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紧急通知,测测您的孩子有网瘾咋办倾向吗

教育部紧急通知!这个情况越来越严重,学生、家长必看!教育部紧急通知!这个情况越来越严重,学生、家长必看!教育漫话百家号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提出5项具体要求。第四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学生占25.4%。更引人注意的是,孩子们的“触网”年龄越来越小,甚至低于3岁。如何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1家长,别把手机当“电子保姆”如果家长自己就是“手机控”“低头族”,如何能指望孩子管住自己?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是因为喜欢上网才开始讨厌学习,事实上,不少孩子是因为讨厌学习而沉溺网络。如果学习占据了孩子大部分生活,就给了沉迷网络以可乘之机。2培养孩子的课外兴趣和特长爱好做家长的一定要能够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和爱好点,并且能够将这些兴趣和爱好培养成孩子的特长,如果孩子能够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那还会去玩手机游戏么?3和孩子加强沟通孩子迷恋网络由于孩子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所引起,家长越是不想让孩子知道的事情和得到的东西,他们就越想知道和得到,这时家长要学会与孩子在情感上交流的技巧。多上网,让自己更多的了解网络,然后用网上的知识和孩子沟通。4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自制力自助能动性和自我控制力是成熟的必要条件,父母亲应该尽早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孩子共同协商,达成协议,帮助孩子限制上网内容,上网之前先设定目标,先限定时间,和孩子共同协商改变网瘾行为的方案。孩子与家长都必须严格执行,这个过程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坚持,时间也许漫长,但成果一样斐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学生沉迷于手机,沉迷于游戏。有整天打排位、吃鸡的,有每天看直播送礼物的,有经常看动漫、追小说的……手机对学生的影响不可谓不大,现在已经正式出台了紧急通知应对,各位学生、家长、教师们都应积极配合,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的习惯!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教育漫话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孩子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教育部就中小学生沉迷网络发紧急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
·教基厅函〔2018〕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终端发展,成瘾性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不断出现,造成一些中小学生沉迷游戏、行为失范、价值观混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甚至出现人身伤亡、违法犯罪等恶性事件。为切实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有效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就有关要求紧急通知如下:
一是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当前,网络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各类信息充斥网络,中小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教育引导中小学生绿色上网、文明上网,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必然要求。各地要充分认识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将教育引导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健全制度机制,强化日常监管,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抓紧抓实抓好这项工作,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下健康快乐成长。
二是迅速开展一次全面排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中小学校迅速开展一次全面排查,了解掌握中小学生使用网络基本情况,重点排查学生沉迷游戏等问题。对排查中发现的涉及中小学生的网络违法违规行为,以及宣扬赌博、暴力、色情等内容的网络文化产品,要及时向当地文旅、公安、网信等部门报告,会同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整治。对发现的学生沉迷网络等问题,要结合学生实际,及时给予教育和引导,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三是集中组织开展专题教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会同当地宣传部门以及新闻媒体,集中在开学后、放假前等重点时段播放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提醒,及时向家长推送防范知识。各校要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板报广播、校园网站、案例教学、专家讲座、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了解预防沉迷网络知识和方式,提高对网络黄赌毒信息、不良网络游戏等危害性的认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教育部将研制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教师、家长和学生手册,制作专题警示片,上传教育部门户网站供各地下载使用。
四是严格规范学校日常管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制定预防学生沉迷网络工作制度,重点加强农村学校、寄宿制学校等管理工作,并指导学校加强对校园网内容管理,建设校园绿色网络。各校要明确学校各岗位教职工的育人责任,将预防沉迷网络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管理环节,加强午间、课后等时段管理,规范学生使用手机。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和同学关系状况,积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各地中小学责任督学要将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沉迷工作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将督导结果作为评价地方教育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
五是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职责。各地各校要通过开展家访、召开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多种方式,一个不漏地提醒每位家长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管职责,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网络素养,掌握沉迷网络早期识别和干预的知识。要提醒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特别要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引导孩子绿色上网,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网络游戏沉迷和不当消费行为。要认真做好预防沉迷网络的《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复印发放工作,确保传达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家长,并做好回执回收保管。
·请各地将贯彻落实情况及时报我部基础教育司欧拥军
·教育部办公厅&&2018年4月20日
【解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问题有多严重?
为何要紧急通知排查?——极端重要性”+“现实紧迫性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终端发展,成瘾性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不断出现,造成一些中小学生沉迷游戏、行为失范、价值观混乱等问题。
青少年触网情况如何?——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越来越小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4%,约为1.96亿;10-19岁占比为19.6%,约为1.51亿。
·我国未成年人首次接触网络的年龄也越来越提前。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在北京、浙江、广东、湖北、上海、安徽、重庆、四川等8个省、直辖市的调研结果显示,这些地区的未成年人,首次触网最集中年龄段,已经由15岁降到了10岁,占46.8%,最低触网年龄3岁以下的,也占1.1%。
沉迷网络有何危害?——容易陷入沉迷进而坠入成瘾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所占网民比例不断提高。然而,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正常活动尚没有得到应有保护,未成年人受到暴力、色情、凶杀、恐怖等网络信息危害严重,大量不适宜未成年人接触的信息充斥网络。数据显示,七成以上的未成年人犯罪是因网络而起。
·未成年人更容易陷入沉迷进而坠入成瘾,导致严重的身心健康问题。沉迷网络虽并不等于沉溺游戏,但对中小学生而言,沉迷本身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及滑向沉溺的可能性急需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亟待教师和家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地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
·如何保护青少年正确健康地使用网络,涉及社会、学校、家庭以及青少年个体等多个层面,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未成年人遭受网络不良信息侵害、隐私在网上频遭泄露等问题让未成年人网络立法迫在眉睫。
【链接】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研究
在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人工智能时代的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论坛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通过分析
1200 份对全国不同家庭的抽样研究,分享了网瘾高危人群的个体特征与家庭教育特征的演讲。
孙宏艳介绍,在美国,网瘾是有明确标准的,但在中国,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定的国家标准,只有总后卫生部和北京军区总医院制定的一个标准。
【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
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网络的再度使用产生强烈欲望,停止或减少网络使用时出现戒断反应,同时可伴有精神及躯体症状。
·根据北京军区总医院制订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
长期反复使用网络,使用网络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和工作或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符合如下症状:
1.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望或冲动感。
2.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上述戒断反应可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的电子媒介(如电视、掌上游戏机等)来缓解。
3.下述5条内至少符合1条:
(1)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
(2)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
(3)固执的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以停止;
(4)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
(5)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
(6)向他人撒谎玩游戏的时间和费用。
·心理学家布瑞德提出的诊断网络成瘾的标准是:
以下表现必须出现:一心想着上网,包括回想以前的网上活动,或期待下次上网;需增加更多的上网时间以获得满足感;多次努力控制、减少或停止上网,但未能成功;在努力减少或停止上网时,感到烦躁不安、闷闷不乐、忧郁或易发脾气;上网的时间比计划的要长。
同时至少有以下表现中的1条:因为上网,妨碍或丧失了重要的人际关系或工作,或失去教育与就业的机会;对家人、好友、治疗者或其他人说谎,隐瞒上网的程度;把上网作为逃避问题或缓解无助、嫉妒、内疚、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方法。专家表示,网络成瘾与精神医学中的药物依赖和病理性赌博等成瘾性行为比较相似,因此其诊断标准也比较类似,这些诊断标准具体、明确,容易操作,可以作为自测或他人评定工具。
【链接】家长要配合学校预防孩子沉迷网络
·随着网民向低龄化不断发展,中小学生沉迷网络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由于成瘾性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网络毒瘤的侵入,一些中小学生出现了沉迷游戏、行为失范、价值观混乱等问题。
·为此,教育部于2018年4月20日发布了《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并致信全国家长。
附件: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诸位家长:
·互联网络既兴,移动终端正盛;信息交互通达宇内,图文视听精彩纷呈;有助沟通便捷,能广世人见闻,可增少儿学识,更促社会繁荣。然成瘾游戏、邪恶动漫、低俗小说、网络赌博,附生蔓延,危害孩子健康,亟须大力防范。是以倡导全体家长,恪尽父母责任,力行“五要”,与学校共筑防范之堤。
一要善引导,重监督。家长须强化监护职责,养良善之德,树自卫之识,戒网络之瘾,辨不良之讯。
二要重表率,立榜样。家长须重视网瘾危害,懂预防之策,远网游之害,读有益之书,表示范之率。
三要常陪伴,增亲情。家长须营造和美家庭,增亲子之情,理假日之乐,广健康之趣,育博雅之操。
四要导心理,促健康。家长须关注子女情绪,调其心理,坚其意志,勇于面对挫折,正确利用网络。
五要多配合,常沟通。家长须主动配合学校,常通报情况,多交换信息,早发现苗头,防患于未然。
·防孩子沉迷网络,须各方尽心尽责。为易记忆、广传播,特附“防迷网”三字文:
互联网,信息广,助学习,促成长。
迷网络,害健康,五个要,记心上。
要指引,履职责,教有方,辨不良。
要身教,行文明,做表率,涵素养。
要陪伴,融亲情,广爱好,重日常。
要疏导,察心理,舒情绪,育心康。
要协同,联家校,勤沟通,强预防。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仿宋_GB2312;font-size:16.0000mso-font-kerning:1.年4月20日
沉迷更隐蔽
·手机游戏现在已成为不少家长和老师眼里的敏感词。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下,手机成为不少中小学生的标配。据201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96.76%的学生在家上网,上网所用工具为手机的占71.14%。显然,这与21世纪初学生沉迷网络主要是在网吧的情况已大不相同。当年电脑游戏上瘾的问题现已被手机无尽的功能攻破,随之而来的,便是手机时刻不离手的“伴随行为”。莆田龙格心理咨询中心的资深心理咨询师指出:使用固定终端时的“沉迷”状态比较容易被发现,而使用移动终端时的“沉迷”状态却变得更为隐蔽。正是这种更隐蔽的沉迷,以及在新技术面前“孩子成为父母的老师”这一普遍现象,让学校和家长失去了对孩子使用网络的掌控能力。长时间沉浸在网络之中,势必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成就、道德发展、人际交往和家庭关系等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莆田龙格心理咨询中心的资深心理咨询师认为:“对青少年而言,其认知发展并不完善、行为自控能力也较为薄弱,不加引导地让他们纵身于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必然会出现难以甄别是非善恶、无法有效趋利避害的结果。
家庭是根基
·此次教育部发布《通知》的同时,配发了“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特附“防迷网”三字文,意在引起家长对子女沉迷网络行为的重视,配合学校共同做好育人工作。显然,预防和治理中小学生网络沉迷不应只是学校的任务,更不是学校能独立完成的。“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起点和根基,是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为重要的教育。”莆田龙格心理咨询中心的资深心理咨询师指出。
·莆田龙格心理咨询中心的资深心理咨询师介绍,有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与亲子依恋、态度及教养之间存在显著关系。通常专制家庭的亲子关系不和睦,家长缺乏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在缺少现实交往的情况下,孩子为找寻寄托而迷恋网络,最终沉迷其中。作为最接近孩子的人,父母才能进行最有效、最直接的监管与保护。那么,家长该如何做呢?“防迷网”三字文明确提出了“五个要”:要指引、要身教、要陪伴、要疏导、要协同。“当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了学习、人际、家庭等压力得不到及时支持和化解时,网络虚拟世界就会提供一个可以逃离压力、回避困难的世外桃源。”莆田龙格心理咨询中心的资深心理咨询师解释道,“家长要对孩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识别与解决,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等专业帮助。”此外,不少专家提到,对青少年沉迷网络的行为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堵”和“高压”方式,应以“疏”代“堵”。莆田龙格心理咨询中心的资深心理咨询师建议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艺术和技巧,简单粗暴的直接干预容易导致孩子的叛逆心理,以身示范和柔性教育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防治需合力
·网络是开放的,每个人都可能参与,不仅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界线模糊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更不复存在。因此,政府、社会和个人都有维护网络安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责任。为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自2001年至2017年,共制定颁布了47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包括对网吧进行管理、限制游戏时间、网络游戏实名化、网络游戏分级化、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等。但是,“正如很多快速发展的事物一样,我们对互联网和手机使用的监管,无论从规则上、技术上或是内心建设方面都远未能够与其发展速度相匹配适应。”莆田龙格心理咨询中心的资深心理咨询师指出。
·针对防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这项复杂、艰巨的工作,武汉大学中国教育家研究中心教授程斯辉提出,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和经验具有借鉴意义。比如,美国相继出台了《儿童在线保护法案》《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案》《儿童互联网保护法案》三部专门法案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德国将防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纳入公共福利范围,形成了以网络成瘾行业协会为主体、以防治项目为基点、以相关网站为媒介的网络成瘾帮助系统。韩国作为世界上最早通过颁布法律和政策来应对中小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国家,形成了多部门立法与全过程干预网络成瘾的防治方式,相继制定了“第一个防治中小学生网络成瘾总体规划”和“第二个防治网络成瘾总体规划”,采取从前期预防到中期筛查、咨询与治疗再到后期回访的全过程网络成瘾防治模式。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紧急】这里有一份关于孩子的教育部紧急通知!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提出5项具体要求。
教育部还发出《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各地传达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家长。信中还有“防迷网”三字文,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下面我们一起看《通知》全文,一起读信↓↓↓
教育部办公厅
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
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终端发展,成瘾性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不断出现,造成一些中小学生沉迷游戏、行为失范、价值观混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甚至出现人身伤亡、违法犯罪等恶性事件。为切实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有效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就有关要求紧急通知如下:
当前,网络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各类信息充斥网络,中小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教育引导中小学生绿色上网、文明上网,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必然要求。各地要充分认识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将教育引导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健全制度机制,强化日常监管,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抓紧抓实抓好这项工作,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下健康快乐成长。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中小学校迅速开展一次全面排查,了解掌握中小学生使用网络基本情况,重点排查学生沉迷游戏等问题。对排查中发现的涉及中小学生的网络违法违规行为,以及宣扬赌博、暴力、色情等内容的网络文化产品,要及时向当地文旅、公安、网信等部门报告,会同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整治。对发现的学生沉迷网络等问题,要结合学生实际,及时给予教育和引导,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会同当地宣传部门以及新闻媒体,集中在开学后、放假前等重点时段播放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提醒,及时向家长推送防范知识。各校要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板报广播、校园网站、案例教学、专家讲座、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了解预防沉迷网络知识和方式,提高对网络黄赌毒信息、不良网络游戏等危害性的认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教育部将研制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教师、家长和学生手册,制作专题警示片,上传教育部门户网站供各地下载使用。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制定预防学生沉迷网络工作制度,重点加强农村学校、寄宿制学校等管理工作,并指导学校加强对校园网内容管理,建设校园绿色网络。各校要明确学校各岗位教职工的育人责任,将预防沉迷网络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管理环节,加强午间、课后等时段管理,规范学生使用手机。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和同学关系状况,积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各地中小学责任督学要将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沉迷工作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将督导结果作为评价地方教育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
各地各校要通过开展家访、召开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多种方式,一个不漏地提醒每位家长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管职责,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网络素养,掌握沉迷网络早期识别和干预的知识。要提醒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特别要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引导孩子绿色上网,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网络游戏沉迷和不当消费行为。要认真做好预防沉迷网络的《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复印发放工作,确保传达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家长,并做好回执回收保管。
教育部办公厅
有效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家庭要发挥好第一个课堂作用,父母要承担起第一任老师职责。教育部在印发紧急通知的同时还附“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一封信”,引导家长积极、快速行动起来。一起来读读这封信。
诸位家长:
互联网络既兴,移动终端正盛;信息交互通达宇内,图文视听精彩纷呈;有助沟通便捷,能广世人见闻,可增少儿学识,更促社会繁荣。然成瘾游戏、邪恶动漫、低俗小说、网络赌博,附生蔓延,危害孩子健康,亟须大力防范。是以倡导全体家长,恪尽父母责任,力行“五要”,与学校共筑防范之堤。
一要善引导,重监督。家长须强化监护职责,养良善之德,树自卫之识,戒网络之瘾,辨不良之讯。
二要重表率,立榜样。家长须重视网瘾危害,懂预防之策,远网游之害,读有益之书,表示范之率。
三要常陪伴,增亲情。家长须营造和美家庭,增亲子之情,理假日之乐,广健康之趣,育博雅之操。
四要导心理,促健康。家长须关注子女情绪,调其心理,坚其意志,勇于面对挫折,正确利用网络。
五要多配合,常沟通。家长须主动配合学校,常通报情况,多交换信息,早发现苗头,防患于未然。
防孩子沉迷网络,须各方尽心尽责。为易记忆、广传播,特附“防迷网”三字文:
互联网,信息广,助学习,促成长。
迷网络,害健康,五个要,记心上。
要指引,履职责,教有方,辨不良。
要身教,行文明,做表率,涵素养。
要陪伴,融亲情,广爱好,重日常。
要疏导,察心理,舒情绪,育心康。
要协同,联家校,勤沟通,强预防。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来源:安徽发布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网站公告:
帮助孩子,帮助家庭,做感动“中国家长”的心理教育
制订一套专业心理辅导方案,合理规范孩子行为,1对1文化课辅导
目标理想缺失问题
无所谓心理
学习类问题
厌学、逃学、失学
自我类问题
无自信、自卑、自闭、抑郁
情绪类问题
焦虑、恐惧、抑郁
心理年龄问题
长不大、幼稚病
行为类问题
说谎、攻击、网瘾
青春期问题
叛逆、早恋、夜不归宿
成长类问题
抗挫力差、适应力差
人际交往问题
亲子、师生、伙伴
危机干预类问题
考试失利、灾祸
关于厌学教育 / news
青春情感教育 / information
沉迷网络教育 / news
关于叛逆教育 / information
Expert team
资深数学讲师
汪子辉,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数学系,从事教育教学二十多年,曾就职于北京重点中学,从教期间辅导的学生多次获得奥赛一 ...
资深英语讲师
北京育人邦心理教育资深英语教育专家,擅长生动有效的口语教学。俞鸿,曾长期任职于雀巢中国、高露洁中国知名外 ...
心理咨询师
专业:应用心理学
主修科目: 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学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 ...
资深教育专家
20年潜心研究,10所小、初、高中学校实践经验,6本教育专著与多篇论文获奖,形成学生、家长、教师系列讲座,数万名 ...
心理咨询师
北京大学社会和谐研究中心指导顾问,出版家庭教育书籍《生命皆奇迹》 成功转化学生近2000名。 ...
北师大心理系 硕士北师大心理学院 博士,工作经历;北师大物理系 团总支书记北师大学生处 办公室主任北师大心理 ...
心理学专家
芦咏莉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心理辅导与干预;工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教育心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医学心理学与心理咨询治疗专业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国学博士;国家认证二级心理咨询师;国 ...
姚梅林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 博士研究生 学博士学位,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系) 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 ...
Successful case
Curriculum
Campus Silhouette
电话:400 023 5088
手机:400 023 5088
邮箱:人力资源部 客服部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城北街道鼓楼南街6号7层
北京聚慧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聚慧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由金时代教育CEO张彬先生发起,团队创于2006年,是一家以中小学课外心理专业辅导为主的教育培训实体机构。2017 年 4月,公司注资 1000万,由创始人张彬先生发起,李文、张玉乐共同参与,独创研究一套“思维完形”教育转化模式...
相关资质 Qualifications
友情链接:教育部紧急通知:全面排查中小学生网络沉迷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如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现象,屡见不鲜。背后原因也非常复杂。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强调,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沉迷需要各方面尽心尽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各地要充分认识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有效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通知》要求,一是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要健全制度机制,强化日常监管,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抓紧抓实抓好这项工作,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下健康快乐成长。
  二是迅速开展一次全面排查。发现涉及中小学生的网络违法违规行为,以及宣扬赌博、暴力、色情等内容的网络文化产品,要及时会同相关部门采取措施予以整治。发现学生有沉迷网络等问题的,要及时给予教育和引导,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三是集中组织开展专题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了解预防沉迷网络知识和方式,提高对网络黄赌毒信息、不良网络游戏等危害性的认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
  四是严格规范学校日常管理。要研究制定预防学生沉迷网络工作制度,并指导学校加强对校园网内容管理,建设校园绿色网络。各校要明确学校各岗位教职工的育人责任,加强午间、课后等时段管理,规范学生使用手机。
  五是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职责。要通过开展家访、召开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多种方式,提醒家长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管职责,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网络素养,掌握沉迷网络早期识别和干预的知识。同时下发《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各地传达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家长,并做好回执回收保管。该信另附“防迷网”三字文,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诸位家长:
  互联网络既兴,移动终端正盛;信息交互通达宇内,图文视听精彩纷呈;有助沟通便捷,能广世人见闻,可增少儿学识,更促社会繁荣。然成瘾游戏、邪恶动漫、低俗小说、网络赌博,附生蔓延,危害孩子健康,亟须大力防范。是以倡导全体家长,恪尽父母责任,力行“五要”,与学校共筑防范之堤。
  一要善引导,重监督。家长须强化监护职责,养良善之德,树自卫之识,戒网络之瘾,辨不良之讯。
  二要重表率,立榜样。家长须重视网瘾危害,懂预防之策,远网游之害,读有益之书,表示范之率。
  三要常陪伴,增亲情。家长须营造和美家庭,增亲子之情,理假日之乐,广健康之趣,育博雅之操。
  四要导心理,促健康。家长须关注子女情绪,调其心理,坚其意志,勇于面对挫折,正确利用网络。
  五要多配合,常沟通。家长须主动配合学校,常通报情况,多交换信息,早发现苗头,防患于未然。
  防孩子沉迷网络,须各方尽心尽责。为易记忆、广传播,特附“防迷网”三字文:
  互联网,信息广,助学习,促成长。
  迷网络,害健康,五个要,记心上。
  要指引,履职责,教有方,辨不良。
  要身教,行文明,做表率,涵素养。
  要陪伴,融亲情,广爱好,重日常。
  要疏导,察心理,舒情绪,育心康。
  要协同,联家校,勤沟通,强预防。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闪电新闻记者 张洪波
责任编辑:秦来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育部 紧急通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