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十几年历史的英语角话题,你知道吗

&&&新闻热线:021-
南宁英语角:有人“蹭”6年练成学霸 有人留洋回邕
原标题:南宁英语角:有人“蹭”6年练成学霸 有人留洋回邕
  原标题:南宁英语角:有人“蹭”6年练成学霸 有人留洋回邕
  有人在这里“蹭”6年练成学霸,有人留洋回邕还来找归属感
  南宁这个英语角是否也有你的回忆
  核心提示
  在南宁有这样一个英语角,从1983年便已经存在,30多年过去了,参与英语角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但英语角始终存在。这其间,有的人已经出国留学,有的人则通过英语角的学习而成为英语学霸。英语角不仅见证了一些人的成长,也让更多人通过它了解到了外面的世界。
  今天,我们就来听听南宁市民说说这个英语角的故事。
  61岁的他
  曾在这里学英语
  提起广西农垦局边上的休闲小广场,今年61岁的沈培森很有感情。
  沈培森家住南宁城北,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南宁市某建筑单位工作,那时他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除了奋战在工作岗位上外,还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其他技能。1983年时,他从朋友处了解到,南宁市文化宫有一个英语角,许多英语高手每周都在那里免费教授英语,于是对英语很感兴趣的他抱着提高英语口语的决心,几乎每周都去英语角。
  “刚开始时,不敢开口讲话,只敢偷偷地躲在老师身后听他们讲。”沈培森说。既然不敢与人对话,他便要求自己先听懂别人说的每个英语单词,时间久了,他的词汇量多了,沈培森这才鼓起勇气去找人用英语聊天。“那时学口语真的很用心,从早上一直学到下午,中午吃碗粉又回来继续练。”沈培森说。
  到了80年代末,英语角开始有老外加入,而沈培森这时已学有所成,被派到国外工作。也正是在英语角锻炼的一口流利的英语,让他在国外的工作中如鱼得水。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回到了南宁,又继续去参加英语角,但不同的是,这一次他是想把自己所学教授给更多想学口语的人。
  这时的英语角已经从文化宫搬到了农垦局前的小广场,且越来越多的老外开始出现在那里,每周日上午9时许到中午,只要经过民族大道的市民,总会看见一群人围着几位老外在谈论着什么。
  “在英语角,只要你敢去交流,总能找到你感兴趣的点。”在沈培森看来,英语角是他人生变化的一个开始,它就像是一个老朋友,见证了自己的发展,而今他只想做点什么,回馈这位老友。
  原标题:南宁英语角:有人“蹭”6年练成学霸 有人留洋回邕
  70多岁的老外
  在这里保持青春
  只要来过两三次英语角的人,总会看见一个满头白发,身材有些发福的外国老人,在树底下和一群人聊天,且人群里会时不时发出一阵欢笑声,这位老外的名字叫做乔尹?大卫(Joy Dewey),再过两个月他将满73岁。
  提起英语角,大卫赞不绝口,称在这里他感受了南宁的别样魅力,同时与人交流,也让他感受到了年轻的魅力,这种魅力能让他一直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态。
  大卫是美国人,年轻时喜欢到各个国家去游历,他先后去了五六个国家,十多年前,他到了中国,他先是在北京呆了一段时间,接着来到了南宁,并喜欢上了这里,也在这里结识了他的另一半,并安了家。他随身携带着一张和妻子在英语角的合照,每当和别人谈起自己的爱人时,他总会从口袋中掏出那张照片,向众人晒幸福。步入晚年后,大卫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来到小广场和人用英语交流,在他眼里,英语是大家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他认为,英语能够帮助到很多外出去闯世界的人,同时这也是他自己了解南宁,与人互相学习的一种好方式。
  外出留学的她
  在这里找到朋友
  家住南宁市的黄帆是中国传媒大学一名在校女大学生,今年21岁的她在去年选择留学英国,初到陌生的国度,她觉得一切都难以适应,尤其是在口语方面,很多之前在国内学习的口语在当地并不适用。
  “每次和别人交流时,会要求对方讲得慢一点,或者多重复几次。”黄帆说。对交流方式的不适应,让她觉得有些苦恼,但同时也激励着她更加刻苦地学习,“现在每天都会在家里念英文报纸,增加语感。”黄帆说。
  今年暑假,黄帆回到了南宁,并从舅妈口中得知这个英语角的存在,于是便抱着锻炼口语的决心来试试,很快地,她便认识了一位来自英国的老外,并愉快地和对方交谈起来。
  黄帆告诉记者,在英国时虽然自己也会和老外交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对中国文化或者外来人士感兴趣,因此真正能够锻炼口语的机会相对较少,而在英语角,她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因为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老外,也很希望能够从她口中了解到更多的事物。
  “从他们口中,我更了解英国,这样能帮助我融入当地,而他们也了解到了别样南宁。”黄帆说。
  原标题:南宁英语角:有人“蹭”6年练成学霸 有人留洋回邕
  18岁的他
  在这里成为英语学霸
  赖庆颍今年18岁,就读于广西大学附属中学的他,今年参加了高考,目前正在等待大学录取通知。“高考成绩还不错,老师建议我填报香港那边的大学,因为那边都是全英文教学,语言环境更好。”赖庆颍说。
  提起英语,他觉得自己通过英语角由一名英语学渣进化到了学霸。6年前,路过小广场时,他妈妈发现这个英语角,于是便拉着赖庆颍去围观,当时他的口语并不好,也不敢上前与人搭话,还是赖庆颍的妈妈把他推到了人群中,他才不得不开口的。
  他这一开口,发现讲英语并不难,并下决心每周都来练习。不久后,他在英语角结识了一位英语口语相当了得的老师,于是便跟着对方开始系统地学习英语,6年期间,除了有重要事情外,他几乎没有缺席过英语角的任何交流活动。
  “学英语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和努力。”赖庆颍说。到了初二时,他的英语开始有了质的飞越,不管是英语口语还是成绩,都在班上名列前茅。不少同学发现了他的改变,纷纷向他请教秘诀,于是赖庆颖便把同学们带来了英语角,“刚开始同学们会来几次,但像我一样一直坚持到现在的很少。”赖庆颍说。
  提到将来,他说自己想多去外面的世界走一走,闯一闯,“和老外们交流,让我发现这个世界的千变万化,让我有了探索的欲望。”赖庆颍说。(黄占玲)
  原标题:南宁英语角:有人“蹭”6年练成学霸 有人留洋回邕
  新闻链接
  南宁部分免费英语角
  广西大学英语角
  时间:每天22:00-23:30
  地点:广西大学西校园3教,东北方向。(女生宿舍6号楼旁)
  简介:以前是外语学院组织,现为自发组织。
  广西医科大学
  时间:每周五20:00
  地点:107馆3楼
  广西民族大学
  地点:周三8时30分以后
  地点:民族大学相思湖边,人数不多
  简介:老外为两个本院外教;大学生为主,水平还行,环境一流。
  广西师范学院
  时间:周四22:00
  地点:文科综合楼前广场
  简介:主要是师院的学生,人数较多(也有中医学院的过来);老外为一对退休的美国夫妇(比较热情);有时有辩论赛;水平不错。
  广西中医学院
  时间:周五晚
  地点:老年活动中心门口
  广西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时间:每周二晚
  地点:教学楼前的空地
  简介:从江北大道进入学院后,鱼塘边上的教学区,进入大门不远处,教学楼前的那块铺有地转的空地。
  南宁商贸学校
  时间:每周五晚7:30
  地址:秀灵路西一里3号
  简介:校内学生,及周边学校学生,免费。
  民族广场英语角
  时间:每周日上午9时-12时
  地点:(民族大道民族广场对面) 自由交谈
  简介:人很多(以6-12岁小朋友为主) 老外多;参加的人来自各行各业,时有高手出没。属南宁历史悠久的英语角。
  文化英语角
  时间:每周三、周日 晚上 8:30-10:00
  地点:南宁文化市场六楼(文化市场A6)
  简介:文化市场位于七星路与新民路交叉路口附近,新民路上的西侧,以自由交谈为主,欢迎分享相关经历、趣闻等。
  OEC英语角
  时间:需提前电话联系
  地点:金浦路16号汇东国际
  简介: OEC英语角活动,属于英拓国际英语培训机构。
  邦尼思?免费外教英语角
  时间:每周六 15:30-17:00
  地点:南宁市桃源路43号富满地左侧三楼邦尼思学校
  简介:南宁免费外教英语角:邦尼思,免费报名需参考他们的网页进行。
  (来源网络,读者请查询清楚后再去。)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南宁英语角:有人“蹭”6年练成学霸 有人留洋回邕
日 08:50 来源: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
原标题:南宁英语角:有人“蹭”6年练成学霸 有人留洋回邕
  原标题:南宁英语角:有人“蹭”6年练成学霸 有人留洋回邕
  有人在这里“蹭”6年练成学霸,有人留洋回邕还来找归属感
  南宁这个英语角是否也有你的回忆
  核心提示
  在南宁有这样一个英语角,从1983年便已经存在,30多年过去了,参与英语角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但英语角始终存在。这其间,有的人已经出国留学,有的人则通过英语角的学习而成为英语学霸。英语角不仅见证了一些人的成长,也让更多人通过它了解到了外面的世界。
  今天,我们就来听听南宁市民说说这个英语角的故事。
  61岁的他
  曾在这里学英语
  提起广西农垦局边上的休闲小广场,今年61岁的沈培森很有感情。
  沈培森家住南宁城北,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南宁市某建筑单位工作,那时他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除了奋战在工作岗位上外,还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其他技能。1983年时,他从朋友处了解到,南宁市文化宫有一个英语角,许多英语高手每周都在那里免费教授英语,于是对英语很感兴趣的他抱着提高英语口语的决心,几乎每周都去英语角。
  “刚开始时,不敢开口讲话,只敢偷偷地躲在老师身后听他们讲。”沈培森说。既然不敢与人对话,他便要求自己先听懂别人说的每个英语单词,时间久了,他的词汇量多了,沈培森这才鼓起勇气去找人用英语聊天。“那时学口语真的很用心,从早上一直学到下午,中午吃碗粉又回来继续练。”沈培森说。
  到了80年代末,英语角开始有老外加入,而沈培森这时已学有所成,被派到国外工作。也正是在英语角锻炼的一口流利的英语,让他在国外的工作中如鱼得水。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回到了南宁,又继续去参加英语角,但不同的是,这一次他是想把自己所学教授给更多想学口语的人。
  这时的英语角已经从文化宫搬到了农垦局前的小广场,且越来越多的老外开始出现在那里,每周日上午9时许到中午,只要经过民族大道的市民,总会看见一群人围着几位老外在谈论着什么。
  “在英语角,只要你敢去交流,总能找到你感兴趣的点。”在沈培森看来,英语角是他人生变化的一个开始,它就像是一个老朋友,见证了自己的发展,而今他只想做点什么,回馈这位老友。
  原标题:南宁英语角:有人“蹭”6年练成学霸 有人留洋回邕
  70多岁的老外
  在这里保持青春
  只要来过两三次英语角的人,总会看见一个满头白发,身材有些发福的外国老人,在树底下和一群人聊天,且人群里会时不时发出一阵欢笑声,这位老外的名字叫做乔尹?大卫(Joy Dewey),再过两个月他将满73岁。
  提起英语角,大卫赞不绝口,称在这里他感受了南宁的别样魅力,同时与人交流,也让他感受到了年轻的魅力,这种魅力能让他一直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态。
  大卫是美国人,年轻时喜欢到各个国家去游历,他先后去了五六个国家,十多年前,他到了中国,他先是在北京呆了一段时间,接着来到了南宁,并喜欢上了这里,也在这里结识了他的另一半,并安了家。他随身携带着一张和妻子在英语角的合照,每当和别人谈起自己的爱人时,他总会从口袋中掏出那张照片,向众人晒幸福。步入晚年后,大卫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来到小广场和人用英语交流,在他眼里,英语是大家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他认为,英语能够帮助到很多外出去闯世界的人,同时这也是他自己了解南宁,与人互相学习的一种好方式。
  外出留学的她
  在这里找到朋友
  家住南宁市的黄帆是中国传媒大学一名在校女大学生,今年21岁的她在去年选择留学英国,初到陌生的国度,她觉得一切都难以适应,尤其是在口语方面,很多之前在国内学习的口语在当地并不适用。
  “每次和别人交流时,会要求对方讲得慢一点,或者多重复几次。”黄帆说。对交流方式的不适应,让她觉得有些苦恼,但同时也激励着她更加刻苦地学习,“现在每天都会在家里念英文报纸,增加语感。”黄帆说。
  今年暑假,黄帆回到了南宁,并从舅妈口中得知这个英语角的存在,于是便抱着锻炼口语的决心来试试,很快地,她便认识了一位来自英国的老外,并愉快地和对方交谈起来。
  黄帆告诉记者,在英国时虽然自己也会和老外交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对中国文化或者外来人士感兴趣,因此真正能够锻炼口语的机会相对较少,而在英语角,她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因为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老外,也很希望能够从她口中了解到更多的事物。
  “从他们口中,我更了解英国,这样能帮助我融入当地,而他们也了解到了别样南宁。”黄帆说。
  原标题:南宁英语角:有人“蹭”6年练成学霸 有人留洋回邕
  18岁的他
  在这里成为英语学霸
  赖庆颍今年18岁,就读于广西大学附属中学的他,今年参加了高考,目前正在等待大学录取通知。“高考成绩还不错,老师建议我填报香港那边的大学,因为那边都是全英文教学,语言环境更好。”赖庆颍说。
  提起英语,他觉得自己通过英语角由一名英语学渣进化到了学霸。6年前,路过小广场时,他妈妈发现这个英语角,于是便拉着赖庆颍去围观,当时他的口语并不好,也不敢上前与人搭话,还是赖庆颍的妈妈把他推到了人群中,他才不得不开口的。
  他这一开口,发现讲英语并不难,并下决心每周都来练习。不久后,他在英语角结识了一位英语口语相当了得的老师,于是便跟着对方开始系统地学习英语,6年期间,除了有重要事情外,他几乎没有缺席过英语角的任何交流活动。
  “学英语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和努力。”赖庆颍说。到了初二时,他的英语开始有了质的飞越,不管是英语口语还是成绩,都在班上名列前茅。不少同学发现了他的改变,纷纷向他请教秘诀,于是赖庆颖便把同学们带来了英语角,“刚开始同学们会来几次,但像我一样一直坚持到现在的很少。”赖庆颍说。
  提到将来,他说自己想多去外面的世界走一走,闯一闯,“和老外们交流,让我发现这个世界的千变万化,让我有了探索的欲望。”赖庆颍说。(黄占玲)
  原标题:南宁英语角:有人“蹭”6年练成学霸 有人留洋回邕
  新闻链接
  南宁部分免费英语角
  广西大学英语角
  时间:每天22:00-23:30
  地点:广西大学西校园3教,东北方向。(女生宿舍6号楼旁)
  简介:以前是外语学院组织,现为自发组织。
  广西医科大学
  时间:每周五20:00
  地点:107馆3楼
  广西民族大学
  地点:周三8时30分以后
  地点:民族大学相思湖边,人数不多
  简介:老外为两个本院外教;大学生为主,水平还行,环境一流。
  广西师范学院
  时间:周四22:00
  地点:文科综合楼前广场
  简介:主要是师院的学生,人数较多(也有中医学院的过来);老外为一对退休的美国夫妇(比较热情);有时有辩论赛;水平不错。
  广西中医学院
  时间:周五晚
  地点:老年活动中心门口
  广西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时间:每周二晚
  地点:教学楼前的空地
  简介:从江北大道进入学院后,鱼塘边上的教学区,进入大门不远处,教学楼前的那块铺有地转的空地。
  南宁商贸学校
  时间:每周五晚7:30
  地址:秀灵路西一里3号
  简介:校内学生,及周边学校学生,免费。
  民族广场英语角
  时间:每周日上午9时-12时
  地点:(民族大道民族广场对面) 自由交谈
  简介:人很多(以6-12岁小朋友为主) 老外多;参加的人来自各行各业,时有高手出没。属南宁历史悠久的英语角。
  文化英语角
  时间:每周三、周日 晚上 8:30-10:00
  地点:南宁文化市场六楼(文化市场A6)
  简介:文化市场位于七星路与新民路交叉路口附近,新民路上的西侧,以自由交谈为主,欢迎分享相关经历、趣闻等。
  OEC英语角
  时间:需提前电话联系
  地点:金浦路16号汇东国际
  简介: OEC英语角活动,属于英拓国际英语培训机构。
  邦尼思?免费外教英语角
  时间:每周六 15:30-17:00
  地点:南宁市桃源路43号富满地左侧三楼邦尼思学校
  简介:南宁免费外教英语角:邦尼思,免费报名需参考他们的网页进行。
  (来源网络,读者请查询清楚后再去。)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不能使用此页面的全部功能。
请换用其他浏览器或者开启对javascript的支持。
北京英语角历史回顾
中国传媒大学留学生公寓英语角Sabrina's party第一次活动,这是北京英语角的前身,创始人及第一代组织者Sabrina,利用自己在留学生公寓工作的契机,组织了一个英语角活动,虽然每次人数都不多,但中国朋友和外国朋友基本能各占一半,期间热心会员Kevin渐渐参与到活动组织中去,但因为是室外活动,冬季没有适合场地,只做到05年底。期间每周一次。相关链接:
Kevin和英语专业的Kathy合作在紫竹院公园水榭茶楼举办英语角活动,后来活动改Kathy家中,Kathy不光英语水平出众,资源也极其丰富,甚至请到了CCTV9的主持人杨锐来参加活动,但这个活动也因为模式的原因,没有能一直坚持做下去。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Sabrina和Kevin在书店买书的时候聊起英语角,周围竟然有一个女孩听到了,过来咨询,他们决定重新恢复英语角,第一次恢复活动是在元大都遗址公园。 从08年9月开始,英语角活动因为没有固定场地,只能四处借用朋友的公司或教室,这是最惨淡的一段时期,人数最少的时候只有三个人参加,他们是:Kevin Amy 和 Vivien,但我们没有放弃。相关链接:
第一代组织者Sabrina把活动组织工作交由Kevin负责。而我们也迎来了第一个场地合作方,团结湖三杯茶书屋,美国朋友Sean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主持人+沙龙式的活动方式,让我们的活动有了质的飞跃,人数也有了很大提升,每期活动都有20-30人。相关链接: 因为场地方突然单方面提价,我们拒绝了新的价格标准,又开始四处找场地,打游击的活动,其中尚都soho的场地,我们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人数也回升到之前的水平。相关链接: 紫竹院户外活动,人数突破记录达到64人,主持人是Bug和Ruben。相关链接: 三杯茶书屋更换新的老板,重新给我们一个非常优惠的价格,我们的活动回归三杯茶书屋。相关链接:
英语角活动100期了,我们邀请了很多老朋友,Kathy Sean等朋友非常忙没能参与,但是我们还是有幸请到了创始人Sabrina。相关链接: 英语角活动越来越受欢迎,我们迎来了BBC记者的采访,虽然最后没有能够播出,但我们依然很骄傲。 英语角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我们尝试多场地、多场次活动,组织了话题讨论、影视欣赏、单身派对、英语桌游等不同类型的活动,平均每周有4-5场活动。相关链接:
第二代组织者Kevin把活动交与Bug 负责。
英语角宣传小卡片第一版由Pig设计完成。相关链接: 英语角通过招募志愿者的方式,开始组建自己的运营团队,大家分工协作一起把我们的活动做好。相关链接: 为了活动宣传的便利,我们将kevin的个人blog改版,作为英语角的官方平台。
本着我们公益事业的初衷,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受益,青少年英语角开始筹备。相关链接: China Daily报道了英语角的单身活动,英语角活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吸引了媒体的关注。相关链接: 经过几位主要负责人的协商我们把进行了12期的单身派对活动停办了,重新把组织的宗旨的定位到 “公益” “教育”上来,做一些没有人愿意做,但确实需要有人做的事情。相关链接: 青少年英语角第一次活动,虽然来的朋友不多,但我们却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相关链接: 我们迎来了德国联邦汽车管理学院的20多位师生,大家在元旦特别活动中一起畅谈中德文化,互赠礼物,共同的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元旦。相关链接: 我们第一尝试跟培训机构合作,代价是惨痛的,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商业广告涨价甚至代替我们主持人主持,我们愤然立即终止合作,并向参与者重申我们的公益性,作为前车之鉴,导致我们和盈利性机构的合作异常谨慎。相关链接: 团结湖分会周日的活动恢复了,这是第一次活动,来的朋友不是很多,但我们会努力的。相关链接: 西土城分会第一次活动,合作方是一个心理工作室, 五道口分会第一次活动,场地是合作方免费提供的,加上通州分会,我们已经有两个纯免费的公益活动了,很兴奋。 相关链接: 继西土城青少角之后,我们在通州也组织了一个青少年英语角的分会,最重要的是得到了场地方的大力支持,免去了我们的场地费。相关链接:
我们一直想在京西建立一个分会,终于在西单找到了一个适合的场地,第一次活动就有30位朋友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这让我们非常欣慰。相关链接: 东直门分会第一次活动,迎来了47位热心的朋友,突破了我们以往的新分会记录,因为场地方的大力支持,我们又多了一场纯公益的活动。相关链接: 学习小组活动在东直门第一次活动,有20多位朋友参与,这是针对无法参加英语角的初学者准备的,以英语学习为目的,我们做了一件雪中送炭的事儿。相关链接: 年度活动take me out由三大分会联手奉献,大型单身相亲活动,模仿非诚勿扰的灭灯模式看,活动完全免费,吸引了不少单身的朋友参与,活动结束后好评如潮。相关链接: 因为个人原因第三代组织者Bug把总会负责人权利交还给Kevin。 发生了一件很令人沮丧的事情,一个分会负责人搞分裂,我们损失惨重,吃一堑长一智,我们决定严格控制志愿者的审核工作。 在线培训机构SpeakingMax赞助我们一批免费英语课程,有21位朋友免费学习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反馈不错。 通州青少年分会出现了很大问题,家长参与性差,把这里当成免费培训班,我们集合几位负责任的家长,劝退了不愿意承担责任的参与者,重组了通州青少年英语角,这是重组后第一次活动,效果有很大改善。相关链接: 经过一些反思,我们从新定义了组织的愿景,把三种不同的活动形式定义为了三个项目,官方Blog也有了相对应的体现。相关链接: 学习小组的第一位毕业者Ada顺利毕业,并答应承志愿担辅导员工作,这证明了我们预想的模式行之有效,非常欣慰。相关链接: 活动项目化后,第一位总会沙龙项目负责人Jonathan上任,全程指导了五道口、西单、东直门三个分会的分会负责人交接工作,因为Jonathan和老一代分会负责人的认真负责,整个过程非常顺利。 通州学习小组第一次活动,通州分会成为第一个全建制分会,同时具有英语沙龙,学习小组和青少年英语角的。相关链接: 免费的东直门分会出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竟然因为是免费的参与者就不爱护公物,迫使这个分会必须采取收费方式弥补损失,公益做成慈善,让我觉得汗颜。相关链接: 西三旗青少年英语角第一次活动,综合了通州和北航青少年分会的组织模式,尝试使用让青年志愿者帮助孩子们准备话题,孩子自己主持的新模式,第一次活动来了7位小朋友,反馈比较成功。相关链接: 北航青少年英语角发生了跟通州青少年英语角同样的问题,从新改组后今天第一次活动,提倡负责任的参与者,让家长们不把这里当成辅导班。相关链接: 公主坟学习小组第一次活动,就有两位志愿者辅导员加入我们,效果还不错,非常感谢的她们的志愿服务。相关链接: 本着尽量帮大家创造接触外国友人的机会,我们和一个商业机构合作举办了“跟老外一起摘草莓”活动,因为有志愿者们的努力,不断地与合作方沟通,最后效果还不错。相关链接: 大家一直希望活动里能有外国朋友,我们尝试和酒吧合作建立了交道口tipsybar分会,第一次活动就有外国朋友参与,大家反馈相当不错。相关链接: 团结湖三杯茶书屋因租约到期,我们使用很久的这个场地不能继续使用了,不过听老板说新老板也有意向做英语角,希望我们很快就能回归。相关链接: 第二代组织者Kevin因为个人原因,将首席组织者职责交予buddleia,自己只负责一些互联网相关工作,buddleia为英语角第四代首席组织者。 公主坟学习小组因为我们组织的问题,只能关闭了,这是第一个失败的学习小组,我们从失败中学到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日北京英语角第二代组织者kevin和第四代组织者buddleia商议,将个人信息从北京英语角中剥离,建立公共的新浪博客【】、微博【】、豆瓣平台【】、公共邮箱【】,以方便组织者之间的更替,把北京英语角建设成为一个“可以传递”的公益组织。&日 西单原场地租赁合同到期,场地更换至地安门,第一次活动中来了不少原西单英语角的老人。&日为了增加大家的参与度,我们在网上发起了鼓励大家写活动总结的倡议,反响不错,特别是地安门分场的blair,几乎每期活动都写图文并茂的总结。倡议链接:&日由于交道口场地的酒吧老板不信守承诺,擅自占用我们的活动时间,协商无果后,我们决定撤销这个分场的活动&日通州场地,由于原来的场地方经常出差,无法保证场地的连续使用,我们决定从九棵树场地搬出,移至大稿国际艺术区中的酷克漫咖啡馆,第一次活动来了不少老朋友。同日,通州学习小组也转到新场地开展活动。&日三元桥周六分场,由于场地方在周末要增加培训无法再提供场地,我们不得不暂停三元桥周六分场的活动。日通州分场开始试行互助型学习小组,这种学习小组针对的是中级英语水平的人,参与者必须轮流做主持人。因为这个活动还在试验阶段,所以没有在公共渠道发布通知。第一期活动由Linda主持,拟定的学习模式有:背诵/提问短句,听读演讲音视频,模仿电影片段,角色扮演等。效果如何,还有待时间来检验。日望京英语角互助学习小组开展第1次活动,这是北京英语角继通州互助学习小组之后的第2个针对中级英语水平者开展的活动,日建立了互助学习小组(中级)的独立网页,互助学习小组(中级)v1.0版本见 &日 11月27日北京英语角的新浪博客被关闭,疑似恶意举报,与新浪博客协商无果,我们决定今后不再用新浪博客作为宣传渠道,将所有资料转到豆瓣上。新的官方网站链接:日,东城区分场由东直门搬至瓷器口广渠门内大街新景家园东区15号楼,活动时间由周四晚上调整至周一晚上,场地费用不变,仍然是5元。日 北京英语角的微信公众平台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名称:北京英语角联盟第1版[帐号:bjeclm1]。日,通州青少年英语角由于缺乏志愿者,该场地活动撤销。2014年4月,学习小组项目将现场辅导和网络辅导分离为两个不同的活动,网络学习小组:针对不能参加现场活动的朋友,不限制地域,采取邮件辅导制,适合初、中级的朋友申请,网络学习小组简介见 日,朝阳分会的场地由三元桥搬至三里屯,搬至三里屯SOHO商业3号楼下沉广场B1-307(Secret咖啡厅),时间不变,仍每周三晚上举行活动。日,北京英语角首届志愿者交流会举行,参与者11人,包括每个分场的志愿者或者志愿者代表以及各个渠道的宣传人员,大家交流了各自分场的基本情况和现在面临的一些困难,由于场地方晚上有包场活动,我们的活动时间临时缩短了1个小时,很多问题只是被提出来了,而没有深入进行讨论,比较遗憾。2014年6月,北京英语角多个沙龙场地受到同一个商业英语培训机构的攻击,五道口分场和三里屯分场与该商业英语培训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为了避免与商业机构共用活动场地,我们于6月18日撤离五道口分会、6月20日撤离三里屯分会。日,望京互助学习小组场地从望京西里更换至望京花园,原因是旧场地是一个办公室,周末开门的问题无法得到妥善的解决。新场地是一个咖啡馆,不仅解决了开门问题,而且空间更大,可以容纳更多的参与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望京分场大量人员排队的问题。日,海淀互助学习小组第1次活动成功举办。在五道口沙龙撤销之后,几个志愿者商议将今后的发展重点转向公益教育性质的学习小组,对参与者进行审核,实行报名制,并要求参与者轮流做主持人。我们的倡议得到了参与者的响应,第1期招募20名学员,仅3天就报名人满了。日,即日起通州英语沙龙实行“报名审核制”和“轮流主持制”,活动现场不再接受“空降人员”。这是北京英语角针对沙龙模式的改革尝试;今后如果开设新的沙龙分场,拟仿照此模式。日,通州初级学习小组由于志愿者招募困难,以及学员人数过少,即日撤销该分会。通州英语沙龙照常进行。日,地安门分场由于场地租房到期,该分场搬至东城区北新桥;同时,在新场地实行报名审核制度;至此,所有的北京英语角分场都实行了报名审核制度。日,双井初级学习小组(原东直门学习小组)由于内部志愿者突然变化,不得已解散,原有小组成员自愿转到网络学习小组。日,第四代组织者buddleia因为个人原因离开,将首席组织者职责交予Frank,Frank为英语角第五代首席组织者。 日,北京英语角联盟十周年活动举办。活动没有公开,只邀请了英语角的所有志愿者以及部分老朋友参加。第二三四代组织者 Kevin Bug Buddeia 都有参加。我们一起分享了过去的点点滴滴,并且有多才多艺的老角友进行了节目演出,共涉及 口琴,吉他,舞蹈,唱歌等八个节目。活动结束后一起聚餐,整个十周年活动在一片欢乐中落幕。值得感谢的是 咖啡店老板 为了表示祝贺我们十周年活动,特意免费赠送给我们一些糕点。日, 北京英语角联盟 海淀国家图书馆区域分场英语沙龙第一期活动开始,并将于每周四晚持续下去。仅仅不到一周的时间,第一期报名参加人数达到30人,参加的人中不乏有很多老朋友。场地方仍旧是一个咖啡厅,非常漂亮。至此,北京英语角联盟有 通州,东城北新桥,海淀国图 三个英语沙龙,和海淀清华园 及 望京 两个英语学习小组,以及一个网络学习小组。日,北京英语角联盟望京互助学习小组迎来了100期活动。很多老朋友及前志愿者们都参与进来了,用普通又特殊的方式庆祝了一下。2017年9月,海淀国图分场最初的场地在关门之后我们搬到了中关村,之后由于时间等原因没能持续,之后我们又在国家图书馆分场附近找到了一家合作方,继续回归国家图书馆附近。2017年9月,北新桥英语沙龙分场因为面临街道改造装修,空间有限,而合作两年来,他们生意也更加好了,客人在旁边说话声音也较大,互相都有影响。和老板商量讨论之后,我们决定搬到什刹海。新的场地合作方空间很大,是一个桌游场地,老板很支持我们活动。2017年, 北京英语角联盟 每周五场活动一直在风雨无阻的进行着,它们是 西城什刹海沙龙分场(每周二晚),海淀国图沙龙分场(每周四晚),通州英语沙龙分场(每周日), 望京英语中级学习小组分场(每周六上午),海淀英语中级学习小组分场(每周日上午), 网络学习小组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他有前总负责人Kevin 在异地负责。2018年2月,望京分场场地合作方房租到期,热心的角友在附近有找了一家咖啡厅,他们上午不营业,为了确保我们活动持续进行(每周六上午),还是答应了我们,但需要志愿者提前去拿钥匙。
“做一些没有人愿意做,但确实需要有人做的事情。”
能说出这句话,的确不容易;能说的问心无愧,更值得让人心生敬佩;
“做一些没有人愿意做,但确实需要有人做的事情。”
能说出这句话,的确不容易;能说的问心无愧
“做一些没有人愿意做,但确实需要有人做的事情。”
能说出这句话,的确不容易;能说的问心无愧,更值得让人心生敬佩;
作为某小城市日语角的组织者 发现这个小站实在是感到太惊喜了 之前为了了解运营经验翻墙看了不少文章 没想到国内就有这么好的小站!感觉又找到努力的方向了(^曰^)
作为某小城市日语角的组织者 发现这个小站实在是感到太惊喜了 之前为了了解运营经验翻墙看了不少
作为某小城市日语角的组织者 发现这个小站实在是感到太惊喜了 之前为了了解运营经验翻墙看了不少文章 没想到国内就有这么好的小站!感觉又找到努力的方向了(^曰^)
谢谢支持,有问题可以联系我 qq&微信
一直坚持 成长
很不容易~一定要加入,一起学习,一起坚持学习
一直坚持 成长
很不容易~一定要加入,一起学习,一起坚持学习
一直坚持 成长
很不容易~一定要加入,一起学习,一起坚持学习
明天就要第一次去参加英语角,期待ing!
明天就要第一次去参加英语角,期待ing!
明天就要第一次去参加英语角,期待ing!
希望能有一个愉快的经历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sociopat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宁市历史文化名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