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用远红外相机机监测野生动物


。在我国分布于西藏东南部、云南北部~体长95~105厘米,肩高60~70厘米,体重为20千克左右

~雌雄均具一对黑色角,短而圆,向上后方倾斜,基部有环棱~体型与斑羚相似,但头部、颈、体背以及四肢均为红棕色,背部中央具有一条黑褐色的纵纹,比斑羚略显宽阔,腹面黄褐色,体侧稍显浅淡~喜欢在山势险峻、水急林密、巨岩陡坡的深山峡谷地区活动,宽大的蹄子适于攀登,能在悬崖峭壁上奔跑跳跃,如履平地~

为典型的林栖动物,终年栖息于海拔1500~4000米之间的高山、亚高山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内~

}

红外触发相机在荒漠区野生动物监测中的应用 ——以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为例 王 亮1 杨增武1 田瑞祥1 陶金鼎1 包新康2 (1,甘肃安西极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32张,其中47.4%为兽类,50.8%为鸟类,1.8%为工作人员。应用监测照片共鉴定出物种25种,其中兽类8种,鸟类17种。兽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3种依次为北山羊、岩羊、中亚兔;鸟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3种依次为红嘴山鸦、岩鸽、石鸡。并分析讨论了红外触发相机在保护区监测应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和优缺点,为红外相机在荒漠区野生动物的监测研究提供科学方法。 野生动物数量与种群动态变化对于自然保护区来说尤为重要,是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它的监测工作是保护区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监测和调查方法包括样线法、捕获法、铗日法、标记-重捕法、粪便分析法、访问法、估计法等,每一种都有其局限与不足[1]。红外触发相机,作为一种新型的监测野生动物的手段,用于记录动物的活动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人为因素限制少、对动物影响较小、物种鉴定准确、可24h持续工作等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野生动物种群监测、多样性调查、种群密度评估等保护工作。近年来红外触发相机陷阱逐渐成为野生动物调查中的新宠[2], 同时作为一种无损伤性调查方法在国内外野生动物调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3]。我国使用红外相机技术进行相关研究的工作最早的报道见于马世来和 Harris 在云南高黎贡山进行的生物多样性研究[4]。 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逐步建立了以样线为主、样点为辅,通过人员巡护记录实体、痕迹的野生动物监测体系,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但保护区部分区域地形复杂,多高山深沟,为保护区动物的监测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远红外相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