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微单镜头 配人像配24/2、50/1.4和70-200/2.8如何

D700+14-24+50/1.4(50代替2470)+70-200是否合理?_百度知道
D700+14-24+50/1.4(50代替2470)+70-200是否合理?
已败有D700+2470,但现在想出此头,再败换牛广+大竹炮+50定焦,不知是否合理?
我有更好的答案
D700是全画幅机器,配70-200/f2.8很好,但17-55/f2.8是APS-C画幅机器专用的,不适合用在全画幅机器上,最好配24-70/f2.8。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蜂鸟手机端
& 次世代专业微单镜 索尼FE 50mm F1.4评测
次世代专业微单镜 索尼FE 50mm F1.4评测
06:00:00 蜂鸟网 &&作者:袁泽 &&责编:文子林 [原创]
  索尼公司近两年来先后推出了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三款G大师镜头FE 24-70mm F2.8 GM、FE 70-200mm F2.8 GM OSS和FE 85mm F1.4 GM,这些专业级别镜头产品显著提升了索尼FE卡口全画幅微单™系统的专业性,也有越来越多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转向了该系统,专业拍摄也不再仅仅是高端数码单反相机的专利。就在前段时间,索尼又发布了一款FE卡口全画幅微单™ZA镜头——Planar T* FE 50mm F1.4 ZA。这款镜头的加入,组成了索尼FE全画幅微单™镜头群35mm、50mm和85mm这三个常用焦段的F1.4大光圈定焦镜头,专业、高端的定位更是直指同规格的数码单反相机镜头。就在上周的新品体验会上,我也对索尼Planar T* FE 50mm F1.4 ZA进行了现场试用(),搭配高像素的索尼全画幅微单™A7RII展现出了强劲的画质表现,精致的做工也符合了其定位。  在外观设计部分,索尼Planar T* FE 50mm F1.4 ZA镜头外观设计与此前发布的索尼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风格相当相似,金属材质的对焦环也显得有些特立独行,颇具现代感。这款镜头配备有能够以1/3EV为补偿调整的镜头光圈环,并且设计有专为视频拍摄而准备的无极光圈拨杆,可将光圈环调整为无声、无振动状态,在视频录制时提供更好的体验。索尼Planar T* FE 50mm F1.4 ZA镜头体积可谓庞大与85mm焦段的G大师镜头一样,这款产品也配备有光圈环无极光圈拨杆位于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  从下面的产品图来看,索尼Planar T* FE 50mm F1.4 ZA镜头体积即使是相比同规格数码单反镜头相比也算是相当“巨大”的,粗壮的镜筒以及内凹的前组镜片更是与时下常见的双高斯结构不太一样。不过在实际体验中,下面这个组合并没有想象中那种头重脚轻的感觉,如果索尼全画幅微单™A7RII安装有握持手柄的话,拍摄手感还会有进一步的提升。搭配索尼全画幅微单™A7RII机身时看似头重脚轻,其实握持感觉还好安装了遮光罩以后镜头机身比例进一步失调  细节设计部分,索尼Planar T* FE 50mm F1.4 ZA镜头也继承了ZA镜头一贯的精致做工,透过镜头内凹的前组镜片更是可以看到11片的圆形光圈叶片,这样的配置也算是相当豪华。在参数配置方面,这款镜头采用了9组12片的光学结构,其中包含1片高级非球面镜片、1片非球面镜片和1片ED镜片。此外,索尼Planar T* FE 50mm F1.4 ZA镜头也依旧具备防滴防尘结构,实现了户外的全天候拍摄。11片圆形光圈叶片的配备也相当少见,不过72mm的滤镜口径给用户滤镜的统一口径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镜头尾部明显的收缩是此类镜头的外观特色能够1/3EV为步长进行调整的光圈环手感相当不错对焦模式开关和蔡司公司的LOGO均位于镜头侧面无极光圈拨杆则被设计在了镜头另一侧大尺寸花瓣型遮光罩内部设计有亚光涂层·索尼Planar T* FE 50mm F1.4 ZA镜头主要技术参数:9组12片光学结构,其中包含一片高级非球面镜片、一片非球面镜片和一片ED镜片11片圆形光圈叶片光圈范围F1.4-16,光圈环可以1/3EV为步长调整设计有无极光圈拨杆,开启后转动光圈环将不会发出声音和振动最大放大倍率约0.15倍最近对焦距离为0.45米滤镜口径为72mm镜头尺寸83.5×108(最大直径×高)重量为约778g·拓展阅读: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本文版权归蜂鸟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4小时热文
24小时热帖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蜂鸟手机端
& 精益求精“竹炮”终升级 尼康70-200VRⅡ评测
精益求精“竹炮”终升级 尼康70-200VRⅡ评测
06:52:00 蜂鸟网 &&作者:windy [原创]
&&& 在各相机品牌的镜头群中,有三支镜头被称为“大三元”,它们分别是14-24mmF2.8、24-70mmF2.8和70-200mmF2.8。这三支镜头的组合,覆盖了从14mm到200mm的焦距范围,而且都有着F2.8的恒定大光圈,每支镜头也都使用了各自的先进技术来确保良好的成像。因此,这几支镜头的更新换代也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 对于喜欢拍摄美女的网友或是人像摄影师来说,大三元之一的70-200F2.8绝对是最经典的选择。而在所有这一焦段的镜头中,原厂的“小竹炮”和佳能“小白”等都因为其优秀的表现而久负盛名,甚至于副厂适马的70-200F2.8也被网友们亲切地称呼为“小黑”、“微距小黑”等。
尼康“小竹炮”
&&& 而纵观各厂家的70-200焦段,佳能推出了70-200F2.8(小白)、70-200F2.8 IS(爱死小白)、70-200F4(小小白)和70-200F4 IS(爱死小小白)等不同配置的镜头,而适马也从“小黑”升级换代到“微距小黑”和“第二代微距小黑”等。而尼康的“小竹炮”发布至今已有近10个年头。
第二代“小竹炮”
&&& 想当初,“小竹炮”作为第一支搭载尼康第二代VR防抖技术的镜头,不仅极大的提高了镜头长焦的实用性,而且F2.8恒定光圈,并改为G型头,一下子在用户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虽然服役至今,“小竹炮”依然宝刀不老。不过,10年已经是很大的跨度,“小竹炮”也应该更新了。于是,在09年年底,随着尼康D3S的发布,尼康也终于率先推出了“小竹炮”的升级换代产品——尼康AF-S 70-200mm F2.8G ED VR Ⅱ(以下简称‘“小竹炮”二代’)。
本次评测用第二代“小竹炮”镜头和D3S机身由尼康映像仪器销售(中国)有限公司提供,存储卡由SanDisk独家提供。
&&& 或许很多人都很疑惑,“小竹炮”已经如此优秀了,升级后的“小竹炮”还能有多大提升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瞧瞧这位新科镜头。镜头外观
&&& 第一眼看到“小竹炮”二代总是让人觉得它在“小竹炮”的基础上粗壮了不少,事实上,这两支镜头的前端口径是一样的,都是77mm,而且镜身的最大直径也都是87mm。只不过由于“小竹炮”二代已经不再采用“小竹炮”那样的“竹节”式设计,而是前后直径差不多的“桶形”设计,因此看上去就粗壮了一些。不过,“小竹炮”二代的镜身长度比原来的“小竹炮”还略短,从原来的215mm缩短到了205.5mm。而在做工上,新的“小竹炮”二代也没有丝毫缩水,优良的外层磨砂涂层和扎实的手感依然展现着尼康高端产品精致的作风。
左:“小竹炮”二代;右:白色“小竹炮”
&&& 当然,外形上的改变带来了手感的极大不同,由于“小竹炮”二代的“腰”变粗了,手感也变得更加厚实,而且由于镜头重量也大大增加,新镜头手持感觉也沉重了很多。
“小竹炮”二代
&&& 此外,我们注意到镜头铭牌也发生了变化,原来在“小竹炮”上的那个很有质地和彰显品质的金色金属铭牌没有了,只留下了一个金色的“VR”标识。对焦距离标识窗也从原来的最前端移到了镜头的中前部,而窗口周围则环绕着这支镜头的名称标识。如果单从美观上来说,我还是更喜欢“小竹炮”的外观设计,不仅苗条的身材拿起来有盈盈一握的舒适感,金属铭牌标识也颇显档次。不过,对外观的态度总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而镜头做工用料没有掉价才是最关键的。
&“小竹炮”二代和D3S搭配时的样子
&&& 而“小竹炮”二代的镜身上有三段防滑橡胶,除了变焦环和对焦还外,在镜头的最前端还有一圈不能转动的带纹理的防滑橡胶。这应该是为了提升用户手持手感而设计的。值得一提的是,原来“小竹炮”的这个位置正是对焦距离标识窗和3个对焦停止按钮的所在地。
&“小竹炮”二代的脚架环支架拆卸过程:拧松支架一侧的螺钉,然后按下锁定装置,向前卸下支架。
支架的锁定装置
&&& “小竹炮”二代的功能按键的位置没有改变,依然位于镜头的左侧,方便左手拇指操作。与此同时,“小竹炮”二代的脚架环设计也和“小竹炮”一模一样。通过一个固定落定和锁定装置,可以快速轻松地取下脚架环的支架,而脚架环和镜身依然连接在一起,也可以通过一个固定螺钉固定。
&“小竹炮”二代的卡口和镜头镀膜色彩
“小竹炮”二代及遮光罩和镜头袋
&&& “小竹炮”二代的花瓣型遮光罩和“小竹炮”也有一些不同,虽然同是77mm口径,但是两支镜头的遮光罩却是不能互换的(准确的说,“小竹炮”的遮光罩无法佩戴到“小竹炮”二代上,而“小竹炮”二代的遮光罩虽然可以拧到“小竹炮”上,但是遮光罩的锁定装置无法锁定)。
&左:“小竹炮”二代的遮光罩锁定装置;右:带上遮光罩后的样子
&&& 而“小竹炮”二代的这枚遮光罩型号为HB-48(原“小竹炮”的遮光罩型号为HB-29),其长度比“小竹炮”的遮光罩要短一些,内部依然是光面。此外,“小竹炮”二代也有一个专用的镜头袋。变焦设计
&&& 作为一支高端镜头,“小竹炮”二代的变焦依然是内变焦设计,即在变焦的整个过程中,镜头的长度都不会改变。这支镜头的变焦环具有90°的变焦行程,变焦时阻尼沉着均匀,手感很好。
&“小竹炮”二代采用内变焦设计的变焦环
&&& “小竹炮”二代的对焦环和变焦环差不多宽,对焦阻尼比变焦阻尼略轻。对焦环可以无限制循环转动,不过对焦行程大约在135°左右。当然,这支镜头也是内对焦设计,因此,无论是变焦还是对焦过程中,镜头前端都不会有任何变化,使用滤镜和遮光罩都十分方便,使用感受也更舒服。
“小竹炮”二代采用内对焦设计的对焦环,上面较窄的环是手持环,以提高手持感受
&&&&在镜头的一侧,是“小竹炮”二代关于对焦和防抖的一些功能键。这支镜头为全时对焦设计,不过我们注意到对焦切换频道比往常多了一个。A/M和M/A因为顺序不一样而有所不同,其中“A/M”是自动对焦优先,而“M/A”则是手动对焦优先。事实上,两者并没有本质区别,都可以在完成自动对焦后再进行手动对焦微调控制焦点情况。它们的微小区别在于,A/M时对焦环的侦测感应度会比M/A模式时低,使用此模式可避免因为意外移动了对焦环而取消了自动对焦。实际上在使用的时候我们几乎察觉不出来两者的区别,如果非要区分的话,就是一边转动对焦环,一边按快门自动对焦,你就能发现,A/M时,边转对焦环也可以自动对焦,而M/A时,转对焦环时是无法自动对焦的,这就是优先的意义所在。
“小竹炮”二代的功能键,右侧分别是对焦模式切换键和限制对焦范围选择键
&&& 此外,为了提高对焦速度, “小竹炮”二代也有限制自动对焦范围的装置,此装置将对焦范围分为“FULL”和“5m-∞”两段。因此,根据距离选择相应的对焦范围,可以提高对焦速度。
&&& 而在对焦精度和速度上,“小竹炮”二代秉承了尼康的严谨作风。我们没有发现这支镜头有跑焦现象,对焦十分准确。而对焦速度和上代相比并没有明显感觉。超声波马达结合此镜的内变焦、内对焦设计,使用起来非常舒适。镜组结构
&&& “小竹炮”二代和“小竹炮”有什么本质区别吗?这个问题可以从镜头的镜组结构得到答案。下面是新旧“小竹炮”的镜组结构对比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竹炮”为15组21片设计,而“小竹炮”二代在镜片上并没有增加,但是结构变为了16组21片。除了防抖组件和前端镜组结构相似,中间部位和尾部的镜片组合都已经完全不同。
尼康“小竹炮”二代和“小竹炮”的镜组结构对比
&&& 不仅如此,“小竹炮”二代使用了7片ED玻璃镜片,而“小竹炮”则只使用了5片。由此可以看出新镜头在消除色差等方面更下功夫。
&&& 镜组结构的本质变化带来了镜头成像素质的提高。MTF曲线是反映一支镜头素质的最可靠依据。这里,我们也找来了两支镜头的MTF曲线值进行对比。
“小竹炮”二代和“小竹炮”的MTF曲线对比
&&& 从MTF曲线来看,在70mm端,“小竹炮”二代和“小竹炮”都有着极高的反差,而且“小竹炮”二代的中心解析度非常高,但是越靠边缘解析度下降得也比较厉害。而在200mm端,两支镜头的中心对比度和解析度都差不多,但是“小竹炮”二代的边缘下降也更多。从MTF曲线来看,似乎“小竹炮”二代并没有占太大优势,但是事实上,MTF曲线只是反映了某个光圈下的成像,具体如何还得从整体上来看。
&&& 从下面的参数对比可以看到,“小竹炮”二代在最近对焦距离上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放大倍率偏小。
实验室锐度测试
&&& 我们使用“小竹炮”二代和尼康D3S搭配,在实验室里拍摄了ISO 12233分辨率标版。使用最大JPEG、标准优化校准、自动白平衡、暗角控制和D-Lighting关闭。拍摄结果用专业软件读取后得到了下面的MTF50锐度值表。
70mm端MTF50锐度值
200mm端MTF50锐度值
&&& 从测试结果来看,虽然D3S只有1200万像素,但是“小竹炮”二代充分发挥了1200万像素的解像力。可以说70mm和200mm的整体表现非常接近,并没有像其他变焦镜头一样在长焦端做出牺牲。
&&&& 而且从实验室锐度值测试结果来看,镜头在70mm和200mm端的最佳光圈都是F4和F5.6左右,尽管F2.8和他们有着一定差距,但是绝对值还是不低。当然,这个锐度值仅作参考,对我们来说,最有指导意义的还是室外实景拍摄的效果。防抖测试
&&& “小竹炮”二代搭载了尼康最新一代的防抖技术,据悉可以提供4挡的防抖能力。为了证实,我们特意在室内,分别使用低于快门3挡、4挡甚至更低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
拍摄设置:200mm,1/10s,低于安全快门3挡
拍摄设置:200mm,1/10s,低于安全快门4挡多
&&& 从上面的两次测试结果来看,低于安全快门3挡时,10张照片有8张是清晰的,也就是说拍摄成功率高达80%。而低于安全快门4挡多时,续10张照片有5张左右的画面是清晰的,也就是说拍摄成功率达到50%左右。因此,该镜头的防抖能力还是非常值得信赖。室外测试-70mm端中心和边缘对比
&&& 我们在室外拍摄了“小竹炮”二代各级光圈的样张,并截取了中心和边缘,可以查看这支镜头在各级光圈下中心和边缘的成像差距。拍摄机身为尼康D3S,最大JPEG、自动白平衡、标准优化校准。
“小竹炮”二代70mm端中心和边缘对比
&&& 从截图来看,“小竹炮”二代的中心锐度相当高,尤其是大光圈下的锐度非常可观,而且收小光圈后各级光圈在中心的差异并不大,F8开始有所下降,F11后有明显下降。而边缘成像,在F2.8时和中心有较明显差别,而收小一档光圈后差别就不明显了。&&& 下面是同一位置200mm端的各级光圈中心和边缘对比。相机设置不变。所有图片可以点击查看大图。
中心截图:
请点击查看原图
边缘截图:
请点击查看原图
&&& 从结果来看,200mm端的表现和70mm端相似,F2.8的中心锐度非常高,最佳光圈为F4和F5.6,从F8开始,中心锐度下降,而F11时,下降比较明显。而边缘成像在F2.8时比较差,到F5.6时达到最佳,直到F16才明显下降。暗角
&&& 尽管D3S有不同级别的暗角控制功能,这让我们完全不用担心镜头的暗角问题。但是我们还是拍摄了这支镜头在70mm和200mm端的各级光圈的样张,来看看这支镜头在四角失光上控制如何。拍摄使用D3S,关闭暗角控制功能。
&左:F2.8;右:F4&左:F5.6;右:F8
&左:F2.8;右:F4&左:F5.6;右:F8
&&& 从样张来看,“小竹炮”二代在200mm端的暗角比较严重,尤其是F2.8,收小到F4时,暗角有所减轻,但是依然很明显。事实上,200mm端的暗角直到F8时才基本消失。而70mm端的暗角从一开始F2.8时就不是很明显。
&&&&“小竹炮”二代虽然是个变焦镜头,但是在畸变控制上也有着优秀的表现。我们看到,70mm端几乎看不到明显畸变,而200mm有非常轻微的枕形畸变。
70mm端畸变控制
200mm端畸变控制
&&& 从前面的参数可以了解,“小竹炮”二代的最近对焦距离缩短到1.4m,不过放大倍率却只有0.12X,因此,这决定了这支镜头在近摄能力上有所不足。下图是一个高约10cm的玩偶,使用200mm端最近距离拍摄也只能拍如图效果。
200mm端最近对焦距离拍摄逆光
&&& 我们为这支镜头佩戴上遮光罩,在正逆光的残酷环境下试拍了“小竹炮”二代在70mm端和200mm端的逆光表现。
&从上至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分别是:F2.8-F22
&左:F2.8;右:F4&左:F5.6;右:F8左:F11;右:F16F22
&&& 事实表明,在70mm端依然是个容易出现鬼影的焦段,在这种正逆光的环境中,各级光圈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鬼影和眩光。但是画面整体的对比度和解析度并没有受影响。反而是200mm端,我们很难看到鬼影,但是眩光往往会占据画面较大范围,会降低反差对比度。&&& 这里是尼康D3S和“小竹炮”二代拍摄的部分样张。拍摄使用最大JPEG、自动白平衡、标准优化校准、暗角控制为标准、D-Lighting为标准。
F2.8,1/100s,ISO 3200
&左:F5,1/1250s,ISO 200;右:F3.5,1/1250s,ISO 200
F4,1/320s,ISO 200
F5,1/800s,ISO 200
F5,1/1000s,ISO 200
&左:F5,1/1250s,ISO 200;右:F5,1/640s,ISO 200
&&& “小竹炮”二代的色彩似乎更加浓郁了,对比反差也控制得非常好。尤其是高反差边缘已经很难看到色散现象。至于镜头的锐度和解像力,样张有很清晰的展示。而且9片圆形光圈叶片在拍摄特写、人物时给与了非常漂亮的焦外虚化。小结
&&& 精益求精,这是使用“小竹炮”二代后我脑海里的印象。商业竞争的法则就是改进则生,原地踏步则亡。因此,我们便可以不断享受到来自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实惠。“小竹炮”在人们心目中依然是一款优秀的产品,但是“小竹炮”二代告诉我们,它还可以更加优秀。
&尼康AF-S 尼克尔 70-200mm f/2.8G ED VR II
&&& 相信很多人跟我们一开始都在质疑,“小竹炮”二代会不会是简单的升级,事实上,我们看到这是尼康的用心之作。这支新镜头从镜组结构上做了较大的本质改变,采用新的镜组设计,并且不吝惜地将贵重的ED镜片增加到7片。而且在镜头做工上,做工和用料都毫不马虎,为用户提供舒适的手感,使用起来也更加放心。
&&& 而在操作感上,“小竹炮”二代延续了一代的细致,内对焦和内变焦设计、全时手动对焦、两种防抖模式、对焦范围限制选择等让镜头能够尽可能地适用于用户的需求。其中,新型的防抖技术让“小竹炮”二代的防抖能力又提升了一个层次,使得镜头的实用性又进一步增强。而自动对焦优先和手动对焦优先等功能的出现体现出尼康在设计上为用户考虑得多么细致。
尼康AF-S 尼克尔 70-200mm f/2.8G ED VR II +尼康D3S
&&& 在成像上,得益于新的镜组结构和更多的ED镜片,“小竹炮”二代的成像比“小竹炮”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纳米结晶涂层的使用让这支镜头在成像色彩上更加饱和艳丽,画面反差对比极高。尤其是对于经常拍摄人像的用户来说,“小竹炮”二代在200mmF2.8光圈时的高锐度尤为实用。9片光圈叶片所带来的完美焦外虚化能力也是人像摄影用户所钟爱的。
&&& 或许有人要说,“小竹炮”二代的价格太贵。目前此头的价格大约为15000元左右,但是性能上较之“小竹炮”确有不小提升,值与不值大家心中自有一杆称。
相关链接:&&& ·&&& ·&&& ·&&& ·
本文版权归蜂鸟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4小时热文
24小时热帖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责编:石筱轲
14000元封顶,入门原厂镜头大爆发&·4000元封顶,入门原厂镜头大爆发  很多人买了相机之后就会开始“动凡心”烧镜头了。而往往购买入门,甚至中端单反相机的人都没有很多预算去考虑高素质的顶级原厂镜头,因此在这时候就会有一些人选择购买副厂镜头。诚然,在几年前,佳能,尼康更多的优质镜头大部分集中在“红圈”“金圈”这样的顶级货色上;会在一些焦段上没有便宜镜头供选择。不过随着入门市场的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高性价比原厂镜头已经做到了非常高级别的水平,甚至在价格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诱人。佳能什么镜头值得买  今天,笔者就带大家以目前市场上最为流行的佳能EF镜头群为例,盘点一下7只性价比爆棚的高素质镜头。相信这些“良心镜头”能在你摄影路上的任何时候给到你意想不到的帮助。&几乎是最新的佳能原厂镜头全家福,你知道谁值得买么?  这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针对入门的EF-S镜头,这些镜头适用于佳能APS-C画幅的EOS单反相机:如EOSD/100D/70D/7DMark&II以及之前机型。其次是EF全画幅镜头,适用于所有佳能EF单反相机;还有EF-M镜头,这是为佳能EOS&M和M2专门设计的镜头方案。既然是谈性价比,本文涉及的最贵红圈镜头也只有3000多元,完全从实用角度出发。  首先我们来看佳能最擅长的长焦焦段。&产品:
2入门长焦第一强:55-250mm STM·入门长焦第一强:55-250mm&STM  佳能的长焦设计水准一直是在业内少有对手的。长焦镜头也成为的招牌!第一只笔者介绍的镜头就是售价1500元左右的佳能入门当家长焦(以下简称55-250&STM)。非常小巧的佳能55-250&STM  55-250&STM是一枚非常新的镜头,发布于2013年,由于是套头出身,所以在市场里非常简单就可以找到,并且价格很超值。之所以它被我首先推荐,除了真的很便宜之外,也源于三个点——高速度,高画质,顶级防抖。由于对焦镜片非常轻巧,所以能够达到非常出众的速度  不要被55-250&STM塑料外观迷惑,这是一枚对焦速度非常惊人的镜头!由于采用了“导螺杆结构+线性马达”的原理,所以55-250&STM几乎完全抛弃了“齿轮传动”这样的低速度+低精度驱动模式。同时由于对焦镜组行程短,其在对焦速度上几乎不会逊色于任何一颗顶级环形声波马达镜头,比如各家的70-200家族!彪悍的MTF曲线,顶级中心锐度,大家可以和各家恒定光圈70-200比比  对于大家比较关心的画质,55-250&STM脱胎于画质著称的“屌丝三剑客”之——老款55-250&IS,因此在画质上是“越级水平”的。其同光圈MTF已经无限接近70-200等镜头,唯一的弱点就是长焦光圈没有到更大!此外,佳能在处理传统长焦结构镜头的IS组件上也是经验最丰富的厂商。55-250&STM能够达到稳定+安静+高效。&&&&&&&&&&&&&&&&&&&&焦距:70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64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佳能官方样张)·总结:每个入门单反该配个长焦  佳能55-250&STM可以说是综合性能最强的入门长焦,其核心的优势是对焦速度快+对焦精度高。同时也完全继承了佳能传统长焦镜头在锐度和防抖上的优势。因此,在这个价位的副厂70-300镜头几乎只剩下了“金属屁股”“傻大黑粗重”这样的特点了……作为本文推荐的第一只EF-S半幅镜头,笔者认为无论从拍摄题材拓展,还是性能,解析力等,55-250&STM已经做到很高的水准。性能评分:9分,请不要怀疑来自佳能的长焦镜头!性价比评分:10分(满分)别再迷恋副厂廉价长焦了产品:
3极致性价比超广角:10-18mm STM·极致性价比超广角:10-18mm&STM  佳能曾经在APS-C广角上非常被动,一颗“老掉牙”的10-22&USM无论在参数还是价格上被腾龙,适马,图丽轮番欺负,甚至很多人为了原厂情节,开始将17-40L这样的红圈头用在APS-C的机器上(1.6系数折算下来,这哪儿还有超广角焦距啊?)。  刚刚发布的全新EF-S&10-18mmf/4.5-5.6&IS&STM(以下简称10-18&STM)彻底打破了这个窘境。而大家有没有发现,随着这个镜头的发布,在2014年,副厂广角镜头的价格被彻底击毁,每只都以超过1000元的价格开始下跌。到底这个镜头为什么能带来如此大的边际效应,我们来看。售价不到2000的超值原厂广角  佳能10-18&STM是一枚“极新”的镜头,发布于2014年中,首先在佳能最擅长的速度上,10-18&STM在这个领域首次采用了及其高效的导螺杆+线性马达技术。因此它瞬间成为了广角变焦镜头对焦速度“第一快”(把几乎所有的旗舰镜头也都超过了),同时能够最完美的搭配EOS70D等单反上采用的“双像素对焦技术”,在实时取景下获得超乎预期的精准和速度!全新设计的结构带来了小型化+高画质的兼顾  其次,在画质上,由于这是一款2014年全新设计的镜头,同时它的竞争对手,尤其是副厂镜头,普遍采用的是5年前的光学设计以及镀膜技术。所以用新货打旧货,佳能EF-S10-18mm&f/4.5-5.6&IS&STM有了明显的技术和材料优势,这点在广角镜头最关键的锐度上和抗眩光上会有明显的体现。同时在搭配这个焦距下所有副厂镜头都没有的光学防抖,10-18STM能够在暗光拍摄上比肩具备恒定2.8的图丽11-16;并且如果搭配70D拍摄视频,无疑能获得超过所有镜头的流畅感受。展现佳能广角镜头“黑科技”的产品  最后,10-18&STM的杀手锏是价格——1999元!很多渠道已经1800多元了!曾经风光的适马10-20,图丽11-16一年前可都是3500元开外的产品!硬生生被佳能10-18STM打压到了3000元的价位,并依旧在降价。如果搭配入门单反,副厂超广角普遍重量在500g左右,原厂10-18&STM只有240g,口径也只有67mm,很适合旅行中携带。&&&&&&&&&&&&&&&&&&&&焦距:18mm &光圈:f/16.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125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这颗镜头没有特别说明采用了什么技术,不过抗眩光做的已经超过很多“黑科技”了·总结:从此副厂无广角!  虽然话说的可能有点儿绝对,但是佳能原厂的10-18STM的确是目前佳能APS-C最值得购买的超广角镜头。而同价副厂剩下的优势又变成了“金属屁股”+“傻大黑粗重”,在性价比上已经没有便宜占了……基本上超过80%原来的副厂份额,都会被有点儿“过于均衡和便宜”的原厂10-18&STM攻占了。性能评分:8分,依靠全新的光学设计,镀膜和机械结构,干掉了大部分靠吃老本的“副厂金圈”!性价比评分:10分(满分)目前最便宜的佳能AF超广角!还是极少数带防抖的,还是最新发布的一只,还是原厂的,居然它还是最小巧的!产品:
4佳能的一面旗帜:EF 50mm F1.8 II·佳能的一面旗帜:EF&50mm&F1.8&II  每个佳能人都有个“小痰盂”——EF&50mm/F1.8II。这句话目前在笔者周围佳能相机深度用户中100%应验!在全幅上是50mm标头,在APS-C上是等效80mmF1.8的人像,佳能600多块钱的超值定焦俨然成为了EF的一面旗帜。低调的但人气极高的佳能50&1.8定焦  对于这款镜头,笔者不想多说了,无论在任何媒体,任何论坛,都是被强烈推荐的一只镜头。虽然你要是硬生生比素质,50mm/F1.8并非是最好的。但是考虑到价格等诸多因素,就注定了从它出世的那天起就一直热卖。最传统的对称式高斯结构,光圈全开,更多的是“味道”  EF&50mm/F1.8是一只非常有“情怀”的镜头,笔者从350D开始,一直到5D3,每个机器都用EF50mm/F1.8拍过少则上千,多则上万的照片。而由于这个镜头结构简单成熟,虽然看似非常脆弱,但如果不摔,或者暴力操作(比如AF模式下拧对焦环)基本上很少出现故障(笔者自己的已经断断续续用了8年了,外壳都发亮了),所以往往你会在不知道用什么镜头的时候,通常会顺其自然的装上这个“老朋友”。&&&&&&&&&&&&&&&&&&&&焦距:50mm &光圈:f/2.2 &ISO感光度:400 &&&&&&&&&&&&&&&&&&&&&曝光时间:1/8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只要600块就能有“空气感”了·总结:任何时候都值得买的镜头  笔者并不是一个推崇“情怀”的人,不过这里还是要说,这是一个我在从最草根的单反到1DX上都用过,并且都很喜欢的镜头,虽然它只有600元,甚至被很多人认为没必要装滤镜,坏了不心疼,但它就是EF低端力量的旗帜!性能评分:6分,F1.8有味道,F2.8够犀利;但做工和速度就“呵呵”了……性价比评分:10分(满分)全宇宙最便宜的F1.8大光圈AF镜头,没有之一!产品:
5不差钱都应该买一个——40mm/F2.8饼干·不差钱都应该买一个——40mm/F2.8饼干  笔者最喜欢的40饼干终于登场了!这是佳能EF家族中第一只AF饼干;和EF50mm/F1.8一样,是一只“全幅、APS-C两相宜”的镜头。可能是由于前者光芒和用户群太过于强大,40饼干虽然综合性能,尤其是做工和对焦会明显胜过“小痰盂“,但是还是没有被太多的人发现和重视。非常精巧的40饼干  40饼干有3个非常大的特性,第一是超薄的外形,笔者在很多时候都会把它当做5D3的机身盖子来用,体积忽略不计的情况下,直接可以作为万金油挂机头;其次是它全开光圈下的成像效果,能够轻微超过24-70在相似焦距下的效果,用在APS-C还可以客串人像镜头和简单微距拍摄。最后,这个外形可人,做工优质的镜头,它的售价已经跌到了900元附近!即便对于入门单反用户都谈不上太多“经济负担”。40饼干和其他镜头放在一起就看出来有多小巧了·总结:全画幅小备胎,半幅小情怀  笔者实在非常喜欢40饼干在单反机身上的感觉,无论是小巧的100D还是专业的5D3。40饼干在机身上都表现的“毫无违和感”,确切的说都能和不同档次机身缔造一种平衡感,让人非常开心。尤其在全画幅上,佳能40mmSTM神似当年康泰时40/F2.8鹰眼的“德味”,由于镜片少,出来的片子不调色也很通透,代表了很多人喜欢的正统犀利范儿!&&&&&&&&&&&&&&&&&&&&焦距:4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3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40饼干极其通透犀利的成像“鹰眼”的感觉性能评分:7分,40饼干已经做到了非常严谨的做工,因此你对于一款900元的镜头,不能要求它再具备特别顶级的素质,何况它已经做到了很不错的水平。性价比评分:9分,相当便宜,相当实用(尤其是全画幅),也是很多人眼中2000元以内最具“逼格”的了。产品:
6最超值经典焦段:EF 35mm/F2 IS·最超值经典焦段:EF&35mm/F2&IS  佳能35L(EF&35mm/F1.4L&USM)是一只极其经典的,也长时间成为了这类镜头的巅峰产品,速度和锐度都明显的超过同时代美能达35G,甚至后来尼康的新35mm/F1.4G也没能从佳能这个20年前的老将身上占到便宜。不过倒是2012年适马35&F1.4Art凭借不错的素质和不到35L一半的价格成为非常多全画幅单反相机的“第二只镜头”选择对象。佳能的传统强项——35mm镜头  佳能并不可能将顶级的35L自降身价到和副厂同区间竞争,于是就在2013年祭出一枚EF35mm/F2&IS&USM,这枚镜头是目前佳能中高级定焦头中非常新的一只,在上市初期价格较高,曾经买到超过5000元,因此并不被很多人重视。直到今年开始,EF35&F2&IS突然在短时间内怒降了接近1500元,瞬间破4000,并且一路向着3500元靠拢。瞬间这颗镜头的性价比得到凸显!镜头MTF参数,几乎和35L同光圈相似  佳能善于制造35mm焦距镜头,因此在光学素质上,EF35F2&IS除了没有F1.4大光圈之外,同光圈完全达到了35L的水平,并且在“镜头味道”上胜过适马35Art,颜色也不会偏黄。同时作为一只标准的“扫街头”,EF35F2&IS有三个非常针对性的优势。和身价高出30%,特殊镜片更多,重量翻倍的适马35对比,几乎一致(引自DXOLABS)  1.对焦快,本文我们谈到的镜头中,几乎所有都有这个属性,相比采用经典结构的35L,小型化的EF35F2&IS在速度上完全没有劣势;而如果对比适马35&Art,佳能看家的USM则会有明显优势。  2.光学防抖,35mm焦距下,此头1/15s快门的出片率超过80%,完全可以不借助三脚架搞定一些要求不高的慢门。同时,如果在弱光拍摄静止的物体时候,甚至防抖带来的拍摄稳定性,比大光圈更加实在。  3.&低调便携,佳能EF35&F2IS身形小巧,做工扎实,同时只有335g+67mm口径,也就是比50/F1.4略粗,相对于35L已经便携了很多,而适马35&Art已经是相当粗大的设计了,体重达到了667g(佳能16-35/F2.8&也才635g)……&&&&&&&&&&&&&&&&&&&&焦距:35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10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总结:请珍惜佳能用户的专享  笔者周围很多尼康和索尼的用户都特别希望有这么一个低调带光学防抖的35mm小定焦,不过只有佳能在一个非常能够接受的价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惠的选择(如果你还嫌贵,我偷偷的说老款不带IS只要2000出头)。相比热门的适马35Art,佳能EF35&F2&IS更加具备一种让人舒服的“均衡感”,与此同时,作为原厂镜头,EF35&F2&IS比适马便宜了超过1000元,可说是EOS6D的万金油绝配!性能评分:9分,请信任佳能的35mm镜头,如同信任佳能的长焦镜头,也请相信新镜头的实力和科技的进步。性价比评分:8分,佳能原厂,带防抖,高素质的EF35&F2&IS已经很值得出手了。产品:
7其他家“眼红”的神饼干:EF-M22mm/F2·其他家“眼红”的神饼干:EF-M22mm/F2  EF-M&22mm/F2&STM是很多人买佳能微单的理由。这是海量的索尼NEX用户盼星星,盼月亮都盼不来的超低价神饼干!现在这个在很多渠道的货源已经不到450元!没看错吧!是450元,还包邮哦!神奇的22mm饼干镜头  EF-M22mm/F2是佳能的第二只AF饼干镜头,等效可得到大家津津乐道的35mm黄金焦距,也是佳能最擅长的经典焦距之一。从镜头的MTF曲线以及实际拍摄效果上看,EF-M22mm/F2配合EOSM家族任何机身,都能达到售价N倍富士X100家族23mm/F2基本一致的视角和景深效果!完全是高级镜头的素质,只有不到500元售价  以450元的价格来看,只要你手里有佳能微单,那么这个镜头是“必须买”的。如果未来佳能开始在微单产品线发力,我们认为这颗神饼干甚至会有超过2倍的升值可能!让人难以置信的低价格!&&&&&&&&&&&&&&&&&&&&焦距:22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125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总结:第一“福利”  这是佳能给EOS-M用户的福利,包括那只可以引闪的小闪光灯。因此,没有不买的理由了。同时笔者更加希望佳能M系统能够在未来取得一些本质上发展,这样,EF-M22mm/F2更能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和水平!性能评分:9分,请信任佳能的35mm镜头,即便是等效35mm。性价比评分:10分(满分),如果你能用,就没有理由不买!产品:
8最超值万金油红圈:EF 24-105mm/F4L·最超值万金油红圈:EF&24-105mm/F4L&&  佳能24-105是一只非常好用的,之前一直作为套机镜头出现。在佳能新24-70发布之前,老24-70略显疲态的年,这款镜头的价格一度接近7000元!不过随着技术的成熟和量产的成本降低,目前大多渠道的价格已经不到3900元。外形非常专业,全日本制造,包括遮光罩  全幅红圈,F4恒定光圈,IS光学防抖,USM高速对焦,ED镜片,极其专业(亮骚)的喷绒遮光罩,日本原装!无论在综合性能上,速度上,功能上,还是“面子上”。佳能EF24-105mm/F4L&IS&USM都做到了相对均衡,关键是不到3900元的价格,你能体验到上面这么多佳能L级别镜头的技术!真的是以往不可能的事情了。&佳能EF&24-105mm/F4L性能表现  不过笔者倒是认为24-105mm这样的焦距,是对摄影水平有一定要求的焦距。因为用的人太多了,所以想要拍出来比大家好的照片,或者说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东西,就需要更多的动脑子;而如果你是初学者,那么,同样也有很多相似的照片可以“临摹”。·总结:佳能红圈镜头第一性价比  土豪们往往买5D3直接就去配大三元了,因此留下了为数众多的24-105L给我们,价格没的说,质量也中上!论拍照:恒定光圈+对焦快;论视频:带防抖+安静USM;比亮骚:大红圈+大遮光罩;比品质,日本制造+防尘防滴。&性能评分:8分,本文中唯一一个红圈镜头,即便是最便宜的红圈素质必须不会差的。性价比评分:8分,本文推荐的最贵镜头,但这是红圈+恒定光圈+IS啊亲!·写在最后:  穷,并不是值得光荣的事,但如果你我不是出身富贵,总会经历一些经济不是很宽裕的时候。当真有一天相机随便用,各种烧器材的时候,很多人会发现,真正自己摄影水平提高的时候,真正享受拍照乐趣的时候,往往是你使用50mm/F1.8奔走在校园的时候。摄影是一种修行,会经历不同阶段,如同你的事业和你的经济状况;而摄影本身更无关乎器材贵贱,何况即便上面提到的最入门镜头,比起前辈们手中的胶片相机,也早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9产品参数对比
产品类型 产品定位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佳能微单镜头 配器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