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上好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复习课

: 复习教学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九年级中考前总复习的作用尤为突出. 然而,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如知识掌握不牢、遗忘快,理解、迁移、应用能力差,不易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内容多时间紧等. 尤其是在面临九年级历史中考的特殊情况下,时间是非常紧迫的.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讲究复习策略,提高复习效率.为此,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

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复习课的教学主要是进行单元复习。单元复习,首要任务是落实基础知识,兼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单元复习课应揭示本教学单元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应借助各种问题或纲要式的进行知识梳理,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结构,并在适量的综合练习中提高复习效果。为了强化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我们认为历史复习课的基本流程为:

第一步: 整体感知,进入复习

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前,应充分利用好课本的目录,让学生清楚本单元要复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这些内容在单元中的地位或者在全册书中的地位。还要注意把本单元与前后两个单元联系起来,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具体到每一课的复习内容,学生要结合课文的题目,清楚本课书讲述的主要内容,清楚本课书每一目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步:学案导学,合作探究

为了让学生全面地、有针对性地掌握知识,教师将本单元的重点、难点知识列在学案上,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的放矢,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也可以用知识网络和框架来代替,老师提出要求,让学生对照学案上的基础知识快速、认真、扎实的掌握。

学生依据学案,小组内合作学习,共同解决学案中的基础问题。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个体发言、同位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证等多种讨论方式,并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

第三步:精讲点拨,知识巩固

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或是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其它组仍是疑点,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也可以说是讨论的继续。

精讲时要注意:⑴精讲的内容主要包括复习的重点、难点、疑点、易混淆点和知识的内在联系。⑵精讲要讲出新意。要在“知新”与“提高”上有所突破,起到开拓学生

思路,帮助学生消化教材、深化教材、理解教材的作用。

在教师点拨过程结束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对知识进行进一步地巩固、消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第四步:归纳梳理,总结升华

复习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对所学知识上挂下联,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形成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教师在本环节要注意选择、结合与本单元紧密相联、、能够锻炼学生分析能力的题目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以便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第五步:变式训练,知识检测

每节课一定要紧扣目标跟上巩固练习,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清。教师精心选题,以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和对知识的运用为主。检测时,要求学生自己完成检测题目,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然后教师进行讲评,订正答案,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

设计的练习题应注意所用习题既要覆盖面广,又要重点突出,还要有一定量的具有针对性、典型性、综合性和灵活性的题目。

第六步:拓展应用,布置作业

将课堂有机地向课外延伸是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也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个拓展和运用。所以,适量地布置作业是教师在课外对学生学习的具体帮助和指导。除了可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成果,也可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业布置要明确,要适量,切实成为课堂复习的有机组成部分。 说明:

1、巩固环节可根据授课内容适时调整,不拘泥于那一环节。 2、各环节的调控时间由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掌握。

总之,对于复习课模式,应该根据知识特点,随时做出修改、变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保证课堂效率,提高教学成绩。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理解并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意义,理解记忆对农村和城市的改革、经济特区的设立及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记忆并理解党的十二大至十五大会议的内容,理解这四次会议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根据导学提纲自主复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的获取有效信息;通过多种复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完成对本单元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单元的复习,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一抽象的理论,认识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和政策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理解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取得辉煌背后的艰辛。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经济特区的设立,党的十二大至十五大会议的主要内容。

难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入理解,以及这一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突破方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为线索构建本单元的知识体系,以导学提纲引导学生对这一单元进行复习,层层分解这一理论最后整合,形象地理解这一理论。

为了尽快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体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动起来的要求,在复习这一单元中,以导学提纲为引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自己解决相应的问题。另外,为了避免复习课枯燥无味,在复习方法上进行不断变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比较抽象,以这一理论的形成为线索涵盖了整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既突出了知识重点,也便于学生加深理解。

}

浏览量 + 用知识赚钱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