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药融园有什么政府供应链金融扶持政策策呢

图文:圣乡崛起新“药都”|城市空间|园林城_凤凰资讯
图文:圣乡崛起新“药都”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按照黄冈市委提出“先行先试、先人一步,率先垂范、率先突破、率先崛起”的总要求,蕲春举全县之力,推动城南新城、河西新区、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李时珍国际医药港、李时珍文化旅游区、雷溪河和旧城改造等“七大片区”建设。
原标题:图文:圣乡崛起新“药都”湖北日报讯 图为:户外天堂——蕲春云丹山图为:一桥飞跨蕲河图为:赤龙湖湿地公园生态塘系统图为:田园风光精彩回眸冉冉晨雾重,晖晖冬日微。踏访蕲春河西新区、城南新城、赤龙湖湿地公园、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等七大片区建设现场,大型挖掘机、装载等各种施工车辆川流不息,火热的画面令人震撼。大别山试验区推进四年来,蕲春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外贸出口总额、药材种植面积等多项主要发展指标四年实现翻一番,位居黄冈前列,气场十足,气势如虹。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市,如何实现统筹发展率先区?县委书记徐和木说,我们靠的是以敢于超越前人、超越自我、超越他人的雄心壮志,从多个层面统筹发力,再铸蕲春今日辉煌。“点”、“片”、“链”融合推进定量医药养生千亿产业12月15日,李时珍蕲艾产业园有限公司正式在上海股权托管中心上市,成为国内首个在Q板挂牌的蕲艾企业。蕲艾产业园位于蕲春河西新区,总投资20.5亿元人民币,是国内首家以蕲艾产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园区,计划年销售过100亿元。目前,该产业园已入驻蕲艾企业30家。针对蕲春医药产业量级小、层次低、竞争力不强的现状,蕲春举李时珍旗,走特色发展路,打医药养生牌,适时提出通过6至8年努力,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医药加工业达到500亿元,医药物流达到200亿元,文化旅游养老养生以及相关的现代服务业达到200亿元的奋斗目标。“点”——培植医药产业龙头。初步形成了以李时珍医药集团、李时珍生物科技、宏中制药为医药工业龙头,以李时珍国际医药港为医药物流龙头,以赤龙湖养老养生基地为医药养生龙头的三足鼎立格局。“片”——打造工业园区平台。重点抓好城东医药产业园、河西新区现代医药产业园、蕲艾产业园、医疗器械园、华科产业园核心的“一区六园”发展格局,引导项目向园区扎推。“链”——盘粗盘长产业链条。深度开发李时珍人文资源和品牌价值,推动医药与文化、旅游、养生深度融合、集成发展,吸引大批战略投资者眼光。四年弹指一挥间,战略的谋篇布局,为蕲春医药产业振兴照亮前行方向。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30万亩,医药工业企业达到249家,医药园区建成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各类项目144个,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0余家,省联投、融园集团等战略投资者纷纷登陆蕲春,抢滩布点。“七大片区”重点开发发展区间从内河迈向长江12月18日,蕲河。随着一车车混疑土浇筑,全长1.2公里、宽30.5米、双向6车道,投资近2亿元的梅家塘大桥雄姿渐露。家在蕲河西边的农民张清权对大桥通车十分期待:“除了能在家门口的园区就业,跨过桥,就能直接到城区,真是很方便!”“工业围城”曾是困扰蕲春的瓶颈,随着横跨蕲河的两座大桥陆续兴建,城南新城和河西新区连为一体,城市空间不仅变得更加科学,落户的医药产业也有更多选择。县长赵少莲说,用“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理念推动重点开发,不仅实现资源高效配置、要素系统集成、产业集群发展,而且能够实现功能完善配套、城乡良性互动。按照黄冈市委提出“先行先试、先人一步,率先垂范、率先突破、率先崛起”的总要求,蕲春举全县之力,推动城南新城、河西新区、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李时珍国际医药港、李时珍文化旅游区、雷溪河和旧城改造等“七大片区”建设。四年时间,蕲春累计投入160亿元,在七大片区实施项目240个。总投资32.9亿元的李时珍国际医药港建成中药材专业市场、医药和健康产品交易区、仓储物流等八大功能区。香江电器、华联威电子、高宏通电子、孺子牛鞋业、泛家居产业城、东方药业、港隆百货等148家企业落户或建成投产。绿色决定生死生态大县的历史抉择12月上旬,因大规格高档拋光砖生产项目未经批准擅自投入,蕲春一家陶瓷企业被环保部门叫停、整改。宁可牺牲规模GDP,也要保障绿色GDP、民生GDP,蕲春在统筹发展率先区建设中,坚持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连续四年时间,蕲春用四面合围之势,打响全县石材关停的攻坚战。46处石材开发矿山全部关闭,31家生产企业已经关停25家,余下的6家也纳入关停计划。县委书记徐和木说,尽管石材开发整治减少了规模GDP,但增加的是绿色GDP,带来的是一种生态保护。四年间,蕲春16家陶瓷企业全部安装脱硫设备和除尘装置,环境污染降至最低限度。一家化工企业实现关停,责令转型升级、异地迁建。该县重拳出击,围绕“沿河、沿库、沿路、沿山、沿边”的农村“五沿”建房乱象,予以系统整治,迁建新农村示范点300余处。在城区狠抓控违拆违,打击小产权房开发,遏制乱占滥建蔓延的势头。近年来,蕲春先后获得省级卫生城、园林城、文明城殊荣。“点中点”看变化新城向南 产业西进两大功能区超前勾画中等城市格局定位:城南新城、河西新区两大功能区是蕲春7大片区的核心区。2012年,蕲春定下新目标:一年拉框架,两年抓配套,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化,十年全建成。新开建的城南新城和河西新区将着重体现城市发展功能和产业发展功能,最终分别建成面积达12.8平方公里和40平方公里的新城,发挥中心城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工业千亿元产值目标。踏访:冬日踏访城南新城,一个个重大项目正火热推进。中轴线道路、蕲河大桥、沿河大道、李时珍中医药等重点项目正在兴建,容纳300户以上的还建小区环境优美,管网、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完善。声音:刚拿到小区还建房钥匙的拆迁户李盛福,家中5口人,过去住的是1988年建的三列两层旧屋,现在换了3套房子,一套138平方米,两套96平方米,有门面,有车位。他专门写了一首打油诗表达心情:“昔日农村今新城,洗脚上岸变市民,告别背井离乡苦,安居乐业享太平。”李时珍国际医药港百亿药港“疏通”千亿药都定位:2011年,“湖北李时珍国际医药港”被列入“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现代服务业三大重点扶持园区。该项目规划用地2158亩,计划总投资32.9亿元,将建成中药材、医药和健康产品、医疗器械三大交易区等。踏访:李时珍国际医药港如火如荼。8个功能区分三期建设,除一期工程全面对外营业外,中药材专业市场商铺二期B8、B9、B10工程项目正在建设之中,九州通集团投入巨资兴建的现代医药物流中心项目如期启动。声音:药商王青山兴奋地说:“这个新药市规模大,商铺多,影响力强,在这里做药材生意,广交天下商,财源达四海!”“数”说试验区制图 徐云瞄准全省首个湿地主题公园赤龙湖水乡湖岛打造养生圣地定位:赤龙湖计划打造健康旅游文化区,建成李时珍国际健康论坛项目,按4A级景区打造基础设施,建设异域风情小镇和江南水乡街区,兴建游艇码头、狂欢广场、主题街区、水景剧场等。踏访:李时珍国际健康论坛永久会址已投入资金4000万元,开始启用。李时珍健康论坛、健康酒业、异域风情小镇和江南水乡街区4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稳步推进。声音: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副主任操昕介绍:“以赤龙湖为依托,以养生文化(健康之旅)为空间主题,以赤龙湖国家级湿地公园片区建设为重点,辐射沿湖周边22个村,实行‘水乡+湖岛’开发模式,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国际健康论坛、农业观光园、养老基地、环湖跑道、水上游艇、休憩垂钓以及八里湖‘梦里水乡’等项目,形成湖北首个湿地主题公园养生养老度假圣地。”新愿景 新思路矢志不渝做大李时珍特色文章推进“四个大别山”建设,蕲春如何谋篇布局?县委书记徐和木:围绕建设“四个大别山”,我们立足蕲春实际,着重从顶层设计出发,谋划未来方向。从形象定位上讲,就是打造华夏中药谷,东方养生城;从目标定位上讲,就是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围绕这个发展定位,我们确立了实施药旅联动、全域城镇化、集成发展“三大战略”,实现建成医药产业城、旅游养生城、生态园林城、幸福文明城“四城目标”的发展思路。从发展路径上讲,就是走产业集群、重点开发、改革开放、绿色发展和民生托底发展之路。做好李时珍这篇大文章,蕲春有哪些思路?徐和木:抓住稀缺资源,才能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李时珍是蕲春特有资源,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唯一性。我们坚持把医药养生作为主导产业,确立千亿产业定量目标和行动计划,致力将蕲春打造成为大别山地区药源基地,华中地区中药材加工和现代制药基地、药物集散地、全国著名养生旅游目的地。建设成现代化中等城市,蕲春有何考量?县长赵少莲:宏伟的设计转变为生动现实,我认为重点在城市、关键在产业、灵魂在创新、落脚在民生。这四年,我们累计投入超过60亿元,城区面积扩大到60多平方公里。坚持药旅联动战略,医药与旅游产业总产值占全县GDP比重大幅提升。提升干部综合能力,持续掀起“头脑风暴”。将改善民生作为最大政绩,民生投入始终保持在财政支出的75%以上,并呈逐年增长态势。问:做大做强医药养生产业,突破点在哪?赵少莲:培植产业龙头。打造医药养生三大龙头企业;建设园区平台。抓好城东医药产业园、河西现代医药产业园、蕲艾产业园、医疗器械产业园、彭思化工园、华科产业园建设。盘长产业链条。开发李时珍人文资源和品牌价值,推动医药与文化、旅游、养生深度融合、集成发展。创新集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全省规模最大蕲春探索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农民主体、企业参与”的增减挂钩新路子;对全县范围内的废弃村庄、道路、砖瓦窑和学校进行土地综合整治,累计完成拆旧复垦任务6215亩。■全国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县蕲春以工程建设的办法推进豆制品、卤制品、生猪屠宰区规范管理,在食品加工、销售领域设立安全台账,全面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和食品购销可追溯制度,获得全国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县殊荣。■基本药物制度率先覆盖城乡蕲春在全省率先将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到所有村卫生室。县人民医院实行药品采购二次询价,每年为患者减轻负担3000多万元,其作法得到国务院纠风办、省纪委的肯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2153
播放数:2155
播放数:53968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最大利好政策出台——优先采购国产药!
本篇文章共:8563个字,建议阅读:16分钟
您也可以直接收听我们的语音
如果觉得不错也让你的朋友听听吧!
大家都知道招标对于医药企业市场影响最大,而最让国内药企痛苦的就是,招标时,外资药占尽了优势,单独质量层次,中标价格总是高高的。
现在,这种情况可能要终结了。对于国产药品和国产医疗器械,尤其、特别是对国产药品来说,最大利好来了!
日前,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
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国产药品和医疗器械能够满足要求的,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须采购国产产品,不得指定采购进口产品,不得设置针对性参数。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品种,在医保支付方面予以适当支持,医疗机构优先采购并在临床中优先选用。
器械采购国产产品,这个是众所周知的政策导向,安徽省此次政策除了器械之外,还特意提到要优先采购国产药品,这对于国内药企来说,实在是个了不得的利好。
要知道,国内药品市场上,只有少量药品是专利药,大量的药品尤其是医保目录里面的药品,是能够报销且已经国内生产,这部分药品市场尤其是大医院市场,为国外过期的专利药占据。
现在,国内药企终于迎来扬眉吐气的时机了。
随着医保资金的紧张,高价药包括过期原研药迎来了一系列的挑战,曾经和微友们分享过,有地方的医保部门下发通知,医生开药时只能开国产药,否则不予报销;
还有针对原研药的降价政策,例如,广东药交所最近发布的交易规则中,对过期的原研药要求10%降价幅度,虽然过期原研药面临巨大降价压力,但是由于国产药面临的降价压力更大,所以,其实过期原研药的优势一直都在。
不过,安徽省政策对于国内药企来说,这绝对是赤裸裸的利好,优先采购。希望政策早日落实。国产药才能迎来真正的利好。
此外,安徽省的文件还传达那些内容呢?
1、支持符合条件的医药物流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在税收等方面可以有一系列的利好的。
2、邮政、快递要到基层去送药?文件表示,要推动大型企业建设遍及城乡的药品物流配送网络,充分发挥邮政、快递企业的寄递网络优势,提高基层药品供应保障能力。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3、全面推广两票制。
4、积极建立中药材期货市场。
5、打造10个以上5亿级医药大品种、20个以上1亿级后备大品种。倾力打造10大皖药(皖产中药)。
6、欢迎到安徽建厂。
对进入我省新投资且实际注册资本金1亿元以上的世界前100强制药跨国公司、国内前50强制药企业,及新入驻的医药总部企业或区域性、功能性总部,给予持续支持,具体政策由所在地政府研究制定。
对省外医药生产企业整体或部分迁入我省、省内医药生产企业跨市整体迁建的,实行并联审批,加快办理《药品生产许可证》;对被兼并企业的生产范围、注册批准文号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证书。
下面是安徽省政策原文: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方案
医药产业是极具成长性、关联性和带动性的朝阳产业。大力发展医药产业,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我省医药产业具有一定基础,近年来保持较快发展势头,但仍存在总量规模小、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11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的通知》(发改产业〔号)精神,加快提升我省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把握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政策机遇,深入实施“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集聚发展、创新引领,激发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活力,努力实现产业中高速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医药产业规模显著提升,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亿元,年均增速15%以上。集聚发展态势更加突显,力争打造3个以上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医药产业基地。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建成10个以上国家级创新中心及创新平台,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产品。龙头企业实力显著增强,力争形成1个以上百亿级和20个以上十亿级的医药企业集团。产品结构显著优化,原料药和制剂、中药材和中成药等结构趋于合理,打造10个以上5亿级医药大品种、20个以上1亿级后备大品种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品牌价值显著提升,力争培育10个以上行业知名品牌,倾力打造10大皖药(皖产中药),唱响绿色道地品牌。市场环境显著改善,逐步建立完善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政府采购、审评审批等制度保障体系。
三、重点任务
(一)培育龙头企业。
1.加大招引力度,对进入我省新投资且实际注册资本金1亿元以上的世界前100强制药跨国公司、国内前50强制药企业,及新入驻的医药总部企业或区域性、功能性总部,给予持续支持,具体政策由所在地政府研究制定。
2.支持省内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医药和化工、医疗器械和装备、中药材和中成药、原料药和制剂、生产和流通企业强强联合,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企业集团。对省外医药生产企业整体或部分迁入我省、省内医药生产企业跨市整体迁建的,实行并联审批,加快办理《药品生产许可证》;对被兼并企业的生产范围、注册批准文号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证书,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变更到兼并重组后的医药生产企业。支持企业通过购买新药临床试验批件、药品生产技术转移等方式加快提升竞争力。
3.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会同相关企业及科研院所,建立全省化学药、中成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产业联盟,充分发挥产业联盟在协同创新、示范应用方面的促进作用。围绕龙头企业配套,发展一批技术精、质量高的医药中间体、辅料、包材等中小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互利共赢的产业组织结构。依托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优秀企业库,精选优秀医药企业,集中要素资源予以支持,推动企业加速成长。
(责任单位:相关市人民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商务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配合)
(二)建设产业基地。
1.加快建设阜阳太和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大力发展化学制药、生物医药和现代中药,提升制剂发展水平,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医药产业基地。
2.加快建设亳州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开展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养殖),提高中药饮片和提取物发展层次,发展中成药及中药养生、中药日化系列产品,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中药产业基地。
3.充分发挥合肥科教、人才、产业基础优势,聚焦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精准医疗等领域,促进数字化诊疗设备、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医用生物材料等产业发展,培育基因测序、细胞治疗等专业服务,打造全国重要的生命健康产业基地。
4.鼓励有条件的市结合实际,集中建设市级医药产业基地,符合条件的及时认定为省级医药产业基地。支持省级医药产业基地申报建设国家级医药产业基地。
(责任单位:相关市人民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投资集团、省信用担保集团等配合)
(三)提升创新能力。
1.加强原研药、首仿药、中药、新型制剂、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创新能力建设,运用数据库、计算机筛选、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依托龙头企业、高等院校和医疗机构,建设医药产品技术研发、产业化、安全评价、临床评价等公共服务平台。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突发传染病等重大疾病,推进高通量基因测序、分子免疫等前沿技术创新及应用。
2.积极争取国家级医药创新中心和创新平台在我省布局。加强安徽医疗器械检测中心能力建设,提升检测水平。加快合肥离子医学中心、肿瘤医学中心、区域细胞制备中心等建设,支持合肥建设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鼓励符合条件的省内三级甲等医院建设一期临床基地等平台。在阜阳太和、亳州等省级医药产业基地及具备条件的区域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及高水平的医药产业创新中心。
3.对新药研制需要、满足监管要求的原料药小试、中试生产线,允许在具有安全保障的既有厂房建设,并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环保安全。
4.鼓励建设符合医药产业特点的众创空间,培育一批拥有特色技术、高端人才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推动研发外包企业向全过程创新转变,提高医药新产品研制能力。
(责任单位:相关市人民政府、省科技厅牵头,省卫生计生委、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环保厅、省安全监管局等配合)
(四)优化产品层次。
1.研究制定医药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目录,综合运用省科技重大专项等支持手段,用5年左右时间集中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
2.鼓励医药企业跟踪开发手性合成、酶催化、长效与靶向药物递送等化学药制备技术,大规模细胞培养及纯化、抗体偶联、细胞免疫治疗等生物技术,支持蛋白质复性制造、基因修饰和表达、疫苗应急制备、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规模化生产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动微波提取、大孔树脂吸附等新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3.加快新药创制,全面推动作用机制明确、临床疗效突出的改良型新药研制及相关技术平台建设,重点开发靶向性、高选择性、新作用机制的抗肿瘤药物、心脑血管药物、糖尿病药物、精神病药物、全人源新型抗体等免疫系统药物、抗超级细菌感染药物,新型抗体、蛋白及多肽等生物药。发展高性能诊疗设备、体外诊断设备、高端植介入产品等医疗器械产品及其关键部件,力争在超导质子治疗系统、数字化X射线机、手术导航系统、医用机器人等领域加快突破。
4.积极仿制市场潜力大、临床急需的国外专利到期药物。鼓励药物模仿创新,通过开发新剂型、新给药途径以及药物结构的进一步创新,实现药品价值提升。
5.培育优势中成药产品,支持中药企业将根据传统名方和名老中医的经验方、院内中药制剂、特色中药制剂开发成中药新药,支持大品种中成药开发。注重对传统中成药品种进行二次开发,研制一批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效成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晰的中药产品。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卫生计生委等配合)
(五)加强技术改造。
1.实施医药产业智能化提升行动,建设10个医药智能示范工厂和50个数字化示范车间。鼓励医药生产企业应用微通技术、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等技术装备,推动制造工艺仿真优化、状态信息实时反馈和自适应控制。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增材制造等技术,构建医药产品消费需求动态感知、众包设计、个性化定制等新型生产模式。加快医疗器械产品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积极开发可穿戴、便携式等移动医疗和辅助器具产品。推进工控系统、智能感知元器件等核心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
2.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进传统生产工艺,大力推广基因工程、生物催化等生物替代技术,积极采用生物发酵方法生产药用活性物质。加强发酵类大宗原料药污染防治。建设10个医药产业绿色示范工厂,推进医药循环经济园区示范,引领推进医药产业原料互供、资源共享,加强副产物循环利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污染物综合管理。
(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环保厅等配合)
(六)提高产品质量。
1.严格生产质量管理,全面实施并严格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完善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质量管理体系。落实医药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素质。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着力解决重认证轻执行、重硬件轻软件等问题。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督促医药生产企业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全面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保障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抢抓一致性评价契机,扶持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医药产品和企业。
2.推广应用先进质量控制技术,改进产品设计,优化工艺路线,完善从原料到成品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有效提升药品质量。建立健全皖产中药材主要品种生产流通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
3.加快建设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大投入,尽快建成以国家中药材产品质检中心(安徽亳州)为龙头的10个以上第三方质量可靠性评价平台,提升产品可靠性。
4.支持医药企业走出去,参与欧盟、美国FDA和世界卫生组织PQ认证,推动企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实现国际化。鼓励医药企业增品种、创品牌、提品质,参与标准体系建设。
(责任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质监局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配合)
(七)发展医药物流。
1.积极引导医药商业企业转型升级,支持符合条件的医药物流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大型企业建设遍及城乡的药品物流配送网络,充分发挥邮政、快递企业的寄递网络优势,提高基层药品供应保障能力。加快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动医药第三方物流发展。推动中小流通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做精做专,满足多层次市场需求。
2.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要求,推动优势零售企业开展连锁经营,统一采购配送、质量管理、服务规范、信息管理和品牌标识,提高连锁药品规范化、规模化经营水平。
3.实施省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全面推行“两票制”,压缩中间环节,降低虚高价格,保障药品供应。
4.依托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建设国家级中药材物流中心和储备库。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中药材期货市场。
(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等配合)
(八)改革医药体制。
1.健全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鼓励社会办医,加快建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奖惩制度。加强诊疗行为管理,推进各类所有制医疗机构设备共享,推动医疗机构间检查结果互认,减少重复检查,减轻患者医疗负担。支持发展民营第三方医学影像服务,促进远程网络医疗发展。
2.实施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加强价格、医保、招标采购等政策衔接,科学制定医保支付标准,强化医药费用和价格行为综合监管,健全药品价格监测体系,推动价格信息公开。
实施省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充分利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信息资源,构建药品信息平台,接受群众监督,建立信息共享和反馈追溯机制。健全医药诚信管理机制和制度,改善市场诚信环境。加大对失信企业联合惩戒力度,提高失信成本。
3.积极稳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根据“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产生的费用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实现群众负担不增加。健全大病保障政策,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满足社会多样化健康保障和医药产品需求。
(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物价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配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财政金融支持。
1.对符合条件的医药产业重大技术研发、药物研制及产业化、新药品种购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示范应用等,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专项以及创新型省份、技术改造、工业“三高”和高技术产业化等省级专项资金给予支持。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等支持我省医药产业重大项目建设。鼓励设立医药产业天使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省产业发展基金要积极支持医药产业发展。
2.结合医药产业特点,创新信贷工具,支持医药企业依法以药品批件作为质押向银行融资,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给予担保。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型医药生产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
3.落实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市、县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针对性扶持措施。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政府金融办、省投资集团、省信用担保集团及相关市人民政府按职能分工负责)
(二)加快创新产品推广应用。
1.落实和完善国家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政策。争取国家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试点。对省内医药企业生产、国内首家上市的创新型医疗器械,采取支持性价格政策。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省内高端医疗装备应用推广,在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开展试点示范应用。对符合条件的原创性医疗器械产品,可采取“制造商-用户”双向支持方式。建立创新医疗器械租赁平台。
2.鼓励医药企业与大型医院合作建设创新药品、医疗器械示范应用基地、培训中心,形成示范应用-临床评价-技术创新-辐射推广的良性循环。
3.加大创新产品宣传力度,增强临床医生与人民群众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医药产品的认同度。
(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卫生计生委、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物价局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三)健全医药产品采购机制。
1.按照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的原则,完善招标采购机制,逐步将医药产品招标采购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行分类采购,科学设置评审因素,推动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采购编码标准化,确保价格合理、保障供应、质量安全。
2.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国产药品和医疗器械能够满足要求的,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须采购国产产品,不得指定采购进口产品,不得设置针对性参数。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品种,在医保支付方面予以适当支持,医疗机构优先采购并在临床中优先选用。
(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工商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四)深化审评审批改革。
1.公开受理、审批相关信息,增加审评审批透明度。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合并和下放审批事项,简化审评流程,缩短审评周期。对医药企业资产重组、新厂建设、厂址搬迁、创新药械产品注册、技术转让等事项,依法开展合并检查、并联审批和适度豁免。
2.推进职业化的药品医疗器械审批检查员队伍建设,健全绩效考核制度,确保技术审评、检查人员引得进、留得住。积极推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符合条件的审评机构、高校和科研机构承担医疗器械和仿制药技术性审评职能。制定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办法,缩短创新医疗器械进入市场周期,推动新产品尽快进入临床使用。
(责任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负责)
(五)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1.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115”产业创新团队、“百人计划”“外专百人计划”等政策,要加大对医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医药企业设立院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强医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培养一批领军型医药企业家。
2.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建设医药应用技术教育和实训基地,打造技术精湛的技能人才队伍。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合作培养医疗器械工程师等实用性技术人才。健全技术、技能等要素参与的收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改进医疗领域基础性、应用性研究成果暨成果转化评价考核机制,对获得国家新药证书的主要贡献者(排名前三),凭新药证书可作为破格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优先推荐进入省级以上人才计划;其他主研人员可凭新药证书、获得国内外授权专利的主要发明人(设计人)可凭专利证书,作为重要科研成果纳入科研绩效考核和职称晋级的依据。
4.加强药学队伍建设,提升执业药师服务能力,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及相关市人民政府按职能分工负责)
(六)加强产业协同监管。
1.完善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医药企业沟通机制,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形成全社会共治的监管格局。支持行业协会开展产业运行监测、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和行业信息发布。
2.强化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落实企业产品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主体责任。加大飞行检查力度,及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企业。严格安全、环保监管,坚决依法关停不符合要求的医药企业。督促化学制药企业开展反应风险分析,进行正规设计,装备可靠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督促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其他制药企业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3.加强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加快知识产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降低企业维权成本。整顿规范医药市场,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医药产品、实施商业贿赂、暗中操纵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
(责任单位:各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各地要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省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紧制定完善配套政策,营造良好环境。省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政策指导和督促检查,推动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来源于赛柏蓝 作者司徒阳明
专注中标药品分销平台-----【联众药展】诚邀您参会!
河北、湖北、山西、河南新标开标在即,联众已启动河北、湖北、山西、河南2016新标药品推荐会的筹备工作,让正愁招商的你,一天与2000+当地精准代理商面对面交流洽谈。欢迎来电咨询!
会务联系:
12w招商目录,75w代理商资源,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获取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军民融合发展扶持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