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6(+),Ki-67(尿液中鳞状上皮细胞中下2/3细胞+) 黏液中极少许颈管内膜腺上皮 这是检查的结果

P16与Ki-67免疫组化双染在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病理诊断中的应用--《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P16与Ki-67免疫组化双染在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宫颈癌是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影响着全球女性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据统计,2012整年全球宫颈癌新发病例527,600例,年死亡数为265,700例。2014年美国大约有12,360例新发的宫颈癌病例,其中4,020例患者死亡。在发展中国家,该病的发生率及其导致的死亡率均远高于发达国家,且发病率逐年呈年轻化趋势,故政府及医疗体系应加强对宫颈癌的早期筛查与防治的重视。宫颈上皮可以发生鳞状上皮化生,根据细胞形态是否成熟又分为成熟型和不成熟型。其中,不成熟鳞状上皮化生(immature metaplasia,IM)可以发展为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进而可能恶变成浸润性癌。即使部分宫颈SIL可能消退或逆转,并不发展为恶性病变,但做好早期的诊断和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在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中,往往因为IM与SIL容易混淆而出现鉴别困难的情况,而且宫颈SIL的级别和程度的判定也缺乏明确的客观准则和有效的诊断标准。但这两种病变的生物学性质以及患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却有差异,这就需要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等辅助手段来协助诊断。大量研究表明,P16蛋白在IM、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具有诊断意义。Ki-67是一种代表增殖指数的核抗原,通常在正常及IM组织的宫颈鳞状上皮中,Ki-67主要局限表达于基底层及副基底层细胞,而在LSIL组织中Ki-67主要表达于鳞状上皮的下1/3,随着SIL级别的升高,Ki-67的表达呈增强趋势,在HSIL组织中,可有鳞状上皮上层细胞着色。为了给临床病理医师提供更加准确、快捷的辅助诊断手段,本课题分别应用免疫酶组织化学单染(免疫组化单染)及免疫酶组织化学双重染色(免疫组化双染)的方法,检测不同病变的宫颈上皮组织中P16和Ki-67的表达以及共同表达情况,探索免疫组化双染方法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分级诊断中的价值。目的1.检测P16、Ki-67在不同病变的宫颈鳞状上皮组织中的各自表达情况,探讨P16及Ki-67的表达水平在鉴别不同宫颈组织病变上的价值。2.检测P16、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共同表达情况,探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在该类病变病理诊断及程度分级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1.筛选2011年1月—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患者的宫颈活检组织137例。经病理诊断后,不成熟鳞状上皮化生组织15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织32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织90例。2.运用免疫组化单染检测所有组织中P16和Ki-67的表达情况,运用免疫组化双染检测所有组织中P16和Ki-67是否有共同表达及表达是否有差异。3.统计学处理: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和χ~2检验,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单染切片中,P16在IM组织中呈阴性;LSIL组织中,P16呈不连续、灶状分布,阳性强度比较弱,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宫颈鳞状上皮层的下1/3;HSIL组织中,P16呈鳞状上皮中下2/3层甚至全层连续、弥漫强阳性。P16在IM、LSIL及HSIL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62.50%、92.2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5,P0.05)。2.在单染切片中,Ki-67在IM组织中主要表达于基底细胞或副基底细胞;在LSIL组织中则主要表达于鳞状上皮的下1/3层细胞;在HSIL组织中Ki-67阳性细胞可分布于鳞状上皮的中下2/3层甚至全层,本研究中IM、LSIL及HSIL组织中Ki-67阳性细胞数的均值分别为7.21%、16.41%、43.46%,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97,P0.05)。3.在双染切片中,与单染切片比较的结果表明,双染未导致P16、Ki-67阳性信号的丢失。P16阳性区域中,Ki-67阳性细胞数的均值为35.14%,P16阴性区域中,Ki-67指数均值为7.68%,且随着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病变程度的加重,P16/Ki-67同时表达的情况逐渐增多,在IM、LSIL及HSIL组织中两者共表达率分别为0、51.35%、96.0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29,P0.05)。结论1.本实验验证了P16和Ki-67在宫颈不成熟鳞化及不同级别的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表达有明显差异,联合P16和Ki-67有助于将宫颈不成熟鳞化与鳞状上皮内病变鉴别开。2.P16和Ki-67在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共同表达与病变级别呈正相关,表明免疫组化双染可应用于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诊断和分级。同时由于其在诊断效率方面的优越性,使它比常规免疫组化方法具有更为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7【分类号】:R737.3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荣敏;尤志学;;[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5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石克;吕新全;;[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6年06期
马艳;丁香平;;[J];实用临床医学;2017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Nagi C.S.;Schlosshauer P.W.;吕涛;;[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6年12期
贺国丽;[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4年04期
李肖甫;李雁青;张琳琳;;[J];肿瘤;2011年02期
朱少君;李艳红;张伟;赵宏喜;巩丽;兰淼;李爱宁;;[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17期
许颖;李柱南;吴丹;王丽华;;[J];上海医学;2011年01期
李涛;钱德英;岑坚敏;陈观娣;;[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10期
邹德胜;王晶;;[J];肿瘤学杂志;2012年07期
刘素萍;[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年01期
舒焰红;钱德英;吴越;岑坚敏;陈观娣;阳丽;李志刚;;[J];实用医学杂志;2013年03期
范晓红;耿力;游珂;郭艳利;乔杰;沈晓野;姚燕君;赵一鸣;王铁锋;;[J];山东医药;2008年4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志刚;钱德英;岑坚敏;陈观娣;舒艳红;;[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妇科肿瘤学组、妇科病理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邹德胜;王晶;;[A];2012年浙江省病理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刘军;宋学红;王秋曦;;[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陈恒禧;甘晓玲;傅璟;胡丽娜;;[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绝经学术会议暨绝经相关问题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赵威;张继红;;[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李灵;杨红;李科;董丹丹;;[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陈秋强;嵇学仙;余欢明;张晓兰;;[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胸外科分册)[C];2006年
李灵;杨红;李科;董丹丹;;[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苏向阳;徐广坤;赖维;陆春;苏祖兰;;[A];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李贵新;李娟丽;吴建元;徐功立;;[A];山东免疫学会、山东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马艳红;[N];中国医药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健元;[D];宁夏医科大学;2017年
李涛;[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练玲芝;[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廖光东;[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章林燕;[D];浙江大学;2015年
张毓静;[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刘苗;[D];山西医科大学;2017年
马红梅;[D];青岛大学;2002年
李伟;[D];泸州医学院;2010年
李琼;[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CIN2级,IHC:P16弥漫(+),Ki-67阳性细胞位于中下层,...
CIN2级,IHC:P16弥漫(+),K...
CIN2级,IHC:P16弥漫(+),Ki-67阳性细胞位于中下层,CK17(+)代表什么意思?
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直接与医生电话沟通,咨询更便捷,解答问题更详细,同时可获得健康顾问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小儿内科
擅长:外科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长:不少于高血压、糖尿病、心 血管疾病,妇科
&&已帮助用户:57018
问题分析:您好,根据您的以上这些内容的描述,您的情况考虑是宫颈癌前病别的情况意见建议:您好,CIN即宫颈上皮内瘤变,分3级: I级:约30%发展为宫颈浸润癌,需切除可见病灶。对范围小,局限的病灶可采用冷冻治疗,范围大者或累计腺体的病变可采用激光治疗;对无明显病灶,可按炎症处理,且随访。2-3月后重复宫颈刮片,必要时活检。II级:可用冷冻治疗,有效率达92%-94%左右,或行宫颈锥切术。III级:无生育要求者行子宫全切术,年轻希望生育者可行宫颈锥切术,术后密切随访。
问P16、Ki-67是什么意思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皮肤性病、常见疾病
&&已帮助用户:39319
问题分析:宫颈糜烂的治疗,首先要做宫颈抹片,排除癌前病变,然后进行宫颈分泌物的病原学检查,以便确诊是由于哪种病原体引起的,必要时可以做病原体培养+药敏,以便选择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治疗有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但对于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治疗还是物理治疗较好,如:意见建议:激光,微波,波姆光,红光,LEEP刀等.建议你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你的治疗方法,进行规范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问IHC标记p16(局灶性全层阳性),Ki67(5一25%全层散在...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中医针灸、按摩
&&已帮助用户:34411
病情分析: 你好,尖锐湿疣的治疗首先去疣体。去疣体很容易可用药物或是手术方法。主要是防复发。现在的防复发药物有干扰素,干扰病毒复制的过程属西药有一定副作用。在就是国药准字的纯中药如断疣双金,通过调节免疫能力来治疗。意见建议:平时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辛辣刺激食物少吃,多吃蔬菜水果,适当锻炼,早日康复。
问免疫组化P16、KI-67是什么检查
职称:护士
专长:宫颈炎 肾结石 前列腺肥大
&&已帮助用户:628
病情分析: KI-67,在很多肿瘤病理中做,它是判断肿瘤细胞增殖情况的一个指标,越高表示正在肿瘤细胞增殖多,恶性程度越高。P16,是一个抑癌基因,直接作用于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分裂的基因,细胞内P16蛋白减少,会引起细胞周期调节紊乱,使细胞无限制增生,甚至癌变。
慢性宫颈炎,粘膜糜烂,鳞状上皮增生,局灶细胞显著增生,现在医生不能确定增生的具体定性,所以建议您进一步检查,排除恶性的病变。意见建议:以上是P16、KI-67指标的含义,您可以先按照医生的建议进一步检查
问宫颈组织免疫组化检查结果:P16-.Ki67(阳性率10%)什么...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复发癌,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原发性输卵管癌,阴道恶性肿瘤,宫颈腺癌,宫颈微小型浸润癌,卵巢肿瘤,宫颈上皮内瘤变
&&已帮助用户:540
问题分析:如果你是取的宫颈活检进行的病理检查,需要结合前面的病理描述进行分析,通常怀疑宫颈上皮内瘤变(一种癌前病变)或宫颈癌的患者会进行上述检查,P16-是指一种病理染色方式,如果你怀疑癌前病变,这个是来帮助诊断是重度还是中度病变的,阴性是中度。Ki67(阳性率10%)是表示人体组织的生长活性,10%比较低,60-70%就比较高了。意见建议:建议你发完整报告进行分析,你发的免疫组化的指标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问您好!免疫组化报告单,结果示:P16+,ki67+,是什么意思啊?宫颈活检后做的免疫组化检查
职称:医师
专长:外科,尤其擅长神经外科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124111
意见建议:看您的情况应该是宫颈上皮细胞有出现炎症,并不是很大的问题,需要抗炎治疗就可以了,当然有必要定期检查HPV的情况,避免感染的情况出现,平时注意局部卫生,性生活要洁净,内衣内裤要定期更换,消毒,经常在太阳底下暴晒等等,祝您身体健康!
问局部CIN1,免疫组化染色示P16(+),KI67(+)<10%什么意思?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大内科疾病如心血管
&&已帮助用户:11970
病情分析: 您好,您说的这个为肿瘤的免疫组化,主要是来鉴别肿瘤的恶性程度以及类型。意见建议:Ki-67是反映肿瘤增殖快慢的,也就是恶性度的意思,CD20+对指导用药非常关键,并不能反映肿瘤是否转移,侵犯的范围是多少都没有关系。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社会发展节奏快,生存压力大,很多人不能良好调节自我心理,导致.
长期持续这种不良的作息习惯,会给身体造成很大负担,通常晚睡会使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也是男性高发病症,一般分为假性和真性两
百度联盟推广
宫颈上皮内瘤变相关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s,CIN)是一组与...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评价成功!女绝经多年,宫颈有少许宫颈内膜组织,并见鳞状上皮组织伴有增生。ki-67上皮基底层+,p16局灶+_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女绝经多年,宫颈有少许宫颈内膜组织,并见鳞状上皮组织伴有增生。ki-67上皮基底层+,p16局灶+。是宫颈癌吗?
涔******女23岁妇产科
你好,HPV一种“人乳头瘤病毒”,它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因素.采集细胞样本后,用TCT膜式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测系统等仪器检测,大大提高了筛查宫颈癌的准确性.B
拇指医生提醒您:医生回答仅供参考。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绝经后有阴道出血的就要检查阴道宫颈刮片,就可诊断是否恶性,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您好,HPV感染属于病毒感染,高危阳性容易发展成宫颈癌,建议应用重组干扰素a2b凝胶用...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看如果是免疫组化网银说明是活跃期有可能是发展导致病变,所以需要...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p16-意思是p16是阴性 ,意思是在,病理组织学,检查过程中,...
你好,您的情况应该是宫颈上皮细胞有出现炎症,并不是很大的问题,需要抗炎治疗就可以...
为您推荐: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向医生提问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p16免疫组化解读
编译者简介:
王强,男,硕士研究生,病理主治医师,擅长甲状腺、乳腺的诊断,工作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中医医院。参与《甲状腺病理诊断》、《常见误诊病理图谱》、《临床病理学热点解读》的编撰,以及《Intraoperative Frozen Sections: Diagnostic Pitfalls》、《Atlas of Neoplastic Pulmonary Disease: Pathology, Cytology, Endoscopy and Radiology》、《Histology for Pathologists》、《Biopsy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ostate》的翻译工作
P16是一种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它在宫颈瘤变中的过表达与HPV癌基因E7的持续表达有直接关系,且p16的过表达不依赖于病变相关高危型HPV特殊类型,当它在上皮中呈阳性表达时有助于证实SIL。由于部分LSIL也会有高危型HPV感染,因此其免疫组化结果判读还是有一定“技巧”的。近日有幸读到了罗氏公司关于宫颈活检标本免疫组化p16判读说明书,不揣冒昧,择其要点翻译出来并整理成文,与各位共享,希望这一资料对各位的日常工作有一定帮助。
LAST方案:
人们认识到浸润性宫颈癌存在前驱病变已有一个多世纪,从最初的“原位癌”、到其后的“非典型增生(dysplasia)”、再到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其分级,这其中无不体现着我们对宫颈癌前驱病变病理生理学和临床行为方面的理解发生了巨大转变,每一次更改实际是减少了特异性病理学分类的数量、并使得临床处理更加方便。
目前普遍认为宫颈的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与腺癌、以及两者的前驱病变均为高危型HPV感染所致,在此理论指导下,将宫颈癌前驱病变名称做出了新的改动:2012年,美国病理学家学会(CAP)和美国阴道镜及宫颈病理学会(ASCCP)发布了下生殖道HPV相关鳞状病变的命名标准化方案,简称为LAST方案。 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采纳了LAST方案中的命名。
LAST方案提出了对于包括宫颈在内的下生殖道HPV感染相关鳞状上皮病变进行命名的修订,推荐采用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来命名,并且将其分为两级,即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
LAST方案中还指出宫颈下列情况应进行p16免疫组化染色:
1)HE形态下需考虑癌前病变(CIN2或CIN3)及相似病变的鉴别;
2)HE形态学诊断为CIN2;
3)HE形态学诊断为≤CIN1、但活检标本很容易漏诊高级别病变时(指此前细胞学结果为HSIL、ASC-H、ASC-US/HPV16+、AGC-NOS);
4)专家之间根据HE判读有分歧、尤其是需鉴别CIN2或CIN3等癌前病变时。
p16染色结果评估
阳性结果:
p16阳性是指宫颈鳞状上皮自基底层、到副基底层的细胞呈弥漫、连续着色,而中间层或中间层至表层的细胞着色可有可无(指弥漫性着色而言)。不同标本中p16的着色强度也不一致,任何强度的弥漫性、特异性着色均应视为阳性;其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核和/或细胞浆。
图1.p16的弥漫性着色:所谓p16的弥漫性着色是指自基底层至副基底层细胞连续着色,也可达上皮全层、或仅部分上皮着色。
图2.p16阳性在CIN中的表现:三个病例根据HE切片(未示)均可分别明确诊断为CIN1、CIN2、CIN3,其相应p16染色结果如图,均为弥漫性着色,即阳性。
p16弥漫阳性仅提示存在CIN:由图2可知,p16着色的强度、以及p16弥漫阳性并不能用于CIN的分级。阳性上皮的比例(如全层、或部分)也与CIN的分级无关。大部分高级别CIN病变中,p16均为弥漫阳性,但一般40-60%的CIN1也会有弥漫阳性。
阴性结果:
P16阴性是指宫颈鳞状上皮中p16局灶着色(详见图3、图4)或无着色(详见图3、图5)。具体而言,局灶着色指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着色,即不是连续的着色,尤其是基底细胞和副基底细胞之外的不连续着色。
图3.左图为p16局灶着色,右图为无着色;二者均为阴性。
图4.p16单个细胞着色、或小团细胞着色时的情况:三图分别为正常鳞状上皮、鳞状上皮化生、尖锐湿疣。
图5.p16无着色:三图分别为正常鳞状上皮、鳞状上皮化生、宫颈炎。
P16临床实践要点
1. 建议进行连续切片:连续切片用于p16染色、其他指标染色(如Ki-67)及试剂阴性对照;同时染色过程中加已知阳性及阴性的组织学标本作为对照。
图6.宫颈活检及p16染色解读流程图。
2. 作为辅助性检测:如可疑区域p16阳性,则应考虑诊断为CIN;但p16阴性并不能排除高级别CIN的诊断。最终诊断结果应是HE判读基础上、结合免疫组化及其他临床信息得出的最终结论。
3. CIN1的p16着色模式多样:有研究表明,40-60%的CIN1中p16呈弥漫阳性;但此时的弥漫阳性可能仅累及部分上皮。
图7.CIN1可出现任何着色模式的p16着色:三图分别为无着色、局灶着色、弥漫着色。
4. p16全层弥漫着色并非高级别CIN所必需,也不提示高级别CIN
图8.CIN1中p16的弥漫性着色:左为下1/3、中间为1/2、右侧为全层弥漫着色。
5. p16阳性着色定位于细胞核和/或细胞浆
图9.宫颈活检,p16弥漫着色:大部分基底细胞及副基底细胞为细胞核及细胞浆着色。稍高处部分细胞为细胞核着色,还有些细胞仅为细胞浆着色。
6. p16着色强度诊断意义不大:一般来说,大部分弥漫性着色均为深棕色,但部分情况下p16着色强度稍弱,甚至呈现出基底层及副基底层着色较深、而越往中间层及表层细胞则着色逐渐减弱的模式。
图10.宫颈活检标本:左侧为强度稍低的弥漫性着色,右侧为弥漫性着色。二者均为基底层、副基底层着色较深,向中间层和表层则着色逐渐减弱。
不能判读为阳性的情况
免疫组化检测p16时,偶有鳞状上皮下间质细胞及宫颈管细胞着色,如图11、图12所示。此时不能判读为p16阳性。
图11.宫颈活检标本,右图示宫颈表面鳞状上皮p16弥漫性着色的同时、下方间质细胞也有着色。
图12.宫颈活检标本p16检测,宫颈管细胞也有着色。
背景染色不要误判
偶有黏膜或着色剂被包埋入组织内的情形,此时可在局灶出现着色,此时出现背景染色不要误判。
图13.宫颈活检标本,着色剂陷入下方组织内(中央),且部分黏膜及宫颈管细腺上皮也有着色。
1. 试剂阴性对照
强烈建议在连续切片中进行试剂阴性对照,该对照的染色过程与受检切片相同、但不加p16抗体。需注意的是坏死及退变细胞常有非特异性着色,因此解读相关结果时应针对完整细胞。不过,即使有试剂阴性对照,大部分病例背景也会有轻度着色、或无着色。如果试剂阴性对照切片、受检切片染色结果相同,则这一结果并非p16特异性着色。
图14.高级别CIN,试剂阴性对照结果良好,p16检测弥漫性阳性着色。
2. 阴性及阳性组织对照
如前所述,p16检测时强烈建议加阴性及阳性组织对照,相关标本及切片的固定和处理均应与受检标本及切片一致。已知p16阳性的CIN2、CIN3或宫颈癌标本均可用作阳性组织对照,p16阴性的正常宫颈组织可用作阴性组织对照,相关判读标准见表1。
正常的扁桃体组织也可用作组织对照,其中p16阴性及阳性组织均有,其着色模式主要为:散在鳞状上皮(主要见于隐窝)、生发中心内散在的滤泡树突细胞会出现细胞核和/或细胞浆着色,大部分淋巴细胞无着色(也可有极少数淋巴细胞着色)。
表1.p16染色中组织对照的判读标准
图15.宫颈炎,p16染色阴性。图示仅中间层及表层上皮有较显著的着色,仅为个别深染的单个细胞,且染色强度不一;基底层及副基底层细胞无着色。
图16.鳞状上皮化生,p16染色阴性。
图17.鳞状上皮化生,p16染色阴性:上皮全层内均可见小簇状细胞着色。
图18.鳞状上皮化生,p16染色阴性:局灶着色。
图19.湿疣,p16染色阴性:局灶着色,全层的单个细胞及小簇状着色。
图20.CIN1,p16阴性:表层具有挖空细胞,p16无着色;但试剂阴性对照与受检切片中均可见鳞状上皮下着色剂陷入。
图21.CIN1,p16阴性:p16局灶着色,可见数个深染的单个细胞及染色稍浅的细胞,但基底层和副基底层细胞无着色。
图22.CIN1,p16阳性:下1/3处细胞呈弥漫、连续着色。
图23.CIN1,p16阳性:弥漫着色;着色的上皮范围不一,部分区域全层着色;该例着色强度稍弱,但如前所述,着色强度无助于CIN的评估。
图24.CIN1,p16阳性:上皮全层均为弥漫着色;受检切片中宫颈管腺体也有着色。
图25.CIN2,p16阳性:HE切片中上皮可见挖空细胞,病变区p16弥漫着色,与正常上皮处出现显著分界。
图26.CIN2,p16阳性:全层弥漫着色。
图27.CIN3,p16阳性:弥漫着色。
图28.CIN3,p16阳性:弥漫着色。
图29.通过p16检测而得以明确病变性质的小病变:4倍及40倍镜下,一小灶区域p16呈弥漫着色;复习HE切片,确诊为CIN2。
图30.通过p16检测而得以明确病变性质的小病变:10倍镜下,病变鳞状上皮呈慢性炎症及反应性改变;p16检测中,一小片游离灶呈弥漫着色;40倍镜下复阅HE切片,确诊这一小片游离灶为CIN2。
图31. 通过p16检测而得以明确病变性质的小病变:p16检测中,一小片区域呈弥漫着色;复阅HE切片,确诊这一小片游离灶为CIN2。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P16、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吉林医学》2016年08期
P16、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摘要】:目的:研究P16、Ki-67在萎缩性宫颈、鳞状上皮化生及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中的表达情况,探讨16、Ki-67在鉴别上述病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50例萎缩性宫颈、50例鳞状上皮化生及150例SIL,其中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病变50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病变100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6及Ki-67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其阳性率及表达模式,分析其在鉴别上述病变中的意义。结果:P16、Ki-67在萎缩性宫颈、鳞状上皮化生仅在基底层及副基底层可见少量细胞阳性表达,P16阳性率分别为:10%、14%;Ki67阳性率分别为:14%、16%。P16、Ki-67在SIL中呈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7%、88.0%。与萎缩性宫颈、鳞状上皮化生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表达模式上,LSIL中P16、Ki-67阳性细胞散在分布于上皮下1/3,表层一般无阳性表达的细胞。HSIL中P16、Ki-67阳性细胞较多,阳性细胞可分布于上皮表层,乃至上及全层。结论:P16、Ki-67可协助鉴别萎缩性宫颈、鳞状上皮化生及SIL,而且其表达模式能协助鉴别LSIL与HSIL。
【作者单位】:
【基金】:
【分类号】:R737.3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