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高校全职院士数量排名,23个兼职院士,相当于几个全职

(夜永月孤)
(夜永月孤)
(夜永月孤)
(夜永月孤)
(夜永月孤)
第三方登录:中国985大学全职院士数量排行榜,这才是硬实力!中国985大学全职院士数量排行榜,这才是硬实力!简约生活教育百家号下图为中国各985大学全职院士数量排名,双聘院士或兼职院士不计入聘用单位。越好的大学吸引的院士越多,这也是一所大学实力的体现。大部分省市的高考成绩已经公布,那么考生在选择院校时,也可以作为参考。这是都是顶尖的导师,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学习的机会。看看有没有你的学校?关注:简约生活教育,为您带来更多精彩的教育类资讯!!!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简约生活教育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做一个思想有深度的人,并传递我的思想!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山东院士阵容再扩大 半数研究海洋总量仍逊苏粤浙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1月27日,中国工程院官方网站正式对外发布2017年的院士增选结果,共有67人入围。其中,山东有两位学者新当选为院士,他们分别为现任中国海洋大学(简称:海大)副校长的李华军和海大生命学院院长包振民。
11月27日,中国工程院官方网站正式对外发布2017年的院士增选结果,共有67人入围。其中,山东有两位学者新当选为院士,他们分别为现任中国海洋大学(简称:海大)副校长的李华军和海大生命学院院长包振民。正在工作的李华军(左二) 资料图正在工作的包振民(左二) 资料图凤凰网山东注意到,除均来自海大外,他们两个均为&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而伴随上述二人此次问鼎新科院士,山东院士的&阵营&再次扩大。不过,尽管该阵营有所扩大,但就两院(即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总量而言,山东与苏粤浙相比,仍存较大距离。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出炉,67人入围日,凤凰网山东从中国工程院官方网站获悉,备受关注的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正式出炉。上述结果显示:此次新当选的院士共67名,其中,男性63人,占94%;女性4人,占6%。从年龄构成看,最小年龄49岁,最大年龄67岁,平均年龄56.37岁。60岁(含)以下的57人,占85%;61岁至70岁(含)的10人,占15%,这也意味着,更多优秀的中青年工程科技专家就此当选。此外,从来源看,新当选院士中,来自高等院校的有31人,占46.2%;研究院所18人,占26.9%;企业及医院18人,占26.9%。与此同时,外籍院士增选结果同步产生,本次增选共有18位外籍专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比尔盖茨位列其中。据了解,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工作于年初正式启动,通过中国科协组织学术团体提名和院士提名两条途径,共提名了533名有效候选人。6月4-10日,召开了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会议,选举产生了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205位。第一轮评审会议结束后,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开展了候选人材料公示、审核把关和投诉处理等工作,并将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进行了备案。10月30日-11月3日,召开了院士增选第二轮评审和选举会议,经各学部选举和全体院士大会终选等程序,选举产生了67位新当选院士。值得关注的是,在前述67名新当选的院士榜单中,有山东两位学者的身影。他们分别为现任中国海洋大学(简称:海大)副校长的李华军和海大生命学院院长包振民。凤凰网山东注意到,除均来自海大外,他们两个均为&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山东院士又多两位资料显示:出生于1962年2月的李华军系山东广饶人,1982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现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2016年度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不仅如此,作为中国海洋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今年初的科技日报曾以《李华军:与&蛟龙&搏斗30年》为题报道了其成长经历以及科研成就。该报道在回忆其一个县播种机厂的技术员可以成长为中国海洋专业领域内的顶级高手的同时,也披露了李华军30多年来的与&蛟龙&博弈的种种事迹。1992年8月,他转战青岛海洋大学工程学院的机电工程系,成为一名讲师。此后20余年,李华军在完成其职称从讲师到副教授、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跨越的同时,也历任青岛海洋大学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副院长,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10月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院长、党委委员,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等职务。目前,李华军已将眼光瞄向了深远海,并在这一领域成绩斐然。与李华军相比,包振民可谓是&土生土长&的海大人。1982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生物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获博士学位;1999年美国A&M大学IBT高级访问学者。据青岛本地公众号&青小岛&称,让包振民一举成名的则是青岛人爱吃的扇贝。这一点在其研究方向方面被佐证。公开资料显示:包振民研究方向是聚焦在贝类遗传学和种质工程研究,重点开展扇贝的遗传学现象和机理、性状的分子标记和遗传调控网络解析等研究。20多年来,包振民带领他的研究团队积极地投入到研究、培育扇贝的高产抗病良种等工作,并相继培育出了栉孔扇贝新品种&蓬莱红&以及升级版&蓬莱红2号&,获奖无数。此外,值得关注的是,除李华军、包振民新当选为院士外,还有一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孙金声。虽然,与组织人事关系在山东省内的李、包二人相比,身为油气井工程钻井液与储层保护领域专家的孙金声也长期工作在山东,不过,他是山东全职引进的聘用人才。院士数量:海大超山大两院院士是各个领域国内最拔尖的人才,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发展的驱动器,同时反映一个地区发展后劲的大小,对高校两院院士的盘点,也是分析高校资源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李华军、包振民此次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继2015年之后,再次超过山东大学,成为院士最多的高校。凤凰网山东梳理发现,在驻鲁院士名单中,近7成集中分布在山东几所著名高校,其中大部分院士研究领域为海洋、农业等,具有鲜明的山东特色。而从这些院士的大学分布图看,数据显示,近年来,连续在院士增选屡有斩获的中国海洋大学,目前已经拥有12名两院院士(含聘任),超越山东大学,领先省内诸多高校。与海大的气势如虹相比,素有&山东第一学府&之称的山东大学近年来在院士增选过程中,可谓战绩寥寥,甚至可以说,&颗粒无收&。再加上蒋民华、王克明等院士的去世,这使得山大在院士数量上失去了省内榜首的位置。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山东大学仅拥有中科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共计8名两院院士(含聘任)。此外,就其他大学院士数量而言,山东农业大学拥有院士5名;山东科技大学4名(另有9名双聘院士);烟台大学1名(兼职院士13名),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温俊峰;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也有1名院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等等。这样,驻鲁院士集中在山东上述几所高校,占全部驻鲁两院院士总数2/3。大学和科研院所是院士们&扎堆&的地方,尤其是那些立志打造&世界一流&的大学,都集聚了数量众多的院士作为学科带头人,而在这个方面,山东院士集中的两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山东大学,表现仅能够用中规中矩来形容。以海大为例,尽管此次李华军、包振民当选新科院士后,海大的院士总量增至12名,但与此同时,浙江省的浙江大学官方显示,该院共有院士总量为38人,江苏省的南京大学共有两院院士31人&&柔性算:青岛院士到底有多少?在驻鲁两院院士中,主要分布在山东的青岛、济南、泰安、东营、烟台5市。其中,青岛最多。那么,青岛到底有多少院士?据悉,近年来,青岛引进的两院院士逐年增多,驻扎在科研院所、高校、院士港、院士工作站的院士们,为青岛的科技创新积蓄了强大能量,是青岛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今年5月2日,青岛日报曾对本市引进院士情况进行梳理,试图为青岛院士画一个&全家福&。按照当时的统计数据,青岛市拥有常驻院士、外聘院士以及通过院士工作站等方式柔性引进的院士总数达106人。院士们所从事的专业涉及电子学、地质学、物理海洋、海洋生物等近20个领域。涉海院士占全国70%。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已累计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54家,有效运行46家,在站院士53名。当时位于李沧区的青岛国际院士港已有袁隆平、王玉田、周寿桓等33位院士签订合作协议。另据11月23日最新消息,青岛国际院士港已与75名海内外院士成功签订引进协议。对比来看,据不完全统计,仅院士港就比5月份增加42位院士,即便其他单位院士数量保持不变,算上11月27日,新增的两名院士,青岛市拥有常驻院士、外聘院士以及通过院士工作站等方式柔性引进的院士总数就已经达到150人。专业分布:山东全职院士多数研究海洋地域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院士们的研究领域。就驻鲁院士而言,海洋领域的全职院士较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就青岛而言,这一数字至少为25人,占43名山东全职院士的近6成。资料显示:作为中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山东拥有3100多公里的黄金海岸线,沿海可开发利用的海洋面积,远远超过陆地面积。青岛之所以聚集了如此众多的、研究海洋领域的两院院士,与其明显的区位优势以及海洋资源存在直接联系。据悉,目前,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等相关科研单位多布局我省。加上以海洋和水产为学科特色的中国海洋大学,上述单位聚集了大量以海洋相关领域为研究领域的两院院士。同样,山东也是农业大省。农业领域的顶级专家,山东也不缺少。据悉,截至目前,山东农业大学的院士队伍,即是杰出代表。另外,由于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驻鲁院士中有三人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分别为胜利石油管理局的工程院院士顾心怿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高压水射流研究专家、有&钻头之父&之称的沈忠厚教授以及此次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全职引进的聘用人才孙金声。除山东院士分布领域不均衡外,高层次人才工作中&平台不多,&红利不大&的问题也客观存在。来自行业的数据显示,从承载平台来看,截至2016年底,山东高新技术企业的总数4692家,广东省则达到了19857家,在人才市场发育方面,山东众多科研成果没有及时得到转化,有一所重点高校,每年专利约有300至400项,但实现成果转化的仅30项左右,不足10%。而在发明专利方面,截至2016年底,在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内企业,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前十名的企业中,山东均无一家。院士总量(不含聘任):山东逊于苏、粤、浙尽管伴随李华军、包振民此次问鼎新科院士,山东院士的&阵营&再次扩大,但值得关注的是,就两院的院士总量而言,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的山东,与苏粤浙相比,其成绩单也逊色不少。甚至有观点称:虽然山东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山东学生高考成绩也一直在国内名列前茅,且学霸多,但学者少,尤其是能够跻身全球、全国前沿&大师级&人才相对较少,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院士总量与苏浙等地区相比,相对较少。数据似乎更能说明问题。凤凰网山东梳理了两院的官网后发现,从数量上看,加上今年新增选的院士,目前山东省现共有驻鲁院士43人(注:此处不含聘任,下同)。而中国工程院本次增选院士后,驻江苏院士增至99人;驻浙江的院士为44人(组织人事关系在浙江省内)。与此同时,驻广东院士为44人(不包括双聘),必须指出的是,由于中科院广州分院等单位院士并未计算到广东省范围内(截至2015年9月底,广州地区院士总数就已经达到96人),所以,实际上在广东省两院院士总数早已超100位。&此外,两院院士都是各个领域国内最拔尖的人才,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发展的驱动器,同时反映一个地区发展后劲的大小。驻鲁院士中,青岛28位遥遥领先,济南7位位居其后,这样的数字,前述的广州地区以及南京地区来说,落后了也不止一两个身位。而从工作地来看,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例,截至上一次增选(即2015年),该院院士工作地分布在全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市386人,上海市96人,江苏省41人,湖北省24人,陕西省20人,辽宁省19人,广东省17人,以上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有院士603人,占全体院士的81%。而山东则为10人。事关院士们的山东籍贯众所周知,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一般来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却有着他(她)的家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出生或籍贯在山东的有43人,占739名总人数的5.8%;中国工程院院士有60人,占882名总人数的6.8%,两院中山东籍共有103人。从性别比例方面看,103名两院院士中,有98人为男性,女性仅为5人。这5名女院士分别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天文学家崔向群,籍贯山东博兴,出生于1951年;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土木工程材料专家孙伟,出生于1935年的山东省胶州市;医药卫生学部内科肾脏病学专家陈香美,山东蓬莱人,出生于1951年;医药卫生学部心血管病专家韩雅玲,山东淄博人,出生于1953年6月,以及医药卫生学部分子生物学专家王琳芳,原籍山东莱州,出生于1929年。&想要当选院士,科学家本身必须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重要成就和重大贡献,正因如此,媒体曾经就&中国科学精英老龄化严重&展开讨论,在国家层面,也曾明确要求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那么,山东两院院士们的年龄构成如何?此前有山东媒体梳理发现,虽然山东籍院士中,75-85岁之间的院士仍然在学术领域中占据重要席位,但&50后&、&60后&已经崛起,且山东籍&60后&两院院士人数近年来却在直线攀升,并在领先于江苏,列全国各省市之首。对此,有观点认为,山东后劲足,将来可能会涌现越来越多的两院院士。附:此次两名新增院士的履历李华军:男,汉族,1962年2月出生,山东广饶人,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现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1978年10月&1982年7月,山东工学院学习1982年7月&1983年8月,山东东营市广饶播种机厂技术员1983年8月&1986年7月,大连工学院造船系硕士研究生1986年7月&1992年8月,海军潜艇学院讲师1992年8月&1995年5月,青岛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副教授;1995年5月&1999年2月,青岛海洋大学工程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其间:1997年12月&1998年12月,美国罗得岛大学访问教授;1999年2月&2009年12月,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10月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院长、党委委员(2003年9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6年2月),其间:1997年4月&2001年3月,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海岸海洋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2009年12月至今,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目前主要兼职:中国海洋工程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海洋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China Ocean Engineering》期刊编委,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和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四届和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海岸工程》期刊副主编,《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副主编,《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英文版)》副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决策咨询专家。包振民包振民,男,博士,1961年12月出生,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生物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获博士学位1999年美国A & M大学IBT高级访问学者。社会兼职: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遗传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生物工程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贝类学会理事;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理事;国家基金委专家评审组成员;国家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客座教授;上海水产大学兼职教授;比利时根特大学博士生国外导师。研究方向重点开展扇贝的遗传学现象和机理、性状的分子标记和遗传调控网络解析等研究
[责任编辑:李翠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电子科技大学的全职院士为5人,而不是8人【985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60,451贴子:
电子科技大学的全职院士为5人,而不是8人收藏
中国科技界人事关系的复杂性导致了不同大学的官方网站对于“本校全职院士”定义的不同,有些大学的官方网站对于院士全部以第一单位为准;而有些大学对于院士以聘任关系为准,即把并非第一单位、只是存在聘任关系而担任博士生导师的院士也列入了全职院士,作为师资队伍的一部分。其中电子科技大学官网就是属于第2种,把第一单位不在自己学校的、一般应归入“双聘院士行列”的院士也列入了“院士名单”。电子科技大学双聘的3个院士:1、张景中:第一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在重庆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华中师范大学、广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2、李朝义:第一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命中心研究员,成电双聘院士。3、李小文:原第一单位: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现第一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成电双聘院士。以上3人的行政关系,可以上中科院官网求证。
电子科技大学官网上对于“院士”的表述非常微妙,说的是“拥有包括多少多少院士在内的师资队伍”这就是说把担任成电博士生导师的院士全部算进去了,按照这个标准,北京邮电大学院士9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院士9人。
简介  李朝义,男,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导师。神经科学家。人物生平  1934年出生于重庆。1956年中国医科大学毕业。1961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命中心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国际脑研究组织(IBRO)亚太地区委员会理事。  先后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比利时鲁文基督大学、加拿大麦基尔大学、日本九州工学院、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任客座科学家。受聘为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暨南大学和第三军医大学兼职教授和荣誉教授。曾担任国家基金委神经科学、心理学、病理生理学、和医学评审组组长,和中国科学院重大交叉前沿研究项目“脑和意识研究”首席科学家。现兼任“中国神经科学杂志”主编。
李小文,现为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名誉院长,中科院遥感所所长,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专长于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是 Li-Strahler 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主持过多项攀登、863、重点基金、NASA基础研究项目,现在是973项目“地球表面时空多变要素的定量遥感理论及应用”的首席科学家。另有同名研究员李小文
本人对楼主的意图深表怀疑,或者说楼主语文水平太低请大家百度百科,不要被某些人挑拨!!!
本人只是列举事实,不针对第三人或者西电,北邮等兄弟院校!!
这位成电同学,咱们可以开诚布公的来讨论,各自拿出权威的证据。如果最后我能拿出官方证据来说明那三位院士的第一单位都不是成电,那么就请你本着“光明正大、客观公正”的态度去把它们的百科修改为正确的内容,行不行?
你是瓜娃子,谁和你一样成天去研究别人学校,那么这个人也是瓜娃子,瓜娃子可以分为瓜和娃子两部分,瓜是指缺心眼,娃子指小辈分的未成年,注意,这里的成年是指能独立生存承担社会责任,同时心智成熟,综上所诉你是缺心眼的未成年,无所事事,没有人生目标是难免的,不懂规矩也是难免的,希望楼主能好好提高素养,争取早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祝你平安
李小文院士简历
职务: 院士、教授
二级学科: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学历: 博士
中科院院士,1968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5年在加里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获地理学硕士、博士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现任中科院遥感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名誉院长,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专长于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是李小文-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主持过多项攀登、863、重点基金、NASA基础研究项目,现在是973项目“地球表面时空多变要素的定量遥感理论及应用”的首席科学家。
摘自北京师范大学主页这段话没有说李院士是电子科技大学人,但是至少说明了不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人,只是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名誉院长,推翻了楼主的言论,请楼主自重还是那句话,本人不针对第三人或者是兄弟院校!!
这位成电同学,你自知理亏就开始顾左右而言他了吗?你们难道就不能正视事实吗?总活在意淫
“中科院院士,1968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5年在加里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获地理学硕士、博士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现任中科院遥感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名誉院长,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请你注意1楼说的话:李小文:原第一单位: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现第一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明白了吗?你现在拿的这个网页稍有滞后,还停留在李小文第一单位是中科院遥感所的时候,实际上目前他已经是北师大的人了。当然就算你不承认这一点也没关系,因为那样的话李小文就还是“中科院”的人,第一单位可不是你成电。
总之,你拿出的这段资料恰好证明了1楼的这个内容:李小文:原第一单位: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至于现在的第一单位,你要有兴趣继续找,我看好你哦。
男,中科院院士,1968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5年在加里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获地理学硕士、博士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前任所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专长于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是李小文-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主持过多项攀登、863、重点基金、NASA基础研究项目,现在是973项目“地球表面时空多变要素的定量遥感理论及应用”的首席科学家。 研究方向:定量遥感确实是前任所长,哈哈!!!现在不是了,不过表明楼主又错了!!难道我找的资料都是错的???只有楼主找的才是对的???看来我要对楼主膜拜了!!!
我没否认这段资料,只是想问你一句话:如果你认为这段资料没过时,那么李小文是中科院的人,没错吧?如果你认为这段资料过时了,我可以告诉你李小文现在已经是北师大的人了,明白吗?
全职院士有2种:1,所谓的工作单位,(院士年纪大了,退休以后很多都不在原单位,但是人事关系一般动不了)2,全职工作单位,(同时带硕士和博士,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明明某院士一年有90%的时间都在某校,硬说不是全职的有意思吗?
成电LZ所谓的3个院士,不是单是在成电挂职,举例张景中院士,在成电,带硕士,博士,有科研项目,来成电后,论文第一单位署名也是成电。所以,成电才称为“全职院士”。而不是兼职。
所谓楼主北邮的情况:北邮官方院士11人:去世两人。在北邮只是挂名,不带任何学生的有5人:王天然陈良惠李德毅 郑厚植 徐大雄请问楼主按照成电全职标准,北邮何来9人?
西电就更远远没有9人了。楼主发这个帖子居心叵测。
这位不晓得哪个鸡窝学校出来的“学生”,我何时跟你理论过???何来理亏一词??像你这种永远活在社会底层阴暗角落的渣滓还来大放厥词,别人学校怎么样关你屁事,不要不懂装懂,一个学校的实力不是你几句胡言乱语就能说清的,像你这种人渣中的VIP,败类中的战斗机还是洗洗睡了吧。不要再把成电拿来作为你无聊人生的消遣对象了,我真心的为你的父亲母亲,为你的老师,为你的同学们悲哀,更为我们的祖国悲哀,你的父母含辛茹苦把你养大不就是希望你堂堂正正做人么??你的老师们十几年如一日教导你,我们的祖国用这么多人才物力为你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你却甘做这种长舌妇似的人,永远活在阴暗角落,含沙射影,你要知道你的低素质低教养的行径也代表了你的父母老师啊!!!愿佛祖早日超度你
大家别吵了,还是专心回去学习吧,我只是不习惯看着某些人黑别人学校!!!还是觉得兄弟院校要和平发展,共同为国家做贡献!!为自己谋出路!!
LZ够阴暗的。知道个P就在那里瞎嚷嚷。真丢你学校的人。
随便怎么吹,反正西电、北邮之流永远只能是211,不会是985了。教育部部长表态,钉死你们低于985高校的档次。
日,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在清水河校区成立。校党委书记王志强宣读了学校成立资源与环境学院和学院党委的决定,以及学院领导班子的任命。经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任命李小文为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赵志钦为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何彬彬为学院副院长。汪劲松校长为新成立的资源与环境学院授牌。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李小文院士感谢学校的信任、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他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资源与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国家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学院将抓住机遇,秉承“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成电精神,团结奋进、勇于创新,与全体教师员工共同努力把新学院建设好。
登录百度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校全职院士数量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