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的农业类型( )农业悠久?

河西走廊对中国的意义,专家只说出了一半,另一半一直不愿意说出河西走廊对中国的意义,专家只说出了一半,另一半一直不愿意说出路生百家号河西走廊都夹在祁连山与合黎山、龙首山等山脉之间,狭长且直,形如走廊,因地处黄河之西,被称为“河西走廊”。从金城(兰州)出发,越过黄土高原与河西平原的分界乌鞘岭,便正式进入河西走廊。自东南往西北,河西走廊依次经过东端凉州(武威)、甘州(张掖)、嘉峪关、肃州(酒泉)、西端瓜州、沙州(敦煌),一直延伸到玉门关附近。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二百公里。这个地方,东周春秋时为被西戎占领,战国先秦时被月氏人占,后被匈奴攻破,占领建城池。汉代以前,河西走廊已经有了经贸和宗教往来的古道,后汉武帝刘彻初设二郡武威郡、酒泉郡,而后武威郡分张掖郡、酒泉郡分敦煌郡,其并入华夏版图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关于河西走廊对中国的意义,这些年,专家只愿说出了一半。古丝绸之路从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分别从阳关与玉门关进入新疆。河西走廊因此成为古丝路的枢纽路段,连接着亚非欧三大洲的物质贸易与文化交流。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对于河西走廊的这一优势,季羡林评价:“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河西走廊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了。”另外是,关于西汉设置河西四郡的历史功绩专家们给出的答案是:扩大了汉朝对古代新疆的政治经济影响,促进了新疆统一于汉朝;将河西游牧区建设成为农业区,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方便条件;发展了河西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创造了高度发展的封建文化。这只是其中的一半,另一半专家们一直不愿意说出。即是河西走廊这一狭长的区域,在充当文化与经贸输血管的同时,也把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分成了一东一西两个部分,使他们相互得不到有效的联系互动,甚至将他们完全孤立了起来,从而减轻了他们对于中原王朝的入侵压力。几乎是在刘邦建立汉帝国的同时,匈奴的冒顿关于也统一了中国北方草原。但是,当时的汉帝国根本没法与匈奴抗衡,在匈奴的入侵、骚扰下只能忍辱负重。为什么呢?连成一线的北方草原民族就是一个强大的整体,兵强马壮,来去自如,而汉朝则在建立之初,由于战乱等原因,不但在军事上,甚至在经济上也处于弱势。今天,匈奴人问你要钱粮,不能不给;明天,匈奴人要你嫁公主,也不能不答应。刘邦原想定都 洛阳,后迁往长安,这就让匈奴对汉朝始终造成黑云压城之势,只要你惹他不高兴,他可以随时来攻,而且,只要一过今宁夏固原这个地方,到长安是数百公里的平原地带,无险可依,匈奴人打垮汉朝似乎也不需要多少力气。然而,占领河西走廊之后的形势,对汉朝来说已经完全不一样了。首先是河西走廊如同一块长长的楔子牢牢地打入了现在被我们称为东疆的哈密、吐鲁番一带,而汉朝对于当时西域(最初不包括今天的新疆北疆地区,仅限于新疆南疆地区)经营和占领,一方面打通了贸易与文化的通道;另一方面出河西走廊越过罗布泊沿昆仑北麓向西,无形中使位于生活在青藏高原,尤其是青海高原古代羌族等民族处于孤立的境地,完全切断他们与匈奴的联系。这实际上等于将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实力一切为二,意义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与后来汉王朝对今青海东部的经营,基本已使曾与与匈奴联手、共同对付中原王朝的古代羌族生活在名符其实的“苦寒之地”了。这是大汉王朝在河西走廊走出的一招高棋,而中一招分明来得更猛、更狠,即是出河西走廊向北,进入北疆地区联合乌孙,与汉朝对于河套地区的经营组合在一起,使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人陷入漠北之困境,要么被汉朝灭亡,要么臣服汉朝。这就是“断匈奴右臂”的战略构想,真正现实它的是河西走廊这个地方。汉武帝是分南北两步走的,一方面让李广利征大宛,另一方面让张骞二次出使西域,联合乌孙。春秋战国以前,乌孙曾在现今宁夏固原一带游牧,其后他们逐渐迁徙到河西地区,后来又西迁伊犁河流域建立起了一小政权。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的大月氏,打算与大月氏人结盟夹击匈奴,可是无功而回。随后,汉武帝展开反击匈奴的战争,在占领河南后,又发动河西之战,汉军节节胜利,至公元前119年终于迎来了“而金城(兰州)、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泽(今罗布泊)空无匈奴”的局面。同年,张骞认为联合乌孙国强大,能切继匈奴右臂,向汉武帝建议拉拢乌孙国,“可厚赂招,令东居故地,妻以公主,与为昆弟,以制匈奴”。三年后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向乌孙建议返回敦煌祁连间故地,以便与汉朝共同对抗匈奴。虽然,汉朝让乌孙回河西走廊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但乌孙却与汉朝结成了联盟。为此,汉武帝不惜拿汉朝的正牌公主与乌孙人换马、和亲。公元前108年,汉朝以宗室刘建之女细君公主下嫁乌孙王猎骄靡。然而,乌孙与匈奴在种族血缘上有着说不清的关系,猎骄靡接纳刘细君的仅代表他只是跟汉建立外交关系,并不意味着他与匈奴的决裂。而匈奴得知乌孙与西汉联姻以后,亦遣派一名本族女子与猎骄靡成婚,猎骄靡立她为左夫人。一左一右,在这里人们当然能看到匈奴人同样对乌孙的重视,但在当时,匈奴的整体实力已经没法与汉朝抗衡了。而在公元前105年,刘细君去世后,汉武帝又马上把楚王之女解忧公主嫁给继任的乌孙王军须靡,以维持姻亲关系。军须靡死后,其弟翁归靡为昆莫(王),继娶了解忧公主,而汉朝对于乌孙的影响力日益增加。公元前71年,乌孙王翁归靡亲率五万骑兵自西进攻匈奴右谷蠡王庭,大胜。自此以后,匈奴由盛转衰,逐渐退出西域,乌孙成为西域最强大的国家,翁归靡决定摆脱匈奴,与西汉结盟。公元前64年,翁归靡上书,“愿以汉外孙元贵靡(解忧公主之子)为嗣,得令复尚汉公主,结婚重亲,叛绝匈奴”,汉朝答允,乌孙与西汉的联盟正式被确立。不过,当时西汉通过联姻保持与乌孙结盟的基础实已消失,汉朝已经凭借自身的力量打败了匈奴。而汉武帝他老人家那时也已经去世,他派张骞联合乌孙“切继匈奴右臂”的计划经过多年的经营,已经获得成功。这中间值得一说的是,为了拉拢乌孙,汉朝除用刘细君、刘解忧两位公主和亲外,还向乌孙嫁过另一位公主——相夫公主。公元前64年,翁归靡再次上书,表示愿立汉朝的外孙元贵靡为嗣,要求再派汉公主联亲,加强汉朝和乌孙的关系。汉宣帝派解忧的侄女相夫为公主,下嫁元贵靡;乌孙也派使者三百人,来汉朝迎娶相夫公主。相夫公主一行到达敦煌时,得知翁归靡已死,乌孙贵族另立军须靡的匈奴夫人生的儿子泥靡为昆莫。对此,汉朝十分不满,决定迎回相夫公主。这个亲虽然没和成,但这些和亲公主们,尤其是细君和解忧,都为发展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民族关系,促进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后人为了纪念她们,或者将她们的事迹载入史册,或者编成故事流传,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她们!这就是河西走廊对中国的意义,它像一只巨臂,勇猛万里自信地伸入西域,将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整体实力一分为二,减弱了他们对抗中原王朝的能力,促进了中原王朝对于西域的统一。而且,在西域,它奇迹般地长出了两个只手,一南一北,将今天的新疆地区温情也有力地纳入了中国的版图,使新疆成为祖国永远都不能分割的一部分。对于北方少数民族来说也是一样的,丢掉河西走廊,就意味着被分割,没有进军中原的能力。史实也是这样的。元朝之所以能统治中原地区,也是这么个道理,铁木真先是不惜一代价,打通了蒙古高原与西域,在中亚完成巨额的战争贮备,对控制河西走廊的西夏人进行了历时22年的战争,攻灭西夏,进而灭掉金朝,将中国北方“连”成一个整体,才进一步入侵中原的。至于清朝,是个例外,一方面有李自成等人的“帮忙”、吴三桂等人的投降;另一方面,明朝当初确也没将他们当回事。而清人入关后,最早也是向明朝称臣的,他们最初连统一中原的梦都不敢做过,更别说敢想统治中国了。(文/路生)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路生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作家、记者、编剧及纪录片撰稿人。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答案带解析】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是我国西北地...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流河, 黑河流域农牧业开发历史悠久,至今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发展农业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下图中a图为“西北某地区的干燥度分布示意图”,b图为“黑河流域部分地区示意图”,c图为“甲地地貌景观示意图”。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1)简述黑河从源头到下游径流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2)判断甲地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图中黑河流域发展商品粮、瓜果蔬菜生产过程中,如果用水不当造成的地理环境变化。 
(1)变化特点:从上游到下游流量先变大后变小;(冬季)下游甚至出现断流(或变为季节性河流)(上游到中游流量增大,中游到下游流量减小,下游出现断流)(2分);
原因:上游流域面积广,支流汇入多,汇集的水量大;干燥度低(少量的山地降水补给);(4分)。中下游地区干燥度高(蒸发旺,降水少);(流经沙漠地区或干旱地区)下渗严重;(流域面积小,)支流汇入少(无支流汇入),河流径流量逐渐减小甚至出现断流...
考点分析:
考点1:外力作用与地貌
考点2:陆地上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考点3:生态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相关试题推荐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奥卡万戈三角洲(图中的A三角洲),亦称“奥卡万戈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由奥卡万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材料二:奥卡万戈及其周边地区区域图。(1)分析丙湖泊的形成原因?(2)与乙地相比,甲地在图中所示季节降水量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3)根据材料,试从外力作用的角度描述A三角洲(奥卡万戈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图甲为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图乙为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县农村这种生活用能构成状况可能带来的严重生态是(
)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C.酸雨危害
D.大气污染2.关于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不充分,浪费严重B.利用方式多样化,科学合理C.主要用于还田,提高土壤肥力D.直接作为生活燃料,燃烧效率高3.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非常细小的固体颗粒物,直径多在2.5微米(PM2.5)以下,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读“-13日北京天气及大气质量”(表),回答下列问题。日期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阴晴等大气中PM2.5浓度(微克/每立方米)10月9日 2214微风、霾33010月10日 21]13微风转北风三四级,霾29910月11日 198多云转晴,阵雨,北风四、五级,霾17710月12日 186阴转晴、微风810月13日 184晴、微风30 1.10月12日大气中PM2.5浓度最低的主要原因是①11日出现阵雨,利于降尘②11日风力较大,利于吹散污染物③12日气温升高,对流旺盛④12日阴转晴,气压降低,气流上升A. ①②  
B. ③④C. ①③       D. ②④2.本次霾的物质主要来自①工业生产  
②汽车尾气    ③沙尘暴    ④煤炭的燃烧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①②④       D. ①③④3.10月9日,市民①适宜户外身体锻炼       ②尽量减少外出③外出时戴专用口罩       ④外出时增添厚衣物A. ①③     
B. ②④C. ①④     
D. ②③ 
当下低碳出行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当国产自行车纷纷陷入“低价、低档”的泥潭难以自拔时,总部设在昆山的某知名自行车品牌(台资企业)用了10年多时间在中国建立了700冢专卖店、700家店中店,销售量从15万辆猛增到现在的近600万辆,年营业额近50亿人民币。下图为该知名品牌自行车的配件来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促成该知名自行车品牌提档升级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
B.技术C.燃料
D.劳动力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使用自行车可提高远距离出行效率②自行车出行可降低区域二氧化碳排放量③自行车出行既缓解交通压力又利于健康休闲④自行车企业对零配件的优化采购,可提升产品质量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埃及沙漠广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800万,是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5年3月,埃及宣布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兴建新首都。新首都作为政治中心,规划容纳500万居民,提供175万个长期工作职位。下图为埃及略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
)A.平衡地区发展
B.提升国家形象C.分散开罗人口
D.吸引国家投资2.与开罗以北地区相比,在开罗以东地区建设新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农业发达
B.交通便利C.基础设施完善
D.用地充足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河西走廊的具体范围是什么?为什么叫走廊?_百度知道
河西走廊的具体范围是什么?为什么叫走廊?
来自知道合伙人认证团队
采纳数:140
获赞数:545
擅长:暂未定制
具体范围: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原因:河西走廊位于中国黄河以西,呈西北—东南走向为狭长状平原,形如走廊,故而得名。基本信息:中国甘肃省西北部狭长高平地,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乌鞘岭以西,甘肃新疆边界以东。因位于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又因在甘肃境内,也称甘肃走廊。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百余公里,海拔1,500公尺左右。大部分为山前倾斜平原。走廊分为三个独立的内流盆地︰玉门、瓜州、敦煌平原,属疏勒河水系;张掖、高台、酒泉平原,大部分属黑河水系,小部分属北大河水系;武威、民勤、永昌平原,属石羊河水系。走廊自古就是沟通西域的要道,著名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经过。敦煌莫高窟和阳关均位于走廊西部,兰新铁路、兰新客运专线也由此通过。基本概述中国甘肃省西北部狭长高平地。在合黎山以南,祁连山以北,乌鞘岭以西。因位于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又因在甘肃境内,也称甘肃走廊。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海拔1,500公尺左右。大部分为山前倾斜平原。走廊分为三个独立的内流盆地︰玉门、安西、敦煌平原,属疏勒河水系;张掖、高台、酒泉平原,大部分属黑河水系,小部分属北大河水系;武威、民勤平原,属石羊河水系。在整个走廊地区,以祁连山冰雪融水所灌溉的绿洲农业较盛。走廊自古为沟通西域要道,北「丝绸之路」也经过这里。嘉峪关、敦煌莫高窟和阳关均位于走廊西部,目前兰新铁路也由此通过。地理位置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和北山之间,又叫甘肃走廊。东西长约1200千米,南北宽约100~200千米,因为位置在黄河以西,所以叫“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9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称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地域上包括甘肃省的河西五市:武威(古称凉州)、张掖(甘州)、金昌、酒泉(肃州)和嘉峪关自然气候河西走廊冬春二季常形成寒潮天气。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是侵入本区的夏季风。气候干燥、冷热变化剧烈,风大沙多。自东而西年降水量渐少,干燥度渐大。如武威年降水量158.4毫米,敦煌36.8毫米;酒泉以东干燥度为4~8,以西为8~24。降水年际变化大。夏季降水占全年总量50~60%,春季15~25%,秋季10~25%,冬季3~16%。云量少,日照时数增加,多数地区为3000小时,西部的敦煌高达3336小时。年均温5.8~9.3℃,但绝对最高温可达42.8℃,绝对最低温为-29.3℃,二者较差超过72.1℃。昼夜温差平均15℃左右,一天可有四季。民勤年沙暴日50天以上,而安西8级以上大风的风日一年有80天,有“风库”之称。走廊风向多变。武威、民勤一带以西北风为主;嘉峪关以西的玉门、安西、敦煌等地,以东北风和东风为主。河西走廊丹霞地貌气候 河西走廊的气候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尽管降水很少(年降水量只有200毫米左右),但发展农业的其它气候条件仍非常优越。当地云量稀少,日照时间较长,全年日照可达2550小时~3500小时,光照资源丰富,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因地处中纬度地带,且海拔较高,热量不足、但作物生长季节气温偏高,加之气温日变化大,有利于农作物的物质积累,特别适于瓜果糖份的积累。地质介绍河西走廊属于祁连山地槽边缘拗陷带。喜马拉雅运动时,祁连山大幅度隆升,走廊接受了大量新生代以来的洪积、冲积物。自南而北,依次出现南山北麓坡积带、洪积带、洪积冲积带、冲积带和北山南麓坡积带。走廊地势平坦,一般海拔1500米左右。沿河冲积平原形成武威、张掖、酒泉等大片绿洲。其余广大地区以风力作用和干燥剥蚀作用为主,戈壁和沙漠广泛分布,尤以嘉峪关以西戈壁面积广大,绿洲面积更小.祁连山在河西走廊山地的周围,由山区河流搬运下来的物质堆积于山前,形成相互毗连的山前倾斜平原。在较大的河流下游,还分布着冲积平原。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引水灌溉条件好,便于开发利用,是河西走廊绿洲主要的分布地区。河西走廊气候干旱,许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但祁连山冰雪融水丰富,灌溉农业发达。以黑山、宽台山和大黄山为界将走廊分隔为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大内流水系,均发源于祁连山,由冰雪融化水和雨水补给,冬季普遍结冰。各河出山后,大部分渗入戈壁滩形成潜流,或被绿洲利用灌溉,仅较大河流下游注入终端湖。①石羊河水系。位于走廊东段,南面祁连山前山地区为黄土梁峁地貌及山麓洪积冲积扇,北部以沙砾荒漠为主,并有剥蚀石质山地和残丘。东部为腾格里沙漠,中部是武威盆地。②黑河水系。东西介于大黄山和嘉峪关之间。大部分为砾质荒漠和沙砾质荒漠,北缘多沙丘分布。唯张掖、临泽、高台之间及酒泉一带形成大面积绿洲,是河西重要农业区。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称。③疏勒河水系。位于走廊西端。南有阿尔金山东段、祁连山西段的高山,山前有一列近东西走向的剥蚀石质低山(即三危山、截山和蘑菇台山等);北有马鬃山。中部走廊为疏勒河中游绿洲和党河下游的敦煌绿洲,疏勒河下游则为盐碱滩。绿洲外围有面积较广的戈壁,间有沙丘分布。旅游景区莫高窟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是一座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一朵有1600余年历史的旷世奇葩。至今仍有保存完整的洞窟492个,里面珍藏着历史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身,还有唐宋木结构建筑五座。莫高窟的艺术是融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河西走廊莫高窟榆林窟俗称&万佛峡&,是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现存41个洞窟, 共保存壁画5650幅,彩塑272身,与莫高窟同一时期。其中,中唐25窟为其精华, 因这里曾珍藏稀世珍宝象牙佛而闻名于世。  海市蜃楼是敦煌的又一奇观,在晴朗炎热的夏日, 敦煌的戈壁瀚海中常能看到神秘的蜃景。尤其是在敦煌至阳关、玉门关公路两侧,可以看到波涛澎湃的“海水”、高大的“山川”、整齐的“建筑”、错落有致的“城市”。这些景致若隐若现,十分壮观。 [敦煌古城]敦煌古城,又称为&敦煌影视城,仿宋沙洲城&。占地面积1.21万平方米。是为中日合拍电影《敦煌》而仿照沙州古城和“清明上河图”修建的人文景观和影视拍摄基地。现已拍摄过《敦煌》、《封神榜》等20多部电影、电视片。三危圣境三危圣境以其神、奇、灵、峻而著称,&危峰东峙&是敦煌&八大景&之一。三危山主峰与莫高窟隔(大泉)河相望,相传西王母、 观音菩萨、太上老君曾云游此山。目前,仍然保留古建筑&王母宫&、&观音井&、&老君堂&等。特别是1600多年前,乐僧和尚云游此山,夕阳西下时万道金光中出现了千万尊佛的金身,便开凿了莫高窟第一个洞窟 西千佛洞西千佛洞,因地处莫高窟之西而得名,现存石窟17个,与莫高窟同一时代,石窟的结构、彩塑、壁画艺术风格等与莫高窟体系相近。在光辉灿烂的敦煌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  西千佛洞阳关国家级沙漠森林公园位于阳关遗址西10公里处,由葡萄长廊、葡萄观赏园、沙生植物园等组成。总面积16.65平方公里。是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四面环沙而不被掩埋,经千年而不干涸,实属自然奇观。  玉门关雅丹魔鬼城在距玉门关西90公里外,有一外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遇有风吹,鬼声森森,夜行转而不出,人们俗称魔鬼城。其整体象一座中世纪的古城。这座特殊的“城堡”,有城墙、有街道,有大楼、有广场,有教堂、有雕塑,其形象生动、维妙维肖令世人瞠目。这些大自然的杰作,堪称鬼斧神工,奇妙无穷。 [安西桥湾城]位于安西县东85公里处。有“康熙夜梦桥湾城”、汉代长城烽燧、疏勒河九曲蜿环、雅丹地貌、大漠孤烟等人文自然景观;馆藏传世文物象牙造像、人皮鼓、东千佛洞西夏壁画临摹品及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植物标本展览厅等服务设施。 & &玉门关雅丹魔鬼城历史文化由来&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东西长约1,000公里,主要城市有武威、张掖、敦煌等历史文化名城。它自古就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汉唐时的“丝绸之路”经这里通向中亚、西亚,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条黄金通道,不仅是昔日的古战场,也是甘肃著名的粮仓。河西走廊又称甘肃走廊,其南为海拔四、五千米的祁连山脉。其由一系列北西走向的高山和谷地组成,西宽东窄,由柴达木盆地至酒泉之间为最宽,约300公里。祁连山山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最高峰疏勒南山团结1峰海拔为6,305米,这基本上接近了青藏高原大多数山峰的高度。祁连山北侧和南侧分别以大起大落的明显断裂由高山一下降至平原,北坡与河西走廊的相对高度在2,000米以上,而南坡与柴达木盆地间仅1,000多米。在祁连山4,500米以上的高山上,有着丰厚的永久积雪和史前冰川覆盖,这些积雪和冰川在每年特定的季节融化,为这一地区大量的绿洲和耕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北侧则为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北山),绝大多数山峰海拔在2,000-2,500米之间,个别高峰达到了3,600米。这里山地地形起伏,逐渐趋于平缓,可以算准平原。河西走廊介于祁连山与马鬃山(北山)之间的狭长平地,因其位于黄河以西,故得名。西汉初期,河西走廊是匈奴人游牧的地方。通西域有功的汉武帝使者张骞第一次西去是在公元前139年,他就在这里被匈奴截住,软禁了十年,娶妻生子。他壮志未酬誓不休,终于逃离西去,完成了使命,但在归中原途中,又在这一带被匈奴截留,一年多后,才回到长安,可见,通西域必须经过河西走廊。张骞第二次去西域在公元前119年,这次行走比较顺利。因为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鏖战河西走廊,将匈奴驱赶出去,咽喉之道得以畅通无阻。历史地位河西走廊历代均为中国东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汉唐以来,成为“丝绸之路”一部分。15世纪以后,渐次衰落。目前亦为沟通中国东部和新疆的干道,为西北边防重地。古代丝绸之路古代丝绸之路在这里通过,张骞出使西域,不绕路走,而非要经过当时匈奴所控制的河西走廊,原因就在河西走廊的特殊地理位置上。唐代诗人李白有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其中的“天山”即指祁连山。河西走廊就位于祁连山山脚下,它的兴衰存亡完全依赖与祁连山的雪水。而祁连山正处在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之间,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海拔如此之高,如果张骞要绕路南行,岂非要九死一生地去翻越它?这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不切实际的。民族分布民族有汉、 蒙古、藏、 裕固、哈萨克、回、满等。以汉族为主,主要在绿洲区从事农业。藏族、裕固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则从事牧业。政治经济农业发展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历史悠久,是甘肃省重要农业区之一,是我国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它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它提供了全省2/3以上的商品粮、几乎全部的棉花、9/10的甜菜、2/5以上的油料、啤酒大麦和瓜果蔬菜。平地绿洲区主要种植春小麦、大麦、糜子、谷子、玉米、及少量水稻、高粱、马铃薯。油料作物主要为胡麻。瓜类有西瓜、仔瓜和白兰瓜,果树以枣、梨、苹果为主。山前地区以夏杂粮为主,主要种植青稞、黑麦、蚕豆、豌豆、马铃薯和油菜。河西畜牧业发达,如山丹马营滩自古即为著名军马场。现状&被称为“西北粮仓”的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自古就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和战略要地,是著名“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水草丰美,物产丰富,是靠祁连山积雪和冰川的融水滋养、灌溉而“造就”。一旦祁连山出现问题,对于本来就危机四伏的河西走廊生态无疑是釜底抽薪。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甘肃的人大代表安国锋和政协委员郝树声,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不约而同地提出以“加强祁连山生态保护”为主题的提案,提到作为整个河西走廊“母亲山”的祁连山,最近几年出现了严重的雪线上移、冰川退缩、草原退化、林木减少等现象。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温家宝总理谈了他惦记甘肃的四件事情:民勤治沙,敦煌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祁连山冰川保护,黑河、石羊河沙化盐碱化治理。而这四件事情都与河西走廊生态环境有关。在河西走廊东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有合拢趋势,给楔子一样镶嵌其中的民勤绿洲带来巨大压力;在西边,库木塔格沙漠正以每年4米的速度逼近敦煌。有专家断言,倘若任由形势恶化,河西走廊生态环境有可能在50年内全面恶化。矿产信息河西走廊矿产资源丰富,区内有玉门石油、山丹煤田、九条岭煤矿、金昌镍矿及镜铁山铁矿等多处大型矿点,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十分丰富。镜铁山矿探明储量就达6亿吨,占全省的90%以上。金昌镍和铂族金属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85%和90%以上。这里日光照强,也是季风口,光伏发电和风能发电的潜力巨大。河西走廊的生态危机长约1200公里的河西走廊,处处可见戈壁荒漠。曾经富饶的丝绸之路黄金段,被生态问题折磨得苦不堪言。东西两头,河西走廊都面临着十分严重的生态问题。在走廊东部,民勤县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因为缺水,民勤湖区已有50万亩天然灌木林枯萎、死亡, 有30万亩农田弃耕,部分已风蚀为沙漠。全县荒漠和荒漠化土地面积占94.5%,其生态之严峻,引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在走廊西头,敦煌的最后一道绿色屏障——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6万公顷区域中仅存的11.35万公顷湿地,因水资源匮乏逐年萎缩,库木塔格沙漠正以每年4米的速度向这块湿地逼近。有专家指出,现在祁连山生态问题的严峻性,充分证明河西走廊生态危机已全面升级,呈现全面围堵的局面,已成为河西走廊发展的最大瓶颈。由东至西,河西走廊境内分别是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甘肃省气象局的最新资料表明,跟十年前相比,三大流域均存在较为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植被覆盖度和永久性雪盖面积的减少,部分地区生态问题激化。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西走廊旅游路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