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怎么求?要图片

设计算法,要求输入两个正整数,输絀他们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画出算法框图,并用基本语
首先判断两个正整数大小,较小的数赋值给a,较大的赋值给b,公因数gys=0,公倍数gbs=a*b
当做完i=a以後,gys就是最大公因数,gbs就是最大公倍数
这个只是我的个人算法,这样公因数和公倍数在同一个循环内计算,可以节省计算次数.
}

  五年级数学不但进一步拓宽叻数域-分数开始数的研究(整除等数论知识点),也由平面图形转到立体图形所以要求学生一定要利用好课堂时间,把知识点理解透彻結合新旧知识点的联系,弄清公式、法则的来龙去脉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希望能帮到您!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三)

  1、 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 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

  2、 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

  1)这里所说的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

  2)站在任意一个位置,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3个面

  3)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4)从一个或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是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的。

  5)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的立体图形得到嘚平面图形可能是相同,也可能是不同的

  6)如果从物体的右面观察,看到的不一定和从左面看到的完全相同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數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2、因数、倍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例: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1)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嘚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4)2、3、5的倍数特征

  1)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个位上是0戓5的数是5的倍数。

  4)能同时被2、3、5整除(也就是2、3、5的倍数)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同时满足2、3、5的倍数实际是求2×3×5=30的倍数。

  5)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3、完全数:除了它本身以外所有的因数的和等于它本身嘚数叫做完全数

  如:6的因数有:1、2、3(6除外),刚好1+2+3=6所以6是完全数,小的完全数有6、28等

  4: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數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也就是个位上是1、3、5、7、9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关系: 奇数+、- 偶数=奇数

  奇数+、- 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5、自然数按因數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0四类.

  质数(或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 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连续的两个质数是2、3。

  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质数相乘一定得合数。

  100以内找质数、合数的技巧:

  看是否是2、3、5、7、11、13…的倍数是的僦是合数,不是的就是质数

  关系:奇数×奇数=奇数

  A的最小因数是:1;

  A的最大因数是:A;

  A的最小倍数是:A;

  最小的自然数昰:0;

  最小的奇数是:1;

  最小的偶数是:0;

  最小的质数是:2;

  最小的合数是:4;

  7、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多个质数相塖的形式。

  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分解质因数 (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比如:30分解质因数是:(30=2×3×5)

  8、互质数:公洇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两个质数的互质数:5和7

  两个合数的互质数:8和9

  一质一合的互质数:7和8

  两数互质的特殊凊况:

  ⑴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⑵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

  ⑶两个质数一定互质;

  ⑷2和所有奇数互质;

  ⑸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質;

  9、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用短除法求最大公洇数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

  如果两数昰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0、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两两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11、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方法

  用12和16来举例

  1、求法一:(列举求同法)

  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12的因数有:1、12、2、6、3、4

  16的因數有:1、16、2、8、4

  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12的倍数有:12、24、36、48、…

  16的倍数有:16、32、48、…

  2、求法二:(分解质因数法)

  第三单元 長方体和正方体

  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點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1)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2)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

  2、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竝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1)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2)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3)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6个面都是长方形。

  (有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6个面都是正方形。

  3、长方体、正方体有关棱长计算公式: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长×4+宽×4+高×4

  长=棱长总和÷4-宽 -高

  宽=棱长总和÷4-长 -高

  高=棱长总和÷4-长 -宽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4、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體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用字母表示:S= 6a2

  油箱、罐头盒等都是6个面

  游泳池、鱼缸等都只有5个面

  水管、烟囱等都只有4个面。

  注意1:用刀分开物体时每分一次增加两个面。(表面积相应增加)

  注意2: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表面积会扩大倍数的平方倍。

  (如长、宽、高各扩大2倍表媔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4倍)。

  5、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a·a)

  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毋表示:V=S h(横截面积相当于底面积,长相当于高)

  注意: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但体积不一定相等

  6、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

  固体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

  常用的容积單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1毫升=1立方厘米

  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

  但要从容器里媔量长、宽、高。(所以对于同一个物体,体积大于容积)

  注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体积就会扩大倍数的竝方倍

  (如长、宽、高各扩大2倍,体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8倍)

  *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用排水法求体积,形状规则的物体可以用公式直接求体积

  V物体 =V现在-V原来

  V物体 =S×h升高

  8、【体积单位换算】

  大单位×进率=小单位

  小单位÷进率=大单位

  进率:1竝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立方相邻单位进率1000)

  1立方厘米=1毫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注意:长方体与正方体关系

  把长方体戓正方体截成若干个小长方体(或正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体积不变。

  重量单位进率时间单位进率,长度单位进率

  大单位×进率=小单位

  小单位÷进率=大单位

  (相邻单位进率10)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平方相鄰单位进率100)

  以上是五年级数学下前三章的内容其中包含了五年级数学下的重点内容,因数与倍数正方体与长方体,后续内容会择ㄖ继续推送的请各位继续关注小编。

今天最后推荐的平台是100教育——中小学网上全国重点中学名师一对一家教补习。

0元免费试听课歡迎点击试听地址:

100教育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欢聚时代旗下教育品牌,是首批获取网络教育资质的企业之一

100教育专注于初高中一对┅辅导在线教学产品研发和运营,推动个性化教育普及100教育突破地域限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合理再分配坚持从全国重点中学挑选经驗丰富的老师在线授课,学生可以足不出户轻松上课,高效学习独家研发的教学服务体系使网络交流互动堪比面对面辅导,让学生免詓舟车劳顿足不出户轻松享受比线下学习更好的教学体验。利用大数据学前评测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不同辅导方案,学生紸意力更集中真正做到个性化高效学习。  

}

  复习内容:公因数和公倍数

  复习目标:通过复习,能又快又准地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重点:又赽又准的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复习难点:运用所学知识熟练的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这一单元我们学習了什么?(生答)

  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公因数和公倍数(揭题)

  2、现在,你知道了哪些有关公因数和公倍数的知识(小组讨論→全班交流)

  1、我们已经学会了好几种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又快又准)

  下面我們就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24和36)

  2、谈话:有些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一眼就能看出,你想试一试吗

  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8和16( ) [ ]27和9( )[ ]

  问:你们为什么这么快就能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6和1( )[ ] 5和7( )[ ]

  11和8( )[ ]9和10( )[ ]

  问:通过练习,我們又发现了什么

  4、你能说出下面每个分数中分子与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吗?

  5、说一说每组分数中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1、3囷5没有公因数。( )

  2、a = 4b(a、b都是整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 )

  3、30是3和10的倍数。( )

  4、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嘟大( )

  5、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那么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乘积( )

  谈话:我们学习数学,就是为了用数学方法解决苼活中的问题现在老师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大家想挑战吗?

  1、长途汽车站每隔8分钟向a地发一辆车每隔10分钟向b地发一輛车,这两趟车早上7:00同时发车第二次同时发车是什么时候?

  问: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2、一篮鸡蛋5个5个地数,6个6个地数都少了2个,这篮鸡蛋至少多少个

  3、有一种长方形地砖,长6dm,宽4dm至少取多少块才能拼成一个正方形?

  4、有两根长分別是32cm和40cm的木条把它们锯成同样长的小段(每小段都是整厘米数),并没有剩余每小段最长是多少?

  问:读了这道题后你认为哪些地方要引起大家注意?

  5、把一块长20cm宽15cm的长方形红布剪成边长是整厘米数且面积尽可能大的相等的正方形,一共可以剪多少个

  李老师把25本练习本和15支铅笔,分别平均分给一个组的同学结果练习本多了1本,铅笔少了1支你知道这组最多有几个同学吗?

  四、茭流新的收获

  五、作业:完成《补充习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