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永恒,不在世上意识也没谈价值意识

西方“普世价值”自诩“美好”,实际效果如何呢?从那些接受或被迫接受西方“普世价值”国家的情况看,这些国家要么发展缓慢,要么四分五裂,要么社会动荡。西方“普世价值”为什么给这些国家带来无尽的灾难呢?根本原因在于,西方所谓“普世价值”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人类历史发展到现今阶段,既不具有先进性,更不具有人民性,其内在的矛盾决定了它既不可能解决好发展问题,也不可能解决好和平问题。
二战之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世界各地大力推销所谓&普世价值&。近几年,针对中国的推销尤其卖力,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普世价值&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普世价值&论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肯定普世价值&为幌子,再掀波澜。那么,西方&普世价值&推销这个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西方所谓&普世价值&是不是一回事?
一、西方&普世价值&推销本质上是意识形态征服战
&普世&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基督教东、西两派为争夺在整个罗马帝国的影响力而提出和使用的。二战以后,以杜勒斯为代表的一批西方政治家提出了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从此&普世价值&具有了明确的政治目的,成了美国历届政府实施和平演变的思想武器。杜勒斯说,必须用&和平的方法&,即&精神的压力&&宣传的压力&把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解放&出来,&只要把脑子搞乱,我们就能不知不觉改变人们的价值观,迫使他们相信一种经过偷换的价值观&。尼克松认为,应该制订一个在铁幕里面同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竞赛的战略&,诱使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开展&意识形态竞争&,打&攻心战&,扩散&自由和民主价值观&,打开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变革之门&。里根上台执政后,利用苏联、东欧面临经济困难之际,对外采取大步进攻态势,开展同苏联在&思想和价值观念&方面的&和平竞争&,声称自由民主事业在向前挺进的途中将&把马克思主义抛进历史的垃圾堆&,进而提出在现今世界上正在进行的这场斗争中,&最终的决定性因素不是核弹和火箭,而是意志与思想的较量&。1989年7月,布什提出,要用二、三十年时间,打一场&无硝烟的新的世界大战&,届时我们将有可能融化掉社会主义,从而建立起一个以我们西方文明为指导的新的世界,最终解决战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历史性较量&。从这些史料中,我们不难看出,推销&普世价值&一直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征服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其中,西方&普世价值&&功&不可没。
这些年来,西方国家通过互联网、报刊影视、学术交流、基金会资助以及扶持&西化精英&等手段,明里暗里对我国进行&普世价值&渗透,目的就是要按西方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改造中国的政治制度,企图废除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终实现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塞缪尔&亨廷顿说:&普世主义是西方对付非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一语道破了西方&普世价值&推销的本质。所以,&普世价值&推销,&销&的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推&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和&不听话&国家的政权,是彻头彻尾的意识形态征服战。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二、西方所谓&普世价值&极具迷惑性和危害性
西方国家把民主、自由、人权等奉为超阶级、超国家、超时空的&普世价值&,是一种绝对化的思维方式。
1.西方&普世价值&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
所谓&普世价值&,就是具有永恒性、世界性、普遍性的价值,是对所有时代所有人都适用的价值。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普世价值&具有超时空、超阶级的适用性,适用于所有人;二是&普世价值&具有绝对的永恒性,适用于所有时间、所有地点,不以任何条件为转移。但是,在现实中,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根本不同制度并存的意识形态领域,这种只有普遍性而没有特殊性、只有永恒性而没有变化性的绝对抽象价值,是不存在的。
第一,价值是具体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是以主体为尺度的主客体统一的状态,是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和意义。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这里的客体指的就是与主体有关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存在。所以,价值关系是一种客观关系。价值观,是对价值关系的反映,因而是具体的。
第二,价值是变化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主体、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不断变化的,由此决定了价值观也是不断变化的,并不存在超时空、永恒不变的价值关系和价值观念。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都是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逐渐产生的,又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被赋予不同的内容。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不可能产生现代自由民主观念,古希腊的民主与现代西方国家的民主也是不同的。
第三,价值是相对的。由于价值是以主体为尺度的关系,而不同主体具有不同需要,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需要也各不相同。这样,同一事物对于不同主体便具有不同的价值,同一主体对同一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价值判断也不尽相同。这就是说,价值具有主体性,是相对的。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无产阶级有无产阶级的价值观,不存在什么绝对的自由、民主、人权。
第四,价值共识不等于西方&普世价值&。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价值。价值共识源于主体的共同需要,反映的是人类的共同利益、共同追求,是人的社会性和相互依存性,是不同的人、民族、国家之间的共性。价值共识是分领域、分层次、有差别的,不可能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国家和民族,只能适用于特定时期、地域,只能存在于具体的价值关系中。西方国家推销&普世价值&时总是披上价值共识的外套,其目的就是制造话语陷阱,利用自由、民主、人权等概念,布设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领域的&迷魂阵&。如果你默认或者接受西方&普世价值&,则正中其下怀;如果你反对西方&普世价值&,他就直接给你带上不民主、反自由、反人权等帽子。
2.从西方国家的历史和现实看,西方&普世价值&是虚伪的。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总是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的幌子对别国指手画脚,可他们自己做得怎么样呢?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宪政国家,也是最早实行议会民主选举的国家,然而当时英国700万人中,有投票权的只有25万人!法国大革命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革命中提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原则响彻云霄。然而,《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中的&人&和&公民&在法文里,指的就是男性白种人,不包括妇女、有色人种和穷人。美国独立时喊得最响的就是&人人平等&。然而包括华盛顿在内的众多开国之父们大多是奴隶主,蓄有黑奴。在刚开始通过的美国宪法中,确立众议院按人口比例选举议员,而南方蓄奴州的黑奴在当时被视为奴隶主的固定资产,没有投票权,因而只能按3/5的人口数计算。美国独立后,开始了工业化进程。英国和法国原始积累的一幕再现美国。这期间,对所有的工人罢工一律镇压。现在的&八小时工作日&和&五一&劳动节就是芝加哥工人用鲜血换来的。二战后,美国已成为全球头号强国。然而,美国国内仍然实行严格的种族隔离制度。所有的公共场所,甚至教堂、墓地都要分黑人、白人。
时至今日,在西方国家内部,&选举&这一被西方政客标榜为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实质上却是&富人的游戏&和&钱袋的民主&;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缺陷;斯诺登事件彻底揭穿了西方自由的真实面目;&占领华尔街&运动更是对西方社会所谓&公正&的极大讥讽。尽管西方&普世价值&头顶着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耀眼的光环,但西方国家用自己的行为戳穿了其&普世价值&的谎言。
3.西方向发展中国家推销&普世价值&推销带来了严重危害。
西方&普世价值&自诩&美好&,实际效果如何呢?从那些接受或被迫接受西方&普世价值&国家的情况看,这些国家要么发展缓慢,要么四分五裂,要么社会动荡。西方&普世价值&为什么给这些国家带来无尽的灾难呢?根本原因在于,西方所谓&普世价值&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人类历史发展到现今阶段,既不具有先进性,更不具有人民性,其内在的矛盾决定了它既不可能解决好发展问题,也不可能解决好和平问题。加之,由于资本主义的&丛林法则&,先发展起来的西方国家早已占据国际体系的中心地位、国际分工的高端位置,控制后发国家既是其本性决定的,也有这个条件和能力。这一点西方资产阶级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他们才要费尽心机对其意识形态进行包装和抽象,用欺骗的手法向世界推广。对于这一点,早在上世纪40年代,美国国际政治学者汉斯&摩根索说:&所谓普世价值根本不存在,那只是强者美化自己、削弱别国的一种策略。美国应该不断地以自己发明的普世价值去蒙蔽别国,同时极力防止对方的蒙蔽。&事实一而再、再而三地证明,不切实际地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所谓&普世价值&,只能是取乱之道、取祸之道。
三、故意混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用心险恶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24个字,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勾绘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内核、全社会的共同理想、13亿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共鸣。
然而,有人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所谓&普世价值&某些字面上的重合,宣称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西方&普世价值&,企图用西方&普世价值&取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故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混为一谈的谬论,居心叵测,制造了思想混乱,必须予以澄清。
毫无疑问,社会主义制度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替代物而出现的,同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也深刻地反映在价值观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吸收包括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在内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代表了人类进步的价值理想。这样,在&三个倡导&中,出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字眼也就不难理解了。但是,社会主义又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出现的,必然同资本主义有本质区别。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在内涵上有着原则界限。
一是社会性质和阶级属性不同。价值观是人的价值观,而人总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和一定的阶级的。社会性质不同,阶级地位不同,价值认识、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也就不同。列宁曾尖锐地指出:&只要阶级还没有消灭,对于自由和平等的任何议论都应当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哪一个阶级的自由?到底怎样使用这种自由?是哪个阶级同哪个阶级的平等?到底是哪一方面的平等?&这告诉我们,社会性质和阶级属性是区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的根本标志。
我们党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的价值观,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的价值目标和愿景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国家的重大问题,展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崇高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社会的重大问题,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公民的重大问题,展示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
以&自由、民主、平等、人权&为口号的西方所谓&普世价值&,一方面,作为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作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思想武器,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另一方面,在遵循资本逻辑、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增殖运动中走向自身的反面,成了维护资产阶级根本利益和政治统治的思想工具,体现了其局限性。一句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身份标识,是姓&社&而不是姓&资&的。
二是所有制基础不同。恩格斯曾经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这就告诉我们,价值观作为人们对好坏、善恶、美丑等价值的立场、看法和态度,总是根源于经济基础并受经济基础制约,是处于一定经济关系之中的人们利益和需要的反映。而经济关系最集中地表现为人们在所有制中的关系和地位。所有制不同,人们在经济关系中的实际地位就不同,实际地位不同决定了人们经济利益的不同,经济利益的不同决定了人们价值观念的不同。离开所有制来谈价值观,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全体人民共同占有或集体占有生产资料,成了一个密切联系、荣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这种公有制,消除了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分裂、对立、冲突的基础,决定了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无论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还是&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不是仅仅从个人出发的,而是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出发的,体现的是集体主义的价值理想、价值标准和价值准则。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根源上讲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关系的反映。
资本主义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种私有制的经济关系,决定了个人至上的&个人主义&成了资本主义的主导价值。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有产者和无产者在所有制中经济地位的不同,最终也决定了自由只能是资本的自由,平等只能是资产阶级财团内部的平等,民主也只能是有钱人的民主。对此,马克思曾一语道破其中的奥秘:&生产者不占有生产资料是不能获得自由的。&
三是根本目的不同。目的反映动机,目的宣示立场,目的展示形象。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为最广大人民谋解放、谋利益、谋幸福,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资本主义所谓&普世价值&的试金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和真正英雄的根本立场,字里行间贯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追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强调的是没有国就没有家,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是人民幸福之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强调的是建设一个秩序井然、富有活力的社会,是人民幸福的条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强调的是每个人都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只有人人胸怀报国理想、坚持道德操守、激扬蓬勃朝气,从自己做起,才能积小我为大我,将人生带入更高的幸福境界。不难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观,就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根本目的的价值观。这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的体现,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保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区别的一个鲜明特色。
资本主义所谓&普世价值&,尽管把&自由、民主、人权、博爱&标榜为全人类的普遍利益,但由于其以抽象人性论为基础,无法掩盖少数人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去盘剥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事实。美国著名学者威廉&格雷德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疯狂逻辑》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现象:&在美国,35%的土地、房屋、股票、债券等净资产被1%的家庭所拥有;80%的社会财富被1/5的人所拥有。&&这种现象愈演愈烈,超过了20世纪20年代灾难性的财富聚敛程度。&所以,资本主义所谓&普世价值&本质上是为&少数人&谋利益,是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意识形态和重要工具。
归结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西方所谓&普世价值&作为两个思想概念,它们之间的原则界限泾渭分明,性质目的根本不同,完全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企图混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就是妄想通过&偷梁换柱&,抽空我们的精神支柱,销蚀我们的共同理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向邪路,最终达到改旗易帜、西化中国、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目的。这样说,绝非危言耸听。当年,戈尔巴乔夫鼓吹&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推崇&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即&普世价值&,无视阶级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的客观存在,无视国际范围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复杂而尖锐的斗争,逐步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结果使苏联走上了一条亡党亡国的不归路。教训启示我们,西方&普世价值&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毒剂,必须高度警惕,决不能任由西方&普世价值&来转化我们的精神基因,消解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单位: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察网(www.cwzg.cn)摘录自《红旗文稿》2017/11 &原标题:决不允许用西方&普世价值&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赞同、支持、鼓励!」
自定义金额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wang
我在加拿大生活的近二十年间,亲眼见证了千千万万个蒋国兵们的人生悲剧,他们在西方社会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对西方所谓“民主”“人权”与“自由”虚假宣传的否定与质疑。至于我本人,在西方生活的每一天,我都无时无刻不强迫自己吞咽下寄人篱下的苦果。我非常佩服蒋国兵以生命为代价抗议西方欺骗宣传的道德勇气,然而,即使是不得不忍辱负重、强颜欢笑,我却最终决定苟活于人世。不为别的,只为将我在西方所看到的听到的残酷真相写出来,即便不能警醒当世,总可以给后人留下一些真实的人生感受与珍贵的历史资料,只有这样我才能配得上我在西方社会所经受的巨大人生痛苦。
苏联第一个垮掉的并不是经济,而是意识形态。美国也经历过比苏联八十年中期更窘迫的经济危机,不是照样挺了过来?意识形态一乱,整个社会就是群魔乱舞局面。极端宗教泛滥,民族矛盾激化,邪教开始滋生,无政府主义,赞美沙皇的,灵魂学,鬼神学,性解放等思潮一下子喷薄而出。思想阵地丢了,人民的思想里只能是充满仇恨或者宗教,你说多元化也好,多样化也好,不过如此。最后就差一根火柴就能引爆这个社会,引爆苏联的是好几根火柴,以各地民族血腥冲突为开端,直到国家四分五裂。
今天西方面临的危机还不仅仅产生于自身,也有来自外部的挑战。他们正在失去工业革命的绝对引领地位,中国这个在十九世纪被他们打垮的苦难国家艰苦卓绝地弯道超车,令他们一手经营的不公平世界之种种便利不再那么理所当然,这是他们始料未及的。我还真有点怀疑,西方一旦失去其压人一头的强势地位,是否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以及长久维持文化霸权的可能。说不尽的“幽暗意识”
已有 2928 次阅读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文章来源:转载
& 什么是“幽暗意识”呢?张灏有过一个定义,“就是发自对人性中或宇宙中与始俱来的种种黑暗势力的正视和省悟:因为这些黑暗势力根深蒂固,这个世界才有缺陷,才不能圆满,而人的生命才有种种的丑恶,种种的遗憾。”(张灏.《张灏自选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80.)张灏:只有法制才能控制权力怪兽《时代周刊》123期,出版张灏1953年入读台湾大学,深受殷海光的影响,对自由主义思想有深切的认识。在纪念殷海光逝世40周年暨雷震先生逝世3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上,张灏作了《殷海光先生的理想主义道路》的主题演讲,刊载于2010年1月出版的《思想》第14期。张灏从美国学者罗素·雅各比的《最后的知识分子》与萨依德的《知识分子论》谈起,两本书的中心意思都是对当代知识分子发展趋势表示不满,认为知识分子已失去应有职责与功能,对政治社会没有理念与关怀,不能发挥批判的意识。而Public Intellectual是本着理念与知识,走入公共空间,面对时代的问题,真诚而勇敢地发言与介入。张灏认为殷海光面对现代中国的政治社会危机,不断地提出自己的看法,热烈地参与当时的各种政治社会的活动与讨论,终生把他的知识与理念,投入公共空间。1959年,张灏负笈美国,在哈佛大学,张灏遇见了余英时、杜维明等人,接触了一些现代儒家思想,渐渐走出五四反传统主义的思想框子。他说:“我听到余英时先生的名字,就去找他,从此变成朋友。在私谊上,在学问上,我视他为老大哥,一直到现在。”在哈佛大学的中文图书馆里,当张灏看到画报上用祁连山上的雪灌溉山下沙漠的照片,激动莫名:“这使我开始有一种政治上归宿的感觉,原来我们的国家是这样一回事,这是我从前不晓得的事情,对我震荡很大。”几年后,“文革”爆发,张灏的思想又转向了。他说:“假如我有什么思想的话,跟我生长的时代和处境很有关系,我生长在20世纪中叶的大动乱时代,使我产生各种情绪:希望、失望、兴奋、消沉、困惑、恐惧等等。我念书的方向,思想上的方向,做学问的方向,都跟20世纪的大动乱很有关系。20世纪的大动乱,我从记忆中有幸可以体验到,这对我一生治学有决定性的影响。”史华慈指导博士论文留学生涯中,张灏深受中西思想激荡,研究领域为中国思想史,特别是近代思想史,先后获哈佛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在哈佛的教授中,史华慈(Benjamin Schwartz)对张灏影响颇深。张灏回忆:“我叫他班老师。我的博士论文是他指导的。他是一个怪人,挺随便,教书并不是挺认真。我有些问题去找他谈,他有兴趣就谈,没有兴趣,五分钟就出来了。他写东西有深度,起初我的西方思想和中国思想的背景都不够,受他的影响并不是太大,后来越来越大,他某些有深度的看法,我越来越觉得有道理。总的来说,他的学风,思想的路数,对我有很深的影响。他认为做学问最重要的就是要抓问题,不能轻易下结论,外面时髦的理论、名词、观念,仅备参考而已,要有自己独立综合的看法,不能做死学问。班老师的文章是一种盘旋性、辩证性的分析,他的思想绵密,细致而深刻。在美国的中国学界没有一个人到达他这个段数。他为人是不慕荣利,所以他在美国的名气并不是那么大,但是他确有独到深刻的地方。他对我的‘幽暗意识’兴趣很大。那是一个大怪人,博学深思,很多人博学而不深思,很多人深思而不博学。1999年,我从香港经过波士顿,去看班老师,谈了两三个小时,没想到一别没有多久,他就去世了。这是很奇怪的事情,冥冥之中有天意。”对人性黑暗势力的正视与省悟张灏由此而提出“转型时代”的观念:“很多人讲转型时代是在明清,我觉得明清是有很大的变化,可还是在传统以内。明末已有新的思想变化,但是不足以言整个传统转型,因为转型必须是核心的价值与世界观受到震荡而解体,这是其一。第二,在1895年以前,思想即使有变化,也大多限于官绅阶层的少数人。1895年以后,中国新的文化媒体出现了,新的报纸、杂志、学校,还有新的学会、商会、社团、政党组织大量出现。在此之前,这些社会文化上的新生事物是不存在的。新思想文化得以散出去了!我认为文化转型是在1895年以后开始的,这是我多年研究的总结。”上世纪60年代初,基督教思想家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到哈佛大学客座讲学一年。尼布尔以阐扬基督教原罪观念与西方民主思想发展的密切关系闻名于世。……特别是尼布尔的一句名言:“人行正义的本能使得民主成为可能,人行不义的本能使得民主成为必需。”这是张灏的“幽暗意识”的思想源头之一。多年来,张灏的研究与教学的重点是晚清思想史。在海外辽阔的学术天地与思想视野中,张灏渐渐形成多年治学的中心问题:如何探索时代大风暴的思想根源与背景?张灏的思考结晶之一便是名著《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1982年,张灏提出“幽暗意识”的观念,在学术界影响深远。所谓“幽暗意识”是发自对人性中与宇宙中与始俱来的种种黑暗势力的正视和省悟:因为这些黑暗势力根深蒂固,这个世界才有缺陷,才不能圆满,而人的生命才有种种的丑恶,种种的遗憾。张灏探索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认为中国传统也有着“幽暗意识”,不是一味乐观,但对人性缺陷和阴暗面的警觉和批判,则不如西方精神传统强烈和直接,因此对政治权力的看法也受到限制,是开不出民主宪政的重要原因。2010年11月,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第三届余英时先生历史讲座,邀请远在美国华盛顿的张灏担任讲者,两次学术讲题分别是:《传统儒家思想中的政教关系—一个历史的考察》、《中国现代史上思想的激化》。在讲座期间,张灏先生接受了时代周报的专访。低调乌托邦意识时代周报:你的《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在中国学界很有影响,关于“幽暗意识”的问题,我们在2007年探讨过,几年来你对“幽暗意识”有没有新的研究和阐述?张灏:“幽暗意识”是一个我常常想的问题。我也联想到别的问题,那就是幽暗意识带来对人的悲观的看法。假如顺着幽暗意识一直想下去的话,人似乎没有什么希望。那么,人的希望在什么地方?中国人自1895年后,为了寻找希望,开始做“未来之梦”。梦是很美丽的,也是很危险的。可是,人也不能没有梦,没有梦的话,跟其他动物没有分别。……大致而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1895年以后登上历史舞台以来,就承袭了来自儒家传统的经世理念,有着强烈的理想主义倾向。再加上他们从西方近代文化特别是启蒙思潮,吸收了激进的人本中心意识,使得他们本有的理想主义有着极端化、乌托邦化的趋势,从而忽略了幽暗意识所要求对人性负面的警觉,以致理想泛滥成灾。但这并不代表,从幽暗意识出发就一定要无条件地反对乌托邦主义。因为在我看来,乌托邦主义有两类:一种是高调的、建构型的乌托邦意识,认为人定胜天,人力无边,透过政治的运作,发挥出来建造一个完美的理想社会,指日可待。另一种是低调的指标性的乌托邦意识,认为乌托邦理想的实现性是很低的,它就像天空中的北极星一样,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就人类群体生命的发展而言,它可以指示一个大方向,作为人类希望的寄托与努力的指标。因此,从幽暗意识出发,这后一种的乌托邦意识是可以肯定的。展望人类的前途,这两种意识相辅相成,相互为用,都有它们的价值。蒋经国走的是开明专制时代周报:你如何评价蒋经国的开放党禁报禁?张灏:蒋经国他们走的是所谓的开明专制。梁启超他们老早就提出来了,陈天华、孙中山后来也跟着谈,这个模式当然有其借鉴作用。台湾最初也是蒋氏父子铁腕统治,后来蒋经国才慢慢走出这开明专制。民主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所谓的人民参政,另一部分是人权保障。台湾在这两方面都做得很有成绩,尤其是后者,因此民主今天在台湾已经是上路了。在落后地区谈搞民主的话,最初稍微有点脑筋就知道民主不是好搞的。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太复杂了,所以当初有开明专制的看法是很自然的,问题是以后怎样走出开明专制?但这个难题是需要面对的,不能再拖了,民主化需要开始稳健地走出去。我也同意不要一窝蜂的民主,我不是一个喊“民主万岁”的人。民主也有异化,有危险,任何一个东西只要经过人手,都可能被异化、被不相关的东西侵蚀。民主化是很难搞,但不能不搞,不管多困难,要走这条路。民主的起步从这里开始,每个人都有人权的保障。时代周报:法制是不是在“幽暗意识”里面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张灏:在西方,民主自由与法制是不能分开谈的。透过幽暗意识,西方人很早就认识到权力这个可怕的怪兽,只有法制才能把它控制住。例如,美国的开国之父(founding fathers)在这方面很了不起,在构想未来国家的时候他们真是高瞻远瞩,知道民主处理危机可能是很慢的,但是民主正视权力的可怕,美国开国之父讲清楚了:我们的制度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可是我们头一个关怀就是把权力的怪兽控制住,然后再用权力做别的事情。我们做别的事情很可能没有开明专制快,开明专制是厉害的,如果政治第一,有些政策正式通过了,全国就马上实施,这一点是不错的。但是另一方面,权力的怪兽到现在还在肆虐。所以,我觉得中国人在“幽暗意识”这方面还需要学习。唐小兵推荐《张灏自选集》语据说,王元化先生生前比较认同的是这样一类知识人:“生活在一个道德标准和文化意义渐渐崩解失坠的时代,他们通常喜新而不厌旧,既召唤着变化的精魂,又时时流露出对旧日的好东西的一分留恋。他们对思想的事物十分敏感,对于经验世界和现实政治的事务却往往不太在意;沉思的心灵生活其实才是他们最为珍视的。他们是那种为思想、为观念而生的人,而不是靠观念谋生的人。”(李宗陶《王元化 为思想而生的人》,《人民日报海外版》日第07 版)读思想史家张灏先生的自选集,就能时刻感觉到他正是这样一种珍视心灵生活并且为思想、为观念而生的知识人。2015年是新文化运动爆发一百周年,它与五四运动之间有着密切关联又不尽相同,在当下这种强烈的反西方价值观念和儒学崛起的背景之下,谈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负面遗产已成为一种知识界的时髦,而捍卫五四启蒙运动的价值往往容易被所谓思想界时贤认定为陷溺在“启蒙心态的魔咒”,更被贬斥为思辨智力的低下。这其实不过是矫枉过正,是从极度肯定到极度否定,表面上看似乎自我超越了,其实是越反越像的逆向同构而已,都难以真正认识五四的价值和局限。……从思想史、政治社会史和心态史的历史脉络出发,经过沉潜反复的拿捏与斟酌,张灏先生提出的“五四思想的两歧性”确实是一个精当而有效的通往真实历史世界的路标:“五四实在是一个矛盾的时代:表面上它是一个强调科学、推崇理性的时代,而实际上它却是一个热血沸腾、情绪激荡的时代;表面上五四是以西方启蒙运动重知主义为楷模,而骨子里它却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一方面五四知识分子诅咒宗教,反对偶像,另一方面,他们却极需偶像和信念来满足他们内心的饥渴;一方面,他们主张面对现实,‘研究问题’,同时他们又急于找到一种主义,可以给他们一个简单而‘一网打尽’的答案,逃避时代问题的复杂性。是在这样一个矛盾的心态之下,他们找到了‘德先生’和‘赛先生’,而‘德先生’和‘赛先生’在他们的心目中已常常不自觉地变成了‘德菩萨’与‘赛菩萨’。”张灏先生所肯定的,是五四潮流中所弥漫开来的对人的价值的确认,与此相应而来的对传统、社会、道德等一切固有存在的“重新评估”,科学培育一种批判精神,民主激发一种政治参与意识,这些若能在确信与怀疑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就能很好地推动社会和道德进步,反之若推向极端,就往往过犹不及且会造成巨大灾难。由此出发,张灏先生既批评了这一代启蒙知识分子对“民主”的过于高调(他倡导一种低调的民主观)和对“科学万能”的崇拜,前者将一种价值观念神化,其实成了一种对人自身能力的极化,成为一种人极意识,或者说是对神的仿冒或僭越;后者往往将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一切问题都简化成科学可以解决的问题,最终导致采取一种历史学家史华慈所批评的社会工程取向的价值观,这自然是对人文精神的反动。不过,相对于近代日本的军国主义和一战后德国、意大利所产生的法西斯主义,张灏先生认为中国的五四运动毕竟还有世界主义的面相,中国人因有大同社会的理想和天下意识的传统,接受起世界主义就相对容易,也往往不容易太局限在民族国家的沟壑之中,更不容易走到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的险境。就此而言,张灏先生认为五四思想中的“世界精神和人本意识”具有重要价值。就五四的反传统一面而言,张灏先生认为这在事实上不可能,在价值上也不应当。他从近代西方和日本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出发,为中国的人文传统做了有力辩护。当然,这种辩护并不导向对中国传统的全盘肯定,比如,他深受宗教思想家尼布尔的《人的本性与命运》等著作里提出的“双重人性观”的影响(尼布尔的名言“人行正义的本能使得民主成为可能,人行不义的本能使得民主成为必需”发人深省并传诵一时),也在哈佛大学听过他讲授的课程,对比中西政治制度与文化传统之关系,提出“幽暗意识(不同于儒家的忧患意识,后者相信人性的阴暗,认为透过个人的精神修养可以根除,而幽暗意识则认为人性中的阴暗面是无法根除、永远潜伏的)与民主传统的关系”,这是一个极有洞察力的判断。简言之,中国儒家传统对人性的陈义较高(所谓“人皆可为尧舜”,意即满大街都是圣人,更不要说后来的“六亿神州尽舜尧”等),容易推导道德理想主义和政教一元论(他刊发在台北《思想》杂志上的《儒家与政教关系》一文对此有精彩阐释),而西方传统有基督教等作为价值资源,从来不敢断定人的本性就是至真至纯至善的,因此在制度设计上叠床架屋,试图牵引人心向上,防范人往下沉沦甚至陷溺的可能。在张灏先生看来,中国共产革命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的神化,他告诫道:“因为人一旦神化,可能出现集中趋势:就人的理想而言,人的神化很容易产生乌托邦的幻想,相信‘人世的天堂’指日可期,终而掀起政治狂热,造成政治宗教。就群体的人而言,人的神化会造成群体意志的绝对化,可以使独断精神泛滥成灾!就个人的意志而言,英雄,在这种‘神化’的醺迷之下,可以变成魔鬼巨灵。”揆诸20世纪中国共产革命的历史,张灏先生所担忧的这些异化斑斑可见。读者欲知其详,自可进一步阅读此书中《中国近百年来的革命思想道路》一文。张灏先生的文风是内敛沉郁的,思路是缜密细致的,其著述的力道和情怀更是刚健绵长,其对核心概念的提摄和阐发能力更是一流。他对五四的反思,对转型时代、幽暗意识、民主观念的阐发,对传统与现代化的思虑,处处切入历史的深邃之处,却同时可以与两岸三地尤其是中国大陆的现实无缝对接,从而让历史照亮现实,让思考打开更多可能性,我想,这应该是终日独处一隅、沉思静坐于美国某僻静乡下,追索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起承转合的张灏先生所追求的吧。这部凝聚了张灏学思精髓的自选集,也是青年时代在台湾曾一度痴迷于民族情感和马克思主义,后来又从中突围并重新认知中国革命的他,诚实地面对个人与时代的相遇的精神结晶。在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百年之际,重温张灏先生对这些议题的深刻反省,便是我辈接续思想先进、整装重新出发的题中应有之义。张灏:重访五四──论五四思想的两歧性 【内容提要】:要重新认识五四思想的复杂性,其中一点是五四思想的两歧性;个人主义与群体意识、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等等。这些两歧性的发展,反映五四思想的开阔性和丰富性。对五四思想中的两歧性认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五四以来,中国文化思想出现的一些诡谲歧异的发展。   究竟“五四”时代的知识分子是如何了解它们?更重要的是:“五四”是由几个思想内容不尽相同的运动所组成:1915年由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原名《青年》,1916年改称《新青年》)所发起的思想文化改造运动;1917年由胡适与陈独秀所倡导的新文学运动;日由学生示威游行所引发的民族主义运动。就此而论,&五四&毫无疑问是一个多层多面的运动,有其复杂性。因此今天要再认识五四,我们不能停滞在代表五四形象的几个观念。我们必须正视其复杂性,从多种层面去探讨其实质。   我认为要认识五四思想实质的复杂性,至少应从两方面开始:第一是五四思想中的两歧性;第二是五四和传统思想的错综关系。对后者,近年来学者对之已迭有论述,此文主要是针对五四思想的两歧性,略作分析。   什么是五四思想的两歧性?几年前我在一篇讨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章里曾有这样一段话:&就思想而言,五四实在是一个矛盾的时代:表面上它是一个强调科学,推崇理性的时代,而实际上它却是一个热血沸腾、情绪激荡的时代,表面上五四是以西方启蒙运动主知主义为楷模,而骨子里它却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一方面五四知识分子诅咒宗教,反对偶象;另一方面,他们却极需偶象和信念来满足他们内心的饥渴;一方面,他们主张面对现实,‘研究问题’,同时他们又急于找到一种主义,可以给他们一个简单而‘一网打尽’的答案,逃避时代问题的复杂性。&   这段话指出五四思想中一些对立发展的趋势,就是我所谓的两歧性。   一、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   &五四&是受了西方近代启蒙运动极大的影响。因此,它的思想中一个很重要成份就是以启蒙运动为源头的理性主义。但不可忽略的是:五四思想也含有很强烈的浪漫主义。理性主义是强调理性的重要,浪漫主义却是讴歌情感的激越。五四思想的一大特征就在于这两种趋向相反的思想,同时并存而互相纠缠、互相激荡,造成当时思想风云中最诡诵歧异的一面。  五四的理性主义是最显而易见的。因为五四自始至终强调发扬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基本目的,而科学方法就是表现人类理性的唯一方式。胡适阐扬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与赫霄黎(1110mas Huxley)的进化论思想;陈独秀所推崇的欧洲19世纪的实证论及功利主义,以及《新潮杂志》上所介绍的新实证论都是反映这理性主义的趋向。   五四所谓的科学方法当然主要是指自然科学的一套方法。在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之下,五四认为这套方法不但可以用来了解社会人文现象,而且可以用以建立一个理性的人生与社会。但比较起来,五四对科学理性的信心犹超过启蒙运动,因为西方启蒙运动思想里面尚有对科学理性主义一些批判性的认识。康德(Immanuel Kant)和休谟(David Hume)所代表的理性主义都承认科学理性元从替人类的价值建立一个理性的标准。借用韦伯的(Max Weber)的名词,欧洲启蒙运动多多少少认识科学只能建立功效理性,而非价值理性,但五四则缺少这份批判的认识,相信科学既可建立功效理性,又可建立价值理性。它既是人类客观知识的保证,又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绝对标准。   不但如此,五四的理性主义承袭着启蒙运动以来的趋势,对于人类的前途,抱持高度的乐观,认为随着理性的进展,人类可以建立一个完美的社会。这是一种乌托邦精神,但值得注意的是,五囚的乌托邦精神,并不完全来自它的理性主义。另一个重要的来源是它的浪漫主义。   在五四的思想里,浪漫主义的比重,不下于理性主义。五四的知识分子,面对着时代的动乱、民族的危亡和传统的失落,很容易变得情感激越、心潮汹涌,造成浪漫主义擎生的温床。五四新文学运动在当时应运而生,自然挟有强烈的浪漫精神。现代学者从周作人、梁实秋,到李欧梵,对五四思想的这一面都曾有所剖析*。   就思想的渊源而论,五四的浪漫主义主要是受到欧洲19世纪文学的冲击,徐志摩对欧洲文学的浪漫主义,曾有这样的刻划:   &自我解放&与&自我意识&实现它们正式的诞生,从忏悔录到法国革命,从法国革命到浪漫运动,从浪漫运动到尼采(与陀斯妥也夫斯基),从尼采到哈代一一在一百七十年间,我们看到人类冲动性的情感,脱离了理性的扶制,火焰地迸窜着,在这火炎里激射出种种的运动和主义。   根据李欧梵和梁实秋的解释,欧洲近代的这份浪漫主义精神可以希腊神话中两个神幻为代表:戴阿尼斯(Dionysus)和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前者是指人的狂热肉体或精神爱,它象征着浪漫主义所强调的激情和热爱。就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而言,浪漫主义的情怀,并不始自五四时代,而是始自近代转型时代()的初期。那时的知识分子领袖如谭嗣同和梁启超,他们的文字和思想都常常闪烁着炽热的情感。尤其是谭嗣同所代表的烈士精神就是这炽热的爱的体现。五四沿袭这份浪漫情怀而加以光大,造成一个情感奔放、热血沸腾的狂飘时代。陈独秀拒斥基督教的神学和制度,而礼赞耶稣基督的十字架精神,李大钊歌颂青春、欢呼革命,都是激情和热爱的表现。但是做为五四浪漫精神的象征,&戴阿尼斯&是远不如&普罗米修斯&来得重要,后者是人的创造力的象征,它意味着人的奋斗进取精神。此处我们最好再借用德国思想家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对西方近代精神的刻划,把普罗米修斯加上欧洲近代的浮士德精神(Faustus),更能突出浪漫主义的意义,因为浪漫主义不仅代表人力的奋斗、进取和抗拒精神,而且认为这种精神的发挥是一无限的过程,一种无止境的追求。总之,浪漫主义精神是不能缺少这无限感(sense d the infinite)。   这种无限奋进的精神,在近代转型期的开端已经出现,梁启超1910年就是本此精神,写下&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的豪语,而他同年所写的《志未酬》一诗也最可代表这份精神:志未酬,志未酬,问君之志几时酬?志亦无尽量,酬亦无尽时。世界进步靡有止期,我之希望亦靡有止期,众生苦恼不断如乱丝,我之悲恼亦不断如乱丝,登高山复有高山,出藏海更有琉海,任龙腾虎跃以度此百年兮,所成就其能几许?虽成少许,不敢自轻,不有少许兮,多许矣自生?但望前途之宏廓而寥远兮,其孰能无感于余情?吁喔乎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到了五四时期,这种浪漫主义精神更形充沛,激荡在时代的空气里,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强调“自觉之奋斗”和“抵抗力”之重要,以及他与胡适之讴歌西方近代文明都含有他们对浪漫主义精神这一面的赞颂,例如胡适就曾引用英国诗人邓内孙(Alfred Tennyson)的诗句传达出五四浪漫的豪情:   然而人的阅历就像一座穹门,   从那里露出那不曾走过的世界,   越走越远,永远望不到他的尽头。   ……   朋友们,来吧!   去寻一个更新的世界是不会太晚的。   用掉的精力固然不会回来了,剩下的还不少呢。   现在虽然不是从前那样掀天动地的身手了。   然而我们毕竟还是我们, ──   光阴与命运颓唐了几分壮志!   终止不住那不老的雄心,   去努力,去探寻,去发见,   永不退让,不屈伏。   1916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也是颂扬无限奋进的精神。他认为&今后人类之问题,民族之问题,非苟生残存之问题,乃复活更生,回春再造之问题也。&什么叫&复活更生,回春再造&?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实现他所谓的&无尽之青春&,他说:青年之自觉,在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圈,勿令僵尸枯骨,束缚现在活泼泼地之我,进而从现在青春之我,扑杀过去青春之我,促今日青春之我,禅让明日青春之我……青年循蹈乎此,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乘风破浪,迢迢乎远矣。   值得注意的是:李大钊在这段激动的文字里,提到&本其理性,加以努力&。但此处所谓的理性,已不是单纯的理性。理性的后面是炽热的情感,也可以说:理性主义已为浪漫主义所融摄,转成一种对理性的宗教信念。这是一种吊诡性的思想发展。前面提到,理性主义本身已有造成高度的乐观倾向。加上浪漫主义的浸灌,乐观精神更形高张。其结果,五四变成一个乌托邦思想弥漫的时代。   在李大钊的《青春》里面,从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出发,再吸收了西方理性主义对精神力量的无限肯定,他相信:个人凭着元限的意志力,不但自己可以进人&无尽的青春&,而且整个民族、世界、宇宙都可进人无尽的青春。是以这种理想主义精神与乌托邦的心态,李大钊迎接了苏俄的十月革命。他相信这场大革命使人类进入一个&新纪元&,使人类&复活更生&。   徐志摩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健将,他的政治立场和李大钊很有不同。但是他在五四后期写的〈青年运动〉一文,却和李大钊旗鼓相应。他说:在葡萄丛中高歌欢舞的一种Dionysian madness,已经在时间的友烬里埋着,真生命活泼的血液的循环已经被丈明的毒质癖住……所以我们要求的是&彻底的来过&;我们要为我们新的洁净的灵魂造一个新的躯体,要为我们新的洁净躯体造一个新的洁净的灵魂,我们也要为这新的洁净的灵魂与肉体造一个新的洁净的生活──我们要求一个完全的再生。   由《新青年》的 “回春再造”,到徐志摩此处所谓的“完全的再生”是五四浪漫精神和乌托邦思想的自然发展。郭沫若,在五四时代尚未完全版依共产主义,是一个十足的浪漫主义文学家,1921年他发表了当时传诵一时的新诗集──《女神》,把五四由浪漫主义精神转化成的乌托邦思想,发挥无余;他在这本诗集里唱出一个生命奋进的宇宙观,热情奔放的人生观,而归结到一个乌托邦主义的信念:旧的污浊的世界就要毁灭,在这段毁灭的灰烬上,一个新的光辉而温暖的世界就要涌现。这就是他的长诗《风凰涅架》的主旨。小说家巴金,成长于五四岁月,他回忆了他的青少年时代,读了《新青年》这些杂志,如痴如狂,好像生活在他所谓的&梦的世界&。   很显然的,&梦的世界&是一个信仰的世界。但是五四在理性主义的震荡之下,也是一个怀疑精神伸展的时代,这又造成五四思想两歧性的另一面。 二、怀疑精神与&新宗教&   在五四时代,怀疑精神是与理性主义结伴而来的。蒋梦麟形容五四当时是&问题符号满天飞&,便是指这怀疑精神的散布。五四两员主将,胡适与陈独秀都是提倡怀疑精神最力的人。胡适自称影响他的一生思想最大的两位思想家:一位是杜威;另一位就是欧洲19世纪,以科学理性为基础,发扬怀疑精神的赫膏黎(Thomas Huxley)。根据这种怀疑精神,他提出&评判的态度&,而认为这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精神。1919年冬天,五四运动正值高潮,他特别发表〈新思潮〉一文,来强调这&评判的态度&。他说:   仔细说来,评判的态度含有几种特别的要求:   1.对于习俗相传下来的制度风俗,要问:&这种制度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2.对于古代遗传下来的圣贤教训,要问:&这句话在今日还是不错吗?&   3.对于社会上糊涂公认的行为与信仰,都要问:&大家公认的,就不会错了吗?人家这样做,我也该这样做吗?难道没有别样做法比这个更好,更有理,更有益的吗?&   尼采说,现今时代是一个&重新估定一切价值&(transvaluation of all values)的时代,&重新评估一切价值&八个字便是评判的态度的最好解释。   是这种&评判的态度&促使他整理国故,针眨传统思想,攻击各种宗教迷信;促使他劝当时人不要一窝蜂似地空谈各种主义而应该研究具体的问题;促使他要求一般人在日常生活时,要问为什么,避免盲从。这个&评判的态度&经胡适的宣扬,在当时造成很大的影响。   陈独秀在这方面的影响,不下于胡适。《新青年》创办的初期,正值当时为孔教是否应由宪法规定为国教而展开了争辩,他曾写了好几篇文章极力抨击宗教。他的理论根据,就是19世纪法国思想家孔特(Auguste Comte)的实证论。他说:&孔特分人类进化为三时代,第一曰:宗教迷信时代,第二曰:玄学幻想时代,第三曰:科学实证时代。&孔特这种观点,他完全接受。因此,他认为在现代的世界,一切宗教迷信和玄学幻想,都是偶像崇拜,应该清除。他在〈偶像破坏论〉一文中曾有这样的话:   天地间鬼神的存在,倘不能确实证明,一切宗教都是一种骗人的偶像;阿弥陀佛是骗人的;耶和华上帝也是骗人的;玉皇大帝也是骗人的;一切宗教家所尊重的,所崇拜的神佛仙鬼,都是无用骗人的偶像,都应该破坏!   照陈独秀看来,不但这种&神佛仙鬼&的迷信应该打破,就是&世界上男子所受的一切勋位荣典,和我们中国女子的节孝牌坊,也算是一种偶像&。甚至他认为&国家&这个观念也是一种&骗人的偶像&,也需要破坏。   但是陈独秀和胡适一样,不是一个彻底的怀疑论者,更不是一个虚无论者。他在《偶像破坏论》的末尾,说道:&此等虚伪的偶像,倘不破坏,宇宙间实在的真理和吾人心坎儿里彻底的信仰永远不能合一。&可见他主张打破虚伪的偶像,主要是因为不如此,则他无法找到&心坎儿里彻底的信仰&,无法去发现&宇宙间实在的真理&,换言之,他要求偶像破坏是为了追求他所谓的&真实的、合理的&信仰。   明乎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五四是一个怀疑的时代,也是一个信仰的时代;为什么郭沫若在他的诗集〈女神〉中说他既是一个偶像破坏者,又是一个偶像崇拜者。   五四的理性主义与怀疑精神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也是不难了解的现象。但是五四之为一个信仰的时代,却是一个大家忽略的事实,也是一个比较费解的现象,需要我们对五四所处的&转型时代&的危机意识作一些基本的分析。   所谓转型时代指甲午到五四()大约25年的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两种思想危机开始涌现。一方面是民族救亡的危机意识,从甲午到五四,中国的政治秩序由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瓦解为军阔的割据,国家名存而实亡。同时,外来的侵略在这25年间,也进入空前的升级;由以往间歇性的列强侵略变成连续性的侵略。中国被瓜分成殖民地的危险,迫在眉睫。 这内外交织的民族危机变成知识分子迫切的关怀:他们急需一套思想和信仰来作为共识和共信的基础,以认识方向,团结意志。   除了这种由民族危亡所造成的政治危机意识,我们尚需认识中国知识分子在转型时期所经历的另一种危机感。这种危机感是来自当时的&取向危机&。所谓&取向危机&是由三种危机意识所凝聚成的。最重要的危机意识是导源于儒家传统的核心思想的解纽。此处的核心思想是指儒家价值观的基本结构和以天人合一为本位的宇宙观的思想组合。尽管在这核心结构解体之后,儒家的个别价值,如仁、义、智和忠、孝、节、义,仍然有意无意地对行为有其影响力和控制性。但是由这些个别价值组成的基本价值模式如修身、经世、三纲等,则已受到严重的侵蚀而逐渐失去其威信与效用。这种思想解纽所产生最直接的后果是基本价值取向的动摇。间接的后果是文化认同取向和终极意义取向的失落。要领会这两种取向失落的严重性,我们必须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与任何其它的文化一样,自己构成一个&精神的意义世界&(Universe of meaning)。在这意识世界里面,儒家的基本价值观和宇宙观,一方面供给我们日常行为和判断的道德准绳,同时也构成一组指标系统,不但替我们相对于世界其它的国家和社群作文化自我定位,而且也使我们对宇宙和人生有一全面的解释,从而在这架构内,认识生命的方向和意识。因此,当支撑这&意义世界&的基本价值观和宇宙观解纽时,文化认同取向和终极意义取向也会因此错乱而失效,造成精神上的空虚失落与情绪上的彷徨无主。  上面我简要地说明了&取向危机&的形成及其意义。这个&取向危机&是在转型时期逐渐显现,至五四而达于高峰。因此五四的知识分子,是面对着双重的危机:一方面是政治秩序的危机;另一方面是&取向秩序&的危机。在这双重危机的压力之下,他们是急切地追求新的价值观和宇宙观,一言以蔽之,新的信仰。   就信仰的追求而论,五四的思想可以说是形形色色,纷然杂陈,从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托尔斯泰的理想主义、马克思社会主义到自由主义;这些信仰,内容虽是庞杂,却有两个共同的倾向:一个就是前面的乌托邦主义;另一个,无以名之,名之曰:人本主义的&新宗教&。   这种&新宗教&,周作人在当时就看出五四思想有这方面的倾向。1920年,他给少年中国学会讲演&新文学的要求&,结尾处有这样几句话:&这新时代的文学家,是偶像破坏者,但他还有他的新宗教一一人道主义的理想是他的信仰,人类的意志便是他的神。&   五四的人道主义来源很驳杂,从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到巴枯宁、克鲁泡特金等人的无政府主义,乃至基督教和传统儒家的道德理想都有影响。重要的是:周作人认为五四的人道主义是一种宗教信仰,称之为&新宗教&。他这个体认和观察,衡之五四当时几位主将的思想成份,是相当有洞见的。   首先就周作人本人而论,他和他哥哥鲁迅在当时都很受日本无政府主义思想家武者小路的思想影响,他特别醉心于武者小路实笃的乌托邦式的&新村主义&。他在晚年所写的回忆录《知堂回想录》里面就曾说新村主义是一种宗教性的信仰:&这‘新村'的理想里面,确实包含着宗教的分子,不过所信奉的不是任何一派的上帝,而是所谓人类,反正是空虚的一个概念,与神也相差无几了。&   胡适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也是一个服膺杜威的实验主义哲学的学者。但他的人道主义信仰却不是来自实验主义;因为后者只是教他如何思想和解决问题的一套方法,本身不含有,也无法贞定任何一组特定的价值信仰。他的人道主义主要还是来自东西的人文传统;其最突出的部分当然是受西方近代人文主义影响极深的个人主义。但胡适的个人主义却是以强烈的社会意识为前提,而这社会意识却是与中国古老传统中的一种人文宗教有极深的关系。   这种人文宗教,按照胡适的解释,是建筑在一个很独特的&不朽&观念上。此所谓不朽不是指灵魂不朽,而是指&社会不朽&,或者&大我不朽&。这种不朽论,是根据中国古老传统里的&三不朽&的观念,所谓&三不朽&是指立德、立功、立言。人死之后,他的灵魂或&神&也随之俱灭,但是&个人的一切功德罪恶,一切言语行事,无论大小好坏,一一都留下一些影响,在那个‘大我'之中,一一都与这永远不朽的‘大我’一同永垂不朽&。   胡适认为中国传统的祖先崇拜,和&默示&的宗教、神权的宗教、崇拜偶像的宗教一样,都是&神道设教,见神见鬼&的宗教,在现代已无法发生效力,不能制裁人的行为,所以他提出&大我的不朽&的观念作为他自己的宗教信仰,他说:&我这个现在的‘小我',对于那永远不朽的‘大我’的元穷过去,须负重大的责任;对于那永远不朽的‘大我'的无穷未来,也须负重大的责任。我须要时时想着,我应该如何努力利用现在的‘小我’,方才可以不辜负了那‘大我’的无穷过去,方才可以不遗害那‘大我'的无穷未来?&   很显然的,胡适的个人主义是他的人道主义的一部份,而他的人道主义是含有很浓厚的人文宗教意识。   陈独秀在他变成马克思信徒以前,也是一个人道主义者,而他的人道主义也是带有很强的宗教性。他也谈&新宗教&。他在五四时期对基督教前后态度的改变很能反映这种宗教性。  前面提到他在1918年夏天发表的《偶像破坏论》已表示反对基督教,其实他早在1917年的夏天在《新青年》上分两期发表长文──《科学与基督教》,猛烈抨击基督教,认为后者阻碍科学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障碍,但是他的态度很快就变了。在1920年2月出版的〈新青年〉上面,他发表了《基督教与中国人》一文。在这篇文章里,他一反以前对基督教的蔑视态度,而肯定了基督教。他肯定的理由,不是基督教的神学,更不是其仪式,而是因为基督教是他所谓的&爱的宗教&:因为&基督教底根本教义只是信与爱,其它都是枝叶&。这&爱的宗教&充分表现于&耶稣崇高的、伟大的人格和挚烈深厚的情感&。他强调这种人格和情感代表三种精神:&崇高的牺牲精神&、&伟大的宽恕精神&、&平等的博爱精神&。   重要的是,陈独秀在当时不仅对基督教改变态度,而且对整个宗教有一番重估,他重估的理由是:人的生命,在&知识的理性&之外,还有&本能上的感情行动&。他说:&知识和本能倘不相并发达,不能算人间性完全发达。&发展理性,当然要靠科学,可是要净化和美化感情,则宗教的重要性极大。   因此,在五四的后期,曾经有一段时间,陈独秀已不视宗教为迷信和偶像崇拜。对于他而言,宗教反映人的生命中所不可少的&超物质的冲动&。可是,照他看来,这种冲动有两种表面方式:一种是东方伦理式的;另一种是基督教所代表的,着重&美的宗教的纯情感&。换而言之,东方的宗教是偏重外在的、形式的情感表现,而基督教则是偏重于内在的、&纯情感&的表现。他认为中国所需要的就是这种以内在精神情感为本位的&爱的宗教&,才能&将我们从堕落的冷醋、黑暗、污浊坑中救起&。   陈独秀这些肯定宗教的主张都发表在1920年的春夏以前,也就是说,在陈独秀接受马列思想以前,他的思想曾经有很强烈的宗教倾向。这些宗教倾向,并不仅是因为他根据社会功能的需要而认识宗教的重要性,而且也是发自他内心的宗教情感。1919年,他因五四运动牵连人狱,出狱时写了一首长诗──《答半农的D诗》很能表现他这份宗教情感。 这首诗的一大半是抒写他如何憧憬一个以爱的关切为基础,没有权威等别,也没有阶级和种族略域的大同社会。末了,在强调人与人之间是多么需要互相照顾和支持之后,他是这样结束他的长诗:   倘若没有他们(其他人的照顾和支持)我要受何等苦况!   为了感谢他们的恩情,我的会哭会笑底心情,更觉得暗地里滋长。   什么是神?他有这般力量?   有人说:神底恩情,力量,更大,他能赐你尤明!   当真!当真!   天上没了星星!   风号,雨淋,   黑暗包着世界,何等凄清!   为了光明,去求真神,   见了光明,心更不宁,   辞别真神,回到故处,   爱我的,我爱的姊妹弟兄们,还在背着太阳那黑的方面受苦。   他们不能与我同来,我们便到那里和他们同住。   这里所表现的显然是一种宗教情怀。这世界是有神的,神可以为我们带来光明,但爱更重要,为了爱,他情愿舍弃光明,&辞别真神,回到故处&,去和世界上的弟兄姐妹在背着阳光的黑暗处一起受苦。这是耶稣基督的博爱精神,大乘佛教的菩萨精神,也就是他们所谓的&爱的宗教&。   陈独秀这种&爱的宗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孔特的&人道的宗教&(Religion of Humanity)。前面提到,孔特的实证主义曾对陈独秀的思想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和陈独秀一样相信科学是人类进步的基本原动力。可是在科学日昌、文明日进的人类社会里,人的情感并不因此减退,仍有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照他看来,为了净化与凝合人类的情感,宗教有其必要的功能。因此,孔特认为人类虽然进化到历史最后的&实证思想时代&(Positive Age),虽然已超越神学和形上学思想的牢笼,但是人的宗教性,因为植基于人类的情感,无法超越。可是,表达宗教情感的方式,却不能像从前那样迷信神,崇拜偶像;而只能崇拜人类的爱的理想,或者崇拜孔特所谓自的“利他主义”(altnruism) ,这就是他所谓的&人道主义宗教&。   陈独秀的&爱的宗教,&在精神上很类似孔特的&人道宗教&,这种信仰在西方近代思潮里颇具影晌力口因此,它在五四思想里出现,是很可理解的。但是&人道主义&宗教,在五四时代,尚以其它的形式出现。例如托尔斯泰(Leo Tolstoy)和泰戈尔(Tagore)的思想,在五四时期,也曾风靡一时,他们的思想和孔特虽有显著的不同,但是他们各以独特的方式,表现人道主义的信仰。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是渊源于基督教〈新约〉的福音思想。他认为只有耶稣基督所代表的无私的爱,才能拯救人生,改造社会。泰戈尔的思想植基于古印度教的泛神论,他吸收了《奥义书》(Upanishads)和《神赞》(Bhagavad gita)里面人神一体,人我交融的哲学,用诗的语言,对生命加以肯定和礼赞。两人的思想,虽各有渊源,但都代表一种&爱的宗教&。   宗白华在五四后期曾任新文学重镇──《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的编辑,在五四文坛上也曾相当活跃。他当时受了泰戈尔的影响,写了一首叫&信仰&的小诗,很能传达五四的人道主义信仰的另一面:   红日出生时/我心中开了信仰之花:/我信仰太阳/如我的父/我信仰月亮/如我的母!/我信仰众星/如我的兄弟!/我信仰万花/如我的姊妹/我信仰流云/如我的友!/我信仰音乐/如我的爱/我信仰/一切都是神/我信仰/我也是神!   最后这一句&我信仰我也是神&是表达古婆罗门教泛神论的观念·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精神的真我,这精神的真我就是神的寄生。但是在五四当时的思想气氛之中这种含有超越意识的精神思想,却往往被理解为对&自然人&的光耀和神化。诚如周作人所说:&人的意志就是神&代表五四&新宗教&的另一重要特征。   我在前面讨论五四的浪漫主义时,已提到五四有&普罗米修斯&和&浮土德&的精神,强调人有无限向上奋进和追求的意志。就这一点而言,五四的浪漫精神不仅不与理性主义相抵触,反而相辅相成。许多西方现代史家都曾指出:西方启蒙运动,鉴于近世科学的辉煌成就,对人类的理性产生元限的自信,因此相信:人的理性可以无尽的发挥,人定可以胜天,世界可以彻底改造。西方思想家卡尔·贝克(Carl Becker),即曾指出,西方18世纪的理性主义,表面上是反中世纪对天国的信仰,但骨子里仍然承袭这一信仰而加以&人间化&,产生&人间天国&的自信。贝克之论,容有夸大偏颇之处,招致晚近史家甚多之抨击。但不可否认,自启蒙运动以来,因科学理性所产生的乐观精神,弥漫西方近世思想,特别是杜哥特(Turgot)、康多赛(Condorcet)、圣西蒙(Saint-Simon)下至孔特这一思想传承,视科技理性为历史进步的原动力,终至造成科学主义,其突出人的自信与乐观,与浪漫主义时有异曲同功之效,影响五四思想至深且巨。   总之,五四在西方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的双重影响之下,对迷信神力和神权的传统文化,产生反动,因而强调回归人的自主性。但是这种&人化&的趋势走到极端,往往不自觉地流为人的神化的倾向。前面提到胡适在五四以后就曾写过一篇文章叫《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化的态度》,很能表现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中&人的神化&的精神趋向。   在这篇文章里,胡适首先指出西方文明不只是物质文明发达,而且精神文明也发达。更重要的是:西方近代的精神文明也有他所谓的&新宗教&。他说:&这个新宗教的第一特色是他的理智化。近世文明仗着科学的武器,开辟了许多新世界,发现了无数新真理,征服了自然界的无数势力,叫电气赶车,叫‘以太'送信,真个作出种种动地掀天的大事业来。人类的能力的发展使他渐渐增加对于自己的信仰心,渐渐把向来信天安命的心理变成信任人类自己的心理。所以这个新宗教的第二特色是他的人化。&   他又说:   从前人类受自然的支配……现代的人便不同了。人的智力征服了自然的无数质力,上可以飞行无碍,下可以潜到海底,远可以窥算星辰,近可以观察极微。这两双手一个大脑的动物一人一一已成了世界的主人翁,他不能不尊重自己了。一个少年的革命诗人曾这样的歌唱:   我独自奋斗,胜败我独自承当。我用不着谁来放我自由   我用不着什么耶稣基督   妄想他能替我赎罪替我死。   这是现代人化的宗教,信任天不如信任人,靠上帝不如靠自己。我们现在不妄想什么天堂天国了,我们要在这个世界上建造&人的乐园&,我们不妄想做不死的神仙了,我们要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活泼健全的人。我们不要妄想什么四禅定六神通了,我们要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有聪明智慧,可以战天缩地的人,我们也许不轻易信仰上帝的万能了,我们却信仰科学的方法是万能的,人的将来是不可限量的……这是近世宗教的人化。   最后,胡适对西方近世文明曾作了这样的总结:&他在宗教道德的方面,推翻了迷信的宗教,建立合理的信仰;打倒了神权,建立人化的宗教;抛弃了那不可知的天堂净土,努力建立‘人的乐园',‘人的天堂'。&   胡适是崇拜西方近代文明的,他对西方文化这一番阐释,不啻是反映了他个人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五四思想的企向。很显然的,他所描述的&宗教的人化&,已有变成&人的神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就五四以后的思想上发展而论,是有其危险性的。因为人一旦神化,可能出现几种趋势:就人的理想而言,人的神化很容易产生乌托邦的幻想,相信&人世的天堂&,指日可期,终而掀起政治狂热,造成政治宗教,可以祸国殃民!可以流毒环宇!乌托邦天堂的热望曾给20世纪带来多少大小政治悲剧!就群体的人而言,人的神化会造成群体意志的绝对化,可以使独断精神泛滥成灾,千万人头落地!就个人的意志而言,英雄豪杰,在这种&神化&的醺迷之下,会造成怎样的灾难?   这种人的&神化&,当然是五四人本主义宗教的极端化。因为一般人常常忽略这极端化的危险性,故特别在此指出。不可忘记的是,同样的五四人本主义也产生了蒋梦麟所看到的&问题符号满天飞&以及胡适所谓的&评判态度&和怀疑精神,五四的吊诡就在此!   三、个人主义与群体意识   前面指出,五四是&转型时代&思想变化的高潮,转型时代一开始就有一个特征,那就是个人主义与群体意识相伴而来的双重倾向。&转型时代&的初期,康有为提出&破除九界&的要求;谭嗣同喊出&冲决网罗&的口号。他们的理想一方面当然是要求个人从传统的种种束缚解放出来;同时他们也希望个人完全融化在一个以爱为基础的大同社会里面。当时梁启超的思想发展和康、谭颇有不同,但是就上面指出的双重倾向而言,他的思想也不例外:例如他在风靡一时的〈新民说〉里,就是一方面要求个人从传统的精神羁绊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他也要求个人彻底融化于民族国家的有机体里。&五四思想&是否也有这样双重倾向? 无可否认,个人解放是五四宣扬民主自由思想的最突出的特征。《新青年》在1917年特别连出两期专号,彰显易卜生主义,以及易卜生主义在当时思想界所产生的震憾。仅此就可显示个人主义在五四思想的特殊地位。但是,从深一层去看,个人主义在五四思想绝不是一枝独秀,上面指出的双重倾向依然存在。 李泽厚先生曾以“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奏来解释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所面临的一个困境,极具洞见。他这个观念也多少指涉到群体意识与个人主义的双重倾向,问题是:以“救亡”这个观念来代表群体意识,似嫌狭窄,因为“救亡”普通指民族主义,而五四的“群体意识”不仅来自民族主义;它也来自以社会为主本位,以有机体为模式的集体心态。从康有为和谭嗣同的大同的观念到五四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多少含有这种集体主义心态,而这些思想,却与民族主义毫无关系。因此,讨论五四的群体意识绝不能仅限于民族救亡和国家富强等观念。   群体意识在五四早期的几位领袖的思想里已经出现。就以陈独秀为例,他在五四后期,接受社会主义,思想当然是以群体意识为主,但不可忽略的是:他在五四初期,极力提倡个人主义的时候,他所发表的文字也时时隐含一些群体意识。 例如1915年,他发表《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极力颂扬西方文明,认为西方文化的一大特色和优点就是: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但是1916年,他在《人生真义》里面透露:他的个人主义是掺杂着一些群体意识。一方面,他在这篇文章里强调:“社会的文明幸福,是个人造成的,也是个人应该享受的。”“社会是个人集成的,除去个人,便没有社会;所以个人的意志和快乐是应该尊重的”。这几句话代表十足的个人主义思想。另一方面,他也说:“人生在世,个人是生灭无常的,社会是真实的存在。”“社会是个人的总寿命,社会解散,个人死后没有联续的记忆和知觉”,“个人之在社会好像细胞之在人身,生灭无常,新陈代谢,本是理所当然,丝毫不足恐怖。”这些观点又很近乎社会有机体的思想,意味着群体为主、个人为辅的观念。这种群体意识也蕴涵在他后来所写的《自杀论》里面。在这篇文章里,他不仅分析自杀的种类和成因,而且提出他反对自杀的生命:“我们的个体生命,乃是无空间时间区别的全体生命大流中底一滴;自性和非自性,我相和非我相,在这永续转变不断的大流中,本来是合成一片,永远同时存在,只有转变,未尝生死,永不断灭。如其说人生是空是幻,不如说分别人我是空是幻;如其是一切皆空,不如说一切皆有;如其说‘无我’,不如说‘自我扩大’。物质的自我扩大是子孙,民族,人类;精神的自我扩大是历史。” 陈独秀这一段话,很像传统宋明儒者驳斥佛家空观的论调:宇宙不是空相,而是实有,但宇宙的实有是那全体生命的大流,而非代表个体生命的人我。所以他要肯定的不是那个别的自我,而是那可代表“物质的自我扩大”的“子孙,民族和人类”与代表“精神的自我扩大”的历史,在这种宇宙观和生命观里面,群体意识是呼之欲出。 无可否认,个人解放是五四宣扬民主自由思想的最突出的特征。《新青年》在1917年特别连出两期专号,彰显易卜生主义,以及易卜生主义在当时思想界所产生的震憾。仅此就可显示个人主义在五四思想的特殊地位。但是,从深一层去看,个人主义在五四思想绝不是一枝独秀,上面指出的双重倾向依然存在。   李泽厚先生曾以“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奏来解释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所面临的一个困境,极具洞见。他这个观念也多少指涉到群体意识与个人主义的双重倾向,问题是:以“救亡”这个观念来代表群体意识,似嫌狭窄,因为“救亡”普通指民族主义,而五四的“群体意识”不仅来自民族主义;它也来自以社会为主本位,以有机体为模式的集体心态。从康有为和谭嗣同的大同的观念到五四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多少含有这种集体主义心态,而这些思想,却与民族主义毫无关系。因此,讨论五四的群体意识绝不能仅限于民族救亡和国家富强等观念。   群体意识在五四早期的几位领袖的思想里已经出现。就以陈独秀为例,他在五四后期,接受社会主义,思想当然是以群体意识为主,但不可忽略的是:他在五四初期,极力提倡个人主义的时候,他所发表的文字也时时隐含一些群体意识。   例如1915年,他发表《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极力颂扬西方文明,认为西方文化的一大特色和优点就是: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但是1916年,他在《人生真义》里面透露:他的个人主义是掺杂着一些群体意识。一方面,他在这篇文章里强调:“社会的文明幸福,是个人造成的,也是个人应该享受的。”“社会是个人集成的,除去个人,便没有社会;所以个人的意志和快乐是应该尊重的”。这几句话代表十足的个人主义思想。另一方面,他也说:“人生在世,个人是生灭无常的,社会是真实的存在。”“社会是个人的总寿命,社会解散,个人死后没有联续的记忆和知觉”,“个人之在社会好像细胞之在人身,生灭无常,新陈代谢,本是理所当然,丝毫不足恐怖。”这些观点又很近乎社会有机体的思想,意味着群体为主、个人为辅的观念。   这种群体意识也蕴涵在他后来所写的《自杀论》里面。   在这篇文章里,他不仅分析自杀的种类和成因,而且提出他反对自杀的生命:“我们的个体生命,乃是无空间时间区别的全体生命大流中底一滴;自性和非自性,我相和非我相,在这永续转变不断的大流中,本来是合成一片,永远同时存在,只有转变,未尝生死,永不断灭。如其说人生是空是幻,不如说分别人我是空是幻;如其是一切皆空,不如说一切皆有;如其说‘无我’,不如说‘自我扩大’。物质的自我扩大是子孙,民族,人类;精神的自我扩大是历史。”   陈独秀这一段话,很像传统宋明儒者驳斥佛家空观的论调:宇宙不是空相,而是实有,但宇宙的实有是那全体生命的大流,而非代表个体生命的人我。所以他要肯定的不是那个别的自我,而是那可代表“物质的自我扩大”的“子孙,民族和人类”与代表“精神的自我扩大”的历史,在这种宇宙观和生命观里面,群体意识是呼之欲出。   陈独秀在写《自杀论》的同时,发表了一篇《欢迎湖南人民精神》,在这篇文章里,群体意识有更强烈的流露。他说:“个人的生命最长不过百年,或长或短,不算什么大问题,因为他不是真生命。大问题是什么?真生命是什么?真生命是个人在社会上的永远生命,这种不朽的生命,乃是个人一生底大问题。”他又说:“Oliver Schreiner 夫人底小说有几句话:‘你见过蝗虫,它是怎样渡河么?第一个走下水边,被水冲去了,于是第二个又来,于是第三个,于是第四个,前后,他们的死骸堆积起来,成了一座桥,其余的便过去了’。那过去底人不是我们的真生命,那座桥才是我们的真生命,永远的生命!因为过去底人连脚迹亦不曾留下,只有这桥留下永远纪念底价值。&   这里所表现的强烈的群体意识和陈独秀所颂扬的西方个人主义,适成鲜明的对比,但是二者却吊诡地并存于他的早期思想。   就此处所谓的双重倾向而言,胡适的思想发展是一个更有意义的例子。他在五四的主将里面,是受西方思想影响最深的一位。他在美国受过长期的高等教育,不但浸沉于杜威的自由主义思想,而且对英美式的个人主义,在精神上有真正的契人。他所写的《易卡生主义》可以说是五四早期,宣扬西方个人主义最倾动一时的文章,然而胡适的个人主义中也掺杂着浓厚的社会意识。这社会意识,诚如他说,一部分来自杜威自由主义的淑世精神。但一部分也来自他以中国传统思想为基础所阐发的群体意识。前文论及,胡适的宗教信仰是他所谓的&社会不朽论&。他认为个人死后,可以不朽。但不是灵魂不朽,因为他不相信有个人灵魂这种东西。他所谓的&不朽&是指个人在世的思想言行对社会所产生的各种正负影响。社会是不朽的,因此,个人也可以因社会的不朽而不朽。   胡适这种社会不朽论蕴涵一种与个人主义相反的群体意识。因为西方个人主义是建筑在一个前提上,那就是个人本身要有终极的价值。而胡适的不朽观近乎社会有机论,只认为个人的价值在于是否能对社会群体有所贡献;也就是说个人只有在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时,才有价值,个人本身并无独立而终极的价值。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他的社会不朽论是发表于他在1919年春天写的〈不朽一一我的宗教〉一文。这篇文章,胡适后来强调,是一篇可以代表他的基本思想的重要文字。因此,&社会不朽论&所蕴涵的群体意识,就胡适的整个思想架构而言,其意义是可以与他当时所极力提倡的个人主义相提并论的。   胡适与陈独秀的思想发展反映个人主义与群体意识的两歧性已在五四初期出现。五四后期,学生运动展开,民族主义白热化。同时,马列主义也开始大规模地散布。群体意识因此激增。个人主义,相形之下,大为减色。但无论如何,在以胡适为代表的思想中,个人主义仍然有其重要性。因此在整个五四时代,个人主义与群体意识的对立之势,虽然盈虚消长,却始终存在,构成五四思潮的重要一面。   四、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   五四与民族主义的关系相当微妙。一方面,民族主义自甲午以后,开始在中国知识分子中间大规模地散布,至五四而进入一个新高潮。另一方面,就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刊物一一《新青年》而论,民族主义的声浪却相当的低沉。不错,〈新青年〉里面不乏爱国主义的声音。但是,以中国当时的国势环境而论,几乎每一个知识分子都多多少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即令陈独秀,当时深感爱国主义的情绪有干扰中国人的思想自觉和启蒙,也不得不承认他在原则上赞成爱国主义。可是,民族主义有别于爱国主义,前者是指以民族国家为终极社群与终极关怀的思想与情绪。就此而言,我们很难说,五四的思想空气是受民族主义的全面笼罩。因为,刻意超越民族意识的世界主义,也是五四新思潮的一个特色。以五四的思想背景而论,这种世界主义的出现也并非不可理解的。首先,五四的领导人物都是受过极深的传统教育,而传统思想的基本成份,如儒、佛、道三家思想都是以天下为视野,人类为关怀,因此也都是以世界主义为主趋的。同时,五四时代发生影响的国际思想人物如杜威、罗素、马克思、托尔斯泰、泰戈尔等,他们的思想多半是倾向国际主义或世界主义的。因此五四的几位思想主将有超越民族主义的倾向是不足为怪的。胡适受了当时英美自由主义的影响,对于民族主义的流弊是相当敏感的。此外,他当时认为中国的基本问题在于文化的陈旧溃烂,因此,有20年不谈政治的誓言,以专心于文化改进。所以胡适是一位爱国主义者,却不能算是民族主义的信徒。   陈独秀对于民族主义,更是有露骨的反感。上文提到他在《新青年》杂志上指出国家也可以是偶像崇拜的对象,他说:&国家是什么?uu--我老实说一句,国家也是一种偶像。一个国家,乃是一种或数种人民集合起来,占据一块土地,假定的名称;若除去人民,单剩一块土地,便不见国家在那里,便不知国家是什么。可见国家也不过是一种骗人的偶像,他本身亦无什么真实能力。现在的人所以要保存这种偶像的缘故,不过是藉此对内拥护贵族财主的权利,对外侵害弱国小国的权利罢了。世界上有什么国家,才有什么国际竞争;现在欧洲的战争杀人如麻,就是这种偶像在那里作怪口我想各国的人民若是渐渐都明白世界大同的真理和真正和平的幸福,这种偶像就自然毫无用处了。但是世界上多数的人,若不明白他是一种偶像,而且不明白这种偶像的害处,那大同和平的光明,恐怕不会照到我们眼里来。陈独秀在这里提到了&世界大同的真理&,不能仅仅视为他的乌托邦幻想。前面提到,他在当时相信一种爱的宗教。这种信念,不仅来自他本于社会功利主义对宗教的认识,也本于他内心深处的情感需要。基于这种信念,他认为民族与国家的珍域是不需要的。前面提到,他于1919年从狱中出来,有《答半农的D诗》,其中一段很能表现这超越民族主义的大同理想:  弟兄们!姊妹们!   我们对于世上同类的姊妹弟兄们,都不可彼界此疆,怨张怪李。   我们说的话不大相同,穿的衣服很不一致,有些弟兄,底容貌,更是稀奇,各信各的神,各有   各的脾气,但这自然会哭会笑的同情心,会把我们连成一气。   连成一气,何等平安,亲密!   为什么彼界此疆,怨张怪李。   这种以爱为出发点的大同理想,在五四时代,并非例外,当时各种无政府主义和政治理想主义,特别是托尔斯泰和克鲁泡特金的理想,甚为风靡。这些思想里面都多多少少含有陈独秀所谓的&爱的宗教&。   即令是李大钊,西方学者如迈斯勒(Maurice Meisner)特别强调他的思想中的民族主义倾向,我们若仔细检查他在五四早期(也就是说在他版依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文字,也不能把他单纯地视为一个民族主义信徒。不错,他突出了&青春中华&的观念;但他也憧憬&青春世界&、&青春人类&。当他以&回春再造,复活更生&为前提,欢呼一个&新纪元&的来到,这个&新纪元&,并不仅指中华民族的新纪元,也指全人类的新纪元;当俄国的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传来时,他在五四主将里面,是最受激动、最早响应的一位。他相信,这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一样&,是代表人类解放的&新纪元&的来到。这是一个世界主义的信念,而非民族主义的信念。   五四的世界主义,不仅反映于陈独秀的&爱的宗教&,也表现于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周作人是于1918年底,在〈新青年〉五卷六号上,发表这篇文章,据说当时这篇文章,就被胡适捧为&关于改革文学内容的一篇最重要宣言&。周氏继这篇文章之后,又写了一系列类似的文章。在这些文章里,他指出了&人性的文学\&人生的文学&、&人道主义&的文学等口号和主张。归纳起来,他的这些主张,诚如他说,不外两点:&一、文学是人性的,不是兽性的,也不是神性的;二、文学是人类的,也是个人的,却不是种族的,国家的,乡土及家族的。&很显然,周氏的&人的文学&观念是发自他的人本主义信念,而后者是以世界意识为前提。本着这个前提,&人的文学&是要求发掘普遍的人性,探讨&理想的人性&,用周作人当时的话:&重新要发现人,去辟人荒!&   这种文学要求显然不是五四以后新文学发展之所趋。大多数的新文学作品,是被夏志清先生所谓的&感时忧国&的胸怀所笼罩。然而,我们今天回视&五四&当年的文学理念,却不能完全透过这种狭窄的视野,以致忽忘当时&放眼世界,关怀人类&的理想!此处,我无意夸大五四的世界主义。我只是希望,我们今天对五四思想的再认,不要太受民族主义观点的牢笼。我所要强调的是:五四思想的氛围是受到各方的气压的冲击。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伴着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怀疑精神与宗教精神、个人主义与群体意识,都在那里回旋激荡,造成当时五光十色、扑朔迷离的思想气氛。 上面我对五四思想的两歧性作了初步的探讨,这些探讨,除了展示五四思想的复杂性之外,还有几点意义,值得在此特别指出。   首先,认识五四思想中的两歧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五四以来,中国文化思想出现的一些诡诵歧异的发展。例如从五四开始,民主自由几乎是每一个政治和文化运动的共同要求。但是环绕这两个理念却是各种乌托邦式的思想,使中国人对民主自由的了解,常常如雾里看花,很难落实。科学与理性也是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共识和共信。可是迷信偶像和崇拜权威并未因此减少;相反地,政治宗教却是在相当长时期里笼罩中国,而各种造神运动,更是层出不穷,这些现象,就五四的思想背景而言,是很可以理解的。   同时,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所面临的一些思想困境也和五四思想的两歧性很有关联。前面提到李泽厚所指出的启蒙与救亡两个近代思想主题,其在思想上所造成的困境就很可以从群体认识与个人主义和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所引发的思想两歧性去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一方面我们的社会需要群体的凝合,另一方面,需要个人的解放;一方面我们的国家需要对外提高防范和警觉,强调群体的自我意识;另一方面文化发展需要破除珍域,增强群体对外的开放性和涵融性,谁能否认这些不同方面的要求,在现代中国现实环境中,是一种两难困境?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来,这些两歧性的发展,也正反映五四思想的开阔性和丰富性。因为,两歧性代表五四思想朝着不同甚至对立的方向发展,显示五四的思想遗产中有多元性和辩证性发展的契机和挑战。就以个人主义与群体意识的两歧性而论,今天中国知识分子,经过集体主义的长期笼罩,自然对群体意识有反感。但是,我们是否可以因此走向另一极端,无条件地认可个人主义?此处,我们必须留心现代西方学者在这方面所作的研究,对个人主义在现代化社会所能产生的流弊,有所警觉。因此,面对五四思想中个人主义与群体意识的两歧性,我们应该避免徘徊于顾此失彼的两极端,而正视其双重的挑战,以求在思想中如何调和平衡这两种对立的理念。   再就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两歧性而论。今天中国所面对的国内外威协,已远非营比。因此,我们自然不能再像二次大战以前那样毫无保留地肯定民族主义。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民族竞争仍然是今天国际的基本形势,在各方面,中国都尚未做到它应有的贡献和取得它应有的地位。因此,我们也不能完全无条件地扬弃民族主义。另外一方面,科技的惊人进展已使&天下一村&(dobaldlage)不仅是未来的理想,而且也是世界现实形势之所趋,我们必须发挥世界意识以适应这形势的需要。总之,五四这两方面的思想,在今天仍然有其重要的意义,我们也应该正视其双重挑战,而不可偏废。   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歧性,更是我们今天重估五四遗产所应彰显的一面。因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五四的人文意识太偏重理性主义,对&人&的了解过于偏窄。事实上,在五四初期是有这种倾向。但是,随着新文学运动和民族主义的展开,浪漫主义的比重也日渐增高,1920年的春天,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他己对五四初期之偏重理性主义,有所自觉和反省,他在这篇文章里,除了重申科学理性的重要,特别强调:人的生命,在&知识的理性&之外,还有&本能上的感情冲动&,&知识和本能倘不相并发达,不能算人间性完全发达&,而&利导本能上的感情冲动,叫他浓厚、挚真、高尚,知识上的理性,德义都不及美术、音乐、宗教底力量大&。他已公开承认:&现在主张新文化运动的人,既不注意美术、音乐,又要反对宗教,不知道要把人类生活养成一种什么机械的状况,这是完全不曾了解我们生活活动的本源,这是一椿大错,我就是首先认错的一个人。   因此,他要呼吁大家注意蔡元培当时说的一句话:&新文化运动莫忘了美育。&同时他也响应了张申甫引用法国大艺术家罗丹(Auguste Rodin)的名言:&美是人所有的最好的东西之表示,美术就是寻求这个美的。&此外,如前所述,他也停止攻击宗教,重认宗教的重要性,支持张申甫的&新宗教&观念。   总之,在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双重影响下,五四思想对理性与情感的平衡发展是有相当的自觉。但不幸的是·这种自觉在五四以后的思想发展中没有能够持续,造成五四形像中的理性主义特别突出,与中国现代文化的偏枯大有关系。因此今天再认五四,必须继续陈独秀当年对五四思想所作的反思,吸取由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相互激荡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谈价值意识阅读答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