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本专业满意度自尊,人际关系困扰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大学生自我表露、自尊与人际关系满意的关系研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大学生自我表露、自尊与人际关系满意的关系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大学生自我表露、自尊与人际关系满意的关系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维汉大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对比研究
12-11-15 18:53:40 / 分类
【摘要】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38名大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被试自尊及其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两两之间相关显著。维吾尔族大学生仅是在自尊与消极情感维度达到了显著水平,自尊在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维度相关不显著,汉族大学生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之间的相关都达到了显著水平;(2)主观幸福感在高自尊组和低自尊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自尊越高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但维汉大学生存在差异;(3)回归分析得出自尊对消极情感的预测性最大,维汉大学生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不同。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自尊;维吾尔族大学生;汉族大学生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238 university students were assessed by questionnaires,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1) there a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mong self-esteem ,life satisfaction, positive emotions, negative emotions for all ofThere were so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ife satisfaction, positive emotion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uigur (2)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the high self-esteem and low self-esteem group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but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Uigur and chinese (3) self-esteem to the prediction of negative emotions the most though regression analysis, self-esteem to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predictive power are different between Uigur and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Key Words】 subjective well- self- Uigur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主观幸福感(SWB)是指个体对自己生活的整体评价---包括对情感和认知两方面的评价(Diener,2000)。认知成分,即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体所知觉到的期望与成就之间的差异。情感成分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指情绪情感方面的愉悦体验【1】。自尊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与体验【2】。
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两者关系密切也得到众多研究者的认同。当前大多数自尊研究认为,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已有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自尊是生活满意度最强有力的预测指标【3】。Diener(1984)的研究认为,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正相关,即自尊高的人有更多的幸福感【4】。Baruoh和Barnenll(1986)的研究也发现自尊与幸福感正相关。Dutton &Brown(1997)发现,在面临失败时,低自尊个体比高自尊个体面临更强烈的情绪困扰,同时低自尊是导致个体抑郁的一个高危因素【5】。Staata等的研究表明自尊对大学生幸福感的两个指标满意度和快乐感作出了显著贡献【6】。我国学者严标宾、郑雪研究得出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7】。但也有研究发现,二者之间相关性不强。徐维东等人的研究发现外显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并不显著【8】。Huebert(1992)等人研究发现了一种不幸福的自尊,它与愤怒和对抗情绪有关,高水平的自尊产生低水平的幸福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还受到不同文化形态的影响,Diener &Diener(1995)从跨文化角度系统讨论了自尊和人际关系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研究发现,在个人主义文化中,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要大于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9】。本文主要探讨在新疆多民族文化的影响下,维汉大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2 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抽取新疆某大学文科和理科各年级大学生250人。收回有效问卷238份,回收率为95.2%。其中汉族130人,维吾尔族91人;男生81人,女生157人。
2.2 研究工具
2.2.1 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
由美国研究者Diener(1985)等人编订的多项目总体满意度量表,主要用于测量人们的生活满意感。该量表由5个项目组成,要求被试对其生活的满意程度及其与理想生活的接近程度进行评价,被试用七点量表对这五个句子的赞同程度进行评价(1=强烈赞成,7=强烈反对)。该量表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测量特性,5个项目都在一个单一的共同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荷,而且有较高的重测信度【10】。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本次测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00。
2.2.2 情感平衡量表
情感平衡量表由Bradburn等人编制,用于测量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该量表由10个项目构成,要求被试回答在过去一周里,他们所体验到的情感,积极情感回答&是&记1分,&否&记0分,消极情感回答&是&记0分,回答&否&记1分。正性情感项目间相关在0.19和0.75之间,负性情感项目间相关为0.38至0.72【11】,大量研究显示该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
2.2.3 自尊量表(SES)
该量表由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作为自尊的单维测验量表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该量表共10个项目,被试直接报告这些描述是否符合他们自己的情况。分四级评分,用于评定被试对这些句子的符合程度。本次测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9。
2.3 施测程序及数据处理
随机抽取被试,采用统一指导语,同时施测3个问卷。应用spss16.0进行相关的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3.1.1 总体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表1为总体被试自尊及其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之间的相关。可以看出,它们两两之间的相关都达到了显著水平。
表1& 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积差相关分析
生活满意度
注:LS=生活满意度,PA=积极情感,NA=消极情感,SE=自尊;*p&0&05,**p&0&01,***p&0&001,下同.
3.1.2维汉大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从表2为维汉大学生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之间的相关。可以发现,维吾尔族大学生仅是在自尊与消极情感维度达到了显著水平,自尊在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维度相关不显著。汉族大学生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之间的相关都达到了显著水平。
表2& 维汉大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生活满意度
3.2不同自尊水平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
根据自尊总分,将前27%定为高自尊组,后27%定为低自尊组。分析如表3所示:
表3& 高自尊组和低自尊组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检验:
生活满意度
由表3可见,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在高自尊组和低自尊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表现为自尊水平越高,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的评分越高,消极情感的评分越低。
分析不同自尊水平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发现,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在高自尊组和低自尊组的差异不显著,消极情感在高自尊组和低自尊组的差异达到了显著(t=-3.42,P&0.05); 不同自尊水平的汉族大学生在三个维度上都达到了显著(分别为t=3.10,P&0.05;t=2.23,P&0.05;t=-5.08,P&0.001)。
3.3自尊对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回归分析
为了探讨自尊对主观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预测作用,分别以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为因变量,以自尊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表4& 自尊对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回归分析
生活满意度
R&&&2&&&&&
表4表明,总体来看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显著的,解释了生活满意度变异的4%(F(1,238)=10.24,P&0.05),积极情感变异的6%(F(1,238)=13.95,P&0.001),消极情感变异的16%(F(1,238)=44.42,P&0.001)。自尊对消极情感的预测性最大。
汉族大学生,自尊对主观幸福感三个维度的解释率都较高,分别解释了12%、10%、15%;维吾尔族大学生,自尊对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的影响都没达到显著,对消极情感的影响达到了显著,解释了消极情感变异的18%。
本研究显示,大学生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自尊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r=0.209),与积极情感的相关系数(r=0.242)都较低。通过进一步分析维汉大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我们可以看到维吾尔族大学生自尊只与消极情感的相关显著,而汉族大学生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相关都非常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343、0.316、0.389,均大于0.3。另外,从不同自尊水平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及其回归方程可以看出维汉大学生在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上的差异。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第一,维汉文化上的差异,虽然维汉大学生一起学习、生活,维汉文化有交融,但由于从小的生活习惯不同,语言不同等因素,两种文化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学者研究发现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受不同文化形态的影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这种关系会有所不同。有的研究者认为,自尊与幸福感的关系之所以存在文化差异是因为自尊的需要是一个文化变量,积极自尊的需要不具有文化普遍性。文化是自尊生产的外在因素,在自尊形成的过程中,个体一直受到社会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某种文化背景下,自尊必定带有这一文化特有的意义,并以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第二,对幸福和自尊的理解不同,主观幸福感和自尊都属于主观上的感受,不同的人群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第三,区域性问题,新疆的汉族大学生除了新疆本地的学生外还有大量的外地学生,而新疆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全部来源于新疆,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南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生活环境可能是导致差异的原因之一。第四,人格因素,维吾尔族和汉族大学生在人格特点上有一定的差异,如对问题的归因,面对生活中的快乐、烦恼、困惑等,由于信仰等原因可能会存在不同的归因。
主观幸福感的人格理论认为,自尊是主观幸福感的强有力的预测因素,本研究发现自尊对消极情感的预测性最大,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能力不高。国内张雯等人研究也发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尊显著相关,其中情感指数与自尊的相关最高。前人的研究结果显示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最高,自尊是预测生活满意度的最佳指标之一。这种研究结果的不一致,除了文化等因素外,还有可能与使用不同的研究工具有关。因为不同的研究工具,在编制时理论基础可能不同,侧重点也可能不同。
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除了用外显的方法进行测量分析外,我们还可以用内隐的方法测量内隐自尊和内隐幸福感。目前国内学者徐维东、耿晓伟等人作了相关研究。有研究发现内隐自尊同时可以预测外显幸福感和内隐幸福感【12】。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将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认识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郑雪,严标宾等.幸福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52.
[2]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DienerE. Subjective well-being[J]. Psychological bulletin,-575.
[4] DienerE. Subjective well-being[J]. Psychological bulletin,-575.
[5]Dutton,K.A.,&Brown,J.D.Global self-esteem and specificse lf views as determinants of people&s reactions to success and failur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48.
[6]StaatsS,ArmstrongSM,PartioC. Student well-being: are they better off now? [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12.
[7] 严标宾, 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60-64.
[8] 徐维东,吴明证等.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562-565.
[9] Diener, E.,&Diener, M.Cross-cultural& correlates of life &Satisfaction and self-esteem[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64。
[10] 郑雪,严标宾等.幸福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65.
[1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2] 耿晓伟.自尊、自我概念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5.
通讯作者:刘芳,女,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 2007级研究生
脚印一串串: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判断的文化差异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1期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判断的文化差异研究
【摘要】:对36个国家8007名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多层线性模型分析(HLM)的结果表明:(1)积极情感体验、自我满意和社会关系满意度能显著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而消极情感体验能显著负向预测生活满意度;(2)情感体验、自尊和社会关系满意度对整体生活满意度的预测力存在着显著的国家间差异;(3)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是导致生活满意度水平国家间差异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对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有显著预测作用,但它并不影响情感体验和社会关系满意度与整体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作者单位】:
【分类号】:G645.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灵;[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维东,吴明证,邱扶东;[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周帆,王登峰;[J];心理学报;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尤瑾;郭永玉;;[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1期
张灵;郑雪;温娟娟;;[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谢玉兰;陈旭;;[J];教育探索;2006年02期
万明钢,赵国军,王昕亮;[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刘兵,陈建红,吴宇萍,李媛;[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15期
岳颂华;张卫;黄红清;李董平;;[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张灵;郑雪;严标宾;温娟娟;石艳彩;;[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2期
邹琼;[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吴明证;水仁德;孙晓玲;;[J];心理科学;2006年01期
李祚山;;[J];心理科学;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苗元江;[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杨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邱林;[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杨俊敏;[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唐点权;[D];西南大学;2007年
田录梅;[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邱林;[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凌宇;[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吉楠;[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李艳玲;[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王玲;[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康茜;[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陈欣;[D];河南大学;2006年
王淑燕;[D];吉林大学;2006年
雷燕;[D];西南大学;2006年
陈则敬;[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广宇;;[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李宏翰,赵崇莲;[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杨昭宁;孔祥军;;[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1期
赵红英;;[J];教育探索;2006年11期
魏运华;[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3期
张灵;郑雪;严标宾;温娟娟;石艳彩;;[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2期
张向葵,张林,赵义泉;[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徐维东,吴明证,邱扶东;[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李祚山;;[J];心理科学;2006年02期
蔡华俭;;[J];心理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蔡华俭;[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丛晓波;[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邹琼;[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丁园园;[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卜畏;[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高亚席;[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陈凤梅;[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明证,梁宁建,许静,杨宇然;[J];心理科学;2004年02期
王登峰,崔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蔡华俭,杨治良;[J];心理科学;2003年03期
王登峰,崔红;[J];心理学报;2003年01期
蔡华俭;[J];心理学报;2003年06期
王登峰,崔红;[J];心理学报;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凌江,杨德森,郝伟,张亚林,郭地革,刘解宁,苏进虎,吴舸,田元徕,刘良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5年02期
孟琛,项曼君;[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6年02期
崔丽娟,李虹;[J];心理科学;1997年02期
李建明,李凌,柳春艳;[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7年04期
卢积良,曲宝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年S1期
同钰莹;[J];人口学刊;2000年04期
张允平,吴全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0年06期
盛春卿,陈李丽,徐燕敏,肖顺贞,王志稳;[J];南方护理学报;2000年05期
毛富强,李振涛,侯洁,宋振强;[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崔丽娟,秦茵;[J];心理科学;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玉明;蒋耀昌;;[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陈世平;乐国安;;[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詹启生;;[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刘萃侠;肖健;相淑珍;董晓坤;耿晓峰;;[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杨宏飞;郭洪芹;唐永卿;;[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殷华西;刘英;;[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董晓坤;刘萃侠;;[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桥本和子;尾原喜美子;道广睦子;谷田惠美子;;[A];第九届中日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孙晓春;王琼;鲁明洋;温红玲;黄芬;李颖军;;[A];第七届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海内外华人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孙晓春;王琼;鲁明洋;温红玲;黄芬;李颖军;;[A];第七届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海内外华人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穆光宗;[N];光明日报;2000年
;[N];辽宁日报;2000年
本报实习记者
蔡敏;[N];中国妇女报;2001年
廖翊;[N];团结报;2001年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刘萃侠肖健;[N];中国医药报;2002年
本报记者 陈东升;[N];法制日报;2003年
记者程维;[N];广州日报;2003年
郝如一;[N];健康报;2003年
杨斌鹄;[N];西安日报;2003年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博士李娟;教授吴振云;许淑莲;[N];中国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贺寨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张兴贵;[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刘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徐维东;[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邱林;[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姜晶梅;[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任俊;[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李银星;[D];吉林大学;2006年
韦璞;[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邱林;[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崔淼;[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李兆良;[D];吉林大学;2004年
韩爽;[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侯茂苹;[D];福州大学;2005年
周翠金;[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种媛;[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陈薇;[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谢纳新;[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程建华;[D];暨南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就业满意度调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