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在深圳上学还是在老家湖北襄阳印象老家上学比较好

深圳东站有到湖北襄阳的火车吗_百度知道
深圳东站有到湖北襄阳的火车吗
深圳东站有到湖北襄阳的火车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从深圳到襄阳火车一起只有三趟车,而深圳东站有一趟车到湖北襄阳,即K1656次。(车次信息如下)网络订票信息:
百度知道地区管理员
有一趟,K1656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截止到目前为止,深圳东确实有一趟开往襄阳的火车。具体时间: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别再给孩子灌输「我们家很穷」的观念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别再给孩子灌输「我们家很穷」的观念》的相关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别再给孩子灌输「我们家很穷」的观念》 精选一文 / 夏目若安温馨提示:本文已拖维权机构维权,未经授权转载、盗用、抄袭是要赔钱的噢 ~都说父母的观念决定了孩子的起点,此话一点不假,你可以生活的很穷,但别一再告诉你的孩子:我们家很穷。一:衣可旧鞋可破,麻将不能不打我挺讨厌赌鬼的,因为我的父母就是一对赌鬼。而这对奇葩的理财观念真的很奇葩。宁可不吃饭,不买新衣服也要去打麻将。小时候我父母一直说:我们家很穷,没有钱。所以衣服都是老大穿了老小穿,而在我小时候一直以为我们家没有钱。等我成年后才发现不是我们家「没有钱」,而是因为我父母一直赌博的原因。在上世纪 90 年代我父亲就已经挣了 10000 块了,那时候万元户是有钱人。我们家真不穷,就是父母爱赌博。他们的理财观念就是:吃可以差一点 ,穿可以差一点,家里可以简陋一点,但是赌博绝对不能小一点。通常是一场麻将输了一个月挣的钱。还要借钱打麻将。而我的父母在很早的时候一天就可以赚 500 块钱了,我们家穷真不是因为赚的少,而是父母不会理财。2: 再穷不能穷教育因为我的父母经常赌的家徒四壁,这样不稳定的环境对孩子影响也挺大的。上学时我们姐弟三人成绩算拔尖的了,我数学全校第三,老二老三名列第一、第二名。可我的长辈却一遍遍对我说:干脆别上学了,去上班吧,一年还能挣点钱。上学有什么用?身边总是有人提醒我:别上学了。家里很穷,你就是考上大学了,也没钱让你继续读书,结果都一样的还不如早点出去挣钱……这样的话听多了,在小升初时我差点弃考了。那一届乡下第一次有 6 年级。意思就是考的好的直接上初中,考的差的要读 6 年级。因为我们家穷,这几个字让我发挥失常,差一点点就留了级。父母我们家很穷的观念让我越来越不安。成绩越好,我就越害怕会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而我曾在一本书中看见一个和我类似的孩子,因为父母「我们家很穷」而自暴自弃的孩子:A 和 B 是好朋友,两个人成绩相当,都是名列前茅。A 的父母从来不在孩子面前说我们家很穷之类的话。而 B 的父母总是因为钱吵架,更是把穷字挂在嘴边。高考前夕 A 的父母告诉 A 放心考试。而 B 的母亲告诉他:我们家很穷。因为这句话让 B 明白了,自己学习成绩再好有什么用。B 开始逃课,开始混网吧,班长的位置也被 A 接替了。后来 A 考了一所不错的学校,因为成绩优异还有奖学金,而 B 早早的沦为了农民工 ……两个人学习成绩差不多,可前途却天差地别。目光短浅的父母太多。我在毕业时英语考了全校第一名,总分成绩够我去读自己想读的商贸外语学校了。可父亲让我去学服装设计,我一气之下不读了。我从小到大就只有一个梦想:考进外语学校。而父亲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读技校,什么服装设计,什么电脑啊之类的,硬是告诉我:以后服装设计工资高。孩子是你自己的,别人家孩子擅长的不一定就是你家孩子擅长的。像我这样从小到大美术最差的人,去学服装设计,这不是开玩笑吗?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起点。很多人的起点就差人一步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到今天还是很多父母不懂。3 穷人家的孩子没自信从小到大我只带过两个朋友回家。第一个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时候一个朋友到我家里去玩。那时的我没有贫富观念,小伙伴到我家之后说了一句:真穷就走了。也是小伙伴的那一句话,很长时间我都不敢再带朋友回家玩。也是因为那句话让我明白了自己家和别人家的区别。第二个小伙伴是我的同桌,那天下了很大雨。她没办法回家,出于好心我邀请她去家里吃饭。可那次我从她的眼睛里看见了「贫穷」两个字。之后玩的好的朋友要到我家做客,我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小伙伴邀请我去他们家玩,我也是很委婉的拒绝。这种不自信还表现在穿着上,父母总是赌博,所以在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以前,我穿的永远都是旧衣旧鞋。进入青春期以后已经懂得了美、丑之分。那年特别流行紫色,班里同学们穿着好看的紫色衣服,而我只有羡慕的份。冬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穿着好看的鞋子,只有我穿着破棉鞋。坐在我对面的一个男孩子对我说:什么年代了还穿这样的棉鞋。也因为这一句话,我变得不敢出现在同学中间,一直到冬天结束。多年后,我可以挣钱养活自己了,也终于释怀了。可有些遗憾,有些缺失却永远弥补不了。因为自卑,我没有去我一直想去的同学家玩过,也因为自卑很多集体活动我没有参加。这样的自卑,即使成年后想起来依旧觉得遗憾。初中毕业时有一场和别的学校对决的体操比赛。学校定制了统一的校服,60 元一套。几乎所有同学都定制了,我都没有回家问家长,直接说:老师,我不订校服。回到家肯定会听见:我们家没钱这样的话。后来校长检查的比较严,没穿校服的不能出现在学校比较显眼的地方。我躲在草丛里看见同学们穿着颜色统一的校服在操场上做着体操,一直到结束都羡慕的移不开目光。直到跟别的学校比赛结束,我还躲在草丛里。有一个同学说:热死了,帮我拿一下衣服。我顺手把她的衣服穿在了自己身上,问她:好看吗?难看死了,不是学校要定,我才不穿这么难看的衣服。说着那个同学往教室走去,而我也只是穿了一下别人的校服,满足了一个校服梦。太穷的家庭出来的孩子普遍没有自信。而我也因为自卑没有再带过同学回家做客,没有去过好朋友家,因为穿着自卑总离一些家境好的孩子很远。也因为自卑,少参加了太多集体的活动。多年后我不再自卑了,可年少时因为自卑而少参加了太多集体的活动,这样的遗憾每每想起来都心有不甘。4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穷养儿子富养女儿的观点就被炒作起来了。我听玉蝴蝶讲过这样一件事:那天,她和老朋友聚会。她的老朋友带了自己的朋友来参加,她老朋友的朋友带着一个半大的孩子。孩子的母亲穿着最时髦的衣服,珠光宝气,一看家里就是不缺钱的。可孩子却穿着起了球的衣服,一看就像垃圾桶里捡来的孩子。给人感觉很不爽,这个女人把自己打扮的和花蝴蝶似的,把孩子糟蹋的快不成人形了。这个母亲说:大家别奇怪。现在不是流行穷养儿子富养女儿吗?我们家儿子啊,就是穷养的。据这位母亲自己描述:她儿子从来没在外面吃过饭,零食之类的更是没有。有一次孩子想去动物园,这位母亲告诉这个孩子:我们家很穷,你去了动物园就没钱上学了。孩子很懂事的没再提过去动物园。吃饭的时候孩子就像下了山的土匪,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新鲜。每上一盘菜都第一个去下手,感觉筷子不给力直接用手抓 ……恶心的玉蝴蝶一顿饭没动一筷子。她的老朋友很抱歉的说:对不起,下次不会让你们一起吃饭了。这个孩子从来没在外面吃过饭,所以什么都好奇。不要再跟孩子说我们家很穷。我花了很多年走出自卑,走出父母理财观念的影响。要知道从原始家庭跳出来的过程和抽经扒皮再重生是一样的。你的生活可以贫穷,但精神一定不能贫穷,更不要从小就给孩子种下自卑和贫穷的种子 。我是夏目若安,一个爱码子的 90 后,原创文章。《别再给孩子灌输「我们家很穷」的观念》 精选二1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我是湖北襄阳人,12岁那年在老家开始做乡村小学的民办老师。如果我不离开老家,一直做下去,就会转成正式教师。我不能忍受在乡下坐井观天的枯燥日子,来到了北京。我要看看大世界。那年我20岁。来北京以后,过得不顺畅。主要因为我懒散,手脚不利索,笨。别人花半个小时干完的活,我花三个小时也干不完。手太笨了,比一般的人都笨。上饭馆做服务员,我端着盘子上菜,愣会摔一跤,把盘子打碎。挣点钱只是能让自己饿不死。我在北京蹉跎了两年,觉得自己是一个看不到理想火苗的人。便和一个东北人结婚,草草地把自己嫁了。结婚短短五六年,生了两个女儿。孩子父亲的生意,越来越做不好,每天酗酒打人。我实在受不了家暴,便决定带着两个孩子回老家襄阳求助。那个男人没有找我们。后来听说他从满洲里去了俄罗斯,现在大概醉倒在莫斯科街头了。我回到了老家,告诉母亲,以后我要独自带着两个女儿生活了。2童年,我和小姐姐俩人脚对脚躺床上看小说。眼睛看累了,就说会儿闲话。我问姐姐:我们看了数不清的名人传记,你最服的名人是哪个?小姐姐说:书上写的名人都看不见,摸不着,我都不服气,我最服的人是我们的小哥哥。我听了,心里不以为然。是呀,书上的名人是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生活中能看见摸着的人,我最服气的是我的母亲。小哥哥无非就是个神童罢了。我的母亲,叫张先芝,生于日。她在14岁那年,因能说会道,善帮人解决矛盾,被民主选举为妇女主任。从1950年开始干,执政了40年,比萨达姆、卡扎菲这些政坛硬汉子的在位时间都长。不过,这不是我服气母亲的原因。母亲只有几岁的时候,伪爷(外祖父)把她许配给房子连房子的邻居,就是我的父亲,以后母亲就能帮衬我的舅舅了。我的父亲年轻时是个俊秀飘逸的人,可父母亲的关系一点也不好,他们天天吵架。从我记事起,我对父亲的印象,就是一个大树的影子,看得见,但没有用。父亲不说话,身体不好,也干不了体力活。屋里五个娃子,全靠母亲一个人支撑。我的母亲是生在万恶旧社会的农村妇女,没有上过一天学。但我们兄妹五人的名字都是母亲取的。母亲给大哥哥起名范云,小哥哥起名范飞。希望两个儿子能成人中龙凤,腾云驾雾。母亲给我们仨姐妹的名字起得随意多了。大姐姐叫范桂人,意思是开桂花的时候成人形的。小姐姐是开梅花的时候生的,应该起名叫梅人,但梅人,谐音“霉人”,不吉利。妈妈就给她起名范梅花。我是最小的娃子,菊花开时生的,妈妈给我取名范菊人。十二岁那年,我看了当年最流行的言情小说《烟雨濛濛》,是琼瑶阿姨写的。便自作主张,改了名字,管自己叫范雨素。大哥哥从小就有学习自主性,但没有上学的天赋。每天夜里,舍不得睡觉地学习,考了一年,没考上大学,复读了一年,还是没考上。大哥哥生气了,说不通过高考跳农门了。大哥哥要当个文学家跳农门。我们家是个很穷的人家,两个姐姐的身体都有残疾,长年累月看病,家里穷得叮叮当当响。可是因为大哥哥要当文学家,当文学家要。大哥哥把家里的稻谷麦子换成钱,钱再换成文学刊物、经典名著。没有了粮食,我们全家都吃红薯。幸运的是,妈妈的五个娃子没有一个是饿死鬼生的,也没有一个娃子抗议吃得太差。大哥哥又读又写了好几年,没有当成文学家。身上倒添了很浓的文人气息,不修边幅,张口之乎者也。像这样的人,在村里叫做“喝文的人”,像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一样,是被人鄙视的。但是,大哥哥和孔乙己有不一样的地方,大哥哥有我们英勇的母亲。因为母亲的缘故,没有人给大哥哥投来鄙视的目光。母亲口才很好,张嘴说话就有利口覆家邦的架式。她长期当媒人,在我们襄阳被人喊作“红叶”。母亲当红叶不收一分钱,纯粹是做好事,用现在的词语叫志愿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农村,家家都有好几个娃子,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像母亲这样的人,是最受欢迎的人才。大哥哥没当成文学家,没跳出农门,这不是要紧的事。但大哥哥需要结婚,这是大事。像大哥哥这样类型的人,在村里被人叫作文疯子,说不上媳妇。可是我们有厉害的妈妈,她向来能把黑说白,能把大哥哥的缺点说成优点。凭着母亲的凛凛威风,我们这穷得叮当响的人家,给大哥哥找了一个如春天的洋槐花一般朴实的妻子。结了婚的大哥哥依然迂腐。他对母亲说,村官虽小,也是贪官污吏的一部分,他让母亲别当村官了,丢人现眼。那时候,我虽然年龄小,也觉得大哥哥逗,哪里有每餐啃两个红薯的贪官污吏?但是,母亲什么也不说,辞掉她做了四十年的村官。大姐姐生下来五个月,发高烧,得了脑膜炎。当时交通不方便,母亲让跑得快的舅舅抱着大姐姐往四十里外的襄阳城中心医院跑。住上了院,也没治好大姐姐的病。大姐姐不发烧了,智障了。据母亲说,是打针药时下得太重了,大姐姐药物中毒了。大姐姐傻了,可母亲从不放弃。母亲相信自己能改变这个事实,她相信西医,相信中医,相信神医,不放弃每一个渺茫的机会。经常有人来家里报信,说哪个地方,有个人成仙了,灵了。母亲便让父亲领着大姐姐讨神符,求神水喝。讨回来的神符烧成灰,就着神水,喝到大姐姐的肚子里。一次次希望,一次次失望。母亲从来没放弃过。小姐姐的小儿麻痹症,一直治到12岁,腿开了刀,才慢慢好转。母亲生了五个娃子,没有一个省心。3曾经的我很膨胀。我是母亲年近四十岁生的唯一健康的小女儿。我的童年,母亲忙得从来不管我。我在六七岁时,学会了自己看小说。这也不是值得夸耀的事,我的小姐姐和大表姐都能看一本本砖头厚的书。童年唯一让我感到自豪的事,就是我八岁时看懂一本竖版繁体字的《西游记》,没有一个人发现过,也没有一个人表扬过我。我自己为自己自豪。我那个年龄,很容易骄傲。我的成绩一直是班上最好的。我上课时,从来没听过课,脑子里把看过的小说自编自导一遍。一本叫《梅腊月》的小说,在我脑子里导过一千遍。我上小学的年代,文学刊物刊登得最多的是知青文学,里面全是教人逃火车票,偷老乡青菜,摘老乡果子、打农户看门的狗,炖狗肉吃的伎俩。看这些小说,我感到一餐啃两个红薯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不用偷,不用抢,也没有人打我,还有两个红薯吃,还能看闲书。少年的我,据此得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感受不到生活的满足和幸福,那就是小说看得太少了。我不光看知青文学,还看《鲁宾逊漂流记》、《神秘岛》、《孤星血泪》、《雾都孤儿》、《在人间》、《锋叔叔的故事》、《欧阳海之歌》、《金光大道》。通过看小说,我对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了如指掌。只要报一个地名出来,我就知道在世界上哪个大洲。说一条河流出来,我能知道它流向地球上的哪一个大洋。我十二岁了,我膨胀得要炸裂了。我在屋里有空白的纸上,都写上了“赤脚走天涯”。在十二岁那年的暑假,我不辞而别,南下去看大世界了。选择南下,是因为我在1982年的一本杂志上,看见一个故事。北京有一个善人,专门收养流浪儿。她在冬天收养了一个流浪儿,那个孩子冬天睡在水泥管道里,把腿冻坏,截肢了。我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知道如果去北京流浪,会把腿冻没了。我按照知青小说教我的七十二道伎俩,逃票去了海南岛。那里一年四季,鲜花盛开。马路上有木瓜树、椰子树。躺在树下面,可以吃木瓜,喝椰汁。我吃水果吃腻了,就上垃圾桶里找吃的。小说里的主人公都是这样生活的。头发很短,脏兮兮没洗脸的我,看着像一个没人理睬的流浪男孩。人贩子辨认不出我的性别,也没盯上我。可这种日子会过腻的。没有学校读书,没有小说看,也没有母亲。我在海南岛上浪荡了三个月,决定打道回府。一路逃票,回到了家乡,回到了母亲身旁。一回到家,只有母亲还用慈祥的眼神爱着我,父亲和大哥哥对我恨之入骨,说我丢了他们的人。村里,年长的族兄找到了母亲,说我丢了整个范家的脸面,让母亲把我打一顿,赶出去。这时候,十二岁的我清醒过来。在我们襄阳农村,儿娃子(男孩)离家出走几天,再回来,是稀松平常的事。而一个娘娃子(女孩)只要离家出走,就相当于古典小说的私奔罪。在我们村里,从来没有女孩这么做,我离家出走,成了德有伤、贻亲羞的人。我没脸见人,也没脸上学了。最关键的是,我也没勇气流浪了。怎么活下去?活下去是硬道理。母亲并没有抛弃我。这个时候,我的神童小哥哥已读完大专,成了智商、情商双高的人才,当了官。母亲支使神童哥哥为十二岁的我谋了一份民办老师的工作,让我在一个偏远的小学教书,安顿了我。荏苒岁月颓。转眼间,母亲的孩子们全成了成年人了。母亲为我的大姐姐求医问药了二十年,还是没治好大姐姐的病。大姐姐在二十岁那一年,发了一次高烧,医治无效,死了。小姐姐长大后,成了乡下中学教语文的老师。在学校教书时,小姐姐的才子男朋友去上海另觅前程了。脑子里有一万首古诗词内存卡的小姐姐恨恨地说:“一字不识的人才有诗意。”小姐姐找了一个没上过一天学的男文盲,草草地打发了自己。大哥哥还在村里种地,锄头、镢头、铁锨,把大哥哥要当文学家的理想打碎了。大哥哥现在只种地了,过着苦巴巴的日子。再也不搔首问天,感叹命运多舛。少年得志的小哥哥,在40岁那年,迷上了赌博。可能因为官场运气太好,小哥哥在赌场上只一个字,输。输钱的小哥哥借了。很快,还不起债了,他每天都在腾、挪、躲、闪着追债人。官也被撤了。世态炎凉,小哥哥没有朋友了,没有亲戚了。小哥哥在深夜里,在汉江二桥上一遍遍徘徊。这时候,母亲站了出来,她一遍遍劝慰小哥哥。母亲说四十岁的儿子,是个好娃子。这不是小哥哥的错,是小哥哥当官的朋友把小哥哥教坏了。母亲说,对不起小哥哥,那时没有让年幼的小哥哥复读一年。如果复读了,考上了大城市里的大学,到大城市当官,大城市的官员素质高,不会教坏小哥哥,小哥哥就成不了赌鬼了。母亲说,人不死,债不烂,没什么好怕的,好好地活下去。有母亲的爱,小哥哥坚强地活着。4我离开对我家暴、酗酒的男人,带着两个女儿回到襄阳,母亲没有异样,只是沉着地说,不怕。但大哥哥马上像躲瘟疫一样,让我赶紧走,别给他添麻烦了。按照襄阳农村的传统,成年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母亲没有帮助我的权力。母亲是**强者,但她不敢和中国五千年的三纲五常对抗。爱我的母亲对我说,我的大娃子不上学了,不要紧,母亲每天会求告老天爷,祈求老天爷给她一条生路。这个时候,我已明白,我没有家了。我们农村穷苦人家,糊口尚属不易,亲情当然淡薄。我并不怨恨大哥哥,但我已明白,我是生我养我的村庄的过客。我的两个孩子更是无根的水中飘萍。这个世界上只有母亲爱着我们了。我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京城,做了育儿嫂,看护别人的孩子,每星期休一天。大女儿在东五环外的皮村,在出租屋里看护小妹妹。我运气真好,我做育儿嫂的人家是上了胡润富豪排行榜的土豪。男雇主的夫人生的两个孩子,已是成年人了。我是给男雇主的如夫人看护婴儿的。男雇主的如夫人生了一儿一女,大儿子在国际学校上学前班,小女儿是刚三个月的小婴儿。男雇主给大儿子雇了一个少林武校毕业的武术教练,在自己家盖的写字楼里辟出了一块三百个平方的场地,装上了梅花桩,沙袋,单双杠...... 给庶子一个人使用。除了学武,又找了一个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学霸,做家庭教师,包吃住,负责接送孩子,指导孩子写作业,领着孩子去习武,还教六岁的孩子编程序。我只负责三个月的小女婴。小婴儿睡觉不踏实,经常半夜三更醒来。我跟着起来给孩子喂奶粉,哄她入睡。这时,我就想起我在皮村的两个女儿。晚上,没有妈妈陪着睡觉,她俩会做噩梦吗?会哭?想着想着,潸然泪下。还好是半夜三更,没人看见。女雇主比男雇主小25岁。有时我半夜起来哄小婴儿,会碰到女雇主画好了精致的妆容,坐在沙发上等她的老公回来。女雇主的身材比模特曼妙,脸比那个叫范冰冰的影星漂亮。可她仍像宫斗剧里的娘娘一样,刻意地奉承男雇主,不要尊严,伏地求食。可能是她的前生已受够了苦,不作无用的奋斗。每每这时,我就会恍惚,不知道自己是活在大唐盛世,还是大清帝国,还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可我没有特异功能,我也没有穿越过呀!大女儿交了两个同龄的不上学的朋友。一个叫丁建平,一个叫李京妮。丁建平来自甘肃天水,丁建平不上学是因为妈妈抛弃了爸爸,爸爸生气。爸爸还说,公立学校不让农民工的孩子上,上学只能到打工学校上,这样的学校一学期换好几个老师,教学质量差。反正上不成个器,就省点钱不上。李京妮不上学,是因为她的爸爸在老家有老婆孩子,可还去骗李京妮的妈妈,生了李京妮。李京妮的妈妈发现受骗后,气走了。也不要李京妮了,爸爸是个善良的人,没有抛弃李京妮。可爸爸说,李京妮是个户口也没有的黑孩子,城里的打工学校,都是没办学资格的黑学校,娃子们在里面上,没有教育部的学籍,回老家也不能上高中考大学。李京妮是黑人,没必要再上这黑学籍的学校,来个双料黑。我心想,这倒霉催的教育部,谁定的这摧残农民工娃子的政策呢?报纸上说,教育部这样做,是为了不让下面的学校虚报人数,冒领孩子的义务教学拨款。可教育部为什么不弹劾吏治,非要折磨农民工的娃子?有母亲在求告老天爷,我的两个孩子健康快乐地生长。三个大孩子一起看护一个小孩子,很轻松,孩子们每天都好得很。三个孩子,每天对着小女儿唱“我们的祖国像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唱得眉飞色舞,玩得欢天喜地。作者和女儿在西藏旅游。由作者提供.5我所居住的北京皮村是一个很有趣味的村子。中国人都知道,京郊农民户户都是千万富翁,他们的房产老值钱了。土豪炫富都是炫车炫表,炫皮包,炫衣食。这些炫法,我们皮村都不屑。我们皮村群众炫的是狗,比谁家养的狗多。我在皮村认识的工友郭福来是河北吴桥人,在皮村做建筑工,住在工棚里。皮村的一位村民,每天领着一支由十二只狗组成的狗军队,去工棚巡视,羞辱住在工棚里的农民工。郭福来冷冷地写了一篇《皮村记狗》,发表在《北京文学》,表达农民工的心声。我的房东是皮村的前村委书记,相当于皮村下野的**。房东是**家,不屑养狗部队,只养了两条狗。一只苏格兰牧羊犬,一只藏獒。房东告诉我,苏格兰牧羊犬是世界上最聪明的狗,藏獒是世界上最勇猛的狗。最聪明的狗和最勇猛的狗组成联盟,他们是天下无敌。我的孩子,住在皮村下野**的府邸,享受着天下无敌手的安保,我和孩子都感到生活很幸福。大女儿学会了看小说后,我陆陆续续去潘家园,和众旧货市场,废品收购站,给大女儿买了一千多斤书。为啥买了这么多呢?有两个原因,一是论斤买太便宜,二是这些进过废品收购站的书太新了,很多都没有拆下塑封。一本书从来没有人看过,跟一个人从没有好好活过一样,看着心疼。我原来没写过文章,如今,我有时间就用纸笔写长篇小说,写我认识的人的前世今生。 我上学少,没自信,写这个是为满足自己。长篇的名字,我想好了,叫《久别重逢》。它的故事不是想象,都是真实的。艺术源于生活,当下的生活都是荒诞的。文章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考证。对这篇自娱的长篇小说,我总是想着写得更好。皮村“工友之家”文学小组开课,我听了一年。那一年有空听,是因为小女儿要看管,我在和皮村相邻的尹各庄村找了份在打工学校教书的工作。打工学校工资低,是个人就要。一个月给一千六。后来,小女儿大点儿,可以独立上学,独立回家,独立买食物。我就没再教书了,去做育儿嫂,一个月给六千多,只每个星期回来看一次小女儿,没再去工友之家了。日,北京,皮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算是北京工友之家的大本营。来自视觉中国。日,北京皮村,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里收藏的工友绘画作品《工伤故事》。来自视觉中国。2015年四月在皮村工人小组上课,老师张慧瑜让农民工学员朗诵各自的作品,范雨素在朗诵中。由作者提供。作者的手稿。她一直在写随笔和长篇纪实。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麻木,懦弱的人。我一直看报纸,不求甚解地闲看。如果把这几十年的新闻连起来看,你会发现,在没有农民工进城打工之前,就是约1990年之前,中国农村妇女的自杀率世界第一。一哭二闹三上吊嘛。自从可以打工,报纸上说,农民女人不自杀了。可是又出现了一个奇葩词汇,“无妈村”。农村女人不自杀了,都逃跑了。我在2000年看过一篇“野鸳鸯最易一拍两散”的报道,讲的是异地联姻的农民工婚姻太脆弱了。逃跑的女人也是这样异地联姻的女人。在北京这样的城中村里,这样没妈的农民工的孩子也很多。可能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缘故。我的大女儿交的两个朋友,都是这样的孩子。他们的命运基本上也是最惨的。我的大女儿跟着电视里的字幕,学认字,会看报看小说了。后来,大女儿在小妹妹不需要照顾后,在14岁那年,从做苦工开始,边受苦,边学会了多项手艺。她今年20岁,已成了年薪九万的白领。相比较,同龄的丁建平、李京妮,因为没有亲人为他们求告老天爷,他们都变成了世界工厂的螺丝钉,流水线上的兵马俑,过着提线木偶一样的生活。凡是养过猫,狗的人都知道,猫狗是怎么护崽。同理,人是哺乳动物。抛弃孩子的女人都是捧着滴血的心在活。6我在多年的打工生活里,发现自己不能相信别人了,和谁交往都是点头之交,有时甚至害怕和人打招呼。我对照心理学书籍给自己治病,得的叫“社交恐惧症”,也叫“文明恐惧症”,一旦恶化,就成“抑郁症”了。只有爱心才能治疗。我想到母亲对我的爱,这个世界上永远只有母亲爱着我,我每天都使劲这样想,我的心理疾病没有恶化。今年,母亲打电话告诉我,我们生产队征收土地,建郑万高铁的火车停靠站。我和女儿还有大哥哥一家子户口都在村里,有土地。村里征地,一亩地只给两万二千块,不公平。队长贴出告示,每家要派个维权代表,上**告状,争取自己的利益。大哥哥也出门打工去了,我们家的代表只能母亲来当。母亲告诉我,她跟着维权队伍,去了镇**,县**,市**。走到哪里,都被的年轻娃子们推推搡搡。维权队伍里,队长六十岁,是队伍里年龄最小的,被维稳的年轻娃子们打断了四根肋骨。母亲八十一岁了,维稳的年轻人是有良心的,没有推她,只是拽着胳膊,把母亲拉开了,母亲的胳膊被拽脱臼了。一亩地,二万二就全部买断。人均地本来就很少,少数不会打工的人,怎么活下去?没有当权者愿意想这些,没有人愿意想灵魂。神州大地的每个旮旮旯旯都是这样,都认命了。一想到在正月的寒风里,八十一岁的老母亲还在为她不成器的儿女争取利益,为儿女奔走。我只能在这里,写下这篇文字,表达我的愧疚,我还能做些什么呢?我能为母亲做些什么?母亲是一个善良的人。童年,我们村里的一大半人都找茬欺负我家房后那些因修丹江口水库搬到我们村的钧州移民。钧州最出名的人叫陈世美,被包青天铡了。钧州城现在也沉到了水底。我的母亲,作为这个村子里的强者,金字塔尖上的人,经常出面阻止别人对移民的欺侮。在我成年后,我来到大城市求生,成为社会底层的弱者。作为农村强者的女儿,经常受到城里人的白眼和欺侮。这时,我想:是不是人遇到比自己弱的人就欺负,能取得生理上的快感?或者是基因复制?从那时起,我有了一个念头,我碰到每一个和我一样的弱者,就向他们传递爱和尊严。活着总要做点什么吧?我是无能的人,我是如此的穷苦,我又能做点什么呢!我在北京的街头,拥抱每一个身体有残疾的流浪者;拥抱每一个精神有问题的病患者。我用拥抱传递母亲的爱,回报母亲的爱。我的大女儿告诉我,她上班的文化公司,每天发一瓶汇源果汁,大女儿没有喝饮料的习惯。每天下班后,双手捧着饮料,送给公司门口、在垃圾桶里拾废品的流浪奶奶。— —完 — —素材来源:网络 腾讯新闻 界面新闻 视觉中国声明:版权归原作者范雨素所有,如有不便请及时联系作者删除!《别再给孩子灌输「我们家很穷」的观念》 精选三每个周末的清晨,我都会去小区后面的一颗大榕树下晨读。经常能看到这个小男孩,帮他做环卫工的母亲打扫街道。打扫完了,母子俩还会一起歇一歇,说说话。温情的画面令人感动。(小男孩和母亲穿着同款的运动鞋)眼前的这一幕,让我情不自禁联想到前不久发生在上海的一则新闻:一名体型较胖的年轻女子,用手狠狠地拽着一个环卫工人的头发拖行数米,旁边其他环卫工急忙上前拦架。记者一采访才知道,原来是女儿在向母亲要钱!这位母亲已经48岁了,做环卫工10多年了,一个月才几千块钱。她的女儿孩子都有了,还隔三差五伸手向母亲要钱,不给钱就辱骂、吵架、打架……同是环卫工的子女,为什么这个小男孩这么体恤母亲,那个年轻女子却成了“白眼狼”?01我问小男孩的母亲:你家孩子真懂事,是怎么教育的?这位外地来的女环卫工不善言辞,说不出太多的教育道理来,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我们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这句众所周知的俗语,没有满足我的好奇心——穷人的孩子中,有很多很懂事,也有很多很操蛋。我相信,一定存在某种因素造成了这种区别。这种因素究竟是什么呢?看到下面的故事后,我恍然大悟。某君高中时沉迷网络,时常半夜翻墙出校上网。一日他照例翻墙,翻到一半即拔足狂奔而归,面色古怪,问之不语。从此认真读书,不再上网,学校盛传他见鬼了。后来他考上名校,昔日同学问及此事,他沉默良久说,那天父亲来送生活费,舍不得住旅馆,在墙下坐了一夜。有没有被这个父亲感动到?可是假如这个父亲的艰辛,没有被调皮捣蛋的儿子意外发现,儿子会洗心革面、改邪归正吗?孩子不是天生就懂得体恤父母,他们只有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父母的艰辛和苦难后,才会对父母心生感激,进而对自己严格要求,不辜负父母的一片苦心。相反,如果父母把生活中的风风雨雨、艰难困苦,都向孩子进行过滤、屏蔽,为孩子刻意营造了一个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又怎能奢望他们知父母恩?蜜里泡大的少年,如何懂得愁滋味?02当下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富人家的孩子当富二代养,穷人家的孩子也当富二代养,“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有不少父母,不顾家庭资源禀赋差异,百般努力,倾尽所有,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条件。夫妻俩加上四个老人,六个人面对一个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真是含在心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当父母恨不得把全世界所有的好东西和所有的爱都给孩子时,却忘了告诉孩子一件事:生活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父母的“呵护”,对于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味“毒药”。孩子们心安理得享受着一切,根本不知道知足,不知道感恩,不知道体贴父母,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相反,还滋生了很多虚荣、懒惰、不学无术的坏毛病。03我一侄子今年参加完中考,接下来就是一个长长的假期。他爸妈让我帮忙,介绍到我家附近的奶茶店打工,体验生活。第一天,他回来跟我们汇报说:老板教了各种技术,学会了做好几种饮品,也能炸鸡排和薯条了。还没忘自夸,原先的厨艺不是白研究的。第二天,又向我们说:“这奶茶店可真是太赚钱了,那么几勺糖粉,加上点水,加上一块柠檬片,就要卖五块!以后,我看开这么个店儿不错!”后来,我跟他分析了各种费用,他一算,看来,钱也不好赚。每天回来,都有新的话题,要么是告诉我们一天做了些什么,要么就是店里来了些什么人,还知道了一些送快餐的骑手和一些业务员的事儿,说的头头是道的。有一天我问他:上班容易不?他说:也容易也不容易,我这上班这几天,把一辈子的哥姐都给叫了,脸都笑僵了。给孩子再好的教育,都不如让他亲自去感受一下,成人世界的“不容易”!正如曾国藩所说:“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今天的父母,总想着把最好的条件给孩子,这其实是在害孩子。成长过程中,物质越充裕,精神越疲敝;精神疲敝时,创造物质的脚步自然会停歇。反之,给孩子真实的成长,让孩子懂得困难与艰辛,教孩子珍惜馈赠与财富,引导孩子依靠勤奋和努力,才是对孩子最深邃的馈赠。04有父母担心,当别的孩子要什么有什么时,要求自己的孩子勤苦俭约,会不会让孩子感到变得自卑、压抑,影响健康快乐成长?我们要求孩子勤苦俭约,不是说要像祥林嫂一样,天天跟孩子诉苦,抱怨“我们很穷,买不起东西”,唠叨“我每天起早摸黑地干,还不是为了你?你如果不成才,你还有脸吗?”这么做,当然会把贫穷感和自卑感深深植入到孩子的心中,挥之不去。在生活的艰苦面前,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另一种是坦然面对,自立自强。父母的选择与示范非常重要。我认识一个母亲,虽然家里很穷,但总是穿着干净而陈旧的衣服,很早去捡瓶子,又很早回家给女儿做饭。她的脸上从来没有那么多情绪,洋溢着淡淡的知足和随遇而安。而她的父亲也是那么平和,哪怕每天回家汗流浃背乃至脸色通红,依然平和得没有一点脾气,开开心心地和家人一起吃着粗茶淡饭。从他们身上,我能感受到一种在困境中仍然充满希望,在贫穷中依旧保持坚韧的意志品质。这样的父母培养的孩子,即便生活在贫穷中,也不会养成寒酸、刻薄、拘谨的习气,相反还能直面现实,锤炼内心,进入曾国藩所说的“极耐得苦,故能艰难驰驱”的境界。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里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这是我们应有的生活观和教育观,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永不止息。深信再大的磨难,只要人活着,肯勤劳,就有转机。本文图文内容源于网络,您的第二张工资卡。唯愿可靠的收益,让更多的人早日实现致富梦想~《别再给孩子灌输「我们家很穷」的观念》 精选四我出生在陕北的农村,小时候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但母亲总能想办法给我做上好吃的,坚持供我上学,而孩童时期的我却不那么懂事,童年时有件事直到现在都记忆犹新,现在我自己也做了母亲,才能明白当时母亲的心里是多么难过。记得那时很要好的几个朋友都去城里上中学了,我们家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只能在镇上,她们每周都回来一次,那时候也特别流行软料裤,有一次她们回来了,都穿着软料裤一起玩也没叫我,我就自己一个人就坐在炕边看书(其实也看不进去,心里就觉得很委屈,为什么别人都能穿的裤子我却穿不起,别人都能去城里上学我却上不了),过了一会妈妈过来了,她看出我不高兴了,就问我怎么不和她们一起玩,是不是也想去城里上学,我便哭着说就是,我们都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现在怎么突然觉得自己和她们有差距了。听完这话妈妈什么话都没说只是抱着我。后来没过多长时间,妈妈做了一个决定,把我和妹妹放在家里,她和爸爸出去做生意。而我后来也如愿以偿的去城里上学了,可是却每天都很想念妈妈,有一年妈妈回来看我们走的时候我就使劲的哭,就是不让她走,可是她若不出去挣钱我怎么上学,将来还要上大学,谁来供我们?现在妈妈也不做生意了,我自己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了,可是每次回家妈妈几乎都不让我干活,总是说外出做生意的那些年没有照顾我们,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心里总觉得亏欠我们,现在能干动还可以给我们洗衣服做饭等等,每次听着妈妈这样说心里总是很难过,如果没有母亲艰辛的付出,怎么会有我们的今天,小时候从来都没想过会过上现在的日子。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想衷心的对母亲说:“妈妈,您辛苦了,我爱您!”,如果没有您,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愿您健康快乐,一直陪伴着我们。溢诚人:宋亚丽女士投稿此篇刊登文章的作者将获得由提供的精美手表一块。更多活动,敬请关注“溢诚”微信公众号。您的每一分关注我们都会铭记于心Each of your points of concern we will bear in mind《别再给孩子灌输「我们家很穷」的观念》 精选五首页理财正文你送我 Nike,我却只能给你淘宝热卖鬼才君师兄10分钟前作者:鬼才君师兄图片:堆糖网01在文章的开头,我想先说个故事吧。Joy 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家里几兄弟姊妹,父母做着点小生意维持生计,有点像一所小城市里忙忙碌碌的小平民。Joy 是个很勤奋,很懂事的小女生,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县里的重点学校。而在那所学校里,有着两种学生,一种是成绩非常好,自己考进去的,一种是县城里富裕人家的孩子,父母给钱买学位进去的。Joy 在班里的好朋友很多都是富家的孩子,穿着 Nike,阿迪,用着苹果,三星,好像,在班上穿着山寨牌子的同学,都会有点被看不起。Joy 为了不让人看穿家里的状况,特别喜欢穿着一双小白鞋,简单低调,别人问起,也可以说是自己个性,喜欢。Joy 生日的时候,同学给她送来了一大堆礼物:有正版的 Nike,有几百元的护肤品,也有的买了很贵的衣服。换作一般人,收到那么多礼物,应该会很开心的吧。可是,Joy 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因为,到了她的同学生日的时候,她只能偷偷在被窝里用着红米上淘宝买一些便宜的小玩意,再用心包装,内心很怕同学会不愿意接受那么廉价的礼物。或许,是出于小女生的虚荣心,谁也不想被人看穿自己家里如此拮据吧。周末,同学约着出去玩,Joy 经常找各种借口不去。其实,周一到周五埋头读书,谁不想周末去浪呢。可是,看着菜单上的标价,Joy 只好选最便宜的。同学的衣服很好看,很漂亮。闺蜜用的护肤品自己心动许久。可是,也只能是看看了。就像小孩子站在糖果店的橱窗外,看着里面满满的糖果,看着别的孩子爸妈给孩子买棒棒糖,而自己的爸妈只能牵着你看看就回家。很多个晚上,Joy 都会躲在被窝里难过,难过自己为什么会活在这个家庭,难过为什么别人那么容易就可以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可是,我们都知道,爸妈尽管经济不好,都还是爱我们的。02还记得,小学的时候,是按地段派位的,所以同学都住在附近。各自的家庭条件都差不多。那个时候,我们哪怕玩盗版的游戏王,也玩得不亦乐乎。自从,有一个同学买来了当时 15 元一包(3 张)的正版游戏王,我们才隐隐约约觉得自己要是玩盗版的话,是很 Low 的。可是,那个时候的我们,零用钱是用十来做单位的。后来,到了高中,我们开始有手机。那个时候最火的是诺基亚,看着同桌的爸妈给他买了诺基亚,而且班里很多人都有的时候。自己难免有点点自卑。当自己好不容易有一台的时候,却是叫不出名字的山寨机。我们都知道爸妈是爱我们的,只是,我们不得不理解。后来,我自己存着压岁钱,买下了索尼爱立信,才觉得自己脸上沾了点光。其实,每个人都是虚荣的吧。这种虚荣,也只是想人有我有,而不是人无我有。背后的桎梏,我们无奈,但也必须理解吧。03对于很多人而言,从小到大的印象里,都会存在那么一种人:他想要什么,他们父母会给他买。他们不用很认真地读书,他们父母给得起赞助费。他们甚至不用担心高考,大不了送出国留学。他们毕业后也不用奋斗太多,房和车基本就是标配。我们会羡慕,会嫉妒,但那毕竟不是自己的。我们努力读书,毕业后担心失业。找到好工作,却看着房价无力。我们脑海里都曾经有过梦想,但很多人输给了所谓的现实。04不过,其实有些时候,所谓的现实,都是你以为的。人吧,大概会分成两类。安于天命,觉得生出来是穷的,这辈子就这个命了。或者觉得生出来就是咬着的,这辈子也无忧了。不信命运,心里有一个蓝图,即便穷,也明确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即便富,也知道自己活着的使命。我们都渴望吃好,用好,至少不用因为面包的问题,而委屈很久。虽然说,小时候的遗憾,缺了就再也补不回来。但至少,脚下眼前还有几十年。我不相信有太多一夜暴富的故事,也没有那么多年轻有为的 CEO。但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认真对待自己的人儿,不会活得太差。很感慨的是,毕业前,有个找不到工作的同学说:我觉得,能够有一份工作,能补得回房租就好了。一年多以后,他说:我希望,这一年,我可以去国外旅游一次。生活不会辜负努力的人,总会一步步地往着自己憧憬的方向走。今天的环境,讲真,我们必须要接受。我们没有办法去怨天,怨地,怨家人。毕竟,他们都尽了他们的能力来爱你。就看,你敢不敢对自己负责,敢不敢对未来有所规划。愿你在不久的某天:拿着自己第一份工资,买下你心动已久的衣服。靠着自己的努力,在职场上摸打滚爬,证明自己的实力。看着自己从几平米的床铺里走出来,逐渐有小窝,逐渐换房子。未来,还有很多很多的遐想。如果,我们在因为今天而自卑。希望,我们能为来年的自己骄傲。这不是套话,而是你敢不敢去想象,敢不敢去做,敢不敢把自己当做是另外一个层次的人。你的眼中有星辰大海,你的世界自然是浩瀚宇宙。共勉。《别再给孩子灌输「我们家很穷」的观念》 精选六首页理财正文你送我 Nike,我却只能给你淘宝热卖鬼才君师兄10分钟前作者:鬼才君师兄图片:堆糖网01在文章的开头,我想先说个故事吧。Joy 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家里几兄弟姊妹,父母做着点小生意维持生计,有点像一所小城市里忙忙碌碌的小平民。Joy 是个很勤奋,很懂事的小女生,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县里的重点学校。而在那所学校里,有着两种学生,一种是成绩非常好,自己考进去的,一种是县城里富裕人家的孩子,父母给钱买学位进去的。Joy 在班里的好朋友很多都是富家的孩子,穿着 Nike,阿迪,用着苹果,三星,好像,在班上穿着山寨牌子的同学,都会有点被看不起。Joy 为了不让人看穿家里的状况,特别喜欢穿着一双小白鞋,简单低调,别人问起,也可以说是自己个性,喜欢。Joy 生日的时候,同学给她送来了一大堆礼物:有正版的 Nike,有几百元的护肤品,也有的买了很贵的衣服。换作一般人,收到那么多礼物,应该会很开心的吧。可是,Joy 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因为,到了她的同学生日的时候,她只能偷偷在被窝里用着红米上淘宝买一些便宜的小玩意,再用心包装,内心很怕同学会不愿意接受那么廉价的礼物。或许,是出于小女生的虚荣心,谁也不想被人看穿自己家里如此拮据吧。周末,同学约着出去玩,Joy 经常找各种借口不去。其实,周一到周五埋头读书,谁不想周末去浪呢。可是,看着菜单上的标价,Joy 只好选最便宜的。同学的衣服很好看,很漂亮。闺蜜用的护肤品自己心动许久。可是,也只能是看看了。就像小孩子站在糖果店的橱窗外,看着里面满满的糖果,看着别的孩子爸妈给孩子买棒棒糖,而自己的爸妈只能牵着你看看就回家。很多个晚上,Joy 都会躲在被窝里难过,难过自己为什么会活在这个家庭,难过为什么别人那么容易就可以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可是,我们都知道,爸妈尽管经济不好,都还是爱我们的。02还记得,小学的时候,是按地段派位的,所以同学都住在附近。各自的家庭条件都差不多。那个时候,我们哪怕玩盗版的游戏王,也玩得不亦乐乎。自从,有一个同学买来了当时 15 元一包(3 张)的正版游戏王,我们才隐隐约约觉得自己要是玩盗版的话,是很 Low 的。可是,那个时候的我们,零用钱是用十来做单位的。后来,到了高中,我们开始有手机。那个时候最火的是诺基亚,看着同桌的爸妈给他买了诺基亚,而且班里很多人都有的时候。自己难免有点点自卑。当自己好不容易有一台的时候,却是叫不出名字的山寨机。我们都知道爸妈是爱我们的,只是,我们不得不理解。后来,我自己存着压岁钱,买下了索尼爱立信,才觉得自己脸上沾了点光。其实,每个人都是虚荣的吧。这种虚荣,也只是想人有我有,而不是人无我有。背后的桎梏,我们无奈,但也必须理解吧。03对于很多人而言,从小到大的印象里,都会存在那么一种人:他想要什么,他们父母会给他买。他们不用很认真地读书,他们父母给得起赞助费。他们甚至不用担心高考,大不了送出国留学。他们毕业后也不用奋斗太多,房和车基本就是标配。我们会羡慕,会嫉妒,但那毕竟不是自己的。我们努力读书,毕业后担心失业。找到好工作,却看着房价无力。我们脑海里都曾经有过梦想,但很多人输给了所谓的现实。04不过,其实有些时候,所谓的现实,都是你以为的。人吧,大概会分成两类。安于天命,觉得生出来是穷的,这辈子就这个命了。或者觉得生出来就是咬着金钥匙的,这辈子也无忧了。不信命运,心里有一个蓝图,即便穷,也明确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即便富,也知道自己活着的使命。我们都渴望吃好,用好,至少不用因为面包的问题,而委屈很久。虽然说,小时候的遗憾,缺了就再也补不回来。但至少,脚下眼前还有几十年。我不相信有太多一夜暴富的故事,也没有那么多年轻有为的 CEO。但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认真对待自己的人儿,不会活得太差。很感慨的是,毕业前,有个找不到工作的同学说:我觉得,能够有一份工作,能补得回房租就好了。一年多以后,他说:我希望,这一年,我可以去国外旅游一次。生活不会辜负努力的人,总会一步步地往着自己憧憬的方向走。今天的环境,讲真,我们必须要接受。我们没有办法去怨天,怨地,怨家人。毕竟,他们都尽了他们的能力来爱你。就看,你敢不敢对自己负责,敢不敢对未来有所规划。愿你在不久的某天:拿着自己第一份工资,买下你心动已久的衣服。靠着自己的努力,在职场上摸打滚爬,证明自己的实力。看着自己从几平米的床铺里走出来,逐渐有小窝,逐渐换房子。未来,还有很多很多的遐想。如果,我们在因为今天而自卑。希望,我们能为来年的自己骄傲。这不是套话,而是你敢不敢去想象,敢不敢去做,敢不敢把自己当做是另外一个层次的人。你的眼中有星辰大海,你的世界自然是浩瀚宇宙。共勉。《别再给孩子灌输「我们家很穷」的观念》 精选七看完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虚…偷偷看。01你活得光鲜亮丽,父母却在低声下气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他陪一个弟弟在日本北海道旅行。我问他玩得是不是开心。他告诉我,他和弟弟不是一路人,所以旅途并不是很愉快。他细细跟我讲道,弟弟缠着爸妈要去日本玩,他妈不放心,便邀请我朋友跟着弟弟过去。他的弟弟,家境不算富裕,刚上大学,也没有能力自己赚钱,却有着挥金如土的本事。就拿一件小事来讲吧,日本物价很贵,一片哈密瓜要30元人民币左右。朋友问我:“你能够认同自己还不能挣钱,家里也不是很有钱,眼都不眨只是因为口渴了,不肯买水却一口气吃了三片哈密瓜的小孩吗?”这孩子,让我想到一句印象很深刻的话:父母尚在苟且,你却在炫耀诗和远方。02身边这样的人,挺多的。我另外一个朋友,家庭条件很一般,却把日子过得很“高级”。她嫌单位盒饭难吃,每天中午出去下馆子,下午还必定订一杯十几块钱的奶茶外送。和她一起出去逛街,她总会拉着我吃人气很高、价格也很昂贵的餐厅。和她旅游,她对景区里各式物价虚高的食物和纪念品,向来都是潇洒地买买买,花钱如流水。臭豆腐不算好吃,她尝了一块,吐出来,嫌恶地皱皱眉,扔了。我都不敢劝她花钱别太大手大脚。每次试图奉劝她,她都不服气地斜乜着眼,搬出她的那两句名言,理直气壮地开腔。第一句,“女孩子,要富养第二句,“出来玩,就一定要开心,别太在乎钱。”似乎我要是劝她适当地节约,倒显得我太抠门太小气了。我本以为她必定家境殷实,直到有一次去她家里。她住在城郊的民房里,老旧潮湿,又窄又小,从一楼上二楼,要从一个很陡峭的楼梯爬上去。她的奶奶穿着她高中时的校服外套,坐在家里拣菜。她问奶奶怎么不去打牌,老人家说道:这两天输了几十块钱,今天不高兴去了。我借用他们家卫生间,奶奶不忘嘱咐我,要用桶里盛的洗过拖把的水冲,别按按钮,水一冲哗啦啦的,浪费钱。正是这样节俭的老人,却把自己靠卖菜一块一块攒来的积蓄,尽数交给孙女,任由孙女挥霍。中午和她爸爸妈妈一起吃饭,她爸表态,不指望她赚钱养家,她赚的那点工资,给自己吃穿用度就好了。后来,那位朋友约我假期一起去旅游,向我提起冬天上下班很冷,她准备买车,家里人也同意给她买。听到这些,我都只能笑笑,不知道该回应些什么。03我们这一代,不少人如此。有句笑话这样说,“我视金钱如粪土,爸妈视我如化粪池。”前段时间网上讨论孩子究竟该穷养还是富养,提倡富养的人问:男孩要穷养?你孩子跟你多大仇啊?我也想问问那些拿着父母的血汗钱挥霍无度的子女:孩子要富养?你爸妈欠你多少钱啊?我认识一个男生,他从上大学后到工作前的所有花销,都是向父母打了欠条的。偶尔出行旅游花的钱,也是靠自己兼职打工赚来的。工作后,他就从每个月的工资里抽钱一笔笔地偿还父母。孩子成年后,父母已经没有了抚养义务,压根不必探讨穷养、富养的话题。可现实情况是,不少人结了婚,还让爸妈背房贷。如果你和我一样,出身于平凡的家庭,那么你应该很清楚,父母挣来的每一分钱,都很不容易。当父母在烈日炎炎下满头大汗地从事体力劳作时,当父母在小小格子间里腰酸背痛地从事脑力劳动时,你一顿大餐就消费掉他们一天的薪水,真的不会有一丝丝愧疚吗?当父母被领导大呼小叫的时候,当父母被客户呼来喝去的时候,你却在呼朋引伴、潇洒度日,真的不会于心不忍吗?当你用iPhone、iPad、Mac把自己全副武装的时候,父母却连买个10块钱100M的流量包都要思忖好久,最后还没舍得买;当你穿着一身说得出名字的品牌,一双鞋就要几千块的时候,父母却在穿着被你淘汰的旧鞋,他们不懂你说的品牌,你还笑他们落伍;当你觉得你的知识、素养、视野都远超父母,因此嫌弃父母“没见过世面”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其实,正是父母托举着你到更高的地方,你才有机会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你活得青春无敌、你过得光鲜亮丽,却看不见你身后,默默供养着你的父母,为了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还在向这个世界低声下气。别在缺钱的时候才想起父母,他们不是ATM,他们胸膛上有温度,他们心跳里有感情。爸妈爱我们,爱得不容易。在远方的,给母亲打个电话吧,跟妈妈说声感谢不丢人;在身边的,记得回家吃饭,如果再能买个小礼物,相信妈妈会逢人念叨好久好久……千万别忘了,也问父亲好。04许多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培养白眼狼星期天的晚上,饭菜已经上桌,我呼唤女儿:“吃饭啦。”“等一下”,她答。我先吃了。几分钟后,女儿走过来,看了一眼桌子,问:“我的饭呢?”伴随着的是一副忿忿不满的神情。我心里一惊。她的表情、她的诘问,明明在告诉我:你应该为我盛好饭的,为什么不给我盛饭呢?7岁的她有一双好手,她明明可以自己盛饭,为什么觉得我理所当然得替她盛饭呢?我立刻找到了原因。虽然我一直警告自己不要替孩子做太多,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但是我仍然和许多母亲一样,不知不觉替孩子做得多了点。以前我一直替她盛饭,以至于她认为盛饭这件事是妈妈应该为她做的。所以,她不但不感激我一直以来替她盛饭,反而因为今天没给她盛饭而不满起来。是啊,既然是妈妈应该做的,她怎么会感激呢?我意识到这是在助长女儿的“受之无愧感”。“受之无愧”是指,某人觉得别人欠了他东西,或者认为别人必须给他特殊待遇。有这种倾向的人认为别人(尤其是亲近的人)应该给他想要的事物,别人给了,他觉得那是人家应该做的,他不知感恩;别人没有给,他就认为别人太不应该,于是就心生不满和怨恨。我可不想将女儿养成白眼狼。我养育他是我做为父母的职责,不图她的回报,但是如果她长大后认为我替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如果我哪天做少了,或者不做,他就怨恨我……如果发生这些,那是我的悲剧。于是,我告诉她,妈妈刚才反思了一下,可能我以前一直替你盛饭,使你觉得为你盛饭是爸爸妈妈应该做的。我觉得到这样很不好。从今天开始,盛饭就是你自己的事,应该由你自己盛。从那以后,我更加警惕是否替她做了太多,经常提醒自己不要替她做她份内的事情,并将一些家务分配给她,让她承担起家庭一员的责任;在我们劳动的时候,邀请(并要求)她帮忙,让她体会我们劳动的辛苦;教导她表达感谢,如果她表示了感谢,她会得到更多,如果她没有感激之心,下次我不再替她做那件事;物质方面减少满足,让她懂得并不是她想要任何东西都可以得到。我看到许多父母不知不觉中在培养着白眼狼。他们替孩子做得太多,上学或放学路上,大多数孩子的书包都由父母背着,孩子心安理得空着手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用干家务,只要搞好学习;物质享受被过分满足,许多小学生有了自己的手机和电脑……这些都是在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今天她认为你应该为他背书包、买手机,明天她就会认为你应该为她找工作、买车子、买房子,如果某天你给不了她想要的,她就要心生怨恨了。写到这里,我想到三年前机场弑母的留学生汪佳晶,他留日五年,从未打过工,学费和生活费都靠母亲每月7000元人民币的收入来支出。母亲四处举债,实在拿不出钱,他竟在机场捅了前来接机的母亲9刀。24岁的青年本应自立,靠自己打工解决(或部分解决)留学费用。但他心安理得享受着母亲含辛茹苦提供的温室生活,当母亲拿不出钱,他不念亲恩,那满腔怨恨化作9刀。这个案件让父母们警醒,教导孩子学会负责、懂得感恩有多么重要!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他会感激别人替他所做的,珍惜他得到的一切,觉得拥有眼前的一切既快乐又幸福。我们做父母的要谨记:如果你不想将孩子培养成“白眼狼”,那就千万不要替孩子做太多,不要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要去教导孩子懂得知恩图报。前不久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个帖子,发帖人小A,10岁时父母相继过世,年长他20岁的姐姐将他抚养成人,并供他上了大学,后来他考上了公务员。姐姐在工厂上班,姐夫在学校门口摆一个小摊。现在姐姐退休了,退休金每月1800元。姐姐的儿子——小A的外甥考上了外地某个大学的建筑专业,学费比本地大学其他专业贵。姐姐家收入锐减,开支突增,财务突然紧张起来。姐姐想让小A每个月给她1000元作为养老费(实际应该是补贴外甥上大学的生活费),小A不干,并劝说姐姐不让外甥读学费昂贵的建筑专业。姐姐一气之下,扬言小A不给抚养费就要将他告上法庭。小A问,如果姐姐将他告上法庭,他需不需要承担抚养费?会不会对他的前途造成影响?他特别强调,姐姐只是将他养活大,对他没有对外甥好。至于如何不好,他举例说,2003年上大学时,姐姐每月仅仅给他300元的生活费。言辞间很多对姐姐的不满,毫无感激之情。姐姐将他抚养成人并送去上大学,小A本应心怀感激、知恩图报,他却认为姐姐姐夫做得还不够。我不熟悉法律,不知法律上这位弟弟有没有义务赡养姐姐。但从朴素的人情道义来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面对抚养自己十几年,还送自己上大学的姐姐,在她遇到困难时,有什么理由不帮帮她呢?受之无愧感强烈的人,可能变成一只“白眼狼”。《别再给孩子灌输「我们家很穷」的观念》 精选八我这二十几年的生活经历,从湖南的一个小山村,到县城,到省城,再到美国波士顿,涵盖了社会发展的不同层面。出生于湖南农村的何江,上大学才第一次进城,家里经济条件一般,母亲甚至不识字。在经历了贫困和劳作的童年后,在2016年,何江作为哈佛大学优秀毕业生登上毕业典礼演讲台,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大陆学生。与他同台演讲的特邀嘉宾是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正如他在演讲中所言:教育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能把人从一个世界带到另一个不同的世界。1、一九八八年的大年初一,我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停钟村。为了让我一生都有好运,爷爷决定给他的大孙子取个大气的名字。我们何家到我这辈,五行都缺水,爷爷给我取名为“江”。在我出生年份左右,附近的村子才开始通电,所有和电相关的物件都是奢侈品。尽管家里条件艰苦,但给我做满月酒的时候,爷爷还是请了皮影戏艺人,让他们在一排白炽灯下,演了一出大戏《杨家将》。那算是我们何家做得非常热闹的一次酒席,直到现在,当年参加满月酒席的亲戚仍然记忆犹新,津津乐道。我的父母都是农民。父亲出生在停钟村,母亲则出生在与停钟村北面相邻的兴无村。两村之间隔着一条叫乌江的河,作为两个村子的分界线。父亲虽是农民,年轻时却曾在县城饭店当过厨师。不过,在我出生的时候,他已经辞工了,一心待在村里侍弄家中的几亩田地。他上过学,但是我不知道他到底读了多少年。和父亲不同,我的母亲没有多少机会上学。她在读四年级的时候,便在外公外婆的要求下退学了。那个年代,乡下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作为长女,母亲自小便要帮忙打理家务,好让她的哥哥我的舅舅能够安心上学。她爱读书,四年的学习生涯中,她的成绩一直很好,这更让她觉得遗憾,到现在,她还会念叨,如果不辍学的话,没准她会嫁到一户富贵人家。我的弟弟也是在正月里出生的正月初二,比我小了两岁。我们兄弟俩出生的年代,计划生育政策推行得非常严格,我们家因为违反政策被重罚了,这让本就贫困的家庭更是艰难。我们四五岁的时候,就被带到田里跟着大人干农活,这在当时的村里很常见,我们这一代农村长大的孩子都经历过。我们一家四口人,将近分了八亩水田。八亩水田约莫能产五六千斤稻谷,上缴农业税后,剩下的便是我们家一年的收成,再加上养猪挣上的一两千块钱,便是我们家在九十年代主要的年收入。2、我五岁时,父亲在母亲的鼓励下成了渔民。每年冬天,他会跟随村里其他渔民到湖北或是江西,开始长达三个月的捕鱼生活。 每年年关将至的时候,他就会背着一袋子充满鱼腥味的衣服、棉被和一些淡水湖鱼,出现在村口。他也会给我们带一些小礼物回来,好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我六岁那年,父亲带回了一口高压锅,它在当时的村里是个稀罕物件。这口高压锅我们家用了十年,直到它的塑料手柄几乎融化了才被扔掉这大概是我童年里头一回接触的“高科技”物件。大概在父亲带回高压锅的那年,我们家老房子的厨房和猪圈,在一场大雪中倒塌了。父母站在毁坏的房子前,忧心忡忡。那年的冬天在我印象中显得格外的冷,也格外的长。夜里,冷风吹进破墙,我便会问父亲,天气什么时候回暖,我的手脚什么时候不再冰凉。开春后,父亲决定建新房。因为家里没多少积蓄,所以建房子的材料大都需要自己亲手准备。父亲先在附近的山头挖红泥,和上水,放在木质模具里做成一块块泥砖。泥砖晾干了,父亲把它们一层层叠起来,放进临时搭建的砖窑。他在泥砖缝隙里填满碎煤,糊上泥巴,用炭火烧烤泥砖,足足花了二十天,泥砖才变成红砖。红砖出窑后,父亲到附近山头,买回来好几车石灰。石灰并不能直接作为涂料,需要纯化后才可以用。所幸父亲对这个工艺也很是熟悉。一点一点,修建新家的材料逐渐准备齐全了,然后是盖房子,搬新家。在孩子的世界里,一切都发生得如此简单自然,就好像睡了一个长觉,睡觉之前,我们还住在冰冷的土砖房里,睡醒后,便搬进了宽敞的红砖屋。新房子刚盖好的那段日子,父母脸上总是堆满了笑容。家里新房盖好后,父亲的弟弟、我的叔叔,也开始翻修他家的房子。叔叔自小体弱,一直干不了太重的体力活,成年后便从事泥瓦匠这种相对轻松的职业。他的泥瓦活很好,在村子里帮很多人家盖过房子。不过,那个年代盖房子不挣钱,叔叔家也没有多少积蓄。看着父亲盖了房子,叔叔有点耐不住,也想一个人盖一栋楼房。他很卖力,除了上梁请人帮忙,两层的楼房几乎都是由他一人一砖一瓦砌好的。可惜的是,叔叔没来得及好好享用他亲手盖好的楼房。在房子将近完工的时候,他被诊断出癌症。不到半年,他便离世,只留下一栋还未封顶的房子,给我婶婶和他们不到五岁的儿子。那一年是我童年记忆里灰暗的一年。当叔叔被诊断出癌症时,我的父亲仍在江西打鱼。因为没有电话,信件也不通畅,父亲对于叔叔的病毫不知情。爷爷带着一家人,在村里四处筹钱。由于治疗癌症的费用太贵,乡里人家也没有多少积蓄,很快,叔叔便因为付不起医药费而离开了医院。我们只能用一些土方子减轻叔叔的病痛,但叔叔的病情越来越重,直到父亲年底从江西回来,我们才有钱再次把叔叔送进了医院。癌症在那个年代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尽管父亲打鱼的所有积蓄都花掉了,但叔叔的病还是没有任何好转。很快,医院那边便传来了叔叔的死讯,得知消息的家里人无不撕心裂肺地痛哭。那是我生平第一次,看见父亲掉眼泪。悲剧还在持续,丝毫没给我们家喘息的机会。3、叔叔去世后的第二年,一场洪水席卷了中国的南方。乌江河水在连续几周大雨后,村里不少靠近河堤的人家都进了齐腰的水。家里的水稻田没逃过洪灾。秧苗几乎全被毁掉,家里上半年的收成便没了着落,父亲期望通过田地收成偿还叔叔治病所欠债务的想法,就此泡汤。洪水退后,爷爷便一直咳嗽,体力也日渐虚弱。很快,爷爷离世了,离世之前,他没来得及和儿女们,说几句最后他想说的话。爷爷去世那一年,我刚好小学六年级毕业。我四岁起,便进了村里的小学倒不是因为我天赋异禀,而是四岁那年,父亲觉得我妨碍他们做农活,便说服老师让我进了学前班。我在村里小学读书的时间很短,只有一年。一年后的暑假,一场大雨淋垮了好几间教室,学校从此就解散了。我于是不得不在升入一年级的时候,转学到邻村的学校竹山小学。学校离家有好几里路,要穿过长长的田埂和好几个小山头。孩子们无论年纪大小,都是自己走路上学,我每天要走近一个小时的路,才到得了学校,要是碰到雨雪天气,花的时间便更多。冬天里天黑得早,亮得晚。有时候早晨我还要摸黑上学,被山林里的虫鸟声吓坏,再联想一些听到的鬼怪故事,好几次,在上学路上,我被吓得大哭。小学时,我有过好几个数学老师,但印象最深的一位,在邻村还做着屠夫。他家里经营一家杂货店,他每天早晨要早起到养猪人家杀一头猪,然后再把那些切碎的肉送回杂货店卖。他经常骑着一辆自行车来学校,自行车的后座沾满了猪油和猪血,有时候早上没来得及回家,便把杀猪的屠刀也带到学校。我们由此很怕这位数学老师,老觉得那些被他叫进办公室的学生会被屠刀千刀万剐。进学校的头几年,我的成绩并不算太好,我那时的梦想就是拿一个高中文凭。因为乡村教育资源有限,我那时能读到的课外书有限。除了学校发的课本,我几乎没有其他课外书可读。家里经济困难,父母有时都舍不得给我买文具,课外读物对我而言就更是奢望了。父母对我和弟弟的教育虽然支持,可他们也并不确定,我们兄弟俩能否通过读书翻身。放学或者放假在家,他们仍会要求我们干好农活,以防在将来找不到出路时能把家里的田地耕种好。我们会跟随父母在田里干点碎活,或是到野外去放牛,或是切猪草。4、小学毕业后,我们又要转学到另一个村子去读初中,当然离家也更远了,有十几里的路程,走路要花两三个小时。为了缩短上学时间,我不得不学会骑自行车。家里那时没有钱给我买合适我骑的自行车,我只能骑父亲当年结婚时买的二八式自行车。我个头小,站着才比自行车高一个脑袋,于是只能用脚跨进自行车的三角区域侧着骑,行的又是崎岖的山路,其难度可想而知。初三结束,我考上了县城最好的高中,学校离家将近有四十里路,我不得不寄宿在学校。我也是第一次走出乡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城乡的差距。县城的一切,在我眼里都是新奇的,水泥路、红绿灯、小轿车、自来水、霓虹灯……我若是在县城看到新奇东西,都会跑到电话亭打电话回家,与母亲分享。母亲在电话那头,每次都会勉励我,好好读书,将来才能住在城里我才真正意识到“城里人”这个词,在乡里人眼里,代表着一种向往。对类似我这种背景的农村学生来说,进城读高中才开始最大的问题不是学习,而是生活上的不适应,因为我们对城镇生活没什么具体概念。简单说,冲水厕所该怎么用,一开始很多农村学生就不清楚。农家子弟想要融入城市子弟的圈子,也比较困难,因为大家的成长环境相差太大。举个例子,乡下孩子不太会追星,大家听过的歌星磁带,看过的电视剧也少,更别说电影了。还有个人的打扮乡下孩子的衣服破了,补一补还可以穿,也没觉得有什么;但到县城里,城里的同学穿着各种时髦衣服,农村的同学很容易产生自卑感。语言也能分隔乡下和城里的学生。虽说宁乡地区的方言大体一致,但口音仍有差别,乡里人说话似乎是带了一层土气,要是不小心说了几句乡下的脏话,更会被人笑掉大牙。我那时在同学中间,总表现得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了什么话,或是做错了什么事,被人暗地里嘲笑。经过了将近一年的适应期,我慢慢地改变了自己的习惯,我观察同学们怎么穿戴,怎么讲话,我努力学习标准普通话的发音,好改掉自己土气的口音。所幸,一切都在慢慢改观。或许是因为我在乡下读书少的原因,到了县城,我对所有和文字相关的东西都很敏感,一有时间我便会钻进书堆里。高一的时候,为了提高英语成绩,我买了一本《乱世佳人》的英文版。碰到不懂的词,我会查词典注音释义,写在书的边角。到最后,整本书的空白页几乎写满了标注。老师经常会以我为例,跟其他同学讲“笨鸟先飞”的道理。我在二零零五年参加高考,那一年,湖南有好几十万考生,我考到全省三百名左右,然后顺利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5、二零零五年秋天,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生活在一个省会城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安徽合肥,火车经过长江的时候,我激动不已。十几年来,我只在书上见识过长江的浩荡,第一次目睹长江的时候,我真正被那股奔流不尽的气势所震撼。我想,人或许只有走出了原有的视野空间,才会真正意识到这个世界的广大,才会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东西我们未曾见过,未曾听过。我十分庆幸,我走出了我的小世界。在大学里,我读的是生物。生物专业在当时非常热门,每个学校都宣传生物相关的行业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非常值得攻读。我有机会在显微镜下观察一个细胞怎么分裂,也学习了生物分子在细胞、机体内的相互作用,免疫系统如何对抗病原体入侵,不同的疾病如何在人体内发生发展……记得刚入大学的时候,我需要学习一门C++的计算机编程语言,而在那时,我对电脑不了解,连“电脑界面”这个名词是什么意思都听不明白,学习的难度可想而知。为此,我从补习使用键盘开始攻克。大一的寒假,我从同学那儿借来了键盘,通过玩打字游戏来学习如何打字。大学四年里,我有了蜕变式的成长,变得比以前更有自信了,对未来也有了更多憧憬。小时候,“进城”对我而言,只是一个空泛的梦想。这个梦想猛然实现了,我却显得那样的彷徨。也恰好是这份彷徨,在大学里给了我机会探索,寻找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庆幸自己曾在成长阶段满怀好奇地学我想学的东西,为自己的兴趣播下了种子。二零零九年,我大学毕业,并拿到了学校本科生最高的荣誉郭沫若奖学金。同时,我也收到了哈佛大学生物系的录取通知书。不出意外,我成了村里知识水平最高的,也是第一个出国留学的小孩。大家听到何家有小孩要出国留学后,都感到特别新奇。出国前的那一夜,父亲邀请了村里的皮影戏艺人又演了一出《杨家将》,那是我印象中我们何家又一个热闹的夜晚。二零一六年五月二十五日,哈佛园内,哈佛经典文学系的Richard Tarrant教授领着我、Joshuah Campbell和Anne Power来到哈佛Memorial Church旁的演讲台。Joshuah和Anne是哈佛二零一六届的大四学生,我是当届毕业的博士生。我们三人将要在第二天的哈佛毕业典礼上,作为学生代表致辞,另外一位特邀演讲嘉宾是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大导演。我拿着写好的演讲稿,在心里默念了一遍,心想,要是明天忘词了,在三万多听众面前,该有多么尴尬。Tarrant教授笑着说,他已经指导了十多届毕业生做演讲致辞,到目前为止,还没出现过忘词的人。我笑了笑,跟他说:“我要是忘词了,是否创造了哈佛的一个新纪录?”哈佛的毕业典礼演讲从十七世纪便开始了,建校初始,学校多以培训牧师为主,演讲的学生经常以希腊语、希伯来语、拉丁语等古老的语种做演讲。随着时间推移,只有拉丁语演讲保留了下来,再加上英语演讲,它们成了毕业典礼的一道重要程序。将近四百年的校史,使得哈佛对学校的传统有着近乎痴迷的坚持。校长在毕业典礼上坐的凳子会被摆到典礼现场的最高处,凳子是十七世纪的老古董,只有三条腿。校长席位以下是学校各学院的院长,以及杰出校友代表、荣誉学位代表的席位,再往外,入座的是毕业典礼演讲的学生代表,然后再是博士生群体、本科生群体、硕士生群体等等。毕业典礼开始时,哈佛所属郡的治安官用权杖敲击地面,缓缓入场,宣告仪式开始。学校的乐队会奏乐,然后会有牧师祷告,美国国歌演奏,接下来便是拉丁语、本科生代表、硕士和博士生代表的三场演讲。毕业典礼上演讲代表的筛选也是颇为严格的。三月份提交演讲初稿后,学校的十多名评委,会在上百份申请文书里面筛选出他们认为当届最好的演讲稿,进行初赛。初赛的学生拿着自己的演讲稿在评委老师面前宣读,让评委听评文稿转化为声音的效果。只有三至四个学生能最终入选复赛,然后是终极演讲比拼,直到评委老师选出心目中最合适的演讲者。整个流程的时间跨度超过一个月,学校希望能够在这些有意竞选的学生里,挑选出能够代表学校文化理念的演讲人选,作为当届的代表致辞。成功选上后,学校会安排专门的演讲培训老师进行训练,文学系的老师也会为演讲稿把关,好让每一处词句的运用恰到好处。四月二十六日,我知道自己被选上,作为硕士和博士生群体的发言代表。在往年的毕业典礼演讲中,并没有出现过中国人的面孔,因此我在得知消息的那一刻,既兴奋也惊讶。很快,我被选上的消息在校友圈里传开,中国科大的新闻部联系上了我,发布了新闻,《中国教育报》刊登了我将要演讲的消息,新闻里提及了我在农村成长的经历。在哈佛读博士的时候,我做科研报告的机会很多,但很少会在公共场合演讲。这样偶然的一次机会,倒也让我真真正正开始思考,这些年在哈佛学到的东西、曾经的经历。这些思考里关于乡村生活的经历尤其偏多,因为那段看似平凡的经历在无形中塑造了我。但是,要厘清这段经历却很难,因为那个时候,我大多是处在一个半懵懂的状态,对于身边发生了什么,村庄经历了怎样的变动,我都难以用只言片语勾勒出来。不过,正像鼓励我将这些经历写出来的哈佛历史系尼尔弗格森教授所提到的,我这二十几年的生活经历,从湖南的一个小山村,到县城,到省城,再到美国波士顿,涵盖了社会发展的不同层面。这短短的经历,要以历史学家的角度看来,或许可算作是前工业时代到现代社会的大踏步。二十几载,其实也可以说是恍如隔世。在这传统的乡村生活即将消失的时代,我常会不知所措,心里想把它留住,可一细想,又会告诉自己它是该消逝的。于是,我唯一能做的,便是用文字把曾经的那些记忆记录下来。来源:何江作品《走出自己的天空》,本文有删减每一次点赞都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专注于服务金融新媒体金融、财经探索、政策解读及传播行业真相,讨论金融行业需求痛点项目对接,合作共赢按住二维码识别关注你是爱学习 金融人士?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更多资讯!《别再给孩子灌输「我们家很穷」的观念》 精选九穷人缺什么:表面缺资金,本质缺野心,脑子缺观念,机会缺了解,骨子缺勇气,改变缺行动,事业缺毅力。感觉又是一个非我不能回答的问题。因为贫穷于我而言,不是一个千里之外的形容词,而是我生命的关键字。像皮肤外的痣,身体内的瘤。我承认,我性格、消费方式和思考方式,都因此受困。好在通过不断自我突围,它造成的束缚,已经越来越小。但之于母亲,她过了大半生的穷日子,紧张屈辱,不得放松。她看遍白眼,渐而自我轻贱,乃至以后境况渐好,仍逃不脱思维的局限。我母亲从前说,玲俐(小名)啊,以后嫁人别东挑西拣,别人不嫌我们家穷,就行了。贫穷的底层村庄前不久,《长江周刊》为我做过一个专版。访谈中有一个问题:出身农门对你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我说,更深切地了解人间疾苦,以及人性善恶。因为版面关系,答案展不开。我想说的太多了。我所出生的村庄,几乎所有家庭,都被贫困这张大网所覆盖。除了屈指可数的几户不愁吃穿,其他的,大多在贫困线上挣扎。生存资源是土地,谋生手段是力气。面朝黄土背朝天,苦累贫病,不得停歇,但境况年年如一。早在童年时,我就对教科书上鼓吹的“贫穷是一种美德”,产生深深的怀疑。因为我知道,贫穷不是美德,而是噩梦。它除了让你羞耻、窘迫、短视、不自由,而且会将人性中的阴暗面,逐一催生、放大、膨胀,直至不可控。因此,穷人的犯罪几率居高不下。相比于富人,他们更可能冲动、残暴、仇恨、铤而走险、不计后果。萧伯纳说:“当最大的危险,即贫穷的危险萦绕在每个人的头脑中时,安全——文明最重要的基石——是不存在的。”有一回闲得无事,回想了一下村庄里的人,发现参与过犯罪的,一双手都数不过来。而走在犯罪边缘的,更不必说。然而,不论如何折腾,多年以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甚至是全部),生活质量都没有太多改观。依然为钱发愁,依然不被尊重,而财富、见识与资源的多寡,横向比较起来,和父辈并没什么变化。一户普通农民家庭的收支和村里人一样,我父母都是农民,半辈子在土地上谋生。白手起家,一穷二白。到弟弟妹妹出生,我家全部经济来源是:四亩二分田,三亩地,菜园两个,猪两头。来算一下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能否利用这些资源活下去。四亩田,人手少,没钱买肥料,长势不旺,所以收成都很一般,亩产大概三四百斤。四亩田加在一起,大概一千三四百斤。种双季稻,双抢时节每天忙到夜深,累成狗,乘2,两千六七百斤。新谷出来,首先要交公购粮。公粮。公粮每亩30斤,即130来斤,满满一担谷,必须无杂质,干燥,饱满。每年交粮,父亲都会把最好的那一担,挑到粮库去。没有一分钱。购粮。购粮每亩140多斤,即600多斤。有部分报酬,100斤17块。随着物价,有所浮动,但均低于市场价,大概折半。(因为这个,我打电话问母亲,母亲打电话回村,问了一圈村里人,证明是事实,才写上来。)交完公购粮,卖完谷,所余的粮食,年年都不够吃。青黄不接时期,米缸已空。怎么办?借。借100斤谷,要30斤的利息。一般借3担。第二年收割,还4担。第三年就得借更多。涸泽而渔,恶性循环。以透支资源来填补亏空,必然导致更大的亏空。于是,在粮食上,我家就有了一个愈来愈重的负荷。地里种花生、红薯、大豆。红薯喂猪,花生大豆收成每年大概700多斤,一部分留来吃,一部分拿来卖。六七毛一斤,可得两三百块。猪是最值钱、最容易变现的资产。但一般不到200斤时就杀了,200斤还是猪苗,长势正好,一天能长一斤,但到了开学,急需用钱,没有其他方式。杀!肉一块一斤(80年代),能卖200来块。以上就是所有收入了。理完这个,深觉底层农民的生存,真是一个奇迹。我们家五口人,衣食住行,虽然一再压缩,享乐性的东西,想都别想。(我参加工作前,家里都没有电视机,不是怕干扰,纯因穷。)但不论如何精减开支,医疗、学费,以及村里的红白事送礼,却是逃不开的费用。犹记得每年开学前,家里的大人和小孩,都陷入浓浓的焦虑。那时学费高,小学的学费就要140块左右。我妈说,就是把家里的余谷卖光了,也凑不齐你们的学费。最后的举措往往是卖几担谷,借一部分高利贷,才勉强凑齐,送我们上学。粮食有利息,钱也有利息——高利贷5分利,100块钱,每个月要还5块,一年,就得还60。以我家当时的经济能力,还利息都难,还本金,则是不可能的任务。就这样,利滚利,息滚息,家里负债越来越多。我父母像两头负轭老牛,终年不松套。忙完田里忙地里,忙完地里忙家里,到了夜里,又忙着操持家务。但无论如何辛苦,还是越来越穷。紧急用钱时,四处借债,考虑到我家家境,无人愿意伸手。我说无人,真的毫不夸张。很多时候,父亲早上出门去借钱,到了夜深回来,一分钱没借到。谷子、花生和大豆都难卖,大家都是种田人,没谁要这个。吃商品粮的人,到底是太少了。大多数时候,卖豆子和借钱的处境是一样的——大清早挑着一担豆子出去,到了镇上,赔尽笑脸,没人要,夜深又挑回来。心灰意冷,满目无光。而且,生活不会因为穷人的困窘,而心生悲悯,对你另眼相待。有一回,父亲被拖拉机辗过,他大难不死,活了过来,醒来后,说:“我想过,如果我残了,也不会拖累你们,就一口喝乐果(农药)死掉,不给你们添麻烦。”他大病未愈,去搞副业。一个人,带着一个铝罐,和一床被子,呆在原始丛林里,伐木,烘烤,背到大山那边,卖了钱后再原路折回。路远,一天只够一趟。山路崎岖险峻,他时跪时立,膝盖磨得血肉模糊。晚上睡在黑洞洞的树林里,没有帐蓬,没有防护,野兽与夜风的声音此起彼伏。有一回他看到几颗树,以为是桂皮,剥了一蛇皮袋,兴致勃勃地带回来,说可以拿来卖。没想到什么也不是。村里类似我家状况的家庭,虽然不多,但也不少。在80年代,南下打工的热潮还没有兴起,大家没有其他来钱的途径,只有更努力地刨作。土坷垃敲得更细,耘禾耘得更勤,水放得更足,农家肥挑得更多。也许有人说,可以做小生意啊!真是“何不食肉糜”的天真!如果有那个本钱,早已境况好转。但没有。我在整个小学阶段,没看到我们家有过闲余的一块钱。往往要买一包盐,都得好好掂量。就这样,穷人因为种种原因,困在西西弗斯式的苦役中,日日如斯,年年如斯,循环往复。而贫穷所带来的危害,远不止生活的不便,物质的缺乏,更可怕的,是对精神的逐渐摧毁。贫穷后遗症1,没有尊严,于是看轻底线。每年年关将近,都是劫难。因为要债人从腊月开始,就坐满屋子,比狠似地,逼着我们还钱。这些债务都不多,赊肉的十几块(一般两个月吃一次),看病赊药的几十块,春耕时赊了两袋化肥,犁田时赊了两天牛,去年开学时没学费,借了别人三十块......各种债主凶神恶煞地站着,逼迫、威胁、骂骂咧咧。除夕晚上十点,还有人杵在我家,翻来覆去地逼债。“今天不还钱,你们这个年就别过了!”“再过一个月吧,开年就还!”可是,开了年,我们姐弟又要报名,学费还没有着落。怎么还?怎么办?年关一至无宁日,愁云惨淡,无计可施。“一个月,一个月,我都来过几次了,次次这样说。就十几块钱,哪里省一下不就出来了,还要我催几次?我们家也要过年的,没钱怎么过年?”“明年一定还,一有钱第一个还你。”如是再三,父亲赔着笑,好话说尽。直到转钟将临,看我们家徒四壁,孩子没新衣,盘里没油水,过年肉都没有,实在什么也掏不出,债主才会不甘地离去。然而也有例外的时候。有一年,我们家遇见一个顽强的债主,除夕都没走,留在我们家,睡觉,大年初一醒来,继续讨要。我父亲毫无办法。那时候,表叔的妹妹从外地回来,带了一个据说很有钱的男朋友,于是,远近去探望。表叔在家里请吃饭,几大桌。我们家人都去了,债主寸步不离地缠着父亲。在大年初一的中午,也没因为礼数而止步,跟到表叔家。我们深以为耻,其他人也面面相觑,都觉突兀尴尬。最后,表叔觉得不妥,借了我们家二十块,还了他,才走了。我父亲年轻时生得美,争强好胜,才艺也多。无奈爷爷的成分,家底的贫薄,他不得不一再低头,去求,去借,去告饶,去下跪,去承担他年轻时所不愿意承担的一切。但愈是这样,愈是不被尊重。他感到四面皆墙,八方寒意,生存空间越发逼仄,渐渐自我轻贱,形成一种新的生活哲学:有钱,就有一切。这当然没大错,但他还反过来悟了一下:为了钱,可以不顾一切。可是,在底层挣扎的人,多是唯利是图者。我父亲并非唯一。世界不把我当人看,那么,我也不会把自己当人看。人存于世,如果并非自我强大、意志坚定,多会从他人态度反馈中,重建自我的价值。被尊重,于是自我尊重;被鄙夷,难免自我怀疑;被践踏,自觉低人一等;被世界拒绝,则可能不择手段。他看到妖冶的年轻女孩,出手阔绰,有房有车,无比羡慕。我提醒他:“那么年轻,又没本事,还戏戏浪浪地,这钱肯定是不干净的。”我父亲说:“那也是本事。”贫穷是一种悄无声息的剥削。它从你的尊严开始,剥夺自信、剥夺良知、剥夺希望,使你变成一个自轻自贱的人。而自轻自贱者,不是绿色食品,并非纯天然无公害。他们会因为改善生活的迫切,底线一再下滑,动用非理性、非正常甚至非法手段,去满足自己。因此,我们邻近的许多女孩,初中未毕业,就出外打工,用身体挣钱;而男孩们,有很大一部分,在城市的某个夹缝里,用暴力谋生。2,自觉卑微,于是不敢追求。上初中的时候,我离开家,我镇中学住宿。周五放学,周日返校。返校时便会炒一瓶菜,家境好的同学,可能会带些干鱼、肉片炒笋、肉片炒酸菜什么的。我也带酸菜,干的,没啥油,灌满一大瓶,作五天的下饭菜。有一回酸菜也没有,就带了一小瓶霉豆腐。家里没钱,因此辣椒粉也没,就将豆腐块加了盐巴,在热锅里滚了滚。那时学生住的是集体大通铺,被子挤着捱着,席地而摊,起床后就卷起。箱子在走廊里。走廊两面皆墙,光线不好,看东西不能细辨。我用饭票(用米换的)打了饭,打开箱子,就着霉豆腐吃饭。有几个女生经过,在黯仄仄的光线中,看见我正在吃一碗白森森的东西,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揶谕说:“周冲,你吃白饭啊?”我说:“不是啊,有菜。”她们以为我因尴尬,而强词夺理,走远了些,簇在一起,低低地说些什么,眼光时不时向我瞟来。再以后,我用了两毛钱,打了一碗菜汤。汤喝完了,菜叶子一片一片挑出来,放在瓶子里。不吃。每次吃饭时,都挑出来,摆在饭上,让别人知道:我也有菜吃。上初二时,我的成绩已经是全校第一。但家境一如既往地差。有一回穿着一条藏青的裤子,屁股后缝着两块特大的补丁。我已经有了爱美之心,不想穿,但不穿又能如何?只是成天坐着,除了必要的上厕所,几乎不动弹。早操不得不去,成了一种煎熬,觉得后面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盯着我的屁股。后来来了月经,奔涌不已。买了一卷卫生纸,一下就透。有同学说:“有一种东西叫卫生巾,不会印。”我第一反应就是:“贵吗?”她说大概两。我说:“这么贵。是不是用一片,就不用再换的?”她说:“要换,不过比卫生纸长一点时间。”当然没有买。任由红潮汹涌,将裤子、凳子和被子,染得一片血红。大太阳的上午,体育课,站在两排男生前方,那种虚脱和羞耻,现在想起,都觉得周身不适。诸如种种,反复在年少时发生。不一一枚举。总而言之,早在童年时,因为贫穷,因为耻辱,已觉处处低人一等。哪怕我无数次站在领奖台上,也难以从骨子里袪除。它让你在面对所爱、遭遇选择时,行动上犹豫不决,甚至逃避美好、自由和爱,自觉不配,自觉黯淡粗鄙,从而放弃主动权,被动地让命运牵着鼻子走。比如,那时候,我暗恋一个男生,但无论如何,都无法生出勇气,站在他面前,说,我喜欢你很久了。我甚至觉得,我对他的喜欢,都是一种对他的侮辱。哪怕毫无欲望。穷人的自卑源于被否定过多,从而自我贬抑,产生自惭形秽、畏首畏尾、瞻前顾后之临床反应。放在大人身上,其症状更加明显。我们村庄的许多大人,这一生都没有做过生意。即使到了后来,孩子长大工作,他们手上有了余钱。穷人比富人更守旧,更胆怯,更不愿意尝试。就像奴隶比奴隶主更守旧一样。物质上的窘迫,使他们承受不起冒险。自卑与恐惧,使农民丧失做人的底气,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放弃自我,悉听尊便,完全是一副怂态——“我是虫豸,还不行么?”无论对事,还是对人。他们因沮丧、焦虑、绝望,退缩成人格的侏儒,不再挣扎,不再自我维护。要么靠嫉妒打底,满怀怨恨,撑起一身不屑的傲气,色厉内荏——“老子祖上先前也阔过……”刻薄、锋利、满怀怨恨。这显然是一种自卑情绪的反弹。因为不抱希望,所以破罐破摔,不计后果,占个口头便宜。一体两面,不论哪一种,都是不自信。而这种不自信,会使他们拒绝理性,耽溺于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北省襄阳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