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高考不到两个月时间,到底应该怎么复习

距离高考只有整整两个月的时间了 该怎么提分_百度知道
距离高考只有整整两个月的时间了 该怎么提分
语文只有六七十 不知为什么感觉写得还好啊 作文只有20多 前面的八道选择题老是错好多啊 ~英语作文老不及格有110分 ~数学感觉自己的基础还不错 最后两道大题都可以啃 但是选择填空考试都错的好离谱 错七八道 前面三道大题老是无缘无故被老师扣了分 结果只有70多...
我有更好的答案
高考最后两个月复习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距离高考还剩下两个月了,如何利用好这关乎命运的60天,对每一位考生都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在最后两个月的复习过程中,经常出现以下的问题:
1、我们大多数同学把主要精力放到参考资料上,因而将绝大部分时间放在做题、核对答案上,而对一些基本的概念、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依然停留在 “似曾相识”的状态中。因此在考查概念性问题的时候,一些学生的出错率较高。
切记:课本是知识的源泉,高考题不能脱离教材。
2、知识零散,一些学生在复习中,复习前面的就忘记后面的知识,不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综合运用,虽然一些学生能掌握一些知识点,但是各知识之间依然是孤立的、零散的、解题的时候很难用上。因此一些考生在平时复习中不能举一反三,每到考试的时候觉得头脑一片空白,复习很长时间也不见效果。
切记:书是越学越薄的,只有当我们将知识点穿成线,铺成面,构成网,我们才对知识实现真正的掌握。 3、在高三这一年,大考小考不断,在平时,进行了大量的习题训练,但是一些学生对自己失误的地方往往不够重视,缺乏仔细分析和反思的行为,只关注答案,不关注思维过程,只注重做题量,而不关注题目的质量。一些学生在情绪化之中复习,一旦做某份资料核对答案以后,发现自己正确率很高,就忘乎所以,觉得自己在这方面问题解决了,其实点和面之间还有很多的过程需要完善。
切记:一个人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4、一些学生总是拿自己和别人比,并且暗暗的和别人较劲。这是普遍的现象,包括平时一些成绩好的学生,总是看不惯别人比自己强,如果说通过自己全面分析自己的问题,做到知己知彼的程度,并且把一些愿望和计划落实到行动上,科学的复习,这是好事情。而事实中,往往不是这样的,一些学生只看到别人的分数,一旦别人超过自己,就觉得特别不服气,“周瑜式”的脾气就出来了。高考是竞争性很强的考试,只有我们不断的完善自己,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归纳,把自己做的“完美化”。才能在高考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切记:竞争使人能够提升一个空间,水涨才能船高。
5、高三的学生压力大,情感得不到宣泄,又是情窦初开的年龄。如果自身体抗力不强的话很容易就引火上身。但你要知道,人都是有情感的,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阶段,情感是一种很高尚的很纯洁的精神;但如果在不合适的时候拿出来,就是一种桎梏,一种累赘。在人生最宝贵的高三阶段,不要做这样的情感的俘虏,不也是一笔宝贵的情感财富吗!
切记:爱他就给他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等他成功了,你们在牵手也不迟啊。
高三,是应该在理性中度过的。告别时希望你能非常平静,不会涕泪交流,不会撕书泄愤,不会跳楼自杀,不会彻夜狂欢。
这个还是得看自己啊,亲,首先看自己是不是真的狠心要学习,能否克制自己,如果能很好的约束自己,那就好,首先得给自己制定个学习计划,首先得明确自己目标,自己的哪几门课程差,要补习哪几门,不能盲目复习,根据考试大纲复习,把自己平时做错题整理到一个本上,把错题重新做一遍,看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反复做自己的错题不能欺骗自己,看自己那做错题搞懂没,研究自己为什么做错错在哪里,,还要把时间把捂住,把时间合理安排。语文还是要多读,将来有好处,大学要考普通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语文作文20多 说明破题不正确,也就是作文的主题有点偏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高考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离高考还有两个月,我是文科生,该怎样复习呢?_百度知道
离高考还有两个月,我是文科生,该怎样复习呢?
望高人指点一下,怎样快速提分,详细点
我有更好的答案
抓重点,看错题,补基础,查缺补漏。
一份试卷做完,查对标准答案,哪些不会的、基础的赶快去补上;看看答题速度,学好控制时间和分配时间;注意答题过程和步骤,琢磨答案标准;揣摩题目要考的知识点。试卷做的不在多,而在精。
要获得高分,每一门都不能偏废。保持强项,提高弱项。语文:多积累作文素材,找到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运用等的答题模式。
数学:弄清概念,把高中的知识点逐个梳理一遍,做好前110分,总结解题方法。
英语:重复多练,尤其是听力、完型、阅读。文综:牢记基本知识点,理解概念,总结答题模式,踩到得分点,不钻牛角尖。应试技巧,需要通过题海得到,达到熟练程度,掌握高考的答题技巧。但总结比做题更重要!细心是学习成功的必要条件,保证会的题不丢分,难题尽量得分。答题时合理分配时间。提前做完一定要认真检查。
放平心态,学会缓解压力,要有信心、毅力、勇气,专心在学习上,不考虑其他事情。把自己的潜能和玩的那么一种精神发挥出来,提高没问题。
采纳率:34%
数学抓基本题,中等题;英语狂背单词背作文,直接背,两个月提高三四十分不是问题;其他的就是背
死命啃书本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文科生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距离高考不到两个月,你准备怎样冲刺?
距离高考已经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高三学生马上就要迎来人生中较为重要的一次考试了。最后这两个月时间,你准备怎样冲刺呢?以下是几点小建议:
一、充分利用好时间
比如走读生:早上上学时从家里到学校的十几分钟里,可以在脑子里快速过一遍昨晚的复习内容;每天中午、下午放学时段往往是交通高峰期,有心的同学完全可以利用这十几分钟的时间,留下来再做一篇英语阅读、背一首古诗词,把比较零散的时间利用起来。住校生:利用好早自习、晚自习时间,吃饭的路上可以默背古诗词,晚上可以快速过一遍当天所复习的内容。
二、认清自己,查漏补缺
经过一模、二模考试,相信同学们都会知道自己的情况。最后两个月,要学会归纳总结。归纳,对课本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对练习、试题的归纳总结。可以试着归纳课本知识体系,从全局着手由大的知识板块到各个小的知识点,分析各部分联系,形成一张网络,通过联想延伸来记忆。这样一来,哪部分比较薄弱就可刻意加强。总结,总结自己的薄弱点在哪?查漏补缺,通过以前的考试,找到失分点,有针对性的强化记忆。不要盲目自大,既丢了芝麻,又丢了西瓜。
三、不盲目刷题
考前最后两个月,必要的题还是要刷的,一是为了“手感”,保持做题时的反应速度和解题速度;二是为了心里踏实,刷题可以一定程度上心里的踏实感。但是不要盲目刷题,做到有针对性的做题,不搞题海战术。做题时,最好限定时间,以高考时间为标准,锻炼做题节奏。通过做题,学会举一反三,把题型熟透,看到题目,就知道大概的解题思路。
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排解心里不良情绪是必要的,不要让自己的不良情绪积累起来,然后一下子突然爆发。在家可以和父母沟通,比如回家后主动和父母聊聊学校的情况,随便什么都行。在学校可以找班主任活着同学谈谈。不要焦虑、浮躁,踏踏实实的,一步一步的走到高考。
辽宁师范大学AIA国际本硕项目是由辽宁师范大学与AIA国际会计师公会合作共建“辽宁师范大学AIA考培教学基地”落实的第一个国际课程项目。该项目全面引援复制已在中国成功运行13年的成熟AIA国际本硕课程模式,旨在服务辽宁在内的东北三省以及周边地区适龄学生对国际化财会、金融、管理等专业求学需求,及对高端复合型、实用型职场人才规划培养的需求,于2018年正式启动的“海外名校学历+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国际联合办学项目。
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本硕秋季招生启动!
报名条件:
(1)应历届高中毕业生;
(2)高二在校生;
(3)对财务金融、市场营销、工商管理有兴趣的皆可报名;
(4)有较好的英语基础。
报名方式:
A . 提交报名信息
  1.关注公众号: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本硕
  2.点击“自主招生”菜单栏
  3.点击“在线报名”,提交报名信息
B . 也可进入辽师国际官网 http://www.lnnuedu.com/ 进行咨询、报名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恢复高考40年:细数那些改变人生的“第一次”|高考|第一次|恢复高考40年_新浪教育_新浪网
恢复高考40年:细数那些改变人生的“第一次”
  又到一年高考季。那些年,我们经历过的高考,是让你热血沸腾还是唏嘘感慨?在恢复高考的40年历史中,有多少个“第一次”见证着高考的重大变革,你能数得出来吗?
  不一样的年代,不一样的故事。记者采访了高考时间轴上不同年代的考生,听听他们的高考故事。
  时间:1977年&事件:中国恢复高考
  受访者:原重庆一中校长鲁善坤
  26岁迎来高考&连考两年终如愿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秦健
  “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改变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作为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重庆第一双语学校校长鲁善坤回望自己当年的高考,仍然激动不已。
  考前两月才报上名白天教书熬夜复习
  1972年,中学毕业的鲁善坤在经历了三年多的知青生活后,顶替母亲成为了沙坪坝区新桥小学的一名英语教师。
  工作了近6年,1977年10月,好消息来了,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
  当时,鲁善坤很激动也很期待:“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就跟同事们讨论这个事情,又激动又担心啊,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参加高考。”直到看到了高考须知,发现自己满足报考条件,一颗悬着的心才终于放平了。
  离高考只剩下两个月时间,鲁善坤买来复习资料,给自己列了一个复习计划表,每天白天给学生们上课,晚上就在集体宿舍里和同事们一起复习,冬天的夜晚寒气袭人,老师们披着大衣,搓着手,继续读书,“基本上每天晚上都要复习到两三点,舍不得睡觉。”
  日,26岁的鲁善坤第一次走进了高考考场。“考场就在重庆八中,语文要难一点,数学相对比较简单,考了椭圆方程。”时隔40年,鲁善坤仍记得自己第一次参加高考的情景,“当时虽然分文理科,但语文试卷只有一张,分文理科题目,我把整张试卷都做完了。”
  不过,由于当时工作上的原因,高考结束后,尽管拿到了不错的成绩、体检也通过了,鲁善坤却没能顺利进入大学。尽管高考之路有些坎坷,但是,想要上大学的梦想却没有停止。
  两次参考才被录取&录取率仅7%
  很快,半年之后,日,怀揣着大学梦的鲁善坤又一次走进了高考考场,参加第二次高考。“已经经历过一次了,这次参考的心情变得非常犹豫,不知考上了能否被录取。”
  矛盾又忐忑的心情困扰着他,考前一晚,鲁善坤偷偷外出散步,去看了场电影。“看的晚上9:55的《回民支队》,差不多到凌晨1点才完。”想到第二天的考试,回到家的鲁善坤仍然辗转难眠,吃了两颗安定,才终于睡着。
  这次高考,鲁善坤考到了380分左右。很快,好消息传来,他被西南师范大学录取,如愿成为该校78级的一名新生,“当年的录取线200多分,我能够成功考上,除了刻苦复习,我担任教师工作也为我打下了基础。”
  凭借优异的高考成绩,鲁善坤一进校就当了班长,一直到大学毕业,“当时的录取率只有7%左右,班里20多个同学普遍年龄都在二十六七岁,最大的有30多岁了,最小的也超过20岁了。”
  “是高考把我带到了大学,我特别珍惜这个机会。”进入大学后的鲁善坤,除了一日三餐,都在拼命地学习,天天泡图书馆,缠着老师答疑,翻字典背单词,“我们的老师后来评价,教过这么多学生,我们是最用功的,因为我们经历过磨砺,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
  大学毕业后,鲁善坤到重庆一中任教,到后来担任过重庆八中、重庆一中校长,高考过去了40年,鲁善坤在教育战线也服务了40年。“如果不是高考,如果不是靠坚持,我的命运也会大有不同,可能一名普通教师干到退休。”鲁善坤深有体会地说。他鼓励同学们,面对高考,要有决心、要坚持,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要相信自己。
  时间:1985年&事件:高中改为三年制
  受访者:重庆某公司老总任颖
  先预考再高考&考前花一个月填志愿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秦健
  今年50岁的任颖现在经营着自己的公司。1985年,重庆首批高中改制为3年的高中生毕业,当年,任颖在重庆三中参加了当年的高考。
  花1角钱在防空洞里看书备考
  从初一到高三,任颖的整个中学时期都在重庆三中(重庆南开中学前身)住读。他记得,从1983年开始,重庆部分高中改为三年制,“我们高三没有新的课本学习,绝大多数时间就是拿来巩固原来的知识,临近高考前,大家都已经复习得很疲惫,盼着尽快考完。”
  任颖还记得,当年条件差,教室、寝室都没电风扇,考完预考后,基本就不上课了,以自习为主。由于是先填志愿后考试,那整整一个月最大的事情就是填,加上录取方式跟现在大不相同,很少有人敢往高处填报。
  “我们当年高考要先通过预考才能参加高考。”任颖说,预考是当年一项特殊政策,只有通过了预考才能参加高考,名额是分配到各个学校的,名额是按该校上年高考上线人数加一定比例确定。“像当年的一、三、八中这种上线率高的学校,基本90%的应届生都能参加高考。但就当时的四川省来看,每年高考的录取率占所有高中毕业生的比例好像不到10%。”
  高考是7月7日、8日、9日三天,天气很热,沙坪坝有个地下防空洞,花大概是1角钱门票就能在里面泡一天,有桌子凳子、有小吃点心,任颖就经常跟几个同学跑那里去看书,累了还可以睡觉,非常凉快。
  “在高考前一天,同学们都跑去看了一场电影,那个晚上的电影院里绝大多数都是学生,就像个包场。”让他难忘的是,高考前几周,是自己读中学以来最阔气的时期,家里给的零花钱从平时的2元/周,涨到5元/周,学校食堂在考试期间集中免费供餐,吃得比任何时候都好。
  考研报考人数还没有招生人数多
  高考考了529分,任颖觉得自己还算发挥正常,被第一志愿华东工学院(现(,))录取,“当时是全国统考,考7门课,总分690分,当年的四川省理科录取分数线重点大学是480分。”
  任颖说,大学4年,他平稳地完成了学业,拿到工学士学位。有点遗憾的是没考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因为当年他本科毕业时,所读的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报考人数还没有招生人数多。
  “回想起来,当年考上大学,可以说是跨上了一个人生的新台阶,我到现在仍然认为,高考是国内最公平的一个选拔,我很感谢高考。”任颖说。
  时间:2003年&事件:自主招生启动
  受访者:西华师范大学教师周明亮
  在建筑工地上&接到被重大录取消息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谢聘
  2003年,部分高校开始启动自主招生,在物理和建筑设计方面有专长的山东小伙周明亮,通过自主招生录取进入了(,)。接到被录取的消息时,周明亮正在建筑工地打工赚取学费。
  睡2小时就回到教室点烛复习
  32岁的周明亮是山东人,现就职于西华师范大学。对于周明亮来说,高考不仅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还改变了他整个家庭的命运。
  周明亮出生在山东潍坊市的农村,从小家庭贫困。但周明亮学习刻苦,从小学到初中都是优等生。中考发挥好,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家庭条件太差了,没办法供我到市里去上学。”周明亮说,无奈他只好进入镇上的高中就读。
  高一进校,周明亮成绩拔尖。但由于贪玩,高二时候,成绩大幅下降,在班上只算中等。“因为父亲的缘故,才让我发奋学习。”周明亮记得,那年夏天的一个中午,父亲到校给他送生活费。在校门口等他时,靠在树荫下睡着了。看着父亲沧桑、疲倦的面容,他觉得自己实在不应该,暗下决心好好学习……“那时候每天上13节课,回寝室10点钟休息,我睡2个小时,12点起来,然后回教室点蜡烛学习。”周明亮告诉记者,经过不懈努力,他的成绩提上来了,高三时再次回到年级前茅。
  2003年4月,考前2个月,老师找到周明亮,让他填一份参加重庆大学自主选拔录取申请。原来,2003年,全国22所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重大就是其中之一。“我物理成绩好,获得过两次省级竞赛二等奖;平时喜欢画建筑设计图,也获得过省、地级奖项。”周明亮说,可能自己在校成绩较好,加上有特长优势,符合高校自主招生的要求,所以学校就推荐了他参加。
  申请免笔试&高考后被提前录取
  周明亮还记得,当年重大经审查后同意他免笔试申请,“据我所知,免笔试的合格考生高考成绩只要达到当地一本线,学校就会录取”。2003年6月,怀揣着紧张的心情,周明亮参加了高考。高考后,周明亮第一了重大人文艺术专业。“高考结束后,我参加了一场重大自主招生的面试。”周明亮告诉记者,在面试之后,自己被重大认定为自主选拔合格考生。“明亮,你考上了!”7月初,同学找到周明亮做小工的建筑工地,高兴地通知他被录取了,让他马上回学校找班主任。找到班主任后,周明亮才知道,自己高考考了630分,超过重本线100多分,全校排名第二。已经通过重大自主招生,被提前录取了!“很兴奋!我们学校那年就两个人考上重本。”周明亮还记得,拿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闻着通知书上的墨香,久久都舍不得放下。
  时间:2006年&事件:香港高校入渝招生
  受访者:香港某公司员工唐睿
  赴港上大学&感觉像留学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秦健
  29岁的唐睿是土生土长的重庆妹子,能够在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工作,唐睿坦言,是高考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2006年,香港高校首次入渝招生,唐睿成为我市首批赴港上大学的优秀学生之一。
  知分后才填志愿大胆选择港校
  “我复读过一年。”由于第一次高考成绩不是很理想,2006年6月,从重庆一中毕业的唐睿迎来了第二次高考,“当时压力挺大,因为每个人都在认真念书,迫使我去做很多的模拟试题。”考前那种备考的紧张情绪唐睿至今记忆犹新,“现在有时候做梦还会梦到在备考,那种快考试了还有很多东西没看的感觉,超级恐怖。”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成绩公布,学理科的唐睿考了649分,成绩还不错,但随后的志愿填报无异于又是一场“大考”。唐睿说,分数挺尴尬,上不了北大清华,复旦好像可以,于是她就查学校排名,发现香港中文大学的排名挺高的。“香港高校进入重庆招生,2005年已经开始宣传,当时好像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但没多少人知道,很多家长和学生对香港高校仍然一无所知。2006年,重庆学生开始赴港上大学。”唐睿回忆。“我感觉香港这个城市跟北京上海有一拼,又可以换一个环境读书,也没多想,就选了香港中文大学。”唐睿大胆地为自己做了一个决定,“我很幸运,在这一年志愿填报改在了成绩公布之后。这对我来说好处大,知道分数填志愿,把握大一点。”
  接到校方电话:是否接受offer?
  但随后的录取过程让唐睿胆战心惊。同学们录取通知书纷至沓来,唐睿等到七月末才接到了来自香港中文大学老师的电话。“学校打电话来问接不接受offer,我答应了,他们才把相关资料发来。没想到全是英文!当时就觉得:天哪!这是啥啊?好头疼!”回想第一次看到香港高校招生资料情景,唐睿坦言感到十分惊讶。当她到学校上学,才发现面临更多挑战。“没班级概念,没辅导员,什么都靠自己,选课、选学系、甚至选上课教室。这个经历还挺特别的,感觉跟出国留学差不多。”慢慢地,她就适应了“香港Style”。
  时间:2010年&事件:首设平行志愿
  受访者:重庆某商业银行员工余琳
  首试平行志愿&她呛了一口水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谢聘
  2010年,重庆将本科一批的投档方式由原来的顺序志愿改为平行志愿,6个平行志愿相当于6个并列的“第一志愿”,余琳就赶上了平行志愿的“首班车”。虽然平行志愿对考生更为有利,但由于余琳对相关填报技巧掌握不够,导致“滑档”。幸亏她抓住了征集志愿的机会,才成功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28岁的余琳是一名银行柜员。2010年,余琳第二次参加高考。这一年,余琳考了576分,超本科第一批分数线3分。“能够考上重本,心里肯定高兴。”余琳说,但是高兴劲一过,烦恼就来了:自己这“踩线”的分数,应该怎么呢?正好这一年,重庆首次在本科第一批试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实行平行志愿,考生可以填报6个志愿,每个志愿下还能填报6个专业。投档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系统分文理科按照总分排序,再依次检索考生所填报的志愿,只要符合条件,即可进行投档。“平行志愿”相当于考生一次选择了若干个第一志愿,扩大了选择范围,拥有了更多的被录取机会。
  6个志愿到底怎么填,让余琳绞尽脑汁。余琳还记得,当年查阅了很多资料,请教了不少亲朋好友,琢磨了整整3天,最终才确定了志愿。
  首都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黑龙江师范大学……余琳把6个平行志愿全部填得满满当当。“当时是想冲一下,觉得碰运气可能会中一个。”余琳说,由于缺少经验,填报的6个志愿没有拉开梯度,以至于“全军覆没”。“幸亏本科一批还有一次征集志愿,让我被(,)录取。”“当年,被列入本科一批的新疆大学俄语和法学专业分别在重庆招2人,结果1个都没招到。”余琳告诉记者,新疆大学征集志愿的提档线为574分,分数576分的她被新疆大学法学专业成功录取。
  志愿填报,对于考生来说十分重要。平行志愿的实行,是志愿填报的一次重要改革。虽然自己在填报平行志愿时曾呛过一口水,但是余琳依然万分感慨地说:“平行志愿让考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也增加了更多的机会。重要的是一定要掌握填报技巧,尤其是要注意保底志愿的设置。”
  商报图形&李静&制
更多信息请访问:
(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43190人已测试
88266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离高考不到两个月,高三成绩一般理科生如何复习_百度知道
离高考不到两个月,高三成绩一般理科生如何复习
我是今年的理科高考生,但几次模拟下来成绩很不理想。语文110左右,英语120左右,数学110左右,理综最差,160左右,加起来还不到500.理科很差我清楚,但平常做题做的还可以,一到考试就不行了。我很着急,现在这种情况本二根本考不上。希望大家帮帮我。我需要...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要给自己太大负担,没考上也没什么。我那时候也很急成绩一直不见升。后来还生病住院的。。结果几个星期没上学最后都没想着这么考的,不还是在上学。放宽心情对最后复习最有用的。
采纳率:37%
心态要好,能做得住,在教室里安心学习。
同时准备把近3年你所在省市的高考理科综合至少做2遍,你会从中发现一些共性,也就是重点提示信息,有助于你做好下一步的复习。
好好把握自己的前程吧,现在就不应该上网了,好好努力,不要想其他的东西,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
百度 马东正吧 里面有一篇文章 你可以看下
既然其他科成绩都还不错,就应该自信一点,临进高考,考验的就是耐力以及衡心,别把时间花太多在无谓的事情上,老师怎么安排,你就怎么做!不要多想,心态要调整好!等考上了要告诉我哦!让我一起感受你的快乐!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高考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