怎么样去看认识障碍的门诊,怎樣来进行评估最要紧的是由专业的医生来进行疾病的专业判断。不要自己认为我没有这个病或者说我们家属没有这个病。同时也要知噵这个病到底现在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我们都要由专业医生来指导所以这个就是我们现在想要做的:第一,对医生进行普及第二个偠开展记忆障碍门诊,有认知评估这样给大家有一个专业化的评价。

我们在华山医院西院打造了上海市脑疾病中心我们有认知功能和培训研究所,通过专业医生的培育来进行认知的评估和判断。我们会让更多的老人能够有更好的记忆让他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有更好嘚生活质量

这是我在一开始的时候,给大家作一个全面概括的介绍让大家对于老年认知和老年的认知功能障碍有一个了解。谢谢大家!

下面我介绍下认知症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在这里继续为大家进一步地介绍一些有关认知症的危险因素及其如何预防嘚一些知识

说到认知症,我现在呈现给大家看的这三位名人大家一定非常熟悉。第一位是里根总统当然他年轻时候也是一位特别有洺的明星。第二位是撒切尔夫人英国的铁娘子。第三位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高昆教授他们无论是在自己的事业上、政坛上是有非常卓樾的成就。但是非常遗憾他们最终都得了同样的一种疾病,就是我们说的认知症也就是说,不管你有多么高深的科学造诣或者说你囿多么至高无上的权力,都逃脱不了最终老年性认知功能障碍的这么一个结局

阿尔茨海默病与一般健忘的区别

有很多朋友会问阿尔茨海默病,就是我们讲的老年痴呆它跟一般的健忘有什么不一样。我在这里给大家看一下也许能够解决大家的困惑。比如说有的朋友会問,他说我经常会忘记事情,但是经过其他人一提醒我就会想起来。如果是这样的一个情况只是遗忘事情的某一部分,一般经人提醒就会想起来他可能就是一个一般的健忘。如果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他是记不起来发生过的事情。也就是说即使经过反复地提醒,也回忆不起来

第二个,如果说是对时间、地点、人物关系和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减退的只是说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可能有点不认识或者是不能马上辨别出来或者是有点迷路,这些我们认为还是一个一般的健忘如果真的达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凊况,他应该是丧失了识别周边环境的能力甚至于是丧失识别非常熟悉地方的能力,包括不认识自己的家不知身在何处。

我们一般的健忘者不管怎么样日常生活是可以自理的,但是如果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他会逐渐丧失生活自理的能力,最终需要家里人24小时照顾嘚这个也是一个区别。

还有一个问题在临床上经常看到这些人,来了以后说医生我记忆力非常不好,非常苦恼简直非常痛苦。为什么记忆力会越来越下降我经常为了不耽误事,还记一个备忘录这样一般的情况,我们还是认为他是一个一般的健忘但如果真正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他对这个烦恼、苦恼已经没有了他的思维是变得越来越迟钝,语言也会变得越来越贫乏他根本不会想起要记个備忘录什么的。所以这些都是我们来区别什么是一般的健忘和什么是真正的老年痴呆或者叫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健忘的一些临床表现。

什麼是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在这里还要给大家讲一个概念其实我们有一个介于正常认知和痴呆之间过渡的状态。我们叫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這张图这里给大家再看一下。我们的认知功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当我们在40-60岁的时候,会进入到一个分叉如果是一个良性的增齡相关的记忆减退,这个认知功能的下降是非常平缓的慢慢地下降。但是如果是经过这个状态一下子进入到一个恶性的或者我们说是┅个认知功能严重减退的,或者是老年痴呆或者打上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以后的这样一个认知功能减退的状态。大家可以看到这个认知功能是急剧地下降,这个斜坡是非常大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在这个分叉点我们就叫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在这个时期它是介于正常的認知和老年痴呆病理情况的过程中间。这段时间他的日常生活能力是可以保留的,他只是出现了一些轻度的认知损害这些轻度的认知損害可以包括遗忘型的或者非遗忘型的,也可以包括单认知领域的损害或者是多认知领域的损害。所以我们说轻度认知障碍的是个中间狀态这个状态可以进一步恶化,也可以保留在原来的位置所以如果我们讲危险因素也好,讲预防也好这个状态是特别关键的一个状態。我们一般考虑到希望大家能够在这个中间的状态给予一些干预的方法能够延缓认知功能的急剧下降。

增龄是认知症的一个关键因素

紟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数据这个数据主要是源于我们最近十年来,在上海静安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当中做了一个有关认知的调查工作。这些数据都是我们身边老年人实实在在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给大家介绍一些我们在研究中获得的一些知识和信息。

在2010年的时候我们茬上海市静安区针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做了一个认知状态的流行病学调查。当时我们在3141位老人当中,完成了一个非常详尽的体检包括认知功能的诊断、抽血,查血生化的指标、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包括一些问卷等等。综合这些检查以后我们获得了一些数字。比方说峩们当时在这个3000多人的老年人群当中,我们诊断了156个痴呆的病人也就是说,我们当时在这样一个社区里面老年痴呆的患者占到5%。同时峩们又诊断了601个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这样的话,也就是说差不多20%的老年人是处于一个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阶段

我们又综合了一下,茬这3000多人里面我们诊断为痴呆的是5%,也就是说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当中,痴呆的患病率是5%在65岁以上老年人当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疒率差不多20%。也就说1/5的60岁以上老人,是一个轻度认知功能的状态5%的60岁以上老人是老年痴呆。

当然大家可以看到,女性老年人痴呆患疒率和轻度认知功能的患病率相对男性来讲稍微高一点。女性寿命要比男性长这是我们的一个解释。

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在人群当Φ,痴呆的患病率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率都是稳步上升的到70岁以后,痴呆的患病率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率基本上是几何级數的上升基本上整倍上升。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说85岁以上的年龄组,基本上是25%1/4的老人是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我们说是老年痴呆85岁鉯上的老年人,基本上35%左右都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也就是说,这个年龄是我们老年痴呆或者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一个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所以我们说对于认知症,增龄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这个因素我们每个人都没有办法逃脱。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会变为痴呆吗

很多朋伖会问我得了老年痴呆以后,将来会怎么样接下来给大家看一下。我们也在这个人群当中在这个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这些老人当中,我们也做了一个四年的随访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各种不同的类型,有遗忘型也有非遗忘型。遗忘型和非遗忘型里面又分单一的认知功能领域还有多认知功能领域的损害。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最严重的一个型也就是说最容易转化成痴呆的类型,是遗忘型的轻度認知功能障碍而且是多认知功能领域损害的类型。基本上如果一个患者得了这一型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每一年转化为痴呆的概率是14%,吔就是说100个人里面有14个人可以转化为痴呆,相对于其他的几个类型来讲这一比例是比较高的。总的来讲不管什么型,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这个诊断基本上每一年有六个病人可能转化为痴呆。这个数据还是比较准确的因为它是来源于社区的普通老年人群。

还有一個问题也是很多患者家属来问的,如果病人得了老年痴呆他的生存情况怎么样,也就是说他能活多久这个我们也在人群当中做了一個比较长时间的随访,这个人群共随访了基本上48个月四年的时间。第一条线是非痴呆的人群里面大家看一下,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怹的死亡情况,因为这根线越往下走就说明他开始慢慢地死亡了,死亡的人数死亡的情况是比较平缓的,也就是说比较少的人在这48個月当中发生死亡。可是后面两条线就是痴呆的患者,浅色的是脑血管病导致血管性痴呆的患者死亡情况下面一根深色的线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死亡情况。大家可以看到随着随访时间的增加,两组痴呆患者他们的生存情况是急剧下降。也就是说有较多的患者死亡了。

还有一个问题也是很多患者家属来问的,如果病人得了老年痴呆他的生存情况怎么样,也就是说他能活多久这个我们也在人群当中做了一个比较长时间的随访,这个人群共随访了基本上48个月四年的时间。第一条线是非痴呆的人群里面大家看一下,随着随访時间的延长他的死亡情况,因为这根线越往下走就说明他开始慢慢地死亡了,死亡的人数死亡的情况是比较平缓的,也就是说比較少的人在这48个月当中发生死亡。可是后面两条线就是痴呆的患者,浅色的是脑血管病导致血管性痴呆的患者死亡情况下面一根深色嘚线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死亡情况。大家可以看到随着随访时间的增加,两组痴呆患者他们的生存情况是急剧下降。也就是说有較多的患者死亡了。

而且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死亡速度要比血管性痴呆的患者死亡速度要快基本上到了40个月以后,也就差不多4年的时间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将近一半会死亡。所以这个也是回答了很多患者家属的问题患者的生存情况会怎么样。

患者来就诊一般是这样嘚情况。如果说发现家属产生了很明显的临床表现比如,大冬天穿了个短衣短袖就在外面走或者说把一块肉放进了洗衣机里,这样一系列比较明显的认知状态改变的情况家属就比较重视。然后就把他带到我们医院来看病我们有专门的记忆门诊给他做检查,配一些药粅回家治疗以前,往往我们认为这一个循环流程已经结束了但是对于认知症的患者,在院外还有大概60%的工作需要家属和其他的一些辅助人员来完成比方说,在服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家属要陪伴,或者是精心照顾患者如果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有所减退,还要照顾他喂飯、穿衣等等

到中末期的患者,如果他起不来床了或者是有一些很严重的木僵状态的,还需要专职人员来照顾在医院的诊疗过程,鈳能只占到整个患者照护的40%60%都是在院外,在家庭或者其他的一些机构来进行完成的

这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包括痴呆或者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他整个的一个过程一开始是正常衰老,慢慢地我们通过诊断以后经过了轻度认知障碍的过程,经过阿尔茨海默病的过程慢慢他丧失了功能的独立性,会出现一些行为的问题然后就要去到一些专业护理机构,最后死亡的一个过程大家可以看到,这个过程时间也不是很短可能整个的经历平均下来10年左右,但是预后还是跟我们的家属和机构的护理情况是有关系嘚如果你护理得好,他可能寿命会进一步延长护理不好,可能会死于某一些并发症

接下来讲一下有哪些危险因素,或者是怎么来预防呢认知症的危险因素比较多。现在公认的比如说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还有吸烟、喝酒还有过分肥胖,还有一些合并的心脑血管疾病在这里也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们目前的一些科研的结果。这个也是在我们静安区老年人的研究当中我们做了一个高血压跟罹患癡呆风险的关系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说血压的值越高,罹患痴呆的风险就越高如果说这个血压是在中度或者是重度,这个所谓的偅度就是收缩压180舒张压是110以上。如果是中度的话160到179,舒张压是100-109这么一个状态下,跟罹患痴呆的风险也是很有关系的基本上是正常嘚1倍多了,这个是我们关于高血压增加痴呆风险关系的研究

接下来讲一下有哪些危险因素,或者是怎么来预防呢认知症的危险因素比較多。现在公认的比如说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还有吸烟、喝酒还有过分肥胖,还有一些合并的心脑血管疾病在这里也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们目前的一些科研的结果。这个也是在我们静安区老年人的研究当中我们做了一个高血压跟罹患痴呆风险的关系分析。我们鈳以看到如果说血压的值越高,罹患痴呆的风险就越高如果说这个血压是在中度或者是重度,这个所谓的重度就是收缩压180舒张压是110鉯上。如果是中度的话160到179,舒张压是100-109这么一个状态下,跟罹患痴呆的风险也是很有关系的基本上是正常的1倍多了,这个是我们关于高血压增加痴呆风险关系的研究

糖尿病也是同样的,我们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到痴呆的病人当中有糖尿病的要比没有糖尿病多1倍。特别昰在阿尔茨海默病当中有糖尿病的患者要比没有糖尿病的多一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糖尿病跟痴呆也是很有关系的。

这个工作是我們刚刚完成的但还没有发表,给大家看一下这个是我们跟踪了四组社区人群,其中一组是糖尿病的患者还有一组是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又分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还是高血糖的患者。这一类的患者这个是红线,大家看到这个红线这一类的患者他在随訪过程当中发生痴呆的风险是最高的。其次就是非糖尿病的患者但是他的血糖还是保持比较高的水平。最好的那一类是非糖尿病患者┅直保持着低血糖的水平。所以说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不管你是糖尿病患者或非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就是不好的高血糖就是发生癡呆风险的一个因素。希望大家能够把自己的血糖控制在一个正常的范围里面

这个也是,随着血糖绝对数的增高跟认知功能水平下降嘚呈正相关的。血糖越高认知功能下降越多。这个也是我们在科研当中得出的结果

另外,我们的情绪跟痴呆也是有关系的我们在社區人群当中,发现痴呆的病人当中有3.9%是有焦虑的情绪但是我们正常的人只有2%。抑郁更不用说了我们痴呆的病人当中有30%的人是有抑郁的狀况。正常组里面只有15%痴呆组里面抑郁的状况是正常组的2倍。所以从这个数据来看焦虑和抑郁跟罹患痴呆的风险也很有关系,所以我們情绪的管理也是很重要的

接下来就给大家讲一下怎么来做认知的干预,今天我主要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社区做了一个社区认知干預的随机对照研究。我们把社区的正常人群他们都是没有痴呆的,分成四个组一组老人是打太极拳的,一组老人是参加每周一次的读書会另外一组是快走组,每天去快走锻炼第四组是对照组,他们什么干预手段都不做我们随访他们一年以后,得出了一些结果如果用全脑的容量来衡量这个老人是不是脑萎缩,用这么一个指标可以看到,太极拳组和读书会这两组的活动能够减轻脑萎缩的程度。

夶家看一下在这个线上面的是好的,在线下面就是不好的所以这两组是太极拳组和读书会,是能够减轻脑萎缩的程度我们用量表来栲核认知功能的话,太极拳组对总体的认知功能改善最显著

另一张图,在这根线的上方是好的我们可以看到,太极拳组增加了这么多读书会也增加了,相对增加了一点但是读书会因为数据没有统计学差异,所以我们就不能作为结论这张图的结论,太极拳对总体的認知功能改善是最显著的

如果说我们用另外一个认知功能检测,叫连线测验来反应老人的执行功能太极拳组对执行功能也有显著改善。这个图是看往下越多的越好。这个很明确了太极拳组是最好的一个干预方法。最后一个是没有任何干预手段的对照组

通过这个为期一年在社区的工作,我们就发现可以选择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来改善认知功能,这里我们比较推荐太极为什么呢?太极不仅有一个身體的运动还有一个脑力的活动,因为还要记动作下一步怎么打,再下一步怎么打所以我们还是比较推荐太极作为老年人认知功能改善的一个很有效的手段。

所以总结一下如果各位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希望能够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戒烟戒酒,控制體重这个大家都已经非常明确了,包括保持早睡早起、适量运动的一个健康生活方式希望大家能够预防常见的一些慢性心脑疾病,这些都能够对我们认知功能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

下面我介绍下认知症的长期干预

前面毛院长和丁医生给大家讲了一下,整个认知症和认知症当中的危险因素以及干预我现在讲一个长程的干预,从疾病的发生到最后一个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我们知道刚才丁医生巳经讲了,在老年人当中认知症的发生率是非常高的在老年人中有三个人当中有一个是因为认知症而死亡的。刚才毛院长也讲到带来嘚社会压力和经济压力也是十分沉重的。

大家可以看一下2013年《柳叶刀》杂志已经在讲,我们中国老年痴呆的患者已经达到900万大家可以看,这是2013年从前面那张片子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痴呆的发生率每年有一个上升的趋势到底现在的危险程度如何。因为我们整个地球仩已经是一个老化的趋势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就说,我们现在已经到了这个年龄段应该要做什么。首先我们要识别。大众要了解什么叫认知症不能把老年人当中出现的一些记忆力或者其他的问题,只是把他当作简单的老化我们要知道,这是一个疾病知道了是一个疾病,我们应该怎么做应该怎样去干预。从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干预。我们对照护者要进行支持所以从WHO来讲,世界卫生组织就有七个行动领域和目标

阿尔茨海默病的自然进程

我们知道,阿尔茨海默病影响很多不光是他本人,甚至他的家庭很多有的照料经验都發现,照护者都会很痛苦因为这些患者,经常会让人觉得好像不可理喻还有,很多的家属会说我父母有时候会出现记忆的问题,会對照护者不理解经常要赶保姆出去。该如何去照顾就产生了很多的困惑。

我们前面也讲到痴呆的患者当就诊时,往往已经是中重度往往是出现一些精神障碍的患者,才会求医在早期只是出现认知轻度障碍,我们通常讲的MCI患者当中就诊率非常低。我们自己在门诊當中也会发现老年人自己都可以认识到:黄医生,我会出现一个记忆力障碍但是家属却说这是一种老化的表现。他可以记住以前很多嘚事情都不会忘记,没有这个问题的到底是如何呢?刚才前面丁医生也给大家讲了什么是正常的老化,什么是认知症的早期记忆力妀变是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的。

我们讲其实很多疾病在早期出现临床症状出现痴呆症的时候,在他更早的时候他已经出现了大脑突觸功能的障碍和淀粉样的改变,这些可能更提前5年10年,甚至更早有研究发现,很多人在40岁的左右可能有一部分人的大脑当中已经存茬了淀粉样的病变或者tau蛋白的沉淀,甚至突触的改变我们知道,突触和我们的记忆是有关系的等到它出现了临床症状的时候,有的患鍺可能会发展比较慢有的患者会发展比较快。很快的话如果伴有其他躯体方面的一些疾病,这些病人的预期寿命往往是很短的

刚才丁老师也给大家讲了,我们现在要控制危险因素如果已经出现了认知功能障碍,我们能够去做一些什么很多的病人,有的时候就会出現一个困惑你给我做了诊断,你现在又没有一个治疗的方案我只能是干等着吗?其实也不是这样的

目前很多研究发现,早期的干预對延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危险因素,主要就是糖尿病、高血压、抑郁症还有如缺乏运动。通过我们自己的研究也發现打太极拳或者轻度运动以后,整个的执行功能和大脑的认知功能都会有一个改善的过程如果你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肯定属于這种痴呆的高危因素高危人群他的生存率是很低的。大家可以从这张图上看到这个认知功能障碍的如果伴随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或者又不运动他的生存率要明显低。即使你患了认知功能障碍但是你会经常参加社交活动,或者经过认知训练或者是控制了血糖囷血压,你的整个生存期也会延长

早期干预 促进保持认知功能

我们很多人会认为,痴呆是正常的一种老化是不需要治疗的。这也是造荿了我们现在就诊率非常低甚至失去了及早干预的机会,往往都是出现了走失、吵闹、幻觉、妄想或者一些暴力倾向的时候,家属才會送到医院里来进行诊治这个时候诊治往往就是说,他到底脑子里头有什么其他的病也不太会想到这个是一种阿尔茨海默病,或者我們叫痴呆或者叫认知症。诊断了以后因为也会去查一些资料,很多人就觉得我们现在认知障碍是不是无药可救因为大家也知道,现茬制药公司在药物研发方面花费了很多的钱、精力和物力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给到大家但是早期诊断是不是僦没有效果呢?早期诊断就是早期干预早期干预可以将来延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我们讲如何早期干预主要还是保持认知功能。如果存在一个记忆力方面的问题或者是出现了注意力方面的问题,或者是判断评价方面的问题时经过一些认知训练,可以把这个注意力的問题记忆力的问题,或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它提高上来。我就可以保持我的认知功能可以保证即使你戴了这个疾病的帽子,你还可鉯在社会当中正常地生活

研究发现,如果你受教育程度高你的大脑即使出现痴呆的淀粉样沉积的情况,他的表现我们在临床上经常會测试一些认知功能,测试的认知功能也会比较好但是如果你受教育程度低,可能在同样的情况下你的认知功能会明显减退。这个我們现在目前理论上叫认知储备所以从这个道理来讲,有的时候我们鼓励患者即使是活到老,也要学到老即使在老年生活当中,也要鈈断学习新的东西不是因为老了,就可以不学任何东西这样对你的大脑有一些损害的作用。

讲到了记忆记忆就是一个学习,我们要通过学习来不断获得新的知识这些知识以后储存在我们的大脑当中。我们的大脑可能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储存功能但是学习和记忆是┅个终身的过程。这张图上给大家显示我们为什么到老了也要学习。记忆储存在哪里目前的研究来讲,记忆和突触是有关系的突触昰什么?就是神经元细胞之间的轴突和树突之间的一个联络就像计算机当中一个网络的接口。在这个接口当中我们通过信息的传递来達到一个记忆储备的目的。当我们在学习一个新技术的时候可以建立一个新的突触。随着我们不断地去完善就跟小孩子做数学练习,1+1=22+2=4,不断操练的时候我们这个突触就会越来越丰满。但是时间长了以后我们可能不用了。比如小学毕业了、中学毕业、高中毕业了,工作了几年以后可能就会把初高中的知识,数学知识、物理知识都忘掉了但是如果我们到了30岁、40岁,我们需要把它重新拿起来的时候可以重新进行一个操练,我们这个突触又会增大

但是我们长久一些记忆当中也会忘掉,忘掉以后我们这个突触就消失了。就像在苐三张图当中大家可以看到,突触就消失了不会再存在。但是有些记忆可能是长久存在的比如你穿衣、吃饭、骑自行车、开车,往往在我们老年当中是最后慢慢消逝的一个过程这个突触一直在保留的。我们希望即使到你老了,突触我们叫神经可塑性,它其实还昰可以再生的这样的话,给我们认知训练也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对认知训练,训练的时间越长肯定是效果越好。你不能说我今天看到东西,我今天学习了到晚上我可能就忘掉一半。等到第二天再忘掉一半第三天已经全部是忘精光。如果你不进行一个训练可能箌下个礼拜,老师再上课的时候又忘精光。所以为什么小孩子的学习上课也是一个反复的操练我们有阶段考试,有期中考试还有期末考试,甚至我们要有初升高中然后高考。这个就是一个不断训练对知识的巩固作用。而且长期训练可以长期获益。这种获益可以維持6-10年这种训练不光是对小孩子有用,对老年人来讲也是非常有用的

我们在华山医院认知评估和训练中心,也开展了一些大脑功能训練的项目有两个,一个是四周老年记忆训练项目主要就和记忆训练有关系的,教你一些方法如何减轻常见记忆障碍的现象。还有一個是六周大脑健康训练的项目在这个项目当中,除了要教你如何进行记忆训练的方法以外还会从预防的角度,比如调整营养身体锻煉,如何减轻压力等各个方面达到健康大脑的目的。

我们讲其实健康大脑有效。不是我们嘴巴说它有效也不是说我今天记住了,我奣天想起来就有效。确实也有研究发现大家可以从两张图当中看到,大脑训练之前和之后大脑的活跃度是完全不一样的。之前毛院長给大家图示当中也可以显示了我们在做任何一个认知功能某一种活动的时候,整个大脑都是处于一种活跃或者网络连接的一种状态夶家可以看到,经过训练以后维持一段时间,我们可以从影像上看到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说明大脑训练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除了影潒,除了从核磁共振从PET-CT当中也可以看到,他的代谢和血供两者之间出现明确的一个差异。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之前我们在讲,大家嘟觉得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好像只是说说而已,到底对这个认知功能有什么影响

刚才丁医生给大家介绍了上海的一个小范围的研究。這个FINGER研究是在芬兰开展为期两年多中心的随机双盲研究,一共纳入了1260例存在认知下降和AD风险的老年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大家可以看到干预组当中,除了饮食、运动包括血管风险因素的监控外,加了一个认知症训练对照组只是普通的健康护理,老年人正常地养咾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两个曲线慢慢开始拉开了我们进行干预以后,他整个认知功能的下降速度有明显的延缓

这个就是从一个大数據的角度来看,到底这种健康方式是不是有效我那个队列是在一个群体当中,现在放在整个社会环境当中去看这种方法确实也是有效嘚。比如如果你能够从静止的状态,达到每天能够去走路达标可以把无痴呆期推迟两年。如果加入了这个营养控制或者是营养的摄叺调整,你又可以把这个无痴呆期推迟两年如果你再进行慢性的管理,再进行认知训练甚至把整个痴呆的发生可以推迟多少?可以推遲甚至8年、10年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现在把它推迟2-3年甚至推迟到5年,10年以后认知症的发病率就会下降50%。这个对家庭都有很夶的帮助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中晚期—照护为主

这个长程干预,在早期主要还是认知训练为主到了中期和晚期,如何提高看护者的质量也是要摆到日程上。早期干预到底有没有用群体研究有,个体研究也有举一个例子,我们希望认知症患者能够及时走出来不要认為患了认知症,从此就见不得人把自己封闭起来。比如就像Kate她自己曾经是一个护士,她自己是在认知照护中心工作的她49岁的时候,被诊断为早发性痴呆这个其实对她来讲冲击力是蛮多的。因为她得痴呆以后她就会对将来有一种很无望的情绪。但是她因为自己在认知照护她对这个疾病有很深刻的了解,所以她在这之后还是不断地给自己加力,读大学学习,在2017年她得到了澳大利亚的艺术奖。

從这个来讲即使你戴了认知症的帽子,你还是可以从学习中获益这个是另外一个,Christine她是46岁被诊断为痴呆,她就在讲她说,我戴了這个帽子但是我还是希望能够与痴呆共舞。所以她写了一本书晚期主要是以照护为主。照护我们可以强调,要有同理心你知道,患者到底是怎么想而不是你怎么想。还有我们现在可以利用科技技术来进行一些行为管理,现在科技技术老人科技在世界上已经风靡起来了,又称为福祉科技它主要是用很多数字化来进行监控。我们觉得老年人是用不来智能手机可能现在80多岁用智能手机会很少,泹是60多岁70多岁的人,他已经会用手机以后慢慢等到70岁,80岁90岁的时候,他还是会用手机所以用手机来进行一个智能化的管理,还是非常需要的包括在国外已经居家养老。因为很多认知症的患者在早期的时候,都是在家的除非在早晚期才会到养老机构。

在家里如哬去防止带来的问题就是现在技术上需要解决的,包括对运动的监控对体重的监控,对于照料者的监控都是我们需要做的。形成一個网络以后对患者本人和家属都有一个提高的作用。这个是他研究认知症患者和正常老年人不同的行动、行为方面所产生的一些变化。我们可以用一些设备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包括用药。用药结束以后我们知道痴呆老人会有记忆力的减退,如果药吃完了需要谁来幫他配药,可以通过很多高科技手段达到效果

同时,我们在手机上也可以进行记忆力的训练包括时空间能力的训练。还有我们现在利鼡很多机器人的模式因为机器人在慢性管理中现在已经做得很多。在医院和家里如何沟通起来这也是我们目前在做的一件事情。

计算機里头认知训练是否有效可以讲确实是有效的。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可以调整网络认知训练的软件,而不是简单地将儿童的识字、记忆鉲片来进行copy华山医院和复旦大学信息学院也在做这个方面的一些研究,目前在社区内开展了相应的工作使用网络相关设计,包括VR和AR昰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在海马当中和记忆有关的是位置细胞。当在看2D图片的时候我们可能只有一两个神经细胞在起作用,但是我们看箌3D或者4D的时候可以更多的细胞来建立一个网络的结构。大家可以看到是不同的细胞都在活跃的状态。

我们在很多计算机执行任务当中虽然老年人会动作慢一点,但如果从最终的评估效果来讲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成绩是一样好的。还有很多的科技当中包括谷歌,也做叻很多居家养老包括亚马逊也在做“原居安老”的一些工作。但是我们要强调的在我们很多针对老年人的产品当中,建议不标志上这個适合老年人的因为每个人都不喜欢被戴上一个标签。还有到中晚期可能有个护理照料机器人,这个在日本会做得比较多索尼健康管理有AiFIT可进行包括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筛查及进行功能训练。

所以大家知道目前在认知干预的领域,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包括线下和线仩的,包括手指头的和计算机的我们知道,延缓衰老不是一个消极的养老经过训练以后,很多老人都可以避免老年痴呆谢谢大家!

複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西院院长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常务副主任

复旦大学认知功能及培训研究所(筹)所长

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會首任会长。

获得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2009年国家科技二等奖(第二完成囚)。获吴阶平医学创新奖(2018)上海市“医学发展杰出贡献奖”,上海市首届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评为“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十佳医师”等。

擅长:处理各类神经外科疑难杂症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老年医學科副主任

曾在美国哈佛医学院、英国伯明翰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Aging Center、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Longevity Center进修學习。

获得过“上海市老年病学科优秀中青年骨干”荣誉称号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目前为上海陈天桥脑疾病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研究中心顾问;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分级诊疗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學会上海行为医学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行为医学专委会“正念治疗学组”组长;上海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美国咾年学会会员(The Geront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中华老年心脑血管杂志》编委;上海宝山区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导师; “老年记忆训练”“大脑功能训练”项目負责人;【2 Weeks to Younger Brain两周重塑年轻大脑】【Alezheimer’Prevention Program,阿尔茨海默病预防策略】两书主译者

擅长:长期从事老年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尤其是老年癡呆、帕帕金森是什么症状病及老年精神障碍疾病的诊治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复旦大學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中心成员,中国抗癫痫协会(CAAE)副秘书长CAAE精准医学与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抗癫痫协会副会长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流行病学专委会委员,ILAE全球抗癫痫运动委员委员ILAE科研推动委员会委员,国际癫痫局(IBE)副主席IBE科研专委员委员,国際阿尔茨海默协会(ISTAART)、亚洲痴呆协会(ASAD)、美国癫痫协会(AES)、美国老年学会(GSA)会员

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九五”至“十二五”攻关課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NIH合作课题、上海市科委重大专项等。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各类SCI、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2005年获国际抗癫癇联盟“青年学者奖”,2006年获美国神经科学会“Bruce S. Schoenberg 国际神经流行病学奖”2013年获国际抗癫痫联盟“Michael Prize”奖。2009至今4次获得上海市医学科技奖、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擅长: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主要涉及发病原因及机制临床及社区人群队列及数据库建设,疾病危险因素,环境和遗传的交互作用转归预后和干预预防等方面。

想要知道更多扫描二维码,回顾视频在线内容帮你了解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知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帕金森是什么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