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里的区块链去中心化 白话是什么意思?

区块链号称是去中心化的一个技术,如何正确理解这个去中心化?区块链号称是去中心化的一个技术,如何正确理解这个去中心化?是否是真正的去中心化?去中心化使区块链在金融、确权、智能合约等方面的应用到底是积极还是消极因素更多?如何使区块链更适合金融强监管的行业特点?回答邀答4回答&
, 东软集团北京有限公司、、赞同了此回答
所谓去中心化,就是不依赖统一的硬件和系统管理者,分布式记账,分布式存储,靠密码学技术解决去信任后的认证问题。去中心化的实现有公用链,私有链等不同模式,创建者的控制力度也有很大差别。个人认为,区块链技术特性决定在金融领域应用前景广泛,现有应用技术改进,业务创新,甚至无实体...所谓去中心化,就是不依赖统一的硬件和系统管理者,分布式记账,分布式存储,靠密码学技术解决去信任后的认证问题。去中心化的实现有公用链,私有链等不同模式,创建者的控制力度也有很大差别。个人认为,区块链技术特性决定在金融领域应用前景广泛,现有应用技术改进,业务创新,甚至无实体金融服务,都可应用。技术就是技术,有优势,有确定,合适应用是根本,没必要神话。跟踪实践,在金融行业是必然途径。区块链技术的信任是靠密码技术保证的,开源的密码算法,非对称密钥体系,分布式记账存储,都保障一切数据对全员公开,内容发布后不可篡改,就让监管者有机会监管,回溯,有更好的监管力度,公开化也赋予全员共同的监管能力。赞同3浏览1275&
总经理/总裁
, 中钞研究院、、赞同了此回答
笼统的讲去中心化,是个伪命题。没有普遍意义上的去中心化,只有特定场景特定对象的去中心化,比如去交易撮合的中心,去登记服务的中心等等。否则,就会陷入理想主义的误区。哪怕是最符合去中心化理念的比特币网络,其记账权也已经不知不觉中集中到少数的几家矿池手里。但是,区块链确...笼统的讲去中心化,是个伪命题。没有普遍意义上的去中心化,只有特定场景特定对象的去中心化,比如去交易撮合的中心,去登记服务的中心等等。否则,就会陷入理想主义的误区。哪怕是最符合去中心化理念的比特币网络,其记账权也已经不知不觉中集中到少数的几家矿池手里。但是,区块链确实可以通过技术的手段,来建立一种新的不依赖于特定中心的信任机制,不依赖于特定中心的交易模式,但这和笼统的谈去中心化,不是一回事。去中心化,并不是去监管。赞同3浏览1320&
系统架构师
, IBM赞同了此回答
去中心化的英文decentralized,字面理解是分散,下放;因此去中心理解为不再依赖一个或者少数几个中心比较合适;去中心不是绝对没有中心,而是简政放权,将原来只有少数机构拥有的特权下放给其他参与机构,让大家来共同参与,共同监督;对于整个生态来说区块链的影响一定是正面的,而对于少...去中心化的英文decentralized,字面理解是分散,下放;因此去中心理解为不再依赖一个或者少数几个中心比较合适;去中心不是绝对没有中心,而是简政放权,将原来只有少数机构拥有的特权下放给其他参与机构,让大家来共同参与,共同监督;对于整个生态来说区块链的影响一定是正面的,而对于少数权力拥有机构来说,权利要不要放,怎么放,主动放还是被动放,这就是问题了;同意去中心不是去监管的说法,在区块链网络当中,监管机构就不是一家了,而是大家共同监督。赞同1浏览1291&
, 长亮科技去中心化,从字面上理解是把中心去掉,没有中心了。这从事物的基本状况来说是不成立的,任何事物都有中心,否则这个事物就不复存在。现在看到去中心化中的比特币,发展效率是很慢的,而这还仅仅是其分崩离析的消亡过程而已。中心的可恶,在于其易于被操控,有可能被用于作恶,去中心化是想...去中心化,从字面上理解是把中心去掉,没有中心了。这从事物的基本状况来说是不成立的,任何事物都有中心,否则这个事物就不复存在。现在看到去中心化中的比特币,发展效率是很慢的,而这还仅仅是其分崩离析的消亡过程而已。中心的可恶,在于其易于被操控,有可能被用于作恶,去中心化是想去掉这种作恶的可能性,但是仅仅因为有可能作恶就必须被抹杀吗?就没有其它可以限制其作恶的手段吗?有!分权制衡、监督修正。比特币是有中心的,“历史数据的不可变更性”是它的中心功能,它的中心是无形化的,是众多节点围绕这个“中心”运作,实现其功能,而又不使这个“中心”易于操控,是通过多方博弈的结果。所以,“去中心化”是个伪命题,字面上最好改为“中心无形化”。赞同浏览1289回答问题系统架构师, 华证评论16&
— talk with trend,talk with technologist
京ICP备号-30最通俗易懂的讲解区块链和去中心化 - 简书
最通俗易懂的讲解区块链和去中心化
要说2017年最火的是什么,小程序、共享单车、自媒体无疑是上年的风口行业。如今已经步入了2018年,百度在年前推出的莱茨狗无疑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因此有人预测到,2018年无疑会成为区块链大力发展的一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区块链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一样冒了出来。很多人只听说了区块链这个名词,自己还没有弄懂区块链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便开始投身进入了区块链,生怕自己错了了这么一波红利。很多人信奉:人生没钱不可怕,可怕的是赚钱的机会就在眼前,你却错过了!
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各个行业你都能够了解透,尤其是区块链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行业,其进入门槛还是相对比较高的。很多人都是看到别人在区块链中赚的盆满钵满,然而真到自己了,虽然能说出来几个名词,却又难以解释通畅。那么作为区块链小白要怎么快速简单的学习掌握区块链呢?下面我将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例子来向大家详细的介绍!区块链,百度词条给的解释为: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看到上面的介绍是不是一脸懵逼,什么分布式数据、点对点传输根本就没有听过,或者根本就搞不懂这些个专业名词呢?光是这些名词一个一个解释也是够麻烦的了,所以我决定换一种解释来告诉你!区块链是基于计算机加密算法的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数据库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所谓计算机加密算法也就是加密技术,基本上就跟你手机设置手机锁是一样一样的,为什么要这么设置,就是为了保护你使用数据的安全性!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自行百度学习哈希算法,在此也就不多做解释了。下一个意思就是去中心化了,所有人说到去中心化都能扯上两句,但是有些时候讲着讲着自己也容易懵逼。那么什么是去中心化呢?所谓的去中心化和中心化是对立的,要讲去中心化就要讲中心化的问题:就拿淘宝网购来举例子,正常的流程是:你付钱→淘宝收款→通知店铺发货→你确认收货→淘宝把钱打给给店铺基本上就是这么一个流程。从这个流程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第三方平台是买卖双方共同选择的信任机制,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交易流程都要通过它这样的一个中转站进行流通,它就是我们所说的交易中心,也是中心化的标志性所在。但是中心化有个缺点是什么呢?那就是第三方平台难以的风险性,现在的马云把淘宝做的很厉害很牛逼,但是谁能保证它几十年几百年都这样平稳安全的运营下去呢,而且不是每个第三方平台都像淘宝这样安全稳定,万一第三方平台破产倒闭、拿了钱跑路、收到钱也不承认我们怎么办呢?我们没有办法处理,包括法律上面对这些监管也不是很健全。就比如闲鱼上面现在有些莱茨狗的交易,付了钱收到莱茨狗又退款的大有人在,而且闲鱼也不保护这种交易,卖家只能吃哑巴亏。因为这一块的监管确实比较困难。所以这个时候去中心化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去中心化的交易流程是什么样的呢,我来给大家简单说一下:你付款→卖家收款后把东西给你→双方对外宣称交易完成看到了吗,交易流程是不是变得特别的方便简洁,这样一笔你可能还感受不到,但是你想想在成千上万的这种交易方式,节省了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这种交易方式一方面有效的防范了第三方风险,另一方面使得交易流程变得简约自主,不用受到第三方的限制。但是这样就没有问题了吗?也是有的,世界上没有任何十全十美的东西,区块链的技术也是一样,去中心化交易最大的问题就是信任机制,没有了中心化的权威代理,怎么来保证每笔交易的准确性和可信性,我付了钱人家不给我货或者货物有问题我找谁去呢?下面就到了区块链技术的重点了,即区块链技术如何保证交易的可信性和准确性的呢?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我用打麻将的方式来给大家作为例子!在一个棋牌室里,甲乙丙丁四个人正在打麻将,旁边一群吃瓜群众因为兜里没钱只能在旁边看着。突然,这个时候甲点炮输给了乙100块钱,这个时候甲会说:我是甲,我输给了乙100块钱。而乙也会说:“我是乙,甲刚刚输给了我100块钱!”而周围看着他们打麻将的一群吃瓜群众也都会把这件事牢牢的记在心里:甲输给了乙100块钱!你看吧,这个系统里,不需要银行也不需要权威的第三方,甚至不需要输赢钱的双方互相认识,这笔交易就这么完成了。因为周围的人都已经将这件事记录在了自己的心里,这样一个去中心化的系统就已经形成了。如果这个时候甲突然反悔说:“我没有输给乙100块钱或者说我只输给他50块钱,这个时候刚才的吃瓜群众就会站出来说,你撒谎,你刚刚在哪一局什么时候输给了乙100块钱,你看我们大家都记着呢!还想耍赖?”于是区块链当中的权威信任机制就此诞生,不过它不是传统的中心性权威,而是大众记账!这些记账的吃瓜群众也不是白记的,万一遇到个不好的主可能还把他们给打一顿呢,于是就出来了奖励机制,即挖矿奖励,这也是中本聪当年做比特币的想法!虽然去中心化的想法很好,那么如何让他流通起来呢?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钱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让他持有的东西疯狂的上涨!一开始别人是在帮你记账,他们也会得到相应的报酬-以比特币为例,先入的人可能一天能得到几千个币,那么他们如何让币流通起来呢,这就真的要感谢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比特币的人,虽然他用了两万个比特币买了一块价格69美元的披萨,折合成人民币最高时约2.1亿人民币,不过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一次交易,使得比特币有了里程碑式的发展,正式被世界上的人民群众接受成为流通的货币!从那以后,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去挖比特币,使得它流通了起来!
有很多人认为比特币就是区块链,这是错误的认识。区块链的其中一个应用就是比特币,比特币只是将区块链技术以狂热金融的方式推广了起来!所以通过我这么通俗易懂的讲解,你懂了么?欢迎一起讨论!最后的最后为币需好文打个小广告,希望大家多多投稿!
比特币是一种全新的东西。比特币和互联网一样,都有着全新的底层技术,运行原理和上层应用,历史上从未有过类似的东西。给普通民众讲清楚比特币是什么,就像给80年代的民众讲清楚互联网是什么一样困难。 这也导致了绝大部分普通民众都很难搞清楚比特币是什么,并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解,这和互联...
区块链的本质:建立信任和激励的竞争平台,基于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帐本P2P网络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改变了生产关系、分配权 关于区块链,大家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比如说谈到区块链的时候,大家会说,它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经济机制。那么区块链如果要用一句话说清楚,我认为2015年英国《经济...
1 伟大的开拓者-比特币 1) 比特币产生
2008年,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发表了一篇题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描述了比特币的模式。比特币和法定货币相比,比特币没有一个集中的发行方,而是由网络节点的计算生成;比特币可以全世界...
区块链和比特币是什么关系?电子货币、虚拟货币、数字货币有什么区别?央行在研究的数字货币是什么样的?和区块链有关系吗?区块链和数字货币,这两个对大部分人还挺陌生的概念,其实近期已经引起了监管机构、金融巨头的高度关注,离应用已不远。这篇深度报告解读了区块链与数字货币的原理、特点...
区块链技术的典型应用 1 伟大的开拓者-比特币 1) 比特币产生
2008年,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发表了一篇题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描述了比特币的模式。比特币和法定货币相比,比特币没有一个集中的发行方,而是由网络节点的计算...
场景 假设在电脑A和电脑B中都装有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并且在电脑A的MySQL中有2个数据库,分别为:shop1和shop2。在shop1和shop2数据库中都存有3张表,分别为:user、good、cart,并且这三张表中都存有一些数据。 需求及解决方法 1、将电脑...
一元能买什么?一元能买手机,一元买电脑,这些在过去看来天方夜谭的事情,如今似乎能实现了。 “一元购”已然成为当下的一个热词。但与此同时,争议声也伴随着这种新兴模式出现。频频曝出参与“一元购”的消费者,无节制地投入,导致倾家荡产的新闻。 26日,中国商业联合会媒体购物专业委员...
今天孩子早班~ 7:30左右起床~ 认真洗漱完毕~ 匆匆吃了一片面包~ 喝了半斤牛奶~ 就去上班了~ 由于孩子是新员工~ 中途都没有出去吃饭~ 一直等到下班才吃饭~ 想想满眼都是泪~ 又不能对孩子表达~ 只是自己胡思乱想~ 不知道这样是对是错~ 硬着头皮往前走~ 只希望孩子...
临近考试倒计时9天,平常不学习的开始了疯狂的复习。学霸大多在看课外书,讲题做错题。而我嘈杂在这种氛围中,更是激起了翻书的欲望。
学的忘记时间,学的出神入化。教室几顶风扇的日常工作,稍微一抬头,烦闷的思绪油然而生,是该怨恨太阳过多的热情似火还是...
越来越喜欢简单的东西。 比如线条、比如黑白色。 一直觉得画画是一种需要天赋的能力,现在发现如果仅是用作兴趣和爱好,还是可以通过练习而获取的一种能力。 所以,小伙伴们,大胆的拿起你手中的笔,画起来。 又不是崔判官,手握生死簿,怕啥? 最近在纠结的问题,说不得,要不得。借李笑来...区块链去中心化真的重要吗?_好站点
区块链去中心化真的重要吗?
作者:方军
区块链作为一项技术,围绕它的去中心化,不应该抱着理想主义的态度,认为理想的情况下它应该是什么样,而应该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持续发展这项技术、寻找它的应用。 比特币的
& & &区块链作为一项技术,围绕它的去中心化,不应该抱着理想主义的态度,认为理想的情况下它应该是什么样,而应该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持续发展这项技术、寻找它的应用。
比特币的去中心化
& & &区块链是发明比特币的过程中被创造出来的,现在,比特币这一数字加密货币是区块链上的主要应用。因而我们讨论区块链时,总会回到中本聪这个神秘天才发明比特币的源头去。
& & &在技术上,中本聪发明比特币所采用的两项技术基础是长期存在的:密码学与分布式计算。
& & &中本聪沿着前人寻找数字世界的类似现金这样的事物的思路,为之加上了两个东西,从而创立一种「个人对个人的数字现金」(或点对点数字现金)。他所加上的两个东西都是去中心化的:
其一是「结果」:一种数字化现金。这种数字化现金,是去中心化的。
& & &它的发行不像国家法定货币或其他如游戏中的虚拟货币,需要由一国央行或游戏公司来发行。
& & &它的使用,可以直接个人对个人,不需要中间的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中介。
& & &它的存储也是去中心化的,过去我们的钱是存在银行,现在,我们的比特币钱包,实际上是我们每个人的银行。
& & &比特币的使用和存储的去中心化,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去中介化」。
其二是「过程」:比特币发行与账本存储。这两个过程是去中心化的。
& & &当然更准确地说是分布式的(distributed),因为这里讨论的已经是分布式计算,而非理念。
& & &分布式网络中计算机通过进行计算来争取记账权,获得奖励的比特币,也即,发行权去中心化,交给了一个分布式计算机的网络。现在,比特币网络的节点有上万个。这些在按工作量证明(PoW)争夺记账权的计算机节点,它们所做的事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比特币「挖矿」。
& & &过程的去中心化还体现在,记录比特币所有交易信息的账本,不是存储在一个中心数据库中,而是分布式存储在这些计算机节点中。这个账本,就是狭义上的区块链。我们每个人也可以用自己的计算机把比特币的账本下载下来,只不过如果我们不参与记账,我们下载和同步的只是一个副本而已。
& & &当区块链这项技术被从比特币系统中发现,并被剥离出来独立发展之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主要体现在过程上了。因而,虽然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和分布式(distrubution) 有区别,但对于区块链来说,两者可以视为相似的:区块链,是用一个分布式网络,取代过去的的单一中心。
类比看,我们也可以这么说:
分布式的区块链是市场经济,而单一中心是计划经济。
& & &当区块链作为一项技术往前发展演变时,那种回到上古时代的理想主义,是不符合技术发展的规律的。区块链技术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实用主义主导的过程。
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的去中心化
区块链在作为一项技术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有了三种方式:
比特币的区块链,是最理想化的公有链,任何人都可以把计算机接入这个网络,无须征求任何人的许可。
& & &目前看,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完全控制比特币这条公有链的发展。围绕它也形成极其活跃的生态,比如我较为认可的闪电网络,它扩展了区块链的支付功能,比如我不认可的各种分叉比特币形成新的币种。
& & &现在还有多个被广泛的接受和使用的公有链,比如以太坊,另外还有多个公有链技术。
联盟链,也就是说,它不是对所有人开放,任何一条联盟链都是属于一个多个实体组成的联盟,你要加入其中,需要获得许可。
& & &通俗地讲,联盟链有两个条件:要有一个盟主,要有众多会员单位。
& & &目前被广泛认可的联盟链,是用于全球金融机构间支付、结算的Ripple(瑞波)。
& & &现在我们看到的各种所谓自称「行业公链」,也许其主链上线后逻辑上允许任何人加入,但实质上还是一个行业联盟形成的联盟链。京东所做的区块链溯源项目,也可以看成是一个联盟链。
& & &腾讯区块链(TrustSQL)、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的区块链项目在过去这段时间也备受关注,虽然它们有作为云服务开放给所有人的设计,但基本上可视为一种联盟链。
私有链,就是由单一主体完全控制。
& & &私有链也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
& & &比如一家大型公司、金融机构,它内部应用区块链技术来改善流程、提高效率,这个时候它的区块链即是私有链。
& & &比如,如果某一国家的司法机构建立一条区块链,用于进行法律证据的存储,那也可以视为这个政府部门的私有链。
& & &我们可以看到,从公有链,到联盟链,再到私有链,去中心化的程度在减弱,但这是一项技术在使用中的自然的演变。
& & &有意思的是,在另一个层面,不管是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它的技术还是分布式的,都依然是以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账本来取代中心化的数据库,变化的只是范围。
区块链的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
& & &谈到区块链的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其实我们可以参考的是互联网和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APPANet)。
& & &互联网的设计思想是去中心化的,这个网络它的早期设计原则就是,即便网络中的部分链路断开了,网络依然能够传递数据、能够运转。今天的互联网更是如此,它是一个全球超级大网,无人能够通过攻击某个核心节点,让整个网络瘫痪。也即:
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特征,从一开始就存在,且越来越强大。
& & &但是,从一个小细节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的发展并不是一直死守「去中心化」的理想,这个细节就是现在的「域名」系统。我们有些人曾经经历过输入IP地址去看某个服务器上网页的阶段,但后来,域名成为互联网发展助力,域名和IP地址形成某种对应关系,域名让那个普通人能够使用互联网。
& & &从应用上来讲,域名也让互联网变得可用。比如,我们可能访问同一域名,但根据你所处的位置、服务器的情况,可以把你导向不同有着不同IP的服务器,让你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 & &从IP到域名,发生的变化就是从去中心化到中心化。
全世界到现在依然只有13台域名根服务器,1个为主根服务器在美国。其余12个均为辅根服务器,其中9个在美国,欧洲2个,位于英国和瑞典,亚洲1个位于日本。
所有根服务器均由美国政府授权的互联网域名与号码分配机构ICANN统一管理。
& & &在区块链的技术发展中,其实也发生类似的案例。比如EOS这个备受关注的新公有链(仍在开发中,预计将于6月1月主链上线),不是像比特币那样拥有数万且不断增长的平等节点,而由21个节点来主导记账。
& & &我不是说EOS的21个节点可以类比为域名服务器,毕竟它们处在两个不同层次,但不妨可以说,EOS的这种用21个节点来协调区块链的一致性机制,可能并不像它的尖锐批评者说的那么糟。
中心化交易所的悖论
& & &随着大量的数字加密货币(coin)与代币(token)出现,现在人们进行虚拟币交换,往往是选择在交易所进行,比如中国人熟悉的有OKEX、火币、币安等。
& & &这也是围绕去中心化与中心化的一个有趣的悖论。
& & &比特币的初始设计,是让个人与个人能够在无须任何中介,就可以相互转移比特币这种数字现金。逻辑上来讲,两个人要进行虚拟币的交换时,比如一个人有比特币,另一个有以太币,他们二人要进行虚拟币交换,完全可以直接转账。早期,的确有比特币的早期爱好者是这么做的。
& & &但现在,全世界主要的虚拟币就是在各种交易所完成的。它们可能是合规的、也可能不合规的,但在全球是一种已经存在的现实事物了。人们通常将区块链分成所谓的&币圈&与&链圈&,交易所这个中心化的事物是整个币圈的主导者。
交易所是一个极度中心化的事物,但是,它是人们需要的:
它创建了一个活跃的市场,让人们可以匹配;
它提供了很多工具,协助人们进行交易;
它也提供了中心化的信用,很多人的虚拟币实际上不是按理想化的存在自己的数字货币钱包,而是存储在交易所中。
围绕交易所有两种可能的变化,也同样反映的是去中心化的悖论。
& & &一是,中心化的交易所,不符合人们的「去中心化」理想,因而有很多人试图建立分布式交易所。所谓分布式交易所,可以理解成,有一个软件,任何人都可以建一个交易所,叫上周围的哪怕就几个朋友、几十个朋友来进行虚拟币交换。但实际上,这种分布式交易所并没有解决什么问题,仅是美好愿望而已。
& & &二是,按现在虚拟货币发展的趋势,世界各国对交易所进行监管是必然的事(注意:中国政策规定目前不允许交易所的存在)。未来,在一些国家,交易所可能需要金融牌照以及在政策的力量下进一步集中成少数几家。
在这种情况下,虚拟币交易所其实走向了进一步的中心化。
& & &这不符合追求绝对的「去中心化」设计的人的设想,也不符合试图在虚拟世界用加密技术建立无须各国政府管制的技术与经济系统的极客们的设想。
& & &但是,如果区块链技术与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信息互联网」之后的「价值互联网」,进一步连接实体世界与数字世界,交易所的集中和受到各国相应的监管,是必然的事。
不要过度理想化「失控」
& & &对于「去中心化」,技术思想家凯文&凯利的《失控》(out of control) 这本书的标题就进行了非常精彩的描述。但我从凯文&凯利几本书的描述中,我发现,他描述的东西其实是多个层面的,而不是单一的、极端的。
写《失控》是30年多前,但那个时候他就非常关注密码学的极客们。后来在2016年的《必然》中,他提到了比特币,他认为:
如果货币,这个现代生活中最中心化事物,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中心化,那么任何事物都可以去中心化了。
在比特币和区块链上,我们经历这样的变化过程:
一,人们认为,货币是不能去中心化的。
二,比特币和它背后的区块链创造一种去中心的货币。
三,它的实现方式是,区块链用分布式的信任,取代了中心化控制的信任。
& & &但是,如果看凯文&凯利描述去中心化的两个案例,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他更深层的想法。他第一次讲述这个案例,是在《失控》中,第二次讲述,是在几年后《新经济新规则》中。
& & &他第一次讲这个故事时,重点是「集群的力量」,第二次他讲这个故事时,重点是「领导者的声音」。
& & &第一次是1990年的一次计算机图形学大会,皮克斯电影联合创始人、计算机科学家洛伦&卡朋特带着一个电脑飞行模拟器来到现场。在会场上,有大约五千名与会者集体操作一个电脑飞行模拟器:
& &「在会场里,我们每个人都能控制大屏幕上的飞机,让它上下左右飞行。但是,飞机只会根据我们五千人的多数意见来飞行,我们多数人让它往上飞,它就上,我们多数人让它往左飞,它就往左。」
凯文&凯利写道,
「大家和我一样,都被这分散的、无中心的的控制力深深折服了。」
& & &但这不是这个故事的最终结局,还有第二季。
& & &五年后,卡朋特再次来到这个学术会议的现场,这一次,他带来了一个海底游戏,众人可以驾驶一艘潜水艇,在海底去捕捞海怪的蛋。
& & &它的操作比上一次只是操控飞机要复杂得多。麻烦也发生了,凯文&凯利写道,「我们都在不停摆弄着控制器,大声叫喊、喊来喊去、指挥别人,可是这一回,魔法失效了,潜水艇一动也不动。我们没能根本没有形成合力,我们没能操控潜水艇,让它航行。」
这时,会场扩音器传出了卡朋特的声音,他通过麦克风对大家喊:
&大家为什么不往右走呢?&
& & &在这个声音的指引下,几千人协调起来,潜水潜动起来了,去捕捉海怪的蛋。
& & &凯文&凯利把卡朋特的声音称为「领导者的声音」。他因而得出了结论:
由无数小东西连接而成的网络,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
但是,这种集群的力量,需要一点点来自上层的指点,才能充分发挥效果。
& & &现在,关于区块链的未来影响,最精彩的著作是唐&塔普斯科特 (Don Tapscott)写的《区块链革命:比特币底层技术如何改变货币、商业和世界》,在其中,他也特别强调了分布式权力或分布式的力量( distributed power)。
& & &如果我们熟悉唐&塔普斯科特的思想,可能会更容易理解他说的话。
& & &对很多做互联网的人来说,唐&塔普斯科特深刻影响我们的著作是《维基经济学》,他以维基百科这样人们在互联网上大规模协作而创作出来的知识体为例,说明分布式的力量、说明大规模协作的可能性。
& & &但是,他在讨论维基百科的经验时,又花了大量的时间讨论维基百科创始人。他总结出大规模协作的三条原则:
& & &第一,生产的目标如果是信息或文化,则可以使贡献者的参与成本最低。
& & &第二,任务可以分解成小块,这样单个生产者能够以小的增量进行贡献,并且独立于其他生产者,这使得他们的利益回报要远高于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 & &第三,将这些模块整合成一个成品的成本,包括领导能力和质量控制机制的成本必须要低。
& & &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的讨论方式,分布式的大规模协作是理想,但如何操作则有着很多的考量与设计。
我们也可以说,
理想是理想,工程是工程。
& & 围绕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还将有很多争论,我以上的讨论是试图从一项技术的实用和发展视角看清楚它。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好站点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中国纪检监察报:连接未来的“区块链”
区块链应用价值凸显,呼唤政策护航
“两会”关于区块链的风向已很明显
强强联合,区块链与人工智能两大趋势相结合的三大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