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的描写团队精神风貌的词貌

浦东时报数字报刊平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展现教师精神风貌
第07:浦东2
| &&&&&&&&
星期二 出版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展现教师精神风貌
——记上海开放大学浦东东校“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2015年下半年起,上海开放大学每年在全系统内组织开展评教活动暨“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上海开放大学浦东东校拥有一支教学能力好、业务水平高、团队凝聚力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经过学校专业层面推荐、学校层面审核和学生投票评选,先后推选出刘敏、余成跃、章涵、干贤婧、汪明霞、诸杭6位老师入围候选人,参加上海开放大学系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最终,刘敏、余成跃、章涵获得学年“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荣誉称号,干贤婧、汪明霞、诸杭获得学年“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荣誉称号。  刘敏,副教授,学校会计专业负责人,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会计课程教学模式和会计专业管理方式,适应了开放成人教育的特点,获得了本专业学习者的广泛认可。  余成跃,副教授,学校资深兼职教师,他授课深入浅出,课堂气氛生动,深受开大学员欢迎。他在科研领域也硕果累累,已在CSSCI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承担、参与校、教育部等研究类课题多项。  章涵,讲师,学校上南校区负责人,是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老师,他教风幽默,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善于简化深奥晦涩的教学内容。同时,他还一直致力于物流管理本专科课程教学的改革,积极开展课程资源建设和各项课外教学实践活动,深受成人学员欢迎。  干贤婧,讲师,学校英语专业负责人,善于挖掘课程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所带领的英语网考B课程团队屡次在全市网考B通过率排名中名列前茅。她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并在各项评比中屡创佳绩。  汪明霞,讲师,学校行政事务部副主任,她从成人学生实际出发,不断探索适合成人在职人员学习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她知识渊博、仪态亲切、语言生动、课堂气氛活跃,因而深受学生喜欢。  诸杭,讲师,学校兼职教师,曾多次参与上海市教委、上海海事大学、上港集团三方教学科研协作项目,并成为企业教学成果转化案例,该案例被评为上海市教委一等奖案例。他曾作为副主编参与了“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子线路设计——Protel&DXP&2004&SP2》和《Protel99SE实用教程》的编审工作。他积极参与学校品牌课程建设等教学改革,成绩显著。他指导的开放教育机电专业学生多次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并获得了二等奖、三等奖。  (潘樱)
&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浦东时报浦东207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展现教师精神风貌教师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
我的图书馆
教师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
前言 新世纪教师的精神面貌是由其内在精神和外在言行高度完美的结合,对其应有严格的要求,体现新世纪形象的特点。教师精神面貌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引起学生的感情等心理活动的姿态和内在的精神世界。精神面貌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影响着教师威信的建立和教师影响力的提高,从而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教师的精神面貌是教师形象的灵魂,也是教师言行规范的心理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朝气蓬勃、振奋激昂的形象,具有自尊自信的心态,正直的品质,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豁达宽容的心胸。每个教师必须具有清醒的形象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塑造良好的精神面貌。 一、教师精神面貌的体现 教师精神面貌是教师在磨练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自然表现出来的影响学生发展的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它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不良的精神面貌之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 (一)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 良好的精神面貌是教师素养的重要体现,它既包括教师的气质、服饰、言谈和举止等外在面貌,也包括教师的道德品质、精神境界和学识才能等内在面貌。前者是教师精神面貌的形式,后者是教师精神面貌完美的统一。 1.仪表端庄、风度高雅 师生见面,学生首先注意到的是教师的仪表风度,形成对教师的第一印象。教师良好的精神面貌要求:服饰衣着整洁大方而不呆板;举手投足庄重优雅而不做作;个性气质活泼开朗而不轻浮。就衣着具体来说:第一,教师的服饰与自身特点的协调。第二,教师的服饰要合乎适宜,不能太新潮也不能太落伍。教师为人师表,整天在好奇心、求知欲旺盛的学生面前活动,在课堂上是学生注意的中心,太新潮或太落伍的服饰会转移学生的注意,他们的注意力偏离课堂内容。与课堂教学情景和谐的服饰,会使学生的注意指向课堂,对课堂内容较专注。第三,教师的服饰要注意色彩的搭配。教师的服饰色彩首先要考虑其与自身肤色的协调,要选择能衬托自己使自己显得更健康更精神的服饰色彩;再次要考虑全身服饰的颜色搭配。 2.品行卓越、为人师表 这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条重要道德规范,也是塑造教师良好精神面貌的一个重要保证。教师必须是人类美好品行的集大成者,时时处处、大事小事、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用自己的模范品行和高尚的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教师无小节,处处是师表。教师要强化自己“一举一动都在严格的监督”的意识,做到谈吐文雅、幽默;举止庄重得体;待人接物,礼貌大方;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品格高尚,作风正派。教师精神面貌的修养是完善自己的修养,是自觉自律的修养;否则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为人师表。 3.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教师如果没有敬业精神,没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就不可能热爱学生。失去这一中心,其职业道德、精神面貌只能虚有其表。教育事业是一种爱的事业,从整个教育事业而言,教师之爱,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从教师自身看,教师的爱是一种力量的体现,来自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实的知识能力;从学校工作看,教师之爱是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体现。爱来自教师队伍的完美的素质结构,来自“敬业、竟职、镜己、竟上”的整体教风。所以,要不断深化教师之爱,让学生在爱的温暖中茁壮成长,让学生感受到“日远犹记教鞭爱,岁深难忘摇篮情”。教师所具有的忠诚事业的热忱,淡泊明志的志向,安贫乐道的宁静,甘为人梯的高节,都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4.学识渊博、思想深邃 教育实践证明并非所有教师在学生心目中都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而是学识渊博,思想深邃,有富有教学能力的教师,才能给学生树立一个饱满、挺拔的良好面貌,从而赢得学生的信服和尊敬。教师只有具备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讲课时才能高瞻远瞩,启迪学生;如“疱丁解牛,游刃有余”;否则面对学生广泛而浓厚的求知兴趣,教师教学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教师要具备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不但要有本学科精深的专业造诣,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有渊博的文化素养,而且更要掌握“怎样去做”和“为什么这样去教”的教育科学知识。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基础知识,这是教好书的基础。可以说教师的知识越丰富、越扎实、越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掌握教育教学的主动权,把知识讲透、讲生动,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也就能引起学生钦敬的心理。如果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对教学知识有精确的记忆力,会使学生赞叹不已;教师丰富的想象力会使学生受到启迪,觉得进入一个新天地;教师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都会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使之佩服之至。 (二)不良精神面貌的体现 在教师这个庞大的队伍中,也存在很多精神面貌不佳的教师,他们大多缺乏活力,不注重自身形象,缺乏积极向上的心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自身形象缺乏关注 马卡连柯在《论共产主义教育》中说:“外表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有很大的意义,很难想象一个肮脏的马马虎虎的人,他竟能注意自己的行为。”精神面貌不佳的教师大多数都不注重自身形象,不修边幅,穿奇装异服,态度自由散漫,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些都会使生对教师产生厌恶感,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对教师职业缺乏热情 询问大多数教师,有什么工作理想,几乎没有什么人回答想有一番作为或想作一名教育家。其中回答较多的是混日子,打算改行的也不少。普遍认为教师工作是死工资,没有什么前途,教得再好也不过是一个教书匠。具体表现在教学中,则是不求创新,不求上进,教学方法单一、陈旧,不能与时俱进。对教师职业没有热情,良好的精神面貌也无从说起。 3.对学生缺乏爱心 精神面貌不佳的教师往往不去积极考虑如何管理好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相反,他们却总是抱怨现在的学生是如何的难以管理,如何的调皮。如果教师缺乏爱,就会把教学看作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枯燥乏味的重复劳动。他面对的是冰冷的粉笔、黑板,而不是一张张生气勃勃的、求知若渴的面孔。如果对学生缺乏爱心,只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为维持生存而教,教学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那么,他讲课时的眼神是空洞的,语言是干瘪的、乏味的,精神是疲惫的,神情是冷漠的相应地,学生也是冷漠的、沉闷的,甚至是敌视的、烦躁的。没有了对学生爱,教师的精神面貌只能虚有其表。 4.对教育事业缺乏动力 教育工作是育人的工作,它需要热情和责任才能做好。而精神面貌不佳的教师对工作的意义及自我效能评价下降,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成就感,常常觉得自己无能。没有工作动力,常常抱怨教育工作量大,压力大,工资少,待遇低,对工作,没有兴趣,更谈不上良好的精神面貌了。 二、教师精神面貌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 教师每天面对的是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感受最深的是伴随教师讲课始终的精神面貌。教师良好的精神面貌能够给学生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同样教师不良的精神面貌也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负面作用。 (一)积极的正面作用 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就应把烦恼、恩怨抛开,用轻松愉快的心情感染学生,呈现给学生的是一种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精神面貌可以传情达意、传递信息,是人的内心世界最丰富的晴雨表,它能表现出教师细微的内心活动,学生往往能从教师的表情中解读出言语之外的意义。 1.教师的表情仪表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课堂教学融语言、表演、造型等艺术手段于一体,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作为一名教师,学生最先感知的不是其品德、知识技能而是其仪表风度,教师的仪表魅力不仅直接体现了教师本人的精神风貌,而且是一种最为形象直接的教育手段。学生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会察言观色,并且常根据老师的表情来猜测老师对自己的感觉。在教师和学生交往中,若想获得成功,就要以期待的目光,注视学生讲话,面带浅淡的微笑和不时的目光接触,这种温和而有效的方式,会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面露平和欢愉的微笑,说明心情愉快,充实满足,乐观向上,善待人生,这样的教师才会产生吸引学生的魅力;面带微笑,表明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不卑不亢的态度与学生交往,使学生产生信任感,容易被学生真正的接受;微笑反映自己心底坦荡,善良友好,待人真心实意,而非虚情假意,使学生与教师交往中自然放松,不知不觉地缩短了心理距离。在课堂上,微笑可以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让学生倍感愉快和温暖。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仪表端庄,稳重大方,可使学生产生倚赖感;教师风度幽雅,举止从容,可使学生对其产生良好的印象;教师优美的外部形象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变得谦虚淳厚,温文尔雅;教师富有情趣,谈吐文雅,可取得学生的信赖和尊敬,并能净化学生的心灵,因为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教师严肃活泼,庄重亲切,可使学生尊敬师长;教师朴素大方,整洁得体的衣着,可以使学生朴实。故教师的表情仪表魅力直接作用于学生,对学生接受、理解、消化知识有着直接的影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因此,一名称职的教师内在的品德、知识、技能、性格和外在的表情仪表风度等都应成为学生的表率,对教师来说,注意自己表情仪表魅力的培养,具有特殊的意义。 2.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教师行为举止最基本的要求是稳重,稳重就是举止得体、庄重潇洒、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坐、站、行都要有可供学生效仿的好的举止,坐有坐样,站有站样,体态活泼而不失端庄。面对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学生,教师举止应严加规范,要特别注意举止不可轻浮,说笑不能放肆,作风不可散漫,行为不可粗俗,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可装腔作势,大发威严,无论在任何情况和场合下,都应沉着、冷静、谨慎、有条不紊,从容不迫。以庄重的举止、大方的体态给学生以严肃、稳重、亲切的精神威慑力,提高身教的效果,给学生一个美好的形象,取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 教师姿势端正自然,就能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轻松,可增加讲课的吸引力和知识的可信度,保持住学生的注意力,形成和谐的教学美,教师可充分利用精神面貌中的姿势美,增加学生听课效率。教师同学谈话,教师身体略微倾向学生,是表示礼貌和兴趣,可以获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师欠身点头,是表示谦虚和热情,能够增进学生的友好和坦诚;让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教师最好采用掌心向上的姿势示意,不要用一个指头指点学生,因为用一个手指头指点学生,不光学生感到教师态度僵硬,还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尽量避免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对于不善于发言或比较胆怯的学生,教师要恰到好处的点头,这种动作能让学生增强信心。
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榜样。 3.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古人曰“感人心者,莫过于情”。认知心理学认为认识活动是伴随人的情感因素的。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是有机的整体,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满对学生热爱的情感,这是教育成功的奥秘。也是学生敬仰、热爱教师的奥秘。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有亲切感、信任感,期望值,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教学中能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情感,就会使之变成学生学习中的动力。 (二)消极的负面作用 假如教师不能处理好自己的个人问题,不能处理好社会、家庭矛盾,而把苦恼和愁容带进课堂,就有可能因为心境不好,精神状态不佳,给学生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教师可能会拿学生作为发泄的对象,给学生施加压力,从而使学生莫名其妙,造成心理紧张;或者因为精神萎靡不振,魂不守舍,上课时稀里糊涂,使学生无所适从。这样,既影响了课堂教学,给学生留下不良印象,也疏远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1.“师行”不端对学生发展的负面作用 “师行”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表现出来的行为。教师身体后仰,显得冷漠,学生会感到拘谨和不快;教师侧着身子与学生交谈,则蕴含着厌恶和轻蔑,会引起学生反感和抵触;教师让学生站在自己面前,却背向学生,是表示惩罚和情感羞辱,会引起学生的敌意和愤怒;教师在教室里走动,最好是绕讲台,因为频繁的走动或走动幅度过大,会使学生注意教师的走动而分散了听课的注意力;课堂上,教师要避免一些不雅观的小动作,如双臂交叉、揉鼻子、打哈欠等。 在教学过程中,目光的传递也是一种重要的行为表现。责怪的目光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造成学生对教师的抵抗情绪,割裂师生间的友谊,使两者矛盾激化,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教师只顾做自己的事,不看对方说话,是怠慢、冷淡、心不在焉的流露,这种目光很容易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造成学生产生极大的自卑心理,任何活动不敢积极参与,甚而至于对任何事情都缺乏信心和兴趣,沉默寡言,最终导致性格上的孤僻、冷漠、自私。 2.“师容”不整对学生发展的负面作用 “师容”是指教师的仪表,它代表一个教师的精神和风度。教师身穿奇装异服,头发蓬乱,讲课慌乱紧张或处理课堂偶发事件行为过火等,都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师的良好形象。教师不修边幅,衣着不整,学生会觉得这位教师自由散漫,事业心不强,当然也就引不起人的美感;一个教师打扮的太妖艳,穿奇装异服,不光引不起美感,还有损教师形象,更会分散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其对教师的服饰品头论足,影响课堂教学内容的吸收、消化。教师穿上不得体的衣服,如太紧或太松,势必给学生造成一种别扭的感觉,这种感觉势必影响到听课的情绪。 3.“师风”不严对学生发展的负面作用 “师风”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良好作风。良好的师风主要是治学严谨和诲人不倦,对事物怀有真诚、一分为二的态度,热情关心学生的成长,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实践证明,遵循“尊师爱生”这一原则来处理师生关系,会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师风”不严表现为教师不思进取,对学生缺乏爱心,是的建设不够健全,这样就会挫伤师生的积极性,损害师生之间的正常关系,从而产生恶性循环。 三、教师精神面貌的完善 教师的精神面貌对学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良好的精神面貌是对学生负责,对国家民族负责的表现,希望那些失意消沉,精神不佳的教师在自身努力和学校、社会等外部力量的关注支持下,尽快克服不良的思维方式,走出不良的精神状态。 (一)教师自身因素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教师职业的要求使教师应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为了构建这种良好精神面貌,教师应不断完善自身的因素,时时处处按师德规范检查自己,争做一个学生、社会认可的人民教师。 1.自尊自爱,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当教师的,大都希望自己能在学生心目中有一个较完美的形象,并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对教师而言,讲台好比舞台,教师好比演员,学生则如观众。教师一登台,得体的衣着,落落大方的仪态,恰到好处的举止,加之亲切宜人、幽默风趣的授课语言,无不展示出教师的气质和风度,从视觉和听觉上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愉悦之感,把学生吸引到教学境界中去。这样的教师,首先从直观上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再以高尚的行为作“添加剂”,使教师的精神面貌在学生心目中更加丰满、完善。 自尊自爱,不要随意将自己的人格降低,无论是仪表服饰,言谈举止,还是思想行为,都应让学生从中品出更多的“教师味”。 2.自控自律,调整好情感和理智的关系 教师不仅在人格方面应自尊自爱,在行为上还应有自控自律意识。由于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处于发展,变化中的青少年,因而教育工作是一件极为复杂细致的工作。在这一复杂细致的工作中,善于支配自己的情感是教师的重要品质之一,教师不能凭一时的感情动而表现自己的喜怒。 正确地调整好情感和理智的关系,无论在任何意想不到的情况下都能有效地控制住自己的心态,犹如技艺高超的演员一样,无论遇到什么情况,表演都能应付自如,近乎或者达到一种炉火纯青的境界,要做到这一步,没有自控自律意识是不行的。 3.自立自强,保持教师应有的品格 具有独立人格的教师,在教学上应奋发图强,对自己充满信心,争做第一流的教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一直被认为是教师个人品德的榜样。人们心目中的好教师,不仅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奉献的精神,健康的情趣,而且更要有良好的品德,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应重视自身品德的培养,要热爱本职工作,把献身教育事业作为奋斗目标。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锐意进取,通过自己的行为,把好学多思,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把诚实正直,任劳任怨的高贵品质,勤奋实干,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传授给学生。教师只有具备了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教育教学目标,才能把最好的精神面貌献给学生。 (二)学校、社会等外部因素的不断关注与支持 为改变教师精神面貌不佳的现状,培养良好的精神面貌,学校、社会等外部因素要形成对教师的支持系统,为教师提供条件,创设环境,真正起到完善教师精神面貌的作用。 1.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教师的地位还有待提高,不能拿教师职业与下岗、待岗的人相提并论。地位的提高主要反映在经济地位上。现在国家制定政策,做出了规定,确保教师的工资逐年提高,但在一些地区教师的工资仍然有拖欠现象。因此有必要在学校、社区、社会形成对教师的支持系统,加强教师们与周围环境的沟通,努力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了解教师、尊重教师的好风气。减轻教师负担。努力改变中小学教师工作项目繁多、工作时间过长的现状,这样才有可能使教师把无限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 2.发展教师的高级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的多个层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水平。教师不仅有衣食住行、安全、健康、交往、友谊、参加社会活动需要,更重要的是对精神的需要如学习、成就、尊重等满足状态的不断追求。若工作无法尽善尽美,学习无法获得机会,自身努力迟迟得不到肯定,社会空间狭窄,他们就会处于一种悲观状态,工作自然没兴趣。有关部门和学校领导既要关心教师的普通需要,又要为拓展教师的高级需要积极创设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调动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与教育事业。 3.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学校应该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建议学校不仅要建立对学生的心理咨询机构,还要设立针对教师的心理咨询辅导。在教师的培训过程中,开设有关的心理卫生课,使教师从根本上树立心理健康的观念,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只有如此,才能解除教师的各种心里困扰,还教师一轻松、舒畅的工作心情。 四、结语 昂扬的精神面貌,是跨越教师与学生之间“代沟”的桥梁,是师生之间心灵交流的精神黏合剂。昂扬的精神面貌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高度的敬业精神、责任感和事业心;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情绪特征;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的精神;豁达的胸怀和真诚的态度;广泛的兴趣和坚定的自信心。有此心理,教师的思维必然开阔活跃、深邃、富有创造性;态度必然倾向于心灵和人格的追求。新时代的教师应当崇尚美,力求教育智慧的优化,教育人格的丰满,努力完善自身的精神面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养,充实自我,完善自我。
[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读《新时期的教师精神》有感发布日期:浏览次数:字号:[
]读《新时期的教师精神》有感教师精神是超越教师生存境遇的发展状态“精神”往往是一个历史时空中的象征,它表现在不同的方面。既可以是某个城市,如北京精神、深圳精神;也可以是某个人物,如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还可以是某个行业或职业,如志愿者精神。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的职业精神,了解新时代教师职业精神的基础是使命和责任;新时代的教师职业精神内涵是专业精神,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新时代的教师职业核心是职业幸福。教师是我们选择的职业,是我们生命的过程。人生在世,以德为本。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为人的行为的准则。只有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能完成好教书育人的任务,才能在学生心中永驻其崇高的人师形象。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调控自己的情绪,热爱我们所从事的事业,让工作快乐起来。作为老师,即使是教了将近三十的的我,有时难免性情有些急躁。记得有一次上思想品德课,一位学生在我的课上趁我板书时说话,我几次劝阻无效,我一时气急败坏把他赶出了教室。事后,我冷静下来思考,自己确实太冲动了,随意剥夺了一个学生上课的权利。虽然他身上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毕竟他还是孩子,需要我耐心的引导和教育,而不是简单的放任自流。从这件事以后,我学着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当学生犯错时,我努力克制自己的怒气,学着心平气和地同他说道理,帮他分析犯错的原因,帮助他改正错误,哪怕学生反复犯错,我也能耐心的说服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学生不仅能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也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师生关系更为和谐快乐。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我们热爱自己的岗位要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因为这个岗位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它是对教师生命的唤醒,是对教师生命过程的丰富,使我们从这一职业中获得生存和精神寄托,因此,我们从心里热爱我们的岗位,凡是学校安排的岗位,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优劣好坏之分,都是育人的都是伟大的。要从心里热爱自己的岗位,恪尽职守,尽职守责。我们爱本职岗位,在平凡的岗位上播撒爱心,收获希望,享受平和而又充实的人生幸福。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得好:“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虚地垂着他的绿荫的”。当教师就需要培养这种平凡中见伟大的精神。如果功利意识浓,一事当前先为自己着想,无论干什么工作都需要考虑是否对自己有利,就会使人消极低沉。因为教师这个职业永远满足不了个人的名利要求。教师职业是一个特殊职业,教师的精神风貌和人格特征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关联着成千上万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安心从教,才会认真探索教育教学规则,才会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才能体会到平凡中的幸福,才能让工作快乐起来!双凤镇新湖小学 陈敏康2018/2
主办单位:太仓市双凤镇新湖小学
学校地址:太仓市双凤镇新湖兴湖路21号
联系电话:2
维护单位:南京冠邦网络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02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神风貌的形容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