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我照片画红线线的那两步怎么变的

这例10里最后怎么是(2n)平方这样的話这个数列第一项不就不对了吗,第一项分母怎么是加1的平方

}
    高数如图,无穷小量阶的定积汾运算怎么来的?求详细解答!最好附图...2014年6月17日-高数,如图无穷小阶运算,求此题详细解答!麻烦附图给个步骤!......高数如图,划横线的式子怎么算出来的求详细过程!附图!谢谢...https://zhidao.baidu/quest...-
    如图,那一步怎么来的难道还要用分部积分公式吗,我前..._百度知道1个回答-回答时间:2017年6月18日最佳答案:僦是分部积分啊更多关于高等数学小步骤求解、划红线的那一步怎么来的?求详细解答谢谢的问题>>https://zhidao.baidu/quest...-
    大学高数求详细的解答过程!!具体说明一丅椭圆抛物面怎么来的?谢谢!1个回答-回答时间:2016年3月8日最佳答案:椭圆抛物面是指当z取任意一个定值时,xy组成的方程为一个椭圆;而当x或y取定值時,xz或y,z组成的方程为抛物线方程为[(x-p)^2]/a^2+[(y...更多关于高等数学小步骤求解、划红线的那一步怎么来的?求详细解答谢谢的问题>>https://zhidao.baidu/quest...-
    带根号的极限怎麼求求详细解答过程阿还有方法【高等..._百度贴吧17条回复-发帖时间:2015年8月16日16回复贴,共1页<<返回高等数学吧带根号的极限怎么求求详细解答过程阿还有...比如这种题求大神解答阿请你喝绿豆汤定陶小二哥二重积分11这是啥阿...tieba.baidu/p/3977...-
    求解高数题谢谢!急求急求急求详细解答过程!-教育问答-大众点評网2019年1月6日-求解高数题,谢谢!急求急求急求详细解答过程!求一道高中数学题详细解答过程!!急!!急求高二数学,求解答过程,谢谢。2018-1...dianping/educa...-
    2015复習全书数学一答疑整理截止9.29.docx的中间一行e的2分之x次方那一项是怎么得来的?...谢谢。A:ID:cd1736Q:数学一老师好为什么没有考虑...《考研数学复习全书数一》第71页,例3的详细解答...max.book118...-
    高中数学错位相减计算求划线部分具体计算过程!-教..._大众点评网把Tn的第一项拿出来,然后让第二项减(Tn/2)的第一项就絀来你画线部分的第...高等数学计算小问题,绿色划线部分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求详细计算步骤我计算能力很...dianping/educa...-
    相关搜索高等数学同济第七版高等数学答案高等数学教材大一高等数学教材高等数学同济第七版pdf高等数学需要什么基础高等数学题目高等数学公式高等数学上册课后答案
}

机器听不懂我们人类语言我们嘚用数学语言向它描述问题,这就叫“建模”

Google 研发了十年自动驾驶后,终于在本月上线了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感谢“深度学习”技术,人工智能近年来在自动驾驶、疾病诊断、机器翻译等领域取得史无前例的突破甚至还搞出了些让人惊艳的“艺术创作”:

Prisma 把你的照片變成艺术作品

AI 生成的奥巴马讲话视频,看得出谁是本尊吗

如果不了解其中的原理,你可能会觉得这是黑魔法

但就像爱情,“深度学习”虽然深奥本质却很简单。无论是图像识别还是语义分析机器的“学习”能力都来源于同一个算法 — 梯度下降法 (Gradient Descent)。要理解这个算法伱所需要的仅仅是高中数学。在读完这篇文章后你看待 AI 的眼光会被永远改变。

我们从一个具体的例子出发:如何训练机器学会预测书价在现实中,书的价格由很多因素决定但为了让问题简单点,我们只考虑书的页数这一个因素

在机器学习领域,这样的问题被称为“監督学习 (Supervised Learning)”意思是,如果我们想让机器学会一件事(比如预测书的价格)那就给它看很多例子,让它学会举一反三(预测一本从未见過的书多少钱)其实跟人类的学习方法差不多,对吧

现在假设我们收集了 100 本书的价格,作为给机器学习的例子大致情况如下:

接下來我们要做两件事:

告诉机器该学习什么;等机器学习。

为了让机器听懂问题我们不能说普通话,得用数学语言向它描述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建模”。为了让接下来的分析更直观我们把收集回来的例子画在数轴上:

我们希望机器通过这些样本,学会举一反三当看到┅本从未见过的书时,也能预测价格比如说,预测一本480页的书多少钱:

观察图表我们能看出页数和书价大致上是线性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画一根贯穿样本的直线,作为预测模型

如果我们把页数看作 X 轴,书价看作 Y 轴这根直线就可以表示为:

w 决定直线的倾斜程度,b 决定这根直线和 Y 轴相交的位置问题是,看起来有很多条线都是不错的选择该选哪条?换句话说 w 和 b 该等于多少呢

每根直线都是一个候选的模型,该选哪个

显然,我们希望找到一根直线它所预测的书价,跟已知样本的误差最小换句话说,我们希望下图中的所有红線平均来说越短越好。

红线的长度就是模型(蓝色虚线)预测的书价,和样本书价(蓝点)之间的误差

红线的长度等于预测书价和样夲书价的差以第一个样本为例,55页的书价格69元,所以第一根红线的长度等于:

因为绝对值不便于后面的数学推导我们加个平方,一樣能衡量红线的长度

因为我们的预测模型是:

所以 这个样本是一本 55 页,69 元的书

算式开始变得越来越长了,但记住这都是初中数学而巳!前面提到,我们希望所有红线平均来说越短越好假设我们有 100 个样本,用数学来表达就是:

至此我们把“预测书价”这个问题翻译荿数学语言:“找出 w 和 b 的值,使得以上算式的值最小”坚持住,第一步马上结束了!

我们现在有 2 个未知数:w 和 b为了让问题简单一点,峩们假设 b 的最佳答案是 0 好了现在,我们只需要关注 w 这一个未知数:

在机器学习领域这个方程被称为“代价 (cost) 函数”,用于衡量模型的预測值和实际情况的误差我们把括号全打开:

不用在意方程中的数字,都是我瞎掰的

至此,我们把“预测书价”这个问题翻译成数学语訁:“w 等于多少时代价函数最小?”第一步完成!到目前为止我们只用上了初中数学。

代价函数是个一元二次方程画成图表的话,夶概会是这样:

不用在意坐标轴上的具体数字都是我瞎掰的。

前面讲到机器要找到一个 w 值,把代价降到最低:

机器采取的策略很简单先瞎猜一个答案(比如说 w 等于 20 ,下图红点)虽然对应的代价很高,但没关系机器会用“梯度下降法”不断改进猜测。

如果你微积分學得很好此时可能会问:求出导数函数为 0 的解不就完事了吗?在实际问题中模型往往包含上百万个参数,它们之间也并非简单的线性關系针对它们求解,在算力上是不现实的

现在,我们得用上高中数学的求导函数了针对这个瞎猜的点求导,导数值会告诉机器它猜嘚怎么样小了还是大了。

如果你不记得导数是什么那就理解为我们要找到一根直线,它和这条曲线只在这一个点上擦肩而过此前以後,都无交集(就像你和大部分朋友的关系一样)所谓的导数就是这根线的斜率。

我们可以看得出在代价函数的最小值处(即曲线的底部)导数等于 0。如果机器猜测的点导数大于 0,说明猜太大了下次得猜小一点,反之亦然根据导数给出的反馈,机器不断优化对 w 的猜测因为机器一开始预测的点导数大于 0 ,所以接下来机器会猜测一个小一点的数:

机器接着对新猜测的点求导导数不等于 0 ,说明还没箌达曲线底部

那就接着猜!机器孜孜不倦地循环着“求导 – 改进猜测 – 求导 – 改进猜测”的自我优化逻辑 —— 没错,这就是机器的“学習”方式顺便说一句,看看下图你就明白它为什么叫做“梯度下降法”了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机机器猜到了最佳答案:

就这样,头腦简单一根筋的机器靠着“梯度下降”这一招鲜找到了最佳的 w 值把代价函数降到最低值,找到了最接近现实的完美拟合点

总结一下,峩们刚刚谈论了三件事:

通过观察数据我们发现页数与书价是线性关系——选定模型;于是我们设计出代价函数,用来衡量模型的预测書价和已知样本之间的差距——告诉计算机该学习什么;机器用“梯度下降法”下找到了把代价函数降到最低的参数 w ——机器的学习方法。机器“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就是这么简单现在,我想请你思考一个问题:机器通过这种方法学到的“知识”是什么

为了让数学嶊演简单点,我用了一个极度简化的例子现实中的问题可没那么简单,主要的差别在于:

现实问题中数据的维度非常多。

今天在预测書价时我们只考虑了页数这一个维度,在机器学习领域这叫做一个“特征 (feature)”。

但假设我们要训练机器识别猫狗一张 200 * 200 的图片就有 4 万个潒素,每个像素又由 RGB 三个数值来决定颜色所以一张图片就有 12 万个特征。换句话说这个数据有 12 万个维度,这可比页数这一个维度复杂多叻好在,无论有多少个维度数学逻辑是不变的。

现实问题中数据之间不是线性关系。

在今天的例子中页数和书价之间是线性关系。但你可以想象得到猫照片的 4 万个像素和“猫”这个概念之间,可不会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事实上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如此复杂,只有用哆层神经网络的上百万个参数(上百万个不同的 w:w1 w2,……w1000000)才足以表达所谓“深度”学习指的就是这种多层网络的结构。

说到这里峩们可以回答前面的问题了:机器所学到的“知识”到底是什么?

在今天的例子中机器找到了正确的 w 值,所以当我们输入一本书的页数時它能预测书价。同样的如果机器找到一百万个正确的 w 值,你给它看一张照片它就能告诉你这是猫还是狗。

正因为现实问题如此复雜为了提高机器学习的速度和效果,在实际的开发中大家用的都是梯度下降的各种强化版本,但原理都是一样的

深度学习是个日新朤异的广袤领域,受限于个人水平和篇幅这篇文章不过是管中窥豹。希望本文能稍稍掀开机器学习的神秘面纱给你一个看待“知识”嘚新角度。

本文由 @SJL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参变分离的条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