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意义教学目标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好看》依托百度技术,精准推荐优质短视频内容,懂你所好,量身打造最适合你的短视频客户端!四年级下册数学《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教学内容: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P5&&P6
  教学目标:
  1、在已学的乘、除法知识的基础上分别概括出乘、除法的意义。
  2、在交流总结的基础上,掌握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乘、除法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明确0不能作除数及其中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计算下列各题,并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363+88=   165-45=
  2、我们学习了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那么乘、除法各部分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引出课题。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乘、除法的意义。
  (1)出示教材P5例2(1)
  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解答,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教师板书:3+3+3+3=12(枝)或3&4=12(枝)
  结合刚才的算式思考:哪个算式更为简便?想一想乘法是一种怎样的运算。你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称吗?
  教师总结: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2)出示教材P5例2(2)(3)
  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解答,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教师板书:12&3=4(瓶) 12&4=3(枝)
  对比这三个算式,你能说一说什么是除法?你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称吗?
  总结:除法可以看做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未知数叫做商。
  2、教学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你能说一说乘法、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
  如果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后,板书总结。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通过刚才算式的比较,你能说一说除法和乘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总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教学有关0的运算。
  (1)出示P6例3
  说一说你知道的有关0的哪些运算?运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说试题,教师记录。
  预设:0+5= 24-0= 5&0= 0&6= 4-4=
  指名口算后,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一个数加上0还得这个数的本身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的本身
  0乘任何数都得0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被减数与减数相同时,差为0
  (2)思考:在除法算式中,0能做除数吗?为什么?
  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教师总结:5&0不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和0相乘能得到5;0&0不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因此0作除数无意义,因此0不能作除数。
  三、巩固发散
  1、P6 做一做 独立完成,指名订正。
  2、根据25&32=800写出两道除法算式。指名说一说列式的依据。
  3、列竖式计算,并用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3+3+3+3=12(枝) 12&3=4(瓶)
  3&4=12(枝) 12&4=3(枝)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积=因数&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0不能作除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摘要: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363+88= 165-45= 2、我们学习了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那么乘、除法各部分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引出课题。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乘、除法的意义。 1出示教材P5例21 学生独立...: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00-17:00)
电话:010-《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www.wenku1.com
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日期:
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第22页自主练习6、7题。教学目标:1.掌握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除法的性质 。2.经历探索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比较、猜想、验证、归纳、概括能力。3.能运用乘除法的关系和除法的性质进行验算和简便计算。4.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探索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除法的性质。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复习导入:同学们,上周我们学习了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谁来说一说加减法各部分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加数 + 加数= 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同学们说的真好!其实啊,在我们这个数学大家庭里,不仅加减法各部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也很密切。那么,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板书课题: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二、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照样子,填一填。 2、根据c ÷b=a,写出一道乘法和一道除法算式。3、你发现了乘、除法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乘法和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探究提示:1、在填写表格时,想一想表格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与区别?2、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分别叫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分别叫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4、根据c ÷b=a,写出一道乘法和一道除法算式。(二)、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 展示学生探究成果, 2. 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加深理解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5 × 7 =35 35 ÷ 7 =5、因数×因数=积 被除数÷除数=商35 ÷ 7 =5、 35 ÷5 =7、被除数÷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商=除数35÷5=7、 5 × 7 =35商×除数=被除数 我们发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3. 质疑:我们发现了这么多重要的规律,那它有什么用处呢?学生尝试说一说:(1)在乘法算式中当知道积和一个因数可求另一个因数。(2)可以对除法算式进行验算。4、随即练习,巩固应用(1)计算并验算 132÷12=学生独立完成,一生板演,并讲一讲验算的依据。(2)想一想:( )里应填几?480÷( )=24 ( )÷14 = 15 ( )×18 = 16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是根据什么填的?(根据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3)运用乘除法的关系讨论:0为什么不能作为除数?学生如想不通的话,师引导学生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来说明。比如:5÷0=?(让学生说说他认为的答案是什么?)最终得出:利用乘除法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没有一个数和0相乘能得到5,所以0做除数没有意义。或者:0÷0=?(同样利用乘除法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结果可以是任何数,所以0做除数没有意义。)三、探索除法的性质知道了乘除法之间存在着这么密切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再来研究除法的一个重要性质。(一)、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出示课本22页第7题第(1)小题: 探究提示:1. 猜一猜平衡棒两边的算式会有什么关系?2. 然后独立计算,比较两边算式的大小。3.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4. 通过观察,你能看出这里面的规律吗?(二)、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汇报预设:1. 每个平衡棒平衡,说明平衡棒上的算式相等。2. 我通过计算平衡棒上的算式是相等的。3. 我发现: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反过来,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可以用这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数。4. 师指出:这个规律叫除法的性质,你能用字母表示吗?板书:a ÷b ÷c=a÷(b ×c) 或a ÷(b ×c)= a÷b ÷c5. 利用这个规律计算22页第7题第(2)小题: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集体订正。重点讲评800÷(20×8),选择学生的两种做法让学生比较哪种简便?为什么?学生评价后教师概括:我们在计算过程中,要看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我们通过35÷7=5、35÷5=7、5×7=35这三个算式的联系,初步了解了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且利用780÷13=60、780÷60=13、60×13=780来验证了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也知道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也共同归纳出了除法的性质,希望大家能灵活运用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除法的性质来解决问题。下面就看看你对这些知识掌握得怎么样。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出示23页第8题: 看谁算的又对又快,说一说怎样算的?(该题意在全面了解学生对加、减、乘、除性质的掌握)2、开放题第23页第9题 学校计划把球场铺上草皮,为此专门搜集了下面一些信息。 (1)如果让你来选择,你打算铺哪一种草皮呢?为什么?(2)如果铺你所选的草皮,需要花多少钱?独立思考,交流解题策略。(对于草皮的选择,只要理由充分,老师都要予以肯定。)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都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1.我们学习了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除法的性质。2. 知道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3. 还知道除法有一个重要的性质。教学板书: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1、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因数×因数=积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一个因数=积÷另外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2、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乘积。用字母表示:a÷b ÷c=a÷(b×c) 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1、本节课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理念。2、谈话式的导入,运用迁移规律,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也给学生指明了探究的方向。3、本节课重视了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充分感受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的归纳提供了必要的素材,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4、让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比较、猜想、验证、归纳、概括出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和除法的性质,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学建议: 课前准备要充分,不能只是纯粹的备教材,忽视了对课堂环节的预设和生成,过分的高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讲解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时,不要只是单凭教师的讲解,抽象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要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板书出来,以便于学生更加直观的认知,这样学生才能对乘除法间关系的认识理解透彻、深刻。需破解的问题:学生是否对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真正理解,能否灵活运用除法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相关链接:青岛出版社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和平出版社青岛版四年级下册课程标准新教案、新课堂同步练习与探究。教师:皮言亮 峄城区底阁中心小学本文由(www.wenku1.com)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当前位置:
该科目暂无子分类
类型筛选:
精品/普通:
地区筛选:
星级筛选:
教材:////
教材:////
教材:////
教材:////
教材:////
教材:////
教材:////
教材:////
教材:////
教材:////
21世纪教育
中小学教师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整数除法的意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