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红十字会精神演讲稿精神融入到课堂中去?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弘扬红十字精神演讲稿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弘扬红十字精神演讲稿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
关于高校红十字工作中学生队伍建设的创新探索
关于高校红十字工作中学生队伍建设的创新探索上海外国语大学 王超伟 加强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制定《学校红十 字会工作规则》的依据所在,作为全国首批红十字模范校,上海外国语大学红十字会在不断完善其组 织建设工作的同时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正起着积极的作用。但以上海高校红十字组织建设的总体出 发,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探索和完善。本文以上外红十字会建设的经验为基础,积极探索高校红十字 工作。 “学校红十字会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员工共同参加的中国红十字会的基层组织。在学校领导和 教育行政部门、 上级红十字会指导下, 开展符合红十字会宗旨的活动。 ” 这是 《学校红十字会工作规则》 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为此希望可以从高校红十字学生分会出发,以点观面提出一些高校红十字发展的 思路。全文从七个方面切入探讨,论点不分先后,但每个论点之间都具有内在联系,相辅相成的。文 章并没有过多探讨具体的基层工作,而是提出工作的思路,给予红十字同仁能有积极开展个性化工作 的空间。想法不甚完备,还望共同学习、交流,为高校红十字工作共同出谋划策。 一、健全高校红十字组织架构管理 一个组织能发展的好,组织架构是基础。而对于一个学校的红十字学生分会,组织架构的建设同 样是由上(校方、相关分管老师)而下(红十字会员)的,从职能部门(学生师资队、志愿者服务队) 到学生管理部门(秘书处、宣传部)科学完善的。 对于高校红十字工作而言,红十字运动基础知识、现场初级急救以及预防艾滋反歧视同伴教育的 学生师资队建设是学生活动的重中之重。这支队伍可以通过具体的活动,让新生一入学就了解红十字 组织。由于这三个学生师资队是各校在市红会青少年部的统一培训下有能力、有基础去开展各项志愿 活动,其能成为一个可以长期、往复运作的志愿服务,由学生会员服务于其他学生,从三大师资队开 始发展时,组织架构就能很好地稳定组织运作,加强会员干事专项技能,从具体的活动开始吸引更多 优秀会员加入这个师资队。 此外,对于组织的管理也至关重要。关于管理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信息(平台)的管理。二是 会员、干事与志愿者的管理。 信息(平台)管理同时也指线上信息发布平台的管理,如分会网站、SNS 平台,将信息覆盖会员 与同学的同时确保信息的发布恰当、积极向上、不会引起歧义。 而会员、干事与志愿者的管理包括:做好会员等级与核心干事考核、档案制作与管理,志愿者信 息登记等人力资源与档案管理工作。积极配合市红会志愿者部使用好市志愿者信息管理平台。 二、深入学校建立全方面良性合作 红十字事业是坚持人道、博爱、奉献的理念的,是一项伟大而有益于学生的事业,红十字组织是 政府的助手,学校红十字工作必须在校领导的支持下,与学生会、团委保持良好的合作。由于各校的 情况不尽相同,这里不做详述,但与校方建立良性的全方面的合作,获得校方的支持是有益于高校红 十字工作的开展的。 此外,在红十字志愿服务中,应当鼓励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志愿服务工作。这 样有利于志愿精神在校园内的传动,能让红十字志愿项目在校园中有长期的发展。1 三、坚持服务于青少年的个人发展 让其学会担当 高校红十字学生分会组织应当坚持服务于青少年的个人发展。高校红会是能够提供一个绝佳的实 践平台给大学生培养自身能力、创新实践、实现个人价值的组织。 在相关技能上,鼓励核心干事尽可能的参与所有的红十字相关的技能培训。而针对会员应当及时 全面的告知技能培训的信息,让每个会员有得知活动信息的渠道。 在管理组织的能力上,鼓励核心干事的主人翁精神,鼓励活动的策划与执行、组织的运行管理由 学生来主要承担,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学生是有责任性的一个群体,在他们为自己喜爱的事业付出后,他们会特别关注自己的事业是否 后继有人,很多已经毕业一两年,甚至更多年的红会人他们还是会回到校园,他们不再做实际的事情, 他们只想在场下看看我们年轻的师资如何传承他们留下的一切,给予他们支持。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 的担当。 四、结合各学校特点开展特色工作 高校具有鲜明的个性化与特点。红十字的高校工作应该结合学校的特色,开展特色活动。此外, 应以学校的基础资源出发与会员的需求相结合,不搞形式化,真正让高校红会工作实效化。 五、努力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抓手 红会的高校工作应当努力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抓手。红会在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的 引领下、在活动中体现的志愿服务的精神能很好的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的抓手,在活动中能 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红十字的七项基本原则也是做人的原则,学生如 能依此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那么德育教育也就有了具体的内涵。 在高校红会中应当积极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积 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相融合。而红会本身并不致力于传统的德育,而是把这些融入到它 的志愿、人道的活动中去,把他融入到组织文化的建设中去。 特别,在高校的红十字运动基础知识、现场初级急救培训、预防艾滋反歧视等知识传播中,应当 在普及知识的同时,着重于引领大学生的自主思考与理念的形成。所以在设计培训课程、讲座与活动 是应以此为出发点,体现红会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 六、承上启下发挥高校传送带作用 高校是学生从学校步入社会的中转站,应当发挥好承上启下传送带的作用。高校红会应当积极接 触在志愿服务、急救、艾滋相关领域等有突出表现的红会组织、社会组织、兄弟院校,积极学习,取 长补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完善组织建设。同时,高校红会也应适当将学习的经验转化成学生分会 能实际操作的形式,在市红会的活动中积极探索新的模式,推广到初高中,让大学生能将创新的思路 带到初高中的红会组织中去。大学生更可以在今后新的领域里传播他们曾今收获的一切。 七、重视高校红十字组织文化建设 红十字组织文化建设主要有红十字文化的理论研究与红十字高校工作的团队文化建设。 红十字文化的理论研究有长远而深刻的意义,而高校拥有丰富的理论研究平台和资源,高校红十 字会应当重视红十字文化的研究,进行尝试性的探索。从学生干事开始,从高校红十字发展这一较小 的切入口切入,迈出高校红十字文化研究的第一步。 我们开始总是一群人,期望可以影响一代人,发出一种呼吁,为这个社会带去一些积极的影响。 我们心中有一种叫做人道、博爱、奉献的理念,像是我们心中的一盏明灯。我们就像挑灯的人,手里2 的那盏灯不会熄灭,因为我们心里的信念一直都在,点亮了下一盏灯,点亮的还有一种信念,他们又 会是如我一样的挑灯人,他们迫切想要点亮下一盏灯。我们的力量不在于十个还是百个,我们的力量 在于我们用十盏灯点亮百盏,百盏会点亮千盏! “一朝红会人,一世红会情” 红会像一个温暖的家庭一样,有一种家的文化。这就是我们上外大 学生的文化,是我们这群大学生的文化,大学生必将是红十字事业未来的希望所在!3 同一个世界同一种关爱――浅谈如何建立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长效机制上海市东升中学 陶姗姗 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无论经济如何发展,我们都不能忘记和忽略灵魂的修筑,而修筑这座 灵魂墙的坚定基石就是爱。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们永远也忘不了前人对于青少年教育的先见之明 ――“少 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 ”所以在这个多元经济并存,多种文化共生的国际大都市上海, 更应该用爱的教育熏染青少年,从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等方面让他们学会诚信守法、平等 合作、勤奋自强。 ”两纲”教育所强调的这种以人文本,与红十字会的宗旨――“保护人的生命 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不谋而合。 作为学校,作为红十字青少年,我们能做的也许很少很小,但如果建立学校红十字工作长 效机制,我们的力量和爱心就能积少成多,进而包围整个社会,让爱被他人感受,让爱在大家 手中传递,让爱在大家心中流淌。 一、走进课堂,牵手校本课程 1、注重学科整合,丰富学习内容 小学的自然、体育与健身、品德与社会等学科,初中的生命科学、科学、思想品德、社会 、 体育与健身、历史等学科,高中的生命科学、思想政治、社会、体育与健身、历史等学科,是 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学校要在这些学科的教学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挖掘显性和隐含的生命 教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 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也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 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同时充 分运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例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生命教育活动。 做好学校红十字工作,一定要立足学校的实际。为了让红十字工作有持久性,有生命力,应该把 它融入到教育、教学、科研中。各门功课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红十字教育的人道、公正、中立、 志愿、服务、统一、普遍的原则,说课、评课中也渗透这种思想。每学年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教学比 赛或举行教育教学论坛。做到平时关注,定期总结,把生命教育、人道教育、救死扶伤精神等思想自 然地纳入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 2、构建校本课程,创建学校特色 提到红十字,学生脑海里浮现的是个别字眼还是一幅幅画面?他们对红十字精神究竟了解多少, 因为不了解所以参与率可能就会不高,如果他们真正了解了红十字运动起源、红十字标志含义和正确 使用、红十字精神的内涵,红十字精神的原则、红十字会基本职责等,他们会对这项事业充满兴趣和 信心。卫生老师开设红十字拓展课,普及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传播人道理念,培养学生的爱心美德。 另外,通过现场演示,让学生掌握一些面对意外灾难事故时现场自救互救的知识技能,这能激发 同学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4 3、召开主题班会,强调体验感悟 举办红十字主题班会、感恩主题班会、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救死扶伤为主题的班会等,以小品、 朗诵、知识竞赛、辩论会等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红十字精神,介绍英雄事迹,引导同学们正确 认识红十字会,指导他们如何做好红十字会的工作。 二、融入活动,凸显以人为本 1、以宣传为引领,让活动系列化 入会宣传:每年做好新生入会的宣传和发动工作,入会前,要进行红十字运动知识的培训、人道 法的传播以及红十字法律法规教育,让即将入会的每一位成员都认识红十字会、了解红十字会,知道 为什么参加红十字组织;成为会员以后,自己有什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入会时,要在红十字旗帜下 举行会员入会宣誓,同时要举行会员证发放仪式,使每一位会员有光荣感、使命感。入会后,经常性 的组织各类红十字活动,加深会员对红十字人道理念的认识。 讲座宣传:要针对不同年龄和不同生理、心理特点的红十字青少年,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形 式,预防犯罪,并有计划开展自救互救、关爱生命、艾滋病预防、远离毒品和远离烟草、无偿献血、 捐献造血干细胞等卫生健康和安全知识教育训练。 宣传栏宣传:设置红十字宣传栏,由专人负责,定期更新宣传内容,张贴宣传海报,图文并茂。 组织青少年开展以弘扬红十字精神为主题的绘画、征文比赛,不断丰富宣传栏内容。 校园广播站宣传:对于本校和校外的红十字救助活动,即时进行宣传报道,弘扬红十字“人道、 博爱、奉献”精神。 班级宣传:各班级定期开辟红十字黑板报、手抄报,定期举行“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竞赛。在 班级网页中设置红十字一栏,鼓励同学们做志愿者活动,做班级的小记者,记录下本班的红十字工作。 红十字会组织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活动阵地和宣传阵地开展工作,确保各项活动能收到实效。这种 宣传教育既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 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使学生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拥有健康人生。 2、以节日为载体,让活动多元化 以“5?8”世界红十字日为契机,开设专题讲座,开展红十字知识竞赛等活动,在学校布置橱窗、 出版报、拉横幅、贴标语、倡议书,举办红十字知识、书画、手抄报、征文等比赛,营造浓厚的纪念 氛围。扎实开展献爱心活动,开展健康知识教育,举办急救四项技术培训班等活动。这一天红十字青 少年都佩戴红十字会会徽,在红十字会旗的引导下参加各项红十字活动。此外,学雷锋日、重阳节敬 老日、寒暑假等节日,也是红十字活动的重要日子。 这些节日活动既是为了纪念,也体现了生命教育中“发展、预防与干预相结合原则”,生 命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性、预防性教育为主,同时又必须对已经发生的青少年学生危 机问题进行科学的干预。预防是为了发展,发展是最好的预防,合理、有效的干预也是发展的 重要条件,三者之间有机结合、缺一不可。 3、以志愿为抓手,让活动深入化 每学期举办会员和志愿者培训班,提高会员和志愿服务者的能力素质,大力发展注册志愿者,建 立稳定的会员和志愿者核心队伍。 教师志愿者活动:双休日,义务为困难家庭学生补课;寒暑假,到社区义务担任青少年课外辅导 员。利用 6.14 世界献血日,加大对“无偿献血、健康储蓄”及用血保证金制度的宣传力度,宣传“献5 一还三还一”的奖励政策,从而促使更多志愿者加入无偿献血者队伍的行列。与此同时,积极开展骨 髓捐献的宣传和参与活动,动员符合对象的志愿者参加骨髓捐献。 学生志愿者活动: “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十六字工作方针既是红十字精神 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红十字会活动的重要内容。为社区独居老人、残疾人“一助一”结对救助;到 社区敬老院、护理院及空巢家庭与老人谈心、为老人服务等等。设立爱心基金,向灾区和需要帮助的 人捐款捐物献爱心。 4、以救护为平台,让活动专业化 开展急救培训班,普及急救知识。学习卫生救护常识,是进一步提高红十字救护水平和学生自救 互救能力的需要,也是传播人道主义、拓宽红十字工作领域、体现红十字宗旨的具体举措。把救护知 识普及和救护员培训与增强红十字青少年自救互救技能、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紧密结合,定期组织举办 “急救技术培训班” 、 “卫生防病知识讲座”等活动,帮助学生学习急救技术和普及健康保健常识。 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突发事件中的现场救护知识和技能。制定培训计划,开展五项 包扎技术,溺水、触电、火灾等自救互救技术训练。通过培训,在校内建一支救护队。组织初级救护 知识竞赛和技能竞赛,让青少年会员充分展示救护技能,巩固学习成果,动员更多的青少年会员加入 到初级救护培训的队伍中,锻炼学生的逃生能力和危难的应变能力,同时锻炼救护队的救护能力。 这种救护体现了生命教育中的自助、互助与援助相结合原则。通过自助、互助和援助的有 机结合,可以形成互动互补效应,为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搭建了开放式的发展平台,营造出生 命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落实“两纲” ,传递无疆大爱 “两纲”教育是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帮助青 少年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生命教育。把红十 字“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健康教育、国 际主义精神教育等相结合,传播国际人道主义和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保持志愿服务活动的连续性,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些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利用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 题教育形式、充分借助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 活动等多种课外活动载体,让学生充分体验各项素质教育,从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 型课程中提取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的要义,针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与活动中主 动地、灵活地、创造性地、有效地加以落实,不断培育民族精神,提升生命质量。 通过这些教育体验,让学生充分体验红十字精神,并采取学校、家庭与社会相结合原则,把学 校红十字教育和“两纲”教育推广到家庭,传递到社区,把这些实践活动和人文关怀授予更多 的人,让这种大爱传播的更远、更久,更深!6 浅析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教育整合问题上海市长青学校 付金平 红十会是一个从事人道主义救助事业的高尚社会团体,以“人道、博爱、奉献”为核心的红十字 精神符合当代人类社会先进文化的主流价值观,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当然也应成为当代 青少年教育的宝贵资源。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颁布的《学校红十字会工作规则》第八条――“学校红 十字会的基本任务”中指出: “配合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广大红十字青 少年成为受益者、服务者和参与管理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学校红十字青 少年工作需要全方位融入学校教育,从多角度、多层面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影响。为此, 学校在实施相关工作时,必须把红十字工作作为一个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的系统教育内容加以全面整合统筹推进;只有这样,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才能全面、有效地发挥 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现结合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实践,就相关工作中的教育整合问题作简要阐述: 一、任务整合 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根本任务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普及知识、培养技能、弘扬精神。 其中, “普及知识”主要是让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 使用办法》 、红十字运动的历史和现状和卫生与健康常识等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培养技能”重点在于 发展学生自我保护、紧急救护以及从事相关社会实践的基本能力。 “弘扬精神”关键在于用红十字“人 道、博爱、奉献” 的精神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让学生逐步建立和发展“救死 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尊师爱幼”等健康品格。 上述三方面的任务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因此,学校要在工作实践中应 注重全面挖掘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教育内涵,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将三方面任务加以整合,让学生 在认知、能力和情感、价值观领域得到同步、协调发展。 二、形式整合 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教育活动。所以,红十字工作要 避免教育形式的单一, 要从培养和发展学生相关知识技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综合教育目的出发, 根据青少年的不同年龄、不同知识层次,组织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系列的教育活动中获得 全面发展。 在具体实践中,学校一般会在学生中有针对性的组织下面三类教育活动:一是,红十字知识普及 的宣传,如“红十字运动的历史” 、 “红十字会法” 、 “卫生与健康” 、 “禁毒和预防爱滋病基本常识”等; 二是,针对相关能力发展的技能培训,如“包扎救护” 、 “紧急逃生” 、 “灭火器的使用”等;三是,以 培养学生相关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校内外教育实践活动, 如 “募捐活动” 、 “义卖活动” 、 “社区宣传活动” 、 “敬老助残活动” 、 “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 以上三方面的教育和实践活动各自有自己明确的教育目标,不可有所偏废;并且三者之间是具有 密切联系的。 “认知――技能――实践”是一个由低到高、循序渐进且相互影响的过程;所以,学校在 推进红十字工作时,也必须加以整合,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的教育目标,适时地加以实施,使红十字7 青少年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广大红十字青少年成为受益者、服务者和参与管理 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得以全面实现。 三、课程整合 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 的精神以及中国红十字会“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 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的宗旨都具有丰厚的思想道德教育内涵,这就决定了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应该 和学校的课程建设,特别是德育课程紧密融合在一起,通过课程整合,使之成为学校课程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所以,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中的教育内容完全可以与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民族精神、 健康教育、责任教育等学校德育内容加以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渗透。 这里所说的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对红十字教育资源和教育内涵的充分挖掘和组织,将红十字相关教 育活动进行课程化改造,让红十字教育成为学校的课程板块,使其从内容、形式、评价等方面能够按 照课程的标准加以落实。红十字相关教育活动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一方面有效地丰富了学校课程,同 时也使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有了课程载体,让相关教育活动获得更加规范、更为有效的开展。 四、组织整合 学校红十字会工作的顺利进行,依赖于学校管理者的重视,依赖于健全的组织与管理机构。一般 情况下,学校红十字理事会是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基本组织,而理事会管理和协调职能的有效发 挥,需要通过学校内部组织整合来实现。 相关工作实践表明,为了保证红十字工作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学校红十字理事会一般又校长或学 校其他主要负责人担任;而理事会成员由学校有关部门(工会、政教处、教导处、校团委、少先队、 总务处)负责人和红十字青少年学生代表组成。这样的组织机构,有利于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如, 每年度,学校红十字理事会都会对一年的相关工作和活动做出全面安排。学校政教处和共青团、少先 队组织具体负责学生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学校工会具体负责教职员工相关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教导处 负责课程的规划和评价、总务部门负责相关财物保障。如果,学校红十字理事会分工明确,团结协作, 各司其职,就能够使红十字青少年工作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 五、资源整合 学校红十字工作要取得理想的效果,绝不能只在校内闭门造车,而要放眼社会,通过红十字教育 的资源整合,来获得外界的支持和教育渠道的不断拓宽和延伸。例如,邀请红十字会或医疗机构的专 家做校外辅导员、与社区共同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有关的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和社区志 愿服务活动、结合时事开展公益活动等,都是必不可少教育资源,也是取得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例如,我们学校在 2008 年汶川 5.12 地震发生后,积极行动起来。有的班级同学自发动手折千纸 鹤,寄托对遇难同胞的哀思,为灾区人民祈福。有的班级给灾区的小朋友寄去自己设计的明信片,鼓 励他们克服困难,渡过难关,重建美好未来。同时全校同学积极开展爱心捐助活动,很短时间里,全 校同学就捐了数万元的现金和大量的文具、书包。2008 年的上海特奥会上也看到我校舞蹈社团同学的 身影。另外,在汶川地震一年后的 2009 年暑期,我校组织学生文艺社团的 8 名同学参加了团市委组织 的“上海―都江堰少年儿童暑期欢乐快车”巡演活动,他们马不停蹄地冒着酷暑在当地 6 个灾民安置 点每天演出两场, 为 2000 多名灾区少年儿童送去了问候和欢乐。 本次赴都江堰巡演活动让同学们更加 理解了奉献和生命的意义;在都市和灾区之间演绎了生命的真、善、美,弘扬了社会的道德与责任。 以上是就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中的教育整合问题所作的简要阐述。红十字工作是一项充满情感的工 作,具有的独特的教育功能,是学校工作,尤其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位教育工作者特8 别是学校管理者都应坚持把红十字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实践领域,通过有效的工作实践,让学校 的红十字工作更为规范、更为系统、更为有效,使青少年一代能够从小获得“关注生命、关注民生、 承担责任”的情感体验,逐步建立起“尊重生命,大爱无疆”的高尚情怀,并获得实践和创新能力的 同步发展。9 以红十字工作为载体 开展高校红十字青少年志愿服务同济大学 徐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年志愿者服务已经成为红十字青少年活动的重要内容。2010 年上海世博会顺 利举办,让“小白菜” 、 “蓝莓”赋予了志愿者们鲜活的个性和形象。如何在高校通过开展红十字青少 年工作,推动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并通过志愿者服务,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创新实 践能力,是红十字工作者需要长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同济大学红十字会从 1988 年起至今,坚持在学 生中开展以“人道,博爱,奉献”为主题的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初步形成了以传播红十字精神为主体, 以服务社会,服务他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服务,并取得了丰硕的成 果。 一、志愿服务是红十字精神的体现与传播 志愿者服务是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特 殊人群、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是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 的一种服务。志愿服务精神的核心是使他人得到关爱,弱势群体得到帮助,世界变得美好的一种理想 和信念。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 的互助精神,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 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人道、博爱、奉献”是红十字精神的精髓。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人道主义是褒扬人的价值,捍 卫人的尊严,提高人的地位,以现代眼光研究人的状况、特点、前途和利益。博爱二字是出自《无量 寿经》上的“尊圣敬善,仁慈博爱”, 奉献的“奉”,即“捧”,意思是“给、献给”;“献”,原 意为“献祭”,指“把实物或意见等恭敬庄严地送给集体或尊敬的人”,两个字和起来,就是“恭敬 的交付,呈献”。 可见志愿者精神和红十字精神是一致的,志愿者以一颗博爱之心,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无私地 为他人和社会奉献自己的资源,志愿者服务无不体现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志愿者服务是红 十字精神的具体实施方式和传播途径。 二、构建以红十字青少年活动为平台的志愿服务 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中,有很多品牌项目,如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 帮困助学、抗震救灾、敬老助残、社区服务等,同济大学红十字会通过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为志 愿者搭建了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志愿者服务平台。 1、 无偿献血志愿服务 同济大学红十字会有一支一百多人的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每年积极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工作, 发放献血宣传资料,制作献血小常识海报,聘请多次参加无偿献血的志愿者开设献血知识讲座等,让 同学们了解有关血液方面的知识,消除思想顾虑,提高大家对无偿献血重要意义的认识,踊跃加入到 奉献社会无偿献血的行列中。另一方面志愿者服务队参与无偿献血全过程,从把献血场所布置得温馨 和富有人文气息,到装扮成俏丽的血宝宝,帮助献血者放松心情,从细心地搀扶每一位献血同学坐下10 休息,到为他们递上一杯温热的麦乳精,无比体现着一种关爱他人者被他人关爱的情景。每年暑假, 无偿献血志愿者们还跟随流动献血车到五角场、人民广场等地,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活动。 2、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 同济大学红十字会早在 1997 年就开展了主题为 “伸出你的手, 让生命延续” 的骨髓捐献活动, 2000 年我校在上海市高校中率先发起了 “点燃生命的希望――同济青年骨髓捐献志愿者行动” , 在全市掀起 了青年学子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的高潮。之后,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服务队的同学坚持开展关爱白 血病小患者、同济医院阳光小屋志愿者服务、圆白血病小患者登东方明珠之梦等活动,每年约有近百 名志愿者加入到中华骨髓库的行列。 志愿者服务队员吴明峰同学 2008 年在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活动中 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今年成功与广东一名同龄人配对成功,欣然捐献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 3、同伴教育志愿服务 同伴教育主持人队伍以预防艾滋病宣传志愿者的身份,通过“同伴教育”的形式将预防艾滋病的 知识通过游戏、知识问答等活泼的形式传授给其他同学,每年参加同伴教育的同学有三百多人。每年 “12?1 世界艾滋病日”同伴教育主持人队伍还会举行防艾宣传主题活动。如防艾知识讲座、征集寄 语卡、反对歧视,为艾滋病患者祈福,向社区居民发放“防艾”宣传资料等。 4、帮困助学志愿服务 同济大学红十字会一直关注学校来自老,少,边,西部地区的困难同学,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先后与定西、凯里等学校结对,资助当地的贫困学生。09 年 5 月,我校红会开展纪念汶川大地震一周 年“家园书屋”支援灾区重建爱心义捐活动,在都江堰灾区幸福家园安置点建立了同济书屋,全校师 生共募捐书籍 3000 余册,丰富了灾区人民的文化生活。09 年暑期,志愿者们赴都江堰灾开展“手拉 手,心连心”关心灾区儿童爱心行动,将同济师生的爱心善款和学习用品捐赠给了 5 位家庭特别困难 小学生。 5、急救培训志愿服务 为迎接 2010 上海世博会,我校红会成立了急救培训志愿者服务队,连续四年结合学校军训,对近 二万名同学进行了现场初级急救技术的普及培训,让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自救互救技能。08 年起,急 救培训志愿者服务队与世博社会实践基地――世博会标志性建筑世博轴实践基地开展共建,定期组织 大学生、研究生和医务青年奔赴世博会建设工地一线,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宣传演示急救知识,为世 博会基层建设工人送去服务和关心。 6、抗震救灾志愿服务 2008 年 5.12 汶川地震中,红十字会志愿者率先向全体师生员工发出倡议书,倡议“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举行全校性大型募捐活动,全校师生一起心系、灾区慷慨解囊,累计捐款 470 多万元。志 愿者们还参与了亲情陪护接送灾区伤员等活动,我校两名研究生成为西部计划抗震救灾专项志愿者, 赴都江堰志愿服务一年,帮助灾区人民共建家园。2010 年玉树地震,在志愿者们的号召下,全校师生 共捐款 107 万元。 三、红十字青少年志愿服务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1、志愿服务与理想信念教育 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服务所弘扬的“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其精髓是弘扬助人为乐、关爱 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大学生具有尊重生命、热爱生活、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建立团结互助、 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唤起社会公众的对家庭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认识社会11 了解社会,亲身经历帮助他人的过程,体会被帮助者的感受,品味人生的价值,在帮助弱势群体和困 难群体的过程中,培养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的品德,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价值观。在志愿者服务中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比在课堂上空洞的灌输其效果要好得多。 2、志愿服务与生命教育 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开展的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预防艾滋病宣传、急救知识培训、禁毒 禁烟宣传等活动,不仅帮助大学生们掌握了急救知识和技巧,提高了他们自救互救能力,也教会大学 生爱惜自己、尊重生命。大学生身在校园,在家长和老师的呵护中长大,往往缺乏挫折感,遇到困难 就消极沉沦,甚至以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作为回避问题的方法。在当前大学生自杀案例日益增加的情 况下,生命教育的命题已迫切需要解决,而红十字会的这些活动无疑是活生生的生命课堂教育,通过 学生切身的体会和亲身感受来树立健康的生命观,培养其珍惜生命、爱护他人的思想。 3、志愿服务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志愿者服务,需要学生独立尝试走向社会,与人沟通,从设计活动方案到撰写工作总结,从经费 落实到人员部署,都需要大学生走出校园,到实践中感知生活,从而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亲自参与、 亲身体验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志愿服务的过程和艰辛,还可以使他们开拓思路,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融会 贯通于实践之中。学以致用,应用社会,服务社会,这样即能够活学活用,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 于实际,又能够在实践中总结不足,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察、动 手等创新能力。 四、高校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志愿服务的几点想法 1、与学校的育人工作相结合 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的中心工作,如何使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服务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和参与, 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和认可,只有将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服务与学校的育人工作相结合,使其成为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成为人才培养的载体,有效地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赋予其更加 丰富的内涵、更加丰厚的底蕴,才能使红十字会精神在大学生中心口相传,绵延不息。 2、与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每个学校有独特的校园精神和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深受广大师生认可,红十字会工作中的同伴 教育、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宣传、急救培训等志愿者活动既是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良好形式同时 具有一定的规模型和感召性,只要我们精心策划认真组织,打造品牌项目,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就能 够使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服务成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 3、与时代发展相结合 奥运会、汶川、玉树大地震、建国六十周年、世博会,每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有极鲜明的时代 背景,志愿者工作就是奉献社会,离不开时代的发展。除了无偿献血、同伴教育等传统活动之外,还 应紧密联系形势,开展富有时代感的主题鲜明的活动。如 2008 年的汶川地震和 2010 年玉树地震,我 校红十字会将当年的工作重心转向抗震救灾,在第一时间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设立捐款点,招募志 愿者,募集捐款。2010 年,我校将参与世博作为红十字会工作主题,成立了世博会志愿者服务队,开 展了“寻找长江七号” ,与世博建设者开展急救知识培训,邀请世博建设者子弟到学校参观等活动,深 受志愿者的喜爱。12 4、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是做好红十字会工作的基本保障。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 一些困惑,如面对数目庞大的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队伍,如何建立志愿者队伍管理体系,充分调动每 一个志愿者的积极性,有效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为他们创造条件使其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再如如何 建立对志愿者工作考核体系,使之与德育学分相联系,如何打造志愿者服务精品项目等等。为此,要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建立完善志愿者招募和注册制度,做好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 科学化、规范化和社会化水平,不断探索一种符合我校特点的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服务体系,才能使 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服务不断创新,不断与时俱进! 志愿者服务培养了大学生无私奉献、关爱他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校红十字工作应不断践 行人道主义精神,倡导博爱和奉献,积极发挥红十字会组织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红十字青少年志愿 者服务,使其在大学生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13 弘扬红十字精神推进学校道德建设上海金融学院红十字会 在 11 月份的全国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会议中,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华建敏 要求,要加快创新和不断丰富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坚持从实际出发,通过传播红十字活 动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树立人道理念;通过应急救护培训,让学生掌握应急避险等自救互救技能; 通过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为学生提供道德实践平台,充分展示我国青少年的良好精神风貌,增 强红十字青少年活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在这样的有力号召下着力推进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制度建设, 进一步完善各级学校红十字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制度;大力推进学校红十字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已 经成为学校建设工作的一部分。 我校红十字会,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以“献你我爱心,传人间真情”为行 动口号,立足校园,面向师生,依照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开展工作,同时,围绕国家教育方针和学校 办学思路,坚持以服务我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找准切入点,做好自身定位,配合学校加强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形成了红十字工作有利于学生教育,有利于学生发 展,有利于校园和谐的良好局面。 首先,始终坚持将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作为决定我校红十字会工作成败的重要抓手。形成了“以 理事会为核心,以学生分会和教工分会为两翼,校院两级、覆盖全校”的组织格局,发挥学校红十字 理事会的积极作用,定期召集校红十字理事会,共商校红十字工作。将红十字会工作纳入学校的常规 管理之中,有明确的计划目标、具体的工作措施、规范的运行机制和完整的创建档案,建立健全了红 十字会工作制度体系,为学校红十字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时代的发展对和谐社会的进程和人的荣 辱价值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志愿服务在这一进程中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我校红十字会的成员们通 过开展无偿献血、扶老助残、环境保护等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职业 道德品质的提高,展示我校青年学生的风采,树立金院良好社会形象等方面,起到突出作用,推动活 动不断向项目化和品牌化发展,在常规工作中体现特色,在特色工作中实现创新,有效形成 “普遍参 与、喜闻乐见、意义深远、深入人心”的红十字工作局面。2010 年度,我校红十字会在
年 上海红十字先进集体与达标评选中荣获上海市红十字工作达标校和上海市红十字先进集体称号;我校 红十字宣传部荣获由上海市红十字会颁发的
红十字工作宣传版面设计制作比赛三等奖,并 获得有上海市红十字高校工作委员会颁发的 2010 年上海市高校红十字预防艾滋病宣传短片比赛事件 类最佳短片奖。2011 年度,我校红十字会荣获由上海市红十字会颁发的上海红十字示范校称号和先进 集体称号。 再次,“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我国的道德规范要求相一致,与世界通用的道德标 准相一致,与中国五千年的道德文化精髓也十分一致。当前,在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实践中,红十字 会工作在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日益显现。所以,抓好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即成 为红十字会工作的核心工作。我校红十字会坚持把人道主义教育与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将红十 字会工作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轨道,积极组织红十字会志愿者参加“红十字志愿者”服务活动, 让志愿者们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走进自闭症儿童,把关爱他人的行为融入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14 社会实践活动之中。 “阳光宝宝――关爱自闭症儿童”活动,不仅给自闭症儿童带去欢乐,健康成长, 逐渐懂得互助友爱,而且可以使我们的志愿者们用心体会自闭症儿童的世界,感受到一种生命的韧劲 与张力,对于志愿者们也有一种激励作用;在“老克拉,新生活――大学生与孤寡老人结对”活动中, 志愿者们作为老人们倾诉的对象,不仅帮他们驱散了寂寞,还使他们重新找回了“家庭”的温暖。作 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更有责任和义务去发扬这一美德。了解老人生活的同时带给他们欢乐,为他们孤 独的晚年生活献上一份关爱。我们可以牺牲一点点时间就可以换来他们不止一天的快乐,这也是我们 活动的意义所在。同时我校组织师生开展的“学雷锋日” 、 “禁毒预防教育” 、 “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 、 “急救知识培训”和“无偿献血”等活动,使师生的的思想得到了净化,道德得到了优化,情操得到 了陶冶,爱心得到了加强,能力得到了提高。较好地促进了学校的素质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 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十六字工作方针, 红十字会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红十字会活动的重要内容。 学校红十字会工作在学生素质教育中起着作用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在学校开展校红十字会工 作,是为了配合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可行性措施和一种较为实际的辅助形式。学 校红十字会工作的重点是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学生的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 上海金融学院红十字会与上海市两纲教育相呼应,开展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为主要 内容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帮助青少年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身心健康 发展的生命教育,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显性和隐含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 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充分借助各种志 愿活动,不断培育民族精神,提升生命质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学校中宣传、普及红十字运动知识与基本原则,弘扬“人道、博爱、奉 献”的红十字精神,是贯穿学校德育工作、团队工作、生命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等的有效载体;是帮 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座位定标;是创建和谐社会与健康校园的有力保障。 通过学校红十字会的活动,同学们明白了,人不能仅仅为自己而活着,被人爱和爱别人能使我们 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多关心别人将使世界变的更加丰富多彩。无论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当人 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红十字组织总能显出他非凡的作用??红十字使世界充满了爱。红十字使生命有 了绿荫,他像一颗颗插上翅膀的红心,朝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飞去,关爱着世界上每一个人。世界离 不开红十字,生活离不开红十字。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红十字事业的希望和前途所在。建立长效机制、拓 展新的途径、寻求新的发展,追求更高目标学校红十字工作更上一层楼。15 学校传播红十字精神与生命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上海市民办新华初级中学 赵美莲 学校教育的核心教育其实是生命教育。一个人的初中教育阶段正是身心发育的飞跃阶段,由少年 进入青春期,生命教育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然而目前的社会现状是:功利化倾向往往忽视人文关怀, 学校教育回避生命主题,青少年心理问题“危机四伏” ,学校生命教育尚未形成体系,缺乏对生命教育 课程体系和可操作性的模式的探讨,红十字会倡导的“人道、博爱、奉献” 的理念正是学生普遍缺乏 的。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学校实施传播红十字精神与生命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研究, 希望能探索出一条学校实施传播红十字精神行之有效的途径。 我校是全国红十字模范学校,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工作,是以红十字会组织教育为突破口,进而带 动生命教育的相关课程的研究,同时辐射生命教育的其他内容(法制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等),通过开展有益的相关主题活动,进行生命教育有效性和学生生命质量水平的测量和论证,构建 学校实施传播红十字精神与生命教育的有效模式。红十字会倡导的“人道、博爱、奉献” 的理念,从 情感、信念上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 质量,提升人的精神、培养人的个性、完善人的人格、促进生命意义的获得、生命价值的实现、生命 理想的形成、生命意蕴的绽放,为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通过研究实践,我们形成了以下五点经验: 一、生命教育以德育教育为平台,宣传红十字的生命价值精神 红十字会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与生命教育主题有契合之处。结合红十字人道主义精 神,我们将学校的德育分为四个教育专题:中预年级――内孝外敬,启迪爱心;初一年级――文明诚 信,博爱为怀;初二年级――协作责任、公正公平;初三年级――人格理想、价值核心。我们根据不 同年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围绕相关的主题活动,将德育教育和弘扬红十字生命价值和精神有机结 合,通过各类主题实践活动,把红十字会工作贯穿于学校生命教育的全过程,以人道精神提升学生素 质,用博爱情怀打造校园文化。 (一)以加入红十字会仪式教育为抓手 新学年伊始,学校红十字会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宣传橱窗及各班级黑板报等积极宣传红十字 会知识,在广泛发动的基础上,招募新中预学生加入校红十字会。通过组织引领,开展红十字知识竞 赛等主题活动,让大家掌握相关的国际人道法、红会会法、红十字运动等知识,传播红十字精神,增 强大家参加红会活动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师生们在红十字精神的感召下自愿填写申请书, 积极要求入会。在新会员入会仪式上,举行庄严隆重的入会宣誓活动,让会员体会并牢记“人道、博 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并在今后四年的初中学习生活中去努力践行。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中预 年级是初中阶段学生德育的关键时期,把“启迪爱心”的红十字的博爱精神和中预德育主题 “内孝外 敬”的民族美德教育紧密结合,入心入行,利人利己,可以取得实际的效果。 (二)以教师的言行为榜样 我校在发动学生全员参加红十字活动的同时,努力做好新教师入会的工作,力争使每一位教师既 是红十字会会员,也是红十字精神的积极宣传者、实践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如今我校教师的入 会率达到了 100%。 教师入会后, 自觉参与学校红十字会组织的各类活动,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上街劝募、16 义卖等活动。学校组织的每次募捐,我校教师都慷慨解囊,带头捐款,对困难学生表达爱心和关怀。 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有老师的身影。我校有一支青年教师救护队,一支志愿者服务队,这两支队伍 经常利用节假日,为社区服务,慰问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并到社区作义务辅导,宣传红十字精神,平 时教学中,教师们义务为学生辅导,已成为我校的优良传统,他们的言传身教,他们的思想境界得到 家长们的交口称赞,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懂到了如何在做学问的同时提高人格修养,学会做人。 二、传播红十字精神与学科教学实践相结合,构建生命教育德育课程 学校红十字会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符合青少年特点的活动,注重突出红十字精神的内 涵,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广大青少年社会实践的内容,使红十字青少年活动成为推进学校德育和素质 教育的有效途径与载体。在教学工作中,渗透关爱生命的内涵。生命教育的起点是认识生命,热爱生 命和尊重生命,包括自己、他人和动物的生命,这正是人道和博爱的内涵所在。在学校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主动将红十字精神渗透于课堂教学,做到三个结合: (一)与基础型课程相结合 在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开展比较系统的红十字知识教育。比如,我校语文教师在教《一件 小事》时,启发学生去从最底层劳苦大众身上感受到人类所具有的博爱精神;在教《藏羚羊的跪拜》 时,教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要和谐,应该珍爱一切生命;在教授《岳阳楼记》时,教育学生要有忧国 忧民,心怀天下的奉献之心。这种人道、博爱和奉献精神正是红十字会所提倡的人类最伟大的精神; 在健康教育课中着重对学生进行救护常识、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等方面的教育;在社会课中对 学生进行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的传播;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辟心理松弛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救助, 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增强自主和自我保护能力;英语、历史、地理、美术、科学等课堂也同样是宣 传和实践红十字会精神的天地。为了能使课题研究更加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课题组在各年级推荐了 一批红十字运动知识导向的电影和书籍供学生选看、选读,每位学生都撰写了书评和影评,并在课堂 上展开讨论和交流,对红十字精神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与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相结合 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懂得生命的珍贵,我们结合课题的研究,把学生“自救互救与民防知识”拓 展课纳入到生命教育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与训练。民防教学课程以人民防空和防灾减灾为 主线,在民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消防知识培训(涉及消防常识、火灾预防、火灾报警、灭火技能、火 场逃生、伤员救护等,要求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掌握逃生基本常识,能够扑灭初起的火灾),做到疏散 隐蔽训练与解散集合训练相结合,自救互救与体育保健相结合,防《核、化、生》武器与理、化、生 课程相结合,预防《地震》与地理课程相结合,防《交通事故》与普法教育相结合,简易《防毒器材》 制作与劳技课程相结合,撰写民防知识小论文与语文拓展阅读相结合等等,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让 学生充分掌握已学的知识并与实践相结合。民防知识教育与训练活动,使学生受到外界潜移默化、正 确引导、熏陶感染等因素的影响,完全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规律,充分体现了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自觉性、探索性、验证性、实践性。在活动中,由于学生的自身能力得到了发挥,自身努力的价值不 断得到实现,对事物的兴趣不断得到激发和维持,从而产生了更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加强素质教育,提高生存能力,提高学生对危险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对艰苦与挫折 的忍受能力,这对学生在今后的求学、求职上都有帮助,是当今学生的必修一课。比如在开展紧急疏 散演练过程中,对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伤害,如何做好自救互救、保护生命等知识也结 合进去,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临危不乱的能力,突出了平时防灾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自救互救技17 能,从而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运用。每次学校组织大型社会实践活动时,志愿者服务队都能发 挥作用,一些意外伤害(如扭伤、出血、骨折等)基本上能进行初级自救互救,有的学生由以前在事 故现场的围观者成为紧急情况的救护者,通过拓展课和研究课的系列学习活动,使学生对生命的认识 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懂得了人应该活得有意义、有价值,能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 三、传播红十字精神以丰富的各类校园主题活动为载体,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内涵 红十字精神教育的行为渗透只有在长期的有目标的活动中才能实现。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校红 十字精神教育发挥德育教育的优势,开展了各种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珍爱生命的活动。 (一)自救互救活动 学校引进具有专业救护技能的救护指导教师, 并拨出专款作为活动经费。 除了平时开展初级急救、 救护技能普及培训工作外,每年暑假还举办以救护技能训练为主题的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并在普及的 基础上组建了2支训练有素的救护队,每逢“5.8”纪念日、“世界急救日”,校园内都会举办救护技 能比赛。队员们熟练的动作、一丝不苟的精神感染在场观摹的同学们。有的学生在观后感中是这样写 的:“只见充当‘伤员’的同学迅速躺下,等待队友的救援。哨声一响,救护队员争分夺秒,全力冲 向‘受伤’的队员,打开医药箱,拿出三角巾,进行了包扎,其技术娴熟令在座的观众赞不绝口,我 由衷地佩服他们。 虽然他们是业余救护队员, 但是他们的救护动作, 简直可以和正式救护队员相媲美。 ” 。 的确,熟练的动作来自平时严格的训练,只有反复动手演练,才能在比赛中不出一丝一毫的差错。一 位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道:“你是否注意过,当事故发生时,是谁冲在第一线?是掌握初级急救技能 的同学们!他们都是红十字会会员!这个庄严而温暖的称号,在我们心中树立了高大闪耀的丰碑,它 是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象征。”学生们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感悟奉献,这正是生命教育 的内涵。 (二)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 学校通过多种途径来传播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每年 12 月份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月,我们都会通 过主题班会、编演文艺小品、举办预防艾滋病知识征文、创作漫画等形式,来宣传怎样预防艾滋病。 我校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上海市教委、美国 MBA 球星共同组织的与艾滋村孤儿 零距离接触活动。 (三)无偿献血宣传活动 “无偿献血,助人自助,储血一份,平安一生”是我校师生普遍认知的道理。从今年上半年开始, 在以往普及教育的基础上,我们努力做到“三个辐射”:献血理论知识向深度辐射、无偿献血道德观 向全校辐射、所学知识向家庭辐射。 (四)控烟、禁烟教育活动 我们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宣传控烟、禁烟教育活动, 完善各类控烟制度,在控烟工作上形成自 身的特点,通过控烟倡议书的签约,世界无烟日的活动的开展,组织“七个一”的宣传方式(即让学 生“读一本禁烟的书籍,寄一封劝阻家长吸烟的信,接受一次禁烟健康教育,制作一张禁烟的电子小 报,画一张禁烟漫画,编写一条禁烟标语,写一篇倡导禁烟的文章”)等,使学生从小形成文明健康 的生活方式。 (五)紧急疏散逃生演练活动 为了防止因天灾人祸造成学生人身伤害,增强全体师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能力,保护师生人身、 财产和公共财产安全,避免学生伤害性事故发生,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整治,安全第一”的原则,18 建设平安和谐校园。从 2004 年开始,我校每学年都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为了保障这项活动的有序 进行,学校特制定有关本校遇到紧急情况,如火灾、地震等情况时,相关人员紧急疏散预案,这是在 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进行人员疏散时,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必须遵守的方案。当警报或疏散命令发出 后,全体在校人员要立即按照此方案,听从救援人员的安排,每个班按照学校规划好的疏散路线,排 成单行,依次疏散到操场上的指定位置。通过紧急疏散现场演练,让全校师生熟悉逃生路线,以达到 有序、迅速的引导师生安全疏散,目的是在发生火灾、地震等灾害性天气等紧急情况时能够逃生自救, 能够迅速、有序、安全地撤离疏散,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达到有事不慌、积极应对、 自我保护,提高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学生通过突发紧急情况下参与 性、体验性、直观性等疏散演习,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能力,并能把所学的技能带回家,小手拉 大手带动家庭,家庭带动整个社会来增强国防观念和民防意识。 四、用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行动诠释生命真谛,在奉献中升华道德素养 每年 5 月份的第 2 周是我校募捐、义卖周。老师们捐出自己的一日工资,学生们捐出自己的零花 钱和压岁钱,帮助身边困难的学生。每一次义卖活动都令学生热情高涨,各班早早布置好自己摊位, 摆放着班级同学带来的各种物品,师生争相购买,都希望能奉献一份爱心。这样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 献爱心的意识,又让学生通过义卖活动学会了节约,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增进了师生情,师生们在 奉献中体会“爱”的真谛,体现人生的价值。 每年 5 月 8 日,我校 5 支志愿者队伍都踊跃参加虹口区组织的劝募活动。师生志愿者身穿红色背 心,手提募捐袋,穿梭在大街小巷,脚跑肿了,嘴磨破了,却没有人打退堂鼓,走上前去,一个鞠躬, 一声 “你好” , 一抹笑容, 用真诚的双眼望着对方, 促使对方爱心解囊, 许多志愿者在活动后都感觉到: “劝募的这一天过得太有意义了!虽然很累,但是接触并了解了社会,为社会尽了一份责任和义务, 真正地感受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含义” 。 每逢春节,我校志愿者的两支队伍――学生和教师,都要去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为老人们表演 节目。我们认识到组织学生帮助孤老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有利于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动 手能力与合作意识。通过对孤老的爱心服务活动,在奉献爱心的同时,自己也感受到了他人的爱,不 仅对自身是一次心灵的洗涤,更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生命教育的主题。从“内孝外敬”做起, 为社会奉献爱心,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学校还组织师生踊跃参加了雪灾、汶川大地震、云南灾区、千万人帮千家等活动。他们还深入特 殊学校,热情关爱“特殊”孩子,与他们一起活动、交谈,将“心灵的光明”播撒开去。特别是我校 与西部山区学校“手拉手、同发展”的联谊活动,通过捐书、捐衣、捐设备等,从物质到精神给予他 们全方位支援,从而共同谱写了一曲博爱、和谐和奉献旋律。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提升了师生的精神境界。 我校红十字会活动能常年不断,关键在于活动内容的具体化、广泛化、形式新。大到人道主义的 无私捐助,小到班内的小伤小病的治疗预防,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且不同年段有各自的活动内容 和要求,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深受学生欢迎。爱心在新华初校园里涌动,学生在给予 爱和感受爱中茁壮成长。初中毕业生升学推优评选中,我校有的学生被名校提前优先录取,就是因为 在综合评定中,他们有一张与众不同的“爱心大使”奖状。 另外,我们还将传播红十字精神融入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之中,努力形成更为广泛的教育网络。 教师让学生把有关传播红十字精神内容的课堂笔记等信息带回家, 以家长学生互动形式进行信息传递,19 学生笔记本上家长的留言成为家校联系的桥梁,受到家长的好评。我校与社区建立了信息网络,签定 了协议,组织学生定期到社区进行宣传,社区及时反馈学生在校外的表现,从而密切了学校和社区关 系,为共同担负起社会责任开辟了新途径。 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抓手,作为学校实施红十字精神教育模式的探索和 突破,进而带动红十字精神教育的相关课程的研究,学生通过参加一些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不但 培养了爱心、乐于奉献和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的高尚情操,而且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促进了 健康的生理心理品质的形成。实践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 在探索的过程中,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红十字会模范学校、“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示范校、上 海市爱国卫生先进集体、上海市健康单位先进集体、上海市红十字青少年达标学校、上海市安全建设 先进单位、上海市无烟学校、虹口区文明单位、虹口区健康促进学校、虹口区民防教育特色校,上海 市红十字救护技能比赛一等奖、上海市食品安全知识竞赛一等奖、上海市民防知识竞赛二等奖、虹口 区“我心目中的上海健康城市”征文优秀组织奖。 回顾课题研究工作的一年历程,虽然充满了艰辛,但是从取得的成果和积累的经验方面而言,我 们感到由衷的欣慰,更看到了在学校开展传播红十字精神的教育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并充分认识到: (一)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工作,可以依托红十字会组织,将弘扬红十字会的人道、博爱、奉献精 神作为生命教育的突破口,通过开展有益的相关主题活动,引导青少年从小关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二)学校是教书育人地方,可以结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借助红十字精神教育这一平台,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不断充实和扩大红十字精神教育的各项内容,如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 民防教学等,不仅有利于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而且有利于学生思想素质、理论素质、文化 素质全面形成和发展。 (三)学校开展传播红十字精神的教育工作,可以结合学校各项素质教育活动,在指导思想上以 珍爱生命为主导,以培养健康心理,塑造健全人格,提升生命质量为主题,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以保护 人的生命与心理健康知识传授为特征,在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各 类教学活动,把知识的传授、伦理道德观念和文明健康知识等寓教于生命教育活动之中,重点培养青 少年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康心理品质和文明卫生习惯与行为。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还有许多环节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今后我们将不断努力, 继续探索,把红十字 精神教育贯穿在初中教育教学中,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做出 更多的贡献。20 人道博爱暖校园奉献创新铸和谐――浅谈红十字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上海市南汇实验学校 王 欣 多年来,我们在市、区红十字会及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关心下,以“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 字精神为宗旨,大力推进学校红十字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人道博爱暖校园,奉献创新筑和谐”的 学校红十字文化特色。 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学校红十字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红十字文化 建设对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它既丰富充实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又发挥着独特作用:推动了 校园文化的环境文化建设、完善了校园文化的制度文化建设、促进了校园文化的精神文化建设和加快 了校园文化的行为文化建设。 一、推动环境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 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我校在加强红十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认真实施了 “以人为本,和谐育人”为主题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计划中,明确提出了“以物质 文化建设为依托,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的建设思想,倡导特色,丰富载体。 学校十分重视红十字文化建设,环境(物质)文化建设达到“绿化、美化、净化”标准,为全体 红十字会员创造了优美、幽静、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首先从整治校容、校貌入手,于 2007 年投 入 6.6 万元专门兴建了“博爱园” ,园中设有红十字主题雕塑和固定宣传橱窗,为师生营造一种全新的 红十字校园的文化氛围;并专门把一幢教学楼命名为“博爱楼” ,另两幢为“博学楼” 、 “博乐楼” 。同 时还建设文化长廊,每层走廊进行了精心布置,有宣传红十字知识的版面,有学生自己创作的红十字 主题书画作品,有红十字主题活动开展情况的橱窗展示等,凸显了特殊的学校红十字走廊文化。班级 还设置了红十字专栏,由学生进行自主管理,这一举措,又为“温馨教室”的文化建设增添了新的亮 点。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在红十字文化建设中,我们努力做到“环境布置整洁雅致,件件小品 蕴含智慧” ,让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事一景都有浓厚的文化色彩,体现出一定的文化意蕴;让校园的 人、事、物、信息都无时不在对全体师生进行着娓娓动听的说教;让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不断散发出 文化气息,无处不在对全体师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浸润、熏陶;让学校的每事、每章、每制都成为和 煦的阳光,知时的春雨,时刻洒照在每个师生身上,使大家获得共同的成长。 二、完善制度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制度建设既是学校红十字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又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必要保证,更是学 校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学校十分重视红十字制度文化建设,规范工作标准,完善各项制度。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认真执 行会议制度、入会登记制度、会费收缴制度、学习培训制度、社会服务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宣传教 育制度等,自创的《学校红十字小组文化建设评价表》在学校构建的青少年红十字文化建设中,发挥 了重要作用,成为我们工作的法宝。 学校在红十字文化建设中,加强了红十字制度文化建设,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校园文化的制度体21 系,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我校近几年来获得了多项荣誉称号:全国红十字模范校、全国“双拥” 活动先进集体、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无烟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少先队红旗大队、 浦东新区红十字模范学校、浦东新区节能示范单位、浦东新区绿色学校、浦东新区健康促进学校、浦 东新区国际理解学校、浦东新区语言文字示范学校、浦东新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浦东新区篮球项目 传统学校、浦东新区科技特色学校。 学校红十字文化建设使我校的制度文化建设达到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标准。 三、促进精神文化建设,丰富师生精神生活 学校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是校园文化最核心的部分。要实现文化立校,首先要 建立和完善学校的精神文化系统,充分发挥精神文化建设中的指引作用。 我校在加强学校红十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坚持红十字文化建设这一特色兴校,把“红十字学校 文化建设”作为特色创建,并列为素质教育实验项目, 《学校红十字教育的研究》被列为区级课题,把 红十字会倡导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和“人道为本、博爱为怀、奉献为荣”的红十字文化与素 质教育主张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学校自创的“创新、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以及 “博爱泽人、博学慧人、博乐怡人”的校训相融合,从而大大促进了精神文化的建设,丰富了校园的 精神文化的内涵,营造了浓郁的红十字文化氛围。 正如一位一位班主任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总有一种精神,在蓬勃向上,总有一股力量,在寻求突 破,总有稚嫩的生命,在努力成长??当灿烂的阳光照耀我们的世界,当和暖的春风荡漾教育的时空, 我们聆听到的, 是无数生命之笋自由拔节生长的天籁之音, 毫无疑问, 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交响乐章。 ” 漫步进南汇实验学校校门,置身于我们师生亲手共建的融洽、温暖、和谐的良好的精神生态家园里, 我自豪!我骄傲! ” 我校在加强红十字文化的建设中,采取了“宣传教育” 、 “领导垂范” 、 “榜样示范” 、 “实践锤炼” 、 “教改提升” 、 “活动培养” 、 “环境熏陶” 、 “仪式升华”等十多项举措,以促进校园文化的精神文化建 设来陶冶师生情操、提升师生修养、化育师生心智,从而塑造学校的美好形象。 学校还牢牢抓住升旗仪式和文明监督岗等活动载体,组织红十字志愿者队伍参加实践活动,大力 弘扬红十字精神,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重视人文关怀,积极构建 和谐校园。 学校的红十字文化建设促进了精神文化建设,丰富了师生的精神生活,使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达 到了“优化、健康、文明、向上”的标准。学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 四、加快行为文化建设,提高师生整体素质 校园行为文化在校园文化的总体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有着极为突出、不可替代的作用,行为文 化是精神文化在师生员工身上的具体体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外在表现。因此,我校的红十字文化建 设,对于提升我校的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在加强红十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十分重视行为文化的建设,采取切实措施,明确人格育人 目标,丰富文化育人内涵。根据《中国红十字会章程》 、 《上海市南汇实验学校红十字会三年规划》明 确青少年会员的认知情感目标,丰富师生会员的实践体验途径,积极营造具有学校文化特色的青少年 红十字文化行为和环境建设,丰富学校红十字工作的形式和内容。 为了进一步搞好学校红十字会工作,我们积极探索红十字工作与学校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 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工作载体,努力做到学校红十字工作有抓手、有载体,活动内容丰富多彩。22 (一)每年组织开展纪念 “五?八”世界红十字日主题活动。 (二)积极参与社会募捐活动。这些募捐有抗雪灾助学、抗汶川地震“六一”献爱心义卖活动; “千万人帮万家”2010 博爱行志愿者行动;学校与致力学校的弱智儿童结对帮困; “携手人道,关爱 生命”迎春帮困活动等。共捐善款近 8 万元,全部上缴区红十字基金会。 (三)定期举行红十字主题校会、班队会活动。 (四)积极开展宣传艾滋病预防,远离毒品、远离烟草等知识。近三年来,举办这类讲座 4 次, 有 5000 多人次参加,上街上社区宣传 10 次。认真做好每周 30 分钟的健康教育,近三年来,健康教育 的教案资料齐全。 (五)积极参与上级红十字会组织的各项活动。这些活动有征文活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对 外交流等(接待釜山红十字会访问团、中日红十字青少年暑期夏令营) 。 (六)组织开展“红领巾伴我迎世博,文明行动同成长”志愿者服务行动;组织教师参加市“探 索国际人道法”师资培训, “五五”普法知识竞赛;开展“迎世博,铸和谐”校红十字电脑小报创作比 赛;组织红十字班组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博爱在身边”帮困行动和征文活动;举行“博爱之星” 优秀红十字青少年评选活动;举办“迎世博”师生救护知识、现场逃生演练等活动竞赛。加强对青少 年会员进行人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的人道主义精神。 通过红十字行为文化建设, 一方面, 调动了全体会员积极地投身到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来, 积极履行主体义务,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又发挥了全体会员的自觉性,做出客体姿态 的主动地接受良好行为文化的熏陶,摒弃不良行为文化的影响,不断认识自己,解剖自己,强化自己。 红十字文化建设紧紧围绕以教学行为文化建设为中心,着力于良好的教风和学风的养成,积极引 进激励机制,形成一种拼搏进取、乐于奉献的文化氛围,红十字文化的建设使校园行为文化建设达到 “师德高尚,行为规范,教育教学秩序良好”的境地。 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学校红十字文化建设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并让这种作用体现在 实现目标要求过程中,培养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敢于进行实践体验的勇气、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 毅力和高度的自制能力,才会使学生在成功体验中不断前进,才能使学校的红十字精神教育实效真正 得到提高,才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其独特的更大的作用!23 拓展学校德育工作新领域 加大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创新力度上海市杨浦区同济小学 方向红 我校于 2001 年 5 月 8 日世界红十字纪念日成立了学校红十字会和“红十字博爱基金会” ,制定了 《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规划》 、 《学校红十字工作三年规划》 。尤其是近几年来,学校红十字会以师生 红十字常识教育和红十字精神宣传教育为突破口,结合学校教育管理和德育教育的重点,紧紧围绕全 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点,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师生红十字主题教育和有红十字特色少先队活动。为进 一步深化我校红十字的“爱的教育”工程,我们向社区拓展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并依托高校, “大 手牵小手” ,开展“敬老助残” 、 “帮困扶贫” 、 “爱心义卖” 、 “救护逃生演练”等爱心交流活动,让师生 共同感受到一份责任、一份关爱、一种使命、一种情感。 一、课题的提出 200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 要求全党全社会切实提高和正确认识对青少年“培养什么人” “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形成强大的合 力。 2005 年中国红十字总会、 教育部联合下发的 《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红十字会工作的意见》 以及 《中 国红十字青少年工作 2005 年----2009 年发展规划》 ,明确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发展方向。开展红十字 青少年活动,是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人道、博爱、奉献”的红 十字精神与中华民族的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尊师爱幼、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与社会精神 文明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是一致的。 做好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不但向青少年传播红十字运动的基本知识与基本原则,而且注重学生参 与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实践中,陶冶道德情操,增长知识才干。红十字以保护 人的生命与健康为宗旨,在青少年中普及卫生救护和防病知识,进行初级卫生救护培训,帮助青少年 学习自救互救的知识与技能。学校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些活动都是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对于培养 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对于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也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的发展背景 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红十字会认 为,青年只要加强组织领导,施以适当的训练,就能焕发出伟大的力量并首创了红十字青少年组织。 此后,各国红十字会纷纷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国际联合会积极倡导,并促进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 现在各国红十字会都把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并得到了广大家长和教师的赞助,教育 部门和教育专家也承认其教育价值并予以积极支持。 目前各国各地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简况: 香港――注重为青少年会员提供各类培训,有急救、护理、安全知识、服务技巧、领袖才能等, 同时注重提高红十字青少年的素质,培养爱心和服务社会的义务感。 奥地利――每个学校都有红十字组织。在学生中开展灾害救助、生存训练、自救能力培训(游泳、 交通安全等) 、健康教育、传播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等活动,开展艾滋病青年同伴教育等。青少年夏令 营活动很有特色,能针对哮喘、肥胖、残疾等特定人群举办活动,普及相关知识。24 荷兰――为了保持红十字事业的连续性,非常重视发挥青少年的作用,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青 少年采取不同的方法,吸引他们参与红十字会的工作。 中国――全国 31 个省市全部成立学校红十字工作委员会, 各基层学校红十字组织的逐步建立和健 全,为学校红十字青少年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说: “我们 和教育部联合表彰了全国红十字模范校,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发挥红十 字青少年工作在学校德育和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2008 年 1 月在中国红十字会 第八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2001 年 5 月 8 日,世界红十字纪念日,我校成立红十字会,并于同一时间建立了学校 “红十字 博爱基金” 。我们把红十字工作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与少先队主题活动相结合,与 师生综合技能发展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师生的安全健康教育相结合。2002 年成为上海 市红十字达标学校。在市、区各级领导的重视关心帮助下,我们遵照红十字会的宗旨和任务,结合学 校工作的实际情况,坚持以育人为目的,不断充实和丰富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内涵。2004 年 12 月,我校被上海市红十字会冠名为“上海市首所红十字学校” 。2008 年 1 月,我校评为“全国红十字 模范校”。 三、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实践 (一)为了保证红十字工作的落实,从组织管理上着手 学校为了能保证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落实,建立了许多相应的制度,如:会议制度、学习制度、 红十字卫生员训练制度、版报宣传制度、评比制度、收缴会费制度以及资料管理、服务上岗制度等。 另外,我校还根据校处大学城区的优势,与大学红十字会联手,开展各类普及红十字精神和各类爱心 主题活动,将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与教书育人,学生的养成教育、诚信教育等结合起来,从而提升教师 修养、学生品行,同时将红十字的精神――“人道、博爱、奉献” ,发扬光大,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 红十字青少年教育的教育模式。 1、确立明确工作目标 意识情感目标――强化中国红十字发展和世界红十字历史知识教育,对每年的新会员做好宣传工 作和入会工作,教会学生学习爱表达爱,让学生们人格健全,情感健康,懂得基本的做人道理。 行为能力目标――对每个会员进行不同年龄阶段的救护技能、突发灾害和避险逃生能力的培训, 能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爱他人、爱社会、爱一切生命”的各类红十字主题活动和《两纲》教育活动。 2、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组织保证] 成立由校长任红十字会会长的校红十字理事会,党支部书记及其他班子成员组成的校红十会组织 机构。每年发展师生会员,定期举行会员宣誓仪式。 [策略保证] 校内落实――组成校内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网络。 社区充实――和街道、居委会合作建设,并保持联络,取得支持。 上级监督――每年向区级红十字会递交工作计划,汇报年度工作情况,作好年度总结,并认真评 估每年工作状况,对今后工作提出思路和发展方向。25 [机制保证] 加强教师培训――教师在学校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中是责任者、教育者、志愿者。定期加强培 训和指导,从理论到实践,提供根本保障。 鼓励学生发展――组织学生学习红十字知识,体验红十字精神,学会爱世界、爱人类、爱地球上 一切可爱的生命,是学习者、实践者、体验者。 家长参与引导――以身作则,为孩子“给一潭清水,树一面镜子” ,引导孩子积极参与红十字爱心 活动,是配合者、指导者、督行者。 [硬件保证] 活动经费――按《中国红十字会会费管理办法》依法管理使用经费,创立自己学校的《博爱基金 管理办法》 ,定期缴纳师生会员会费,并将每年的经费收缴和使用情况校务公开, 依法监督。 宣传保证――完善硬件建设,宣传红十字理念和精神。 (二)为了保证红十字工作的落实,从规范建设中展开 为了规范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我们结合《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校红 十字会工作规划)实施意见和通知》的精神及《上海市中小学校开展红十字工作办法》的要求,拟定 了《学校红十字教育工作章程》 ,修订了《学校红十字博爱基金章程》等,把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建设作 为学校教育一项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 1、每年定期召开红十字理事会和发展红十字师生会员,制定《学校红十字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 从制度上保证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2、定期向教师宣传红十字工作的各项政策,自觉缴纳红十字会员的会费,从根本上保障了各类帮 困基金的开支。每年的“爱心义卖”款项更是为学校的博爱基金注入大部分的资金。 3、我们采用多种形式――百年知识讲座、积极参加全国(包括市级)知识竞赛、师生上街宣传红 十字精神、参加“五八”红十字纪念日活动、订阅各类红十字报刊??全体师生从行动上、思想上贯 彻红十字精神,落实红十字工作。 4、硬件建设使校园文化建设有特色。 建立红十字纪念墙――创始人亨利杜南和江泽民同志题词。 红十字精神高挂墙上――人道、博爱、奉献。 教学大楼有中国、上海、学校红十字发展工作的图文介绍。 规范创建师生红十字“爱心活动室” 。 搭建红十字旗台,升红十字会旗和红十字校旗。 本市首座亨利?杜南铜像在我校落成。 ?? (三)为了保证红十字工作的落实,从主题活动中深化 “我们的伙伴,我来帮” ,学会爱身边的人,从身边的点滴爱心小事做起。我们把每年的 3 月 5 日定为学校爱心义卖活动日,教工会员积极捐出自己的一日工资,学生会员们则会把自己心爱的学习 用品、玩具或书刊杂志带来学校,开展别开生面的义卖活动。十年来,我们的爱心捐款近十多万元, 全部用于充实学校的爱心基金。26 1、师生会员积极参加各类红十字活动 组织参加市红十字会、市少儿住院基金办的“庆六一”大型座谈会,和谢丽娟会长亲切交流;成 立本区第一支“学生骨髓捐献宣传队” 。辅导员先后两次参加市“国际人道法”的宣传和培训,参与组 织由市红十字会策划的了“中日红十字青少年体能拓展训练” ,代表区参加“创建全国红十字服务示范 区”的特色加分评比活动。学校有十七位教师会员加入了“中华造血干细胞捐献资料库” 。学校会长加 入宣传“遗体捐献”自愿者队伍。 2、与学校的德育主题教育相结合 校红十字会和德育处联手, 利用法制宣传周和宣传月, 借助德育教育阵地――主题班会课、 晨 (午) 会课、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等,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帮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 ,开展“创建无烟 学校”的活动和“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依法治校的检查评比活动,把学校的消防安全教育与红十字的 “现场初级救护和包扎”紧密结合,向外省市、市区各级学校做展示交流。 3、加强生命教育,师生共同培训 逃生和救护技能是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开设兴趣课和培训专题,加强对红 十字师生会员的培训,看讲座、搞培训、实际演练,并以点带面辐射到全体师生会员。 《两纲》教育是近年内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年制定详细的专题教育计划,开展“生命教 育,心理健康教育,爱心教育,人道救助宣传”等,有力体现红十字精神的精髓,从而更丰富了学校 红十字青少年的工作内涵。 4、参与自愿救灾,积极劝募 学校开展各类社会救助中,红十字青少年带头给灾区人民捐钱献爱心。 “512”汶川大地震,我校 在第一时间在红十字精神的感召下开展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募捐活动得捐款五万元。去年四月 “情系青海玉树,奉献你我爱心”爱心捐款仪式又在校园里启动,共募捐善款 2.3 万元。 (四)为了保证红十字工作的落实,从社会交流中拓展 红十字爱的交流从小事做起,扎根于孩子们的心灵。学校周边的敬老院是我校红十字活动的实践 基地。小会员在活动中开展爱心忘年交行动。每学期在党团员会员的带领下上门送爱心,和老人们结 对子。 1、走进社区 学校委派优秀会员走访社区内特困家庭,还把关心社区“空巢”老人再一次纳入了红十字青少年 活动中,还主动上门问候,送去小会员们精心制作的千纸鹤,为老人戴上鲜艳的红领巾,聆听他们的 长征故事、抗战故事??在互动交流中,送去了爱心,丰富了成长的经历。 2、融入校区 学校少先队结合学校红十字特色工作,制定出《爱的体验活动的研究》课题。学校重视通过中小 队雏鹰行动落实红十字爱的体验教育。小会员们尝试去幼儿园为弟妹们上环保课,从小培养他们的责 任感和使命感。校红十字会还多次与周边高校红十字会联手为外地学校的特困伙伴捐书捐物。学校红 十字会结合科技特色工作,与大学环保社团搞起了手拉手工程,开始了长达五年的“爱自然”环保课 题的研究。会员们从课堂中,从网络中,从大学生们的一个个案例中,了解了人类爱动物、爱环境、 爱自然的重要性。27 3、助学帮困 我校辖区内的大学与甘肃省定西市结对帮困已有十年的情怀。 早在 2004 年 6 月 1 日, 我们在外滩 的陈毅广场进行了甘肃近百位特困优秀生与我校各中队的两地交流学习,校红十字会全权策划了“蓝 天下的挚爱”手拉手启动仪式。2005 年暑假,学校的党团员会员老师踏上了甘肃定西之路,参观走访 了贫困山区小学、特困户,共捐书捐物 3000 余元。教师们感受到了黄土高原人民的质朴与真诚,共自 主募集资金 15000 元,捐助当地 30 位贫困学生完成 5 年的小学学习。在 2010 年 5 月底,我们再次迎 来甘肃的优秀特困孩子,组织参观世博会,当一天我校的学生,参加庆六一的活动,进入我校志愿者 家庭进行学习交流。近年里我们还曾经多次到安徽省、江苏省等贫困农村学校帮困助学,赠送电视机、 录音机等捐助款近万元,帮助乡村小学能围上校墙,通上电,教室有灯亮;教师与乡村的孩子结对帮 教,送上钱、衣物和书籍,给孩子们传递亲情和温暖?? (五)为了保证红十字工作的落实,我们从培养责任感中提升 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作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已经成为我校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 重要力量。学校红十字会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在师生会员中重点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法制观念 的教育,积极开展“爱心工程”活动。同时,在教师会员中开展“以爱对待学生,以礼对待家长”和 “奉献教育事业一辈子”的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教师会员的行为和师德,促进良好师德的形成。 校红十字会与学校德育工作联手,利用法制宣传周和月,充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十字会精神演讲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